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制度信贷风险预警是指在信贷业务中,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控和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应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并合理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确保能够全面审查和监控信贷业务中的各类风险。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信贷风险评估。

该部门或机构应具备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丰富的农村金融业务经验,负责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并控制不同类型借款产品的风险。

其次,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的内控系统,规范内部风险控制流程,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控制原则、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等。

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还包括设置风险许可控制指标、风险分类管理、风险限额管理、风险报告等措施,以确保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监测。

此外,农村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信贷风险提前预警的能力。

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对信贷风险进行警示和预测。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线索,并对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监控。

同时,加强外部数据源的获取和利用,与相关信息共享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风险信息的共享和更新。

最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运行应建立有效的报告制度。

风险预警报告应包括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评估结果、风险分析与预测、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应对建议等内容。

同时,风险预警报告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呈送给决策层,以便决策层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总之,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风险预警的制度建设和实施,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制度建设上,应强调风险评估和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预警能力,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决策层的有效决策。

银行低风险信贷业务管理办法

银行低风险信贷业务管理办法

银行低风险信贷业务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本行低风险信贷业务管理,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行信贷管理制度,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低风险信贷业务,是指借款人能够提供足额有效的担保,本行信贷资金风险相对较低的信贷业务。

二、低风险信贷业务的范围(一)以本行存单、国债、金融债券、银行承兑汇票足额质押的信贷业务。

(二)以本行开出的备用信用证或保函足额担保的信贷业务。

(三)以全额保证金担保的信贷业务。

(四)经总行认可的其他低风险信贷业务。

三、借款人条件(一)借款人应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二)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三)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具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四)借款人的贷款用途合法合规。

四、信贷业务流程(一)客户申请借款人向本行提出低风险信贷业务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

(二)受理与调查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对借款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情况等。

(三)审查与审批审查人员对信贷业务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等。

审查通过后,按照本行信贷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四)签订合同经审批同意的信贷业务,本行与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相关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贷款发放合同签订后,本行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发放贷款。

(六)贷后管理信贷业务发放后,本行要加强贷后管理,定期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

五、担保管理(一)质押担保1、用于质押的存单、国债、金融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必须真实、合法、有效,且易于变现。

2、本行要对质押物进行核实和登记,妥善保管质押物的相关凭证。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1. 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为了规避和控制风险,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本文将介绍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实施和优化风险预警机制。

2. 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特点银行信贷业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信贷业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大额风险:银行信贷业务通常涉及大额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可能对银行的资金实力造成重大冲击。

•不对称信息:在信贷业务中,借款人通常拥有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而银行往往难以获取完整的信息,这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多元化风险:银行信贷业务通常涉及多个行业和多个借款人,不同行业和借款人之间的风险具有差异性,需要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预警。

3. 风险预警的定义与作用风险预警是指通过对风险指标的监测和预测,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避免的过程。

在银行信贷业务中,风险预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风险防范:通过及时预警风险,银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风险的发生或减少风险的损失。

•精确定位:通过风险预警,银行可以更精确地定位风险的来源和性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优化资金利用:风险预警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管理信贷业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4. 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与建立选择和建立合适的风险预警指标是银行建立有效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

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常用的风险预警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信贷业务健康度的重要指标,高不良贷款率可能意味着信贷风险的增加。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指标,低资本充足率可能暗示银行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抵御风险的发生。

•资金流动性指标:银行信贷业务的流动性是保证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流动性风险的增加可能导致银行无法按时还款,造成连锁反应。

建立风险预警指标需要根据银行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选择和确定。

银行信贷客户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贷客户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贷客户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模版银行信贷客户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保护银行客户的资金和利益,确保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本办法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银行各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管理工作。

三、风险预警(一)风险预警是指银行通过对客户信息进行监控、收集和分析,对其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预警和提醒的管理活动。

主要目的为提前发现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风险预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贷款人经营情况预警、贷款人资产状况预警、担保品价值预警、关联交易预警、不良资产预警等。

(三)风险预警应该是客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

四、风险预警管理程序(一)风险预警工具的选择: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预警工具,如绩效评价、行业比较、审核等工具。

(二)风险预警的频率:银行应该根据客户的风险情况和信用状况,制定不同的预警频率和管理程序。

对于高风险客户或非正规客户,应该加强风险监控和管理,做到每月预警,每季度上报。

(三)风险预警报告的内容:风险预警报告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和完善的内容,主要包括贷款人现状分析、风险因素分析、预警阈值分析、预警分级分析等。

