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学救国之路

合集下载

九一八事变后的“科学救国”思潮研究(1931-1937)

九一八事变后的“科学救国”思潮研究(1931-1937)

九一八事变后的“科学救国”思潮研究(1931-1937)
徐凡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11
【摘要】“科学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现象。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对“科学救国”寄予厚望。

中国科学界在肯定科学能够救国的同时,驳斥了其他一些急功近利的救国口号。

在社会压力之下,科学界对“科学救国”的途径产生了分歧。

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孰轻孰重,各方争论不休。

在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努力下,各方暂时形成了共识。

九一八事变后“科学救国”思潮的新变化,突出反映了科学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

【总页数】5页(P13-16)
【作者】徐凡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4
【相关文献】
1.从"科学救国"到"科学不能救国"——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的演进
2.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潮的社会影响
3.从“科学救国”到“科学不能救国”——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的演进
4.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再认识
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对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求救国之路课件

探求救国之路课件

救国之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
01
实现民族独立、国家振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历
史赋予的紧迫任务。
社会进步与人民幸福
02
探索救国之路,旨在实现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让中华民族重
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继承先烈遗志与担当历史责任
03
作为后辈学子,我们应继承先烈的遗志,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
戊戌变法与思想启蒙
戊戌变法背景及过程
01
02
03
04
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民 族危机,爱国人士积极探求救
国之路。
维新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 新派发起维新运动,光绪帝支
持变法。
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 是诏》,实施戊戌变法,推行
新政。
变法失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戊戌变法失败。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
革命团体的成立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 命团体的成立,为辛亥革命的 爆发提供了组织基础。
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 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为辛 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
思想启蒙运动打破了封建 思想的束缚,使人们开始 接受西方民主、科学等先 进思想。
培育人才
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 教育近代化,培养了一批 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探索道路
思想启蒙运动为后来的民 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 理论准备,为探索救国之 路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背景及过程Fra bibliotek 中国共产党初期探索及实践

《探索救国之路》课件

《探索救国之路》课件
新技术的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挑战:国际竞争激烈
国际竞争激烈,需要提升国家竞争力。
结语
救国之路的必要性与重 要性
救国之路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 重要性和必要性。
众志成城,共同推动国 家发展
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共同推动 国家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好的 救国之路
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探索国 家发展的更好之路。
《探索救国之路》PPT课 件
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瓶颈、社会结构失衡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探索救国之 路对于国家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面临的问题
经济发展瓶颈
当前经济增长遇到了瓶颈,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社会结构失衡
社会结构的不平衡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探索救国之路的必要性
1 国家前途命运牵动
亿万民众
国家的发展关系到亿万 民众的福祉和未来。
2 当前发展面临挑战
目前国家发展面临诸多 挑战,需要探索解决之 道。
3 只有探索救国之路
才能走向繁荣
只有通过探索救国之路, 国家才能走向繁荣。
探索救国之路的路径选择
创新创业
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促进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国 家科技实力。
环境保护
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 发展。
探索救国之路的政策推行
1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为救国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2
减少政府干预
适度减少政府干预,鼓励市场活力和自主创新。
3
促进经济转型
推动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索救国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包括《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作品真切体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呐喊>自序》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

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

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狂人日记》1、故事梗概《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本篇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

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

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

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求学交大,踏上工程救国之路

求学交大,踏上工程救国之路

求学交大,踏上工程救国之路——林同炎诞辰100周年纪念系列报道之一1927年,有一位未足15岁的少年以入学成绩第一的荣耀考入了唐山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学号是A575。

过了4年,他从这个学校土木工程系铁道专业毕业,在同届毕业生中他年龄最小。

他,就是林同炎,唐山交大的杰出毕业生,后来成为世界工程界的一代天骄,国际公认的最伟大的结构工程师之一,被世人尊称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预应力先生”和“美国的预应力混凝土之父”,人们赞誉他是“极具幻想力的工程师”、评价他“在预应力混凝土的开创性工作对现代结构设计具有世界性的深远影响”、认为“他的精神将永存于他那些革新性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而设计出来的桥梁与建筑之中”。

弃清华进交大林同炎1912年出生在福州,12岁以前,林同炎主要在家里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著作。

后来从哥哥林同济那里接触到了很多现代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这对他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7年,林同炎中学毕业以后,面临着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的问题。

