浙江省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220KV电网典型设计B5-00
![220KV电网典型设计B5-00](https://img.taocdn.com/s3/m/0c5e3cf90242a8956bece471.png)
第十篇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B5)第63章设计说明63.1 总的部分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B5对应220kV、110kV采用GIS设备户内布置、主变压器采用3×180MV A的三相三绕组变压器、并配置12组无功设备组合成的220kV户内站方案。
63.1.1 本典型设计的适用场合(1)人口密度较高,土地较昂贵的地区;(2)外界条件限制,站址选择较困难区域;(3)特殊地形条件;(4)高地震烈度地区;(5)高原地区;(6)严重大气污染地区;63.1.2 对设计方案组合的说明本典型设计根据典型设计方案B5的建设规模及技术条件,是按照湖北省电力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设定的,具体方案组合见表63-1。
表63-1 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B5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63.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63-2。
表63-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3.2 电力系统部分63.2.1 电力系统本典设按照给定的主变压器及线路规模进行设计,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第九篇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B1)··1变电站所处系统情况具体设计。
各电压等级的设备短路电流选择如下:(1)220kV电压等级为50kA;(2)110kV电压等级为40kA;(3)10kV电压等级为31.5kA。
63.2.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本典设不涉及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的具体内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变电站系统情况具体设计。
63.2.3 系统通信63.2.3 系统通信本典设不涉及系统通信专业的具体内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变电站系统情况具体设计。
本次仅考虑配合系统通信所需相关电源及设备的布置。
为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可靠的运行,通信设立独立的通信电源及蓄电池,蓄电池放置于电器蓄电池室内。
通信设备放置于主控制室内,不设单独的通信机房。
屏位本期8-9块,预留3-4块(600x600)。
63.3 电气一次部分63.3.1 电气主接线63.3.1.1 变电站设计规模(1)典设B5方案本期建设2台220kV、180MV A变压器,终期建设3台220kV、180MV A变压器。
毕业论文 22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
![毕业论文 22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0ea0c8bb4cf7ec4afed04c.png)
关键词220kV线路,应力弧垂计算,排杆定位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layout of ZHEJI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here is a 220kV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to be built from LINHAI Substation to XIANJU Substation. Besides engineering design request and the standard design process,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 following task in term of the voltage rank, the type ofconductorand ground wire, the condition of weather and landform. Firstly, we calculate the stress of the wires, and draw out its chart. Secondly, we choose the type of straight line tower and the corner tower, ulteriorly confirm tower's height,the type and amount ofinsulators and fittings. Thirdly, we repetitiously arrange the tower position on the plane cross section by the template of arc sag. Fourthly, we check the load of towers andthestability of tower foundation. Finally, we design the shockproof ofconductorand ground wire.
10kV及380_220V配电线路通用设计-精品文档
![10kV及380_220V配电线路通用设计-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f4fd27b3b3567ec102d8a29.png)
800
120
单回耐张(ZN杆型) 单回耐张(终端D杆型)
单回分支(F杆型)
600
单回耐张(跨越K杆型)
1000
双回耐张(2NJ1杆型)
700
700
2.4
“4.4 杆塔部分”阐述了本版通用设计采用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及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其强度
安全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8和1.7 。线路中较长的耐张
个模块,112种型式。
1.3 给出了江西省典型II气象区内各种型号导线 的应力弧垂表,总计28张图表构成了通用设计机械和 电气计算的基础。 1.4 根据配电线路的特点,添加了金具、绝缘子、
柱上开关及电缆终端布置、接地及导线接续等内容, 使得通用设计图纸更趋完善、实用。
二、10kV架空配电线路通用设计使用说明
大气 温度 (℃)
正 常 情 况
风速(m/s)
2.3 “4.2导线选取和使用”介绍了导线截面的
确定、导线型号选取、导线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
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导线参数。
10kV导线型号选取、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
