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防盗锁 GA 374-2019

合集下载

全国安防报警系统标委会现行标准目录(2019.1)

全国安防报警系统标委会现行标准目录(2019.1)

全国安防报警系统标委会现行标准目录(2019.1)(现行标准共209项,其中:国标63项,行标146项)截至2019年01月03日基础通用标准(共4项,其中:国标1项,行标3项)序号标准编号名称1 GB/T 15408-2011 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2 GA/T 405-2002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分类与代码3 GA/T 550-2005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信息代码4 GA/T 551-2005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信息基本数据结构入侵/紧急报警系统(共35项,其中:国标24项,行标11项)序号标准编号名称1 GB 15407-2010 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2 GB/T 15211-2013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3 GB 10408.1-2000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4 GB 10408.2-2000 入侵探测器第2部分: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5 GB 10408.3-2000 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6 GB 10408.4-2000 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7 GB 10408.5-2000 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8 GB 10408.9-2001 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9 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10 GB 15209-2006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11 GB 20816-2006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乘用车12 GB/T10408.8-2008 振动入侵探测器13 GB 10408.6-2009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14 GB/T 21564.1-200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 1 部分:总则。

gat374 2019 pdf

gat374 2019 pdf

《GA374-2019电子防盗锁》是关于电子防盗锁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19年制定并发布。

以下为其特点:
1.该标准增加了连联网型和单机型智能锁的分类。

2.在智能锁的使用寿命方面,对智能锁的耐久性要求已由2001版的3000次提高到了10000次,对智能锁的使用寿命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后的智能锁也将更耐用。

3.在防技术开启方面,增加了防强电场技术开启和防强磁场技术开启的要求。

在五分钟内连续错误输入次数达到制造商文件中规定的次数时(次数范围:1-5),智能锁应能给出报警提示和/或发出警报信息,同时自动进入无效输入状态,且无效输入状态应至少持续90s。

4.在锁芯防技术开启时长方面,A级在5分钟内不能被技术开启,B级在10分钟内不能被技术开启,同时在锁壳强度方面增加了在5分钟的净工作时间内不被撬开的要求,这对智能锁防撬及防破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GA374-2019电子防盗锁》的信息,建议查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行业的专家。

等在内的统计指标体系,准确反映消费情况。

2.加强数据分析应用。

加强对消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地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相关标准20190127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相关标准20190127

标准名称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入侵探测器产品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 矿业权档案立卷归档规范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 枪支去功能处理与展览枪支安全防范要求 枪支(弹药)库室风险等级划分与安全防范要求 泄漏电缆入侵探测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张力式电子围栏通用技术要求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 第1部分:高速公路 枪支弹药专用保险柜 基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室)工作规范 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近红外人脸识别设备技术要求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高清晰度摄像机测量方法 车辆出入口电动栏杆机技术要求 视频图像分析仪 第3部分:视频图像检索技术要求 视频图像分析仪 第5部分:视频图像增强与复原技术要求 激光对射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表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光端机技术要求 安防声纹确认应用算法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安全防范工程监理规范 安防虹膜识别应用 算法评测方法 楼寓对讲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安防人脸识别应用防假体攻击测试方法 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 3D数据技术要求 安全防范监控网络视音频编解码设备 非线性结点探测器
实施日期 2005/9/1 2005/9/1 2006/5/1 2009/1/1 2002/5/1 2017/12/5 2005/10/1 2001/6/1 2012/9/1 2012/12/26 2012/12/26 2013/3/1 2013/3/1 2013/1/1 2013/5/1 2013/10/1 2013/7/4 2014/1/1 2014/1/1 2014/1/1 2014/1/1 2014/3/1 2017/11/1 2016/12/15 2014/10/1 2014/5/23 2015/2/1 2014/10/1 2014/10/1 2015/1/1 2015/1/1 2015/4/1 2015/1/1 2015/1/1 2015/3/1 2015/5/1

