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合集下载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介绍本文档是关于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的报告,主要介绍了我们小组在这个项目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该项目旨在让我们对软件设计和底层体系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软件系统来学习软件工程实践。

项目背景我们的项目是一个简单的在线图书销售系统,使用Java和Spring框架进行实现。

这个系统提供了用户注册、登录、浏览书籍、查看书籍详情、购买书籍、退货等基本功能。

在该项目中,我们的任务是设计和实现一个可靠、高效的软件系统,并且确保它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要符合软件工程原则。

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

项目设计体系结构我们的项目采用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进行设计。

MVC模式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在该模式下,应用程序的逻辑被分离为三个部分,并且可以在这些部分之间进行互操作。

•模型(Model):数据层。

•视图(View):表示层。

•控制器(Controller):逻辑层。

采用MVC模式可以使代码更好地扩展和维护,同时也能够使代码更加清晰明了。

技术选型我们的项目使用了以下技术:•Java编程语言•Spring框架•MyBatis框架•Tomcat服务器模块设计在MVC模式下,我们的系统被分为以下模块:•用户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图书模块:负责浏览书籍、查看书籍详情、购买书籍、退货等功能。

•订单模块:负责订单的生成、支付、查询等功能。

数据库设计我们的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

数据库中有以下几张表:•用户表: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

•图书表:存储所有的图书信息。

•订单表:存储订单信息。

采用MySQL数据库可以使我们的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项目实现我们的项目使用了Git进行版本控制,并且使用了Maven管理Java 依赖。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1.1968年,在德国Garmish召开的NATO计算机科学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A:错B:对答案:B2.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直到维护的全过程。

()A:错B:对答案:A3.软件设计是软件需求向软件实现的转化过程。

()A:错B:对答案:B4.下列属于渐进式开发模型的是():A:螺旋模型B:瀑布模型C:原型模型D: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答案:AC5.瀑布模型的优点是:()A: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B: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C:当前一阶段完成后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D: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答案:BC第二章测试1.UML用于功能建模的图为()。

A:类图B:顺序图C:用例图D:活动图答案:C2.UML的组成主要有()。

A:图B:视图C:通用机制D:模型元素答案:ABCD3.UML应用领域很广泛,可用于商业建模。

()A:错B:对答案:B4.状态机图是一种交互视图。

()A:错B:对答案:A5.任何建模语言都以静态建模为基础。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以下类型的内聚的内聚性最高的是()A:逻辑内聚B:偶然内聚C:瞬时内聚D:过程内聚答案:D2.为用户使用目标软件系统以实现其所有业务需求而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是指()A:算法设计B:数据模型设计C:体系结构设计D:界面设计答案:D3.软件设计的最终输出是:()A:软件使用说明书B:软件需求说明书C:软件代码D: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答案:D4.软件设计质量将决定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

()A:对B:错答案:A5.基于评估与转换的设计方法中的关键环节是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评估。

()A:错B:对答案:A第四章测试1.描述概念模型的手段是()A:数据类B:分析类C:实体类D:边界类答案:B2.用户界面设计在数据模型设计之前进行。

()A:对B:错答案:B3.面向对象软件设计过程,从领域概念到设计概念和代码实现,都以任何对象为核心。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是构建一个可靠和高效的软件系统的关键步骤。

它涉及到软件的整体结构、组织、模块化和交互等方面的决策和设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和模式。

软件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块、组件和接口等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通常涉及到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等阶段。

软件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性能等,同时满足用户需求。

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它包括系统的各个模块、组件、接口、数据流和交互等方面的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通常由一组设计原则和模式来指导,以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好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错误和维护成本。

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项目,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并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良好的设计和体系结构也可以提高开发团队的生产效率,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

在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中,有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做出正确的设计决策。

首先,单一职责原则要求每个模块或组件只负责一项功能。

这可以使系统的各个部分更加独立和可复用。

其次,开闭原则要求软件系统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这意味着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应对需求的变化。

再次,依赖倒置原则要求高层模块不应依赖低层模块,它们都应该依赖于抽象的接口。

这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测试性。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设计模式,如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和工厂模式等。

