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普通物理A2004真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f5126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a.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
试试题
无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年(卷),期】2004(022)007
【总页数】7页(P54-60)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化学试题解析 [J], 马建武
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J],
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J],
4.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部分)(1) [J],
5.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部分)(2)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937ca4cf8c75fbfc77db2cb.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15.钍核23290Th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铅核,则A .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 ,它比23290Th 少8个中子B .铅核的符号为20478Pb ,它比23290Th 少16个中子C .铅核的符号为20882Pb ,它比23290Th 少16个中子D .铅核的符号为22078Pb ,它比23290Th 少12个中子 16.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的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B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C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D .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17.图中a 、b 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 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 上的外力,已知a 、b 的接触面,a 、b 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A .a 、b 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 .a 对b 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 .a 、b 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 .a 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 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18.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波源振动周期T=0.1s ,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且此时a 点向下运动,则A .波速为20m/s ,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B .波速为10m/s ,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C .波速为20m/s ,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D .波速为10m/s ,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19.如图,在正六边形的a 、c 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 1,在b 、d 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负电的点电 F a byO x /m1.02.03.04.0 a荷,电量的大小都是q2,q1>q2。
已知六边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是哪一条?A.E1B.E2 C.E3D.E42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平衡状态,此时其压强为P0,有人设计了四种途径,使气体经过每种途经后压强仍为P0。
1995-2004各地物理高考真题
![1995-2004各地物理高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b370ac89eb172dec63b700.png)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慰;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波是—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5.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且p甲<p乙,则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6.如图所示,一个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沿纸面由位置1(左)匀速运动到位置2(右).则A .导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 →b →c →d →aB .导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a →d →c →b →aC .导线框离开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D .导线框进入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7.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徽子(ve)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徽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 四氯乙烯(C 2Cl 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e Ar Cl v e 0137183717-+→+ 已知Cl 3717核的质量为36.95658u ,Ar 3718核的质量为36.95691u ,e 01- 的质量为0.00055u ,1u 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A .0.82 MeV B.0.31MeVC . 1.33 MeVD .0.51 MeV8.图1中,波源S 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 ,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 、SQ=2.6m .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 、Q 两点振动情况的是A .甲为Q 点振动图象B .乙为Q 点振动图象C .丙为P 点振动图象D .丁为P 点振动图象9.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 ,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OA 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则 A .OA 为黄光,OB 为紫光 B .OA 为紫光,OB 为黄光 C .OA 为黄光,OB 为复色光 D .Oa 为紫光,OB 为复色光10.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 k=1.323MeV、E L=1.399MeV、E 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A.0.013MeV B.0.017MeV C.0.076MeV D.0.093MeV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8分)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进行测量.(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___mm。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江苏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江苏卷)](https://img.taocdn.com/s3/m/a022995702020740be1e9b52.png)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
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
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D.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D.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5.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分别为 p 甲、p 乙,且 p 甲<p 乙,则 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6.如图所示,一个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 abcd,
沿纸面由位置 1(左)匀速运动到位置 2(右).则
A.导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为 a→b→c→d→a
编号
1
2
3
4
5
6
7
Uab/V 0.000 0.245 0.480 0.650 0.705 0.725 0.745
2004年物理高考试题
![2004年物理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2a67aca1c7aa00b52acbbc.png)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40 Fe56l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 .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B .用纤维素酶处理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8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C 2H 2B .CS 2C .NH 3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等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等地)](https://img.taocdn.com/s3/m/a8407e48650e52ea55189852.png)
