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减法》教案(2018新教材)

合集下载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奇异的克隆牛》说课课件教学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奇异的克隆牛》说课课件教学
法 先算从出生到百天一共增加了多少米,
0.22+0.1 =0.32(米)
二 再算出生时体长多少米。
0.98-0.32 =0.66(米)
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
0.98 – 0.22 – 0.1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想 怎样用一个竖式计算连减问题呢?
0.98 – 0.22 – 0.1=0.66(米)
个 十百 分分
位 位位
0.77
这个0可以去掉吗?
+0.03
1
0 80
小数的末尾添上“0” 或去掉“0”,小数的 大小不变。
小数点对齐
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
计算。
0. 3 2 + 0. 5 5
0. 8 7
0. 6 6 + 0. 3 4
1.0 0
思 考 进行小数加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
3.28 + 2.76
6.04 + 3.04
9.08
“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 时增加了多少米?
方 先算百天时的身高。
0.81 + 0.16 =0.97(米)

再算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0.97-0.78 = 0.19(米)
答:“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
加了0.19米。
先算百天时的身高,再算百天时的身高
76 .45
7.06 - 6 .65.5
60 . 45 16
5.9 0 - 3.58
2 . 34 28
×
×
×
2.计算。 0. 7 8
+ 0. 4 2 1. 2 0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减法》教案(新教材)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减法》教案(新教材)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重叠问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2.经历活动过程,在猜想、验证、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3.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导入】(一)学习链接(一)学习链接1、做操时,明明在队伍里的位置,从前往后数他是第6个。

从后往前数他是第4个,这一队共有多少人?******** *2、按要求做:(1)自己用一个大圈从前往后数圈6个,再用一个大圈从后往前数圈4个。

(2)观察自己圈的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重叠问题评论(0) 活动2【讲授】(二)设疑引入、合作探究(二)设疑引入、合作探究1、课件出示名单,下面是我们四年级二班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名情况记录小记者队小交警队李明王东方丁娜王强赵刚张小帅于云丽李明方伟王强徐大文刘乐乐周小丽赵云赵刚张小帅孙亮陈红毛小宁(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2)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把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加起来。

10+9=19(人)(3)再次引导观察课件出示名单,你发现了什么?(有重复的)2、活动一合作探究(两人合作找出两对相同的人)(1)学生汇报找相同的人方法。

(2)教师课件展示。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4)10+9-4=15(人)这里的4是什么?3、活动二:课件出示名单(1)(把小记者队和小交警队的人数分别用一个大圈圈起来)王东方方伟丁娜于云丽周小丽陈红李明王强徐大文刘乐乐赵刚张小帅孙亮赵云毛小宁(2)展示学生活动二的情况。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简单的两个圈就把两个小组的同学清楚的标示出来了。

我们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小记者的同学,再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小交警的同学。

(课件展示圈的过程)。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引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

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克隆牛的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合作探索1.提问。

师: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一步能解答的,直接让学生口答。

)2.问题一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生1:0.98―0.22=0.76(米)0.76―0.1=0.66(米)生2:0.98―0.22―0.1生3:0.98―(0.22+0.1)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a―b―c=a―(b+c)。

师: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下7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word教案 (4)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下7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word教案 (4)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准备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36 + 78 + 64 438 + 173 + 62 + 27547-32-68 746-(246 + 187)1.请学生说说这样算的依据。

2.同时说明整数加减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1.用简便方法计算 4.36 + 17.3 + 0.64 + 2.7(1)学生尝试完成。

(2)学生议一议:A、简便计算的依据。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B、简便计算的方法。

(把能凑成整十的小数先结合起来)。

(3)注意简算时的书写格式。

(4)试一试7.38 + 5.85 + 1.62 3.83 + 1.75 + 8.25 + 5.17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8- 5.76 - 2.24组织讨论:A能否进行简算? B进行这种简算有什么条件?(a、连减 b、减数能凑成整十、整百……)(1)1名学生板演,其余自做。

(2)反馈。

(3)试一试 18.2-7.69-2.31 2.78-(1.78 + 0.94)(4)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些计算有什么特点?规律是什么?三、准备练习1.填空6.3+()=1000 ()+26.53=100()+77.4=100 0.82+()=102.巩固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5.26+1.98+1.74 4.65-(1.65+0.79) 33.63+(0.47+0.37)+1.53 3.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便计算17.5-3.56+6.44 ()120.39-87.62-12.38 ()4.9+5.1-13.7+2.3 ()32.17-0.45-4.17 ()。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奇异的克隆牛__小数加减法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奇异的克隆牛__小数加减法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到本课内容上来。

