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习俗

合集下载

农历三月三习俗大全

农历三月三习俗大全

农历三月三习俗大全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农历三月三的习俗。

三月三的由来一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

刘三姐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

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

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

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

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

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

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

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

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三月三的由来二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因受到家人反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

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集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

三月三的由来三远古时期,某家有三个很漂亮的女儿,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父母都看不上。

后来父亲想了个点子———让求婚的后生仔当场唱歌,谁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儿就嫁给谁。

结果通过唱歌,三个女儿都找到了如意郎君。

从此之后,唱歌成了一种男性求偶的形式,并发展成为歌圩。

包五色糯米板说起“三月三”,大家首先想到的美食就是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

三月三当天,南宁的街头早餐店也可以见到。

抢花炮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和仫佬族等到民族中间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活动。

三月三活动有哪些三月三有什么活动_节日习俗

三月三活动有哪些三月三有什么活动_节日习俗

三月三活动有哪些三月三有什么活动三月三是壮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你知道三月三有什么活动?三月三活动有哪些?壮族关于三月三活动都是什么吗?下面由小编来告诉你吧。

三月三活动一、三月三庙会正所谓“三月三,盘古山”,所以农历三月初三是盘古山朝圣的日子。

世传盘古氏九月初九圣诞,三月初三升天。

于是在每年阳春三月花开农闲时,行起庙会,以念盘古开天之功善。

值此之时,僧道凡夫,官宦平民,商贾小贩,鸿儒白丁,尽皆云集于此。

或论道说法,或攀比奢华,或藉此营生,或寻墨梦笔,以生妙花。

各地之风味小吃、冷饮、布偶、纸鸢、木质刀剑、竹箫短哨,皆为垂髫小儿之最好。

又有外地客商携锦帛、雾茗、书画、美玉,藉此易物,换取黄白。

不少善男信女携家中眷属,虔诚朝拜,以求多福。

总之,盘古庙会乃一年一度之盛会,不往则定当抱憾遗恨终生! 三月三活动二、三月三情人节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三月三的情人节由来已久。

有诗为证,李白诗云:“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

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中国的情人节是多么的浪漫:一对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艳阳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何等境界!不仅如此,我国在很久很久以前,亲人相别,友人相离都有折柳相赠的习惯,也有诗为证:“垂柳无端馈赠别”。

由此可见,情即为柳,柳即为情以成定式。

老百姓将多情人的浮浪叫做寻花问柳,即源于此。

今天我们虽然已看不到古人的定情物和结情的场面,但是却有着无数的情诗和情歌,足以让我们享用不尽。

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间,至今还保留着三月三赛歌会的习俗。

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许许多多的靓男少女成群结队对歌定情,互赠信物,幽会密林深处,这场面和欧美国家的情人节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月三活动三、三月歌圩节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

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三月三有什么传统的风俗活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个重要的节日,特别是广西地区,有两天的假期安排,那么三月三过节有什么风俗活动呢。

一起看看三月三传统的风俗活动吧!1.壮族:歌圩迎宾客千人竹竿舞“三月三”是壮族最重大的民族节日。

每到“三月三”,壮族男女会像赶圩一样会聚山坡上对唱山歌,开展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武鸣是中国壮乡,又是壮文化发祥地之一,每年三月三,当地都会举行“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

歌圩一般以唱山歌开场,展示骆越族群能歌善舞的人文风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个方块都很有壮乡特色,人们捧着五色糯米饭,抱着壮乡的美酒,扛起劳作的锄头,精致的簸箕也被举在手中。

2.抢“花炮”展民族魅力“行歌坐妹”写浪漫“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节日,侗、苗、瑶等少数民族也会庆祝三月三,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花炮节”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探奇、体验,也展示了民族融合的浓浓情意。

3.除了抢花炮,三江侗族的“行歌坐妹”,这种传统的青年男女相亲方式也给“三月三”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浪漫气息。

4.瑶乡山歌传情谊峒中瑶胞打陀螺5.在融安县雅瑶乡西古坡屯,每年“三月三”都会举行山歌对唱活动,全乡的山歌爱好者都赶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山歌对唱。

