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2018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综合347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347考试大纲

347考试大纲

347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特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试,学生能够展示其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将涵盖以下主题:1. 基础理论- 学科概论- 基本概念和原理- 历史发展与现状2. 核心知识- 重要理论框架- 关键术语和定义- 核心概念的应用3. 实践技能-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据分析和解释- 实验设计与实施4. 当代议题- 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 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伦理和法律问题5. 综合应用- 跨学科知识的应用-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 案例研究分析三、考试形式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题型:-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

- 填空题:评估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重要理论的深入理解。

- 论述题: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 案例分析题: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2. 考试中不允许使用任何辅助材料,包括书籍、笔记和电子设备。

3. 学生应诚实作答,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

五、评分标准1. 准确性:答案是否准确反映了题目要求。

2. 完整性:答案是否全面覆盖了题目的所有要点。

3. 逻辑性:答案的组织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

4. 创造性:答案是否展现了创新思维和独到见解。

5. 表达能力:答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晰。

六、备考建议1. 系统复习:学生应系统地复习课程内容,确保对所有知识点都有深入理解。

2. 练习题目: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3. 时间管理:在模拟考试中练习时间管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4. 理解应用: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5. 保持健康:考试前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有助于发挥最佳水平。

七、考试时间与地点考试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考试地点:[具体地点]八、其他注意事项1. 学生应提前到达考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

精科目347应用心理硕士考试大纲解析预览版

精科目347应用心理硕士考试大纲解析预览版

347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是指认得心理现象。

传统的心理学一般认为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也称个性心理)两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现象的分类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认知心理学倾向于把具有动机作用的情绪、情感和动机放在一起,而把个性概括为能力和人格。

不管如何分类,它们都是心理现象的不同组成部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不同的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依存的。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的学派的奠基人是冯特,铁钦纳是其著名的代表人物。

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其他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有这些元素构成的,知觉是由感觉、观念是由意象、情绪是由激情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法,强调被试自己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其基本主张是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那样,只求分析意识之元素。

机能主义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

行为主义不但反对构造主义的心理结构与意识元素的观念,而且根本就不同意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实验法,反对内省法。

四、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其代表人物还有柯勒和考夫卡。

《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医学心理学概述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对象。

2、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学派。

3、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表现及影响因素。

3、意志过程:意志的概念、特征及意志品质。

4、人格:人格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气质、性格和能力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三)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1、心理应激的概念、应激源的分类及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2、应激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3、心身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常见的心身疾病。

(四)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影响因素。

2、心理障碍的分类、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方法和适用范围。

(五)病人心理1、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2、不同疾病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3、特殊病人(如临终病人、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六)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1、医患关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2、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3、医疗纠纷中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

(七)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临床观察等方法的应用。

三、考试形式(一)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_____分钟。

(三)试卷结构1、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2、分值分布:选择题约占_____%,名词解释约占_____%,简答题约占_____%,论述题约占_____%。

四、考试要求(一)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医学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清晰阐述其内涵和外延。

347心理学 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 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的考试大纲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编制。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考试大纲示例:
一、绪论
1. 心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二、认知心理学
1. 感知和知觉
2. 注意和意识
3. 记忆和学习
4. 语言和思维
5. 智力和跨学科认知
三、发展心理学
1. 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2. 青少年期的身心发展
3. 成人期的生涯发展
4. 老年期的认知和情感变化
四、社会心理学
1. 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
2. 社会认知和态度
3. 小组动力和合作
4. 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
5.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五、人格心理学
1. 人格理论和测量
2. 个体差异和人格特质
3. 人格与行为关系及应用
六、心理病理学
1.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2. 焦虑和情绪障碍
3.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
4. 心理治疗和康复
七、心理评估和测量
1. 心理测量概述
2. 量表的选择和使用
3. 人格测量和临床评估
4. 社会心理学测量和研究设计
八、应用心理学
1.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2. 教育心理学
3. 健康心理学
4. 法律心理学
以上是一份基于常见内容的心理学考试大纲示例,实际考试大
纲可能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所不同。

考生应结合教材和课堂讲义来具体备考。

2024心理学347考研大纲

2024心理学347考研大纲

2024心理学347考研大纲
2024年考研心理学347考试大纲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心理学导论: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等方面的内容。

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心理干预的应用领域:了解心理干预在心理治疗、学校教育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掌握不同领域下的心理干预技术和策略。

4. 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了解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组织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策略。

具体的大纲内容可能会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有所差异,建议考生查询具体的考试大纲,或咨询相关的招生部门,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2024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2024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2024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2024年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相较于以往有一些调整和变化。