二、说教学目标1、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让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养成合作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小数点的处理。

(2)教学难点:①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②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3、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带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发展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导入:引入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思考,例如:如果有一只克隆牛喝了3.5升水,另一只克隆牛喝了2.8升水,两只克隆牛一共喝了多少升水?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兴趣。

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1. 加法规则:- 对齐小数点,从右向左依次计算。

- 如果有空位,则视为0。

- 进位从低位向高位,当个位数大于等于10时,向高位进1。

示范例子:3.5 + 2.8- 从右到左对齐小数点,补全空位,即3.5 + 2.8 = 3.5 + 2.8 + 0.0 - 个位数相加得到13,超过10,进位1- 十位数相加得到8+5+1=14,向高位进位1- 百位数相加得到0- 结果是6.32. 减法规则:- 对齐小数点,从右向左依次计算。

- 如果被减数当前位小于减数当前位,则向高位借1。

- 当个位数需要借位时,应保证借位后的数大于或等于借位数。

示范例子:3.5 - 2.8- 从右到左对齐小数点,补全空位,即3.5 - 2.8 = 3.5 - 2.8 + 0.0- 个位数相减得到7,不需要借位- 十位数相减得到5-8,需要向高位借1,借位后为15-8=7- 百位数相减得到0- 结果是0.7练习: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教师提供一系列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子1:一辆小货车原本装满了40.8升的汽油,行驶了20.5千米后又加了35.7升的汽油。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减法》单元教案(2018新版教材)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加减法》单元教案(2018新版教材)

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信息窗一一、教学内容:课本78----82页信息窗1:小数的加减法及练习。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难点:理解在小数加减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四、教法与学法指导: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和探索,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

体长身高体重健健0、72 米0、76 米38千克壮壮0、76米0、79米38、04千克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2、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说明意义。

师板书:0.77+0、03= (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

3、优化算法0、7 7+0可以去掉吗?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

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4、探究算理(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

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

c.你会验算吗?(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1.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七章节中的第四节课,主题为“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属于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目标针对本节课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通过教学,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加减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学会用小数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3.练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策略的应用和计算速度的提升。

3. 教学流程3.1 导入在本节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任务或引入一些生活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子:“小明和小红在商场买了几件衣服,两个人分别花费了364元和296元,他们要看看一共花了多少钱,该如何计算呢?”3.2 呈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加减法,教师要将小数加减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呈现给学生,例如:小数的定义:小数是指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小数部分是由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组成。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加减法和整数运算类似,遵循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运算法则,但符号和运算步骤上有所不同。

3.3 拓展在本节课的拓展环节,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子:小红有5块钱,她去商店买了一杯奶茶,花了2.5元,再买一包饼干,花费了1.2元,她还剩下多少钱?3.4 归纳在本节课的归纳环节,老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性质和应用方法,巩固所学知识点。

3.5 作业在作业环节,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提出耐心指导和解答,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例子:小华有15元钱,他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袋牛奶花费了5.8元,再买了一盒酸奶花费了3.5元,最后他还剩多少钱?4.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小数加减法的定义和基本性质,重点难点在于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策略和应用方法。

针对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通过许多生活实例和计算题进行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及作用本课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数的加减法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形成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生活中大量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

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本课通过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样的设计,更多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既掌握认知目标,又在学习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价值。

依据新课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二、学情分析这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学生已经学会了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口算、估算、笔算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所以,在教法上,我选用了“创、导、探、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实践应用中去理解和掌握新知。

四、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我以启发谈话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这样能以旧促新,调动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多少元?你能帮他算一算吗?从而引出运算,揭示课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七课——《奇异的克隆牛》。

这一课主要让我们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意义和如何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克隆牛的故事,引入小数加减法的概念。

2.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具体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情景引入环节。

我选择了关于克隆牛的故事,这是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

通过故事,我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到数学知识上,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小数加减法的概念。

在讲解故事时,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我的思路,并对我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环节。

我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下7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word教案 (3)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下7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word教案 (3)

