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扫描式矩阵键盘课程设计
实验四4×4键盘输入
实验四: 4 × 4键盘输入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非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和键盘的扫描方式。
2.学习键盘的去抖方法和键盘应用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原理:键盘是单片机应用系统接受用户命令的重要方式。
单片机应用系统一般采用非编码键4*4矩阵盘,需要由软件根据键扫描得到的信息产生键值编码,以识别不同的键。
本板采用键盘,行信号分别为P1.0-P1.3 ,列信号分别为P1.4-P1.7 。
具体电路连接见下图对于键的识别一般采用逐行(列)扫描查询法,判断键盘有无键按下,由单片机I/O口向键盘送全扫描字,然后读入列线状态来判断。
程序及流程图:ORG 0000HAJMP MAIN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MOV P2,#0F7HMOV P1,#0F0HMOV R7,#100DJNZ R7,$MOV A,P1ANL A,#0F0HXRL A,#0F0HJZ MAINLCALL D10MSMOV A,#00HMOV R0,AMOV R1,AMOV R2,#0FEH SKEY0:MOV A,R2MOVP1,AMOVR7,#10DJNZ R7,$MOVA,P1ANLA,#0F0HXRLA,#0F0HJNZ LKEYINC R0MOVA,R2RL AMOVR2,AMOVA,R0CJNE A,#04H,SKEY0AJMP MAIN LKEY:JNB ACC,4,NEXT1MOVA,#00HMOVR1,AAJMP DKEYNEXT1:JNB ACC.5,NEXT2MOVA,#01HMOVR1,AAJMP DKEYNEXT2:JNB ACC.6,NEXT3MOVA,#02HMOVR1,AAJMP DKEYNEXT3:JNB ACC.7,MAINMOVA,#03HMOVR1,AAJMP DKEY DKEY:MOV A,R0MOVB,#04HMULABADDA,R1AJMP SQRSQR:MOVDPTR,#TABMOVC A,@A+DPTRMOVP0,AAJMP MAINTAB:DB0C0H,0F9H,0A4H,0B0H,99H, 92H, 82H, 0F8H DB 80H, 90H, 88H, 83H, 0C6H,0A1H,86H, 8EH D10MS:MOV R6,#10L1:MOV R5,#248DJNZ R5,$DJNZ R6,L1RETEND流程图:结束三、思考题:总结 FPGA是如何识别按键的?与单片机读取键值有何不同?答:FPGA的所有 I/O 控制块允许每个 I/O 引脚单独配置为输入口 , 不过这种配置是系统自动完成的。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c语言设计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矩阵式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矩阵式键盘结构2.掌握矩阵式键盘工作原理3.掌握矩阵式键盘的两种常用编程方法,即扫描法和反转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1.矩阵式键盘实验功能:用数码管显示4*4矩阵式键盘的按键值,当K1按下后,数码管显示数字0,当K2按下后,显示为1,以此类推,当按下K16,显示F。
(1)硬件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仿真所需元器件(2)proteus仿真通过Keil编译后,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仿真。
在protues ISIS 编译环境中绘制仿真电路图,将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操作方完成矩阵式键盘实验。
具体包括绘制仿真电路图、编写c源程序(反转法和扫描法)、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需要保存原理图截图,保存c源程序,总结观察的仿真结果。
完成思考题。
三、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1.按照硬件设计在protues上按照所给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
2.在keil上进行编译后生成“xxx.hex”文件。
3.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void Scan_line()//扫描行{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0e: i=1;break;case 0x0d: i=2;break;case 0x0b: i=3;break;case 0x07: i=4;break;default: i=0;//未按下break;}}void Scan_list()//扫描列{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70: j=1;break;case 0xb0: j=2;break;case 0xd0: j=3;break;case 0xe0: j=4;break;default: j=0;//未按下break;}}void Show_Key(){if( i != 0 && j != 0 ) P0=table[ ( i - 1 ) * 4 + j - 1 ];else P0=0xff;}五、讨论和心得。
4×4矩阵键盘EDA设计
else if(Clk4EN) begin
case(KeyOut) 4'b1110 : KeyTmp1[3:0] <= KeyDone;//扫描过程中消抖 4'b1101 : KeyTmp1[7:4] <= KeyDone; 4'b1011 : KeyTmp1[11:8] <= KeyDone; 4'b0111 : KeyTmp1[15:12] <= KeyDone; default : KeyTmp1 <= 16'hffff;//清零
2021/7/23
9
7/23/2021
硬件设计
8段数码管原理图
2021/7/23
11
硬件设计
2021/7/23
12
2021/7/23
软件设计
module matrix_keyboard(Clock,nRST,nEN,pEN,INT,KeyVal,KeyIn,KeyOut);
input
Clock;//系统时钟
KeyVal <= 8'hf2;
else if(pFlag[7])
KeyVal <= 8'hfa;
else if(pFlag[8])
KeyVal <= 8'hf9;
else if(pFlag[9])
KeyVal <= 8'hf6;
else if(pFlag[10])KeyVal <= 8'hf3;
else if(pFlag[11])KeyVal <= 8'hfb;
)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数码管显示4X4矩阵键盘按键号
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题目:数码管显示4X4矩阵键盘按键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期:2012 年6月 11日一.设计目的:1) 了解单片机系统实现LED动态显示的原理及方法;2) 较为详细了解8051芯片的性能;3) 能够了解到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单片机控制原理;4) 掌握AT89C51程序控制方法;5) 掌握AT89C51 C语言中的设计和学会分析程序,进而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代码;6) 掌握4X4矩阵式键盘程序识别原理;7) 掌握4X4矩阵式键盘的设计方法;8) 学习键盘的扫描方式和应用程序设计;9) 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10) 能够按课程设计的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能够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
二.设计要求与主要内容:设计要求:单片机的P1口P1.0~P1.7连接4X4矩阵键盘,P0口控制一只P0口控制一只数码管,当4×4矩阵键盘中的某一按键按下时,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键号。
例如,1号键按下时,数码管显示“1”,二号按下的时候,数码管显示“2”,14号键按下时,数码管显示“E”等等。
主要内容:1)4×4矩阵键盘程序识别原理。
2)每个按键都有它的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
矩阵的行线和列线都连接到AT89C51中,通过按键K0~K16,来在数码管显示不同的值。
实验步骤:1) 启动keiuvision3 2)新建工程命名为单片机的C语言设计与应用3)新建文件并另存为C51c.c 4)在SourceGroop1导入文件 5)编写代码,并生成C语言设计与应用.hex文件。
6)在Proteus中设计电路图7) 将keil与Proteus联机调试,记下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果。
