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屋脊神兽文化的调查研究_附件

合集下载

哈尼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哈尼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教育厅重点项目(201202ZD068)。

[作者简介]李萍,女,广西靖西县人,百色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民俗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及其现代化发展。

哈尼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李萍(百色学院中文系,广西 百色 533000)[摘 要] 封闭的生存环境和滞后的社会发展使哈尼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色彩尚黑、款式短露、风格华贵是哈尼族传统服饰的主要特点,与其宗教信仰、梯田文化、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关键词] 哈尼族; 传统服饰; 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082-02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古老民族之一,世代生息在巍峨苍郁的哀牢群山之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中间地带。

哈尼族生存环境闭塞、居住之地山川阻隔、交通不便,这些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同时,哈尼族历史发展也比较特殊,直到近代,才进入封建社会。

封闭的生存环境和滞后的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外界因素对哈尼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与冲击,使哈尼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1]308分析研究哈尼族的传统服饰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洞悉和把握哈尼族的历史文化。

一、色彩尚黑:原始宗教信仰的折射马克思曾经写道:“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为大众化的形式。

”[2]145服饰色彩作为服饰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它负载着历史和民族的痕迹,诠释着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认识和审美需求。

在服饰色彩的选择上,哈尼族有明显的“尚黑”倾向。

“尚黑”即以黑为贵。

黑色以及与黑色相近的青蓝色、藏青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

哈尼族喜穿黑衣、青裤和黑裙,有些哈尼人的服饰从帽子(包头)到上衣、下裤,直至鞋的主体颜色都以黑色和藏青色为基调,哈尼族一般都用自己染织的小土布做衣服。

在哈尼族的传统中,服饰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但黑色系始终是贯穿他们服饰的主体颜色。

试析哈尼族动物图腾崇拜

试析哈尼族动物图腾崇拜

试析哈尼族动物图腾崇拜
龙倮贵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8)003
【摘要】动物图腾崇拜是哈尼族自然崇拜中的一种,是哈尼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崇拜对象有丰富多样,其中以虎、龙、鹰、燕子、蛇、狗等动物图腾崇拜为主,并具有崇拜的起因、发展、崇拜的形式和方法以及民俗事象.它是哈尼族最初的原始宗教文化之一,也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6页(P1-6)
【作者】龙倮贵
【作者单位】红河州民族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1
【相关文献】
1.试析土家族的"犀牛"图腾崇拜 [J], 白俊奎
2.禹神话与上古南岛语系民族的鱼类和爬行类动物图腾崇拜 [J], 刘付靖
3.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动物与图腾崇拜解读 [J], 许海军
4.骆驼城魏晋墓动物装饰题材画像砖的图腾崇拜 [J], 赵建国
5.从德辅博物馆熊雕像等动物造型浅析史前熊图腾崇拜 [J], 邵国田; 王冬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哈尼族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

浅谈哈尼族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

浅谈哈尼族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1. 引言1.1 探讨哈尼族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哈尼族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源远流长,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奕车支系作为哈尼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其鼓舞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通过探讨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可以深入了解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神。

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节庆活动中得到体现,还贯穿于哈尼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中。

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也对哈尼族文化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使其薪火相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研究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对于了解哈尼族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奕车支系鼓舞文化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为哈尼族文化传统的弘扬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奕车支系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奕车支系是哈尼族中的一个重要支系,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传奕车支系起源于一位名叫奕车的先祖,他是一个勇猛善战的战士,曾在一次战斗中英勇无畏,最终带领族人获得了胜利。

奕车被尊为祖先,奕车支系也因此得名。

奕车支系的传承非常重要,族人们通过口头传统和家族文献将祖先的事迹和精神价值代代相传。

在家族聚会和重要节日中,族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纪念奕车祖先的功绩,并传承战斗精神和团结互助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奕车支系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族人们能够更好地记录家族历史,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其他支系进行交流,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奕车支系的精神文化。

