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课程相关名词解释1—18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95.边境旅游是指我国公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域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

96.港澳游是指我国内地居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香港和澳门来也包括我国内地居民赴港澳的自由行。

97.国际旅游客流量98.国际收支分为三个部分,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资本往来收支。

99.旅游乘数是用以测定来访旅游者的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影响的程度系数。

100.营业额或营业收入乘数用来测量来访游客的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经济活动的影响。

换言之,营业额或营业收入是单位直接旅游收入与由其所带来的该地全部有关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101.收入乘数用来测量来访游客的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净收入或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换言之,他表而带来的该地净收入或该地居民收入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102.就业乘数表示某一特定数额的游客消费所创造的全部就业人数。

表示由某一特定数额的游客消费所带来的直接旅游就业人数和继发性就业人数这两者之和与例关系。

103.直接旅游收入入境游客在接待过停留期间各种消费开支,首先会成为该国旅游业的营业收入,从而直接构游收入。

104.漏损意味着这部分资金不会对旅游接待国的经济产生刺激作用。

包括(重新流失到国外的资金、蓄的部分)。

105.间接效应企业用于员工工资和购买物资的支出转化为国内其他社会部门的收入,是为初始直接收入的106.旅游承载力是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的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活动量。

通俗的理解,旅游承载力也可以是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不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107.可持续发展旅游既要以满足当代人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1、旅游学概论:就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社会科学中其她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与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与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

2、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与经营活动以及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影响的科学。

3、学术研究的方法:所谓学术的研究方法,指一门学科的技术步骤。

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可操作的程序,具有一定的形式,过程。

步骤,内在之间存在的规律性与逻辑性的联系。

4、现代旅游:指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文化旅游活动。

5、艾斯特(AIEST)定义:旅游就是非定居者的旅行与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与。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

6、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应缴纳的所得税之后剩余的部分。

7、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就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

但它只就是经济条件方面的影响因素,而非个人旅游需求的唯一决定因素。

8、余暇时间:指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及其她必须时间外,可用的自由分配从事消遣或自己乐于从事的任何其她事情的时间。

9、大众旅游:所谓大众旅游通常有其双重含义。

它首先就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其次则就是指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的开展模式。

10、奖励旅游:指某些公司为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而组织她们携带配偶外出的旅游形式。

11、国际旅游: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其中一种情况就是其她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前来我国旅游,称之为入境旅游;另一种情况就是我国的居民离开我国到境外其她国家或地区去旅游,称之为出境旅游。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全)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全)

旅游学概论资料一、名词解释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

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

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旅游学课程相关名词解释

旅游学课程相关名词解释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客源市场分布的不平衡,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产业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其主要特征是: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高集中度的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化、多元化市场、中心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升级、以及在这些背景下产生的中心城市“新旅游者”。

作为中国大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己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新旅游者”的细分市场。

其特征主要是,有丰富的旅游体验经验,环境敏感,追求品质,讲究效率,行为独立。

①“新旅游者”在国内旅游时的消费在增加,但在外停留时间却在减少,“时间”是“新旅游者”的宝贵资源。

在供应层面方面,中国快速交通网络以渐形成。

以京沪穗为代表的双轨交汇体系(高铁、交通枢纽、地铁)大幅度的降低出游的总的时间成本。

时间是旅游中最宝贵的资源,降低行游比,是形成跨区域旅游的必要条件之一。

②“新旅游者”广泛接受低碳出行的理念。

在汽车保有率持续增涨的背景下,出车外游的自驾车比例基本稳定。

在大众旅游与低碳社会同时到来的时代,如何在整个旅游体系中设计低碳出游,而不是局部的改良,是旅游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③“新旅游者”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就以超过70%,未出行,先体验,己成为一种消费模式。

如何减少“新旅游者”在旅途中的陌生感,信息的不对称,提高随机消费的合理性,高效利用旅游的“时间”资源,移动电子商务将在旅游产业有大的发展。

旅游不需要物流,因为顾客向提供服务的目的地地移动,旅游时顾客的位置是流动的,需求与交易随机实时产生.而实时移动电子商务,如LBS,AR(增强现实)将在旅游中有大量的应用。

④出行更便捷,服务有品质,消费有尊严,行动更独立是“新旅游者”旅行中的“标配”,而正是这种需求,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Tourism income multiplier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是指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行业的投入引起各个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导致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成倍增加。