三.设计程序原理:(包含仿真图和流程图)1)主程序流程图2)程序流程图 若无按键按下若无按键按下若无按键按下若无按键按下结束,返回3)仿真图四.程序代码#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段码ucharcodeDSY_COD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0x88,0x83,0xc6,0xa1,0x86,0x8e,0x00};sbit BEEP=P3^7;//上次按键和当前按键的序号,该矩阵中序号范围 0~15,16 表示无按键uchar Pre_KeyNo=16,KeyNo=16;//延时void DelayMS(uint x){ uchar i;while(x--) for(i=0;i<120;i++);}//矩阵键盘扫描void Keys_Scan(){ uchar Tmp;P1=0x0f; //高 4 位置 0,放入 4 行DelayMS(1);Tmp=P1^0x0f; //按键后 0f 变成 0000XXXX,X 中一个为 0,3 个仍为1,通过异或把3个1变为 0,唯一的0变为1switch(Tmp) //判断按键发生于 0~3 列的哪一列{ case 1: KeyNo=0;break;case 2: KeyNo=1;break;case 4: KeyNo=2;break;case 8: KeyNo=3;break;default:KeyNo=16; //无键按下}P1=0xf0; //低 4 位置 0,放入 4 列DelayMS(1);Tmp=P1>>4^0x0f; //按键后 f0 变成 XXXX0000,X 中有 1 个为 0,三个仍为 1;高4位转移到低 4 位并异或得到改变的值switch(Tmp) //对 0~3 行分别附加起始值 0,4,8,12{case 1: KeyNo+=0;break;case 2: KeyNo+=4;break;case 4: KeyNo+=8;break;case 8: KeyNo+=12;}}//蜂鸣器void Beep(){uchar i;for(i=0;i<100;i++){ DelayMS(1);BEEP=~BEEP;}BEEP=0; }//主程序void main(){ P0=0x00;BEEP=0;while(1){ P1=0xf0;if(P1!=0xf0) Keys_Scan(); //获取键序号if(Pre_KeyNo!=KeyNo){ P0=~ DSY_CODE[KeyNo];Beep();Pre_KeyNo=KeyNo;}DelayMS(100);} }五.实验结果:当按键按下k0,显示管显示0,当按键按下k1时显示1,显示管可以显示1,2,3,4,5,6,7,8,9,A,B,C,D,F.六.实验体会:这次的实验提高了我的设计能力与对电路的分析能力。
4X4矩阵键盘
题目名称:4×4矩阵式键盘队员:伍星刘晓峰陈仁凤摘要:本系统采用AT89S52为控制核心。
采用4X4键盘,通过8位数码管显示动态扫描0—F 16个数字。
关键词:AT89S52键盘数码管显示Abstract: This system USES AT89S52 devices as control ing 4X4 keyboard, through eight digital tube display dynamic scan 0-16 F.Keyword: AT89S52 Keyboard LED Display目录1 方案论证与比较 (3)1.1采样方法方案论证 (3)1.2处理器的选择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周期性判别与测量方法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系统设计 (3)2.1总体设计 (3)2.2单元电路设计 (5)2.2.1 前级阻抗匹配和放大电路设计 (5)2.2.2 AD转换及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6)2.2.3 功率谱测量单元电路设计 (6)3 软件设计 (7)4系统测试 (8)5 结论 (9)参考文献: (9)附录: (9)附1:元器件明细表: (9)附2:仪器设备清单 (9)附3:电路图图纸 (10)附4:程序清单 (11)1.方案论证与比较1.1采样方法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采用FPGA作为系统主控器。
FPGA可实现各种复杂逻辑功能,规模大,集成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IO资源丰富、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处理速度快,但适用于大规模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价格高,编程实现难度大。
用液晶显示器进行键盘扫描,价格偏高,程序复杂,故不选择此方案方案二: 采用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AT89S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8位单片机,片内含8 KB Flash片内程序存储器,256 Bytes RAM,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口,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等。
4X4扫描式矩阵键盘课程设计
4x4矩阵键盘识别设计班级:1221201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涂勇学号:2012 2012 0110指导老师:钟念兵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1月1日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子信息行业将是人类社会的高科技行业之一,电子式设施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人类通往科技巅峰的直通路。
电子行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很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科技问题。
矩阵式键盘提高效率进行按键操作管理有效方法,它可以提高系统准确性,有利于资源的节约,降低对操作者本身素质的要求。
是它能准时、实时、高效地显示按键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矩阵式键盘乃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键盘模式,该系统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 个按键,显示在LED数码管上。
单片机控制依据这是键盘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不同的按键进行实时显示,其核心是单片机和键盘矩阵电路部分,主要对按键与显示电路的关系、矩阵式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各个部分进行实现。
4*4矩阵式键盘采用STM32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主要由矩阵式键盘电路、硬件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C语言编程。
STM32将检测到的按键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LED显示器上。
该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目录第一章:系统功能要求-------------------------------------------------------- 1.1 4*4 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 1.2 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容--------------------------------------------------- 第二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2.1 硬件系统主要思路和电路原理图- --------------------------------------2.2 硬件上键盘规划- --------------------------------------------------------- 第三章:系统程序的设计------------------------------------------------------3.1 程序的编写步骤-----------------------------------------------------------3.2 编写的源程序-------------------------------------------------------------- 第四章:心得体会---------------------------------------------------------------第一章:系统功能要求1.1 4*4 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利用STM32对4*4矩阵键盘进行动态扫描,当有按键盘的键时,可将相应按键值(0~F)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4X4键盘扫描实验
