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合集下载

谈谈如何防治阑尾炎术后并发症

谈谈如何防治阑尾炎术后并发症

谈谈如何防治阑尾炎术后并发症阑尾炎手术相较于当前的临床外科手术而言,已经可以说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手术操作,但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常常较多,可见如何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积极治疗则是给阑尾炎治疗效果造成关键影响的因素。

1严格规避漏诊、误诊现象的出现确定手术方案之前,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展开术前详细的病史采集及全面的查体工作,这对于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而言非常关键。

临床医师需要注意不能够仅仅满足于现有症状体征的观察和判断,而忽视了辅助检查能够提供的其他信息,应该要深入患者病情展开具体分析,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仔细鉴别,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的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如若发现患者阑尾处并无显著病变,但却又没有合理的理由可以解释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体征时,不应该盲目将阑尾切除,应该腹腔镜下依次探查肝、胃、腹膜、小肠、结直肠、盆腔,仔细探查回盲部以及末端回肠处是否有其他病变情况的存在,根据探查结果决定具体手术方式,以便于确诊后进一步的治疗。

如果在病情探查过程中,发现虽然阑尾处于正常状态,但盲肠及回肠表现为红肿及充血症状,且呈节段性分布,则应考虑患者是否处于末端回肠炎疾病的急性期,此种疾病不应行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

应该要根据观察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属于其他疾病,例如当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肠系膜淋巴结有肿大现象并融合成团、腹膜存在散在多发结节时,考虑腹腔结核可能大,如合并肠梗阻,建议在手术操作下帮助患者解除梗阻;如有回盲部肿瘤,考虑恶性可能大时,可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合并回盲部憩室,可一并切除。

2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从临床治疗成果来看,确诊阑尾炎后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切口感染。

无论采用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下手术,术中均应加强无菌操作意识。

如为开放手术切除阑尾,应用切口保护套保护切口免受污染,缝合关闭腹膜后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尽量预防细菌污染;确切切口止血避免切口内积液积血,缝合切口时不留死腔,必要时放置橡皮引流条或皮下引流管。

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体会

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体会

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体会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平均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6%~32.5%。

依此可知阑尾术后并发症所涉及的人数之多、危害之大是不难想象的,近几年发生率仍很高,有时相当严重。

此现象不仅存在于基层医院,大医院也屡见不鲜。

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率国内统计30~40%国外报道高达40~50%。

我院常规采用灭滴灵治疗阑尾炎,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阑尾切除术80例,术后切口感染11例,感染率为13.2%,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阑尾切除术80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16至71岁,其中慢性阑尾炎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例,20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

1.2治疗麻醉成功后,取偏左侧卧位,在腰部略垫高,取麦氏切口入腹腔,切腹膜时先切一小口将吸引器伸入腹腔充分吸引,遂剪开腹膜,其长度略小于切口长度,将无菌纱布垫缝在腹膜上,覆盖切口创缘。

沿盲肠根部找到阑尾,予以钳夹不提出腹腔外,用纱布将周围组织隔开,助手将两侧腹膜提起,行常规阑尾切除术后,弃去已用过的或被污染的纱布及器械,细线缝合腹膜及切口各层、务必不留死腔,并术前术后静点灭滴灵,关腹膜后灭滴灵冲洗伤口。

当穿刺获得脓液后即应将切口缝线拆除引流。

要求引流口足够大,引流通畅。

如果病人临床有发热,应适当应用抗菌药物。

一般来说,当感染的切口引流后体温很快恢复正常,即可停用抗菌药。

如果体温仍然不降,可能为切口引流不畅或伴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存在。

切口引流后需每日换药。

换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仔细清除各种异物(如缝线)和坏死组织;②局部尽量不用抗生素;③引流数天后,当创面干燥、渗液不多时可考虑将创面对合。

一般采用蝶形胶布对拢伤口;④如果切口引流物有粪样物,则可能为粪瘘形成,做相应的处理。

2 讨论传统阑尾切除术,取平卧位,若腹腔内炎性渗出较多,切开腹膜时,脓性分泌物可溢出污染切口创面,腹腔内小肠及网膜也容易突出切口外污染切口。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与并发症处理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与并发症处理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与并发症处理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发炎引起的急性腹部疾病。