由于林同炎的几个兄妹和伯父都曾在清华大学读书,而林同炎本身也喜欢文学,认为学文科可以从政救国,所以他想去清华大学学习政治。

而他父亲则执意要他学工科,由于当时唐山交通大学在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以及冶金工程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所以,他同时报考了清华大学和唐山交通大学。

林同炎在清华大学的入学成绩是第五名,而在唐山交大是第一名。

当时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状况,孙中山先生曾在唐山交大讲演时就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

要想国强民富,必须要修铁路,搞建设。

这就坚定了林同炎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道路的想法。

同时林同炎以及家人都认为,唐山交大是交通部办的学校,毕业以后可以在铁路系统工作,可为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所以最后他选择了唐山交大。

当然,他选择唐山交大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两所大学的入学成绩排名,年轻好胜的林同炎最终选择以第一名的成绩就读唐山交大,并从此与交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科学与救国_近代中国科学观念开展的历史语境

科学与救国_近代中国科学观念开展的历史语境

科学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自近代传入中国就带有鲜明的经世致用色彩。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大致经历了技术救国、政治救国、实业救国和文化救国几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思想家,在如何实现救国这一问题上,都一致认可科学的价值。

这使得科学作为一种外来的价值观念,通过与救国主题结合,很快实现了本土化并得以确立。

然而,在不同的救国主张下,人们对于科学本质和科学功能的认识又不尽相同。

这种对科学阐释“一致而百虑”的现象,反映了科学观念的确立与开展,受到了近代中国特殊历史语境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一、科学与技术救国从洋务运动开始,科学伴随着军事技术改革和工业化进程开始在中国大规模传播。

与传统社会中将技术视为“奇技淫巧”不同,近代科技是以西方文明进步的标志被国人认识和接受。

这一时期,作为主持洋务运动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以泰西之学、艺学或格致学来称呼科学,提出了“制器”以“自强”的口号,其实质即技术救国。

支持洋务运动的官僚们认为,技术是否强大是衡量中西国家实力的标准,他们意识到中国惟有自强才能提高实力,拥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

他们指出:“因思外国之生事与否,总视中国之能否自强为定准……如中国文治、武备、财用等事之利弊,并借用外国铸钱、造船、军火、兵法各条,亦间有谈言微中之事。

总在地方大吏,实力讲求,随时整顿,日有起色,俾不至为外国人所轻视,方可消患未萌,杜其窥伺之渐。

”〔1〕15-16李鸿章提出“求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

”他强调自强之道,在于“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攣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1〕53;自强之源,在于培养新式人才,“拟请嗣后凡有海防省分,均宜设立洋学局,择通晓时务大员主持其事。

”〔1〕53他们均以引入和学习西方技术为时务之亟,不仅主张购买和使用洋枪、洋炮等军事设备,并且对于生产这些新式机器的知识和掌握制造机器的人才极为重视。

李鸿章就指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86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走科技之路坚定不移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建设科技强国,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 All Rights Reserved.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

然而,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

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科技供给。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前言20世纪前半叶,任鸿隽在中国科学界、教育界中是一位前排就座的人物。

到了21世纪才编他的文章集子,并非是要为上个世纪补缀什么,而是因为反复琢磨这位老前辈的“立德、立功、立言”,觉得确有好些货真价实的“不朽”之作,应该留下来、传下去。

比如,就科学与国运而言,时下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而他老先生早在1914年留学时期曾发起“科学救国”运动;1936年提出在现代国家中“科学是立国的根本”;1945年以后一再主张“要把科学当作国策”。

他是为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建言于政府、呼吁于社会的。

再比如,时下在倡导“科学精神”。

而他老人家早在1916年就发表过《科学精神论》的文章;1939年还撰文强调要通过科学教育来“普及科学精神、方法与知识”。

再再比如,时下非常关注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宣传、教育和研究,而在他老先生的著述目录中,长长排列着《科学与工业》、《科学与教育》、《发明与研究》、《科学之应用》、《科学与近世文化》、《科学与社会》……,抛开“科学万能”时代乐观主义的局限不论,他老先生毕竟与STS有着先问其道的前缘。

《大学》有句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编选这本《任鸿隽文存》,希望它至少可以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教育史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方便于“近道”的史料。