44键盘扫描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HDL程序的基本设计技巧;2、掌握矩阵键盘的扫描原理和使用方法。
Verilog程序:module hex_keypad(Col,Code,show,show1,count,scan,clock,Row); output[3:0] Code,Col,count; //定义列信号Col、行列信号共同决定的输出代码Code、以及计数变量count output[7:0] show,show1; //定义七段显示变量show、show1 input[3:0] Row; //定义输入行信号Rowinput scan; //定义数码管选择信号scaninput clock; //定义时钟信号clockreg[3:0] Col,Code,count; //将输出信号定义为reg型reg[7:0] show,show1;reg[1:0] cn; //定义reg型变量cn,用于计数reg reset,count_up,count_down; //定义变量reset用于计数清零,count_up开始加计数,count_down开始减计数reg[15:0] times1,times2; //定义变量times1、times2用于决定开始计数的时间assign scan=1'b1; //将数码管选择信号赋值为1always@(posedge clock) //产生列信号if(cn==4)cn<=0; elsecn<=cn+1;always@(cn)case(cn)2'b00:Col=4'b1110;2'b01:Col=4'b1101;2'b10:Col=4'b1011;2'b11:Col=4'b0111;endcasealways@(posedge clock) //行列信号共同决定输出代码Code case({Row,Col})8'b1110_1110:Code=4'h0;8'b1110_1101:Code=4'h1;8'b1110_1011:Code=4'h2;8'b1110_0111:Code=4'h3;8'b1101_1110:Code=4'h4;8'b1101_1101:Code=4'h5;8'b1101_1011:Code=4'h6;8'b1101_0111:Code=4'h7;8'b1011_1110:Code=4'h8;8'b1011_1101:Code=4'h9;8'b1011_1011:Code=4'hA;8'b1011_0111:Code=4'hB;8'b0111_1110:Code=4'hC;8'b0111_1101:Code=4'hD;8'b0111_1011:Code=4'hE;8'b0111_0111:Code=4'hF;endcasealways@(posedge clock) //由输出Code决定数码管的显示,七段用十六进制数表示case(Code[3:0])4'h0:show=8'hFC;4'h1:show=8'h60;4'h2:show=8'hDA;4'h3:show=8'hF2;4'h4:show=8'h66;4'h5:show=8'hB6;4'h6:show=8'h3E;4'h7:show=8'hE0;4'h8:show=8'hFE;4'h9:show=8'hE6;4'hA:show=8'hEE;4'hB:show=8'hCE;4'hC:show=8'h9C;4'hD:show=8'h7A;4'hE:show=8'h9E;4'hF:show=8'h8E;endcasealways@(posedge clock) //加减计数case(Code)4'h0:begin reset=1;count_up=0;count_down=0;end //按0键时清零4'hE:begin count_up=1;count_down=0;end //按E键加计数4'hF:begin count_down=1;count_up=0;end //按F键减计数default: begin count_down=0;count_up=0;reset=0; end //按其它键不计数endcasealways@(posedge clock)if(times1==1000) times1<=101; else if (count_up) times1<=times1+1;always@(posedge clock)if(times2==1000) times2<=101; else if (count_down) times2<=times2+1; always@(posedge clock)if(reset)count<=4'h0; elseif (times1>100&&Code==4'hE) //加计数begincount<=count+4'b1;if (count==4'h9) count<=4'h0;endelseif (times2>100&&Code==4'hF) //减计数begincount<=count-4'b1;if (count==4'h0) count<=4'h9;endalways@(posedge clock) //计数显示case(count[3:0])4'h0:show1=8'hFC;4'h1:show1=8'h60;4'h2:show1=8'hDA;4'h3:show1=8'hF2;4'h4:show1=8'h66;4'h5:show1=8'hB6;4'h6:show1=8'h3E;4'h7:show1=8'hE0;4'h8:show1=8'hFE;4'h9:show1=8'hE6;endcaseendmodule仿真波形:Col、Row、Code、show、show[17..10]为十六进制显示,times1、times2、count为十进制显示当Code为F(即按F键)时,show显示8E即F,表明此时按下的是F 键。
4x4矩阵键盘
XTAL1
19
XTAL2
18
RST
9
PSEN ALE EA
29 30 31
P1.0/T2 P1.1/T2EX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1 2 3 4 5 6 7 8
一、矩阵键盘义定 单片机外部设备中使用的排布类似于矩阵形式 的按键组。
0
Y0
1
2
3
4
Y1
5
6
7
8
Y2
9
A
B
C
Y3
D
E
F
Y4 Y5 Y6 Y7
二、使用矩阵键盘优点 在按键数量较多时,减少I/O口资源的占用, 通常采用矩阵键盘。
三、教学任务: 设计一个4×4矩阵键盘,其键值为0---F,按 下按键 ,数码管显示相应键值,要求用行扫描法 识别键盘,且键盘要有去抖动功能。
//键值表
//共阳极数码管编码表
// 定义变量类型 //大循环 //置行为低电平0,列为高电平1,读列值。 //判断有,无键盘按下 //去抖延迟 //如果if的值为真,这时可以确定有键盘按下 //存储列读入的值 //置列为0,行为1,读行值。 //位或运算,求键值,赋给key //查找键值表,确定所按键的序号
P0.0/AD0 P0.1/AD1 P0.2/AD2 P0.3/AD3 P0.4/AD4 P0.5/AD5 P0.6/AD6 P0.7/AD7 P2.0/A8 P2.1/A9 P2.2/A10 P2.3/A11 P2.4/A12 P2.5/A13 P2.6/A14 P2.7/A15 P3.0/RXD P3.1/TXD P3.2/INT0 P3.3/INT1 P3.4/T0 P3.5/T1 P3.6/WR P3.7/RD AT89C52
4×4键盘扫描程序
键盘程序假设P2.0-P2.3为H0-H3,P2.4-P2.7为L0-L3 (列) L0 L1 L2 L3(行) H0 0 1 2 3H1 4 5 6 7H2 8 9 A BH3 C D E F首先,行为P2口的低四位,而列为高四位。
P0口为数码管输出口。
第一种思路就是逐行逐列判断法。
#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char code table[17] =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0xbf};//八段数码管对应0-F值. uchar temp;void Delay_1ms(uint i)//1ms延时{uint x, j;for(j=0;j<i;j++)for(x=0;x<=148;x++);}void delay()//消除按键抖动延时{int i,j;for(i=0; i<=10; i++)for(j=0; j<=2; j++);}uchar Keyscan(void){uchar i,j,row,col;temp=P2&0xf0;for(i=0; i<4; i++){if(!(temp&(0x10<<i)))row=i;}P2=0x0f;temp=P2&0x0f;for(j=0; j<4; j++){if(!(temp&(0x01<<j)))col=j;}return (row+col*4);}void Main(void){uchar Key_Value=16; //读出的键值uchar i=0;while(1){P2 = 0xf0;temp=P2;if(temp != 0xf0){Delay_1ms(80); //按键消抖if(temp != 0xf0){Key_Value = Keyscan();}Delay_1ms(350); //按键消抖}P0 = table[Key_Value];//P0口输出数据到数码管}次读取结果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当前按键的特征编码。
