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涉及哲学概念解释:
哲学十大入门书籍(一)
![哲学十大入门书籍(一)](https://img.taocdn.com/s3/m/76d444c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2.png)
哲学十大入门书籍(一)哲学十大入门书籍推荐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为您推荐哲学十大入门书籍。
这些书籍涵盖了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家的理论,对初学者来说是理解哲学基本原理的绝佳起点。
1.《西方哲学史》 - 罗素•作者:Bertrand Russell•简介:这本书是西方哲学史的经典之作。
罗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
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同哲学派别的观点,揭示了它们的思维方式和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2.《存在与时间》 - 海德格尔•作者:Martin Heidegger•简介: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作品之一,《存在与时间》深入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时间的概念。
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前提”的概念,并阐述了它对人类理解自身和存在的重要影响。
这本书对于理解现代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卢梭•作者:Jean-Jacques Rousseau•简介:这本书提出了人类不平等状态的理论,并对人类社会如何形成和演变进行了思考。
卢梭批评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公正和压迫现象,并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契约观念。
这本书对于探讨社会正义和政治哲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4.《论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作者:Aristotle•简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伦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论伦理学》详细讨论了幸福、德性和道德行为的概念,并提出了所谓的“中庸之道”理论。
这本书对于了解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非常有帮助。
5.《哲学沉思录》 - 马尔库斯·奥勒留•作者:Marcus Aurelius•简介:这本书是古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勒留的私人笔记,记述了他在执政期间的反思和哲思。
这些沉思录中包含了很多关于道德、自我反省和冥想的智慧言辞,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灵修养具有深刻启发。
6.《柏拉图对话集》 - 柏拉图•作者:Plato•简介:柏拉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对话形式写就了一系列哲学作品。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44f1f1ebceb19e8b9f6ba34.png)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导读:《中国哲学简史》不仅仅单纯地阐述了中国的哲学史,同时也在中国哲学史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系统的哲学史观。
下面是相关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欢迎欣赏与借鉴。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篇一】一是以人为本。
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习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
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
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
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
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
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中国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
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
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
月映万川哲学解释
![月映万川哲学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045b642c850ad02de8041e9.png)
这是朱熹为了印证他的“理一分殊”这一理学思想,援用佛家的经典作为自己命题的佐证而据的例子。
援引“月映万川”为喻,想要阐释的就是哲学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事物之理是一般的、普遍的,而一般的理又寓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之中,由此来说明“理”与万事万物的关系,即“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于一源”。
佛学禅宗玄觉的《永嘉证道歌》:“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朱熹认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这个“理”,就是万物的本源。
这个万物统一的本源表现在大干世界上又寓于千差万别的事物之中,【这就好像天上只有一月,而映照在江河湖海之中则有万月。
另一方面,千差万别的事物源于一理,犹如江河湖海之万月仍本于天上的一月一样提要:朱子之学体大思精,其思想远绍孔孟,近综周张二程,旁揽二氏(佛道),而卓成一家,可谓集理学之大成。
朱子自谓早年尝留心于佛,“出入于佛老者十余年”,且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
”其师友辈鲜不沾被于佛,其熏习渐染者,不可谓不深矣。
朱子理学与佛学之关系,就心性问题上论,可分下列诸端。
一、太极说与佛学:朱子之解太极曰:“天地中有一太极,万物中各有一太极。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其说盖有取于佛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旨。
其论太极,即迳引释氏曰:“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案:语出永嘉证道歌)又其解“通书”“理性命”论太极又取喻云:“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
” -- 此“月映万川”之说也。
由此二例足证朱子论太极当有所自来矣。
二、理气说与佛学:262页朱子理气说源自伊川,所谓“理”者本体,“气”者现象。
以谓“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其理气之关系与华严“理事无碍”说相合。
又自华严“六相”说观之,“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 -- “总相”义也。
“及在人则各自有一个理”。
“别相”义也。
同者,其理; 异者,其气。
-- 同”“异”二相也。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人生必读书籍10本
![人生必读书籍10本](https://img.taocdn.com/s3/m/98de20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e.png)
人生必读书籍10本每个人的人生都应当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以确保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当然,书籍可以成为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有力指导者。