一20世纪初年,一场教育革命迎来了与现代教育接轨的科学知识体系,国人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了的根本转变;雨后春笋般的新学堂把原来以科举入仕为唯一正途的旧士人阶层送进了墓地,汹涌澎湃的留学大潮则把现代知识分子群推上了新世纪的舞台。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时势”,造就了历史潮头上的一代“英雄”,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出现的中国第一代科学家,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打造了起步的基础。

与丁文江、秉志、竺可桢、姜立夫、叶企孙、曾昭抡、茅以升等不同,任鸿隽不是在某一专门学科领域内的“大家”;与后来常规时期的科学组织领导者也有所不同,任鸿隽是现代科学在中国经历“从无到有”那个时代的拓荒者。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寻求救国建国真理的

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寻求救国建国真理的

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寻求救国建国真理的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274200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寻求救国真理,先后走欧洲人的路,走日本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人的路。

直到毛泽东开展了一条“井冈山道路”后,中国人开始走自己革命的路,革命最终走向成功。

新中国成立之初,照搬苏联模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下,进行改革开放,才开始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人寻求救国和建国的道路,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具体历程如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走欧洲人工业革命的道路。

(1)内容:①林则徐和魏源开始倡导“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技;②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仁玕写了《资政新篇》一书,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创办了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也开始从西方引进技术,投资兴办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主要是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即“欧风美雨”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即走日本和欧美人的道路。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他的名字像金子般闪光——缅怀著名物理学家、浙江省科协第一届主席王谟显先生

他的名字像金子般闪光——缅怀著名物理学家、浙江省科协第一届主席王谟显先生

在丹桂飘香、喜迎浙江省科协50岁华诞的大好日子里,已故著名物理学家、浙江省科协第一届主席王谟显先生的音容笑貌突然跃上笔者心灵的荧屏,并有一串串字符汩汩流于笔端。

在王谟显的同学、学生和亲友看来,王先生生命的每一段,都有些急急奔走的味道,有些像捕风的汉子。

无‘论在浙大求是同里,抑或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他都心怀祖国,惜时如金,刻苦攻读;无论在教学科研岗位,抑或在行政管理岗位上,他都想着人民,尽展才智,倾尽心力。

他数十年如一E l ,一心想把学问做得深些,把校内外的工作搞得好些,把学子培养得多些,把科研的“蛋糕”做得大些。

于是就有了他的种种苫和累,有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也有了他仙逝35年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深切缅怀和出自肺腑的真诚赞语——志走科学救国路’1907年金秋时节,王谟显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农耕世家。

他靠自己的聪颖智慧坚韧执著地读完小学、中的名‘字像金子般闪光——缅怀著名物理学家、浙江省科协第一届主席王谟显先生口杨达寿学和大学。

每逢考试,他屡屡夺冠,被同龄人誉为“无试不冠军”。

辛亥革命后,越来越多的志士仁人寻找着救国济民的道路,提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口号。

1915年金秋,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的中国科学社在美国成立,吸引了许多有志青年奋发学习,立志走上“科学救国”之路。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树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所有这些,使稍懂世事的王谟显心灵受到了震撼,并向往光明的未来。

次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战争,更激发了他的远大志向,决心更勤奋、刻苦地学习,并于192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浙江大学,成为文理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1929年9月,浙大文理学院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六个主科学门分别改称学系,在文理学院院长邵裴子的敦聘下,张绍忠教授任物理系系主任。

从此,王谟显有幸成了张绍忠的得意门生。

在求是同里,王谟显受到源自求是书院“诚”、“勤”校风的熏陶,真诚待人,勤奋好学;丽o勇挑两副沉重担王谟显学成回国后,数十年如一日,勇挑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两副沉重的担子。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

《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关键词: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艺术特色知识分子形象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一、《呐喊》与《彷徨》中的反封建思想《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

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

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

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

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

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中国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推荐下载

中国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推荐下载

中国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近代前期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一、列强侵华概述:(包括近代后期)1、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为主。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输出为主。

3、1901年到1919年:一次大战期间。

以华治华、暂时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4、1919年到1931年:战后恢复和相对稳定时期。

扶植旧军阀到扶植新军阀、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5、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

局部到全面侵华、日本第二次独霸中国。

6、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

二、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1、1840年—1919年。

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定,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

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

《辛丑条约》签定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因为《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

2、1919年—1949年(另拟专题知识结构,不在本专题中复习)。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人民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但开始是以反封建统治为主,主要表现为反清、反北洋军阀统治。