单片机课程设计---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电路的设计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课程设计题目: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电路的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信061班*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 2008.12 )目录第1节引言 (2)1.1 4*4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 (2)1.2 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第2节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4)2.1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 (4)2.2 单片机主机系统电路 (5)2.2.1 时钟电路 (4)2.2.2 复位电路 (5)2.2.3 矩阵式键盘电路 (5)2.3 译码显示电路 (6)第3节系统软件设计 (11)3.1 软件流程图 (8)3.2 系统程序设计 (9)第4节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电路的设计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061 姜铮铮指导教师:余水宝第一节引言矩阵式键盘乃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键盘模式,该系统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个按键,即时在LED数码管上。
单片机控制的据这是键盘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不同的按键进行实时显示,其核心是单片机和键盘矩阵电路部分,主要对按键与显示电路的关系、矩阵式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各个部分进行实现。
4*4矩阵式键盘采用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矩阵式键盘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汇编语言编程。
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按键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LED显示器上。
该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1.1 4*4矩阵式键盘识别显示系统概述矩阵式键盘模式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个按键,实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按键信息。
显示按键信息,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精确度,省下了很多的I/O端口为他用,相反,独立式按键虽编程简单,但占用I/O口资源较多,不适合在按键较多的场合应用。
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要用到输入数字、字母、符号等操作功能,如电子密码锁、电话机键盘、计算器按键等,至少都需要12到16个按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独立式按键的话,显然太浪费I/O端口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矩阵式键盘。
单片机4X4键盘扫描和显示课程设计
二、设计内容1、本设计利用各种器件设计,并利用原理图将8255单元与键盘及数码管显示单元连接,扫描键盘输入,最后将扫描结果送入数码管显示。
键盘采用4*4键盘,每个数码管可以显示0-F共16个数。
将键盘编号,记作0-F,当没按下其中一个键时,将该按键对应的编号在一个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当在按下一个键时,便将这个按键的编号在下一个数码管上显示,数码管上可以显示最近6次按下的按键编号。
设计并实现一4×4键盘的接口,并在两个数码管上显示键盘所在的行与列。
三、问题分析及方案的提出4×4键盘的每个按键均和单片机的P1口的两条相连。
若没有按键按下时,单片机P1口读得的引脚电平为“1”;若某一按键被按下,则该键所对应的端口线变为地电平。
单片机定时对P1口进行程序查询,即可发现键盘上是否有按键按下以及哪个按键被按下。
实现4×4键盘的接口需要用到单片机并编写相应的程序来识别键盘的十六个按键中哪个按键被按下。
因为此题目还要求将被按下的按键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用两个数码管来分别显示被按下的按键的行与列表示任意一个十六进制数)分别表示键盘的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0xXE、0xXD、0xXB、0xX7(X表示任意一个十六进制数)则分别表示键盘的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和第四列。
例如0xD7是键盘的第二行第四列的按键对于数码管的连接,采用了共阳极的接法,其下拉电阻应保证芯片不会因为电流过大而烧坏。
五、电路设计及功能说明4×4键盘的十六个按键分成四行四列分别于P1端口的八条I/O数据线相连;两个七段数码管分别与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的低七位I/O数据线相连。
数码管采用共阳极的接法,所以需要下拉电阻来分流。
结合软件程序,即可实现4×4键盘的接口及显示的设计。
当按下键盘其中的一个按键时,数码管上会显示出该按键在4×4键盘上的行值和列值。
所以实现了数码管显示按键位置的功能四、设计思路及原因对于4×4键盘,共有十六个按键。
单片机4x4矩阵式键盘的设计与仿真
课程设计报告(单片机原理和应用)题目名称4x4矩阵式键盘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4x4矩阵式键盘的设计与仿真1、设计原理:1.1 矩阵式键盘工作原理矩阵式键盘使用于按键数量较多的场合,它由行线与列线组成,按键位于行、列的交叉点上,行、列线分别列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
行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5V上。
无键按下时,行线处于低电平状态,而当有按键按下时,行线电平状态将由与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电平一样为高电平。
这是识别矩阵键盘按键是否被按下的关键所在。
一个4x4的行列可以构成一个16按键的键盘。
本次以扫描法来识别按键。
在扫描法中分两步处理按键,首先是判断有无键按下,让所有的列线置高电平,检查各行线电平是否有变化,如行线有一个为高,则有键按下。
当判断有键按下时,使列线依次变低,其余各列为高电平,读行线,进而判断出具体哪个键被按下。
下表为7段共阴极段码表:显示字符共阴极段码显示字符共阴极段码“0”3FH“8”7FH“1”06H“9”6FH“2”5BH“A”77H“3”4FH“b”7CH“4”66H“C”39H“5”6DH“d”5EH“6”7DH“E”79H“7”07H“F”71H“灭“00H 1.2 实验环境Keil uVision3proteus 71.3 功能设计描述由4x4组成16个按钮矩阵式键盘按键成功会在7段LED显示该按键的键号1.4 主要知识点Keil uVision3的使用及调试proteus 7的使用及调试键盘接口、LED 显示接口、模拟电路的相关知识2、实现及编程2.12.2电路原理图2.3程序内容4x4行列式键盘识别7段数码管输出2.4 汇编源程序LINE EQU 30HROW EQU 31HVAL EQU 32HORG 00HSTART: MOV DPTR,#TABLE ;段码表首地址MOV P2,#00H ;数码管显示初始化LSCAN: MOV P3,#0F0H ;电平,行线置低电平L1: JNB P3.0,L2 ;逐行扫描LCALL DELAY50ms ;调用延时,消除抖动JNB P3.0,L2MOV LINE,#00H ;存行号LJMP RSCANL2: JNB P3.1,L3LCALL DELAY50msJNB P3.1,L3MOV LINE,#01HLJMP RSCANL3: JNB P3.2,L4LCALL DELAY50msJNB P3.2,L4MOV LINE,#02HLJMP RSCANL4: JNB P3.3,L1LCALL DELAY50msJNB P3.3,L1MOV LINE,#03HRSCAN: MOV P3,#0FH ; 列线置低电平,行线置高电平C1: JNB P3.4,C2 ;逐列扫描MOV ROW,#00H ;存列号LJMP CALCUC2: JNB P3.5,C3MOV ROW,#01HLJMP CALCUC3: JNB P3.6,C4MOV ROW,#02HLJMP CALCUC4: JNB P3.7,C1MOV ROW,#03HCALCU: MOV A,LINE ;根据行号和列号计算键值MOV B,#04HMUL AB ;A与B相乘后,高位赋给B,低位赋给AADD A,ROWMOV VAL,A ;存键值MOVC A,@A+DPTR ;要据键值查段码MOV P2,A ;输出段码显示LJMP LSCANDELAY50ms: MOV R6,#3DH ;延时50ms子程序Lop: MOV R7,#0FFHDJNZ R7,$DJNZ R6,LopRETTABLE: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 ; 共阴极LED段码表DB 7FH,6FH,77H,7CH,39H,5EH,79H,71HEND3、调试及测试3.1调试通过按下4x4行列式键盘的按键,并在7段led显示所按下的键值,如按下F后显示如下图:3.2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当在选7段显示数码管时,由于不知道哪个类型是共阴极的,所以就随便选了一个,以至于在运行的时候数码管没有显示,后给换了另一个类型的,即可。