(四)风险预警的时间节点:银行应该根据客户的风险情况,确定风险预警的时间节点。

一般来说风险预警的时间节点应该与贷款的到期日相对应,确保银行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五)风险预警后的处理:在风险预警体系中,银行应该做好风险预警后的处理工作,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实现预警后真正的风险控制。

五、风险预警的监督和评估(一)监督和评估应该是银行风险预警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监控银行员工风险管理工作、评估风险预警效果等。

(二)银行应该常规性对信贷业务中的各项风险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监察机制,对风险预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监察并定期进行评估。

银行信贷风险_应急预案

银行信贷风险_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银行信贷风险,确保银行资产安全、业务稳定和客户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所有信贷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贷款、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

第三条本预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全行员工对信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确保在信贷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损失。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信贷风险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信贷风险应急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贷风险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一)风险监测小组:负责实时监测信贷风险,及时上报风险预警信息。

(二)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风险处置建议。

(三)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信贷风险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信息发布小组:负责信贷风险事件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第三章风险监测与预警第六条建立信贷风险监测体系,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实时监测。

第七条风险监测小组应定期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及时上报风险预警信息。

第八条风险预警信息分为以下等级:(一)一级预警:可能发生重大信贷风险,需立即采取措施。

(二)二级预警:可能发生较大信贷风险,需及时采取措施。

(三)三级预警:可能发生一般信贷风险,需关注并采取预防措施。

第四章风险评估与处置第九条风险评估小组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风险处置建议。

第十条风险处置措施包括:(一)加强信贷业务管理,提高信贷风险控制能力。

(二)对高风险客户进行重点监控,加强贷后管理。

(三)采取风险缓释措施,如抵押、担保、信用保险等。

(四)对已发生的信贷风险事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损失。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应急处理小组在信贷风险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应急人员到位。

(二)对信贷风险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模版

xxx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贷管理,有效监测和控制信贷风险,根据《xxx 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xxx银行贷后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贷风险监控,是指以信贷管理系统群(C3)预警监控系统为基础操作平台,综合运用各类有效信息,对信贷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审核发布、处置反馈、控制评价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信贷风险监控遵循规范管理、动态监测、及时预警、有效控制的原则。

第二章监控范围和内容第四条信贷风险监控范围涵盖信贷客户本外币贷款、贴现等表内信贷业务,贷款承诺、承兑、信用证、保函等表外信贷业务。

第五条信贷风险监控内容包括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中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具体表现为客户、品种、行业、区域等方面的风险及其组合。

客户信贷风险作为信贷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是指客户的主体资格、经营管理、财务收支、担保措施等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其偿债能力和履约意愿下降的风险。

品种、行业、区域信贷风险,是指由于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等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特定品种、行业或区域信贷资产收益和安全的风险。

第三章机构设置与工作职责第六条信贷风险监控工作由各级行信贷管理部门和客户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实施。

总行和一级分行信贷管理部应设立专职监控部门,履行信贷风险监控职责。

第七条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信贷风险监控标准和流程;监测分析信贷风险,审核发布风险信号,实施风险控制,评价处置结果;总结报告辖内信贷风险及监控情况;考核下级行信贷风险监控工作。

第八条客户部门按照客户分层管理原则负责信贷风险的处置反馈。

客户经营行(含个贷集中经营机构,下同)负责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置方案,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反馈处置结果;客户管理行客户部门(含一级分行个人信贷管理部门,下同)负责制定或审核风险处置方案并督导风险处置。

第四章风险信号分级与管理第九条信贷管理部门通过信贷风险监测分析,根据风险影响大小、预计损失、危害程度、紧急状况等因素,对监控发现的风险信号实行分级管理。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为了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银行信贷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下面就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风险预警管理银行信贷机构在实施信贷业务之前,需要对客户进行评估和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风险程度制定不同的风险预警方案,以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同时,银行信贷机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趋势,为风险预警提供保障。

1. 客户评估和风险评估银行信贷机构需要对客户进行评估和风险评估,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风险等级。

客户评估和风险评估应该基于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信用历史,全面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定期更新客户信息,及时更新客户的信用等级和风险等级。

2. 风险预警方案制定银行信贷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风险预警方案。

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客户,可以采用更加严格的风险预警方案。

风险预警方案应当包括风险预警阈值、风险预警标准、风险评估指标、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3. 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银行信贷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趋势,做好内部和外部信息收集工作。

同时,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

二、应急处置管理对于已经出现的风险问题,银行信贷机构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银行信贷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及时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确保风险得以控制和解决。