那么,以下是10本人生必读书籍,它们将为您带来深远的影响。
1.《禅宗入门》(作者:大智禅师)无论您是谁,无论您在追求什么,禅宗都可以带领您通向生命之路的心灵圣地。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禅宗的指南,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禅宗本质、蕴含和原则,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禅修的过程和技巧。
2.《论语》(作者:孔子)《论语》无疑是中国智慧的代表之一,也是一本涵盖哲学、历史、政治、教育等领域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论语》,您可以对孔子的教义和中华文化的关键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受到它对您思想、价值观和行为的潜在影响。
3.《独孤山》(作者:陈忠实)本书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在20世纪最艰苦时期历经困境,追求寻找自由、正义和真理的伟大历史。
通过阅读《独孤山》,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4.《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涉及历史、科技、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议题。
这本书为您探讨未来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途径和思路。
5.《微笑大师和他的说话花园》(作者:席慕容)席慕容的这本书展示了一个智慧、慈悲和幽默的世界,其中有许多关于人性和生命的感悟。
这本书对于一个在追求人生真谛之路上的人来说是一个必读之作。
6.《呼吸的空间》(作者:林清玄)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重建个人与世界的连结,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我与内心的平衡点的书籍。
林清玄以一种简单、舒缓、迷人的方式表达了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深度思考。
7.《追寻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莱特尔)这是一本有关生命的深度探求和人类精神意义的书籍。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得到对生命的真正看法,对自己的选择和世界的理解都会有一个全新而深入的认识。
8.《孤独六讲》(作者:杜尚别)杜尚别的这本书探讨了孤独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重要性和深度,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并接受这个无法避免的现实。
沃尔夫哲学导论
![沃尔夫哲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00e69cf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0.png)
沃尔夫哲学导论哲学是一门探究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学科,它涉及到诸多领域,如道德、政治、宗教、认识论等。
沃尔夫哲学导论是一本介绍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书籍,由美国哲学家罗伯特·保罗·沃尔夫所著。
本书共分为十五章,分别探讨了哲学的起源、知识和真理、道德、政治、宗教、人类自由、人类精神等问题。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被称为“探究自然的智者”,他们试图从自然现象中找到普遍的规律和原则。
但是,随着哲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反思人类自身的存在和意义,这也成为哲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知识和真理知识和真理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书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知识和真理理论,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等。
作者还探讨了“假设和证明”和“演绎和归纳”等问题,这些都是哲学中常见的推理方法。
三、道德道德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书分别介绍了几种不同的道德理论,如功利主义、德行伦理学、社会契约论等。
作者还讨论了道德判断的基础和道德决策的方法。
四、政治政治是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本书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政治理论,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
作者还探讨了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分配、政治正义的概念等问题。
五、宗教宗教是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本书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宗教哲学,如神学、自然神论、宗教存在主义等。
作者还探讨了宗教和道德、宗教和科学等问题。
六、人类自由人类自由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书介绍了自由的不同形式和自由的限制。
作者还探讨了自由和责任、自由和平等问题。
七、人类精神人类精神是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本书介绍了人类精神的不同形式和发展历程。
作者还探讨了人类精神和文化、人类精神和社会等问题。
总之,沃尔夫哲学导论是一本介绍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书籍,它涵盖了哲学的各个领域,对于初学哲学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本书不仅介绍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探讨了哲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哲学的名词解释在马原书哪
![哲学的名词解释在马原书哪](https://img.taocdn.com/s3/m/f4886d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a.png)
哲学的名词解释在马原书哪马原书中的哲学名词解释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著作中,哲学名词的解释和定义是其思想体系的基石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念,如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涉及众多概念和术语。
本文将探讨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全集》等马原书中提及的哲学名词的解释和内涵,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唯物史观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历史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推动的。
这一观点与传统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在马原书中,唯物史观被解释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揭示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部分: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重要概念的解释。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通过阶级矛盾的解决和阶级斗争的推动实现的。
在《南京军事学讲演》中,毛泽东进一步解释了阶级斗争的概念,将其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