导线分类 适用档距 L(m) 导线型号 JKLYJ-10/50 JKLYJ-10/70 JKLYJ-10/95 JKLYJ-10/120 JKLYJ-10/150 JKLYJ-10/185 JKLYJ-10/240 LGJ-50/8 LGJ-70/10 LGJ-95/15 LJ-120 LJ-150 LJ-185 LJ-240 LGJ-50/8 LGJ-70/10 LGJ-95/15 LGJ-120/20 LGJ-150/20 LGJ-185/25 LGJ-240/30 安全系数 3 4 4.5 5.5 6 6 6.5 7.5 8.5 10.5 6 6 6.5 7 4.5 5 6 7 7.5 10 12 导线允许最大直线转角 (°) 15 15 15 15 12 10 8 15 15 15 15 12 10 8 12 10 8 8 8 8 8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试行)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be43a55f852458fb770b56ad.png)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试行)舟山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编(2015年1月)第1章典型设计依据1.1 编制设计依据文件《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2013年版)第2章典型设计的说明2.1.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设计与建设规范2.1.1 导线截面的确定10KV架空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主干线路采用240mm、150mm截面两种导线,其中新建线路采用240mm导线、改造线路采用150mm导线;支线(包括分支线)采用70mm导线,根据规划有可能成为干线的导线宜一次性敷设到位。
0.4KV线路主干线导线采用120mm,支线选用70mm导线;分支线采用4*50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分支线与单户接户杆采用2*25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低压线路设计时宜采用四线一次规划敷设到位,沿墙敷设的低压线路宜采用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对于旅游聚区域三相四线制低压采用接入的低压结构配网可以电缆与架空混合布置形式,既主线采用架空线路、支线采用电缆接入户外分支箱,采用电缆接入用户集中由分支箱接入。
2.1.2 导线类型的选取2.1.2.1 线路档距在100m以下,应采用架空绝缘铝绞线或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并应采用相应的防雷措施。
2.1.2.2 线路档距在100m-350m,城市应采用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农村地区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3 线路档距在350以上m,应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4 海岛的实际情况,城镇区域宜采用绝缘导线,农村跨越山区的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
2.1.3 线路杆型结构2.1.3.1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型按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分支(T接)杆和跨越杆等6种类型;10KV按呼高分12、15、18m。
2.1.3.2钢管杆按杆头布置分:单回路三角型杆头布置型式;双回路杆头分双垂直(鼓型)、双三角型;按照转角分10°、30°、60°、90°度;按呼高分12、14m。
国家电网公司10kV和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修订版)
![国家电网公司10kV和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acccb91a37f111f1855bc4.png)
国家电网公司10kV和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修订版)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二○○六年九月目录1、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1)2、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13)国家电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1、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GB 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 52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 50010-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396-1995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DL/T 5130-2001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以上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若有新的版本,按新版本执行。
2、典型设计的分类和设计分工2.1 气象区根据各网省公司报送的技术导则,经合理归并,并参照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规范的典型气象区,国家电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的气象区见表1。
表1 国家电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气象区2.2 设计分工编制国家电网公司10kV及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的单位有:1、江苏南通电力设计院(简称南通院);2、浙江金华设计院(简称金华院);3、福建三明电力勘察设计所(简称三明院);4、辽宁大连电力设计院(简称大连院);5、河北唐山电力勘察设计院(简称唐山院);6、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院);7、湖南株洲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株洲院)。
浙江电网10(20)kV 输配电项目可研标准化设计
![浙江电网10(20)kV 输配电项目可研标准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0d9c19bed5b9f3f90f1c35.png)