1. 应急处置机制建立银行信贷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应急处置机制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机制、应急预警机制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 应急处置流程在应急处置工作中,银行信贷机构需要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银行信贷风险_应急预案

银行信贷风险_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银行信贷风险,确保银行资产安全、稳健运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银行在信贷业务过程中,因借款人违约、信贷产品缺陷、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信贷风险事件。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范结合。

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信贷业务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信贷风险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响应,协同各部门共同处置。

(3)依法合规,确保稳定。

在处置信贷风险事件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金融稳定。

二、组织架构及职责1. 组织架构(1)成立银行信贷风险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信贷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信贷风险应急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信贷风险应急工作。

2. 职责(1)信贷风险应急领导小组职责:①负责制定、修订信贷风险应急预案;②决定信贷风险事件应急响应等级;③协调各部门共同处置信贷风险事件;④评估信贷风险事件处置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信贷风险应急办公室职责:①负责信贷风险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上报;②制定信贷风险事件应急处置方案;③组织实施信贷风险事件应急处置工作;④协调各部门共同处置信贷风险事件。

三、预警与监测1. 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监测,重点关注以下风险点:(1)借款人信用风险;(2)信贷产品风险;(3)市场环境变化风险;(4)操作风险。

2. 定期对信贷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四、应急处置1. 信贷风险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置:(1)信贷风险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信贷风险应急领导小组;(2)信贷风险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情况,决定应急响应等级;(3)信贷风险应急办公室根据应急响应等级,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方案;(4)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措施包括:(1)加强与借款人的沟通,了解违约原因,协商还款方案;(2)采取法律手段,追回逾期贷款;(3)调整信贷产品,降低风险;(4)加强风险监测,防范同类风险事件再次发生。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信贷业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行信贷资产质量情况,建立预警信号的快速上报通道,加快风险资产的识别、化解与处置,不断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促进全行信贷业务稳健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信贷业务风险预警是指通过对我行用信客户开展授信后管理、内外部专项检查或存量授用信评审等方式,对尚未到期信贷业务的风险征兆及时反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范、控制和化解信用风险。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信贷业务包含表内及表外占用我行信用敞口的非金融机构客户的业务。

金融机构客户业务风险预警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管理的原则。

(一)分层分级。

信贷业务风险预警管理采取分支行和总行分层管理机制。

分支行以日常性管理、操作性管理为重点;总行以全局管理、指导化解为重点。

按预警信号形成现实风险的可能性、最终形成损失规模等有效区分风险预警的级别,并采取有区别的管理机制。

(二)注重实质。

信贷业务风险预警以形成信贷资产风险、形成损失的风险征兆为判断依据,不以该信贷业务的风险分类调整情况为标准。

(三)动态调整。

要及时根据信贷业务风险预警信号变化情况,调整预警种类和管理模式,或调入、调出全行预警名单。

第二章预警管理职责第五条客户经理职责。

客户经理是信贷风险预警发现与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客户经理应通过现场检查、贷后管理系统预警数据、相关媒体报道、审计报告以及其他渠道,对贷款期限内用信客户出现的经营、财务、管理、投资、担保、股东等方面的异常情况及时启动各级预警流程。

第六条各分支行领导班子职责。

各分支行行长是所在分支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的总负责人。

各分支行领导班子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的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工作,判断、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规定进行预警上报和处置。

第七条总行风险管理部职责。

(一)负责全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负责相关预警制度的制定;(二)负责全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客户的准入与退出审核;(三)负责对全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客户进行动态信息跟踪管理,并建立台账;(四)负责对特定预警级别的信贷业务风险预警客户风险化解重组方案进行审查;(五)负责全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工作的考核。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模版

信贷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行”)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特拟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信贷风险管理是依据有关事前设置的风险监控指标和风险预警信号,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贷款资产风险分类,综合评估贷款资产质量状况,监测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监控措施,保障我行信贷资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信贷风险是指信贷业务中因信用风险或其他内外部不确定因素,致使我行信贷资产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条处置我行信贷风险,应遵循“实时监控、预警报告、及时处理、稳妥果断”的原则,各单位应依照自身的权限和职责各司其职,互相协助配合化解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我行除消费贷款、银承贴现和贷记卡之外的授信业务,消费贷款、银承贴现和贷记卡业务依照相应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第二章组织设置及职责第六条组织设置为及时、稳妥处理我行信贷风险,总行及各一级支行设立信贷风险处理组织机构。

(-)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下称:总行领导小组)是我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指挥决策机构,由总行信贷主管行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公司银行部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