他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人民群众通过革命来推翻压迫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第三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原书中,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强调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应当追求自己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精神、道德和政治等各个方面,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在无阶级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中心任务,追求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发展。
第四部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原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生产力指的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水平和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社会发展进程的推动力量。
哲学类书单
![哲学类书单](https://img.taocdn.com/s3/m/17fdd0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8.png)
哲学类书单哲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思维与存在的学科,对于人们的思考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份精选的哲学类书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
一、《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这本小说以哲学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少女苏菲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逐渐了解和探索哲学思想的故事。
通过小说的情节,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哲学的核心概念,同时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和深度。
二、《存在与时间》作者:马丁·海德格尔这是一本关于存在主义的经典著作。
马丁·海德格尔以清晰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人类的存在和时间的本质。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持续的自我塑造和选择,而时间则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特征。
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作者:让-雅克·卢梭这本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
他在书中探讨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不平等现象的本质。
通过对人类社会和政治的深入分析,卢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组织方式,对当时的社会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论自由》作者: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这本著作是19世纪英国哲学家密尔的代表作之一。
他在书中探讨了自由的概念和价值,并提出了自由的原则和限制。
密尔认为,自由是个体权利的核心,同时也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以保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利益。
五、《存在与虚无》作者:让-保罗·萨特这是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一部重要著作。
他在书中论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萨特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个体通过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生活,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六、《道德经》作者:老子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之一。
《道德经》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老子认为,人类应该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道,以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和谐。
七、《论法的精神》作者:埃米尔·杜尔凯姆这本书是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的经典之作。
他在书中探讨了法律的本质和社会的法律意识。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8008f7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a.png)
正文第1章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
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
介绍概念的书籍
![介绍概念的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4f6172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0.png)
介绍概念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介绍概念的书籍:
1. 《哲学的故事:从神话到现代哲学》:本书通过介绍了解哲学的历史和主要概念,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到现代思想家,帮助读者理解哲学的核心概念和其在人类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2. 《经济学原理》:该书详细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求关系、市场结构、货币和通货膨胀等,帮助读者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3. 《社会学:一个何是我们社会的讲述》:这本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社会结构、文化、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变迁等,帮助读者了解社会学的一些核心概念。
4. 《科学的自然史》:本书介绍了科学的发展和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科学方法、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等,帮助读者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过程。
5. 《心理学与生活》:该书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认知、情绪、人格等,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应用。
这些书籍都提供了对具体领域中概念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a884e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e.png)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7篇《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首先,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
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问题。
你是谁?可爱的小苏菲第一次看到这个命题时仓皇失措,在镜子面前反复的追问。