电子防盗锁标准GA-T374-2001

电子防盗锁标准GA-T374-2001

电子防盗锁标准GA/T 374-2001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常青、刘琳。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防盗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子信息及其载体作为“钥匙”,以电动方式控制机械锁定结构启、闭的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6587.7-1986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期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子防盗锁 thief resistant electronic locks以电子方式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控制机械执行机构实施启闭且具有一定防破坏能力的锁。

3.2 钥匙 key用来控制电子防盗锁进行启闭的信息或信息载体。

3.3 防护面 protection surface电子防盗锁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防护的、可能被工具破坏或被实施技术开启的结构面。

简析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防盗锁中的应用

简析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防盗锁中的应用

1引言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智能门锁行业飞速发展。

为了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门锁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

尤其对门锁的物理安全、生物识别、数据上报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门锁标准中提到的信息安全部分是智能门锁相较于机械门锁新增的技术领域,本文将以信息安全相关的部分作为出发点,阐述智能门锁的信息安全技术。

结合智能门锁上的研发投入和经验总结,本文提出智能门锁安全可归纳为物理安全、生物识别安全、信息与数据安全以及AI智能安全等四个维度,并主要针对其中摘 要:关键字: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标准的发布加强了物理安全要求,定义了联网式电子防盗锁,新增对于联网式电子防盗锁的生物钥匙识别、数据传输、远程劫持报警等要求。

本文以标准新增加的信息安全部分作为牵引点,提出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智能门锁研究中的实践经验,以期对联网式电子防盗锁的信息安全防护提供思路和参考。

智能门锁 信息安全 数据隐私简析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防盗锁中的应用/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叶云21 C HINA S ECURITY P ROTECTION T ECHNOLOGY A ND A PPLICATION2019年第4期SPECIAL22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4期的信息与数据安全以及AI 智能安全两方面进行阐述。

2信息与数据安全在智能门锁中的应用标准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中针对联网型电子防盗锁(本文中“联网型电子防盗锁”等同“智能门锁”)增加了输入错误报警、防拆报警、事件记录上传功能以及胁迫远程报警功能的要求。

这里涉及到信息与数据两个层级的安全设计:远程预警系统与数据隐私保护。

2.1 远程预警系统利用智能门锁的信息系统,即远程联网特性,实现实时的、远程的门锁破坏与威胁报警。

该系统包含感知层以及远程报警通路层。

感知层包含硬件传感器及软件检测机制。

比如在门锁端增加防撬检测模块、陀螺仪、红外感应等传感器,而在门锁软件包含针对密码或指纹开锁出错次数超过告警阀值检测模块,门锁端在出现破坏与输入攻击威胁时,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给远程系统。

电子防盗锁标准GA_T374_

电子防盗锁标准GA_T374_

电子防盗锁标准GA/T 374-2001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常青、刘琳。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防盗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子信息及其载体作为“钥匙”,以电动方式控制机械锁定结构启、闭的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6587.7-1986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期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子防盗锁 thief resistant electronic locks以电子方式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控制机械执行机构实施启闭且具有一定防破坏能力的锁。

3.2 钥匙 key用来控制电子防盗锁进行启闭的信息或信息载体。

3.3 防护面 protection surface电子防盗锁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防护的、可能被工具破坏或被实施技术开启的结构面。

门锁技术要求

门锁技术要求

门锁技术要求(参考)一.智能锁(高档入户门锁)技术要求(一)智能防盗门锁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1.符合公安行业标准GA374-2001《电子防盗锁》B级和GA/T73-94《机械防盗锁》A级要求。