通后流过 R2 的电流是 K 接通前的(
A. 1
B. 2
) C. 1
图2
D. 1
19.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
材料
铯
钙
镁
铍
钛
逸出功(10-19J)
3.0
4.3
5.9
6.2
6.6
现用波长为 400nm 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
(普朗克常量 h = 6.6×10-34J·s,光速 c = 3.00×108m/s)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20.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21.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 ab,长度为 l0,竖直放置,上端 a 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现考
及开关 K。 (a)对电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图示的电路 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
mV
A
E R′ K
条件下,电路中电流表〇A 应选用的量程是
。若合上 K,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
压表的读数为 150V,电流表〇A 的读数为 1.05mA,则电压表的内阻 RmV 为
滑环到达 d 所用的时间,则
A.t1 < t2 < t3
B.t1 > t2 > t3
c d
C.t3 > t1 > t2
D.t1 = t2 = t3
2004全国高考卷3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4全国高考卷3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https://img.taocdn.com/s3/m/8c0008668e9951e79b892786.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老课程卷: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等地)15.以m n 、m r 、m a 分别表示氚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 )A .m D =m p +m eB .m p =m p +2m nC .m n >m p +m nD .m p <m p +m n16.一简谐横波在图中x 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 1和t 2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 2-t 1=1.0s.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是不.可能的。
( ) A .1m/s B .3m/sC .5m/sD .10m/s17.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于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 )A .2222)(4GT r r r -πB .23124GT r πC .2324GT r πD .23224GT r r π18.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两分子间的势能为零。
设分子a 固定不动,分子b 以某一初速度从无穷远处向a 运动,直至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
在此过程中, a 、b 之间的势能( ) A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小于零 B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大于零C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小于零D .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大于零19.一矩形线圆位于一随时间t 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如图1所示。
磁感应强度B 随t 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以I 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以图1中线圈上箭头所示方向的电流为正,则以下的I —t 图中正确的是( )20.如图所示,S 为一在xy 平面内的点光源,一平面镜垂直于xy 平面放置,它与xy 平面的交线为MN ,MN 与x 轴的夹角θ=30°。
2004全国卷2理综物理部分word解析版
![2004全国卷2理综物理部分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8cf661a98271fe910ef995.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 14.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E F G 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P Q R S 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2、(6分) 15.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A.t1<t2<t3B.t1>t2>t3C.t3>t1>t2D.t1=t2=t33、(6分) 16.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①N A=②ρ=③m=④Δ=其中()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4、(6分) 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1s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A.x=0处的质元B.x=1 m处的质元C.x=2 m处的质元D.x=3 m处的质元5、(6分) 18.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
开关K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K接通前的A. B.C. D.h=6.6×10-34 J·s,光速c=3.0×108 m/s)A.2种B.3种C.4种D.5种7、(6分) 20.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8、(6分) 21.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l0,竖直放置,上端a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
2004高考题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4高考题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34b386cc22bcd126ff0ce2.png)
绝密★启用前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选 择 题(非选择题共10题,174分)(物理部分四题共72分)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1n A .2200 B .2000 C .1200 D .2400 15.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 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16.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A .气体内能一定增加 B .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 .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 .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17.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
t=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波一定沿x 轴正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C .周期可能是0.5mD .波速一定是24m/s 。
18.如图所示,一定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之处;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在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4321,,,l l l l 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FF① ② a bA .12l l >B .34l l >C .31l l >D .42l l = 19.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
2004全国卷1理综物理部分word解析版
![2004全国卷1理综物理部分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bc150b16fc700abb68fc95.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旧课程)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36 分)1、(6分) 16.一简谐横波在图中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1和t2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2-t1=1.0s。
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是不可能的A.1 m/sB.3 m/sC.5 m/sD.10 m/s2、(6分) 17.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A. B. C.D.3、(6分) 18.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两分子间的势能为零。
设分子a固定不动,分子b以某一初速度从无穷远处向a运动,直至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
在此过程中,a、b之间的势能A.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小于零B.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大于零C.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小于零D.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大于零4、(6分) 19.一矩形线圈位于一随时间t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如图1所示。