我想大多数人开始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无法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
那我和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姓名?外貌?思维?倘若我换个姓名整下容换种思维方式,那我就不是我了吗?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初看似乎有些迷惑,但是我想,作者正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当成透明的,并与一些可能存在而我们未发现的“可能性”结合在一起才写的这本书。
翻开第一章,你会立刻被苏菲收到的匿名信“你是谁”所吸引,也正是“你是谁”这个问题带着苏菲走进一个哲学的世界。
接着你又会接触到例外一些明信片,那是一张张需要苏菲代转席德明信片,之后各种怪事在苏菲身上发生,当然苏菲的哲学老师也跟着浮出水面。
当整本书看到一半时,你会被故事角色的真实性搞得脑袋发胀,到底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是现实的还是席德和她的父亲是现实的,这是你就会不知不觉和庄子有同样的感慨一一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我想这也是作者要达到的目的吧。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你看完全书,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
其实仅仅看书的目录你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如“伊甸园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少校的小木屋镜中女孩的双眼眨了一眨”、“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等,这些小标题有时是为我们说明一些哲学观点,有时是为了向我们透露苏菲将要遇到的神秘事件。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本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书,看完之后可以感觉到哲学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它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因此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的通史。
在浩瀚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中,每一个我不过是道星光、一点水滴。
哲学十大入门书籍
![哲学十大入门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a2b37c7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4.png)
哲学十大入门书籍哲学十大入门书籍推荐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为您推荐一些相关的哲学入门书籍。
这些书籍内容丰富,适合初学者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激发思考,启发智慧。
以下是我个人的推荐:1. 《西方哲学史》作者:罗素(Bertrand Russell)这本书是一部西方哲学史的经典之作,被广泛认可为入门读物。
作者以清晰简明的语言,生动地介绍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各个哲学学派和重要思想家的观点。
2. 《哲学家们都在干什么》作者:詹姆斯·赛多尔(James Rachels)这本书以寓言故事的形式,令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复杂的哲学概念。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虚构的思想实验,引导读者思考伦理学、形而上学、知识论等重要哲学问题,并提供一些哲学思考的方法和工具。
3. 《幸福的哲学》作者:阿方索·佩雷斯·费雷尔(Alonso Pérez Frías)这本书探讨了幸福的本质和哲学意义。
作者回顾了众多哲学家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幸福的含义,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哲学思考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追求自己的幸福。
4. 《物理学哲学》作者:约翰·辛克莱(John D. Norton)这本书介绍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哲学思考的方法。
作者通过对物理学中的经典问题和现代理论的讨论,引导读者思考关于知识、现实和存在等问题,帮助读者建立起自己对物理学的哲学观点。
5. 《艺术的哲学》作者:达卡干(Arnold Berleant)这本书由一位哲学家来解释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作者深入探讨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解释了艺术对人类经验的影响和意义。
这本书适合那些对艺术和审美感兴趣的读者。
6. 《逻辑学与哲学》作者:威廉·沃林斯(William Kneale)这本书介绍了逻辑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探讨了逻辑学对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和应用。
有关哲学联系观的书
![有关哲学联系观的书](https://img.taocdn.com/s3/m/8ff35a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4.png)
有关哲学联系观的书哲学联系观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对事物间关系和联系的思考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关于哲学联系观的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的哲学流派和思想家,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联系观的各个方面。
1.《辩证法批判》(作者:黑格尔)–本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深入阐述了辩证法的思想,探讨了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和统一的关系。
2.《存在与时间》(作者: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是20世纪哲学的重要人物,该书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并涉及到存在与世界、存在与他者之间的联系。
3.《实践的辩证法》(作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著作,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变世界。
4.《关于方法的谈话》(作者:阿尔都塞)–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代表作之一,提出了“过程性”的联系观,思考思维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5.《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马尔克斯的这部小说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其中融入了一些哲学思考,包括时间、历史和人类命运的联系。
6.《逻辑引论》(作者: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皮尔士是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该书介绍了他的著名的关联主义理论,探讨了概念和符号之间的联系。
7.《全球化与思维的边界》(作者:斯图亚特·霍尔)–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思考思维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8.《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作者:让-雅克·卢梭)–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本书探讨了社会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思考了不平等的根源。