中共建立后,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制订了民主革命纲领。

原因是此时近代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而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不到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大敌人,对帝国主义妥协,抱有幻想。

中共成立后,正确分析了国情,把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孙中山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中共一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三、近代前期各个阶级阶层探索民主革命道路(一)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背景、方案、实践、评价。

蔡元培的科学救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蔡元培的科学救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蔡元培的科学救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科学思想和救国经历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曾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蔡元培深信科学教育和科技发展是国家强盛的首要支柱,他努力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坚持"把科学当正经"的理念,多次访问高等学府,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和现代化的办学思想和原则,培养能力卓越,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和人类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合格人才。

蔡元培救国经历也是至今影响力不减的经典之作。

他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握准确的发展思路,主张以工业和农业为主,重视外贸、洋务、民营经济和新农业电化的发展,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他作为一个正视现实的改革者,还看到了当时中国处在落后状况之中,强调需要引进外国科学技术,敦促国家建立有效的技术改造和投资体制。

他指出把科学技术,特别是先进科学技术,引进国内,有利于我国实现自身发展和现代化路径转型。

科学救国思想也有其现实意义,即在解决当下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问题的过程中,从蔡元培的视角理解科学,按照他的指示,以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用科学来救国,使更多人受益,有助于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丰富、多元传统,以科技实力改写中华民族的传统发展轨迹,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蔡元培的科学救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颇具建设意义,蔡元培的科学思想和改革理念给改革开放提供了卓越的指导和支撑,其经典的科学精神仍然影响着海内外的人们。

今天,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蔡元培的科学救国精神,鼓励更多创新者拥护以科学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促进社会技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正义。

最新1、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选

最新1、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选

一、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

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

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由于洋务运动没有否定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失败。

地主阶级救国救民的道路不可行。

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

这次领导救国救民斗争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维新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

由于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这种尝试失败了;孙中山主张向美国法国学习,在中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了辛亥革命,达到了初步目标。

可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

由此,地主阶级之后,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也失败了。

中国人陷入深深的困惑当中。

后来,陈独秀等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思想文化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罪魁祸首。

于是,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南方的中国,中国人民顿时受到启发,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北师大版】选修四:6.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学案(含答案)

【北师大版】选修四:6.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学案(含答案)

学案3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课标要求] 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一、胸怀壮志,出洋留学1.小时候入塾读书,决心长大后要学会造船,抗御列强,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2.1902年,李四光被选派赴日留学,16岁时加入同盟会,坚定了他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过了3年,他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造船。

3.民国成立后,出任湖北实业部部长。

袁世凯窃位后,他愤然辞职,赴英留学,入读伯明翰大学。

先后选择了采矿专业和地质专业。

4.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顺利通过答辩,认真考察了欧洲陆地地质之后,谢绝高薪聘请,毅然返回祖国。

[拓展升华]李四光一定要回国工作的原因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服务。

而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初创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深化探究材料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

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

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

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后来转到地质。

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百度百科思考(1)根据材料概括李四光的救国之路经历过怎样的转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学过哪些专业。

(3)李四光救国之路和学习专业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

(2)造船、采矿、地质。

(3)李四光知识广博,其专业的选择服从国家需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李四光的杰出贡献1.创建地质力学(1)1920年5月,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后来,又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2)李四光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的论文,批驳了美国地质权威提出的“大洋造山说”。

(3)为了进一步探讨地质运动问题,李四光又转向大地构造组合的研究。

他发现,地球表面的构造形式,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排列,而是呈现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各种构造体系。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_课件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_课件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反馈训练区
1 2 3456
3.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D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
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后来转到
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1)根据材料概括李四光的救国之路经历过怎样的转变。 答案 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学过哪些专业。 答案 造船、采矿、地质。 (3)李四光救国之路和学习专业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李四光知识广博,其专业的选择服从国家需要,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2.破除“中国贫油论” (1)在1934~1935年,李四光在 欧洲 讲学时多次指出,在中国 新华夏体系的沉降带中,含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 (2)1954年,李四光在《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远景》的 报告中,又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 的“ 多 ”字形结构体系。建议抓紧地质勘探和普查,找出大 的可能含油区。 (3)随后,他领导的石油勘探和开发,陆续在沉降带发现了大 庆、大港、 胜利 、华北等重要油田。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探究区
概念辨析
地质力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按李四光的说法,“它的一条腿 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 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地质力学的研究 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 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这一原理,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等大油田。这样, 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有力地证明了李四光独 创的地质力学理论。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坎坷,在西方列强强权打压下负重前行的灾难史。