这些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解决一些常见的设计问题,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总之,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是构建可靠和高效软件系统的关键步骤。

它们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项目,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并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遵循一些设计原则和模式,开发人员可以做出正确的设计决策,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实验报告在软件开发的世界里,设计模式和体系结构就像调味料,给整个开发过程增添了无限风味。

你知道的,写代码有时候就像做饭,少了调料,味道肯定不行。

先说说设计模式吧,这可真是个绝佳的主意。

想象一下,咱们每次做个项目的时候,脑袋里总是要有个框架,知道怎么来、怎么走,这时候设计模式就像一个好老师,教我们如何优雅地解决常见问题。

说到这里,大家听说过单例模式吗?这个模式就像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确保你在整个应用中只有一个实例,这样可避免浪费资源,避免重复。

嘿,你敢想象要是你的冰箱里塞满了牛奶,那可真是够烦人的。

再聊聊策略模式,真是聪明的家伙。

就好比你在吃火锅,想换个口味,可以随时调换蘸料,策略模式就是给你提供了这种灵活性。

无论是要排序、计算还是处理数据,你都可以轻松切换。

这就像在生活中,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生活本来就充满变化,代码也是一样嘛。

想到这里,我觉得代码和生活一样,得学会随机应变。

然后说到观察者模式,这可是个有趣的故事。

想象一下,你在看球赛,朋友们都在旁边紧盯着屏幕,眼神不离。

这就是观察者模式的精髓:一个对象变化,所有观察它的人都立刻得到通知,哇,这个效率可真高。

就像你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大家立刻围过来评论点赞,简直不要太快。

这种模式让我们在编程中也能保持同步,绝对是个“跟得上”的好帮手。

再说到体系结构,嘿,这可是大事儿。

体系结构就像大楼的蓝图,如果没有好的设计,后面的施工就容易出问题。

想想看,你有没有见过那些盖得歪歪扭扭的楼?那可真是惨不忍睹。

一个好的体系结构可以让整个系统稳定运行,避免后期的各种麻烦,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个部分都得协同工作。

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这些概念都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条理,别让代码变成“杂货铺”。

说到微服务架构,这可真是个炫酷的概念。

就好像把大块头的火锅分成一个个小锅,你想吃啥就来啥,各种口味应有尽有。

这种架构让开发变得灵活,团队可以独立开发,互不影响。

软件设计与结构体系

软件设计与结构体系

软件设计与结构体系软件设计与结构体系软件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对软件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软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软件开发的高效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设计的核心是软件结构体系,它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软件结构体系是指软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软件结构体系的设计需要考虑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软件结构体系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抽象化、层次化等。

模块化是指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模块化的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度。

高内聚低耦合是指模块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模块之间的联系尽量松散。

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度。

抽象化是指将具体的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只暴露出必要的接口和功能。

抽象化的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度。

层次化是指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层次化的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度。

软件结构体系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系统设计进行选择和优化。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软件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系统设计。

总之,软件设计和结构体系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它们的设计和优化直接影响软件的质量和效率。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软件设计和结构体系的规划和优化,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软件系统的构建和组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软件设计指的是确定和定义软件系统的结构、组件、模块和其相互关系的过程。

它涉及到将软件系统的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解决方案。

软件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高效、可维护、可扩展、可靠和可重用的软件系统。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会使用各种设计原则、模式和方法来帮助他们制定优良的设计方案。

软件体系结构则是描述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的概念。

它定义了系统的主要组件、模块、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

软件体系结构可以视为软件系统的"骨架",它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框架、架构风格和重要决策。

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应该具有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性能等方面的优势。

软件设计和软件体系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软件设计是软件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它关注的是如何在系统的局部范围内实现和组织组件和模块。

而软件体系结构则关注的是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不同组件之间的交互、通信和协作。

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应该为软件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而设计决策则应该符合整体体系结构的原则和约束。