旅游学概论(第六版)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第六版)名词解释

1.迁移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3. 国际旅游: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某一国家的居民跨越本国边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3.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在本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

4.大众旅游:首先指的是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层含意则是大众型旅游,即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5.奖励旅游:现代旅游活动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来激励员工的手段。

6.社会旅游: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即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雇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7.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某一给时期内,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8.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9.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

10.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11.可随意支配收入:又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12.闲暇时间: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任意支配、用于开展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活动的自由时间。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汇总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汇总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汇总旅游学是一个涉及广泛、专业性强的学科领域。

它研究旅游现象及旅游活动,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以及人类与旅游的关系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旅游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旅游学这门学科。

一、旅游成长期旅游成长期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初期的阶段。

在旅游成长期,旅游业通常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这一阶段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旅游政策制定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旅游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和维护旅游资源,使其能够持续利用和发展,且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旅游规划、管理和经营中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以实现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形象和印象。

这个形象是由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旅游设施、服务质量等因素构成的。

一个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对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目的地的经济利益。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的保护、规划和市场营销等因素,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是指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目的地资源特点,设计出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路线规划、景点选择、文化体验、住宿和交通等要素,以提供给游客一种独特、丰富的旅游体验。

六、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分析是指对旅游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为旅游企业和目的地提供决策依据。

旅游市场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游客的需求特点、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趋势等因素,以制定出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

七、旅游意向及行为旅游意向及行为是指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时所表现出的意向和行为习惯。

旅游学概论__名词解释总结_专升本

旅游学概论__名词解释总结_专升本

旅游概论名词解释1、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学科第一章2、现代旅游:指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文化旅游活动第二章3、艾斯特(AIEST )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4、旅游活动(世界旅游组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

5、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境线到另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进行旅游。

其中又可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6、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地旅游活动7、大众旅游:所谓大众旅游通常有其双重含义。

它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其次则是指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的开展模式8、奖励旅游:是指某些公司为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而组织他们携带配偶外出的旅游形式9、社会旅游: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也称社会补贴性旅游10、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1、国内旅游收入:是指全国或国内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2、国际旅游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海外来访的入境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3、旅游季节性14、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旅游相关知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旅游相关知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作业2一、名词解释1.旅游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活动旅游六要素旧的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现阶段旅游活动的“新六要素”:资源、环境、文化、科技、闲暇、金钱。

3.旅游者旅游者是构成旅游的主体,是旅游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没有旅游者,自然旅游就无法实现。

旅游者,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游客,即从事旅游活动的人们4.旅游目的地所谓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

5.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的人员以一定的物质为资料凭借,为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各种需求而提供的服务。

6.旅行社Travel Agency 或Travel Bureau,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本条例所称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7.组团社组团社是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

8.接待社(地接社)地接社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旅行社利用本地人优势,为外地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提供接待服务的旅行社。

9.旅游零售商亦称零售代理商,是旅游批发商和旅游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代理批发商招徕、组织旅游者、组织旅游者,并为旅游者提供接待服务,由旅游批发商根据他们的销售额付给佣金。

10.旅游批发商Tour Operator,也叫批发旅游经营商,主要从事组织和批发包价旅游业务。

他们与饭店、交通运输部门、旅游景点及包价旅游所涉及的其它部门签订协议,预先购买这些服务项目,然后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和消费水平,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包价旅游产品,通过旅游零售商在旅游市场上销售。

11.网络中间商中间商是指在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经济组织或个人。

网络中间商就是基于网络(现阶段为Internet)的提供信息服务中介功能的新型中间商。

12.旅游业务旅游业务主要是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包括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游旅游业务和出境游旅游业务。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绪论答案一、名词解释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答案一、名词解释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

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

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1. 旅游学: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旅游现象、旅游行为、旅游业和旅游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以解释和认识旅游的本质和特点,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2. 旅游:旅游是人们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地方参观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活动的行为。

3. 旅游者:旅游者是指离开居住地到游览地区从事旅游活动的人群,包括个人旅游者、商务旅游者、团队旅游者等。

4. 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指的是供给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旅游需求的整个市场体系,包括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景点等组成的市场网络。

5.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到达的地点,可以是城市、国家、景区、旅游胜地等,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具体场所。

6. 旅游行程:旅游行程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行为,包括计划、出发、到达、游览、消费、返回等环节。

