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IT和信息管理投资占比:衡量企业对于IT和信息管理的投资水平。
这个指标可以考虑企业在IT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
入比例。
2.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衡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包括企业
在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等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程度。
3.信息系统效率:衡量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包括用户响
应时间、系统故障率、系统维护成本等指标。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包括信息系统的
安全等级、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培训等指标。
5.信息化管理水平:衡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项目管理、IT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果:衡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
包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信息资源共享和流通等指标。
7.信息化支撑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化的支撑能力。
包括信息技术人员
的素质、信息技术开发能力、IT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指标。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不
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重视和侧重点。
在设计和使用指
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管理体系,以及行
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企业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推动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和落地。
通
过测量、分析和改进,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信息化投资,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对企业信息化程度进行评估和衡量的一套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和评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信息化战略。
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指标:基础设施层面指标、应用水平指标和绩效效果指标。
基础设施层面指标主要评估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安全设备、软件平台等。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企业网络带宽、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关键系统的可用性等。
只有建立稳定高效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企业才能为后续的应用水平和绩效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用水平指标评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状况,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应用和对外的数字化营销等。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覆盖率、信息化管理水平、移动办公的应用程度等。
对外的数字化营销包括企业网站建设和维护情况、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社交媒体的运营情况等。
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绩效效果指标评估企业信息化的绩效和效益,包括企业内部的协同效率、决策效果和市场竞争力等。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企业内部各种业务流程的优化效果、协同工作的效率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
还可以通过企业对外的数字化营销效果来评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网站流量、销售额增长等。
绩效效果指标是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能够反映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水平和竞争优势。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一、引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评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指导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在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实践者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二、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成1.战略层面指标(1)信息化战略目标:包括企业信息化的整体目标、战略定位和实现路径等。
例如,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
(2)信息化规划:包括企业的信息化规划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例如,企业制定了一套明确的信息化规划,并且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实施计划。
2.资源层面指标(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企业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和软件系统等。
(2)人力资源:包括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
例如,企业有一支专业的信息技术团队,并且拥有相关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发展计划。
3.流程层面指标(1)业务流程:包括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例如,企业拥有一套完整的销售流程和采购流程,并且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2)信息流程:包括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流动和传递过程。
例如,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快速且准确,且与供应链和客户的信息流程实现了集成。
4.应用层面指标(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程度:包括企业各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和效果。
例如,企业的ERP系统在各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应用程度:包括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例如,企业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实现在线销售和支付。
三、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情况以及各项指标的情况进行定性评估。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水平 务信息化水
(50分)
平
客户服务信息化水平 (50分,依据不同级别
计算分数)
2、中级:建立中等规模客户服务系统,能提供基 于网络/电话的前后台集成客户服务得30分
3、初级:采用简单应用程序提供客户服务,如餐 饮管理,客房管理系统等,或采用基于网络的客
户反馈收集程序得25分
第3页
序 号
一级指标
各指标得分
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
之和
分数)
计算口径: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安全软件、
安全硬件支出
第6页
18
信息安全 (50分)
全的费用占全 反映企业信 部信息化投入 息化安全重 的比例(%) 视程度
(10分)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
含软件、硬件支出(10
各指标得分
分,依据不同级别计算
之和
分数)
计算口径: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安全软件、
(20分,依据不同级别 2、在总预算中包含信息化建设预算得10分
计算分数)
3、无信息化预算得0分
得分
各指标得分 之和
信息化工作评估及激励 1、对信息化工作有专门的评估及激励政策得20分
(20分,依据不同级别 计算分数)
2、在评估、激励中考虑信息化工作得10分
3、评估、激励中没有考虑信息化工作得0分
第1页
9、数据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 有备份得2分
10、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定义了如何管理和维 护网络的安全保护机制,确保这些安全保护机制 正常,而且正确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得2分
第7页