奕车支系的历史渊源与传承是哈尼族文化宝贵的财富,不仅是家族的记忆,更是整个族群的精神支柱。

通过传承和创新,奕车支系的文化将继续在哈尼族中发扬光大,为族人们提供力量和归属感。

2.2 奕车支系鼓舞文化的表现形式奕车支系的鼓舞文化在音乐和舞蹈方面表现出色。

哈尼族奕车支系的鼓舞节日是哈尼族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节日中,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手持鼓、锣等器乐,围成圈舞蹈,展示出优美动感的舞姿,同时配以激昂的音乐,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哈尼图腾崇拜神话研究

哈尼图腾崇拜神话研究

内容摘要哈尼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一员,其文化的积淀十分丰厚而瑰丽,其中哈尼族对动物图腾的崇拜就是很重要的文化瑰宝。

动物图腾崇拜是哈尼族自然崇拜的一种,是哈尼原始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崇拜对象丰富多样,其中以鱼、虎、鹰、蛇,龙等动物图腾为主,并且有崇拜的起因、发展、崇拜的形式以及表现出的民俗现象。

动物图腾崇拜是哈尼族最初的原始宗教文化之一,也是哈尼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哈尼族人的图腾崇拜的对象也有所差异,此种差异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关键词:哈尼族,图腾崇拜,神话,演变AbstractThe Hani national minority as the Chinese nation big family in historical glorious, its culture accumulates is very rich and is magnificent, the Hani national minority to the animal totem's worship is the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treasure. The animal totemism is the Hani national minority nature worship one kind, is the Hani primitivereligion culture important content and the form, the worship object is bountiful, by fish, tiger, hawk, snake, animal totem and so on dragon primarily, and has the folk custom phenomenon which the worship cause, the development, the worship form as well as displays. The animal totemism is one of Hani national minority initial primitive religion cultures, is also the Hani cultur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art. But in the historical advancement, the Hani clansman's totemism's object also has a difference,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reason from various.Key Word:Hani national minority Totemism Myth Evolve目录绪论 (4)一、图腾的隐喻:民族信仰的至高无上 (4)1.哈尼图腾的产生 (4)2.神圣的部落精神信仰 (4)二、哈尼族神话中的图腾崇拜 (5)1.关于哈尼族鱼,虎,蛇,鹰,龙图腾崇拜的神话传说 (5)2.哈尼图腾崇拜的演变因素 (7)(1).环境与生产力 (7)(2).部落兼并与文化融合 (7)(3).文学艺术介入 (8)三、文学史与民俗史的交叉意义 (8)结语 (9)参考文献 (9)绪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研究的广泛和深入,少数民族神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文化的固守与变迁

文化的固守与变迁

文化的固守与变迁——作者:卢鹏文化的固守与变迁——一个哈尼山村寨神林的人类学考察[1]卢鹏(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摘要:从旅游目的地的视角出发研究旅游所引发的文化变迁是旅游人类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哈尼山寨箐口村传统节日“昂玛突”活动中两个寨神林的考察可以发现,旅游开发并不必定带来目的地文化的变迁,目的地文化还表现出保守的一面。

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其中精神文化是最难改变的,而它的变迁或固守与祭祀人群是有关的。

关键词:文化变迁;固守;箐口;寨神林关注文化接触和由此引发的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的一个传统。

从旅游目的地的视角出发研究旅游所引发的文化变迁也是旅游人类学的重要内容。

有关旅游给目的地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学术界经历了一个由单一价值判断到较为客观全面分析的过程。

[1]2~7学者们的这些分析,很大程度上将旅游目的地的人们完全视为是被动接受旅游所带来的文化冲击的,而很少关注到他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相当程度上也仍然是自己文化的主人。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既表现出变迁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固守的一面。