9.《思维,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人类思维的模式和联系,涉及到快速思考和慢速思考之间的关系。
10.《漫长的告别》(作者:雷蒙德·昂布罗斯)•本书是法国哲学家昂布罗斯的代表作之一,思考了人与世界、人与他者之间的联系与别离。
这些建议的书籍旨在涵盖哲学联系观的不同层面和文化背景,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籍内容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籍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51278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b.png)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本著名的科学著作,是由牛顿所著。
这本书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之作,它将数学原理引入自然哲学的领域,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下面将从书籍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数学原理的基础概念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数学原理的基础概念,包括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代数、几何等内容。
牛顿通过这部分的介绍,让读者对数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续内容的理解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力学的数学理论在这一部分中,牛顿介绍了力学的数学理论,主要是运用数学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
他引入了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框架。
第三部分:光学的数学原理光学是自然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牛顿在这一部分中介绍了光学的数学原理。
他研究了光的传播规律,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解释了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为后来光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天体力学的数学原理天体力学是自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牛顿在这一部分中介绍了天体运动的数学原理。
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描述了地球和其他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为日心说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在最后一部分中,牛顿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自然哲学在数学原理的基础上的发展前景。
他强调了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继续深入研究数学和物理学,推动科学的发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学经典,它开创了数学与自然哲学结合的先河,为后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这本书的内容深奥丰富,是科学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必读的经典之作。
哲学概念的书籍
![哲学概念的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973091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4.png)
哲学概念的书籍哲学是指对于存在、知识、价值、理性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和探索的学科。
作为一门学科,哲学包含了众多的概念和思想,涉及到的范畴非常广泛。
下面将介绍几本关于哲学概念的书籍,帮助读者对哲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1. 《西方哲学史》作者:罗素(Bertrand Russell)这是一本经典的哲学著作,由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Bertrand Russell 所著。
本书从古希腊哲学开始,涵盖了从柏拉图到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它详细阐述了各种哲学思潮的观点和主张,帮助读者理解哲学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2. 《存在与时间》作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这本书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存在与时间》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方式,提出了"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时间、身体、语言等概念,对于理解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3. 《论自由》作者: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这本书是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图亚特·密尔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自由、正义和权力的概念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
该书强调个体的自由权利,主张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平等和公正。
通过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哲学分析,密尔对于个体自由的观点对于理解现代政治哲学非常重要。
4. 《理性动物》作者:诺姆·查姆斯基(Noam Chomsky)这本书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兼政治哲学家查姆斯基的哲学著作。
他在书中通过对人类思维和语言的特殊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人类的理性和知识的本质。
他认为,人类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的思维和理性紧密相连,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
5. 《道德情操批判》作者:康德(Immanuel Kant)这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重要著作之一。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中的科学智慧与自然哲学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中的科学智慧与自然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5e9283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5.png)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简介《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所著的科普作品,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宇宙演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霍金自身在天体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阐述了人类对宇宙起源、发展和未来命运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时间简史》中所涉及的科学智慧与自然哲学的关系。
科学智慧与自然哲学在《时间简史》中,霍金通过解释和探索众多科学原理和理论,向读者揭示了人类对宇宙起源、演化和规律的认知。
这种追求真实性和直观性问题背后隐藏着一种科学智慧。