4x4键盘
4x4键盘输入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4×4矩阵式键盘程序识别原理。
2.掌握4×4矩阵式键盘按键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主要原理为扫描键盘矩阵时,每次只有一行电平拉低。
在逐次扫描拉低的这些行的同时,去读那些列的电平。
;被拉低的行上,按下的键对应的列的电平为0 ,其它为1. 用左移位的指令,在进位位CY里就可以检测出是0还是1.为1表示无按下,;为0表示该键按下。
在扫描按键时,如无按下,则取码指针R1加1后,继续扫描。
如有键按下,转按键处理子程序,按键按下标志位;F0清0(表示按下)。
此时,取码指针的值,就是按键的键名。
随后继续进入按键检测子程序重新扫描。
每个按键有它的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
矩阵的行线和列线分别通过两并行接口和CPU通信。
每个按键的状态同样需变成数字量“0”和“1”,开关的一端(列线)通过电阻接VCC,而接地是通过程序输出数字“0”实现的。
键盘处理程序的任务是:确定有无键按下,判断哪一个键按下,键的功能是什么;还要消除按键在闭合或断开时的抖动。
两个并行口中,一个输出扫描码,使按键逐行动态接地,另一个并行口输入按键状态,由行扫描值和回馈信号共同形成键编码而识别按键,通过软件查表,查出该键的功能。
键盘连接成4×4的矩阵形式,占用单片机P1口的8根线,行信号是P1.0-1.3,列信号是P1.4-1.7。
三、实验内容及过程:1、流程图2、实验中碰到的问题编写程序时需要用到的共阳字形码,不能与共阴字形码混淆。
在仿真过程中,数码管下拉电阻起到分流作用,应该接地,但是却始终不能出结果,将下拉电阻与电源相连就可以显示正确了。
四、实验现象:按下一个键,在数码管上就会显示对应的数字或者字母。
五、程序: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 MAIN: MOV DPTR,#TABLCALL KEYMOVC A,@A+DPTRMOV P1,ALJMP MAIN KEY: LCALL KSJNZ K1LCALL DELAYAJMP KEYK1: LCALL DELAYLCALL KSJNZ K2AJMP KEYK2: MOV R2,#0EFHMOV R4,#0000HK3: MOV P1,R2L6: JB P2.0,L1MOV A,#0000HAJMP LKL1: JB P2.1,L2MOV A,#04HAJMP LKL2: JB P2.2,L3MOV A,#08HAJMP LKL3: JB P2.3,NEXTMOV A,#0CH LK: ADD A,R4PUSH ACCK4: LCALL DELAYLCALL K4POP ACCRETNEXT: INC R4MOV A,R2JNB ACC.7,KEYRL AMOV R2,AAJMP K3KS: MOV P2,#0FHMOV A,P2XRL A,#0FHRETDELAY:MOV R6,#0FEHLOOP1:MOV R7,#0FEHLOOP2:DJNZ R7,LOOP2DJNZ R6,LOOP1RETTAB: DB 0C0HDB 0F9HDB 0A4HDB 0B0HDB 99HDB 92HDB 82HDB 0F8HDB 80HDB 90HDB 088HDB 083HDB 0C6HDB 0A1HDB 086HDB 08EHEND六、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懂得如何安装kell软件以及实验仿真板,懂得KEIL C51单片机仿真软件的调试,掌握了单片机矩阵键盘的基本知识。
X4扫描式矩阵键盘课程设计
4X4扫描式矩阵键盘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 4_4扫描式矩阵键盘设计姓名:DUKE班级:电子1008班学号:10086成绩:日期:2014年1月6日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子信息行业将是人类社会的高科技行业之一,式设施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人类通往科技巅峰的直通路。
电子行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很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科技问题。
矩阵式键盘提高效率进行按键操作管理有效方法,它可以提高系统准确性,有利于资源的节约,降低对操作者本身素质的要求。
是它能准时、实时、高效地显示按键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矩阵式键盘乃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键盘模式,该系统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个按键,显示在LED数码管上。
单片机控制依据这是键盘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不同的按键进行实时显示,其核心是单片机和键盘矩阵电路部分,主要对按键与显示电路的关系、矩阵式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各个部分进行实现。
4*4矩阵式键盘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矩阵式键盘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C语言编程。
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按键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LED显示器上。
该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目录第一章:系统功能要求-------------------------------------------------------- 4*4 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第二章:方案论证--------------------------------------------------------------- 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原理图绘制说明----------------------------------------------------------画出流程图----------------------------------------------------------------原理图绘制---------------------------------------------------------------第四章:系统程序的设计------------------------------------------------------ 程序的编写步骤-----------------------------------------------------------编写的源程序--------------------------------------------------------------第五章:调试及性能分析------------------------------------------------------ 第六章: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第一章:系统功能要求4*4 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AT89C51单片机对4*4矩阵键盘进行动态扫描,当有按键盘的键时,可将相应按键值(0~F)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4×4键盘扫描电路设计
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设计报告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3)二、设计思路 (3)三、设计内容 (4)3.1、原理分析 (4)3.1 1、4* 4键盘的扫描 (4)3.1.2、扫描结果的显示 (5)3.1.3、电路符号 (5)3.1.4、数码管地址选择控制信号 (6)3.2、程序设计 (6)3.3、管脚分配 (10)四、系统调试与结果 (11)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12)六、课程设计体会 (13)七、参考文献 (13)一、设计目的1、掌握常用的输入设备—行列式键盘接口电路的实现方法。