文化的变迁是为了适应现代性的需要,固守则是在坚守文化最核心的事物,是为了使“我”不变成他者。

以某一旅游目的地为对象去考察其中具体的文化变迁过程是有助于加深上述认识的。

箐口村是哀牢山区众多山寨中的一个普通哈尼村子,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

2000年,因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而被开发为民俗生态旅游村。

这个哈尼族小山村诸多文化由此被裹挟进入旅游开发行列之中,“昂玛突”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为了适应旅游的需要,这些节日活动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我们也能够发现,村民们仍在固守着节日活动中的某些事物。

2005年3月,笔者在箐口村专门对“昂玛突”节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调查。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对这次节日活动中的重要祭祀场所——两个寨神林的考察来具体阐述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文化固守与变迁的问题。

墨江哈尼族调研报告

墨江哈尼族调研报告

墨江哈尼族调研报告墨江哈尼族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调研目的:了解墨江哈尼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相关情况。

调研背景:墨江哈尼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了解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1.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2. 过程:(1)选择调研地点:在墨江哈尼族居住较多的村镇进行调研。

(2)编制问卷: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有关墨江哈尼族的文化、生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3)实地调研:前往墨江哈尼族居住地,分发问卷并进行实地访谈。

(4)数据整理与分析:整理收集到的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三、墨江哈尼族情况调研结果1. 文化传统(1)婚姻习俗:墨江哈尼族以“走婚”为主要形式,即女方在婚后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族中,男方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和地点与妻子相会。

(2)服饰特点:墨江哈尼族女性以华丽的饰物来装饰头部,如花环、发簪等;男性则以“长衫”为主要服装,领口以及扣子的数量和形式有一定的区别。

(3)民歌舞蹈:墨江哈尼族喜爱民歌、舞蹈等艺术形式,其中以“墨江萨腰”、“欢笑哈尼人”等著名。

2. 生活习惯(1)饮食习惯:墨江哈尼族主要以米饭为主食,搭配有蔬菜、肉类等。

在特定的节日和仪式上,他们会食用一些寓意吉祥的食物,如饺子、炒年糕等。

(2)居住方式:墨江哈尼族一般采用土木结构的房屋,房屋的层数和大小与家族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有关。

(3)传统节日:墨江哈尼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如哈尼族的“水龙节”、农历正月十五的“泼水节”等,这些节日是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3. 经济状况(1)农业:墨江哈尼族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其中以稻米、茶叶、果树等农产品的种植为主。

(2)手工艺:墨江哈尼族手工艺发达,擅长制作纺织品、木雕、竹编等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经济收入,也是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四、调研感想与建议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墨江哈尼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四季生产调》的文化意蕴解析

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四季生产调》的文化意蕴解析

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四季生产调》的文化意蕴解析作者:太星南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9期【摘要】《哈尼四季生产调》是哈尼族地方传统民间文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哈尼四季生产调》描写了哈尼族农事生产活动,以引子、冬、春、夏、秋五大部分,按照时序记录了冬春夏秋四个季节的物候变化以及相应月份的生产活动和节日庆典,真实地再现了哈尼族在梯田生产生活的全过程。

歌中体现出哈尼人关于自然、祖先、神灵的宗教信仰,反映了哈尼族人传统的社会价值观。

加强对《哈尼四季生产调》的学习,对研究哈尼族的生活及思想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四季生产调;宗教信仰;传统社会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060-03【本文著录格式】太星南.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四季生产调》的文化意蕴解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60-62.基金项目:云南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2021年度课题《文本构析与超文本阐义——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四季生产调〉的叙事透视》(项目编号2021ZS0022)。

引言《哈尼四季生产调》产生时代久远,是哈尼族人在劳动过程中为缓解身体疲劳、愉悦身心而创作的劳动歌曲,其经过无数哈尼族人代代相传而流传下来。

它涵括了天文历法、物候变化、祭祀典礼等哈尼族人的生产生活技能经验,深刻反映了哈尼族人生活的精神风貌。

一、价值意义《哈尼四季生产调》又名《十二月风俗歌》,在哈尼语里为“琥珀拉珀下”。

因其为哈尼族人劳作时口头创作,流传于不同地区,且没有文字记录,因而不同地区存在版本、风格等差异,但其内容大同小异,基本相似。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价值,还具有生产实用价值。