在阑尾炎的治疗中,手术是关键步骤之一,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和常见的并发症处理。

一、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1. 术后恢复观察:术后病人需在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

观察术后患者的呼吸状况,检查有无术后并发症出现。

术后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患者的舒适。

2. 伤口护理: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干燥清洁,以防止感染。

护士要检查伤口有无渗液、红肿、发热等异常情况。

如果有感染迹象,需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3. 饮食管理: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饮食。

在开始进食时,需给予清液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

避免高脂、辛辣食物,以免对肠胃产生刺激。

饮食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护士要定期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同时,还可以采取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方法,如热敷、舒缓呼吸等。

5. 活动指导: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逐渐增加的活动。

护士应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并观察有无活动后不适症状。

在康复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或恶化疼痛。

二、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1. 伤口感染:伤口感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伤口,如果发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伤口护理和个人卫生。

2. 肠梗阻:有时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的并发症。

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治疗,如休息、禁食、静脉补液等。

3. 腹腔脓肿:术后腹腔脓肿可能会引起发热、腹痛等症状。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腹部压痛等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患者可能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以确定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阑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阑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阑尾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的防治体会关键词术后并发症防治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疾患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临床诊断明确以后,除少数病外,均需实行立即阑尾切除。

阑尾切除术术式较简单,术后并发症已明显减少,单纯、无合并症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完整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率约4%~8%,而阑尾坏疽、穿孔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仍可达20%~30%。

2001年3月~2009年4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386例,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86例,男201例(52.1%),女185例(47.9%),男:女1.08:1。

年龄13~69岁。

全部为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而手术。

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76例,肠梗阻2例,阑尾残株炎1例,腹内残余脓肿1例,粪瘘2例,腹腔内出血1例。

讨论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感染的部位多发生在皮下或腹肌下腹膜外疏松结缔脂肪组织所在的部位。

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1],未穿孔组可达10%,穿孔组达20%以上,在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的基础上,其切口感染率可达30%[2]。

术后切口感染率与伤口类型、手术类别、术中时间和手术季节等有关[3]。

其中,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有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等[4]。

如何防止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生应该重视的问题。

根据本院资料分析,切口污染为最主要的感染因素,血肿形成及异物残留少见。

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了切口的冲洗的方法。

甲硝唑是一个抗菌谱广、具有强烈的抗厌氧菌性、穿透性好、毒性低、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的药物,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有报道,阑尾感染的80%~90%为无芽孢厌氧菌或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

临床上采取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措施后,外科感染率有了明显的减少,如切口感染率由过去的20%降到10%以下,甚至出现零感染[5]。

络合碘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新型杀菌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络合物[6]。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防治的临床体会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防治的临床体会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防治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从中随机抽取32例临床病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痊愈,无病死率。

结论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

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积极防治,均有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阑尾炎并发症防治【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23-02急性阑尾炎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压痛,则是该病重要的一个体征, 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

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从中随机抽取32例临床病例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积液或脂肪液化)2例,肠梗阻1例 ,现将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14例。

年龄最小10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29.3岁,好发年龄22-33岁[1],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5天。

二、手术方法患者常规消毒麻醉;具有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者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不典型者取腹直肌旁或经腹直肌探查切口,根据术中情况而确定切口的大小;常规切除阑尾,用2%碘酒、75%酒精、依次消毒阑尾残端,残端包埋,如果盲肠壁水肿明显,无法包埋者,可行“8”字缝合包埋残端或单纯结扎阑尾根部;对于化脓穿孔和周围脓肿形成者,吸净脓液,脓肿包裹时用手指钝性分离机化大网膜,切除炎症浸润大网膜;局限性腹膜炎者,不宜广泛冲洗,皮下应用庆大霉素冲洗;弥漫性腹膜炎者,可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后以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右髂窝内放置胶管引流,皮下应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然后检查,准确无误后关闭腹腔。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体会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体会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体会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减少切口感染发生。