综上所述,软件设计和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中是相辅相成的概念,它们共同为构建高质量、可靠和可维护的软件系统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1.软件设计的特征(1)软件设计的开端是出现某些新的问题需要软件来解决,这些需要促使设计工作的开始,并成为整个设计工作最初的基础(2)软件设计的结果是给出一个方案,它能够用来实现所需的、可以解决问题的软件,方案的描述可能是文字、图表,甚至数学符号、公式等组成的文档或模型(3)软件设计包含一系列的转换过程,即把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为另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后的形态可能更加具体,或更接近于实现(4)产生新的想法或思路对软件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设计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同的问题或需求总会存在各自的特点,即使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也会存在区别,因此设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5)软件设计的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因为整个设计是解决一个大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将会分解成众多小问题,涉及真需要一次解决这些小的问题,并在出现多种方案或策略时进行决策,选择其中最合适的(6)软件设计也是一个满足各种约束的过程,因为软件可能在性能、运行环境、开发时间、成本、人员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约束,设计必须在满足这些约束的情况下给出最佳的设计方案(7)大多数的软件实际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因为需求在一开始很可能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在设计过程中还会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步稳定下来,因此设计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化。

2.软件设计的要素( 1 ) 目标描述 ( 2 ) 设计约束 ( 3 ) 产品描述 ( 4 ) 设计原理 ( 5 ) 开发规划 ( 6 ) 使用描述3.软件设计体系的定义( 1 )软件设计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包含软件元素、软件元素外部可见的属性以及这些软件元素之间的关系( 2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组织,包含构建、构件之间、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设计与演化原则4.软件设计的主要活动( 1 ) 软件设计计划 ( 2 ) 体系结构设计 ( 3 ) 界面设计 ( 4 ) 模块/子系统设计 ( 5 ) 过程/算法设计( 6)数据模型设计5.体系结构“4+1 ”多视图建模( 1 )逻辑视图:该视图关注功能需求,即系统应该为最终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它与应用领域精密相关( 2 )进程视图:该视图捕获设计中关于并发和同步的内容,重视一些非功能需求,例如性能、可扩展性等,定义了运行实体和它们的属性。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涉及软件的结构和性能,是一种很有效的软件开发技术。

这种技术帮助软件开发者以有效的方式分析、设计和实施软件系统。

设计模式通常包括概念、实践、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编写更有效的代码来实现某些功能。

软件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分析和识别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提供一种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它们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分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它们还可以帮助编写更有效的代码,使软件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更具灵活性。

软件设计模式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并且可以确保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其功能。

设计模式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有效地分析软件系统,并且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软件时,利用模式的优点来实现更高的质量的软件系统。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它指的是软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它定义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性的架构。

它不仅可以帮助实施高效的设计,而且可以指导软件开发过程,为软件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

软件体系结构可以确保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其功能,并且可以实现高效的开发。

它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方法,可以将软件系统模块化,用来控制数据的流动,从而改进软件的性能。

它还可以帮助软件开发者更好地理解软件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帮助系统可以得到更好的维护和扩展。

因此,软件设计模式和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软件开发者更好地分析、设计和实施软件系统,以满足业务需求。

它们可以帮助软件开发者实现更高的质量的软件系统,并且可以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

因此,软件设计模式和体系结构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促进软件开发的发展。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设计是指通过分析需求,确定软件系统所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的过程。

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软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方式。

软件设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需求,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设计原则:包括开放封闭原则、单一职责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接口分离原则等。

3.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经过验证的、用来解决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设计模式有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等。

4.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建模的标准化语言。

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状态图等。

5.架构模式:是一种包含一组满足特定需求的技术决策,指导解决软件系统中基本设计问题的模式。

常见的架构模式有分层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发布-订阅架构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分层架构:将软件系统分为若干层,每一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功能或任务,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2.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将软件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端向用户提供界面和交互功能,服务器处理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结果。

3.分布式架构:将软件系统的各个组件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4.微服务架构:将软件系统拆分为若干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通过接口和消息进行通信。

5.事件驱动架构:系统中的各个组件通过发布-订阅模式进行通信,一个组件发生变化时通知其他相关组件。

在实际应用中,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的知识点通常会结合起来使用,以满足软件系统的需求。