(一)文学艺术价值《哈尼四季生产调》是哈尼族地方文学,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是哈尼民族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修辞手法和语言方面。

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

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22-25页
摘要:分布于我国滇南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共有125万多人口,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农耕民族。

由于所处封闭而险恶的生态环境和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其社会发展进程比较缓慢,直至公元20世纪50年代,仍处于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和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阶段。

而魂、鬼、神的观念及其繁杂的崇拜仪式便外化为这种迷蒙的原始宗教的三大支柱,成为这一山居农耕民族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生活于这一社会中的人们的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近代不少哲人早已明确指出,没有对原始宗教的深入研究,人们就永远也弄不清自身文化的历史渊源。

故对哈尼族文化史的考察和认识,就绝对离不开对其以魂、鬼、神观念为三大支柱的原始宗教的研究。

本文以实际调查材料为依据,对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及其性质试作探析。

(一)灵魂的意义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将人的灵魂定义为附着于人体并主宰人体的超自然体。

灵魂之于人是主动的,它可以潜伏于人体,也可以脱离潜伏的人体而自由飘荡。

人在梦中的行动是灵魂暂时脱离人体所作,一旦苏醒,灵魂便立即回复到人的躯体上;而人体则是被动的,它只是灵魂藉住的躯壳,人体在灵魂的附着之下才显得有活力,生机勃...。

云南哈尼族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探究

云南哈尼族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探究

云南哈尼族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07-27T06:27:18.047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5期(上)作者:孙柳倩[导读] 目前,文创产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创意的重视度不断加强。

孙柳倩所在学校/单位:云南艺术学院学校/单位所在省市:云南省昆明市学校/单位所在地邮编:650000摘要:目前,文创产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创意的重视度不断加强。

文创产品打破了传统产品的设计方法和生产形式,如何巧妙的将带有地域性特点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是文创设计产品的重要问题。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民族文化丰富的地区。

其中红河的哈尼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多样,哈尼族的图形图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意境,在探究文创设计的过程中,这些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都是设计的灵感源泉。

将哈尼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运用设计语言与设计方法实现文化的再生,在产品满足基本的功能性的同时又注入文化性元素,立足于云南哈尼族文化,挖掘其内在的深厚文化历史,深刻理解哈尼族的民族特色,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体系。

关键词:哈尼族文化文创设计图形元素1.我国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文化赋予其延伸性的空间,在创新过程中与文化的结合性出现生硬的现象;对于地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在产品与文化创新上不能自然的融合,不能对文化元素进行有高度概括性的提炼;当下市场环境发展的混乱性,为文创产品不能提供很好的市场环境;文创产品的发展缺少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观念;不能合理利用地域文化中的自然资源;对于文创设计上设计思路有待拓宽。

2.哈尼族图形纹样装饰元素的原生性2.1地域性哈尼族大多聚居在半山之间,他们世代与傣族、回族、汉族等共同聚居,由于海拔的不同他们的分布形势呈现立体性的特点。

在哈尼族的图案文化中主要有三角形、梯形、直条纹等形式,这些形式的形成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当地人对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三种图形形式表现了哈尼族人对广袤梯田形态与结构的掌握,三种纹样在内涵上代表了哈尼族这一民族的居住特点,体现出哈尼族人民的劳动智慧。

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

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

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
毛佑全
【期刊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3)004
【摘要】居住于滇南山区的哈尼族所信奉的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其迷蒙、杂芜的神灵观念,除天上至高无上的天神"摩米"之外还可分作三个层次:一是卫护躯
体的神灵;二是无恶不作的鬼;三是善恶兼施的自然神.文章通过对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的探析,揭示了山居农耕民族社会文化走势和观念形态
衍异规律.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毛佑全
【作者单位】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云南,建水,65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33\"254\"
【相关文献】
1.亦鬼亦人形幻神真——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 [J], 韩婷
2.论传统鬼故事中的魂鬼与魄鬼 [J], 霍美丽
3.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 [J],
4.万物有灵论与原始宗教观念——读泰勒《原始文化》散札 [J], 孔又专
5.哈尼族父子连名制价值取向--兼论哈尼族祖先崇拜文化内涵 [J], 岚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尼调研报告

