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朝读经典,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周:《三字经》选段2. 第二周:《弟子规》选段3. 第三周:《千字文》选段4. 第四周:《大学》选段5. 第五周:《中庸》选段三、教学方法:1. 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经典的语言美,培养语感。

2. 讲解:对经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引导学生就经典中的故事和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德素养。

4. 实践: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40分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否有明显提高。

2. 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经典故事和道德观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日常行为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是否将经典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材》2. 辅助材料:经典故事绘本、相关视频资料、课堂活动道具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对经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三字经》选段,了解经典背景,进行朗读和讲解。

2. 第二周:学习《弟子规》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第三周:学习《千字文》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结合相关绘本进行教学。

4. 第四周:学习《大学》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5. 第五周:学习《中庸》选段,进行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将经典道德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九、教学活动设计:1.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目标: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经典诵读包括儿童文学作品、诗歌和经典故事等。

经典诵读包括儿童文学作品、诗歌和经典故事等。

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介绍经典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导入:通过介绍经典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声音练:指导学生正确、准确地发音和朗读经典文字,培养清晰响亮的语言表达能力。

声音练习:指导学生正确、准确地发音和朗读经典文字,培养清晰响亮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理解阶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理解阶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4. 模仿研究:指导学生模仿经典诵读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口语和表达能力。

模仿学习:指导学生模仿经典诵读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口语和表达能力。

5. 创作拓展:鼓励学生根据经典作品的启发创作自己的作品,如写诗、写故事等,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作拓展:鼓励学生根据经典作品的启发创作自己的作品,如写诗、写故事等,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诵读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发音、表达和理解能力。

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诵读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发音、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学安排:- 每周安排2-3次经典诵读课程,每次30分钟。

- 教师可选择一本经典书籍或多个短篇故事作为教学材料。

- 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比赛等形式,增加趣味性与活跃度。

教学效果评估:- 定期进行口头朗读和书面测试,评估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理解程度。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和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 经典儿童文学书籍- 诗歌集- 音频或视频资源- 学生练册和参考资料总结:通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我们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2. 准备诵读材料的课文和诵读辅助资料。

3. 准备诵读材料的诵读音频或视频资源。

4. 准备诵读活动的分组情况。

教学步骤:Step 1:创设诵读氛围(5分钟)学生们进入教室,教师可以放一段国学经典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曲和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欢迎词或准备活动。

Step 2: 集体诵读(15分钟)教师将选取的国学经典课文逐句朗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教师可以分段诵读,让学生跟着朗读,不断调整语速和语调,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掌握能力。

Step 3: 分组诵读(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应的诵读材料。

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组织诵读,可以采用小组内互相传诵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同声合唱的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Step 4: 组内展示(10分钟)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诵读内容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成员和全班同学进行欣赏。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增添表演的魅力。

Step 5: 学生评价和反思(10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评价和反思。

可以提问学生诵读过程中有何困难和收获,是否满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发现了自己的进步等。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诵读所学的国学经典,并预告下一堂诵读活动的课文和内容。

Step 7: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国学经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国学,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怀和修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扩展延伸:1. 可以将诵读进行比赛,鼓励学生更积极、更认真地参与。

2. 可以邀请老师、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机会。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pdf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pdf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经典诵读古诗《咏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板书课题。

1.解题。

学生试说“咏”的意思。

教师小结:“咏”的本义是歌咏,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2.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

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做过礼部侍郎等职。

晚年不拘礼节,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

今存诗19首,除《咏柳》外,《采莲诗》、《回乡偶书》也很有名。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分组读课文,男女生各读一句。

三、引导学习古诗1.引导学习第一句。

(1)自由读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说一点就说一点)(2)齐读第一句。

(3)指导朗读(注意轻重音和停顿):碧玉 / 妆成 // 一树 / 高,万条 / 垂下 // 绿 / 丝绦。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4)教师小结: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

万条,柳树枝条多。

在古诗中“百”、“千”、“万”经常泛指数量多。

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引导学习第二句。

(1)自由读,说说你懂得了什么?(2)指导朗读:不知 / 细叶 // 谁 / 裁出,二月 / 春风 // 似 /剪刀。

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3)教师精讲:细叶,指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三、想象情景,朗读、背诵课文1.自由读全诗。

结合看图及在户外所看到的柳树,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2.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实景,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多。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第1篇:二级经典诵读活动施行方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施行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根本熏陶和修养,承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进步广阔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老师设计活动才能,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二、活动要求1、时间上要有保障〔1〕每天晨读时间进展诵读。