2.符合设计要求及样品式样要求。

3.需提供检测报告及合格证明,必要时需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附产品技术指标(未列出的指标参照第(一)、1项内容)表1:序号检验项目单位符号标准要求1 结构及外观检查Mm 主锁舌伸出长度≥25mm锁身外壳≥2mm厚钢板或等效材料2 电池容量检查次≥30003 欠压指示检验次低于80%时,应有欠压指示,并仍能正常开启、闭≥50次4 电源适应性试验(%) 85%~110%5 信息保存要求试验-- 在电源不正常、断电或更换电池时,锁内所存的信息不应丢失6 误识率试验(%) ≤1%7 锁壳强度试验-- 在110N的压力时;能承受2.65J 的冲击强度8 锁舌(栓)强度试验-- B级;9000N的轴向静压力,回缩量≤8mm;侧向6000N静压力后,能正常使用9 手动部件强度试验-- 静拉力980N和扭矩11.8N.m,锁具不得开启,手动部件不应产生变形或损坏;10 识读装置机械强度试验--具有键盘盒和/人体生物特性和/或读卡器识读装置的电子防盗锁,其外壳防护等级要符合GB4208-1993中IP50的规定;在识读装置上施加110N的静压力,作用60s±2s,不应产生永久变形和损坏;键盘的任一按键经过6000次的动作,该键不应产生故障和输入密码失效的现象;(二)智能防盗门锁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要求:1.具备双重开锁功能,主开锁系统为智能卡或指纹,备用开锁系统为数字密码,不能使用机械钥匙作为备用开锁系统。

2.具备主辅双电路控制系统;3.具备系统故障自动巡检系统。

4.具备电路系统故障自动报警功能5.具备户内、外反锁功能6.具备锁芯双快功能;7.具备钥匙自主管理功能;8.具备外接电源应急功能;9.具备防外力破坏报警功能;10.具备门未锁好报警功能;11.具备低电压报警功能;12.具备内外手柄空转游离功能;13.具备智能中文语音、语音模式切换和语音音量调节功能;14.具备自动重锁功能;15.具备控制系统强制复位功能;16.具备社区一卡通功能;17.具备门铃功能;18.具备防水性和适应多气候环境功能;19.具备较好防火耐高温和逃生应变功能20.可以提供三种以上颜色或款式选择二.中档入户门锁技术要求1.产品须符合:《外装门锁》QB/T 2473-2000、《弹子插芯门锁》QB/T2474-2000、《叶片插芯门锁》QB/T 2475-2000、《球形门锁》QB/T2476-2000 B 级标准,及相关的现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与检测方法。

211015422_中欧防盗安全门产品标准比较研究

211015422_中欧防盗安全门产品标准比较研究

1830 引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其中防盗安全门产品的产销量、出口量等指标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然而在高端防盗安全门产品领域,市场一直被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一些品牌所占据。

即使国内许多颇具实力的防盗安全门品牌在产品质量和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越这些欧洲品牌,但他们依然宣传自己的产品源自欧洲,并冠以欧式产品名头作为营销噱头。

企业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

虽该说法有些绝对,但它却很好地诠释了我国防盗安全门产业为什么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

早在1992年我国就颁布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A 25-1992)[1],之后于1998年修订并提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7565-1998)[2],而后又历经2007、2022年两次修订,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善且适合国情的《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7565-2022)[3](以下简称为防盗安全门国标)。

与我国防盗安全门国标不同,在欧洲的标准体系中,没有名称叫防盗安全门的单一产品标准,但欧洲已经形成了EN1627~EN1630系列涵盖具有防盗性能的门、窗、幕墙、格栅、卷帘等产品及相关五金配件的完整标准体系。

为协助国内防盗安全门产业发展与升级,使我国防盗安全门产品达到欧洲高端品牌质量水平,很有必要对比研究中欧防盗安全门产品标准的相关技术内容,找出差异,吸取欧标中值得借鉴的优点,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防盗安全门产品标准,提升我国防盗安全门产品质量,加快我国产品走向国际的进程,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面就中欧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1 标准适用范围比较1.1 国标适用范围防盗安全门国标在范围条款中规定了防盗安全门的分级、分类、标记与技术要求,描述了防盗安全门的试验方法,确定了相应的检验规则。

从标准中的分类、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条款的规定可以看出,国标规范的对象主要是具有防盗功能的平开门。

新版GA374-2019《电子防盗锁》标准与欧美国际标准的差异比较

新版GA374-2019《电子防盗锁》标准与欧美国际标准的差异比较

1引言在科技日新月异、物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智能门锁作为智能硬件入口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成为市场新贵,产品应用也从传统的酒店、办公室等商用领域普及到家用场合。