哈尼调研报告

哈尼调研报告【哈尼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哈尼族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和民俗节庆活动,以及哈尼族在现代社会中的现状和发展。

二、调研方法通过采访、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方式,获取关于哈尼族的相关信息。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文化背景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字、服饰、房屋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哈尼族的语言属于壮侗语系,是壮侗族语言大家族中一个分支。

2. 传统习俗哈尼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水稻文化。

他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农事习俗。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哈尼族人民注重互助合作,在耕种、收割等过程中相互帮助,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哈尼族还有丰富多彩的婚俗、葬俗等习俗,这些习俗体现了他们对家庭、亲情和社区的重视。

3. 民俗节庆活动哈尼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节庆活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过哈尼年”。

哈尼年是哈尼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他们通过祭祀、祈福、欢庆等方式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哈尼年的节庆活动中,哈尼族的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组织巡游和民间表演,举办各种传统竞技和游乐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出了哈尼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四、现状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到来,哈尼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传统习俗和民俗节庆活动受到了冲击。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关部门和机构对哈尼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播工作得到了重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政策也逐渐得到了实施。

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鼓励哈尼族人民继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实现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五、总结与建议哈尼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

关于神兽的专题研究报告

关于神兽的专题研究报告

关于神兽的专题研究报告1. 引言神兽,是许多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们被人们视为具有超凡力量和神秘能力的存在。

神兽在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并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神兽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介绍一些著名的神兽形象。

2. 神兽的概念和特征2.1 概念神兽一词源自于神话和传说,指的是具有神性的动物形象。

它们通常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能力,被认为是神明的化身或代表。

2.2 特征神兽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貌特征:神兽的外貌通常非常奇特,常常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点,形象独特。

•超自然能力:神兽具有超凡的力量和能力,能够操控风雨、控制火焰、驾驭雷电等。

•神性象征:神兽作为神明的化身,具有神圣和庄严的象征意义。

3. 神兽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神兽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象征角色,体现了人们对于力量、神性和抽象概念的追求。

3.1 中国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和龙是两种著名的神兽。

凤凰象征着君主的权威和德行,代表着幸福和吉祥;龙则代表着权力和神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2 希腊在希腊神话中,皮里亚公主骑着翅膀的狮头怪兽–狮鹫出现。

狮鹫既有狮子的勇敢和力量,又有鹰的敏捷和飞行能力,象征着凶猛和迅捷。

3.3 北欧北欧神话中的巨狼芬里尔、八脚马斯勒普尼尔和巨蛇耶梦加得,都是具有强大力量的神兽形象。

它们代表着混沌与对抗,是北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著名神兽形象介绍4.1 西瓦纳凤凰西瓦纳凤凰是非洲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外形似凤凰,具有火焰的能力。

它被认为是正义与力量的象征,是非洲部落的守护神。

4.2 独角兽独角兽是欧洲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外形似马,额上有一只长角。

独角兽被认为是纯洁和力量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绘画和文学作品中。

4.3 日本九尾狐日本九尾狐是日本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外形似狐狸,尾巴上有九个尾巴。

九尾狐被认为是智慧和美丽的象征,具有超凡能力。

5. 结论神兽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和神性象征的存在,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哈尼族服饰文化的文献综述解析