10、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定义了如何管理和维 护网络的安全保护机制,确保这些安全保护机制 正常,而且正确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得2分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分项指标体系。
这是我国推出的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指导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长时间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提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综述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分项指标体系。
这是我国推出的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指导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长时间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提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其中《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业经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印发全国试行。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南。
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为了正确和客观地评价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它从宏观上指导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微观上,使企业更准确地认识信息化的内涵,明确信息化的目的,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战略,为企业信实用文档息化具体实施提供切实的帮助。
同时也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
企业信息化指标的作用·评测信息化水平·咨询、校验·避免浪费和错误·为企业信息化保驾护航·规避风险·引导IT服务商的行为·为评级提供依据企业信息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符合中国国情·承认企业的特别的、个性化的信息化需求特点·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实用文档1. 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企业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和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内容、指标和权重,其中指标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包括信息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网络环境等指标。
二、管理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包括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指标。
三、业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应用效果,包括业务流程改造效果、信息化应用效果、业务创新能力等指标。
四、人员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信息化人员素质和组织文化,包括信息化人员的专业能力、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等指标。
以上指标虽然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与互动,相互补充与促进。
因此,在制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反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情况。
另外,在将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应用到企业实际发展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评价标准: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必须具体明确评价标准,以便能够对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管理效力、业务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判,并合理确定优先级。
二、科学设计指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必须设计合理,科学化,从企业愿景、发展战略、管理方案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四个方向综合考虑。
三、重点关注核心指标: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必须突出重点核心指标,这些指标是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关键点,是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志。
四、动态评估: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必须动态评估。
评充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应及时评估并调整评价指标,以保证其有效性和科学性。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测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测算方
法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企业信息化功能和技术对企业信息化要求进行衡量和分析的标准,包括信息化投入、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与服务、管理与运营五大方面的指标。
信息化投入方面的指标包括:投资规模比重、资源投入特征等。
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包括:网络设施状况、信息安全设施、管理设施文化等。
信息系统与技术方面的指标包括:信息系统使用规模、影响度和平台技术发展水平等。
应用与服务方面的指标包括:业务信息的存储效率、流程信息化的程度等。
管理与运营方面的指标包括: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度、业务运营的质量及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等。
根据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测算方法,企业首先要定义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和试验方法来获得被评估部门当前信息化现状,然后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来衡量和分析各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技术对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获得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结果。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是指为了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而建立的一套衡量指标的体系。
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识别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1.信息技术战略: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战略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并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2.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硬件、软件、网络等设施是否完善,并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3.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数据存储和备份是否安全可靠,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健全等。
4.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自动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5.人员培训与运维能力: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是否有持续的培训机制。
6.企业文化和组织支持:企业信息化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利于信息化的推进,员工是否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7.业务创新能力:信息化不仅仅是为了现有业务提供支持,还应该推动企业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
8.信息化成果评估:企业信息化评估不仅要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建设情况,还需要对信息化的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成果是否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提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不同企业的情况和需求不同,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信息化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衡量企业或机构信息化水平的一系列