浙江电网输变电工程标准化设计10(20)kV配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标准化集中设计工作组2009-7目录范围 (1)主要设计规定 (2)1、概述 (3)1.1设计依据 (3)1.2工程概况 (3)1.3主要设计原则 (3)1.4设计范围 (3)1.5投资估算 (3)2、电力系统 (3)2.1电网概况 (3)2.2建设必要性 (4)2.3系统接入方案 (4)2.4建设规模 (4)2.4.1开关站 (4)2.4.2 配电站 (5)2.4.3 箱式变电站 (5)2.4.4柱上变压器台 (6)2.5对主要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6)2.5.1母线容量 (6)2.5.2短路电流水平 (6)2.5.3无功补偿 (7)2.5.4主变选型 (7)2.5.5接线组别 (7)2.5.6调压抽头 (7)2.5.7额定电压、电流 (7)2.5.8电能量计量系统配置方案 (7)3、站址选择和工程设想 (7)3.1站址选择 (7)3.1.1选所经过 (7)3.1.2站址方案 (7)3.1.3站址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 (8)3.2工程设想 (8)3.2.1站址分析 (8)3.2.2站址地质条件 (8)3.2.3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8)3.2.4电气主接线 (9)3.2.5主变压器绕组接线方式 (9)3.2.6总平面布置 (9)3.2.7主要电气设备、导体选型 (10)3.2.8 防雷、接地 (11)3.2.9动力、照明 (11)3.2.10消防及通风 (12)3.2.11电气二次部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的10(20)kV开关站) (12)3.2.12 建筑规模及结构设想 (13)3.2.12.1 总平面布置 (13)3.2.12.2 建、构筑物 (13)3.2.12.3 站区给排水 (14)3.2.12.4 消防 (14)3.2.12.5 采暖通风 (14)3.2.12.6 环境保护与场地处理 (14)4、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和工程设想 (15)4.1路径选择 (15)4.1.1系统概况 (15)4.1.2进出线走廊 (15)4.1.3 路径方案 (15)4.1.4路径地质条件 (16)4.1.5路径水文气象条件 (16)4.2工程设想 (16)4.2.1气象条件 (16)4.2.2导线选型 (17)4.2.3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 (19)4.2.4电瓷金具及防雷 (20)4.2.5电缆敷设主要模块技术组合 (20)5、技经部分 (21)5.1编制依据和原则 (21)5.2投资估算 (23)6、图纸 (24)6.1一般提供下表所示设计图纸: (24)6.2图纸深度要求: (24)7、有关协议 (25)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电网10(20)kV配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对于改造和扩建工程可参考本标准进行相应设计。
浙江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范例
![浙江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6d877901f69e3143329476.png)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二、施工条件三、设计内容和步骤1、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1)本工程所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施工前无各种埋地管线。
(2)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设一配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采用TN-S系统供电。
(3)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总箱进线采用导线空气明敷/架空线路敷设,干线采用空气明敷/架空线路敷设,用电器导线采用空气明敷/架空线路敷设。
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现场平面图,采用三级配电,三级防护。
(4)按照《JGJ46-2005》规定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R≤4Ω。
2、确定用电负荷:(1)、塔式起重机K x=0.85,Cosφ=0.6,tgφ=1.33将J c=40%统一换算到J c1 =25%的额定容量P n=48kWP e=n×(J c/J c1)1/2×P n =1×(0.4/0.25)1/2×48=60.72 kWP js=K x×P e=0.85×60.72=51.61kWQ js=P js×tgφ=51.61×1.33=68.81kvar(2)、振动打拔桩机K x=0.3,Cosφ=0.7,tgφ=1.02P js=0.3×165=49.5kWQ js=P js×tgφ=49.5×1.02=50.5kvar(3)、建筑施工外用电梯K x=0.85,Cosφ=0.6,tgφ=1.33P js=0.85×22=18.7kWQ js=P js×tgφ=18.7×1.33=24.93kvar (4)、混凝土输送泵K x=0.3,Cosφ=0.7,tgφ=1.02P js=0.3×32.2=9.66kWQ js=P js×tgφ=9.66×1.02=9.86kvar (5)、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K x=0.75,Cosφ=0.85,tgφ=0.62 P js=0.75×30=22.5kWQ js=P js×tgφ=22.5×0.62=13.94kvar (6)、灰浆搅拌机K x=0.5,Cosφ=0.55,tgφ=1.52 P js=0.5×4.4=2.2kWQ js=P js×tgφ=2.2×1.52=3.34kvar (7)、平板式振动器K x=0.3,Cosφ=0.7,tgφ=1.02P js=0.3×1.1=0.33kWQ js=P js×tgφ=0.33×1.02=0.34kvar (8)、插入式振动器K x=0.3,Cosφ=0.7,tgφ=1.02P js=0.3×11=3.3kWQ js=P js×tgφ=3.3×1.02=3.37kvar (9)、普通木工车床K x=0.65,Cosφ=0.6,tgφ=1.33 P js=0.65×3=1.95kWQ js=P js×tgφ=1.95×1.33=2.6kvar (10)、单面木工压刨机K x=0.65,Cosφ=0.6,tgφ=1.33 P js=0.65×7.5=4.88kWQ js=P js×tgφ=4.88×1.33=6.5kvarK x=0.65,Cosφ=0.6,tgφ=1.33P js=0.65×3=1.95kWQ js=P js×tgφ=1.95×1.33=2.6kvar(12)、交流电焊机K x=0.5,Cosφ=0.4,tgφ=2.29将J c=50%统一换算到J c1 =100%的额定容量P n=S n×Cosφ=38.6×0.4=15.44kWP e=n×(J c/J c1)1/2×P n =1×(0.5/1)1/2×15.44=10.92 kW P js=K x×P e=0.5×10.92=5.46kWQ js=P js×tgφ=5.46×2.29=12.51kvar(13)、交流电焊机K x=0.5,Cosφ=0.4,tgφ=2.29将J c=50%统一换算到J c1 =100%的额定容量P n=S n×Cosφ=76×0.4=30.4kWP e=n×(J c/J c1)1/2×P n =1×(0.5/1)1/2×30.4=21.5 kW P js=K x×P e=0.5×21.5=10.75kWQ js=P js×tgφ=10.75×2.29=24.63kvar(14)、直流电焊机K x=0.7,Cosφ=0.6,tgφ=1.33将J c=50%统一换算到J c1 =100%的额定容量P n=14kWP e=n×(J c/J c1)1/2×P n =1×(0.5/1)1/2×14=9.9 kWP js=K x×P e=0.7×9.9=6.93kWQ js=P js×tgφ=6.93×1.33=9.24kvar(15)、钢筋切断机K x=0.65,Cosφ=0.7,tgφ=1.02P js=0.65×5.5=3.58kWQ js=P js×tgφ=3.58×1.02=3.65kvarK x=0.65,Cosφ=0.7,tgφ=1.02P js=0.65×3=1.95kWQ js=P js×tgφ=1.95×1.02=1.99kvar(17)、高压汞灯K x=0.6,Cosφ=0.7,tgφ=1.02P js=0.6×3×1.1=1.98kWQ js=P js×tgφ=1.98×1.02=2.02kvar(18)、荧光灯K x=0.2,Cosφ=0.8,tgφ=0.75P