2、学习较复杂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二、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为“4 * 4键盘”模拟图。
行“kbrow”有四行:kbrow0、kbrow1、kbrow2、kbrow3。
列“kbcol”有四列:kbcol0、kbcol1、kbcol2、kbcol3 通过给四行赋值循环地对每行进行扫描,例如:通过行线赋值为“1000”时,这样就使得第0行“0键、1键、2键、3键”处在高电平的状态下。
此时如果0键被按下,那么就有第0列输出为高电平。
即四位kbcol输出为“1000”,获取键值为“0”然后在7段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图1 4 * 4键盘三、设计内容3.1、原理分析在数字系统设计中,4*4矩阵键盘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通常作为系统的输入模块。
对应于键盘上每一个键的识别,一般采用扫描的方法来实现。
下面介绍一种用列信号进行扫描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如图2所示。
当进行列扫描时,扫描信号由列引脚进入键盘,以1000、0100、0010、0001的顺序每次扫描不同的一列,然后读取行引脚的点评信号,以此可以判断是哪个按键被按下。
例如,当扫描行信号独处的值为“0000”时,表示正在扫描“89AB”一列,如果该列没有按键被按下,则由行信号读出的值为“0000”;反之,如果按键“9”被按下时,则该行信号读出的值为“0110”。
图2 4 * 4键盘及行列代码3.1 1、4* 4键盘的扫描在这一部分中,利用时钟信号进行扫描和频率计数器的计数来完成对键盘的扫描。
44矩阵键盘课程设计
4 4矩阵键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4x4矩阵键盘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连接方式和扫描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4x4矩阵键盘电路。
3. 学生了解矩阵键盘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如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对4x4矩阵键盘的扫描和按键识别。
2. 学生能够运用调试工具,对矩阵键盘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矩阵键盘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激发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志向。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和编程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课本知识,通过设计4x4矩阵键盘电路,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原理和方法。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矩阵键盘基础知识:介绍矩阵键盘的原理、电路连接方式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 相关章节:课本第三章第二节“矩阵键盘及其应用”2. 4x4矩阵键盘电路设计:讲解如何搭建4x4矩阵键盘电路,包括硬件连接、电路图绘制等。
- 相关章节:课本第三章第三节“矩阵键盘电路设计”3. 矩阵键盘编程:介绍如何使用Arduino编程软件编写程序,实现对4x4矩阵键盘的扫描和按键识别。
- 相关章节:课本第四章第一节“Arduino编程基础”及第四节“矩阵键盘编程实例”4. 矩阵键盘电路调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调试工具进行故障排查,以及如何对电路和程序进行优化。
- 相关章节:课本第五章“电路调试与优化”5. 团队合作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共同完成矩阵键盘电路设计与程序编写,并进行成果展示。
4矩阵按键课程设计
4矩阵按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矩阵按键的基本概念,掌握矩阵按键的排列方式和编码原理;2. 学会运用4×4矩阵按键进行电路设计和搭建;3. 了解矩阵按键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4×4矩阵按键电路的设计与搭建;2. 掌握矩阵按键的编程方法,实现对按键的识别和功能分配;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敢于尝试和挑战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矩阵按键的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矩阵按键原理介绍:包括矩阵按键的排列方式、编码原理以及扫描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矩阵键盘的设计与应用”2. 4×4矩阵按键电路设计与搭建:讲解如何设计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进行电路搭建;-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矩阵键盘的电路设计与搭建”3. 矩阵按键编程方法:介绍如何使用编程语言对矩阵按键进行编程,实现对按键的识别和功能分配;-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矩阵键盘的编程方法”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4×4矩阵按键电路的设计、搭建和编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章节:实践环节5.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矩阵按键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实例,了解其实际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四章“矩阵键盘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6.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教材章节:本章总结与拓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矩阵按键原理介绍第二课时:4×4矩阵按键电路设计与搭建第三课时:矩阵按键编程方法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含讨论与指导)第五课时:应用案例分析及课程总结与拓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为学生讲解矩阵按键的基本原理、电路设计与搭建方法以及编程技巧。
数码管显示4×4矩阵键盘
2013年1月1.课程设计目的1.1巩固和加深对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知识的理解;1.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1.3学会方案论证的比较方法,拓宽知识,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1.4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软、硬件的设计和调试方法;1.5能按课程设计的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图和流程图。
2.课程设计要求单片机的P1口的P1.0~P1.7连接4×4矩阵键盘,P0口控制一只数码管,当4×4矩阵键盘中的某一按键按下时,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键号。
例如,1号键按下时,数码管显示“1”, 14号键按下时,数码管显示“E”等等。
3.硬件设计3.1 设计思想分析本任务的要求,使设计能够完成当4*4矩阵键盘中的某一按键按下时,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键盘号。
则本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模块构成:显示模块,共阴极LED数码管;输入模块,4*4矩阵键盘;3.2主要元器件介绍矩阵键盘又称为行列式键盘,它是用4条I/O线作为行线,4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
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一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