(二)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总行信贷风险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总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贯彻总行领导小组的信贷风险处理方案,由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分管风险管理的副总经理担任副主任,成员包括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总行公司银行部门、总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人员。

(三)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小组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小组(下称:支行处理小组)是一级支行信贷风险处理的指挥决策及执行机构。

由信贷主管行长担任组长,信贷管理部门经理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常设组员和临设组员两部分。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流程管理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流程管理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流程管理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信贷风险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提前识别和预防信贷风险,银行需要构建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并通过有效的流程管理来加以应对。

本文将介绍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和流程管理的相关内容。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完善的内部审查与监控机制: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查和监控机制,通过对客户的信用状况、银行的业务风险以及市场的整体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提高对信贷风险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要加强对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控,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2. 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和优化: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应包括客户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行业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来不断优化和完善。

3. 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银行可以利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炼出能够准确识别信贷风险的特征和规律,并将其应用到风险预警体系中,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4. 多元化的风险预警手段:银行应采用多元化的风险预警手段,包括现场调查、信用报告查询、行业动态分析等。

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网络风险监测和预警。

1. 风险预警工作的组织和协调: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风险预警工作机构或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处理。

2. 风险预警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化:银行需要对风险预警流程进行规范和标准化,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要求。

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对风险预警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3. 风险预警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银行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机制,通过与客户的定期沟通和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信息,并将其纳入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

银行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及应急预案

银行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及应急预案

XX银行重大信贷风险事件预警及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为提高全行大额信贷突发风险事件应对和处置能力,最大程度预防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发生并减少其造成的损失,保障我行信贷资产安全,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概念本预案所称重大信贷突发风险事件,是指在我行授信余额100万元(含)以上的客户,因突然发生高管事件、财务危机、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问题被有关部门查处、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保证人失去保证能力或保证责任超过诉讼时效等情况,或发生其他重大风险信号,对我行信贷资产安全产生或预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信贷风险事件。

我行授信包括各种表内、外授信业务,其中表内授信具体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本、外币信贷业务;表外授信具体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含国内用信用证)、票据承兑等本、外币信贷业务。

第三条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行各类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和监督XX银行各分支机构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应对处— 1 —置工作。

第四条原则处置重大信贷风险事件,应本着发现及时、事实清楚、反应迅速、保全有力、损失最低的基本原则,做好信贷突发性风险预防和资产保全工作。

(一)未雨绸缪,提前防范。

各分支机构要高度认识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影响和危害,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应对长效机制,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全体信贷人员要树立危机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前移风险的防范措施,对可能形成突发事件苗头的风险因素重点筛选判断,防范和化解有可能对我行信贷资产造成损失的各类风险。

(二)快速反应,及时预警。

建立和完善全行信贷风险信息的搜集、分析、传递和处理机制,提高对商业信息突变的反应能力。

对于存在风险征兆,可能演变为风险事件的,要及时揭示问题,及时预警风险,全程跟踪监控,提前保全资产,做好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科学决策,依法处置。

发生重大信贷风险事件,要科学果断决策,依法规范处置,努力控制风险事态,平息事件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银行对公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对公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管理办法模版

xxx银行对公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一条目的 (3)第二条依据 (3)第三条管理范围 (3)第四条管理方法及原则 (4)第二章岗位、职责、流程 (4)第五条岗位及其职责 (4)第六条业务流程主要环节 (9)第七条业务流程示意图 (10)第三章各环节管理要求 (11)第八条日常监测管理要求 (11)第九条定期监测管理要求 (12)第十条组合风险监测 (16)第十一条风险评级认定与调整 (16)第十二条重点客户监测管理要求 (17)第十三条问题授信管理要求 (19)第十四条风险预警报告与处理的管理要求 (21)第四章考核及问责 (25)第十五条考核 (26)第十六条问责 (27)第十七条总行可采取的考核与问责措施 (28)第十八条针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与问责 (28)第五章附则 (28)第十九条保密要求 (28)第二十条解释、修订 (29)第二十一条生效时间 (2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提高全行对公授信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构建目标管理、层级监测、定向报告、责任到人的授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办法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要求和我行有关授信政策制定。

第三条管理范围(一)本办法所称授信风险监测预警是指从对公客户授信合同生效后到授信完全终止前的风险监测、预警、控制、报告、处置和统计等多项职能的结合,是本行信贷全流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和基础保障。

(二)本办法中的授信包括本行承担信用风险的所有表内、表外授信业务,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保理、开立信用证、担保等。