磁感应强度B随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以I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以图1中线圈上箭头所示方向的电流为正,则以下的I-t图中正确的是5、(6分) 20.如图所示,S为一在xy平面内的点光源。
一平面镜垂直于xy平面放置,它与xy平面的交线为MN,MN与x轴的夹角θ=30°。
现保持S不动,令平面镜以速率v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S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以速率v沿x轴正方向运动B.以速率v沿y轴正方向运动C.以速率v沿像与S连线方向向S运动D.以速率v沿像与S连线方向向S运动6、(6分) 21.一带正电的小球,系于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它们处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场强的大小为E。
高考全国理综Ⅳ(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高考全国理综Ⅳ(物理部分逐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4172dfc8d376eeaeaa3193.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第Ⅰ卷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4. 在核反应方程式 kX Xe Sr n U ++−→−+1365490381023592中,A . X 是中子,9=kB . X 是中子,10=kC . X 是质子,9=kD . X 是质子,10=k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应用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对核反应的理解(守恒法)。
由92-(38+54)=0知X 的电荷数为0,应该是中子;因此k =(235+1)-(90+136)=10。
15. 如图所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y 平面(纸面)向里。
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线框abcd 位于xy 平面内,线框的ab 边与y 轴重合。
令线框从t =0的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I -t 图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分析:图象法解题一是利用函数与图象的关系。
在题中只有cd 杆切割磁感线,由右手定则产生的感应电流为c →d ,回路中的电流为顺时针(负值),且 ()t RB L a R at BL R BLv R E I ====,即I -t 关系是正比关系,D 为准确的I -t 图象。
1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开始的状态,用W 1表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2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 1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Q 2表示气体放出的热量,则在整个过程中一定有A . Q 1-Q 2 = W 2-W 1B . Q 1 = Q 2C . W 1 = W 2D . Q 1 > Q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能量守恒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必须注意在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条件(守恒法)。
由题知W 1为正功, W 2为负功;Q 1为正(吸收的热量),Q 2为负(放出的热量),故W =W 1-W 2,Q =Q 1-Q 2,由W +Q =△U 得(W 1-W 2)+(Q 1-Q 2)=0,即选项A 正确。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word版[1]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word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f21b8e8f8c75fbfc77db241.png)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 l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 .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 B .用纤维素酶处理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 8.已知(l ))g (O 21)g (H 22+=H 2O (g ) △H 1=a kJ ·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 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全国1高考物理
![2004全国1高考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cedb8c83d049649b6658ed.png)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 .C 3化合物减少,C 5化合物增多D .C 3化合物减少,C 5化合物减少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 分子的改变是 (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 、b )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种群与b 种群为捕食关系,a 种群依赖于b 种群 B .a 种群与b 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 C .a 种群为S 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 种群为J 型增长,始终受到a 种群的制约6.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 .氯气B .氮气C .一氧化碳D .甲烷 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 .Al 3+B .Mg 2+C .Be 2+D .H +8.2003年,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 ,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 ,德国)。
2004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
![2004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1c3c0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5.png)
2004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11 n A .2200 B .2000 C .1200 D .2400 2.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3.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和初态相比,( )A .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 .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 .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4.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t=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C.周期可能是0.5s D.波速一定是24m/s5.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他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的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A.l2>l1B.l4>l1C.l1>l3D.l2=l46.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远轴端为b,如图所示.如果忽略a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用ε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则( )A.ε=πfl2B,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B.ε=2πfl2B,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C.ε=πfl2B,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D.ε=2πfl2B,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7.如图,一绝缘细杆的两端各固定着一个小球,两小球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开始时,细杆与电场方向垂直,即在图中Ⅰ所示的位置;接着使细杆绕其中心转过90°,到达图中Ⅱ所示的位置;最后,使细杆移到图中Ⅲ所示的位置.以W1表示细杆由位置Ⅰ到位置Ⅱ过程中电场力对两小球所做的功,W2表示细杆由位置Ⅱ到位置Ⅲ过程中电场力对两小球所做的功,则有( )A.W1=0,W2≠0 B.W1=0,W2=0 C.W1≠0,W2=0 D.W1≠0,W2≠08.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m=0.5kg,μ=0.4B.m=1.5kg,μ=215C.m=0.5kg,μ=0.2 D.m=1kg,μ=0.2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2分)9.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3)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的公式为R x= .10.一水平放置的水管,距地面高h=l.8m,管内横截面积S=2.0cm2.有水从管口处以不变的速度v=2.0m/s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射出,设出口处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都相同,并假设水流在空中不散开.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水流稳定后在空中有多少立方米的水.11.