这样键盘中按键的个数是4×4个。
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 口的利用率。
数码管不同位显示的时间间隔可以通过调整延时程序的延时长短来完成。
数码管显示的时间间隔也能够确定数码管显示时的亮度,若显示的时间间隔长,显示时数码管的亮度将亮些,若显示的时间间隔短,显示时数码管的亮度将暗些。
若显示的时间间隔过长的话,数码管显示时将产生闪烁现象。
所以,在调整显示的时间间隔时,即要考虑到显示时数码管的亮度,又要数码管显示时不产生闪烁现象。
4.1 设计思想按键采用线反转法先把列线置成低电平,行线置成输入状态,读行线;再把行线置成低电平,列线输入状态,读列线。
当有键按下时,由两次所读状态即可确定所按键的位置,不需扫描,键盘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课程设计矩阵键盘扫描
课程设计矩阵键盘扫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矩阵键盘扫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矩阵键盘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键盘扫描的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矩阵键盘扫描原理设计简单的键盘输入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矩阵键盘的基本原理、键盘扫描的算法实现和程序设计。
首先,学生将学习矩阵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键盘扫描的基本概念。
然后,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键盘扫描算法,包括行列扫描法和非阻塞扫描法。
最后,学生将通过实际编程练习,掌握如何使用矩阵键盘扫描原理设计实用的键盘输入系统。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矩阵键盘扫描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其次,将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深入理解键盘扫描的实现方法。
此外,还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最后,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自设计和实现矩阵键盘扫描程序。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提供基础知识,参考书将提供更深入的内容,多媒体资料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键盘扫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让他们能够亲自验证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学生将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矩阵键盘扫描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30%的比重,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业将占20%的比重,通过布置相关的编程练习和项目设计,评估学生对矩阵键盘扫描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将占50%的比重,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将通过笔试和上机操作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整理)4x4键盘.
单片机实训教材单片机的应用键盘扫描程序FY:江西华忆电子工业中等学校键盘扫描程序设计一,实训教学目的1,了解键盘的组成及接线方法2,了解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的组成3,学习非编码键盘的扫描方法步骤4,编写程序实现简单键盘设计和矩阵键盘的编程。
二,主要元件的介绍。
1,CPU AT89S51AT89S51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微处理器,有4KBZ可在系统编程(ISP) Flash闪速存储器,1000次擦写周期,它与工业标准的80C51和80C52的指令集及输出PIN脚完全兼容。
128X8-bit片内RAM,32个可编程I/O脚,2个16-位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低功耗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3,键盘原理1)独立式键盘的接线原理独立式键盘是由若干个机械触点开关构成的,把它与单片机的I/O口县连接起来,通过读I/O口的电平状态,即可识别出相应的按键是否被按下,看下面的电路图:如果按键不被按下,其端口就为高电平,如果相应的按键被按下,则端口变为低电平。
在这种键盘的连接方法中,我们通常采用上拉电阻接法,即各按键开关一端接低电平,另一端接单片机I/O口线并通过上拉电阻与VCC相连,这是为了保证在按键断开时,各I/O口线有确定的高电平,如果端口内部已经有上拉电阻,则外电路的上拉电阻就可以省去,想想看,哪几个并行口内部有上拉电阻呢?通常我们用来做键盘的有触点式和非触点式两种,单片机中应用的一般是由机械触点构成的触点式微动开关,这种开关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优点,但当我们按下按键或释放按键的时候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会产生抖动,看上图的按键脉冲波形,这种抖动对于人来说是感觉不到的,但对单片机来说,则是完全可以感应到的,因为计算机处理的速度是在微秒级的,而机械抖动的时间至少是毫秒级,对计算机而言,这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了,按键区抖动原则和方法常用的有两种: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
硬件去抖动方法很多,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4扫描式矩阵键盘课程设计(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4X4扫描式矩阵键盘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 4_4扫描式矩阵键盘设计姓名: DUKE 班级:电子1008班学号: 10086 成绩:日期: 2014年1月6日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子信息行业将是人类社会的高科技行业之一,式设施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人类通往科技巅峰的直通路。
电子行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很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科技问题。
矩阵式键盘提高效率进行按键操作管理有效方法,它可以提高系统准确性,有利于资源的节约,降低对操作者本身素质的要求。
是它能准时、实时、高效地显示按键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矩阵式键盘乃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键盘模式,该系统以N个端口连接控制N*N 个按键,显示在LED数码管上。
单片机控制依据这是键盘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不同的按键进行实时显示,其核心是单片机和键盘矩阵电路部分,主要对按键与显示电路的关系、矩阵式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各个部分进行实现。
4*4矩阵式键盘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矩阵式键盘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C语言编程。
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按键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LED显示器上。
