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生态学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生态学部分”自主学习习题
主要概念:环境,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主导因子,最小因子法则,耐受性法则,限制因子,生态幅,适合度,驯化,休眠,滞育,内稳态,阳性植物,叶面积指数,光饱和点,昼行性动物,光周期现象,短日照植物,Bergman 规律,Allen规律,有效积温,物候,恒渗动物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
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
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3、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组成的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单元。如属于气候要素的气温、
降水、湿度、风等。Gill(1975)将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等);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等)。
4、主导因子:是指生物体赖以生存的诸种生态因子中一二个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起关键
性作用的因子。例如热带的高温、高湿度对热带作物来说,都是主导因子;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区,水是植物的主导因子。
5、最小因子法则:又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环境中某些少但又是生物必需的生态
因子有时会成为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限制因子,例如:农作物的产量并不受CO2和水的限制,而是取决于土壤中稀少又为植物所需要的元素(硼、铁、镁等)。
6、耐受性法则: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
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限制因子:是指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
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例如,在干旱地区,水是限制因子;在寒冷地区,热是限制因子;在光能到达的海洋部分,矿物养分是限制因子等。
8、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在最高点和最低点
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9、适合度:是个体产生能存活并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后代的指标。
10、驯化:指通过实验诱导,使生物对某种生态因子的耐受性增强的过程。如野牛、
野马等经过驯化而成为家畜。
11、休眠:有些动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命活动极度降低,进入昏睡状态。等不良环境
过去后,又重新苏醒过来,照常生长、活动。如青蛙、刺猬等的冬眠。
12、滞育:是动物受环境条件的诱导所产生的静止状态的一种类型。例如柞蚕四、
五龄幼虫,特别是末龄幼虫只要接受到每天13小时短光照的刺激,蛹期便进入滞育状态。
13、内稳态:表示生物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协同工作而维持的一种自身内部
相对(动态)稳定的状态。
14、阳性植物:又称阳生植物,指在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健壮,在阴蔽和弱光
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称阳性植物。如蒲公英、蓟、刺苋等。
15、叶面积指数:又称叶面积系数,是一块地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
比值。即:叶面积指数=绿叶总面积/占地面积。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16、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
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17、昼行性动物:这类动物每天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即夜间休息、白天进行摄食、
生殖等活动,即适应于白天强光下活动的动物,如大多数的鸟类、哺乳类中的黄鼠、松鼠和许多灵长类。
18、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
现象。
19、短日照植物:是指给与比临界暗期长的连续黑暗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
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较短的季节里,花芽才能分化。例如菊花、水稻、牵牛花、苍耳、大豆等。
20、Bergman规律:高纬度的恒温动物比低纬度的相似种类个体要大,如东北虎
大于华南虎。
21、Allen规律:在寒冷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四肢、耳、鼻、尾均有明显缩短
的趋势。如北极狐——赤狐——大耳狐。
22、有效积温:指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
植物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
23、物候:物候是指物候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
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24、恒渗动物:又称恒渗透压动物随环境渗透压的改变,通过自身的调节保持体
液的渗透压相对恒定的动物,称为恒渗动物。
思考题:
1、生态因子一般被分为哪五大类型?哪些是直接作用?哪些是间接作用?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
⑴、分类::①气候因子(如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和雷电等);②土壤因子(如
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③地形因子(如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的走向与坡度等);④生物因子(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⑤人为因子(如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作用)。
⑵、直接作用:如温度、水分、光照、二氧化碳、氧等。
间接作用:如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的走向与坡度等。
⑶、特点:
2、Liebig的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 的耐受性法则分别是说明生态因子作用
的什么特点?生物的耐受曲线在生态幅宽狭不同的生物中,其图形上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有效积温?利用它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价值?
答:有效积温:指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