方法:对我院32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术后切口一期愈合322例,3例并发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0.92%。

结论:做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前术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切口的恰当处理,合理引流等,可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4-0037-01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

而切口感染又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一旦发生,将会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病痛,增加住院时间和患者的医疗费用,且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急性阑尾炎术后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2010年6月—2018年12月对325例急性阑尾炎施行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治疗经过进行分析,以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男197例,女128例,年龄8岁~81岁,平均38.7岁,均手术治疗。

发病至手术时间4小时~72小时,平均28小时。

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9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8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29例。

均开腹手术治疗,其中麦氏切口269例,探查切口56例。

1.2 治疗方法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术前1小时开始静滴有效抗生素。

一般选择麦氏切口;对于异位阑尾、阑尾化脓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作探查切口。

常规保护切口,如果腹腔渗液或脓液较多时,先切开一小切口,吸尽脓液再扩大腹膜切口。

阑尾按常规切除处理,尽量避免手指进入腹腔抠阑尾。

关腹前对腹腔少量的清亮渗液用纱布吸干,对有较多脓液者,在吸尽脓液后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最后腹腔内留置甲硝唑溶液50ml左右后关腹。

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体会

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体会

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阑尾炎手术,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未见任何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4例),两组患者并发症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2±1.1)d,护理满意度为100%(10例),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3±1.4)d,护理满意度为60%(6例),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可在阑尾炎术患者的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急性阑尾炎;阑尾手术;并发症急性阑尾炎发病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造成穿孔,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

阑尾炎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了,但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对其身体的恢复存在不利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成本,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于手术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2]。

为了明确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我院选取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阑尾手术,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实验组,每组10例患者。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5.6±1.6)岁;实验中有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年龄18.5~58岁,平均年龄(25.7±1.5)岁。

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体会

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体会

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体会……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是普外科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其术后并发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的机会将明显增加,势必加重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我科自1997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阑尾炎伴腹膜炎病人136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现就防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86例,女50例,年龄15~68岁,平均32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8h,最长9天,有4例病人入院时呈低血压休克状态。

136例中,有102例合并中、高度发热,83例合并呕吐,本组病人体检均有下腹部局限性或全腹性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本组均术中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

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9.8~27.4)×10 9 /L之间,术中腹腔脓液量150ml~2000ml不等。

1.2 治疗及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前60min均经静脉滴注足量抗生素(一般应用甲硝唑,氨苄青霉素),术中做好切口保护,估计脓液较多时,先做小切口吸引脓液,然后切开腹膜,并常规将腹膜外翻固定于皮肤保护巾上,使“切口腹膜化”,手术常规切除病变阑尾,吸尽腹腔脓液及炎性渗出物,对脓液局限于中下腹腔或盆腔,吸尽脓液后,用纱布块吸洗,对腹腔脓液吸尽后,再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并根据术中情况并酌情放置腹腔引流管。

本组有24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在缝合腹膜后,逐层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液冲洗切口,术后选用有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

本组无死亡病例。

术后切口感染4例,经切口换药治愈,本组平均住院8.3天。

2 讨论2.1 手术切口的处理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与以下因素有关:(1)忽视无菌操作,使发炎之阑尾与腹壁切口接触而造成污染; (2)开腹后腹腔脓液外溢,污染了切口;(3)止血不完善,腹壁内形成血肿,导致感染;(4)腹腔引流不当[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6-03-18T14:58:49.967Z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作者:夏宝奎[导读] 江苏省淮安市三堡乡卫生院  江苏淮安  223212 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

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二次手术、积极防治,均有满意的疗效。

(江苏省淮安市三堡乡卫生院江苏淮安 22321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的策略。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218例阑尾炎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痊愈,无死亡患者。

结论: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

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二次手术、积极防治,均有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23-01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而阑尾切除术也是外科基本手术之一,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直较高。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影响阑尾炎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仍是基层医院面临的临床重要问题,必须给予重视,现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1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发生28例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1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03例。

