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1.1 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2 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3 加减法的估算2. 第2章:乘法与除法2.1 乘法口诀与表内乘法2.2 两位数的乘法2.3 除法初步认识3. 第3章:图形与几何3.1 平面图形的认识3.2 长度单位换算3.3 角的概念与分类4. 第4章:时间与测量4.1 认识时间4.2 时间单位换算4.3 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2. 理解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识别和计算。
3. 学会时间与测量单位的基本换算,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的借位、进位;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除法运算的理解与计算。
2. 教学重点: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时间与测量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计算器、图形模型、尺子、钟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计算器、图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按照教学章节,分模块展示知识点、计算法则、图形示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练习1:完成第1章的练习题。
课后练习2:完成第2章的练习题。
课后练习3:完成第3章的练习题。
课后练习4:完成第4章的练习题。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的借位、进位;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除法运算的理解与计算。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认识分数11.1 分数的初步认识11.2 分数的读写11.3 分数的简单计算2. 第十二章:两位数乘两位数12.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12.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3. 第十三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3.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13.2 面积单位换算13.3 面积的实际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方法。
2.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进行面积单位换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面积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读写和简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分数模型、面积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水果、蛋糕等物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以生活场景为例,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需求。
通过实际测量和绘制图形,让学生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分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
以实际例子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结合实际图形,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 随堂练习:进行分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练习。
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分数的概念、读写和计算方法。
2. 板书中间: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步骤。
3. 板书右侧: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15题,涉及分数的读写和计算。
完成课后练习题610题,涉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完成课后练习题1115题,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2. 第2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图形的拼组、观察物体等。
3. 第3章:计算器详细内容: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等。
4. 第4章:数据收集与整理详细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图表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并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计算器的使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拼组、计算器的操作、统计图表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计算器、图形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点、公式、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认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图形的认识:画图题、选择题、判断题。
(3)计算器的使用:操作题、应用题。
(4)数据收集与整理:填空题、绘图题、分析题。
2. 答案:详细给出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详细内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第2章:乘与除(一)详细内容: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3. 第3章:图形与几何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 第4章:加与减(二)详细内容: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知识和计量单位,提高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2)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3)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生活实例,引出加、减、乘、除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知识拓展:介绍图形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空间观念。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教学效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1)加与减(一)、(二)(2)乘与除(一)(3)图形与几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题。
(2)应用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际问题。
(3)图形题:绘制和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2)应用题答案:根据教材内容,给出实际问题的解答。
(3)图形题答案:根据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数的概念与数位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2. 第2章:图形与几何认识平面图形观察与描述图形简单的图形变换3. 第3章:时间的认识认识时分秒时间加减法时间的应用4. 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及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2.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学会观察与描述图形,了解简单的图形变换。
3. 学会认识时分秒,掌握时间加减法,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
4. 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认识统计图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时间加减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与描述,时间认识,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模型,计算器,时钟等。
2.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时钟模型,统计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
3. 例题:用清晰的字体书写例题,展示解题过程。
4. 练习题:列出随堂练习题,方便学生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描述生活中的图形,并画出对应的图形。
计算时间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2. 答案:详细写出每道题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答案的详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1.11.4节)1.1 超前认识整数1.2 认识自然数1.3 认识整数1.4 数轴的认识2. 第二章:加减法(2.12.4节)2.1 100以内的加减法2.2 1000以内的加减法2.3 加减法的估算2.4 加减法的应用3. 第三章:乘法(3.13.3节)3.1 表内乘法3.2 乘法口诀3.3 乘法的应用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4.14.3节)4.1 认识时间4.2 认识长度单位4.3 认识质量单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加减法的估算,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2. 教学重点:数轴的认识,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模型,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例题讲解:讲解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方法,以及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数轴的认识,整数的概念。
2. 第二章:加减法10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的估算。
3. 第三章: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
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认识时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完成练习册第14页。
第二章:完成练习册第58页。
第三章:完成练习册第912页。
第四章:完成练习册第1316页。
答案:见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学年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记录第一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第二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布解决“求比一个数的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分部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课时备课第三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方法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1.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千以内的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千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地读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2.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认识千位,理解千位的含义。
3.引导学生读写千以内的数,如123、456、789等。
4.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1.复习千以内的数的读写。
2.引导学生探讨千以内的数的组成,如123可以拆分为1个百、2个十、3个一。
3.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熟练地读写千以内的数。
2.第二单元:表的读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读写表,理解表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表格的读写方法,能根据表格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了解表格的结构。
2.教师示范读写表格,让学生模仿。
3.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1.复习表格的读写。
2.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信息解决问题,如计算表格中的数据。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表格的读写方法。
3.第三单元:加减法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复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探讨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
第3课时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
3.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4课时2.布置课后作业。
4.第四单元:乘法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第一单元《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千以内数的读写。
2.数数、识数。
3.千以内数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千以内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1000,让学生体会千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最快、最准确。
3.教学讲解讲解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千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二、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3.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加法和减法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运算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教学讲解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三、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识别和画角的能力。
【教学内容】1.角的定义和分类。
2.角的识别和画法。