js=0.2×40×1.2=9.6kWQ js=P js×tgφ=9.6×0.75=7.2kvar(19)、白炽灯K x=1,Cosφ=1,tgφ=0P js=1×5×1=5kWQ js=P js×tgφ=5×0=0kvar(20)总的计算负荷计算,总箱同期系数取Kx=0.95总的有功功率P js=K x×ΣP js=0.95×(51.61+49.5+18.7+9.66+22.5+2.2+0.33+3.3+1.95+4.88+1.95+5.46+1 0.75+6.93+3.58+1.95+1.98+9.6+5)=201.23kW总的无功功率Q js=K x×ΣQ js=0.95×(68.81+50.5+24.93+9.86+13.94+3.34+0.34+3.37+2.6+6.5+2.6+12.5 1+24.63+9.24+3.65+1.99+2.02+7.2+0)=235.62kvar总的视在功率S js=(P js2+Q js2)1/2=(201.232+235.622)1/2=309.85kVA总的计算电流计算I js=S js/(1.732×U e)=309.85/(1.732×0.38)=470.79A3、塔吊干线线路上导线截面及分配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选择:在选择前应对照平面图和系统图先由用电设备至开关箱计算,再由开关箱至分配箱计算,选择导线及开关设备。
“十二五”末各地区220千伏网架方案
![“十二五”末各地区220千伏网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3b66f011ca300a6c3901c.png)
9.2.2 各地区220千伏网架方案9.2.2.1 杭州地区目前杭州220千伏电网以500千伏瓶窑变、仁和变、乔司变、富阳变、涌潮变等为支撑基本构成环网结构,同时受线路通道的制约,老市区的部分220千伏变电站以终端变型式接至乔司变220千伏母线。
境内的半山天然气电厂(容量为117万千瓦)、萧山天然气电厂(容量为80.4万千瓦)分别出4回220千伏输电线路与相邻的220千伏变电站形成环网分属于乔司变、涌潮变。
为满足杭州电网用电增长的需求,增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十二五”期间计划投产500千伏萧浦变、钱江变、萧东变、富西变。
“十二五”期间,杭州220千伏电网建设将以现有的500千伏瓶窑变、仁和变、乔司变、富阳变、涌潮变及待建的萧浦、钱江、萧东、富西变为电源中心,并充分利用部分电厂的送出线路,形成以50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的220千伏双环网结构。
500千伏乔司变供区:20千伏母线分列运行,考虑形成白洋-元东-乔司三角形双环网;形成乾元-临二―乔司-大井-横岭-乾元日字型双环网;保持3回输电线路与500千伏钱江变供区的电网相连。
500千伏钱江变供区:受城市规划的限制,钱江变供区的220千伏变电站的进出线都需要采用电缆敷设,考虑以辐射型接至钱江变220千伏母线,在满足变电所可靠供电的前提下,简化钱江变供区的220千伏接线,以节约电网建设投资。
同时为了满足市区重要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与乔司变供区保持3回220千伏线路联络、与仁和变供区保持2回220千伏线路联络、与富阳变供区保持2回220千伏线路联络,以提供在事故方式下的电力支援。
500千伏仁和变供区:皋亭、石南、育苗由仁和变出4回线组成“口”字型双环网。
为了保证仁和变向市中心的安全可靠供电,规划考虑建设石南、育苗大截面(4X300mm2)的220千伏送出通道,并依靠石南、育苗、2座220千伏变电所向市中心的220千伏变电所(如运河、众安、霞湾等)转供电力。
余杭中北部的3座220千伏变电所(塘安、泉漳、横岭)可由仁和变的4回220千伏线路供电,组成双环网结构。
220V/380V民用电气低压配电设计
![220V/380V民用电气低压配电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d86729b9f3f90f77c61bd1.png)
220V/380V民用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作者:黄明洪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10期黄明洪(浙江天禾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丽水323000)摘要:主要分析了220V/380V就民用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PEN线截面积的确定,重复接地,PEN线与用电设备的正确接线,熔断器的设置,漏电保护器的设置以及防雷设置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保证民用电气低压配电设计的科学,以及能够做到避免用电中故障的发生,进而保证民用低压配电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220V/380V ;低压配电;PEN 线;重复接地;熔断器;漏电保护器中图分类号:TTM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29-0263-02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民用电气开始有了初步发展,同时与国外电气配电领域开始进行广泛地技术交流和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量先进的电力配电系统,如TN-C系统也开始在电气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TN-C系统即是目前通常说的380V/220V 低压供电系统。
该配电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把电力设备中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进行直接接地处理,然后引出PEN线进行单相以及三相负荷混合进行低压配电。
这种低压配电形式由于在操作上以及成本结构上的优势,使得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当前各种场所的配电中,这也是当前我国民用电气配电的主要形式。
一、PEN线截面积的确定在220v/380v民用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PEN线的重要程度是不亚于相线的。
据以往的经验以及教训来看,相线发生故障时,切断电力设备的通电基本就能达到规避电力运行中出现的其他严重故障。
但是,PEN线发生故障时,不仅会导致整个电力设备难以正常运行,还会使众多电力设备存在被烧毁和损坏的危险。
就PEN线在低压配电电路设计中的作用来看,PEN 线不仅要起到整个低压配电系统中N线,也就是中性线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使配电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在系统中可以安全通过。
10kV及380_220V配电线路典型设计(重庆公司)
![10kV及380_220V配电线路典型设计(重庆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96ff31a70029bd64783e2c37.png)
双回耐张(三)
双回耐张(四)
三回耐张(一)
三回耐张(二)
2.9.1
图6-1~图6-35中横担选型表中的档距要
求是指使用该横担的电杆两侧的使用档距均不超过表
中数据要求,此时对使用该横担的电杆的垂直档距的
要求详见“第95页6.1.4.2 (3)”。
2.9.2
因横担结构的限制,图6-1、图6-16、图
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厚度等气象条件确定适用
于本地区的典型气象区。
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气象区