6.在防城区峒中镇,三月三的重头戏是“打起陀螺唱起歌”。

7.瑞鼓响震三月三,乐了山路十八弯。

壮胞瑶胞聚一堂,通过佳节大联欢……8.峒中“砧板”陀螺比赛集强身健体和娱乐为一体。

如今,作为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砧板”陀螺陆续出现在各种舞台和体育场合上,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所喜爱。

1“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2017年南宁市民歌湖活动时间:3月30日上午9时至晚10时地点:南宁民歌湖活动依托南宁民歌湖区域,共分为民族文化汇演区、文化体验活动区、大型民歌专场演出三大项十小项活动,力争将民歌湖打造成一场热闹喜庆的大歌圩。

三月三有什么风俗活动介绍

三月三有什么风俗活动介绍

三月三有什么风俗活动介绍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是中国的上巳节,女儿节,也是广西壮族的歌圩节。

关于三月三的由来,有一段悠久的历史。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三月三有什么风俗活动,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三月三风俗活动1、荠菜煮鸡蛋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鲜香可口、营养丰富的野菜。

《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2、祓禊指去灾病,上古女巫给去晦,唐宋时流行泡温泉,在水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为去灾祝福之意。

3、畔浴/泡温泉以春水洗涤污垢,认为这样做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吉祥如意。

4、修禊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

5、互赠香草古人认为,香草有驱邪之功,于身体大有裨益。

6、郊外游春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

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并以芍药定情。

7、临水饮宴又叫曲水宴。

流觞时,水边设席障,茶具与花,进行宴饮,吟诗作赋。

十分风雅,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此风在唐尤甚,至宋以后渐无闻。

8、赏桃花农历三月三的桃花最为茂盛,所以踏春之余欣赏桃花之美。

9、放风筝正所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在现代,每年三月三,广西、浙江、福建、海南等地,都会举办一系列形式新、立意高、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

从一个传统民族节日到文化旅游节庆,最终转型成为当地的文旅品牌,“三月三”的发展,为民族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月三各民族有哪些习俗云南瑶族有“干巴节”。

各村寨男女老幼结对进山打猎或下河捕鱼,集体宴饮,共祝丰收,唱歌跳舞,欢度节日。

三月三,海南岛黎族又叫做“孚念孚”,既是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渔猎丰收的节日,又是青年男女的“谈爱日”。

三月三各民族习俗一览

三月三各民族习俗一览

三月三各民族习俗一览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月三各民族习俗一览,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三月三各民族习俗我国在魏晋以后,汉族时兴的上巳节就是三月三了,一直沿袭下来。

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每到三月三,各地会举办拜轩辕活动,这些年郑州新郑每年都会举办拜轩辕祭祖大典。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也是不少地方的习俗。

农历三月三还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广西,壮族有对歌谈情、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习俗。

三月三是瑶族的“干巴节”,每年到了这一天,贵州、湖南、云南等地的瑶族都会休息一天,年长的喝酒、娱乐,青年男女则相约到野外对歌、踏青、谈情说爱。

三月三还是侗族的“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云南、湖南、贵族等地的侗族在这一天会举行斗牛、斗马、对歌、踩堂、抢花炮等活动。

三月三由来1、“三三”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伏羲。

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揉土造人,繁衍后代。

在豫东地区,伏羲被誉为“人类祖先”,太昊陵古庙建在伏羲都城淮阳。

农历2月2日至3月3日,太昊陵庙会举行。

他们相信男人和女人,在南方旅行,在北方旅行,在陵园聚集,崇拜祖先。

2、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

传说西王母是中国西部原始部落的护神。

她有两大法宝:一是吃长生不老药,二是吃长寿桃——扁桃。

传说中的嫦娥,就是从丈夫后羿手中偷走仙丹,飞向月宫的人。

从那时起,在一些奇怪的小说中,西方的太后被描述为长寿之神。

三月三美食1、鸡屎藤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农历三月初三,时近清明,是时天气暖和,大地返青,河水开流,百花盛开,鸟兽发情,求偶而鸣,人也处于激情勃发时期,是外出郊游和求偶欢会的绝佳时节。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三月三的简介,欢迎大家参考!【1】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

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三月三是广西法定假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16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

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三月三介绍

三月三介绍

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上巳节”或“上巳祭”。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庆祝。

以下是关于三月三的一些介绍:
1. 起源和意义:三月三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平安健康、驱除疫病和邪恶。