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或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具体实现情况。
信息化评价方法是指根据信息化指标体系,对企业或机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的方法。
信息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企业或机构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信息化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投资、信息化安全等。
这些方面涵盖了企业或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是评价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信息化评价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技术评价、效益评价、风险评价等。
其中,财务评价是根据企业或机构的财务数据来评价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等;技术评价是评价企业或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效益评价是评价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或机构经营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影响;风险评价是评估信息化建设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为企业或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需要根据不同企业或机构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指标体系,采用有效的信息化评价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或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 1 -。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一、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备、软件平台等。
相关指标包括企业硬件设备覆盖率、网络覆盖率、软件平台覆盖率等。
二、信息资源利用指标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包括企业内部的数据、知识等。
相关指标包括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存储和分发的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包括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和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
相关指标包括系统使用率、系统更新速度、系统可靠性等。
四、信息安全指标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相关指标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用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等。
五、信息素养指标信息素养是企业员工应对信息化环境的基本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和信息创新等。
相关指标包括员工信息素养的培训率、信息化技能的掌握程度等。
六、信息化投资指标信息化投资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包括投入资金、人力资源和时间。
相关指标包括信息化投资的比例、投资回报率等。
七、业务流程优化指标业务流程优化是企业信息化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相关指标包括业务流程优化的效率、质量和成果。
以上是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些示例,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会有所差异。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衡量和评估,以便了解自身信息化水平的优劣,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 (5)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 (5)1.2 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意义与目的 (5)第2章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组织 (5)2.1 信息化战略规划 (5)2.2 信息化组织架构 (5)2.3 信息化政策与制度 (5)第3章信息化基础设施 (5)3.1 网络基础设施 (5)3.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5)3.3 信息化设备与硬件 (5)第4章信息系统应用 (5)4.1 企业资源计划(ERP) (5)4.2 客户关系管理(CRM) (5)4.3 供应链管理(SCM) (5)第5章信息化与业务融合 (5)5.1 信息化与生产管理 (5)5.2 信息化与市场营销 (5)5.3 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5)第6章数据资源管理 (5)6.1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 (6)6.2 数据质量与分析 (6)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6)第7章信息化人才与培训 (6)7.1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6)7.2 信息化培训与教育 (6)7.3 人才激励机制 (6)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6)8.1 项目规划与立项 (6)8.2 项目实施与监控 (6)8.3 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6)第9章信息化服务与支持 (6)9.1 IT运维管理 (6)9.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SM) (6)9.3 信息化绩效评估 (6)第10章信息化安全与合规 (6)10.1 信息安全策略与制度 (6)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 (6)10.3 合规与审计 (6)第11章信息化创新与研发 (6)11.1 创新机制与文化建设 (6)11.3 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6)第12章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6)1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6)12.2 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6)12.3 信息化发展策略与建议 (6)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 (6)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 (6)1.2 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意义与目的 (7)第2章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组织 (8)2.1 信息化战略规划 (8)2.1.1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定义与作用 (8)2.1.2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 (8)2.1.3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 (8)2.2 信息化组织架构 (9)2.2.1 信息化组织架构的构成 (9)2.2.2 信息化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 (9)2.2.3 信息化组织架构的实施与优化 (9)2.3 信息化政策与制度 (9)2.3.1 信息化政策的作用与制定原则 (9)2.3.2 信息化制度的类型与内容 (10)2.3.3 信息化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10)第3章信息化基础设施 (10)3.1 网络基础设施 (11)3.1.1 互联网基础设施 (11)3.1.2 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 (11)3.1.3 城域网与局域网 (11)3.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11)3.2.1 数据中心建设 (11)3.2.2 云计算平台 (11)3.2.3 云计算应用 (11)3.3 信息化设备与硬件 (11)3.3.1 计算机设备 (12)3.3.2 服务器设备 (12)3.3.3 存储设备 (12)3.3.4 网络设备 (12)第4章信息系统应用 (12)4.1 企业资源计划(ERP) (12)4.1.1 ERP系统的核心模块 (12)4.1.2 ERP系统的实施与优化 (12)4.2 客户关系管理(CRM) (13)4.2.1 CRM的核心功能 (13)4.2.2 CRM的实施与评估 (13)4.3 供应链管理(SCM) (13)4.3.2 SCM的实施与优化 (13)第5章信息化与业务融合 (14)5.1 信息化与生产管理 (14)5.1.1 信息化生产计划与调度 (14)5.1.2 信息化质量管理 (14)5.1.3 信息化设备管理 (14)5.1.4 信息化物料管理 (14)5.2 信息化与市场营销 (14)5.2.1 信息化市场调研 (14)5.2.2 信息化广告传播 (14)5.2.3 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 (15)5.2.4 电子商务 (15)5.3 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15)5.3.1 信息化招聘与选拔 (15)5.3.2 信息化员工培训 (15)5.3.3 信息化绩效管理 (15)5.3.4 信息化员工关系管理 (15)第6章数据资源管理 (15)6.1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 (15)6.1.1 数据治理的重要性 (15)6.1.2 数据治理框架 (16)6.1.3 数据标准化 (16)6.2 数据质量与分析 (16)6.2.1 数据质量概述 (16)6.2.2 数据质量提升策略 (16)6.2.3 数据分析 (17)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7)6.3.1 数据安全 (17)6.3.2 隐私保护 (17)第7章信息化人才与培训 (17)7.1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7)7.1.1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18)7.1.2 提高人才实践能力 (18)7.1.3 培养创新型人才 (18)7.2 信息化培训与教育 (18)7.2.1 完善培训体系 (18)7.