同时,不同的项目可能有不同的设计与体系结构要求,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设计和架构模式。

软件工程设计概念与体系结构设计

软件工程设计概念与体系结构设计

软件工程设计概念与体系结构设计软件工程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设计阶段旨在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系统,具体包括软件的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方面。

其中,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子过程,它定义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软件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如软件的需求、功能、性能、可用性、安全性等。

同时,设计过程还需要满足各种约束条件,如时间、成本、资源等。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概念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子过程,它定义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体系结构设计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和组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模块划分、接口设计、数据流设计、控制流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模块划分是指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一个或多个功能。

模块划分的基本原则是高内聚、低耦合,既要保持模块内部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又要减少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接口设计是指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协议,规定它们之间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

好的接口设计能够提高模块之间的可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控制流设计是指定义软件系统中的控制流程,包括程序的执行顺序和控制结构。

控制流设计需要考虑功能的划分和模块之间的协作。

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模型。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方式、关系和约束。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灵活、可扩展、易于维护和高效的软件系统。

一个好的体系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扩展性。

总结软件工程设计概念与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软件工程设计旨在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系统,它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和约束条件。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软件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子过程,它定义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模块划分、接口设计、数据流设计、控制流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方面。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

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系统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系统的功能、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细化和抽象化,确定软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设计系统的接口、模块和算法等。

软件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1. 定义系统的功能和需求: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明确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需求。

2. 设计系统的结构和架构:对系统进行整体的架构设计,包括划分模块、确定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接口等。

3. 设计系统的各个模块:对系统的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定义模块的功能和接口,设计模块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

4. 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界面的布局、交互方式、界面控件等。

5. 设计系统的逻辑和算法:设计系统的逻辑流程和算法,以实现系统的功能。

6. 设计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考虑系统的性能需求,设计系统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7. 设计系统的测试策略:设计系统的测试策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它描述了软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角色和相互关系,以及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方式。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通常包括模块划分、层次结构、组件和接口设计等。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模块划分: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或子系统,每个模块具有明确的功能和职责。

2. 层次结构:根据系统的功能和复杂性,设计合适的层次结构,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确定层次之间的接口和依赖关系。

3. 组件和接口设计:设计系统的组件和接口,明确各个组件的功能和关系,并定义组件之间的接口,以实现模块的独立性和可重用性。

4. 安全性和可靠性: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设计相应的体系结构,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和容错机制。

5. 性能和可扩展性:考虑系统的性能需求和可扩展性需求,设计相应的体系结构,优化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第七次作业1.什么叫分布软件框架?答:分布软件框架是指封装网络通信细节,具有向顾客提供访问服务器的分布构件的接口和想服务器的分布构件提供一个运行环境的功能。

2.比较本章三种分布构件框架?答:对于三种分布构件框架,从编程上来看,使用EJB构件框架最简单,使用CORBA构件框架次之,使用DCOM框架再次之。

这是因为在EIB中,服务构件的注册、构件实例的创建、各种中间件服务等都是隐式提供的,开发人员可以不关注其实现细节;在CORBA中开发人员需要编写一个服务器端的主程序,来创建构件并注册它,而在DCOM中,除了在CORBA中的类似步骤外,还需要开发工厂类来专门负责对象的创建,需要使用Windows 消息循环等机制来控制服务器端主程序的生命周期、还需要特别考虑主程序何时退出等等,需要程序员了解更多的DCOM实现细节。

这三种分布式构件都实现了对分布式构件的远程透明访问,并能够提供一些关键服务,从而为基于构件的分布式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组高效、便捷的软件基础设施。

3.在EJB中有Stub类与Skeleton类,在DCOM和CORBA中也有类似机制,试比较这三种框架在该机制上的异同。

答:E JB/CORBA/DCOM实际上是一类分布式计算规范,本质上仍然基于Client/Server结构,既然基于C/S结构,CORBA是由ORB系统构成一个服务器系统,EJB由EJB容器(或服务器)组成EJB的服务系统,而DCOM和Windows系统紧密结合,通过Windows NT的服务来实现。