这一天也被认为是阳气复苏、万物生发的时刻,人们通过祭祀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2. 习俗和活动:在三月三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在家中或庙宇中设香案、燃香烛、献祭食品等。

此外,还有舞龙舞狮、踏青游玩、草地上放风筝、吃特色美食等传统习俗。

3. 地区特色:三月三在中国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比较著名的有江南地区的草地放风筝、踏青游玩,以及湖北的登山祭祖等。

总的来说,三月三是一个与祭祀、庆祝春天到来相关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崇拜自然和祖先的传统观念,也是人们欢度春天、祈求吉祥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月三的知识点

三月三的知识点

三月三的知识点一、三月三的起源1、三月三在我国可是个古老的节日呢。

它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那时候人们就对数字“三”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三月三最初是上巳节,这一天人们会去水边举行祓禊仪式,啥叫祓禊呢?简单说就是一种祈福消灾的仪式,人们在水边清洗身体,去除身上的污垢和不祥。

2、在古代,这一天可是非常热闹的。

像在周朝的时候啊,就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上巳节活动了。

那时候的贵族们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带着美酒佳肴,到河边去游玩,还会有一些祭祀的活动呢。

二、三月三的习俗1、对歌。

这可是三月三很有趣的一个习俗哦。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说壮族,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会在这一天相聚在一起,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小伙子们会用嘹亮的歌声来展示自己的魅力,姑娘们则用甜美的歌声回应。

歌词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憧憬。

比如说“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多有意思的歌词呀。

2、吃荠菜煮鸡蛋。

这个习俗很多地方都有呢。

三月三的时候,荠菜正鲜嫩。

把荠菜和鸡蛋一起煮,煮出来的鸡蛋带着荠菜的清香。

据说吃了这样的鸡蛋可以预防头疼病呢。

这也是人们对健康的一种期盼呀。

3、放风筝。

春风在三月三的时候已经很温暖了,这时候天空湛蓝湛蓝的,最适合放风筝啦。

孩子们会拿着自己精心制作或者买来的风筝,在田野里、草地上奔跑着放风筝。

风筝的样式也是各种各样的,有蝴蝶形状的,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燕子形状的,就像春天的使者在空中飞翔。

三、与三月三有关的古诗1、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

这里杜甫描写的是三月三这天,长安的水边有很多美丽的女子出游的景象。

注释一下的话,“丽人行”就是写美丽的女子出行的诗。

翻译过来就是三月三日这天天气清新,长安的河边有许多美丽的女子。

赏析这首诗呢,它通过描写这些女子的服饰、神态等,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

三月三的习俗有哪些

三月三的习俗有哪些

三月三的习俗有哪些三月三的习俗有哪些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上巳节的过节习俗,希望大家喜欢!三月三上巳节民间普遍流传的习俗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

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

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

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

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

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

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

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

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

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三月三举家出游赏杏花春明三月杏花香,三月初三,举家出游,有的人家带着酒菜在郊外野餐,而这时正是迎春第一支杏花开放的时期,古有三月杏花香的说法,还有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香的说法。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三月三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一、来历: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二、风俗:1.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族人拜见祖先魂魄,吃蛋纪念祖先的日子。

2、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

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

”民间还有说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壮族歌圩山歌是最具壮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深受百姓喜爱。

壮家人通过山歌来记录历史、描绘生活、传情达意等,只要山歌声一响,壮家人就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唱对应答,因而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壮族“歌圩”。

目前,“壮族三月三”歌圩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三月三”歌圩商标获得了国家工商局的正式授权;武鸣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获得“中国歌圩文化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

竹竿舞竹竿舞这一舞蹈盛行于多个民族,如壮族、京族、瑶族、佤族等,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已经在壮族人民中传播开来,并且发生演变。

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每逢“壮族三月三”佳节,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

苗族苗族斗马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斗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人以马为乐,马为情而斗”。

融水苗族自治县最初的斗马其实并非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作为一种婚姻裁决举行的。

在苗寨里,如果几个后生都同时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姑娘不知道选择谁作为自己的伴侣,这时候,苗王就会组织斗马比赛,看哪个后生养的马斗赢了,姑娘就嫁给谁。