〔2〕语文课前3分钟进展诵读。

〔3〕午诵时间进展诵读。

〔4〕回家诵读10分钟。

2、组织上要有保障班主任语文老师要实在组织好,确保每次活动井然有序,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3、活动上要有保障〔1〕各班可根据本班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将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力促经典诵读的顺利开展。

三、活动内容:二年级——《唐诗三百首》、《大学》、《中庸》四、活动安排和措施1、在课程安排上,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根本的阅读方法。

进展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每日晨读时间诵读形成常规,每班可以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3、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诗文。

详细为《唐诗三百首》每周背诵1首,寒暑假各10首。

一学期能背诵20首。

4、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气氛,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每日课前3分钟诵读形成常规,老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

6、设立经典诵读读书卡。

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展诵读,便于记忆。

7、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时机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8、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

评价分别由老师、家长、小组和自评四个局部组成,使学生形成习惯,持久地进展。

国学经典诵读解读教案设计(二年级第四单元)

国学经典诵读解读教案设计(二年级第四单元)

二年级3班国学经典诵读计划焦联群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

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实现民族振兴,培养一代新人,必须对儿童施以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熏陶,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能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知识面,力求对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二、创建目的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三、创建实施步骤1、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国学班级理念。

每一课都附上了相关古诗,并配以图画,分册学习,由浅入深,突出鲜明的主题:国学经典。

让国学经典深入学生的心灵,师生形成共识,启迪学生心智,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为这个特色而努力奋斗。

2、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班里的一墙一角,晨读和上课预备,都突显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

让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班级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3、每学期有计划有选择地完成国学经典诵读任务。

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增强语感,感受国学经典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

本期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认真拣择,使入选的典籍和诗文都含有积极意义,除了儒家典籍,也包括道家和释家的部分论述。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经典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弟子规》选读2. 第二单元:《三字经》选读3. 第三单元:《百家姓》选读4. 第四单元:《千字文》选读5. 第五单元:《二十四孝》选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诵读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经典的语言韵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诵读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第一单元:《弟子规》选读,共计4课时。

2. 第二单元:《三字经》选读,共计4课时。

3. 第三单元:《百家姓》选读,共计4课时。

4. 第四单元:《千字文》选读,共计4课时。

5. 第五单元:《二十四孝》选读,共计4课时。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二十四孝》。

2. 教学音频资料:经典诵读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经典内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经典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内容: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注意发音和节奏。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对经典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九、课后作业:1. 背诵当天学习的经典内容。

2. 写一篇关于经典诵读的感悟文章。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第一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2. 《三字经》选段3. 《百家姓》选段4. 古诗词精选5. 民间故事选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读经典选段,理解其中寓意。

2. 难点:经典语句的翻译和解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作等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经典的魅力。

2.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弟子规》选段学习与讨论2. 第二周:《三字经》选段学习与讨论3. 第三周:《百家姓》选段学习与讨论4. 第四周:古诗词精选学习与欣赏5. 第五周:民间故事选读与讲述每周安排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

剩余时间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经典诵读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经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古诗词精选、民间故事选读等书籍。

2. 辅助材料: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1. 第二周:《弟子规》选段学习与讨论2. 第三周:《三字经》选段学习与讨论3. 第四周:古诗词精选学习与欣赏4. 第五周:民间故事选读与讲述5. 第六周:复习与总结九、课后作业:1. 熟读当堂学习的经典选段。

2. 完成相关的诵读练习题。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诵读情况。

十、教学反思:1. 定期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经典诗词、故事等,如《咏柳》、《春晓》等。

2. 结合课本内容,选择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故事,如《牛郎织女》、《孟母三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作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分享给大家。

2. 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猜将要学习的内容。

3.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解释传统文化元素。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互动,评价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深度。

3. 收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学习难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和配套课件。

2. 与课程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书籍和视频资料。

3. 音频文件,包括古诗文的正确朗读和背景音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咏柳》、《春晓》等古诗,了解诗文背景,培养朗读习惯。

2. 第3-4周:通过《牛郎织女》等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

3. 第5-6周:学习《静夜思》、《悯农》等诗,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演示教学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演示教学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内容绝句二首主备人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交流《绝句二首》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上经典诵读。

教学重点、难点人人会背,人人能讲。

教学预案一、今天我们来学习《绝句二首》二、介绍《绝句二首》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三、学习《绝句二首》1.指名好同学读,其他同学跟读,并奖励。