气象区 最高 最低 大气 温度 (℃) -10 +10 0 A B +40 -20 -40 -5 -15 C
覆冰
最大风 安装 外过电压 内过电压年平均气温 最大风 覆冰 安装 外过电压 15 +20 35
7.0 7.5 10.0 12.0
5.0
6.0 6.5 8.0 10.0
5.0
6.0 6.5 8.0 10.0
8
8 8 8 8
80<L≤100
LGJ-120/20 LGJ-150/20 LGJ-185/25 LGJ-240/30
同杆架设的380/220V导线型号选取、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 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
十一 10kV金具、绝缘子选用及绝缘导线防雷 十二 十三 10kV柱上开关及电缆头布置 10kV耐张及分支杆引线布置
2.2 “第5页~第6页4.2气象条件”介绍了10kV架
空配电线路选用的三个典型气象区。A、B、C三个典型
气象区是在全国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以归并、确立,
能覆盖全国多数地区。选用时主要对照典型气象区的
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进行比较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e4a4f6983c4bb4cf6ecd13a.png)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试行)舟山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编(2015年1月)第1章典型设计依据1.1 编制设计依据文件《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2013年版)第2章典型设计的说明2.1.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设计与建设规范2.1.1 导线截面的确定10KV架空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主干线路采用240mm、150mm截面两种导线,其中新建线路采用240mm导线、改造线路采用150mm导线;支线(包括分支线)采用70mm导线,根据规划有可能成为干线的导线宜一次性敷设到位。
0.4KV线路主干线导线采用120mm,支线选用70mm导线;分支线采用4*50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分支线与单户接户杆采用2*25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低压线路设计时宜采用四线一次规划敷设到位,沿墙敷设的低压线路宜采用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对于旅游聚区域三相四线制低压采用接入的低压结构配网可以电缆与架空混合布置形式,既主线采用架空线路、支线采用电缆接入户外分支箱,采用电缆接入用户集中由分支箱接入。
2.1.2 导线类型的选取2.1.2.1 线路档距在100m以下,应采用架空绝缘铝绞线或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并应采用相应的防雷措施。
2.1.2.2 线路档距在100m-350m,城市应采用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农村地区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3 线路档距在350以上m,应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4 海岛的实际情况,城镇区域宜采用绝缘导线,农村跨越山区的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
2.1.3 线路杆型结构2.1.3.1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型按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分支(T接)杆和跨越杆等6种类型;10KV按呼高分12、15、18m。
2.1.3.2钢管杆按杆头布置分:单回路三角型杆头布置型式;双回路杆头分双垂直(鼓型)、双三角型;按照转角分10°、30°、60°、90°度;按呼高分12、14m。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2019版)技术原则 征求意见稿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2019版)技术原则 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c5b40beaaf1ffc4fff47ac08.png)
0 0
JKLHA3XZYJ-10/1 85
待计算
0
JKLHA3XZYJ-10/2 40
待计算
0
表 1-7 10kV 窄基塔导线型号选取、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
导线分类
适用档距 (m)
10kV 铝芯绝缘
导线
L≤80
导线型号
JKLYJ-10/50 JKLYJ-10/70 JKLYJ-10/95 JKLYJ-10/120 JKLYJ-10/150
表 1-4
规划供电区域
A+、A、B C、D E
中压架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表
规划主干线导线截面(含联络 线)
240 或 185 ≥120 ≥95
单位:mm2
规划分支导线截面 ≥95 ≥70 ≥50
(4)同杆架设的 380/220V 架空线路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可以采用 50、
70、95、120、150、185 mm2 等多种截面的导线。 (5)各地在使用时应考虑供电区域性质,结合各地需要选择 2~3 种常用
安全系数
A区
B区
C区
3.0
3.0
3.0
4.0
3.5
3.5
4.5
4.0
4.0
5.5
5.0
5.0
6.0
5.0
5.0
导线允许最大 直线转角(°)
8(12) 6(10) 4(8) 3(6) 2(5)
-4-
导线分类
适用档距 (m)
导线型号
安全系数
A区
B区
C区
导线允许最大 直线转角(°)
JKLYJ-10/185
1.3.1 导线型号与截面选取
浙江省城市 城镇和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浙江省城市 城镇和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a03be94afe04a1b071def7.png)