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8)7.2.3 提高培训质量 (18)7.3 人才激励机制 (18)7.3.1 完善薪酬福利制度 (19)7.3.2 建立晋升通道 (19)7.3.3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19)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19)8.1.1 项目目标与需求分析 (19)8.1.2 项目可行性研究 (19)8.1.3 项目立项 (19)8.2 项目实施与监控 (20)8.2.1 项目组织与管理团队 (20)8.2.2 项目进度计划与任务分配 (20)8.2.3 项目监控与调整 (20)8.3 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20)8.3.1 项目评估 (20)8.3.2 项目风险管理 (20)8.3.3 项目收尾 (20)第9章信息化服务与支持 (20)9.1 IT运维管理 (20)9.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SM) (21)9.3 信息化绩效评估 (21)第10章信息化安全与合规 (22)10.1 信息安全策略与制度 (22)10.1.1 制定信息安全策略 (22)10.1.2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2)10.1.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22)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 (22)10.2.1 网络安全概述 (22)10.2.2 网络安全技术 (22)10.2.3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23)10.3 合规与审计 (23)10.3.1 合规概述 (23)10.3.2 合规管理 (23)10.3.3 审计与监督 (23)第11章信息化创新与研发 (23)11.1 创新机制与文化建设 (23)11.1.1 创新机制的概念与构成 (23)11.1.2 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4)11.1.3 创新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24)11.2 信息化研发项目 (24)11.2.1 信息化研发项目的特点 (24)11.2.2 信息化研发项目的管理策略 (25)11.3 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25)11.3.1 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 (25)11.3.2 创新成果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25)第12章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5)1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25)12.1.1 人工智能技术 (26)12.1.2 5G通信技术 (26)12.2 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26)12.2.1 数字建设 (26)12.2.2 企业数字化转型 (26)12.2.3 数字经济发展 (26)12.3 信息化发展策略与建议 (26)12.3.1 加强顶层设计 (26)12.3.2 建设人才队伍 (27)12.3.3 深化创新驱动 (27)12.3.4 优化发展环境 (27)12.3.5 拓展国际合作 (27)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1.2 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意义与目的第2章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组织2.1 信息化战略规划2.2 信息化组织架构2.3 信息化政策与制度第3章信息化基础设施3.1 网络基础设施3.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3.3 信息化设备与硬件第4章信息系统应用4.1 企业资源计划(ERP)4.2 客户关系管理(CRM)4.3 供应链管理(SCM)第5章信息化与业务融合5.1 信息化与生产管理5.2 信息化与市场营销5.3 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第6章数据资源管理6.1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6.2 数据质量与分析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第7章信息化人才与培训7.1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7.2 信息化培训与教育7.3 人才激励机制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8.1 项目规划与立项8.2 项目实施与监控8.3 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第9章信息化服务与支持9.1 IT运维管理9.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SM)9.3 信息化绩效评估第10章信息化安全与合规10.1 信息安全策略与制度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10.3 合规与审计第11章信息化创新与研发11.1 创新机制与文化建设11.2 信息化研发项目11.3 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第12章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12.2 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12.3 信息化发展策略与建议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科技;指标体系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为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了现代信息化建设,因此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1]。
在迅速变化的技术革新下,怎样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因此本文在多个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建立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
1目的及意义20世纪末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掀起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浪潮,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后新的经济增长带点,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将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过程数字化和系统化,从管理角度来说,企业信息化简化了企业的管理过程,改变了原来烦琐刻板的工作流程,提高了企业效率与执行力;从生产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在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企业的运行、决策效率[2];从数据角度来说,企业信息化工具可以有效整合数据并减少数据孤岛的现象。
因此,企业若想变大变强,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2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均不高,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完善硬件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其二是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运转流程、生产线等都比较混乱;从长远角度来看,软件与硬件设施是同等重要的,但根据目前情况来说,应先以软件系统为主,将企业精益化的管道打通,做精做细,当建立了智能化系统思维后,可指导后期投入的硬件设施,高效地做好企业资源规划;最后,软件与硬件并行,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反观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不同的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相较于中小企业更高,但也存在几个问题,其一,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虽然建立,但不够全面,存在重复建设与建设不足并存的问题;其二,没有解决共享问题,由于各企业的考核标准不一,数据表达的实质不同,以至于企业在交流时,会发现很多口径对不上,出现数据不能共享现象。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是对企业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和量化的一种方法。