而智能电子锁作为家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安全性能便成为整个电子锁行业的首要考量指标。

作为国内最为权威、适用范围最广的智能锁行业标准,新版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以下简称新GA 374-2019)的发布与实施,将对国内整个智能锁行业起到更为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新GA 374-2019于2019年3月1日发布,2019年4月1日实施。

作为GA 374-2001的替代版本,新GA 374-2019进一步规定了电子防盗锁的分类、分级与代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标准,适用于电子防盗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新GA 374-2019是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

不同国家地区的标准体系不尽相同,其中较主流、认可度较高的体系有北美地区的UL 标准体系、BHMA 标准体系以及欧洲地区的EN 标准体系。

以下将从适用标准、简要对比、主要差异三个方面对这些标准进行相关分析。

2差异对比2.1适用标准新GA 374-2019标准将电子防盗锁划分为单机型电子防盗锁和联网型电子防盗锁,并将电子防盗锁定义为以电子方式识别、处理相关信息并控制执行机构实施启闭摘 要:关键字:随着智能门锁的发展和普及,其产品标准对整个智能门锁行业的规范和引导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比新版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与国外其他主流标准体系的同类标准,分析讨论标准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旨在对智能门锁行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及标准化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智能门锁 标准 技术要求新版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标准与欧美国际标准的差异比较■ 文/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 郑伟焘表 1 常见的锁具产品应参照的UL、BHMA、EN 体系标准SPECIAL且达到规定安全级别的锁具。

智能锁标准

智能锁标准

智能锁标准纵观智能锁的全球市场,主要是两大标准在主导。

一个是美国建筑五金制造协会的标准,主导北美市场。

另一个就是欧洲的EN标准中14846和12209这两个核心标准,主导欧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

这两个标准体系与中国标准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标准是主管部门去制定,然后召集厂家,要求厂家提交一些好的方向和经验作为主管部门的参考,最终去完善标准需求和执行。

然而,美国和欧洲的智能锁标准,依然由主管部门制定出来后,内容修改权不是厂家,而是保险协会。

就是说每年在商业保险出现赔付,涉及到门锁问题的,还有消防,防盗,质量等问题,导致赔付的,通过保险赔款的多少来驱动整个标准的修改和执行。

下面是有关于智能锁标准方面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智能锁标准智能锁标准目前中国智能门锁的强制性标准是GB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适用标准中4.10条款,共计有23项强制性技术要求,分别在电子、识读、机械、使用环境等方面做了相应要求。

在行业标准层面,最受厂家认可的标准为GA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74-2019电子防盗锁标准,是在2001年版本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修订的新标准。

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对智能锁行业起到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也将成为中国智能锁行业未来主要参考的标准,各大企业应重视该标准的相关要求。

所以,B端对于GA374的采用是最普遍的。

国内智能锁标准如下:(一)行业标准目前我国针对智能门锁的行业标准主要有如下几个:1《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21556-2008)在行业中被称之为锁具的大国标,当中包括11类产品,基本涵盖了目前市面上的全部民用锁具产品。

其中智能门锁产品在4.10条款中有体现,当中共有23项强制性技术要求,包括电子、识读、机械、使用环境等几个方面。

此外,标准还对高安全防护等级和普通防护等级做了区分,其中高安全防护等级为A级,普通防护等级为B级。

智能锁具的整机耐久性能标准比对和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究及应用

智能锁具的整机耐久性能标准比对和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究及应用

智能锁具的整机耐久性能标准比对和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究及应用郑育前; 麦玮琛; 麦超明; 李展能; 黄振辉; 陈欣【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年(卷),期】2019(048)009【总页数】4页(P91-93,164)【关键词】智能锁具; 标准; 耐久性能; 检测设备【作者】郑育前; 麦玮琛; 麦超明; 李展能; 黄振辉; 陈欣【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中山 528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50 引言可靠性试验为测定、验证、评价、分析或提高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可靠性试验同时可以确定产品的可靠性特征,在产品研制定型时,进行鉴定试验,考核是否达到预订的可靠性指标,研究产品失效的机理。