EJB是一个管理一个或多个EJB类/实例的抽象。

它通过规范中定义的接口使EJB类访问所需的服务。

容器厂商也可以在容器或服务器中提供额外服务的接口。

现在没有EJB服务器和EJB容器间接口的规范。

因为目前容器通常由EJB服务器来提供,所以一旦接口标准化了,厂商就可能提供可以在任何兼容的EJB服务器上运行的容器。

Home接口列出了所有定位、创建、删除EJB 类实例的方法。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总结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总结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总结体系结构概要1.软件开发知识的半衰期为3年2.⽀持软件⼯程的根基在于质量关注点• 软件⼯程过程和实践的通⽤原则主要是:– ①为最终⽤户提供价值,– ②保持简洁,– ③维护可见的东西(产品和计划),– ④认识(必须理解别⼈将消费你所⽣产的产品),– ⑤⾯向未来,– ⑥计划复⽤,以及⑦认真思考3. 关于软件⼯程原则指导实践的核⼼原则:(1)指导过程的原则、(2)指导实践的原则指导框架活动的原则:沟通原则、策划原则、建模原则、构造原则、部署原则建模原则:1.敏捷模型建模原则、2. 需求建模原则、3. 设计建模原则4. 软件的三个设计层次:体系结构级,代码级,执⾏级\5.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1)Dewayne Perry和A1ex Wolf这样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具有⼀定形式的结构化元素,即构件的集合,包括处理构件、数据构件和连接构件。

处理构件负责对数据进⾏加⼯,数据构件是被加⼯的信息,连接构件把体系结构的不同部分组合连接起来。

这⼀定义注重区分构件,这⼀⽅法在其他的定义和⽅法中基本上得到保持。

\6. 在体系结构的层次上,相关的系统级别的问题包括了容量、吞吐量、⼀致性、构件的兼容性等。

7.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 1.抽象原则 2.分⽽治之 3.封装和信息隐蔽原则 4.模块化原则 5.⾼内聚低耦合 5.关注点分离 6.策略和实现分离策略 7.接⼝和实现分离原则\8. 请解释需求⼯程需求⼯程(Requirement Engineering,RE)是指致⼒于不断理解需求的⼤量任务和技术。

从软件过程的⾓度来看,需求⼯程发⽣在与客户沟通活动和为⼀般的软件过程定义的建模活动过程中,其任务是为设计和构建活动建⽴⼀个可靠坚固的基础,它必须适应过程、项⽬、产品和⼈员⼯作的需要。

需求⼯程在设计和构造之间建⽴起联系的桥梁。

9.需求⼯程过程通过执⾏七个不同的活动来实现:起始、导出、精化、协商、规格说明,确认和管理,其中起始、导出和精化属于项⽬的起始阶段下⾯这组问题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导出需求这么困难:范围问题:理解问题:易变问题。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大学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以下对软件架构师、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表述正确的是?()A:软件架构师的重点工作是架构与设计这两个关键环节上,因此,对设计、架构、代码撰写都有较高的要求。

但是,对需求分析、项目管理、运管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相对较低。

B:软件工程师一般专注于模块级、功能代码级的开发工作,针对功能模块级的代码细节要求较高,但对系统级的架构设计要求较低。

对业务分析、项目管理、运营维护、法律规定则不做过多要求。

C:系统分析师的主要职责是在于需求分析、开发管理、运行维护、法律法规等方面。

对代码细节开发不做过多要求,但需要掌握一定的软件架构知识。

答案:ABC2.《软件工程》主要聚焦于有关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过程模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运营维护、软件迭代升级等软件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学。

()A:错B:对答案:B3.《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则聚焦于软件的设计原则和架构模式。