哈尼族服饰文化的文献综述解析

哈尼族服饰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李海霞学号:12012110106 专业:少数民族艺术)[摘要]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哈尼族的服饰文化从服饰文化的历史与文化、性别与身体、符号与象征、工艺与审美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分类概述,总结了哈尼服饰从遮羞蔽体之物到具有审美时尚的艺术品的全部研究成果及在目前状况下对哈尼服饰的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哈尼族;服饰文化;文献综述一、引言哈尼族是聚居于中国西南地区及云南省周边国家的一个一个典型的山居农耕民族,古称“和夷”、“和泥”、“和蛮”。

哈尼族属于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元江和澜沧江之间,主要居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南岸、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傣族自治县及新平、镇江、元江、绿春、金平等县,建水、石屏两县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哈尼族自称“卡多”、“雅尼”、“豪尼”、“百宏”、“碧约”、“欧哈”等,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特有的技能,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服饰是其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作为哈尼族这一“人们共同体”的重要标志之一,又是他们经济生活的一种消费类型,不仅反映了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与他们的社会习俗及其心理意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①哈尼服饰类型纷繁复杂,每大类型中又有若干亚类型,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花样繁多。

因此,不但能成为研究中国服饰起源、发展极有价值的活标本,也为证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共同渊源提供了左证。

“民族服饰是每个民族自然条件、人文背景、传统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综合作用里的结果,它的它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蔽体保暖等功能之上,它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审美等诸多因素。

”②如何透过服饰的物质层面,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而探索巧妙隐藏其中的历史信息,使民族服饰研究成为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突破口。

文化遗产抢救视野下哈尼族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遗产抢救视野下哈尼族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研究

19 0年 7月 2号云南省人大常委颁布 《 9 云南省墨江哈
尼族 自治 县 自治 条例 》 ;云南省在 2 0 0 0年确 立国内第一部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云南省 民族 民间传统文化
保护条例》 ,这是我省第一次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 了法律保
法规整体建设进程与 哈尼族 非物质档 案遗产保护 的迫切 性
以及其分散性和易流失性特点 , 保护少数 民族非物质档案遗
产 已成 为 民族 历 史 文 化遗 产 保 护 问题 中 的重 要 部 分 。


哈尼 族 非 物 质 档 案 遗 产 概 述
少 数 民 族 非 物 质 档 案 遗 产 一 般 是 指 少 数 民族 在 长 期 的
社 会生产实践活动 中形成 的并为喇嘛 、 尚、 师、 和 巫 长老 、 工
的依据和凭证。2 0 0 6年 , 根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 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 的通 知》 国务院办公 斤关于 加强我国 非物 和《
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将 哈尼族歌
谣《 四季生产 调》 等哈尼族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列入《 云南省第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时将其纳入国家第 一批
未达 到协调一致程度。 4传承方式非标准化。世袭继承、 . 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
化 遗 产 传 承 方 式 的 随 意 性 和 多 变 性 增 加 了保 护 哈 尼 族 非物
护的范 围 ;0 8年 7月 1号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人 民政 20
府实施《 云南省红河 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 自治条例》 明哈尼 表
【】 谨. 火相传 : 2傅 薪 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 的理论 与 实践 [ 北京 : M] 中国社会科 学 出版社 ,0 8 2 0

浅谈元阳阿者科哈尼族建筑的形式与空间特色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元阳阿者科哈尼族建筑的形式与空间特色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元阳阿者科哈尼族建筑的形式与空间特色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哈尼族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的策略研究

哈尼族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的策略研究

哈尼族民俗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它融合了哈尼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信仰和生活习俗。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幼儿园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将哈尼族民俗文化巧妙融入社会活动中,对于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哈尼族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 活动策划与设计哈尼族民俗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如哈尼族服饰、歌舞、节日习俗等,可以通过活动策划与设计,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的社会活动中。

可以开展一些传统的哈尼族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让幼儿通过参与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例如组织幼儿学习编织哈尼族传统服饰、学习唱哈尼族民歌等。

2. 教师引导和示范在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引导和示范的方式,将哈尼族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社会活动中。