可靠性试验的类型和试验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产品整机寿命试验就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产品整机寿命试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样品估计可靠性水平;通过测试结果,检验产品的设计、工艺和结构的利弊;可以短时间暴露出产品的结构和电路的失效形式,结合失效分析,了解失效的机理,反馈到设计部门加以纠正。

产品整机加速寿命试验其对产品的评价是整体的、系统的,与组成产品的各零配件或零部件等原材料以独立个体做耐久性试验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的。

因此,产品整机加速寿命试验被广泛应用在各类产品的检验标准或规范中。

1 智能锁整机耐久性测试指标国内和国外标准比对分析智能锁具因其便利、时尚和个性化而得到广泛的使用和高速发展。

智能锁具技术集成了包括机械结构、智能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电子电路和电动控制等,常用的智能识别技术包括密码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或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等。

在国内的标准体系中智能锁或电子锁主要依据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1]、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2]和GB 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3],另外现行的行业标准JG/T 394-2012《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4]。

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标准状态:现行)

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3.310A9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 A374 2019代替G A374 2001电子防盗锁B u r g l a r y-r e s i s t a n t e l e c t r o n i c l o c k s2019-03-01发布2019-04-01实施目 次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㊁定义和缩略语1 3.1 术语和定义1 3.2 缩略语24 分类㊁分级与代码2 4.1 分类2 4.2 分级2 4.3 代码25 技术要求3 5.1 外观3 5.2 外壳防护等级3 5.3 功能3 5.4 编码组合数4 5.5 误识率4 5.6 主锁舌伸出长度4 5.7 主锁舌灵活度4 5.8 强度4 5.9 钥匙6 5.10 耐久性6 5.11 防技术开启6 5.12 应急机械防盗锁头6 5.13 电源7 5.14 环境适应性7 5.15 电磁兼容8 5.16 安全性9 5.17 稳定性96 试验方法96.1 试验条件9 6.2 外观试验9 6.3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10 6.4 功能试验10 6.5 编码组合数试验11 6.6 误识率试验11 6.7 主锁舌伸出长度试验11 G A 374 20196.8 主锁舌灵活度试验11 6.9 强度试验11 6.10 钥匙检验12 6.11 耐久性试验12 6.12 防技术开启试验12 6.13 应急机械防盗锁头试验13 6.14 电源试验13 6.15 环境适应性试验13 6.16 电磁兼容试验15 6.17 安全性试验15 6.18 稳定性试验157 检验规则16 7.1 检验分类16 7.2 检验项目及不合格分类16 7.3 组批与抽样规则18 7.4 判定规则188 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贮存18 8.1 标志18 8.2 包装18 8.3 运输19 8.4 贮存19 G A 374 2019G A374 2019前言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㊂本标准按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标准代替G A374 2001‘电子防盗锁“,与G A374 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1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1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电子防盗锁定义(见3.1.1,2001年版的3.1);删除了钥匙术语(见2001年版的3.2);增加了单机型电子防盗锁术语(见3.1.2);增加了联网型电子防盗锁术语(见3.1.3);增加了数字钥匙定义(见3.1.4);删除了安全级别术语(见2001年版的3.5);增加了P I N钥匙定义(见3.1.5);删除了普通机械手工工具术语(见2001年版的3.6);增加了生物钥匙术语(见3.1.6);修改了误识率定义(见3.1.8,2001年版的3.4);增加了应急机械防盗锁头术语(见3.1.9);增加了P I N缩略语(见3.2);增加了分类(见4.1);修改了产品的安全分级(见4.2.1,2001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环境试验分级(见4.2.2);增加了代码(见4.3);修改了结构与外观(见5.1,2001年版的5.1);增加了外壳防护等级(见5.2);修改了信息保存(见5.3.1,2001年版的5.3);增加了使用权限管理(见5.3.2);增加了输入错误报警(见5.3.3);增加了防拆报警(见5.3.4);增加了事件记录(见5.3.5);增加了信息上传(见5.3.6);增加了计时误差(见5.3.7);增加了使用时限设置(见5.3.8);增加了访问控制(见5.3.9);增加了胁迫报警(见5.3.10);删除了信息识别卡抗弯曲特性(见2001年版的5.5.6.1);删除了信息识别卡抗扭曲特性(见2001年版的5.5.6.2);删除了密钥量(见2001年版的5.6);增加了编码组合数(见5.4);G A374 2019修改了误识率(见5.5,2001年版的5.4);增加了主锁舌伸出长度(见5.6);增加了主锁舌灵活度(见5.7);修改了锁壳强度试验参数(见5.8.1,2001年版的5.5.1);修改了主锁舌强度试验参数(见5.8.2,2001年版的5.5.2);修改了手动部件的静拉力及扭矩参数并规定了试验等级(见5.8.3,2001年版的5.5.3); 