一个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发现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策略和建议,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提升。
1.战略支持力度战略支持力度评估指标包括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信息化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信息化项目管理和实施、战略执行效果和绩效评估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制定清晰的信息化战略,并加强对战略执行的跟踪和评估。
2.组织结构和流程组织结构和流程评估指标包括信息化组织的建设和运作、信息化流程和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人才队伍和培训等。
企业应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同时重视信息流程的优化和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3.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创新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创新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信息化技术合作与运营等。
企业应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积极与外部技术伙伴开展合作与运营。
4.IT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IT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信息安全管理和保障等。
企业应关注IT基础设施的健全性和可靠性,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保障,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和客户隐私。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评估时,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的特殊需求,定制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能够量化和精确判断企业信息化的进展和水平,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和合理建议。
最后,企业信息化评估不是一次性的,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信息化策略和管理,推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不断提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指标和效能指标构成方案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方向,有助于企业评估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效,促进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
一、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1.信息化投入占比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程度,包括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占比。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总投入与企业总投资额的比例,来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程度。
2.信息化设备配备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设备配置情况,包括电脑、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等信息化设备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设备的数量和设备配置的质量指标来评估企业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情况。
3.信息化应用覆盖面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覆盖面,包括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和信息化应用的范围。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覆盖面来评估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覆盖程度。
4.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包括ERP、CRM、OA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可以通过比较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质量来评估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成熟度。
二、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构成方案1.信息化成本效益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包括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成本、收益和绩效的比例。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的信息化ROI(资本回报率)、ITIL的TCO(总成本占比)。
以反映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成本效益比例。
2.信息化决策效能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信息化决策的有效性,包括信息化项目决策和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的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
可以通过评估企业信息化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来反映企业信息化决策的效能。
3.信息化管理效能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设立、管理规范的制定、应急和安全管理能力等方面。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
一、国内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信息化投入指标:包括软硬件投入、人员投入以及技术资源投入;
2、系统建设完成度指标:包括系统规模、系统功能以及系统覆盖等;
3、信息化服务效率指标:包括消息传递效率、信息提取效率以及信
息处理效率等;
4、信息化管理效果指标:包括信息化增值效果、技术发展效果、资
源配置效果以及流程改进效果等;
5、信息化支撑抗风险能力指标:包括系统安全可靠性指标、灾害恢复、系统数据备份、信息审计指标以及信息质量指标等;
6、信息化服务满意度指标:包括信息化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功能灵
活性、故障及时解决等指标;
7、信息化成本管控指标:包括软硬件成本、维护保养成本、人力成
本以及培训成本等;
8、信息化绩效指标: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以及文化效
益指标等。
二、国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信息化投入指标:包括投资规模、投资内容以及费用分配等;
2、信息化效用指标:包括数据准确性指标、灵活性指标、可扩展性
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等;。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进行整合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其进展和成效。
下面是一份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的试行版本,供参考。
一、基础设施类指标:1.硬件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指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硬件设备投入的比例,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等。
2.软件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指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软件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投入比例。
3.信息化设备使用率:指企业信息化设备在工作时间内的使用率,可通过设备运行时间和工作时间进行计算。
二、信息资源类指标:1.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程度:指企业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的程度,包括数据标准、数据分类、数据集成等方面的指标。
2.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指企业信息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程度,包括信息共享、信息查询、信息利用效果等方面的指标。
三、业务流程类指标:1.业务流程优化程度: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的程度,包括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流程自动化等方面的指标。
2.业务响应速度: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业务请求的响应速度,可通过业务处理时间、业务排队时间等指标进行衡量。