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点P1时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 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重力.求(l)电场强度的大小.(2)粒子到达P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12.柴油打桩机的重锤由气缸、活塞等若干部件组成,气缸与活塞间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重锤与桩碰撞的过程中,通过压缩使混合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使桩向下运动,锤向上运动.现把柴油打桩机和打桩过程简化如下:柴油打桩机重锤的质量为m,锤在桩帽以上高度为h处(如图1)从静止开始沿竖直轨道自由落下,打在质量为M(包括桩帽)的钢筋混凝土桩子上.同时,柴油燃烧,产生猛烈推力,锤和桩分离,这一过程的时间极短.随后,桩在泥土中向下移动一距离l.已知锤反跳后到达最高点时,锤与已停下的桩幅之间的距离也为h(如图2).已知m=1.0×103kg,M=2.0×103kg,h=2.0m,l=0.20m,重力加速度g=10m/s2,混合物的质量不计.设桩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泥土对桩的作用力F是恒力,求此力的大小.2006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A.vt B.vt/2 C.2vt D.不能确定2.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3.某核反应方程为12H+13H→24He+X.已知12H的质量为2.0136u.13H的质量为3.018u,24He的质量为4.0026u,X的质量为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C.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4.如图所示,接有灯泡L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与两导轨良好接触并做往复运动,其运动情况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情况相同.图中O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P、Q两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最大位移处.若两导轨的电阻不计,则( )A.杆由O到P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变大B.杆由P到Q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一直变大C.杆通过O处时,电路中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D.杆通过O处时,电路中电流最大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0:1,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入“220V,60W”灯泡一只,且灯光正常发光.则( )A.电流表的示数为32220A B.电源输出功率为1200WC.电流表的示数为3220A D.原线圈端电压为11V6.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7.带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6J 的功.那么,( )A.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B.P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点的场强C.P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D.M在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8.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固定一小球.现手持弹簧上端使小球随手在竖直方向上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a(a<g)分别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弹簧的伸长分别为x1、x2;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且大小恒定,弹簧的伸长分别为x′1、x′2.则( )A.x′1+x1=x2+x′2B.x′1+x1<x2+x′2C.x′1+x′2=x1+x2D.x′1+x′2<x1+x2量金属丝的直径?请简述测量方法:12.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57T.小球1带正电,其电量与质量之比q1/m1=4C/kg,所受重力与电场力的大小相等;小球2不带电,静止放置于固定的水平悬空支架上.小球向右以v0=23.59m/s的水平速度与小球2正碰,碰后经过0.75s再次相碰.设碰撞前后两小球带电情况不发生改变,且始终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取g=10m/s2)问:(1)电场强度E的大小是多少?(2)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2:m1是多少?2007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 )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2.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P1和P2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方向平行时( )A.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流B.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动势小于绕P2转动时的电动势C.线圈绕P1和P2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都是a→b→c→dD.线圈绕P1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绕P2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α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我4.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πl/(3GrT2 B.3πl/(GrT2 C.16πl/(3GrT2 D.3πl/(16GrT25.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 )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处6.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C.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7.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 )A.经过0.35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B.经过0.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C.经过0.15s,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mD.经过0.1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8.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长ad=0.6m,宽ab=0.3m,O、e分别是ad、bc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kg、电荷量q=+2×10-3C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5×l02m/s沿垂直ad方向且垂直于磁场射人磁场区域( )A.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Oa边B.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b边C.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Oa边和ab边D.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c边10.如图所示,P、Q为水平面内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长直导轨,间距为L1,处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的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ef垂直于P、Q放在导轨上,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每边电阻均为r、边长为L2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置于竖直平面内,两顶点a、b通过细导线与导轨相连,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的匀强磁场垂直金属框向里,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a、b点的作用力.(1)通过ab边的电流I ab是多大?(2)导体杆ef的运动速度v是多大?11.如图所示,一根长L=1.5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场强为E=1.0×105N/C、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倾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杆的下端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电荷量Q=+4.5×10-6C;另一带电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0×10-6C,质量m=1.0×10-2kg.现将小球B从杆的上端N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取g=l0m/s2)(1)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2)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距M端的高度h1为多大?(3)小球B从N端运动到距M端的高度h2=0.6l m时,速度为v=1.0m/s,求此过程中小球B的电势能改变了多少?12.目前,滑板运动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图是某滑板运动员在一次表演时的一部分赛道在竖直平面内的示意图,赛道光滑,FGI为圆弧赛道,半径R=6.5m,G为最低点并与水平赛道BC位于同一水平面,KA、DE平台的高度都为h=18m.B、C、F处平滑连接.滑板a和b的质量均为m,m=5kg,运动员质量为M,M=45kg.表演开始,运动员站在滑板b上,先让滑板a从A 点静止下滑,t1=0.1s后再与b板一起从A点静止下滑.