科学智慧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推断等方法,逐步发现事物内部机制,并借此提出解释或预测的能力。
然而,《时间简史》并不仅仅局限于讨论科学智慧本身,还将其与自然哲学联系在一起。
自然哲学是指对自然法则和宇宙原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一门学科。
霍金认为,科学智慧和自然哲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二者相辅相成。
科学智慧的重要性这本书强调了科学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应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时所产生的影响力。
科学革命使人类迈向了一个更加开放、深入探索宇宙本质和规律的时代。
通过科学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我们能够获得远超过传统知识范围的洞察力。
科学智慧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只是宇宙中微小而渺望的存在,也展示出人类思维与创造力的庞大潜力。
正是由于这种智慧,我们才能突破传统框架,提出新理论,并应用于技术发展以改善人类生活品质。
自然哲学与宇宙观念自然哲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宇宙起源、存在意义、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等。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讨论了这些问题,并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自然哲学的演进,人类建立了一种关于宇宙本质和规律的观念体系。
霍金认为,这一观念体系是不断发展和修正的,并且可能随着科学经验和新发现而改变。
他在书中谦逊地指出,所有理论都是基于我们目前所获得的信息,并且可能需要未来更多研究才能得到完全验证。
图书内容简介《苏菲的世界》
![图书内容简介《苏菲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63931a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7.png)
图书内容《苏菲的世界》1. 书籍基本信息•书名:《苏菲的世界》•作者:约斯坦·高尔德•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1998年•页数:444页•价格:40元2. 书籍《苏菲的世界》一书由挪威作家约斯坦·高尔德所著,是一本哲学故事书,几乎涉及到所有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并以一种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阐述,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书中主要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家导师阿尔伯特之间的一段对话故事。
该对话涉及到形而上学、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哲学的重要思想和概念。
不仅如此,《苏菲的世界》还通过一个惊险的故事情节,将哲学思想与真实的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使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
3. 阅读体验对于一本哲学书籍来说,《苏菲的世界》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读者很容易就会被书中的剧情所引入。
与此同时,作者的语言简单明了,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哲学思想。
书中引用了许多经典哲学思想和故事,不仅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得知识上的收获,而且还会引发读者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等方面更加深入的思考。
此外,《苏菲的世界》还配有众多精美插图,这些插图非常生动有趣,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整本书的设计比较美观,行距和字体大小也恰到好处,读者可以轻松地阅读,同时还可以在页间标记和做笔记。
4. 读者建议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但不知道如何入手,《苏菲的世界》绝对是值得一读的书目。
它让繁琐的哲学思想变得生动有趣,能够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
对于非哲学专业却想了解哲学的读者,该书也非常适合。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成年人,都可以在该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同时也能够为日后的思考和人生经验提供很好的参考。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内容丰富、独特深刻、极富阅读价值的哲学读物,值得广大读者珍藏。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0caaf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68.png)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5篇《苏菲的世界》不单单学问对于哲学的思索,而是对整个人类认知方式的一种阐述。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盼望给大家供应关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暑假在家闲来无事,就把以前在上学买的书整理一下,发觉有好多书自己竟然没有好好的读完,都是听老师说要看什么书自己去买来了,结果任凭翻几页就扔在那里。
心里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就打算在这个假期里好好弥补一下。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化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现了哲学从古到今的进展历程。
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头,在艾伯特的教导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动身,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
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熟悉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很多方面。
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
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都凝聚着文明的精华。
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
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信任“恐惊”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
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
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
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怪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惊”,读后对这“恐惊”深感荒谬。
要解决这种恐惊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索,通过思索来更加清晰的熟悉这个世界,这也许也是的最终目的吧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觉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怀的一些问题的学科”。
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
《大问题》读书有感
![《大问题》读书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a56743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7.png)