四、人员管理类指标:1.信息化人员比例:指公司信息化人员占总人员的比例,包括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人员等。
2.培训覆盖率:指企业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的覆盖率,包括培训人数、培训课时、培训内容等方面的指标。
五、安全保障类指标:1.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信息安全进行的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2.应急响应能力: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意外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备份恢复、灾备恢复等方面的指标。
六、成本效益类指标:1.信息化投入产出比:指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比等指标。
2.成本节约程度:指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的成本节约情况,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等方面的指标。
(优质文档)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2、无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得5分
对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3、固定资产完全在位得5分
应。收(帐15款分帐,龄分管数理累全 1、全面记录客户帐龄得10分
应收帐款帐龄 管理及控制 (20分)
反映企业信息化 收益状况
面细致,帐龄分析快 捷,帐龄可按任意时 段区分并在帐龄即将 逾期时自动报警。指
2、可按任意时段分析帐龄分布得5分 3、帐龄即将超期自动报警得3分 4、帐龄超期客户信息当日发送给具体业务人员得2
(80分,分数累加)
第6页
序号
一级指标
信息备份、防非法侵
信息化安全措 施应用(80
分)
反映企业信息化 安全水平
入、防病毒、信息安 全制度与安全意识培 养等措施应用状况
(80分,分数累加) 11、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定义了如何管理和维护
网络的安全保护机制,确保这些安全保护机制正常,
而且正确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得4分
2、有独立机房得4分
3、机房温度(夏季23°±3、冬季20°±3)湿度35%75% 得分4分
4、机房做了防雷、防静电处理得4分
5、机房有UPS, UPS能够提供2小时以上的后备时间 得4分
6、使用了硬件网络防火墙得4分
7、内外网之间、重要的网段之间进行了必要的隔离 措施得4分
8、路由器、交换机、主机等设备的配置最优,是否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数据构成
计算方法
1、比重达5%以上得50分
2、比重达4%以上得40分
信息化投入总
软件、硬件、网络、 3、比重达3%以上得30分
额占固定资产 投资比重
(%) (50
反映企业对信息 化投入的力度
信息化人力资源、通 讯设备投入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程度
息化水平
层级
1.6
29
设备管理信息化 反映设备管理信 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设备管理实现的功能
程度
息化水平
与层级
1.6
30
客户管理信息化 反映客户管理信
水平
息化水平
客户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水平
3
31
产品数据管理覆盖范围
1.2
产品数据管理信 反映产品数据管
息化水平
理信息化水平
第5页
32
产品数据管理信 反映产品数据管
2
40
移动办公应用
反映企业移动办 公应用水平
移动办公通讯与移动办公应用情况
2
信息系统应用环境 41 (通讯工具、门户
网站、系统集成) (10分)
单点登录
体现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系统是否单点登录,是否在同一 系统集成度 平台查阅各类信息,是否实现广域访问
2
42
信息系统集成整 反映企业信息系
合水平
统整合状况
序 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1
信息化认知与执 行
集团&公司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指标数据构成
分值
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地位如何
2
2
信息化战略规划
是否有信息化规划
2
3
信息化领导力 (10分)
信息化管理职能 支撑
反映企业对信息 化的重视程度和
信息化落实情况
是否有独立的信息化部门
2
4
信息化预算
信息化预算的制定情况
37
人力资源管理信 反映人力资源管 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的
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套指标和标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硬件设备指标:包括企业服务器的配置和性能、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带宽、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性能、外部存储设备等。
通过评价硬件设备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2.软件系统指标:包括企业使用的管理软件、业务系统和专业软件的完善程度和适应性。
同时还包括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能力、升级和扩展性等。
通过评估软件系统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和效果。
3.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包括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的完善程度和覆盖范围。
例如,企业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评估信息技术应用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对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
4.信息安全指标:包括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数据保护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
为了确保企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评估信息安全的指标是必要的。
5.信息人才指标:包括企业信息化人员的素质、数量和组织结构等方面。
企业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技术人员来支持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评估信息人才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能力和合理性。
6.客户满意度指标: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
评估客户满意度的指标可以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对客户的影响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简约性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延续性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
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可以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1.信息化重视度(分)(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计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计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的得分相加除以3。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 技术人员发生的直接费用、通讯设备、维护费用投入。
本指标的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10050%产投资比重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近3年平均的本企业信⨯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的,可以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 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计算机拥有量的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的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 (含)以上的PC 机。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100员工总数运转的计算机总量本企业拥有的能够正常⨯4. 网络性能水平(分)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小于128K (含)得30分,在128K 和512K (含)之间得50分,在512K 和2M (含)之间得70分,在2M 和10M (含)之间得80分,在10M 和100M (含)之间得90分,在100M 以上得100分。
通过调制解调器(ISDN )和普通电话上网,带宽在128K (含)以下,即使可以同时开辟多个联接通道,得分依然按30分计。
5. 计算机联网率(%)计算机的统计口径与指标3相同。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100运转的计算机总量本企业拥有的能够正常机总量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6. 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企业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6个领域的信息采集时,信息化手段占有重要位置的,每覆盖一个领域得16分,全部覆盖,得100分。