不包括小微法人授信、对公不良信贷资产以及其它已移交至资产保全部门管理的授信。

(三)对对公不良信贷资产以及其它移交至各级资产保全部门管理的对公信贷资产,分行对公信贷监测预警人员可不再进行跟踪监测,由资产保全部门人员按照我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资产保全部门及时将清收动态管理情况向信贷管理部门反馈。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在当今金融市场中,银行信贷风险成为了普遍关注的焦点。

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贷风险的有效监控和预警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信贷风险预警的概念、核心内容以及监测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方法。

一、信贷风险预警的概念信贷风险预警是指银行在信贷业务运营过程中,通过对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进行测算和评估,及时发现贷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遏制和化解的过程。

信贷风险预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银行及时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预测可能发生的违约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造成银行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信贷风险预警的核心内容1. 风险识别:银行通过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识别出有潜在违约风险的借款人或借款企业。

这包括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2. 风险测算:通过对客户信用等级和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和运用,对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进行测算,确定其信用风险的可能程度。

3. 监测指标:银行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测算的结果,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包括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还款能力等客观指标,以及贷后调查、经营状况变化等主观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信贷风险情况。

三、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方法1. 风险分类:银行可以将贷款客户按照不同的风险类别进行分类,对高风险客户进行重点监测,并采取强化措施。

对于低风险客户则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政策,以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2. 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客户的基本信息和财务状况等关键指标,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

这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贷后管理: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预警的重要环节。

银行应密切关注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定期进行贷后调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应对。

结语信贷风险预警是保障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

银行应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测算工作,建立有效的监测指标体系,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方法。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银行信贷业务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之同时,信贷业务风险也愈发显现出来,给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预警需要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

这包括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以及其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状况等。

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银行可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从而预测其还款风险。

例如,如果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比例过高或经营状况不佳,可能意味着其还款风险较大。

其次,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预警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这包括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以及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信贷业务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银行可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不同指标的监测和评估,预测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提高利率或要求提供担保等。

此外,银行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信贷风险的预警。

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发现潜在的信贷风险因素。

同时,银行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信贷业务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银行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和监测信贷业务风险,为风险防范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同时,银行还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形成跨机构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提升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预警是银行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全面的信用评估、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风险预警,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信贷业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这样,银行才能更好地控制信贷业务风险,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及预防措施信贷风险仍是主要风险,因为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在我国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还未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存贷款业务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信贷风险的把控方法1、贷前调查要充分,核实借款人资金需求,用途,还款来源,落实好担保,根据资金需求设定合理的借款期限。

2、贷中操作要规范,严格按照信贷操作流程不理,不形成无效担保,不接手有瑕疵的抵押物,尽量要求以本行存单做质押。

3、贷后检查要及时,贷款发放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类,15日内对客户进行回访核实其资金使用情况。

4、强化客户账户监管,要求客户提供有效的资金回笼证明,定期检查其货款回笼情况,如有异动须采取措施。

5、侧面了解客户动向,对于已形成客户群落的客户,信息收集应当不难,即客户与客户之间是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或是朋友,互相了解对方情况,可通过他们互相进行了解。

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1、加强准入管理。

在授信环节,做到科学核定总量、明确区分种类、严格遵循权限;在用信环节,做到深入调查、详细审查、充分审议、严格审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在审查环节,探索建立独立审查制度、审查合议制度、审查咨询制度以及审查监理制度。

对正常贷款,以加强维护和深度开发为主,持续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信用便利;对关注贷款,密切关注不利因素的变动趋势,确保担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户资产变现、对外融资、改制重组、经营改善等时机相机退出;对可疑贷款,果断、依法强制清收。

2、加强预警监控。

风险预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前移风险关口,达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效果。

要实现“多渠道”预警,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综合运用信贷管理系统、专业统计报表以及各类媒体获取风险信息和数据,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形成“多角度观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传递”的工作局面。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

信贷风险预警制度

为了加强我司信贷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各司其责、快速反应”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风险预警是指运用多种信息渠道和信贷五级分类,对授信客户的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分析、衡量其风险状况,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化解风险的主动性、动态管理过程。

风险预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预警原则。

风险预警工作涉及客户经理、业务部主任、风险管理部门、常务副总。

(二)及时报告原则。

相关人员须及时发现各种预警信号,并尽快报告。

(三)快速反应原则。

对于生效预警信号必须采取应对行动,在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本着有利于保全信贷资产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快速反应。