以下将分别概述考试内容、题型以及备考建议。

一、考试内容2024年的心理学考研大纲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学概论:重点考察考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了解,以及对心理学发展历史和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的理解。

2.认知与心理基础:重点考察考生在问题解决、决策、记忆、学习、思维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的掌握,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等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个性特点、教育心理问题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重点考察考生对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的掌握,以及在人格形成、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应用心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在心理评估、临床心理学、组织心理学以及其他应用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能力。

6.实验心理学:重点考察考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二、题型2024年的心理学考研将采用多种题型,旨在考察考生的理论基础、分析和应用能力:1.单项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

2.名词解释题:要求考生对心理学中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进行解释,展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简答题:要求考生对心理学中的某一问题或理论进行阐述,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应用题:要求考生根据实际情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考察考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5.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一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和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展示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备考建议为了顺利应对心理学考研,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备考建议:1.熟悉大纲:认真阅读并熟悉2024年考研大纲,了解考试内容、权重和题型,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新版皖南医学院应用心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皖南医学院应用心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皖南医学院(专业学位)应用心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为:《心理学基础》(杜文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理统计学》(解亚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理评估》(姚树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刘新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

2018年考研心理学大纲原文【3】

2018年考研心理学大纲原文【3】

2018年考研心理学大纲原文【3】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 生理发育l.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l.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三)人格发展l.自我发展理论2.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二、学习与心理发展(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1.学习的含义2.学习的作用(二)学习的分类1.学习水平分类2.学习性质分类3.学习结果分类(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三、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社会学习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三)学习的建构理论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四)学习的人本理论1.罗杰斯的学习观与教学观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四、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类型1.学习动机的含义2.学习动机的类型(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2.学习动机的激发五、知识的学习(一) 知识的表征与类型1. 知识的表征2. 知识的类型(二)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 知识的理解与保持2. 错误概念的转变(三)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 心智技能的形成2. 认知策略的学习3. 动作技能的学习(四) 学习的迁移1. 学习迁移的类型2. 学习迁移的理论3. 学习迁移的促进实验心理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_27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_27

附件7: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课考试。

我校将根据考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与另外两门公共课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

三、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命题遵循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单项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查相结合的方针。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试卷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其中,名词解释部分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简答部分包括8道简答题,每题15分,共120分;论述部分包括3道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

卷面总分为300分。

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如下:普通心理学约80分;社会心理学约60分;发展心理学约40分;咨询心理学约40分;管理心理学约40分;心理测量学约40分。

各部分内容的考试要求如下:I 普通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理解重要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的一般规律,了解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II 社会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学各领域的重要理论和经典研究,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III 咨询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咨询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咨询的主要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IV 发展心理学该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和经典研究,能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全国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全国大纲

心理学专业综合全国大纲1. 了解全国大纲的重要性心理学专业综合全国大纲是指导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文件,对于培养和规范心理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大纲的制定是对专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引领,因此对于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全国大纲是十分重要的。

2. 全国大纲涵盖的内容全国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心理学专业的各个方面,例如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等。

全国大纲在涵盖的内容上非常全面,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系统地掌握心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 全国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全国大纲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全国大纲要求的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全国大纲是对心理学专业教育的一种保障和规范。

通过学习全国大纲指定的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学专业的体系结构和学科要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国大纲也有利于提高心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全国大纲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应该注重对全国大纲的学习和理解,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全国大纲的指导作用。

通过全国大纲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推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心理学专业综合全国大纲是对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文件。

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心理学专业课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质量,推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全国大纲的制定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专家学者的研讨和意见征求,以及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讨论。

全国大纲的内容反映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全国大纲涵盖了心理学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史等。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四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第五节 错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感觉记忆 第四节 短时记忆 第五节 长时记忆 第六节 内隐记忆 第七章 思维
第九章 复合设计 第四编 应用研究 第十章 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 第十一章 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 第五编 分析和报告研究结果 第十二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Ⅰ):描述数据,置信区间,相关 第十三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Ⅱ):统计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第十四章 心理学的学术交流 Ⅲ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助人专业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 第一节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第二节 当事人 第三节 咨询师 第四节 其他变量 第三章 咨询目标 第一节 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 第二节 咨询目标概述 第三节 确定咨询目标 第四节 价值与价值干预 第四章 咨询关系 第一节 咨询关系概述 第二节 工作同盟 第三节 助长条件 第四节 咨询关系与咨询师 第五章 咨询过程:阶段与结构化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综合题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90 分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50 分 10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0 分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347心理学专业课考研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课考研大纲