7.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活动利用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旅游价值的资源,如风景名胜区、博物馆、文化遗址等。

8. 旅游区域:旅游区域是指由多个旅游景点或旅游资源组成的地理区域,具有连贯性和相互依赖性,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单位。

9. 旅游发展:旅游发展是指通过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旅游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0. 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指旅游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积极影响,包括旅游收入、就业创造、税收贡献等方面的经济效益。

11.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是指对旅游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市场的有效运作,提高旅游管理者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12. 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布局,确定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保护旅游资源和提升旅游品质。

13. 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和相关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包括交通运输、酒店住宿、餐饮服务、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相关产业。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9.出境旅游
也叫做出国旅游,是指本国居民跨越国界,前去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10.入境旅游
是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前来某国开展的旅游活动。
11.过夜的国际游客
是指旅游者在到访国家的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并在该国住宿设施中过夜的国际旅游活动。
12.不过夜国际一日游
是指旅游者在到访国家的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不在该国住宿设施中过夜,通常当日离境的国际旅游活动。
55.现实的旅游资源
是指不仅其本身具有魅力,而且已有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56.潜在的旅游资源
是指那些本身具有潜在的吸引力,但由于受该地区交通条件或其他接待条件的影响,目前尚不大为外界所知或者暂时无法使很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性事物。
57.世界级旅游资源
主要是那些经联合国教文科组织批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以及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16.大众旅游
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就是说旅游活动的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大众。另一层含义是大众性旅游,就是说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已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
17.社会旅游
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雇主或工会等提供资助或补助的方法,是他们能够实现外出旅游度假的愿望。
58.国家级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由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由林业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森林公园。
59.省级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为数众多的省级风景名胜去、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等。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1.旅游活动:旅游活动是人们处于消遣、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游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

2.国际旅游: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合称。

是指人们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某一国家的居民跨越本国国界,去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3.国内旅游:某一国家的居民在本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

是指某一国际的居民在本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即某一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

4.大众旅游:它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或者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在现代社会中,旅游活动的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大众型旅游”,即伴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

5.奖励旅游:越来越多地为商业组织、政府机构及社会团体用作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

6.社会旅游:对于社会中这些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则是采取了通过由政府、雇主、或者工会等提供资助或者补助的办法,以帮助他们实现对旅游活动的参与。

7.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直接实现的收入额。

8.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9.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

)以及日常生活中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10.闲暇时间:是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任意支配、用于开展消遣娱乐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活动的自由时间。

11.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说是促使一个人有意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旅游: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它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异地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而且不导致定居和就业的一种活动。

2、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充分考虑旅游活动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

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3、罗马会议关于旅游者的定义:旅游的内容:P634、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指激发一个人愿意去旅游以及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心理原因,常常以愿望、兴趣、爱好、猎奇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促使旅游行为的产生5、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6、旅游需要旅游需要是促使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分为生理和心里两方面)简答题:1、旅游学研究的任务⑴阐述旅游活动得本质和社会属性,揭示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⑵研究旅游业的实质、结构和组织⑶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产生的各种社会效果⑷研究旅游业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⑸分析世界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战后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⑴国际政治环境现对稳定,国际联系不断加强⑵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支付能力显著提高⑶科学技术促使交通工具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空距离⑷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扩大了潜在旅游者的规模⑸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⑹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旅游意识和需求不断加强⑺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旅游者范围不断扩大⑻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促进旅游的加速发展3、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及其原则内容:⑴旅游景区的建设⑵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⑶建设和完善旅游设施⑷加强培训、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⑸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旅游市场原则:⑴突出独特性原则⑵讲求经济的原则⑶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4、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⑴旅游资源的特性和特色⑵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布局⑶旅游资源承载力⑷价值和功能⑸区位与环境状况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⑺建设施工条件5、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P736、旅游线路的类型举(例及其原则)旅游线路是经旅游者、旅行社或其他旅游经营部门选择、规划、串联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

2.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3.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4.成人自我状态——是人格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部分,它对储存于父母的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中的信息加以检验,看其是否适合具体的情况。

5.心理风险——指旅游产品或服务能否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自尊心或改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问题。

6.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规范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

8.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旅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

9.领导——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10.组织结构——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或指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11.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12.群体压力——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

13.旅游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以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态。