3.角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角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教学讲解讲解角的识别和画法,让学生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角的识别和画法练习,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测量角度等。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数学:认识货币、时间、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2. 数的认识:理解万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数序、数位、计数单位,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 加减法: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4. 几何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进行图形的拼组、分类和简单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几何图形的特征。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图片、尺子、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布置适量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知识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3. 例题:展示例题,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2)用万以内的数进行加减法计算,并估算结果。
(3)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并进行简单测量。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加减法、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2. 第2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组、图形的变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3. 第3章:千克和克详细内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质量的加减法、质量单位的应用。
4. 第4章:时间的认识详细内容:时、分、秒的认识、时间的加减法、时间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特征的描述,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了解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数的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
(2)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特征的描述。
(3)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1)数的加减法运算。
(2)平面图形的认识。
(3)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计算器、图形模型、秤、时钟。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烹饪等,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加减法、图形的认识、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
2. 例题讲解:(1)数的加减法运算:讲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举例说明。
(2)图形的认识:介绍平面图形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讲解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数的加减法运算:进位、退位的例子,计算步骤和答案。
2.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名称、特点,图形的拼组和变换。
3. 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相关计算题目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加减法运算:设计10道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题目。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三位数及其加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三位数减一位数2. 乘法及应用表内乘法乘法口诀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边和角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4. 时间和时刻认识时分秒时钟的读法时间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准确性。
2. 学会乘法的基本运算,并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4. 学会认识时间和时刻,进行时间加减法运算。
5.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乘法口诀的记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三位数加减法和乘法运算的能力,掌握时间和时刻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算盘、时钟模型。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购物、乘车等实际情景,引出三位数加减法和乘法运算。
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出时间和时刻的概念。
2. 例题讲解以三位数加减法和乘法为例,详细讲解运算步骤和规则。
结合图形,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时钟模型,讲解时间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三位数加减法和乘法的练习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题。
学生进行时间和时刻的练习题。
4. 课堂小结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的关键。
突出时间和时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减法运算规则2. 乘法口诀表3.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4. 时钟的读法及时刻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三位数加减法练习题乘法口诀背诵及练习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题时间和时刻练习题答案:见附件。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1.1 认识整百数1.2 认识分数1.3 认识货币2. 第2章:图形与几何2.1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2.2 认识平面图形2.3 认识方向和位置3. 第3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1 数据的收集3.2 数据的整理3.3 统计图表4. 第4章:乘法与除法4.1 表内乘法4.2 乘法口诀4.3 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整百数、分数、货币的概念;认识线段、直线、射线、角、平面图形、方向和位置;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熟练运用表内乘法、乘法口诀和除法初步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乘法口诀、除法初步认识。
2. 教学重点:整百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表内乘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量角器、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2. 重要概念、公式、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4.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整百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分数的简单计算认识货币,进行简单换算识别平面图形,计算周长和面积表内乘法、乘法口诀、除法初步应用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作业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数概念,提高对数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图形。
3. 使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和长度观念,解时间与测量基本知识。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进位与退位,乘法口诀熟练运用,数据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认识,图形识别,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时间与测量,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计算器,时间与测量工具。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设计相应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典型例题,解题步骤,注意事项。
2. 板书形式:采用提纲式、图表式、对比式等形式,清晰明,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一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2)第二章:填空题、画图题、解答题。
(3)第三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4)第四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5)第五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6)第六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学生,设计拓展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深知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是教学设计基石。
在上述教案中,我特别关注每个章节核心知识点提取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
例如,在“生活中数”章节中,我计划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整数认识与计算1.1 100以内数的认识1.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3 100以内数的乘法2. 第2章:图形的认识与计算2.1 比较长短、高矮2.2 认识平面图形2.3 认识立体图形2.4 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进行加减法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对比长短、高矮以及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计算,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排队等,让学生感知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认识各种图形。
2. 新课内容(1)整数认识与计算通过数数、摆小棒等方法,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
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计算。
(2)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比较长短、高矮,让学生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选取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与计算: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00以内数的乘法2. 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长短、高矮的比较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册第13页。
(2)用纸片拼出不同的平面图形,并测量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练习册答案见附录。
(2)拼图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1.1 两位数加两位数1.2 三位数加三位数1.3 减法的应用2. 第2章:乘法与除法2.1 乘法口诀的应用2.2 除法口诀的应用2.3 乘除法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重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计算法则、口诀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情景引入,如购物、分水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配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查漏补缺。
4.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2. 内容:加与减(一)、乘法与除法计算法则、口诀例题、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加法题目:45+32、123+456减法题目:9856、450230乘法题目:7×8、9×9除法题目:36÷4、81÷9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第1节: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第2节: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2. 第2章:乘与除(第1节:表内乘法;第2节:表内除法)3. 第3章:时、分、秒(第1节:认识时间;第2节:时间的计算)4. 第4章:图形与几何(第1节:平面图形;第2节:立体图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让学生掌握表内乘除法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认识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知,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表内乘除法运算,时间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挂图、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加、减、乘、除等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时间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点,提高空间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分别列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公式、例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110题。
(2)计算题: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① 123 + 456② 789 321③ 7 × 8④ 81 ÷ 9(3)应用题:根据生活实际,编写一道时间计算题。
2. 答案:(1)课后练习答案见教材。