该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目录第一章:系统功能要求--------------------------------------------------------4*4 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第二章:方案论证---------------------------------------------------------------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原理图绘制说明----------------------------------------------------------画出流程图----------------------------------------------------------------原理图绘制---------------------------------------------------------------第四章:系统程序的设计------------------------------------------------------程序的编写步骤-----------------------------------------------------------编写的源程序--------------------------------------------------------------第五章:调试及性能分析------------------------------------------------------第六章:心得体会---------------------------------------------------------------参考文献----------------------------------------------------------------------------第一章:系统功能要求4*4 矩阵式键盘系统概述AT89C51单片机对4*4矩阵键盘进行动态扫描,当有按键盘的键时,可将相应按键值(0~F)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由—(列)和—(行)组成4*4矩阵键盘,p0口接LED静态显示电路。
由于p0口内部无上拉电阻,因此必须外部接上上拉电阻,其值的选择可以根据LED数码管发光电流及其亮度来决定。
通过编写4*4键盘的驱动程序,当有键盘按下时,能够在数码管显示器与按键的键值对应的数字。
最常见键盘布局如下图所示。
一般由16个按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也是单片机系统中最常见的形式,本设计就采用这个键图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单片机控制的键盘识别显示系统,分别对按键信息和显示电路以及软、硬件各个部分进行研究。
主要内容如下:根据矩阵式键盘的特点,进行键盘控制系统的整体研究与设计;熟练掌握protues软件的使用,并能够按要求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实现相应的功能;LED实时显示按键的信息;采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实现按键信息的提取和显示。
第二章:方案论证用proteus 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按照设计任务在proteus 7professional 中绘制电路原理图。
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编写程序,画出程序流程图,并在proteus下进行仿真,实现相应功能。
以AT89C51为核心,设计系统硬件电路,并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制作实物。
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原理图绘制说明用AT89C51单片机对4*4矩阵键盘进行动态扫描,当按键盘的键时,可以将相应的按键值(0~F)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4*4矩阵键盘是用4条I/O线作为行线,4条I/O线作为列线,在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每个按键有它的行值和列值。
在“单片机系统”区域中,把单片机的-端口通过8联拨动拨码开关连接到“4×4行列式键盘”区域的相应端口上。
在“单片机系统”区域中,把单片机的-端口连接到“静态数码显示模块”区域中的任何一个a-g端口上;要求:对应着a,对应着b,……,对应着g。
画出流程图流程开始先对第一列进行扫描,如果没有按键,再对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分别进行扫描,如果没有返回到开始;如果第一列有按键,分别对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进行扫描,若有按键按下分别显示0、1、2、3;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类似第一列,分别对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进行扫描,有按键相应的显示出数值。
判断有无按键按下的方法是:第一步,置列线—为输入状态,从行线—输出低电平,读入列线数据,若某一列线为低电平,则该列线上有键闭合。
第二步,行线轮流输出低电平,从列线—读入数据,若有某一列为低电平,则对应行线上有按键按下。
综合一二两步的结果,可以确定按键的编号。
但是键闭合一次只能进行一次键功能操作,因此必须等到按键释放后,再进行键功能操作,否则按键一次,有可能会连续多次进行同样的操作。
流程图如下:图原理图绘制打开protrus仿真软件,进入主界面,然后新建一个图纸文件,软件默认为A4纸张,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不需要修改。
开始绘图,点击按钮P,弹出选择添加的器件框图,在Keywords里直接输入所需器件的名称或者在Category的下面各个选项里一次查找所需的器件名称,然后点击ok 将所需器件添加进去。
依次添加AT89C51芯片,共阳极的7段数码管,16个按键,8个电阻R0~R7,一个晶片,3个电容,地及电源。
按照设计的要求正确的连接电路,连接时注意管脚的分配及AT89C51的工作原理。
对连接好的电路图进行仿真,如果有错误要先按下暂停,然后对电路进一步的调整与修改,再进行仿真,保存原理图文件。
用protrus仿真软件所画的仿真图如下:图仿真原理图第四章:系统程序的设计程序的编写步骤判断是否有键按下;识别被按下的键;查数码显示编码表;编写的源程序#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ex”文件,导入AT89C51芯片中,用鼠标右键点击AT89C51,然后点鼠标左键,弹出编辑元件的框图,在programfile里添加.hex文件,再点OK。
点击“开始”按键,进行仿真,点击右边4*4按键,则数码管显示0~F,仿真结果符合实验要求,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仿真结果显示图(图中显示4)系统实现的功能基本功能:通过键盘输入,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数值;功能优势:键盘输入,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在数码管连接方面克服了共阳极数码管显示不清晰的困难。
第五章:心得体会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本次电子线路设计,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去加强锻炼创新精神,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让我深刻的意识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
电子线路的学习对于我们专业来说非常的重要,通过本次设计也让我更加清晰了对专业的了解,理论知识再丰富,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也是不行的;本次设计也运用到了proteus仿真软件,由于之前没有学过该仿真软件,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庆幸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对proteus软件也有了很大的了解,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所以也让我意识到,如果你想学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会学好。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1】张朝等;电子线路原理及串口外设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2】曾志海、姜连鑫;电子线路设计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刘志刚等;电子线路应用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赵秋爽、洪绍龙等;电子线路开发基础与经典设计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5】王星寒等;从0开始教你学电子线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