14.性格——一个人对待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

很大程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标志。

15.刻板印象——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印象。

16.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到达一定目标的动力。

17.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18.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

2021年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总结专升本

2021年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总结专升本

: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 医疗养、 购物、 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 文化、
体育、宗教交流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 台同胞。
18、国内旅游者(我国的定义) :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就医疗养、参 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地
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
有明确的界线同
外界相隔并有固定的出入口,对游人的出入行使有效控制的游览点或参观
点。
41、劳动密集型企业:
判定一个企业或行业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标准并非其表面上雇用 职工人数的多寡,也不是其投资数额与职工人数的比例大小,而是 其工资成本在其全部营业成本中所占比例的高低,若所占比例高,
则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4、旅游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 :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 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 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
5、国际旅游: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境线到另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进行旅游。其中又可 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6、国内旅游: 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 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地旅游活动
30、旅游上层设施: 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 设施。
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
31、旅游景点生命周期 :是指以某项旅游资源为核心而形成的一个旅游点然后逐渐衰弱的过程, 一般包括初创期、 发展期、 成熟期、
衰退期四个阶段
32、旅游资源开发: 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 资源, 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 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
11、国内旅游收入: 是指全国或国内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 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旅游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旅游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旅游: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之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游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环境外的地方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环境外的地方去旅行,停留至少超过一夜,但至多不超过一年,其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一日游游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环境外的地方去旅游,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并且未在到访国家过夜,其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惯常环境:就是一个人正常生活时经常处在的环境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就是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选择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的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旅游点的生命周期: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过程简答:1、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称为旅游业的先驱①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一列火车,载570人,每人缴纳一先令,往返24英里,由莱斯特到洛赫伯勒去参加禁酒大会。

②1845年8月4日,托马斯·库克组织350人由莱斯特去利物浦进行了一次消遣旅游。

③1872年,托马斯·库克首创了组织环球旅游的先例。

④总之,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活动包括了旅游路线考察,旅游产品设计,市场宣传,销售组团安排陪同和导游服务等,体现了现代旅行社服务的基本内容。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

旅游学的名词解释旅游学:探索旅行的多元学科引言: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出行和休闲,还涉及到诸多学科和概念。

旅游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的学科,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旅游学的定义、学科特点、涉及的学科领域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带您进入旅游学的精彩世界。

一、旅游学的定义旅游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旨在探究旅游现象的本质,研究旅游过程、旅游影响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它不仅包含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还涉及旅游者的心理、行为和体验等诸多因素。

旅游学借鉴了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全面解析旅游现象并提供对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指导。

二、旅游学的学科特点1. 多学科交叉:旅游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众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旅游的本质决定了旅游学必须借鉴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全面解析旅游现象。

2. 应用性强:旅游学不仅仅是理论研究,更注重实践应用。

旅游学通过研究和分析,为旅游业的规划、开发、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的指导。

3. 学科内涵丰富:旅游学领域涉及众多内容,包括旅游地域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管理、旅游心理学等。

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旅游学的丰富内涵。

三、旅游学的学科领域1. 旅游地域规划:旅游地域规划是旅游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合理规划旅游地的空间布局和资源利用。

它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地区经济繁荣。

2. 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研究如何将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并吸引游客。

它关注市场需求、旅游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等,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旅游地勘察、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设施建设等,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4.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是指对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总结专升本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总结专升本

旅游概论名词解释1、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学科第一章2、现代旅游:指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文化旅游活动第二章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4、旅游活动(世界旅游组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

5、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境线到另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进行旅游。