(2)计算题答案:① 579② 468③ 56④ 9(3)应用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提高性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1.1 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2 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3 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 第2章:乘法与除法(一)2.1 乘法口诀的应用2.2 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2.3 乘法与除法的应用题3. 第3章:图形与几何3.1 平面图形的认识3.2 长度、高度和宽度的测量3.3 图形的拼组与分割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会乘法口诀,掌握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学会测量长度、高度和宽度,培养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图形的测量与空间观念的培养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与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图形模型计算器2. 学具:练习题册彩色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实践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学习乘法与除法运算。
介绍平面图形,进行测量练习。
3.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知识点清单例题及解答过程课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题(10道)乘法与除法计算题(10道)图形的测量题(5道)2. 答案:作业答案将在课后公布,学生自行核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
2. 拓展延伸:布置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举办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整数认识》:第1节整数的认识、第2节整数的加减法、第3节整数的乘除法;2.第二章《图形与几何》:第1节直线、线段和射线、第2节角、第3节三角形、第4节四边形;3.第三章《计量单位》:第1节长度单位、第2节质量单位、第3节货币单位;4.第四章《加法和减法》:第1节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节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5.第五章《乘法与除法》:第1节表内乘法、第2节除法、第3节乘除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能熟练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认识图形与几何,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分类;3.熟悉计量单位,能够进行长度、质量、货币的换算;4.提高计算能力,熟练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5.掌握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方法,能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整数乘除法运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乘除混合运算;2.教学重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图形与几何的认识、计量单位的换算、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2.新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3.实践: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布置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教学内容:按照章节和内容,分板块书写;3.重点与难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重点和难点;4.例题与解答:书写清晰,步骤详细。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整数加减乘除运算各10题;(2)图形与几何填空题、选择题各5题;(3)计量单位换算题5题;(4)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运算题10题;(5)乘除混合运算题5题。
2.作业答案:按照题目顺序,给出详细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数学竞赛题、趣味数学题等。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第一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1:《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理解千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
2.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千以内数的读写。
2.数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千以内数的概念理解。
2.数感的培养。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千以内数,如商品价格、人数等,引发学生兴趣。
2.新课利用教具,如计数棒、小方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千以内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排序等方式,理解千以内数的顺序。
指导学生正确读写千以内数,注意数的位值。
3.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巩固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案2:《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万以内数的读写。
2.数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万以内数的概念理解。
2.数感的培养。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万以内数,如城市人口、大型商场商品数量等。
2.新课利用教具,如计数棒、小方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排序等方式,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
指导学生正确读写万以内数,注意数的位值。
3.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运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进位加法的概念理解。
2.运算规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实例。
2.新课数的进位加法。
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讨论等方式,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备课一、学情分析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只要认真,基本能很好的完成计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抽象概括能力不强。
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恰当的确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分析综合能力不高。
此外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训练,很多学生不能在学会了例题的解答思路后顺利的类推出解答的方法。
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学生不能很好的探讨出计算和解答的规律。
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认真、不规范,质疑、问难不积极,不知道认真阅读数学书,不能主动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更加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和几分之几分数大小比较。
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认识时、分,会读写时间,知道1时=60分。
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5.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7.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8.应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
9.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与不足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简单的和稍复杂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笔算、估算;混合运算;简单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及验算;时、分、秒的认识与简单的经过时间的加减法;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图形与几何: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认识图形的周长,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综合与实践:通过实验,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联系生活体会垃圾回收的必要性和作用,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验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
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建模的过程。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附后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质量,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单元教学解读: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呈现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袋鼠,蓝鲸……将学生带进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视野。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材以几个孩子查阅资料为背景,以几种动物的质量为素材,让学生在情感感染中学到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验证的学习过程。
教材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
4、素材选取广泛,练习形式多样。
选用素材,有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有学生经常见到的生活现象,有动物的体重……练习的形式多样,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质量观念。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查阅资料的情景。
通过提出“1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引出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
通过看、掂、估、称等活动逐步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借助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4页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克、千克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课本第2页信息窗,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观察: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自主学习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
(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5、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作单位吗?出示问题:1千克有多重?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
(估计:1暖瓶水约重1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7、认识1千克:(出示小博士的话: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又叫1公斤。
千克用“kg”表示。
)8、克与千克是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9、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全班交流)10、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小组内交流)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三、巩固与应用:1、看图说说这些物品有多重?(自主练习1)(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自主练习3)(注意让学生先通过掂一掂估计一下,再动手称一称。
小组合作进行活动。
)四、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认识克与千克克 g千克 kg1千克=1000克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吨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千克=8000克()克=4千克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自主练习6)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
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t”表示。
1吨=1000千克3、感受1吨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1、自主练习5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8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
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9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10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四、作业: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板书设计:认识吨(t)1吨=1000千克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8页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
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1认识这几种球吗?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自主练习12小组竞赛,开火车要求: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3、自主练习13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