浙江省城市、城镇和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浙江省电力公司2011年3月目录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总则 (4)4、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5)5、一般技术原则 (8)6、高压配电网 (11)7、中压配电网 (14)8、低压配电网 (21)9、自动化、通信及智能化 (22)10、用户接入 (25)11、分布式电源接入 (27)12、电压质量和无功补偿 (29)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浙江省城市、城镇和农村电网规划中应遵循的主要规划技术原则和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所辖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56-2006)《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发展…2010‟492号)《农村“低电压”治理典型方法》(农安…2010‟64号)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 462-2010)《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选用导则》(Q/GDW 463-2010)《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小城镇典型供电模式的通知》(国家电网农…2010‟1591号)浙江省电力公司《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Q/GDW-11-159-2009)《浙江省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原则》(Q/ZDJ 04-2007)《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Q/ZDL 04一1999)《浙江省中心镇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试行)》3、总则3.1 配电网电网建设与改造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变(配)电站的布局及高、中、低压配电网主干线路的建设应满足当地经济中长期发展要求,避免重复建设。
3.2 积极采用国家电网公司“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和典型设计。
3.3 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适用、减少维护,节能环保”的原则,采用成熟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浙江省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浙江省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6886d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a.png)
浙江省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送审稿)2008.11《浙江省配电工程通用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工作人员批准:校核:第一章总则概述1.1 设计原则及目的1.1.1 设计原则:安全可靠、自主创新、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覆盖面广、提高效率;注重环保、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习惯性、先进性、经济性与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1.1.2 设计目的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模式规范;方便运行保护、方便招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与运行成本;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1.2 要紧规程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L/T 5220—2005《10kV及下列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SD 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暂行规定》DL/T 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7651—2001《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QGDW 176-2008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程》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3 设计范围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含:技术条件一览表、电气部分、结构部分、图纸部分等。
1.4 设计深度目标1.4.1 全部铁件达到加工图深度。
1.4.2 金具组合图、绝缘子串组合图达到施工图深度。
1.4.3 杆型组装图达施工图深度,具体按模块化选择。
(不含基础)第二章模块划分2.1 划分原则2.1.1 本设计包含单回、双回线路的典型杆型方案,部分铁件可用于高低压同杆杆型。
2.1.2 各类杆型按导线架设方式可分为单线式与集束式导线。
2.1.3 典设中杆型分直线、耐张、转角、终端四类。
其他混合杆型请各单位灵活组合,严格校核后使用。
2.2 杆型说明2.2.1 导线使用水平排列。
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03712958fafab069dc0261.png)
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第一章概述1、设计依据文件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和380V/220V配电线路分册(2006年版)》;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V~1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1.3《新疆电力公司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典型设计》的委托书;1.4《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和规范2.1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2.2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2.3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2.4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5Q/GDW371-2009《10(6)~500kV电缆技术标准》;2.6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报批稿)》;2.7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2.8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2.9DL/T5131-2001《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2.10Q/GDW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2.11Q/GDW347-2009《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2.12国网生(2009)133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2.13Q/GDW212-2008《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2.14国网农(2009)378号《农网完善工程技术要点》;2.15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2.16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3、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范围从10kV线路接入系统联结点至低压线路接户线,工程主要内容:3.110kV架空线路:120mm²及以下、185mm²~240mm²单、双回路水泥砼杆杆型设计。