教师可以以身作则,自己穿着哈尼族传统服饰示范给孩子们看,或者亲自演唱哈尼族民歌,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他们通过模仿和参与来体验、感受哈尼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3. 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化为了更好地将哈尼族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中,活动内容与形式也可以多样化。

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民俗游戏比赛、组织传统舞蹈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在参与其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回顾哈尼族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的策略研究,对于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具有积极作用。

活动策划与设计、教师引导和示范以及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等策略的巧妙运用,都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哈尼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整个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哈尼族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如何巧妙地将这些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社会活动中。

这种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更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扎根发芽,薪火相传。

哈尼族神话“咪雍阿波”的形象及文化意蕴

哈尼族神话“咪雍阿波”的形象及文化意蕴

化内涵,同时对一直都是口头流传的神话进行搜集和整理。
[关键词] 哈尼族;神话;咪雍阿波;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 K258.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 issn. 1674-9340. 2021.03.009
[文章编号] 1674-9340(2021)03-0051-06
神话是生产力极为低下时期,通过先民的幻想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的自然和社会,是先民 主观之于客观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民间文学概论》中神话的定义为:“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 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 的故事”[1]。哈尼族民间文学中有着丰富感人的神话,在传统文化中也有系统完整的神谱。
“咪雍阿波”,他的一生充满悲剧性色彩但却不失特色,他有其他哈尼族先祖的坚毅不屈,更 有努力争取主动权的斗劲,使人物的“神性”与“人性”更好的结合。流传地的哈尼族都会称自己 为“咪雍阿波”的子孙,他们认为“咪雍阿波”是人神一体的祖先,这位祖先留下来的古礼古训是哈 尼族后辈必须谨记和遵守的。
(一)“咪雍阿波”的身份 神话的开头是这样唱述的: 在远古的时候,听说是这样的/掌管食物的神仙庖咪②的儿子咪雍/带着祭祀用品/带着粮食、 人和动物/来到这土地上/他往下看了三眼/看见元江田坝土地肥沃/说这里适合种植水稻/往山 坡上看了三眼/看见山间云雾缭绕/言道山上适合种植荞麦… 这段开头表明了“咪雍阿波”的身份:天神“庖咪”的儿子,为人间带来人种、动物牲畜,还有粮 食,是给人间带来希望的天神,在流传区域“咪雍”世代受人尊崇,人们尊称他为人神合一的祖先, 因此,他留传下来的训言是必须谨记的。 (三)外族突入悲剧缘起 哈尼族生活的腊撒地区,有一天突然从下游来了个腊伯小伙,因刻有“吉秀和吉爱”的竹皮画 像随水流漂到了下游,于是小伙慕名找寻而来。神话中唱到,“咪雍阿波”有两个胃口极大但美貌 名扬天下的姐姐: 吉秀和吉爱美貌绝伦/一个早上吃九头牛都还不够塞牙缝/喝九大缸水都还不够润喉/两人 把面相画在竹皮上顺着河流放入水中/住在河下游的腊伯小伙看见了画/于是顺着河划船逆向来 寻找她们… 两个姐姐被腊伯小伙迷惑,答应让其借住一晚,可是后来却借住了 4 年、7 年、甚至超过了 10 年。 积攒力量后小伙想独占家园。渔网折了三年,网砣也折了三年,故事的悲剧性也慢慢显露了出来。 (二)大战惨败再次寻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咪雍阿波”与腊伯人之间的矛盾爆发,此时的“吉秀和吉爱”也已经完全被 腊伯小伙迷惑,连同外族一起对付自己的弟弟。“咪雍阿波”与腊伯人制定了五场比赛,胜出最多 的为赢家。首先是牵牛比赛,以距离最远的同时还看得见人和牛的一方为赢家。 腊伯人牵了九头牛往九个山头上跑/哈尼人牵了九头牛往九个深沟里跑/往山上看有九头牛 九个人/往深沟里看不见哈尼人和牛/往深沟越走越深越看不见哈尼人和牛…第一场比赛哈尼人 输,腊伯人赢。接下来是煮食比赛,最后煮的东西最硬的为赢家。哈尼人煮了九只峰虫/越煮越 硬/腊伯人煮了九块牛皮/越煮越软…第二场哈尼赢,腊伯输。第三场比拆线,拆的又快又散的 赢。哈尼人拆棕丝/越拆越散/腊伯人拆丝线/越拆越乱… 第三场比赛哈尼赢,腊伯小伙输。第四 场是烧火比赛,烧的东西放入水也不会灭的赢。