《大问题》读书有感哲学,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智者去探索、去追寻。
《大问题》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引领我走进哲学的世界,让我领略到哲学的魅力。
之前读过《苏菲的世界》,那本书号称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哲学入门书,但对于我来说,书中对于哲学的引入还是略显突兀,苏菲的故事与哲学部分的内容几乎完全没有融合。
以至于看完之后,我依旧觉得哲学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学问,没有明白做哲学对于我们的意义在哪里。
但读完《大问题》的第一章后,我就意识到了哲学并不是只适合某一类人的高深学问,而是发端于令人困惑的个人问题,是对诸如生命是什么、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问题的探究。
作者在第一章里列举了 16 个这样的哲学问题,本文开头引用的问题就是其中一个(全部 16 个问题附在即使不看这本书,也强烈推荐大家思考一下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会是什么)。
这些问题几乎涉及了哲学的全部七个领域: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逻辑学、神学、政治学、美学。
这些问题如此寻常,无论是在我们因为生活困顿而追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还是在我们为了某些社会问题和朋友争论到底谁是谁非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都或多或少地进入了这些哲学所讨论的问题的范畴。
这个发现瞬间勾起了我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因为我迫切地很想为现在的迷茫生活寻找一个答案。
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这些问题甚至厘清了我的部分困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我现在为了某件事情困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不清楚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呀。
换言之,如果能找到那个终极问题的答案,人生的很多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想法很令人兴奋。
但这种兴奋让我产生了一个误解:问题这样简单,几乎每个人都思考过,那哲学家们寻找答案的过程或者他们的答案应该也这么平易近人吧。
但继续读下去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哲学是一门基于严谨的逻辑思考来寻找答案的过程,越是简单的问题,越需要将概念厘清,限定讨论的框架,这样才能推理出可靠的答案。
教师读书笔记800字
![教师读书笔记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4b050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7.png)
教师读书笔记800字教师读书笔记:探究教育的力量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就是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学习。
读书是学习知识的基石,是提高自身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分享我阅读过的几本书以及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简史》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哲学入门书,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书中重点阐述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让我深入了解和审视了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哲学问题,比如:“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理性?”以及“如何对待人生中的矛盾和冲突?”等。
通过阅读该书,我能更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并应用这些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是前财新社社长胡舒立所著的一本书。
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该书展示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对中国经济的现状有着深度的解析和评价。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阶段,深刻认识到企业家们在这个阶段的努力和成绩。
同时,书中也揭示了许多企业背景下的经济学原理,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市场经济的规律,这对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解释复杂的经济学概念有着很大的帮助。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著的一本自传体小说。
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拼搏精神”的好处。
村上春树在书中分享了他多年来跑步的经验和心得,更重要的是,他传达了不懈追求目标的热情和精神需求。
这些精神对于教学、家庭和个人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转换思维的角度。
读书不仅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见识和阅读技巧。
教师读书笔记的作用是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得记录下来,并为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相信只要我们不断读书,积极思考,我们就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能暂时认定为真的理论。
不可比性
变称不可通约性,科学哲学用语,美国TH,库恩提出,他认为由于新旧范式是根本对立,互不相容的,在竞争着的范式之间选择这一命题不可能单靠逻辑和实验来解决,因而新旧范式或相互竞争的理论之间是不能比较的。
直觉
直接的认知,无论是通过感觉还是通过洞察,是一种无须借助推理的认识方式。
不可知论者:
既不信仰也不怀疑,只是把判断悬搁起来。
个体心理学:
以着眼于个人心理活动的特异性研究为基本特征的心理学,1912年由奥地利A,阿德勒创立,主张个人及其人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分析:
对事物条分缕析地加以研究,以便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与之相对的是综合,即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一:本书所涉及哲学概念解释: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的希腊哲学及继后的罗马哲学。这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也是西方哲学的摇蓝。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是指西欧5世纪至15世纪初的基督教哲学,主要是形成天11世纪的经院哲学。
近代哲学:
近代哲学始于15世纪初发端的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这是西方古典哲学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也是人类近代哲学发展的典型代表。
方法论
对研究和论证方法的研究,不同的领域,如物理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法学,各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论。
神秘主义
自然界之外的直觉知识。
元逻辑
以形式化的逻辑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研究逻辑系统特性的一门学科。
朴素实在论
认为现实的本来面目就是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展示的那样。
无限人格