是一部中国人民探求光明、追寻救国道路、解放自我、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探索史。

是一部中华民族愤而崛起、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对抗,最终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

在这段伴随着炮与火、压迫与反压迫的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他们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扛起民族独立的大旗,探索追寻一条救国之路:弃医从文、弃笔从戎、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各种思想激荡,百家争鸣,奏响了一曲悲壮而宏伟的民族之歌。

在这段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中,“科学救国”以它划时代的思想意义为众多知识分子接受、推崇。

他们提出科学宣传、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等新思路、主张用西方科学拯救当时战火下的中国,用科学的知识、方法谋求中国的生存与发展。

标签:中国近代史;科学救国;思想启蒙引言打开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画面。

从鸦片战争的第一缕硝烟,到洋务运动自上而下的改革风潮,再到甲午战争沉没在海上的战舰,直至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击退列强、攘外安内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漫长的苦难岁月中仍然有一批身影屹立不倒,探寻强国救国的方法。

在剖析了引发国家内忧外患的外因内因之后,最终有人提出科学救国的思路。

科学作为人类社会重大的精神结晶和文化产物,先是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帮助西方列强积攒了对外殖民的巨额财富,之后被引入落后国家作为推动社会转型强国富民的重要改革工具,始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科学救国思潮,是那些接受过西方科学知识与文化的先进爱国人士在发现以往救国救民的方法无法治理时局的情况下痛定思痛,顶着巨大压力劈开新的道路,摸黑过河,汇总出来的方法论。

本文将就我国近代史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做简要分析。

一、科学救国思潮与革命运动的萌芽中国近代史上较为著名的两次运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长久以来,人们习惯性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放在一起,并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五四运动要早于新文化运动的错觉,更有甚者将二者混为一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科学救国之路: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李四光
黄小坚
2009年06月02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在中国地质科学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有一面闪亮的旗帜——“李四光”。

李四光,蒙古族,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黄冈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在父亲教书的私塾学习,14岁时独自去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两年后(1904年)因成绩优异,被省里选送到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留学,学习造船专业。

其间,他加入孙中山筹组的同盟会,是年龄最小的会员。

1910年7月,李四光学成回国,在武昌的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

次年,他赶赴北京参加清政府规定的官费留学生回国考试,被授予“工科进士”。

走“科学救国”之路
辛亥革命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当选为实业部部长。

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于1913年夏再次出洋,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地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1920年5月,他回到北平就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

自1928年起,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李四光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他始终坚持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溯原因的方法,不崇洋媚外、“被已成的学说压倒”。

他根据自己的野外考察和系统研究,提出了古生物蜓科的鉴定方法,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并创立了地质力学。

但由于生活的艰辛
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上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李四光偕夫人前往英国伦敦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

会后,他们在英国住下疗养。

周恩来邀请他回国
1949年4月,李四光接到周恩来托人带给他的回国邀请信。

能够为日新月异的新中国做贡献,李四光心情十分激动。

几个月后,他即克服种种困难,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回国后,李四光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协主席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3年底,正值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国家建设需要丰富的天然石油资源,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特地把他请进中南海,征询其对中国石油资源的看法。

李四光根据自己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构造体系的研究,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表示不同意“中国贫油论”的观点。

他深信,在中国辽阔的疆域内特别是东部地区,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不同意“中国贫油论”
此后,李四光亲自主持石油资源普查勘探工作,并用10多年的时间集中精力进行石油地质的研究。

他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研究地壳运动和矿产分布的规律,认为中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不仅预测出松辽、华北等面积辽阔、覆盖层厚、很少有岩层露头地区的含油前景,还及时预见到那些和松辽盆地处于相同大地构造的不同地区石油勘探的正确方向。

他为大庆、大港、胜利和华北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还为中国铀、铬、钨、煤、金刚石及其它稀有金属等矿产的勘探开采指出方向,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后,李四光又将其地质力学理论运用于地震研究,首创了观测地应力变化和预报地震的有效方法,为我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

1971年4月29日,这位优秀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

他身后留下的主要著述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学概论》和《地震地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