哈尼族大母神塔婆与汉族女始祖女娲的比较研究

哈尼族大母神塔婆与汉族女始祖女娲的比较研究

哈尼族大母神塔婆与汉族女始祖女娲的比较研究王惠【期刊名称】《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12)003【摘要】塔婆是哈尼族神话传说中生育众物、传承人种的大母神形象,广泛存在于哈尼族口传文学、父子联名谱系及其节庆活动之中;而女娲则是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始祖,她造人、补天、治水、置婚姻、作笙簧,创造了诸多历史功绩。

但和塔婆比较,女娲虽然声名显赫,却不具备现实意义和生命力量,而且,因为经过了父权文化的精心改造,女娲形象和塔婆形象相比,缺乏真实性、原始性和兼容性。

%Ta -Po is the Great Mother, an image of bearing all things and inheriting the birth of racial in the myth and legend of the Hani nationality, who exists widely in oral literature, the father - and - son' s name joint in a lineage, and the festival activities of Hani nationality. Nu - Wa is the Female Ancestor in Chinese myth and legend of the Hart nationality, the main nationality of China. She created the human beings, mended the sky, prevented floods by controlling water, arranged marriage, made reed mouthpiece, and created many historical merits. But in comparison with Ta - Po, Nu - Wa, although prominent, does not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life force; and because the elaborated reconstruction came from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Nu - Wa' s image lacks the authenticity, the origin, and the compatibility.【总页数】5页(P34-37,59)【作者】王惠【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相关文献】1.论《女娲》中的母神型自然人形象 [J], 汪树东2.汉族女娲神话与南方少数民族女始祖神话比较浅析 [J], 卢静3.始母神——女娲神格的基点和中心 [J], 杨利慧;4.维吾尔族神话《女天神创世》与汉族神话《女娲造人》对比浅析 [J], 张白羽5.女娲与伊邪那美命——中日始母神形象比较 [J], 郭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哈尼族屋脊神兽文化的调查研究
屋脊神兽的研究和整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哈尼族的居住文化和建屋习俗,在对哈尼族民族文化的保护方面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屋脊神兽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 研究内容
2.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哈尼族屋脊神兽及其相关的文化要素,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①哈尼族居住习俗与建屋习俗的调查研究
②哈尼族屋脊神兽的类型、造型样式、形制的调查
③哈尼族屋脊神兽的制作工艺、工具和材料的调查
④哈尼族屋脊神兽的使用规范、安放习俗的调查研究
⑤哈尼族屋脊神兽的功能、文化内涵研究
⑥与哈尼族屋脊神兽相关的当地民俗信仰的调查研究
⑦与哈尼族屋脊神兽相关的口传文化及其它类型的非物质文化的调查
⑧哈尼族屋脊神兽的传承现状、流变趋势的调查研究
⑨代表性传承人及哈尼族屋脊神兽的保护机制研究
⑩相关的地方史志文献和已有的学术成果的调查研究
2.2 总体框架
说明:1.活页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右上方框填写“一般课题”或“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一般课题《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5000字。

2.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资料,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3.课题名称要与《申请书》一致,一般不加副标题。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填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作者排序、是否核心期刊等,不得填写作者姓名、单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时间或刊期等。

申请人承担的已结项或在研项目、与本课题无关的成果等不能作为前期成果填写。

申请人的前期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

4.本表须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重点课题一般为8个、一般课题为6个A4版面。

正文请用合适字体字号行距排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