3.2低压架空线路:185mm²及以下0.4kV砼杆杆型,低压接户线部分。
10kV及380_220V配电线路通用设计 共51页
![10kV及380_220V配电线路通用设计 共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4ab264dea0116c175f0e48b9.png)
安全系数
3 4
4.5 5.5
6 6 6.5 7.5 8.5 10.5 6 6 6.5 7 4.5 5 6 7 7.5 10 12
气象条件
气 象分区 Ⅱ
最高气温
40
最低气温
-10
正常
导线及架空地线覆冰 时
-5
大气
情况
最大设计风速时
10
温度 (℃)
事故情况
-5
安装情况
-5
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
15
情况
内部过电压
15
年平均气温
15
正常
最大设计风速时
30
情 况 导线及架空地线覆冰 时
10
事故情况
0
风速(m/s)
安装情况
10
最高、最低及年平均气温设计时
15
LGJ-70/10 7
15
380/220V
LGJ-95/15 8.5 15
裸导 L≤60
线
LJ-120 5
15
3.3.2 “表8-2”中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 用到的最大档距,即最大使用档距。
3.3.3 线路档距:集镇和村庄不得大于50m。 田 间不得大于60m 。
3.3.4 杆头布置:
序号 杆型名称 型号 安装图号
2.7 拉线及基础 。本次通用设计中电杆埋深依 据DL/T 5220-2019《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 术规程》中第10.0.17条的要求。而电杆的埋深、基 础形式取决于电杆根部的受力情况及地质和地下水位 的情况,设计人员须根据本地区的地质及水位情况计 算出电杆实际埋深及基础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配电工程通用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送审稿)2008.11《浙江省配电工程通用设计》380V/220V架空配电线路分册工作人员批准:审核:校核:第一章总则概述1.1 设计原则及目的1.1.1 设计原则:安全可靠、自主创新、技术先进;标准统一、覆盖面广、提高效率;注重环保、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努力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适应性、先进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1.1.2 设计目的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模式规范;方便运行维护、方便招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1.2 主要规程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L/T 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SD 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DL/T 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7651—2001《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QGDW 176-2008 《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规程》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3 设计范围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包括:技术条件一览表、电气部分、结构部分、图纸部分等。
1.4 设计深度目标1.4.1 全部铁件达到加工图深度。
1.4.2 金具组合图、绝缘子串组合图达到施工图深度。
1.4.3 杆型组装图达施工图深度,具体按模块化选择。
(不含基础)第二章模块划分2.1 划分原则2.1.1 本设计包含单回、双回线路的典型杆型方案,部分铁件可用于高低压同杆杆型。
2.1.2 各类杆型按导线架设方式可分为单线式和集束式导线。
2.1.3 典设中杆型分直线、耐张、转角、终端四类。
其他混合杆型请各单位灵活组合,严格校核后使用。
2.2 杆型说明2.2.1 导线采用水平排列。
对于线路走廊狭窄段,为保证边线安全距离,采用集束式导线的架设方式。
2.2.2 导线可采用各类规格的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合金导线、架空绝缘导线和集束线。
安全系数≥3.5。
2.2.3 横担统一采用Q235型钢,加工后采用热镀锌防腐。
2.2.4 拉线分普通拉线、V型拉线、高拉、自身拉。
同杆同方向双拉线采用V 型拉线,高拉和自身拉一般在地形条件限制,无法使用普通拉线情况下使用。
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
2.2.5 电杆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
优先选用定型产品,梢径一般为Φ150或Φ190,杆高典设选用8m、10m、12m。
局部地区受地形限制,宜采用更高电杆或钢管塔,但必须符合计算强度要求。
2.2.7 电杆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荷载条件计算确定。
电杆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
卡盘、底盘、拉盘应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及气象条件确定。
2.3 杆型选用原则杆塔型号应根据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要求的气象条件、安全距离、强度安全系数等要求合理选择。
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方案模块一览表第三章电气部分3.1 设计气象条件选取以下气象数据作为本省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
其他局部强风、覆冰严重地区请严格校验后,套用典型设计。
3.2 导线的选择根据《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规定,导线一般采用铝绞线、低压绝缘导线等,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最小截面为25mm2,在此选择导线规格为25 mm2~185 mm2之间。
钢芯铝绞线因其高强度特性,可用于大跨越、重要跨越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但导线直径不宜超过70 mm2。
典设选取25 mm2、50 mm2、70 mm2、120 mm2、185 mm2线规,各种导线的技术参数详见导线安装弧垂表。
采用非典设导线时可用较大线规的典设模块配置。
3.3 导线的排列及安全电气距离3.3.1 低压380V/220V线路导线同回路采用水平排列。
双回路上下布置。
3.3.2 三相四线零线应靠近电杆或靠近建筑物侧。
排列方式按面向杆号大号侧,一般从左到右宜按A、B、O、C排列。
3.3.3 零线瓷瓶应区分与相线瓷瓶颜色,建议选用比相线更深颜色的瓷瓶。
如相线用白色瓷瓶,零线用棕色瓷瓶。