347考研专业课大纲Ⅰ.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影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方向科目《管理心理学》一、管理心理学导论(一)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1.管理与心理科学的背景知识;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标志性事件;3.西方与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个体心理与行为;2.团体心理与行为;3.领导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管理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别(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测量法;3.实验法;4.现场研究法;5.案例研究二、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中西方学者的人性观1.性善论;2.性恶论;3.中性论;4.“经济人”假设;5.“社会人”假设;6.“自我实现人”假设;7.“复杂人”假设(二)西方人性假设的变化过程与历史背景(三)人性假设的管理运用三、个体管理的心理与行为科学基础(一)个人特质人格、气质、能力、态度等概念与定义(二)社会知觉1.知觉的影响因素;2.刻板印象;3.优先与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5.自我知觉(三)归因的理论与应用(四)工作中的态度改变与社会说服四、工作需要、动机与工作激励(一)需要与动机的基本知识;工作动机的定义、成分;工作激励的定义与原理(二)激励的相关理论1.行为主义的激励理论;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三种需要”理论);3.过程激励型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定理论);4.认知评价理论;5.激励的综合模型;6.挫折的相关理论与后果(三)工作激励的管理实践奖励制度、工作设计五、群体心理与团队管理(一)群体心理的概念与分类(二)群体动力1.群体规范;2.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1.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2.群体决策的问题;3.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1.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2.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3.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4.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1.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2.团队的发展阶段;3.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4.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1.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权变(应变)理论;4.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1.简单结构;2.官僚制;3.线性组织;4.职能制组织;5.事业部制组织;6.矩形组织;7.网络型组织;8.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1.霍夫斯塔德的框架;2.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3.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1.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2.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3.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4.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5.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3.群体规范;4.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4.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5.群体决策的问题;6.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5.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6.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7.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8.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5.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6.团队的发展阶段;7.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8.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5.特质理论;6.行为理论;7.权变(应变)理论;8.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9.简单结构;10.官僚制;11.线性组织;12.职能制组织;13.事业部制组织;14.矩形组织;15.网络型组织;16.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4.霍夫斯塔德的框架;5.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6.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6.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7.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8.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9.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10.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讲解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讲解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讲解一、课题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讲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对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它涵盖的主要领域和学科基础。

2. 帮助学生理解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中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心理学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为可能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内容,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各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例如普通心理学中的感知觉、记忆等概念。

2. 难点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解和应用,像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潜意识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地讲解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的基础知识、重点概念和理论等。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

2. 讨论法提出一些有争议或者有趣的心理学话题,例如“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引入一些经典的心理学案例,如小阿尔伯特实验,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心理学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擅长记住电话号码,而有些人却总是忘呢?这其实就和我们今天要讲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有关哦。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教师开始讲解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的基本概念,说:“同学们,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呢,就像是一个大礼包,里面包含了好多心理学的知识。

它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好多学科。

普通心理学就像是这个大礼包的基础,它研究我们的心理现象,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这些。

感觉呢,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就像你摸到一个东西是软的还是硬的,看到一种颜色是红的还是蓝的,这都是感觉在起作用。

2024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2024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2024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简介:本综合考研大纲是针对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的设定,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准备充分,有针对性地应对考试。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1.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心理学的历史起源、发展阶段和重大事件,熟悉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2.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思维、情感、行为、个体差异等。

3.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

了解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体系,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生物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方法。

掌握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操作流程,了解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掌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2.问卷调查方法。

掌握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理解问卷调查的优缺点,熟悉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3.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

熟悉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的设计和实施,了解两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统计分析方法。

掌握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

5.研究伦理和科研道德。

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要求和科研道德规范,深化对研究伦理的思考。

三、认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1.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熟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2.认知心理学在教育和临床领域的应用。

了解认知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掌握一定的应用技术和策略。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

4.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了解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熟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

四、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 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人格测验5.智力测验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则3.深度知觉4. 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 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 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五、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 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1.启发法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编制2.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 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 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一一兰格理论2. 坎农一一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客观测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一一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丫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M 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

《心理学》专业综合试卷大纲.doc

《心理学》专业综合试卷大纲.doc

〈心理学〉专业综合试卷大纲一、心理学概述[要求]1.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彖、发展历史与主要硏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英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髙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 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影2.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1879年在徳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壯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 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1. 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1)神经元与突触(2)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3)反射与反射弧2.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1)大脑的结构(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3.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反映(2)感受性⑶心理(4)意识二、感知与注意[要求]1. 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晶质。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英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英影响因素。