7.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本指标计分方法:如果没有建立基于Intranet/Extranet 的企业网,得0分。
在具备基于Intranet/Extranet 的企业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的得5分,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换的得5分,每实现一个其它功能(见下列举)得1分,总分乘以3.85,满分为100分。
其它功能包括:文档共享、收文管理、发文管理、会议管理、签报管理、周报(月报)管理、信息集成、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邮件、个人数据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日程安排、决策支持(具备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等。
8.决策信息化水平(分)本指标为定性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
级别划分标准如下:初级水平: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
中级水平: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
高级水平:采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进入管理决策智能化。
9.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本指标为综合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
级别划分标准如下:初级水平:信息化覆盖部分主要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自身及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在主要业务流程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80%以上的主要业务流程,并能实现及时充分的数据共享。
高级水平:主要业务流程全部实现最优控制。
10.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指标得分计算方法:a)对以下服务对象覆盖一个得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服务对象列表:企业员工、招聘对象、管理者、决策者、最终客户、供应商、其它合作伙伴b)对以下服务功能覆盖一个得1分, 总分乘以6.25,满分50分服务功能列表:信息发布、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指标总分为两者之和。
11. 网络营销应用率(%)经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采购额占总销售额/采购额的比例计算口径:以下两点满足其一,即认为是经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采购额:- 线上沟通并达成交易 - 采取在线支付方式%全年总销售额售额当年电子商务产生的销网上销售率=%当年全部采购额购额当年电子商务产生的采网上采购率=指标得分=网上采购率×50+网上销售率×5012.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a)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覆盖率,计分方法:覆盖1项加1分,结果乘以6.25。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包括: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b) 管理信息化的数据整合水平,计分方法:以下数据库,有2个实现共享为2分,3个实现共享为3分,依次类推;结果乘以6.25。
数据库包括:财务、购销存、生产制造、分销、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指标总分为 a)和b)的分数相加13. 人力资源指数(分)指标分值=有大专(含)以上学历的员工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10014. 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指标由2部分构成,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如下:a) 掌握专业IT 应用技术的员工的比例,指掌握专业IT 技术得员工占全部正式员工的比例。
计分方法:该比例大于15%,得35分,10%-15%,得28分,5%-10%,得24分,3%-5%,得17分,1%-3%,得10分,1%以下,得5分。
b) 管理层非专业IT 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统计口径为:管理层包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需接受过2小时以上的正式培训,方可进入培训覆盖的范围。
计分方法: 管理层非专业IT 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65指标总分为以上两部分分值之和。
15. 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a) 电子化学习的员工覆盖率,计分方法:50企业全部员工的数量量子化学习项目的员工数正式参与企业组织的电⨯b) 电子化学习中,可供选择的学习领域的覆盖率,计分方法,以下各选项有1项加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
选项包括:管理、营销、财务、企业文化等、生产及工作技术、技能、规章制度等。
指标总分为以上两部分分值之和。
16. 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计算口径: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安全软件、安全硬件、信息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
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该比例大于30%,得100分,20%-30%,得90分,15%-20%,得80分,10%-15%,得70分,5%-10%,得50分,5%以下,得20分。
17. 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本指标计分方法: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及制定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得2分,每采取一个其它安全措施,加1分,结果乘以7.6,满分100分。
其它安全措施包括:- 本地实时备份 - 本地定时备份 - 异地实时备份 - 异地定时备份- 拥有2个(含)以上的ISP - 安装了防火墙- 安装了企业级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 - 全面安装了单机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 安装了邮件加密系统 - 建立了虚拟专用网- 档案服务器、网络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有备份18. 库存资金占用率(%)数据采集的跨度不得超过3年。
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 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的计算方法: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后库存资金-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指标分值: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80%以上得100分,降低60%以上得80分,降低50%以上得60分,降低20%以上得20分,降低20%以下得0分19. 资金运转效率(次/年)数据采集的跨度不得超过3年。
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增长幅度的计算方法: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前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后企业流动指标分值: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是原来的5倍以上得100分, 3-5倍得80分, 2-3倍得60分,1-2倍得20分。
20. 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此项指标考察企业实现一次完整的虚拟财务决算所需要的时间。
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实现24小时以内完成决算为100分;1日至10日为80分;10日至20日为60分;20至30日为30分,30日以上为0分。
21. 增长指数本指标为综合考核指标,是根据现阶段对信息化的认识制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本指标考察企业自身销售收入的增长比率、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率、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比率、行业平均利润增长比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企业自身发展变化的考察,以及与同期行业状况的比较,判断企业信息化在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计算方法:增长指数=K 1×+-比率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比率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比率企业自身销售收入增长K 2×+-率行业平均利润的增长比率行业平均利润的增长比率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K 3×企业自身的销售收入增长比率+K 4×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率K 1、K 2、K 3、K 4为各项的系数,具体数值以另发的形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