本办法所列行动方案如果触发资产保全、授信审批、政策修改等流程,应按照像应规定和权限办理。

客户经理是发现管辖客户预警信号的主要责任人,其职责为:(一)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二)对预警信号提出初步评估意见和行动方案;(三)具体执行风险预警行动方案,并及时报告处理效果和最新情况。

业务部也是发现客户预警信号的主要责任人,其职责为:(一)催促客户经理完成日常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二)对客户经理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进行指导;(三)直接参预重点关注客户的授信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四)对客户经理提出的风险预警评估和应对预案进行审核,批准实施“紧急行动方案”,并组织和跟进预警行动方案的落实。

风险管理部职责:(一)协助发现的重大预警信号,定期给公司领导汇报;(二)负责发布公司识别评估的预警信号;(三)监督信贷员对预警信号的发现和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四)负责公司预警体系的维护和管理。

预警信号的发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1、授信后管理----按照规定的频率和要求对客户进行跟踪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五级分类及时识别客户层面的各类预警信号。

2、日常监控----通过审查审批、日常信贷管理、现场和非现场监控过程,识别各类预警信号。

3、研究分析----通过对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关于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预警信号。

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严格遵守审慎经营原则~及时掌握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运作和风险状况~最大限度的降低贷款风险~规范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预警操作~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县信用联社风险管理科负责对全辖机构网点贷款风险监督管理日常工作。

本办法所称全辖机构网点~指有信贷业务的信用社,部,、联社直属机构。

第三条信贷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审慎、稳健经营、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全辖机构网点贷款风险管理责任感、实现全辖机构网点信贷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第一时间预警报告责任明确、风险蔓延责任追究透明.第二章风险预警责任第四条全辖机构网点风险预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社主任或者负责人~分管信贷副主任,或者分社主任,、信贷员为第二责任人.第五条他社,部,信贷客户浮现风险信号~社,部,贷款和风险信号当地信用社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应及时预警~知晓社承担本办法第三条风险预警管理责任.第三章风险预警上报第六条全辖机构网点应制定和落实风险预警管理职责~明确风险预警信息采集和管理责任~并由社主任或者负责人确保预警信息及相应应急处理意见在第一时间上报~对重大紧急风险信号~可先直接以电话、传真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报告~正式书面资料可酌情次日报告。

第七条风险预警信息分纵向上报和横向上报~信贷关系不在本社~但信用社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其风险预警信息有责任在第一时间横向上报。

第八条联社风险管理科负责预警信息的整理、通报和风险预警提示~拟定风险贷款退出意见~对重大风险预警信息负责向上级汇报并提请及时处理.第四章风险预警内容第九条外部重大风险信号,38 条,1、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业或者客户发展。

如财政政策、贷币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或者作重大调整.2、区域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业或者客户发展。

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环保政策等浮现重大调整。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一、前言信贷风险是银行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加以管理和控制,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对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信贷风险的定义信贷风险是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它是指银行贷款的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由此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违约、拖欠、拒绝还款、破产等。

三、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制定原则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制定应符合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概括全行业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

2.风险导向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依照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回溯、纠错的程序化管理进行。

3.合规性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符合银行业的规范、标准和行业惯例。

4.适用性原则:制定的管理办法应能适应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环境、业务模式和风险特征。

四、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内容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银行应建立完整的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机构,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应设立信贷审查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审查和控制贷款风险。

2. 信贷业务准入和审查管理银行应建立贷款准入和审查管理制度,规定贷款业务的准入标准、审批流程、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确保贷款业务准入和审查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风险评估和定价管理银行应建立客户风险评估和信贷定价管理制度,确保贷款的定价合理,并根据客户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利率等贷款条款。

4. 风险监测和控制银行应建立风险监测和控制制度,定期开展贷后风险监测,发现和掌握贷款风险动态,及时预警和处置高风险贷款。

5. 风险回溯和纠错银行应建立信贷风险回溯和纠错制度,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回溯,总结分析贷款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XX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___(以下简称“本行”)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各级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对借款人的持续贷后监控,及早发现借款人出现可能会危及信贷资产安全的预警信号,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根据《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指导意见》,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相关名词定义一)信贷风险预警,是指通过贷后监控,发现风险程度加剧的早期信号,识别风险类型,分析风险的成因、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主动地防范、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的管理手段;二)风险预警信号,是指借款人的内部经营运作和外部环境中出现可能会对其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可能会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应引起关注的信号;三)调整,是指借款人出现预警信号并且存在影响本行信贷资产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时,调整授信方案(包括调整担保、调减授信额度、转换授信品种等),以控制风险;四)减持,是指在借款人出现预警信号并且可能会一定程度地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但不适宜或不能马上全部退出的情况下,采取的逐步退出方法;五)主动清户退出,是指借款人出现预警信号将严重危及本行信贷资产安全,应尽早采取抢救措施,争取全面退出,尽可能减少损失。