以撰写高质量程序代码为目标,通过四个层次的方法学理论,指导开发者在不同的条件下,撰写较为高质量的程序代码。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GRASP设计原则主要指导开发者进行:()A:架构设计B:系统设计C:职责设计D:类型设计答案:C2.信息专家原则的主要含义是?()A:一个类能否分配一个职责的基本条件是该类是否能够获得执行该职责的全部信息B:一个类能否分配一个职责的基本条件是该类是否拥有执行该职责的全部信息答案:B3.以下哪种情况中,创建者的关系强度最高?()A:A类组合B类(B是A的成员,B实例不能离开A实例单独存在)B:A类记录B类(B不是A的成员,但是A的某个集合成员的元素)C:A类聚合B类(B是A的成员,B实例可以单独存在)D:A类紧密的使用B类(B不是A的成员,但A的某些方法紧密的使用B)答案:A4.以下耦合关系中,哪种耦合强度最高?()A:A类引用静态的B类B:A类继承B类C:A类引用控制变量flagD:A类引用B类答案:D5.以下说法相对正确的是?()A:类和模块的内部应该尽量的提高内聚,外部应该降低耦合B:类和模块的设计应该尽量的降低耦合C:类和模块的设计应该尽量的提高内聚D:类和模块的应同时考虑高内聚和低耦合原则答案:AD6.控制器原则的主要含义是?()A:应该尽量将功能控制代码分配在一个单独的控制器类中,UI默认调用控制器类来执行功能B:应该尽量将功能控制代码分配在一个单独的控制器实现类中,UI默认调用抽象控制器类来执行功能C:在各类编程语言的类库中,常见的控制器类有handler, Action, Listener等。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规范。

设计模式则是一套解决软件设计问题的经验总结和最佳实践。

本文将介绍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与特点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规定了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它包括系统的整体结构、组件的划分和接口的定义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1. 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定义的功能和接口。

2. 层次化: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3. 分布式:将系统组件部署在不同的计算节点上,实现分布式计算和资源共享。

4. 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组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变化。

5. 可重用性:通过模块化和规范化的设计,实现组件的复用和共享。

二、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在软件体系结构中,常见的模式有分层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主从模式、发布-订阅模式等。

1. 分层模式: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上层接口只与下一层接口进行交互,实现了模块之间的解耦和复用。

2. 客户-服务器模式:将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端提供服务并返回结果。

实现了任务的分布和协作。

3. 主从模式:主节点负责协调和管理各个从节点的工作,从节点负责执行具体的任务并向主节点汇报。

实现了任务的分配和并行处理。

4. 发布-订阅模式:发布者发布消息,订阅者接收并处理消息。

实现了组件之间的松耦合和消息的异步处理。

三、设计模式的概念与分类设计模式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在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常见的设计模式有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1. 创建型模式:用于创建对象的模式,包括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等。

2. 结构型模式:用于组织类和对象的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和桥接模式等。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是指基于软件需求和规范,将系统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设计出合理的软件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以满足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其目的是在需求分析和程序编码之间,建立一种桥梁,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和可移植性。

本文将从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两方面介绍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软件体系结构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软件系统进行分解和组合的过程,并对分解出来的各子系统及其组成元素进行描述、分析和设计。

它包括了软件系统的组成、结构、组织方式、分层、通信和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内容。

软件体系结构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

其目标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并且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软件体系结构可以理解为软件系统的骨架,支撑着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是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软件设计的概念软件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对软件进行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的过程。

它是在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根据软件需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可维护性要求等非功能性需求,设计出软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

软件设计通常包含以下步骤:1. 概念设计:根据SRS文档中的要求,确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块划分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2.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对各个模块进行细化设计,包括模块内部的数据结构、算法和接口等。

3. 编码:将详细设计的方案转化为实际的软件代码,并注释和测试。

4. 测试:对编码完成的软件进行测试,检查软件是否能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通过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可以使软件系统的维护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2. 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可以使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和组件具有高度的可重用性,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应用范围。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教学大纲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教学大纲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教学大纲01.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是为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方向课程。

本课程运用工程的思想、原理、技术、工具,来对软件设计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相关思想、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包括软件模型和描述、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和UML、软件设计过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用户界面设计、设计模式、Web服务体系结构、基于分布构件的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评估、软件设计的进化、云计算的体系结构等内容。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包括:1.让学生建立构建软件系统架构一般方法的感性认识,理解并掌握软件系统架构分析、体系结构建模与架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能力,能从内部模块规划设计、系统层次结构的构建开始,了解构建系统结构的一般技术和方法。