修改了锁扣盒(板)强度的试验等级及静压力参数(见5.8.4,2001年版的5.5.4);修改了识读装置强度(见5.8.5,2001年版的5.5.5);增加了机械钥匙强度(见5.9.2);删除了防水㊁防污染(见2001年版的5.5.6.3);删除了防复制(见2001年版的5.5.6.5);删除了过压运行(见2001年版的5.9.6);修改了防技术开启(见5.11,2001年版的5.12);删除了防破坏报警功能(见2001年版的5.13);增加了防钻(见5.12.1);增加了差异量(见5.12.2);增加了理论密钥量㊁实际可用密钥量和互开率并规定了试验等级(见5.12.3);修改了供电方式(见5.13.1,2001年版的5.2);修改了欠压指示(见5.13.3,2001年版的5.2.2);修改了高温(见5.14.1,2001年版的5.7.1);修改了低温(见5.14.1,2001年版的5.7.1);增加了盐雾(见5.14.1);修改了正弦振动(见5.14.2,2001年版的5.7.2);修改了冲击(见5.14.2,2001年版的5.7.2);修改了自由跌落(见5.14.2,2001年版的5.7.2);修改了静电放电抗扰度(见5.15.1,2001年版的5.8.1);修改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见5.15.2,2001年版的5.8.2);修改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见5.15.3,2001年版的5.8.3);修改了电压暂降㊁短时中断抗扰度(见5.15.4,2001年版的5.8.4);增加了浪涌(冲击)抗扰度(见5.15.5);修改了抗电强度(见5.16.1,2001年版的5.9.1);修改了绝缘电阻(见5.16.2,2001年版的5.9.2);修改了泄漏电阻(见5.16.3,2001年版的5.9.3);修改了阻燃(见5.16.4,2001年版的5.9.5);删除了非正常操作(见2001年版的5.9.4);删除了过流保护(见2001年版的5.9.7);修改了检验分类(见7.1,2001年版的7.1);修改了检验项目及不合格分类(见7.2,2001年版的7.2);修改了组批与抽样规则(见7.3,2001年版的7.3);修改了判定规则(见7.4,2001年版的7.4);修改了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及贮存(见第8章,2001年版的第8章)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㊂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㊂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00)归口㊂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㊁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㊁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㊁广东必达保安系统有限公司㊁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㊁珠海耀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㊁深圳市指昂科技有限公司㊁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㊁凯拔(中国)科技有限公司㊁深圳市同创新佳科技有限公司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琳㊁张文弘㊁董启广㊁陈鸿填㊁马文俊㊁陈伟禧㊁任常青㊁张月明㊁肖铁军㊁黎斌㊁杨官贵㊁王立南㊁凌彬㊂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A374 2001㊂电子防盗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防盗锁的分类㊁分级与代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贮存㊂本标准适用于电子防盗锁的设计㊁制造㊁检验和验收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 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 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 B/T2423.3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 a b:恒定湿热试验G 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 a和导则:冲击G B/T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 d:自由跌落G 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 c:振动(正弦)G 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 a:盐雾G 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 Q 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 B/T4208 2017外壳防护等级(I P代码)G B16796 2009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 B/T17626.2 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 B/T17626.3 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 B/T30148 2013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 A/T73 2015机械防盗锁3术语㊁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3.1.1电子防盗锁b u r g l a r y-r e s i s t a n t e l e c t r o n i c l o c k以电子方式识别㊁处理相关信息并控制执行机构实施启闭且达到规定安全级别的锁具㊂3.1.2单机型电子防盗锁s i n g l e b u r g l a r y-r e s i s t a n t e l e c t r o n i c l o c k不具有与远程终端进行开锁信息在线交互的电子防盗锁㊂3.1.3联网型电子防盗锁n e t w o r k i n g b u r g l a r y-r e s i s t a n t e l e c t r o n i c l o c k能够与远程终端进行开锁信息在线交互的电子防盗锁㊂。