患者的年龄为12-68岁,平均年龄为(4
2.55±6.82)岁,绝大部分就诊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部分患者还存在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在所有患者中,26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172例患者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0例患者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1.2 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下对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给予了常规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在开腹后均行常规阑尾切除术,并对阑尾残端行荷包缝合进行包埋,对于坏疽穿孔的患者,在对其阑尾进行切除后,还将腹腔中的脓液吸取干净,然后再用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待冲洗液清亮后对其切口进行缝合,并预留引流管,以便于对患者的腹腔积液进行引流。

2 结果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并发坏疽穿孔阑尾炎26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0例,腹腔脓肿、肠梗阻各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 12例,腹腔脓肿、肠梗阻、切口裂开、阑尾残株炎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2.8%。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腹腔化脓性疾病,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占很大比例,特别在基层医院,阑尾切除手术在外科手术病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术后的并发症还是时有发生,在临床工作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1 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原因是多方面的。

阑尾炎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术中发现炎症渗出增多,组织水肿,网膜包裹粘连,手术时间长,手术时分离易使切口感染。

阑尾化脓、坏疽甚至穿孔,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组患者中26例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者达10例,切口创面保护不当,易使炎症渗出液及冲洗液污染切口;粗暴牵拉、腹膜缝合不严,炎性渗出液渗出切口等均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切口感染的预防包括:①加强无菌操作,妥善保护手术野; ②正确选择切口,避免不必要的切口延长和肌肉离断; ③术中彻底止血、必要时肌层内皮片引流; ④如手术野被污染,在缝合腹膜后逐层以生理盐水或含抗生素盐水冲洗,并以干纱布擦拭干净[1]; ⑤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换药,了解伤口愈合情况; ⑥充分利用腹膜抗炎、吸取、修复功能。

术后要注意检查切口处有无红肿、压痛等,考虑有切口感染时,要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彻底清除坏死组织[2],通畅引流,不残留死腔,及时清除异物,以利感染伤口愈合[3]。

3.2 肠梗阻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究其原因,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术后卧床时间长,下床活动少等多种原因有关。

肠梗阻分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和早期炎性肠梗阻,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由于腹腔内脓液浸泡,术后炎性渗出多,导致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机率较高[4]。

术中应仔细清除腹腔脓液,冲洗腹腔,必要时要放置腹腔引流。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可首选保守治疗[5],经过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应用后多能缓解,症状严重者,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患者肛门恢复排气后,进食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炎性肠梗阻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多能痊愈。

3.3 切口裂开切口裂开多发生于高龄患者,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剧烈咳嗽或打喷嚏是发生,发生切口感染是更容易出现切口裂开,切口裂开的预防: ①术中尽可能少使用高频电刀; ②关闭切口时冲洗切口,冲洗脱落脂肪颗粒; ③严格止血; ④缝合时不留死腔; ⑤视体质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一旦发生切口裂开,要及时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用盐水纱布迅速覆盖切口,至手术室在良好的麻醉下行二期缝合。

3.4 盆腔脓肿一般情况下,盆腔脓肿多发生于急性坏疽穿孔的阑尾炎患者,主要由于坏疽穿孔阑尾在术后脓液未完全吸收而流至盆腔,逐渐积聚形成脓肿,多见于术后1周左右,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及大便增多、里急后重等,临床处理主要依靠抗炎治疗及局部理疗[6],经积极治疗后脓肿多能吸收完全。

此外,腹腔内出血、切口疝等也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阑尾炎的病理类型、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7-8],对急性阑尾炎要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加长, 陈华斌. 阑尾炎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 1519~1520
[2]孙建成. 157例阑尾炎及周闱脓肿切口感染的处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5):29
[3]孟震、陆光生、齐香梅.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分析和诊治体会[J].解放军医
药杂志,2012,12(24):16~18.
[4]黄强.急性阑尾炎216例诊治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9):247-249.
[5]翟保平,任金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1例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 8) : 468.
[6]孙永胜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 17-18.
[7]孙建平,石广东.急性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再开腹手术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2):6771--6772.
[8]王健.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的探讨及并发症的预防[J]. 社区医学杂志,2008.6(23):7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