2.在构建软件系统的过程中,理解软件系统构建的一些关键问题,学习应对不同需求的系统对策和设计实现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能力,同时,深入理解各种典型框架技术及原理,并初步具备运用模式设计思想开展软件详细设计的能力。

3.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概念、术语和系统化方法,建立软件架构设计的理念,了解当前流行的框架技术,并理解其原理。

另一方面,以加深知识理解和培养初步架构设计能力为目的,并在项目开发中加以实践;在实践环节中重点培养运用典型框架进行项目构建的能力和使用设计模式进行细化设计的能力。

0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第1章引言(一)基本教学内容1.1 软件1.2 软件工程1.3 软件设计1.4 软件体系结构(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理解软件的本质、软件神话、软件工程,了解软件过程和软件工程实践的相关内容,了解网络环境带来的各类问题。

教学重点:软件工程中的设计、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软件设计原则。

教学难点:什么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的内容、设计阶段的软件体系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

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我们把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甚至数据文件设计等统一称为数据模型设计。

在数据模型设计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持久数据操作,它包括写入、查询、更新和删除四类基本操作以及由它们复合而成的业务数据操作。

在很多软件系统中,数据是其核心,因此,对数据元素的格式、结构、访存、表示等机制进行良好建模和优化,是提高软件设计质量和系统性能的基础,对软件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组件设计面向组件思想是在软件规模扩大,复杂度上升的背景下,以面向对象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软件设计思想。

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更粗粒度的面向对象,其粒度一般大于对象,但具体要到什么程度,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这种思想以组件为基础,强调“服务”的概念。

在面向组件开发中,应用程序是由一系列可以互相交互的二进制模块组合而成的。

一个具体的二进制组件可能并不能完成什么工作。

有些组件是为了提供一些常规服务而编写的,例如通信的封装或者文件访问组件。

也有一些是为了某些特定应用而专门开发的。

一个应用程序的设计者可以通过把这些不同的组件提供的功能粘合在一起来实现他们需要的商业逻辑。

很多面向组件的技术——例如: COM 、 J2EE 、 CORBA 和 .NET 都为二进制组件提供了的无缝链接的机制。

而唯一的不同就是你需要在组件通信上花费的力气。

一般的多用于对dll,lib的处理上。

简单说,就是QQ、迅雷和IE捆绑起来就叫面向组件。

面向组件具有以下特点:低耦合性,高重用性,高互操作性,进程的透明性,语言和开发环境的独立性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软件设计人员在长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经过提炼总结而成。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上的模式,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软件设计模式,但一般不认为是侠义的软件设计模式。

定义:在构件和连接子的层次描述的可重复使用的软件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管道/过滤器风格:一个显著特征是:系统中构件之间通过数据流松散耦合。

也就是说,构件之间的依赖仅仅是数据流,而不是通常的接口函数调用火消息传递。

编译器采用的也是管道/过滤器风格层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便于将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同时也便于构件替换:只要保持接口一致,就可以将某一层的软件替换,而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其它部分。

层次风格的优点是结构清晰、可替换性好、便于控制复杂性;但也有缺点,如效率低。

客户/服务器风格:从向外提供服务的构件出发,沿着连接关系递次搜索各构件和连接子,如果形成的拓扑结构是一棵倒置的树,那么这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就是客户/服务器风格的,这种风格使得服务功能的实现很集中,便于系统实现,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软件生存周期包含了软件从概念形成到最终退役的所有活动,而对于一个具有的软件项目,开发人员更加关注的是开发过程中包含的活动以及其具体安排。

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多数项目开发中,不能一次就全部、精确地生成需求规格说明,因此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极少是严格线性顺序的,相反应该是带有反馈的迭代过程。

这种对软件开发中对所含活动的安排方式,可以用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表示。

它给出了软件开发中各个活动之间的关系,它是软件开发过程的概括,是软件工程的重要内容。

它能为软件工程管理提供里程碑和进度表,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原则和方法。

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第二种是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等;第三种是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