一种用于检测智能锁具微型直流电机耐久寿命的装置

一种用于检测智能锁具微型直流电机耐久寿命的装置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门锁即电子门锁越来越多地在家用市场所普及。

电子门锁其核心部件是通过电路驱动微型直流电机或者小型电磁铁工作,继而带动执手插销机构或者锁芯传动机构,实现门锁的开启或者上锁功能。

为了保证电子门锁系统的长效待机要求,电路功耗有着严格的参数限制,而微型直流电机在动态电流方面有较出色的表现,因此在电子门锁产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电子门锁执行的是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74-2001《电子防盗锁》和GA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对指纹锁及其它电子防盗锁的耐久性要求:在额定的电压和负载电流下,进行3000次的锁具启、闭操作,不应有电的器件损坏,也不应有机械零件的损毁和粘连故障。

近年逐渐向机械防盗锁的使用寿命看齐,一般要求不少于10万次。

而反观欧美地区,执行的产品标准就更为严格———如欧盟标准EN14846:2008提出的无故障循环寿命级别要达到10万或者20万次;北美国家实施的标准就属最严苛等级ANSI/BHMA-A156.25-2007标准,耐久可靠性至少满足40万次甚至50万次的要求。

一、现状分析微型直流电机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电子门锁的耐久可靠性。

对于电机生产企业而言,他们在设计时是以“无故障持续运转N 个100小时”为时间单位参照,对电机的“电刷”和“换向器”进行质量控制要求。

而作为电子门锁厂家,关注的则是电机间歇式工作循环的无故障次数,因为在门锁执行启闭动作时,电机持续转动时间仅有2-3秒,甚至是几百毫秒,电机频繁地启停,在“电刷”和“换向器”之间所生产的电火花比持续转动时更明显,对电机零件的损耗也就更大,前后两者不能直接以时间单位换算的方式求得智能门锁上的电机可靠性数据。

因此,电子门锁厂家需要一种简便且低成本的检测手段对微型直流电机进行来料监控。

按照试验要求,受检测电机将以“正转、停止、反转、停止”的方式循环工作。

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如(图1)。

SJ 为“双延时型时间继电器”,ZJ1、ZJ2是“中间继电器”,KM1、KM2是“接触器”。

不锈钢门通用技术条件

不锈钢门通用技术条件

——不锈钢门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门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是设计、制造、检测、验收和认证评价不锈钢门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及其他重要场所和部位使用的不锈钢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A/T73 机械防盗锁GA 374 电子防盗锁3术语和定义GA/T 73 、GA 374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不锈钢门stainless steel door配有防盗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性能并符合相应防盗安全级别的门。

3.2不锈钢安全级别Stainless steel security level按产品的防破坏时间长短、板材厚度及其他指标对不锈钢门划分的不锈钢安全级别。

3.3普通机械手工工具common machine hand tools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包括各种式样的凿子、锉子、锲子、螺丝刀、扳手、钢锯、长度不大于600mm的打铁剪、1.2kg的手锤、便携式手摇钻、长度不大于600mm且直径不大于Φ50mm的各种撬棍和撬扒工具。

3.4615 cm²开口615cm²opening最小边长尺寸为152mm矩形开口、或直径为281mm的圆形开口、或斜边长为497m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分类、代号和标记4.1 分类不锈钢安全级别按表4进行分类,其中中文代号为“甲”、“乙”、“丙”、“丁”,拼音字母代号分别为:“J”、“Y”“B”、“D”。

甲为最高级,依此递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