其中又可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地旅游活动所谓大众旅游通常有其双重含义。

它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其次则是指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的开展模式8、奖励旅游:是指某些公司为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而组织他们携带配偶外出的旅游形式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也称社会补贴性旅游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1、国内旅游收入:是指全国或国内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2、国际旅游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海外来访的入境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3、旅游季节性14、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旅游学概论名词解释
3.士人漫游
是指当时以一些名人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4.丝绸之路
东起长安,途径陕西、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再经中亚、西亚,最后抵达地中海东岸。
5.大游学
参加者主体为年青人也有外交官和商界人士,按照当时的惯例游学时间一般为3年。当时最流行的游学路线是法国(尤其是巴黎)停留很长时间,然后在意大利停留将近一年,然后是访问德国以及各低地国家。
55.现实的旅游资源
是指不仅其本身具有魅力,而且已有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56.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旅游资源
是指那些本身具有潜在的吸引力,但由于受该地区交通条件或其他接待条件的影响,目前尚不大为外界所知或者暂时无法使很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性事物。
57.世界级旅游资源
主要是那些经联合国教文科组织批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以及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除了移民(一年以上就算不移民也不算旅游者)和就业的目的以外,基于任何其他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环境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访问属性可以是消遣也可以是事务。
旅游者:
到某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停留24小时的游客。
一日游游客:
到某一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做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其中包括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到访并上岸访问的游船乘客)。
估测法:
实际上就是抽样统计法,在入境旅游者结束访问离境时,对其在该国停留期间的消费开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反之在本国居民出境旅游归来入境时,就其在国外旅游期间的消费开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混合法:
在银行报账法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其他来源的数据,对货币兑换数字进行修订,以改进其可靠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Tourism commodification (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购买的物品,也可称作旅游购物品。

它与旅游者的吃、住、行、娱、购、游等要素有着紧密联系。

旅游商品的开发是与旅游业的繁荣相伴而生的。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行社、交通、饭店、旅游商品被称为旅游业的4大支柱行业。

旅游商品行业的主要类别有: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服饰、旅游食品、旅游营养保健品、旅游活动用品及土特产等用品。

旅游商品承载了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和传播旅游地形象的双重价值。

一件精美的旅游商品能激发旅游者美好回忆,显示旅游者的生活经历。

可使旅游者长期保存或乐于赠送亲友,乐于向周围社会介绍。

对旅游地形象的传播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有助于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

大多数国内外游客真正感兴趣、愿购买的是那些特色鲜明、有一定档次、经济实惠的旅游商品。

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等是旅游商品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适应旅游者精神消费需求的旅游商品有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品、食品茶叶、服装丝绸、陶器瓷器、文物复制品、字画等等。

旅游商品所用的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实用性能、包装装潢等都应该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

否则难以引起游客的购物兴趣和购买欲望。

——百度百科网址:、旅游卫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是当前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所积极推广的一种测度旅游业经济影响的方法体系。

其作为一种新型、权威、有效的衡量工具应运而生,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选的国际标准,并成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

它是在国民账户之外设立一个虚拟账户,将所有涉及旅游的部门中由旅游引起的产出部分分离出来单列入这一账户。

旅游卫星账户描绘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估计旅游经济和服务的尺度。

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它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可预测旅游潜在的影响。

、旅游卫星账户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对旅游部门的概览,以及与其他经济部门的比较。

“框架”遵守国民核算原则,设置了一系列全球标准和定义来测量旅游对GDP、就业、资本投资、税收等等的贡献,以及旅游业在国家收支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网址:、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有四条基本原则是贯穿始终的。

一是,总体规划和决策思想;二是强调保护生态过程的重要性;三是强调保护人类一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第四点,也是永续发展的核心和立足点,是发展的同时要保证目前生产率能持续到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代或几十代。

尽管目前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给的表述却能较全面地反映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容:①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②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③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④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⑤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从这些目标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多层面的,但最核心的一点,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第397—398页4、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促发旅游者决定去旅游、到何处旅游以及如何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它是指能引起、维持个人旅游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特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需要是动机的基础,但是动机并不是需要的简单延续。

动机是需要、诱因、情绪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类:①格里克斯曼(德) 1935年:心理动机、精神动机、身体动机、经济动机;②田中喜一(日):思乡、交友、信仰动机——心理动机,知识、欢乐、见闻——精神动机,治疗、休养、运动——身体动机,购物、商务——经济动机;③麦金托什(美):身体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声望动机;④屠如骥(中国)1986年:求实动机、求新动机、求名动机、求美动机、求胜动机、求趣动机、求知动机、求情动机、求健动机。

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外部因素;②个人客观条件、个人主观条件——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气质、兴趣、性格等——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7—48页5、旅游环境容量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中的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应该说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系统,而不是一系列具体属性容量值之和。