奇异的克隆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进位和退位算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

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在我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

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

对此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小数加减法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指名列出算式:0.77+0.03 = ?或0.03+0.77=?二、新知学习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

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0.77米=77厘米0.03米=3厘米77厘米+3厘米=80厘米也就是0.8米生2:0.7 7+ 0.0 30.8 0……(4)指导看书。

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案是一样的吗?(5)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第一种种算法的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这同样遵循“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第二种算法,把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末尾的0 可以省略。

(7)师:刚才在练习小数加法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有检验的好习惯,而且还有同学会用减法检验。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最新编辑)

新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最新编辑)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渗透热爱科学的教育。

【重点】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难点】对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比较数的大小0.3 = 0.3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3.0.77是由()个0.01组成的;也可以把0.77看成是由()个0.1和()个0.01组成的。

二、探索新知,感悟法则师: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

播放有关克隆知识的视频。

师:刚才同学们观看了有关克隆的视频,课前老师还让同学们搜集了解了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简单点说克隆就是复制,克隆技术的产生对保护珍稀物种是一个福音,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没有标准答案,就看人们怎样利用它。

1.小数加法(1)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看它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看,这就是在咱们青岛诞生的两头克隆牛!一头叫健健,一头叫壮壮。

师: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2个问题,如果把这2个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指名读一读: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和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师:先看这个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师:怎样列式?(0.77+0.03)教师板书师:这两个加数都是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加减法。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课题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减法之间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感受整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计算。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通过克隆牛的有关数据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素材的选取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2、知识由易到难科学安排。
3、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重点
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学会小数加、减法方法。




信息窗1 1课时
习题课 1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材分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学习的。

结合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探究用竖式进行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其中“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怎样就算对齐了小数点”是需要着重突出处理的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同时通过展现生物科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教学难点:对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在课前已经查找了一些有关克隆方面的资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克隆技术都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信息评价: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克隆的小资料,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课件出示克隆资料和视频【设计意图】通过对克隆知识的交流,既可以引出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对前沿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对家乡科技成果的自豪感。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1.探究小数加法的方法谈话:大家对克隆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

看,这就是两头克隆牛,而且是在咱们青岛诞生的!一头叫健健,一头叫壮壮。

根据信息图,你都能找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解决:“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学生列式: 0.77+0.03(教师板书)板书课题:小数加法。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意义完全一样。

谈话: 0.77+0.03怎样计算?预设1:口算的。

7+3=10,7+1=8,0+0=0所以是0.80预设2∶把0.77米看成77厘米,0.03米看成3厘米,77+3=80厘米,也就是0.8米。

【教育资料】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3_青岛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3_青岛版学习专用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1.指名学生回答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用米怎样表示。

2.同学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课件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图片。

喜羊羊是爱动脑筋又善于想办法,你们喜欢他吗?这节课,喜羊羊他们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引导。

1.探究小数加法。

(1)0.72+0.08出示懒羊羊、喜羊羊的对话。

学生提出问题:喜羊羊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学生列出算式:72+8=教师引导学生把72厘米、8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再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0.72+0.08= 师:这是一道小数加法题,现在发挥小组的力量,交流如何计算?根据什么这样计算?学生列竖式。

学生板演。

集体交流。

(2)播放微视频,利用线段图理解0.72+0.08的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

2.探究小数减法。

(1)出示情境图。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1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案1青岛版六三制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贴近生活的情境,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丰富、直观的数学活动,发展形象思维,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集合思想,初步理解集合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比赛的总人数。

理解重叠时,应从和中减去重叠部分。

教学过程:【导入】一、情景引入,感受新知(1)播放课件:理发师的困惑?某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就听一声门响,“叔叔,我和爸爸要剃头”,又一声门响,“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

这时,理发师抬起头一看他很纳闷?师提问:你们猜猜理发师为什么纳闷啊?学生纷纷猜测,理发师到底该给几个人理发?【设计意图:设计悬念、理解感受、鼓励猜想、引发多元思维】(2)揭示原因:师:应该是四个人,为什么进来的只有三个人呢?(教师此时应作茫然态)【设计意图:制造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3)师生互动,共同揭示:师:爸爸在这里是双重身份,爸爸既是儿子的爸爸,又是爷爷的儿子。