3.3.4 单线式杆型水平线间距离不小于0.45m,水平档距≤50m。
具体使用时根据线规控制合理的弧垂。
说明:用集束导线架设其档距≤40m;在特殊情况下,配电线路导线间距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同杆架设横担间距最小值列表(m)说明:裸导线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线横担为0.6m。
3.3.5 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人行天桥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应符合规程要求。
3.4 绝缘子选择3.4.1 绝缘子采用类型:直线杆采用ED-3,ED-2,ED-1碟式绝缘子。
耐张杆一般采用一片悬式或碟式绝缘子(常用为XP-7,XP-40G-2或ED-2)。
3.4.2 直线杆绝缘子规程规定,裸导线档距40~60m,绝缘导线档距30~50m。
按上述情况验算,ED -1,ED-2,ED-3型碟式绝缘子基本适合低压任意导线。
考虑到线径大小,25~35裸导线,25~35绝缘导线使用ED-3;50~120裸导线,50~95绝缘导线使用ED-2;150及以上裸导线,120及以上绝缘导线使用ED-1。
3.4.3耐张杆绝缘子根据《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对绝缘子机械强度进行校验,XP-7,XP-40G-2全部符合要求;ED-2符合LJ-25~LJ-95,铝芯绝缘导线25~120考虑到导线线径和施工方便性 ED-2适用于LJ-16~LJ-35,并控制导线最大使用张力。
3.4.4电气验算以下验算所选用绝缘子的电气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XP-7绝缘子电气性能表:ED-1,ED-2碟式绝缘子电气性能表:XP-40G-2 0.4kV低压小悬式电气性能表:对于低压380V/220V线路,上述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3.4.5绝缘子与导线配合表由上述可得到相应的绝缘子与导线配合情况3.5 金具的选择3.5.1低压线路常用金具:耐张金具:直角挂板Z-7 ;球头挂环Q-7 ;碗头挂环W-7B耐张线夹NLD-1,2,3 ,4 ;延长环 PH-7 ;绝缘耐张线夹 NXJ;铝合金耐张线夹 NXLH-1,2;预绞式耐张线夹 NL系列;拉线金具:楔型线夹 NX-1,2;UT型线夹NUT-1,2;预绞式耐张线夹 NL系列;3.5.2选用金具性能验算:a. 各常用金具的机械强度性能b. 各常用金具的机械强度性能根据《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金具机械强度按下式验算: KF<Fu其中:K——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为2.5;F——设计荷载,取导线最大使用张力;Fu——破坏荷载。
导线最大使用张力见各导线技术参数表。
c. 耐张金具导线配合情况表通过验算比较可知,所选用的耐张金具在机械强度上均满足设计要求。
考虑导线的线径大小耐张线夹的选择如下:NXJ型绝缘耐张线夹与导线配合表:NXLH 型铝合金耐张线夹与导线配合表:说明:1. LJ -50~120的导线可用上述NXLH 铝合金耐张线夹代替NLD 型耐张线夹;2. 不能用于LGJ 型和TJ 型导线;3. 不必包铝包带。
d. 拉线金具选择常用拉线类型技术参数表见钢绞线技术参数表;根据钢绞线机械强度情况和钢绞线线径大小,拉线金具可按选择如下,或采用预绞式拉线金具:e. 其他常用金具的选择 并沟线夹的选择如下:拉线用钢线卡子的选择如下:f. 集束导线附件的选择集束导线金具根据省公司企业标准《QZDJ 26.2-2005 平行集束型架空绝缘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选择。
悬挂线夹的握力应不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耐张线夹的握力应不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65%,穿刺线夹必须使用扭剪型螺母,其剪切力矩应不大于20N.m 。
导线附件中绝缘套、绝缘盒及其他绝缘部件,应有高于绝缘电线的耐压强度。
第四章结构部分4.1 钢筋混凝土杆的型式选择为了保证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电杆必须能承受一定的荷载而不致损坏。
配电线路的各种杆型中,转角杆的拉线能平衡它所受到的各种方向的力;直线耐张、终端杆的顺线路方向的力由拉线平衡,电杆本身只承受横向风载。
按规程规定,直线杆不验算断线情况。
因此,直线杆只承受横向风载。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配电线路设计中,选取直线杆作为验算电杆弯矩的杆型。
选用电杆的选用弯矩必须大于模块表中计算电杆弯矩值。
4.2 配电线路的档距配电线路的档距,宜采用下表所列数值。
耐张段的长度不应大于1km。
低压配电线路的档距注:1kV以下线路当采用集束型绝缘导线时,档距不宜大于40米。
4.3 杆塔基础4.3.1 电杆基础应结合当地的运行经验、材料来源、地质情况等条件进行设计。
电杆埋设深度应计算确定,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宜采用下表所列数值。
单回路电杆埋设深度4.3.2配电线路验算电杆基础、抗拔稳定、倾覆稳定时,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1.5、耐张杆1.8、转角终端杆2.0。
4.3.3 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15级,预制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级。
4.3.4 采用岩石制作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应选择结构完整、质地坚硬的石料(如花岗岩等),且应进行试验和鉴定, 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岩石底盘3.0、岩石卡盘4.0、岩石拉线盘5.0。
4.4 拉线选配4.4.1 拉线选材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情况计算确定,安全系数应大于等于2(镀锌钢绞线破坏应力一般为1200N/ mm2),且截面不应小于25 mm2 。
4.4.2 防风拉设置空旷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时,宜装设防风拉线,特殊区域应增设防风拉线。
4.4.3 带绝缘子的拉线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或更高的拉线绝缘子。
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穿越导线以下。
钢筋混凝土电杆,当设置拉线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处不应小于 2.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置保护套。
4.4.4 拉线棒的直径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6mm。
拉线棒应热镀锌。
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 mm~4mm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4.4.5 拉线选择拉线的选择必须严格按照模块表中的数据进行,特殊情况必须严格校验后使用。
4.5 横担、抱箍、螺栓等铁件强度计算选择横担规格不小于∠63mm×∠63mm×6mm,全部铁件强度、连接严格按照钢结构规范检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