从这个角度定义旅游容量,需要给足概念能够和应该包容的内涵和外延的空间。

既要体现发展的观念,又要交代概念的清晰剖面,充分体现容量这一范畴所同时具有的时间和空间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给旅游容量下这样一个定义:旅游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为进一步理解它,做如下备述:①旅游容量是一个空间描述范畴,这表现在他总是当对应于某个有限区域上的物理空间是才有效的,这也是必然涉及到资源空间分配问题;②旅游容量还是一个时间描述范畴,内涵于其中的发展的观念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实际上涉及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③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当代有其普遍意义的发展哲学,其核心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区旅游需要而进行旅游发展的可能性;④旅游容量主要地仍然是旅游环境容量,但环境的外延在这里相当开放的,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诸方面;⑤旅游活动量是一个综合量度,既包括旅游者活动,也包括旅游产业活动,还包括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互动关系,因此,旅游容量就会涉及到人的感知和产业的发展等多种问题。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第380—381页6、季节性%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中暂时不平衡现象,其表现可以通过不同方面的要素呈现出来,如访客人数、访客花费、公路或其他交通客流量、就业人数,以及景区门票收入等(Butler,2001)。

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性质和旅游类型,旅游的季节性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主要依赖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市场需求的季节性更加明显,波动较大;主要依靠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市场需求的季节相对不那么明显,波动就较小。

愉悦旅游受季节性制约,商务旅游几乎不受季节性影响。

季节性供给变化最终会反映到旅游产品的价格方面。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1页7、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生命周期,有的学者也把它叫做旅游产品周期。

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是地理学家对旅游研究做出的主要贡献之一。

20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在研究地中海沿岸旅游乡村的演化过程时提出了旅游乡村生命周期可以分三个阶段:发现阶段、增长阶段和衰退阶段,首次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概念。

也有人认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吉尔伯特(Gilbert)对英国海滨胜地成长过程的研究。

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萌芽:20世纪70年代,布拉格(Plog)指出,旅游地的发展都将经历一个可预想的周期循环。

游客是导致旅游区承载力下降的原因。

②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系统阐释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他除了借鉴经济地理学方面的一些理论外,还借鉴了用于商品销售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产品在市场中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并且在销售中普遍存在着周期性,一般都会经历介绍、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利润率有所起伏,一般均呈“S”形曲线形态。

该理论描述产品销售过程的变化情况,为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方面的依据。

巴特勒认为一个旅游地的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水平,而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他认为旅游地的发展演化一般会经历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兴等阶段,并指出“旅游吸引物并不是无限和永久的,而是应将其视为一种有限的、并可能是不可更新的资源。

正是如此,他需要仔细的保护和保存。

旅游地的开发程度应保持在某个预先决定的承载力的限制范围内,使其潜在的竞争力能得到保持较长的时间”。

各阶段特点如下表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诞生引起了旅游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一次革命——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完整的用来指导旅游地研究的旅游学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旅游地的研究、应该用有重大影响,这一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①可以揭示和诠释旅游地发展的一般规律;②用来指导旅游工作者进行规划和市场营销;③对旅游地的发展进行预测;④有利于旅游地发展演化方面提供调控的途径及方式建议。

——杨春宇《旅游地发展研究新论——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方法·应用》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第21—23页8、旅游商品化旅游商品化:概括地说,就是人们出于各种个人的或社会的动机离开居住地区到另一地区或另一国家旅行游览一段时间后返回原居住地在此期间进行买卖和货币等价交换的整个活动过程。

旅游商品花化会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积极的影响:①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②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是消极影响:①传统民族文化的弱化以至同化;②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③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④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⑤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

9、雷珀旅游系统1981年雷珀(Leiper,198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旅游系统。

称为一般旅游理论,后来又做了一些修订。

雷珀认为,旅游是一个由五项要素构成并和外部环境进行交换的开放系统,这五项要素包括旅游者、客源地、出行途径、目的地、旅游业。

这一系统的优点是明确了系统构成的主要因素,并且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空间结构,其不足之处是要素功能不太明确。

(Leiper 旅游地理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7页10、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住宿业定义及分类)出于旅游统计的需要,世界旅游组织提出,将旅游接待设施分为集体旅游接待设施和私人旅游接待设施两大基本类型,其下又进一步划分为酒店及类似设施、专门接待设施、私人租赁接待设施、私人非租赁接待设施等更多类型(见下表)——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91页11、旅游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主要强调了一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愉悦体验,这是旅游本质的规定,是所有旅游都具备的统一内核;②旅游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至少在某个环节上表现为个人有目的、有计划、能加以自主决策的主动行为,也就是说,即使在某些被动的情况下,他也有决定取舍或至少保持貌合神离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