滑上BC赛道后,运动员从b板跳到同方向运动的a板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0.6s.(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运动员与a板一起沿CD赛道上滑后冲出赛道,落在EF赛道的P点,沿赛道滑行,经过G点时,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N=742.5N.(滑板和运动员的所有运动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计算时滑板和运动员都看作质点,取g=10m/s2)(1)滑到G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是多大?(2)运动员跳上滑板a后,在BC赛道上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是多大?(3)从表演开始到运动员滑至I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了多少?2008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延考区)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光滑的水平面叠放有质量分别为m和m/2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已知两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为使这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象一个整体一样地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 )A.f/k B.2f/k C.3f/k D.4f/k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一定减小C.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A.10分钟B.25分钟C.30分钟D.35分钟4.如图,在真空中一条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两点a和b.一带电质点在a处由静止释放后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质点在b点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5.如图.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A.v1>v2>v3B.v1<v2<v3C.a1>a2>a3D.a1<a3<a2A.N′=N+n B.N′=N+n-l C.λ′>λD.λ′<λA.45° B.30° C.22.5° D.15°.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①在图中给出的坐标纸上利用表中数据描出m-U②m-U 直线的斜率为kg/V;是多少?(不计通电时电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4)若将量程扩大2倍,磁感应强度应变为多大?11.水平面上有一带圆弧形凸起的长方形木块A,木块A上的物体B用绕过凸起的轻绳与物体C相连,B与凸起之间的绳是水平的.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B上,恰使物体A、B、C保持相对静止,如图.已知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则拉力F应为多大?12.如图,一质量为m=1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木板右端与墙相距L=0.08m;质量为m=1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2m/s 滑上木板左端.木板长度可保证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不与墙接触.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木板与墙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取g=10m/s2,求(1)从物块滑上木板到两者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与墙碰撞的次数及所用的时间;(2)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右端与墙之间的距离.2008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D.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D.核电站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3.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和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和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和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U2变小、I3变小B.U2不变、I3变大C.I1变小、I2变小D.I1变大、I2变大4.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金属线圈可绕沿其直径的竖直轴自由转动.开始时线圈静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所成的锐角为α.在磁场开始增强后的一个极短时间内,线圈平面( )A.维持不动B.将向使α减小的方向转动C.将向使α增大的方向转动D.将转动,因不知磁场方向,不能确定α会增大还是会减小5.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6.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m.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b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从图示可知( )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7.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A.0.6小时B.1.6小时C.4.0小时D.24小时.10.图示为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图.图中,为电压表,内阻为为电流表,内阻为上运动,求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最小值及小球碰撞后,将以原速返回.重力加速度g=10m/s2.在小物块与挡板的前4次碰撞过程中,挡板给予小物块的总冲量是多少?2009年四川省高考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2.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3.39−1/3 B.3.39−1/2 C.3.393/2 D.3.392/3 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K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4.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Ω,R2=30Ω,C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Hz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V2C.电阻R的电功率约为 6.67W2的电流始终为零D.通过R35.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C.在水中传播时,a光较b光的速度小D.氢原子在n=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6.图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 >0.6s ,则(A .波的周期为 2.4s B .在t=0.9s 时,P 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C .经过0.4s ,P 点经过的路程为4m D .在t=0.5s 时,Q 点到达波峰位置7.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 1从M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 点,此时速度为V 2(V 2<V 1).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ON ,则( )A .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g v v 42221 B .从N 到M 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C .从M 到N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 .从N 到M 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C .t 可能为D .t 可能为c r 22c r 8.4 三、本卷共10题,共174分.9.(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的比值,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了测量一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两平行金属导轨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 与导轨接触良好,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金属杆连接并保持绝缘.在金属杆滑动的过程中,弹簧与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均保持垂直,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减小金属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和在弹簧形变较大时读数等方法,使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请你按要求帮助该同学解决实验所涉及的两个问题.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设计.请你用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设计一电路图,画在图中虚线框内,并正确连在导轨的C 、D 两端.②若已知导轨间的距离为d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使金属杆随挡板缓慢移动,当移开挡板且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I 1,记下金属杆的位置,断开开关,测出弹簧对应的长度为x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次让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