(一个人代表了两个身份板书)【设计意图:“既…又…”实现学科间整合】【讲授】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师:学校马上要举行运动会,我们班这些同学报名参加了体育比赛。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参加体育比赛的一共有几人?列式:4+3=7(人)师:果真是7人吗?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两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生:应该是6个人,因为蔡欣玉两项比赛都参加了,重复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叠问题。

(板书课题)2、呼拉圈的解释〈学生活动,体会集合圈〉师: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老师有办法,拿出呼拉圈,我们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我学会了吗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我学会了吗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3、荷兰成年男子的身高比荷兰男子的平均身高矮多少?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
根据给出的数学信息,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1、中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是多少?
(1)学生复述题意,分析题目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计算,自由板演。
(3)集体订正
2、美国成年男子的身高比美国男子的平均身高高多少?
(1)学生复述题意,分析题目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内容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了解各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情况吗?
出示信息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自主预习,先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1、中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是多少?
2、美国成年男子的身高比美国男子的平均身高高多少?
《我学会了吗?》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课题名称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从信息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成年男子身高的差异,在对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借此考察学生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和计算技能掌握的情况。
教学重点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引导学生能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学生尝试计算,自由板演。
(3)集体订正
3、荷兰成年男子的身高比荷兰男子的平均身高矮多少?
(1)学生复述题意,分析题目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计算,自由板演。
(3)集体订正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后检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重叠问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2.经历活动过程,在猜想、验证、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3.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导入】(一)学习链接
(一)学习链接
1、做操时,明明在队伍里的位臵,从前往后数他是第6个。

从后往前数他是第4个,这一队共有多少人?
******** *
2、按要求做:
(1)自己用一个大圈从前往后数圈6个,再用一个大圈从后往前数圈4个。

(2)观察自己圈的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评论(0) 活动2【讲授】(二)设疑引入、合作探究
(二)设疑引入、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名单,下面是我们四年级二班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名情况记录
小记者队小交警队
李明王东方丁娜王强
赵刚张小帅于云丽李明
方伟王强徐大文刘乐乐
周小丽赵云赵刚张小帅
孙亮陈红毛小宁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2)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把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加起来。

10+9=19(人)
(3)再次引导观察课件出示名单,你发现了什么?(有重复的)
2、活动一合作探究(两人合作找出两对相同的人)
(1)学生汇报找相同的人方法。

(2)教师课件展示。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4)10+9-4=15(人)这里的4是什么?
3、活动二:课件出示名单
(1)(把小记者队和小交警队的人数分别用一个大圈圈起来)
王东方方伟丁娜于云丽
周小丽陈红
李明王强徐大文刘乐乐
赵刚张小帅
孙亮赵云毛小宁
(2)展示学生活动二的情况。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简单的两个圈就把两个小组的同学清楚的标示出来了。

我们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小记者的同学,再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小交警的同学。

(课件展示圈的过程)。

还是
两个圈,不同的是这两个圈不是分开的,而是有一部分重叠在一块的,两个圈重叠的这一部分,代表着什么?(既参加小记者又参加小交警的。

)这个图就是著名的韦恩图,又叫集合图。

(看课件。


4、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1)回头看韦恩图,你能求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吗?试试看,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2)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名单发生了变化,你发现了什么?两项都参加的有5人了,(把名字变成数)现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请大家接着列算式。

(师继续板书)刚才,两项都参加的有4人、5人,两项活动都参加的还可能是几人?6人、7人,最多是几人?算式是?生回答,师依次板书。

(3)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像这样两部分有重复的重叠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也就是两部分有重复的,应从和中减去重复的。

同桌说一说)
这节课,帮我们解决重叠问题的是什么图?你学会了吗?我们来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练习】(三) 自主练习
(三)自主练习
1、四年级一班订《开心学堂》和《探索历史》两种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

其中订《开心学堂》的有25人,订《探索历史》的有27人,两种都订的有10人。

全班有多少人?
2、王老师出了两道题,全班42人中答对A题的有24人,答对B题
的有35人。

每人至少答对了其中的一道题。

两道题都答对的有多少人。

3、四年级二班有45人,会下象棋的有21人,会下围棋的有17人,两种都不会下的有10人。

两种都会下的有多少人。

【作业】(四) 总结延伸。

(四)总结延伸。

回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以致用: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的进了电影院,你知道哪三个人看电影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