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二)是第3课的基础,因此做好种子发芽实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两节课教材安排了学生经历“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种子的发芽实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交流实验信息”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一次“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验、观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的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学生将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学生讨论实验时,要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学生还要交流实验设计,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同时要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每天去观察,看一看种子从种下去,到长出叶这段时间要经历哪些阶段。

特别提示:教师自己需要先种些绿豆种子,待它们发芽后,要做第三课中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的实验(可以做两至三组,也可以保证每小组都有)。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这个实验的结果学生要在第三课课上观察,所以要提前做准备。

教科书说明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第二部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这是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在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时,都必须严格按照对比实验的要求来进行,(1)

教科书通过卡通人物对话提示,“首先要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只能改变一

个条件哟!”接下来列举了改变水条件实验的例子。

“实验计划”中列的五条是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内容的五个方面。教科书说明,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这三个条件适合进行实验研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设计实验。如果有学生提出想对空气的条件进行研究,也应充分给予鼓励。

对话框中提出为什么要用两粒种子,在于提示学生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如果只用一粒种子,种子没有发芽,有可能不是实验条件所致,而是种子本身不能萌发。用两粒种子就减少了这种可能性。一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强调的是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一个结论的得出必须有多个重复性的证据支撑才行。因此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参与。种子发芽实验中的水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水量必须控制。这里是提示学生定时、定量地浇水。

第三部分:种子的发芽实验

首先要请学生观察种子发芽前的状况,并把它们画下来,用词汇描述它们。然后配备实验装置,教科书上的图表达了配备实验装置的过程。

教科书通过卡通人物对话提示:“别忘了与对照组比较。”“别忘了给种子编号。”目的是提示实验的科学性,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方法步骤后,再开始动手做实验。

实验做好后就是一个观察的问题了,教科书中出示了一张实验记录表,目的是提示学生要坚持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录。

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一)背景和目标

这一课,学生们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完整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另外,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一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有些种子不发芽可能是由于外界条件不具备,也有可能是由于种子本身的原因。由于每个学生只研究了一个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别人研究的,所以对于自己没有研究的问题就需要倾听别人的汇报了。另外,学生还将经历种植绿豆芽、照料绿豆芽的过程。这个活动的设计将引发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

(二)教科书说明

教科书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整理分析实验信息(收集实验信息并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教科书中先以研究“水”这个条件的小组为例。“我们小组的实验中,实验组里的绿豆种子全部发芽了,对照组的绿豆种子都没有发芽。”“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什么呢?”种子发芽与水有关。教科书又提示学生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从实验中获取的信息。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教科书设计的几个问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实验结果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注意从同一类、多组数据中分析研究的这个条件是否影响了种子的发芽。

第二部分:交流实验信息

教科书要求每种实验都要汇报,同时要求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交流和倾听不仅是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方法,而且是相互质疑的一个过程。这里是引导学生对每一组实验得出的结果检查它的可靠性,弄清是怎样用实验数据来解释实验结

果的。如果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测不一致,还要反思实验的过程或是对先前的预测进行质疑。

最后一定要在全班汇报和讨论的基础上,对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作出一个肯定的结论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第三部分:种植绿豆芽

这个活动是一个探索植物生长需要条件的活动。可以将移植绿豆芽放在课后,在这里教师一定要讲述移植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做这个事情。

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以便研究下一个问题:绿豆芽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时要向学生说明移植的步骤:准备好移植的材料:一个带有排水孔的花盆,花盆中要有土壤,还要一个勺、一些水。把土壤填至花盆的1/3处,用工具把发芽的绿豆从种植盒(杯)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轻轻地疏松一下花盆里的土壤,把绿豆芽放在花盆中间,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口两三厘米处,轻轻地压一下绿豆芽周围的土壤。给花盆彻底浇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告诉学生要注意浇水,还要把绿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请学生预测一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一)背景和目标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种到土壤中的绿豆芽都长得一样好。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将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另外,学生将要研究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这个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然后分析自然界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例子,进一步建立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学生们经历的活动将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奠定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克服困难,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机会,并引导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教科书说明

教科书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教科书中的对话再次提醒我们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先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第二部分: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