实用主义
一种真理论。其主张,一个陈述只要符合要求,比如说:确切地描述了情境,促使人们正确地预知经验,与已经获得的陈述相符合等等,它就是一个真实的陈述。
无人称意识:
德国李凯尔特用语,指摆脱了对确定的、单个的个人意识的依赖的一般意识。
前提
一个论证的出发点。
天意:
又称天命,中世纪欧洲哲学家和神学家用语,指上帝对世界的规范作用。
义务:
伦理学用语,指人在社会行为中对别人所担负的责任。
认知:
任何一种认识活动或认知活动。
天赋性:
哲学术语,指一些观念和原则在人诞生时即已存在的性质。
概念:
一种想法或观念;一个词或术语的意义。
下意识:
在心理学上,一般指未被意识到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同义。
无意识:
德国哈特曼用语。用以说明终极实在的性质。他认为,无意识是宇宙的基本原则,是无所不包的存在的基础。它有两个互相关联而不可归约的属性——意志和理念,与此相应,它也具有两种功能。
认为现实是自明的,无须以自然界以外的事物为依据。
无限属性:
荷兰斯宾诺莎用语。指属性的无限性,认为无限属性中的无限是指质的无限,而不是作为量的无限理解,实体是唯一的,无限的,普遍的,而不是多个的,有限的,特殊的。
必然
一定出现的情况。与此相对立的是偶然,即不一定发生的情况。休谟认为,必然联系只存在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理论。与“二元论”和“多元论”相对。
二元论:
主张世界的本原有两个方面或对象哲学理论,与“一无论”、“多元论”相对。
绝对:
终极实在,被视为唯一的、无所不包的原则。有些思想家把它等同于上帝;有些思想家信仰绝对,却并不信仰上帝;还有一些思想家则不信仰绝对。与绝对关系最为密切的哲学家是黑格尔。
偶然性:
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两种可能性都有。与之相对的是必然性。
宇宙论:
对整个宇宙的研究。宇宙论的问题可能是哲学问题,也可能是科学问题。
大宇宙:
西方哲学术语,指整个世界。
小宇宙:
西方哲学术语,指人,大小宇宙是表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对范畴,这一思想一般认为始于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这一学说认为相似的东西为相似的东西所知觉。
占有
亦称同化,解释学用语,指使异已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东西,即使文本与解释者的疏远不再存在。
功利主义
一种伦理学和政治学理论,即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其道德属性,认为最值得追求的结果就是最大多数人的至善,而“善”是根据快乐和无痛苦来加以定义的。
东方哲学
与西方哲学相对,印度、中国、朝鲜、日本、斯里兰卡、越南等国和中亚、西亚国家的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东方各国的哲学相互影响,形成东方哲学的特点,阿拉伯哲学为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联结点。
对语言表述之意义的研究。
个别性
亦称个体性,哲学术语,意为未分的,不可分的,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在可感知事物中,质料是个别性原则。个别性是指具有长宽高的物体。
符号学
对符号和象征的研究。
历史目的论
认为历史是某种先定目的的实现过程的理论,是目的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唯我论
认为只有自我才存在。
理性主义
认为无须借助感觉、只要运用理性就能够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在理性主义者看来,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与此相反的观点、亦即经验主义则认为,不借助感觉就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
万物有灵论
亦称泛灵论,一种主张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为精灵所控制的学说,该词最早由燃素论创造者德国化学家施塔尔使用。
语义学
逻辑实证主义
认为只有能够被证实的经验陈述才是有意义的学说。
元素:
亦称要素、原素。外国哲学史用语,在印度哲学史上,指万物的始基和最终的根源。唯物主义用以指自然、质量、时间或地、水、火、风、空。婆罗门教用以指梵。佛教用以指四大——地水火风。在西方哲学史上,该词原指构成词的字母,引申为构成事物的最基本的不变本体。
有效性
一种论证的特性。如果一个论证的结果是从前提中得出的,那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这并非必然意味着结论就是正确的,如果某个前提是错误的,那么结论就是错误的,而论证本身则仍然是有效的。
演绎:
从普遍到特殊的推理活动。例如:“如果人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苏格拉底也会死。”一般认为演绎总是正确的。与此相对立,从特殊到普遍的推理活动则被称为归纳。例如:“苏格拉底死了,柏拉图死了,亚里士多德死了,130多年前出生的人一个个都死了,因此,人人都会死。”一般认为,归纳比一定能产生正确的结论,因此,有人怀疑它是否真正称得上是一种逻辑活动。休谟就把它看作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不是逻辑活动;波普尔亦然。
个人人格与团体人格
法国卢棱用语,指社会契约订立前的单个人的人格与社会契约订立后形成的道德团体具有的集体性人格。
神学
对有关上帝本质的学术问题和知识问题所作的研究。与此相反,哲学则不会设定上帝的存在。
个人无意识
瑞士荣格用语,指曾经被意识而后被压抑(遗忘)的经验或开始时不能生动不能产生意识印象的经验。
人格主义用语,指超出一切有限的人格之上并作为它们的源泉和归宿的最高存在,即上帝。人格主义者认为,上帝在最高和最真实意义上说必然是人格的。上帝作为人格在本质上与有限人格相同,但在机能上超越一切有限人格,一切有限人格是各自的经验世界的统一者、基础、中心。无限人格则是整个人格宇宙的统一者、基础、中心。
自然主义
不可辨别原则
亦称普遍差别原则,德国莱布尼茨用语,指单子各不相同,均有不可辨别的差异。他认为每一个单子都有知觉或表征的能力,它知道,表征和表现全宇宙,因而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小宇宙,是宇宙的镜子。但每个单子从它自己的观点来表征宇宙,各有其不同的清晰程度。
现象
直接呈现的经验。如观察一个对象,人所经验的这个对象就是一种现象。康德把现象与自在存在的对象、不依赖于经验的对象####(他称之为“本体”)加以区分。
无神论
哲学学说,与有神论相对,广义指不信仰普通多神的理论,狭义指不信仰一神的理论。
无神论存在主义
一种否定有超越于人的自主独立性之上的非理性力量(上帝)存在的存在主义。主要代表有德国的海德格尔和法国萨特。他们对个人存在的分析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
伦理学
关于我们应当怎样生活的哲学思考,因此涉及对与错、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责任等概念问题。
分析判断:
只有通过分析判断本身才能判别其对或错的判断。与之相对的是综合判断,即只有根据自身之外的事实才能判别其正确的判断。
个体化原理:
德国叔本华用语,原为经院哲学用语,借以指关于时间——空间的理论。叔本华认为时间——空间是主体的先验直观方式,是和物质统一的。它是意志外化的一个条件。
先验:
在经验之先,其真理性就已被认识到。与之相对的是经验,其真理性只能从经验中获得。
元语言:
用来研究和讲述对象语言的语言,与对象语言相对。
决定论:
因为每一个事件都是先前原因的必然结果,而这些原因又是此前的原因的必然结果。与之相对立的是非决定论。
无尺度:
德国黑格尔用语,指量的变化超出其原来的质的规定性,即失去其原来的尺度,但仍是一尺度。
辩证法
(1)提问或论证的技巧。(2)黑格尔或马克思的追随者所使用的一个专业术语,意思是:无论就词语而言还是就行为而言,任何论断都会引起对立,对立双方会融合在综合判断之中,这种综合判断包容了对立双方。
二律背反:
德国康德用语,指两项原理对同一主题进行论证,其论证是矛盾的,但都可以证明是正确的,或者两个前提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而由此前提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
能动者:
指行动者,以区别于认识者;是作出决定、进行选择或付诸行动的主体。
人格:
人格主义用语,指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创造能力的个人内心活动的存在,即具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机能并能自身同一的,处于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自我。
无限:
西方哲学术语,指宇宙中无条件的、无限制的、无始无终的东西,兼有本原(基质)和属性双重含义,是“有限”的否定,先于“有限”而出现,往往同数目、大小、时间、空间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