软件体系结构与算法结构区别与联系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包含软件元素、软件元素外部可见的属性以及这些软件元素之间的关系。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组织,包含构件、构件之间、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设计与演化原则。

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style)描述某一特定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

算法结构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选择结构: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必须包含判断框。

循环结构: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有两类:直到和当型循环结构。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与软件文档模型区别与联系软件生命周期包含了软件从概念形成到最终退役的所有活动,而对于一个具体的软件项目,开发人员更加关注的是开发过程中包含的活动以及其具体安排。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给出了软件开发中各个活动之间的关系,它是软件开发过程的概括,是软件工程的重要内容。

能为软件工程管理提供里程碑和进度表,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原则和方法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主要有:瀑布模型(V模型、喷泉模型)、螺旋模型、原型模型(锯齿模型、快速原型)、构件组装模型(增量模型)、统一软件过程RUP模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与设计模式区别与联系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软件设计人员在长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经过提炼总结而成。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上的模式,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软件设计模式,但一般不认为是侠义的软件设计模式。

主要区别在于: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描述系统整体结构框架上的特点,粒度更大;而软件设计模式则更加面向具体问题,指出的是一个在更小的粒度上的设计特点。

软件设计模式和软件体系结构风格都是可重复使用的软件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只不过前者描述的是类和对象层次的问题、粒度大小,而后者描述的是构件和连接子层次的问题、粒度更大。

设计模式是对通用设计问题的重复解决方案。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软件框架是整个或部分系统的可重用设计模式比框架更加抽象框架是模式的特例化设计模式被实现成为框架后,可以极大的减轻从设计到实现的鸿沟利用了模式的框架比没有利用模式的框架更容易理解、更能被设计与实现重用通常成熟的框架包含了多种设计模式一个框架不仅可以具体实现一个模式,还可以具体的实现多个模式设计模式与风格两者为近义词,通常情况下可以互相通用风格主要是指大的,宏观的设计。

模式既可宏观,又可微观。

抽象的概念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

共同特征是指那些能把一类事物与他类事物区分开来的特征,这些具有区分作用的特征又称本质特征。

因此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不同特征。

所以抽象的过程也是一个裁剪的过程,不同的、非本质性的特征全部裁剪掉了。

所谓的共同特征,是相对的,是指从某一个刻面看是共同的。

所以在抽象时,同与不同,决定于从什么角度上来抽象。

抽象的角度取决于分析问题的目的。

软件工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部可以看作是对软件解决方法的抽象层次的一次细化。

在进行软件设计时,抽象与逐步求精、模块化密切相关,帮助我们定义软件结构中模块的实体,由抽象到具体地分析和构造出软件的层次结构,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抽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要求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层次上考虑问题,而忽略那些低层次的细节。

“逐步求精”可视为一种早期的自顶向下设计策略,其主要思想是,针对某个功能的宏观描述用逐步求精的方法不断地分解,逐步确立过程细节,直至该功能用程序语言描述的算法实现为止。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抽象与逐步求精是一般都是结合起来进行应用。

列举抽象实例假如我们开发一个系统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建模,员工包含3个属性:姓名、工号以及工资。

经理也是员工,除了含有员工的属性外,另外还有一个员工的属性。

请使用继承的思想设计出员工类和经理类。

要求类中提供必要的方法进行属性访问。

员工类: name id pay经理类:继承了员工,并有自己特有的bonus.abstract class Employee{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String id;private double pay;Employee(String name,String id,double pay){=name;this.id=id;this.pay=pay;}public abstract void work();}class Manager extends Employee{private double bonus;Manager(String name,String id,double pay,double bonus){super(name,id,pay);//注意这里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this.bonus=bonus;}public void work(){System.out.println("manager work");}}class emplo extends Employee{emplo(String name,String id,double pay){super(name,id,pay);}public void work(){System.out.println("employ work");}}class AbDemo{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Manager manager=new Manager("zhang","JL01",5000,10000);manager.work();}}内聚与耦合内聚是前述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它标志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耦合是对软件结构中模块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度量。

耦合的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进入或调用模块的位置以及通过接口传送数据的多少等。

追求高内聚、低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