2.分四人小组,组长领大家诵读。

3、检查过关。

形式:四人组长负责给组内同学背诵。

老师巡视,抽查。

4.小结:表扬认真负责的组长,给每组的诵读小明星奖励“☆”。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内容司空图《独望》主备人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交流《独望》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唐诗、爱上经典诵读。

教学重点、难点人人会背,人人能讲。

教学预案一、今天我们来学习司空图《独望》二、介绍司空图《独望》一片高大茂密的树把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

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全弟子规)

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全弟子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自己读一读译文。
2.思考从译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把你理解的意思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四、拓展升华
1.事例: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五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五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五篇第一篇: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一(1)枫香小学潘光凤经典诵读教案1、元日(宋)王安石教学内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4、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明白古诗的大意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1、元日:春节(大年初一)2、一般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二、重难字的理解1、屠苏2、曈曈日3、新桃4、旧符三、句子理解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背诵古诗2、江南春(唐)杜牧教学内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1、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作者描写了江南的春天的哪些景色二、重难字的理解1、莺啼2、酒旗3、南朝4、楼台烟雨三、句子理解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背诵古诗3、春夜喜雨(唐)杜甫教学内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最新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最新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三字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学习第一句到第四句。

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

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它《三字经》。

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

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字经》齐读课题两遍。

二、诵读句子1.出示学习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2.自己根据拼音试读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5.读通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6.读读议议。

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你能讲讲你的理解吗?三、讲解句子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2.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3.讲故事:曹操儿子们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4.性相近,习相远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2.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经典诗词:例如《静夜思》、《咏柳》等。

2.经典童话故事: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3.经典寓言故事:例如《乌鸦喝水》、《乌龟与兔子》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唤起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今天将要学习的经典诵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学习诵读(20分钟)1.教师首先对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讲解,并做示范。

2.学生跟读教师示范,注意发音准确、节奏感和感情表达。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理解分析(15分钟)1.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经典诵读进行理解分析,包括内容、语言表达等。

2.针对每个诵读作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评价反馈(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诵读表现。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创作自己的诗词、故事等。

2.引导学生朗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六、总结归纳(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经典诵读内容和技巧。

2.教师提醒学生继续保持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努力,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作品。

教学资源:1.经典诗词、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教学材料。

2.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诵读表演和评价。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他们对经典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并逐渐形成了持续阅读的习惯。

同时,通过诵读的过程,学生也增加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范文(通用3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范文(通用3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范文(通用3篇)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的: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三)教学过程: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

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

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

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

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

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

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

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

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

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

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

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讲解一:总序: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三字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三字经》的背景。

2.研究第一句到第四句。

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的背景,激发研究兴趣。

2.通过研究,理解惯和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专一和坚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三字经》的背景,理解惯和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专一和坚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三字经》是古代孩子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它只有1000多个字,但包含了很多内容和有趣的故事。

据传说,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学者XXX。

由于每句话只有三个字,所以被称为《三字经》。

从那时起,它成为孩子们上学的第一课。

我们从今天开始研究它,通过它了解更多知识。

板书:《三字经》齐读课题两遍。

二、诵读句子1.出示研究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XXX,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XXX,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2.根据拼音试读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5.读通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6.读读议议。

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你能讲讲你的理解吗?三、讲解句子1.人之初,性本善。

初”在这里表示“刚出生的时候”,“性”表示“品性、品格、德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好的、善良的。

2.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3.讲故事:XXX的儿子们的故事。

通过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

如果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是否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呢?接下来,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4.性相近,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本性都差不多,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5.苟不教,性乃迁。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研究、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台县国庆小学练习课教案
二〇一四年二月
二○一四年度春学期《经典诵读》第四册课时安排计划
2、第二次背诵,闭眼,边想象边背诵。

3、第三次背诵,边背边想:这首词美在哪?
4、交流这首词的美:色彩丰富、动静结合。

五、对比拓展,升华情感。

1、学生交流为什么张志和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

A、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生读前两句词。

B、作者怡然自得,怎不流连忘返,男生读后两句词。

2、引入张志和的生平,进一步理解他的“不须归”的原因。

3、拓展延伸:出示另一首《渔歌子》,学生自学感悟。

4、交流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5、全班身临其境地朗读《渔歌子》。

六、吟唱歌曲,布置作业。

1、教师哼唱歌曲——《渔歌子》。

2、学生伴着乐曲,轻声吟唱。

3、布置作业:继续去了解张志和,找找其他几首《渔歌子》读读。

板书设计: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