第三章信贷风险预警原则信贷风险预警应遵守及时、保密原则,达到把握最佳时机,及时采取保全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遵守动态监管、分层预警原则,通过适时监管、各部门、各层级参与预警,及时发现信贷风险预警信号。

第四章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制度,一旦出现信贷风险预警信号,及时制定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方案,撰写《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并完成审批工作。

审批方案按照授信权限实行报备制,提请主管行对审批方案提出其他意见。

第五章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出现信贷风险预警,资产分类调整为次级类(含)以下的,按照___不良信贷资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六章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行的正常类、关注类借款人。

第七章职责分工综合业务部是监控借款人预警信号的最主要责任岗,职责包括:(一)负责对借款人进行持续的贷后监控,及时发现预警信号,撰写《信贷风险预警报告》,提出调整、减持或主动清户退出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报送风险合规部审查,审查通过后由风险合规部报贷款审查委员会;(二)按照批复(审批)意见实施方案;___在集团客户审批通过的《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及实施方案报备后,应将其汇总并牵头行负责。

风险合规部和贷款审查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完成综合业务部报送的方案审查,提出客观、合理的审查意见,负责综合业务部方案的实施,并指导和监督各支行审查工作。

同时,风险合规部还负责向全辖发布行业、地区、政策、企业等风险提示。

信贷风险预警信号是正常类借款人向关注类借款人或其他类借款人(次级、可疑、损失)转变过程中较普遍出现的早期特征。

预警信号包括客户品质信号、客户及主要股东信号、客户银行账户变化信号、客户管理层及关键技术人员变化信号、运营环境变化信号、财务状况变化信号、履约能力变化信号。

客户品质信号包括客户关键人员失踪或无法联系、拒绝提供与信用审核有关的文件、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无恰当理由突然改变会计政策或核算方法、撤回或延迟提供与财务、业务、税收或抵押担保有关的信息或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竞争者、供应商或其他客户对授信客户的负面评价、改变主要授信银行、频繁更换会计人员或主要管理人员、卷入法律纠纷、有破产和解或破产重整经历。

与客户品质有关的信号包括企业业主及主要股东个人信息,如有赌博、涉毒、嫖娼等违法或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持有外国护照或拥有外国永久居住权、或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被公众媒体披露的其他不端行为、社会公众对客户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个人品质、行为反映不良、客户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个人纳税额大幅度下降。

客户在银行账户变化的信号包括存款不断减少或出现异常变化、长期占用授信、缺乏财务计划、短期授信和长期授信错配、经常接到供货商查询核实存款情况的电话、突然出现大额资金向新交易商转移。

客户管理层或关键技术人员变化的信号也是预警信号之一。

例如,客户频繁更换管理层或关键技术人员,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经营状况。

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信用风险是银行贷款业务的核心问题。

为了保障贷款资产的安全,银行需要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可能对借款人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和危机的信号。

以下是借款人经营环境变化的信号:1.关键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行为异常;2.财务计划和报告质量下降;3.主要业务频繁变化;4.对竞争变化或其他外部条件变化缺少对策;5.核心盈利业务削弱和偏离;6.以往的合作伙伴不再与其合作;7.不遵守授信承诺;8.管理层能力不足或构成缺乏代表性;9.缺乏技术工人、工资不能正常发放或有劳资争议。

以下是业务运营环境变化的信号:1.存货异常变化;2.工厂维护或设备管理落后;3.主要业务发生变动;4.缺乏操作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等;5.主要产品线上的供货商或客户流失;6.水电费或其他公用事业收费的支出显著减少。

以下是财务状况变化信号:1.付息或还本拖延,经常申请延期支付,或申请实施新的授信,或不断透支;2.申请实施授信支付其他银行的债务,授信抵押品情况恶化或再次用于抵押;3.客户或其业主或其主要股东向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抵(质)押物担保或保证;4.客户主要股东向其他人转让或拟转让股权;5.客户财务比率指标恶化,包括流动性比率、杠杆比率、保障比率、获利能力比率等;6.应收、应付项目发生异常变化;7.支票收益人要求核实客户支票账户的余额;8.定期存款余额减少;9.授信需求增加,短期债务超常增加;10.客户自身的配套资金不到位或不充足;11.其他银行提高对同一客户的利率;12.客户申请无抵(质)押授信产品或申请特殊还款方式;13.银行无法控制抵押品和质押权;14.客户无形资产占比过高或者无形资产估价过高;15.客户或有负债大幅增加;16.客户关联交易增多。