3. 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纽•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1 •什么是感觉2•感觉的种类(二)知觉及其特点1. 什么是知觉2.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南医学院 2018 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综合(347)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心理学专业综合(347)科目考试是为学校面向全国
招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应用心理专业学 位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 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 质量。 Ⅱ 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综合(347)科目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基础、变态心理学、心理治 疗等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 和实际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心理学基础约 40%,变态心理学约 30%,心理治疗约 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5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 分; 名词解释 1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80 分; 综合题 6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120 分。 Ⅳ 考查内容 一、心理学基础 (一)绪论 1.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实质。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常用的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3.心理学的流派和主要观点。
(二)心理的生物基础和社会基础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纤维的功能。 2.突触的结构、突触的传递过程、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和突触传递的特征。 3.神经递质、受体。 4.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5.大脑皮质语言区及其功能。 6.团体中的心理效应、个体的社会化。 (三)意识 1.意识的定义、层级和功能。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2.睡眠的阶段、常见的睡眠障碍。 (四)注意 1.注意及其特征、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分类、注意的生理机制。 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理论。 (五)感觉 1.感觉、感觉剥夺实验、感觉的适宜刺激、感觉阈限。 2.视觉刺激、感光机制、明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颜色。 3.听觉刺激、属性、理论。 4.常见的感觉现象。 (六)知觉 1.知觉的概念、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信息的加工方式。 2.知觉的基本特性、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错觉、常见的错觉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七)记忆 1.记忆的概念及其过程、记忆的分类。 2.长时程增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方式。 3.遗忘及其规律、遗忘的原因。 (八)表象与想象 1.表象的概念与特征。 2.想象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3.梦的机制、梦的创造功能。 (九)思维 1.思维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思维的过程 2.概念的定义、人工概念的实验研究。 3.推理的概念、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4.问题解决的概念、策略和影响因素。 5.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十)言语 1.言语的概念、特征、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2.言语的运动中枢、听觉中枢和视觉中枢。大脑左半球的言语优势功能。 3.言语产生的性质、单位和产生的阶段。 (十一)情绪 1.情绪的概念、维度与极性、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生理机制、功能。 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情绪状态、社会情感。 3.面部表情、体姿表情和言语表情。 4.情绪的早期理论、认知理论、动机-分化理论。 5.情绪调节的特征、基本过程和策略。 (十二)意志 1.意志和意志行动的概念、特征。意志与认知、情绪的关系。 2.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品质。 3.挫折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挫折反应和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途径。 (十三)个性及其倾向性 1.个性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理论。 2.需要的概念、需要层次理论。 3.动机的概念、动机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十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能力与智力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能力的理论、能力的个体差异、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3.智力测验的由来与发展、斯坦福-比内量表、韦克斯勒量表和瑞文测验。
(十五)气质 1.气质的概念、气质的体液学说、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2.气质类型和主要特征、气质研究的实践意义。 (十六)性格 1.性格的概念、基本特征。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2.性格的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性格的动态结构。 3.常见的性格理论。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性格的测量。 二、变态心理学 (一)绪论 1.变态心理的概念与特征。 2.变态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二)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 1.生物因素研究。 2.心理因素研究。 3.社会因素研究。 4.综合研究。 (三)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 1.生物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模型的概述、理论解释、研究与评价。 2.认知模型、存在-人本主义模型的理论解释。 3.社会文化模型、家庭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治疗与评价。 (四)变态心理分类、诊断与评估 1.变态心理分类的原则、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2.三大主要分类系统的比较。 3.变态心理的诊断与评估。 (五)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变态心理的研究步骤与方法。 2.观察法的分类和优缺点、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 (六)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1.精神症状的识别及其特点。
2.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和自知力障碍。 3.情感障碍的分类及其特点。 4.意志障碍、动作行为障碍的特点。 5.意识障碍的分类及其特点。 (七)应激相关障碍 1.应激障碍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急性应激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CCMD-3)、防治要点。 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CCMD-3)、防治要点。 (八)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 1.神经症的概念、发病机制、特征和诊断(CCMD-3)。 2.恐惧症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评估(CCMD-3)和防治要点。 3.焦虑症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评估(CCMD-3)和防治要点。 4.强迫症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评估(CCMD-3)。 5.躯体形式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CCMD-3)和防治要点。 6.癔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评估。 (九)心境障碍 1.心境障碍的概念和流行病学特征。 2.心境障碍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十)自杀与蓄意自伤 1.自杀的概念、自杀学专用术语、自杀的分类和理论解释。 2.自杀危险的识别和防治。 (十一)进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要点(CCMD-3)和治疗。 2.神经性贪食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要点(CCMD-3)和治疗。 (十二)睡眠障碍 1.睡眠、睡眠障碍和睡眠周期的概念。 2.睡眠周期各阶段脑电变化、睡眠剥夺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3.失眠症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CCMD-3)和治疗要点。 (十三)人格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