以下是客户履约能力变化信号:1.客户现金流出现问题;2.客户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3.客户还款记录不正常或未按合同还款;4.客户欺诈;5.客户弄虚作假;6.客户主要业务或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动。

在监控借款人时,银行不应仅限于上述列举的预警信号,凡是可能对借款人的经营运作产生不利影响和危机的信息都应纳入监控范围。

第四章风险预警信号处理第十九条规定,如果借款人出现以下预警信号之一,银行应该立即分析风险成因、程度及发展趋势,调整资产分类结果,并采取措施以保全资产。

对于存量贷款,银行应该采取主动清户退出措施。

一)已经拖欠到期贷款本金或利息;二)产品积压滞销,出现非正常停工停产;三)严重亏损或资不抵债(企业名存实亡);四)已经或准备申请破产或清算,以及正在破产清算;五)发生了重大损失的安全事故、泄密事件或重大人事变动,可能或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生存发展或债务清偿能力;六)涉及重大法律诉讼、仲裁或重大经济纠纷,不能正常经营和还贷;七)未经银行同意擅自处理抵(质)押物;八)借款人及其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违法乱纪、走私贩私、商业侵权贪污腐败以及生产经营伪劣假冒产品;九)被吊销(或停止使用)贷款卡、法人营业执照、专营权、主导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被勒令停产整顿,被查封、冻结财产;十)借款人被外管局、___等权威机构列入“黑名单”或取消有关资格;十一)抵(质)押物市场价值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超过评估抵押价值的35%);十二)抵(质)押物出现破损、变质及其他影响价值的变化(减值幅度超过评估抵押价值的35%);十三)抵押物被物权持有人以各种方式转移,可能影响银行债权实现。

第二十条规定,如果借款人出现以下一项预警信号,银行应该立即分析风险成因、程度及发展趋势,制定控制与化解风险措施,并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资产分类结果、调整授信方案或减持;如果借款人同时出现以下二项预警信号,银行应该立即采取减持或主动清户退出、资产保全措施,并调整资产分类结果;如果借款人同时出现以下三项或三项以上预警信号,银行应该立即分析风险成因、程度及发展趋势,调整资产分类结果,并采取措施以保全资产,包括主动清户退出措施。

一)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实行退出政策;二)无法解释的应收款、存货增加;三)负债迅速增长(特别是短期银行借款的增长超过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四)销售额增长但利润减少;五)准备实施重大的经营决策;六)净现金流量大量减少或出现负值,不足以支持正常业务;七)关联企业间非正常大量转移资金;八)借款人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九)坏账损失增加;十)转盈为亏,亏损额呈逐步增加的态势;十一)国家出台了不利于企业的法规政策;1.企业业主或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突然出国、死亡或失踪;2.准备进行兼并、收购、分立、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等重大改制;3.或有负债接近或超过自身承受能力;4.借款人建设项目突然取消或停缓建;5.贷款保证人出现财务风险支付风险;6.因较为严重的不良行为被新闻媒体曝光;7.以各种形式悬空或逃避债务(包括非银行债务);8.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9.借款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存在较大经营风险或出现预警信号,或反映借款企业信誉不良;10.企业主要经营者存在不良嗜好或个人信誉不良记录;11.企业主或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亲属、密友中出现重大经济问题;12.国家相关政策出现不利于同类抵(质)押物变现或其他影响情况;13.因不可抗力造成抵(质)押物毁损。

第二十一条预警信号处理程序1.综合业务部通过实地和间接检查、媒体或第三方获取信息、全面贷后检查和风险合规部发布的风险提示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监控借款人是否出现预警信号。

2.当借款人出现预警信号时,应立即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成因和发展趋势,并按照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制定相应方案,撰写《信贷风险预警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报告目的、借款人情况、授信关系、保证人或抵质押物情况、防范措施、预期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3.经分管行长签署意见后,将《信贷风险预警报告》报送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

4.对于集团客户,___将审批通过的《信贷风险预警报告》及实施方案报备牵头行,牵头行汇总后,制定集团整体的方案,按照本办法规定报批。

5.综合业务部按照批复意见,实施调整、减持或主动清户退出方案,信贷人员承担主要工作。

第五章预警信号的解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