有关三月三的文章

有关三月三的文章

有关三月三的文章一、三月三是什么三月三呀,可是个超级有趣的传统节日呢。

在很多地方,这一天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

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哦。

传说这一天是黄帝的诞辰呢,想想就觉得很神圣吧。

而且呀,这一天也是壮族的歌圩节,壮族的阿哥阿妹们都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聚集在一起对山歌。

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歌声此起彼伏,就像鸟儿在树林里欢快地歌唱一样。

二、三月三的习俗1. 对山歌这可是三月三的重头戏呢。

年轻的男女们站在山坡上或者是歌圩里,你一句我一句地对唱着山歌。

山歌的内容可丰富啦,有表达爱情的,像“妹似山中一枝梅,哥是蜜蜂花上飞。

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可俏皮了呢;还有讲述生活故事的,大家通过歌声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2. 吃五色糯米饭这五色糯米饭可好看了,红、黄、黑、白、紫五种颜色,就像彩虹掉进了碗里。

它是用天然的植物染料染成的哦,不仅好看,还特别好吃呢。

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寓意,比如说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生活红火。

吃着五色糯米饭,就感觉把满满的祝福都吃进了肚子里。

3. 放风筝三月三的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舞。

大人小孩们都拿着自己的风筝跑着、笑着。

风筝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蝴蝶形状的,就像真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有龙形状的,威风凛凛地在天空遨游。

放风筝的时候,大家都在比谁的风筝飞得高,谁的风筝最漂亮,整个天空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三、三月三的意义三月三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把古老的民俗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但是在三月三这一天,人们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学习,去参加各种民俗活动,感受那种浓浓的人情味。

它就像一条纽带,把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而且呀,通过三月三这样的节日,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交流呢。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_三月三的来历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1、壮族三月三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2、侗族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

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3、瑶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4、布依族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

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5、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

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壮族三月三的传说相传,很久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

”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

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

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

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在中国文化中,鬼神文化是很多特的一支。

儒家提倡”无鬼神,应厚葬”,墨家提倡“敬鬼神,应薄葬”,最后国人的观念都在信与不信之间。

下面是店铺整理关于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欢迎大家参考! 【1】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农历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多个传统节日。

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日子,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是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的日子,也相传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古称上巳节。

同时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另外,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的鬼节。

鬼节的传说和起源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更加宽松了。

当天晚上,阴间的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魂。

随处可见龙灯、狮舞、高跷、花船,其热闹繁荣非人间的春节可比,因而在这天晚上,人的魂魄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到鬼市去游玩,他们有的游荡于街头巷尾观灯看戏;有的在酒楼茶肆喝酒听曲;有的趁机去望从未见过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鸡报晓,鬼市收市时,大多数的游魂心满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躯体。

少数游魂乐而忘返,就留在阴间了。

翌日,阳间一片哭声。

我们为那些魂魄不归的亲人请来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

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经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贪玩的游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体腐烂后,就长离人间了。

因此,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们称为“鬼节”。

民间活动:荠菜煮鸡蛋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

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

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

”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

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

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山神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春季踏青祈福的节日。

据《礼记·大学》记载:“君子于其所不明而若明焉,人于外其诸民皆视之而亲焉,邻国视之而战焉,是以君子无所持而不明也。

故请四时而藏之,泽以行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称颂君子应该对外表现出无所持的英明,那么,四时之中,春天被详尽地藏在景象之中,所以,决定从春天这个默默无闻的万物之首上学习。

因此,也就催生了古人们在农闲时举行春游或插柳等活动的传统。

三月三的风俗主要表现为踏青、猜灯谜、扬旛、比武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具体习俗,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风俗活动和特点。

首先是踏青,踏青是三月三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穿上盛装,整齐庄重地排列成队伍,沿着山间小路或河边小道,欢呼着踏青歌曲,跳着欢快的舞蹈,边走边唱,边赏赏花。

踏青不仅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也是增进亲情、友情、爱情的最佳时机。

其次是猜灯谜,猜灯谜是三月三的特色活动之一、在这一天,各地会悬挂各种形状的灯笼,并在灯笼上写上谜语。

人们在夜晚聚集在一起,猜谜语,猜对者即可得到奖品。

这一活动既考验了人们的智慧,又增加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扬旛是三月三的重要活动之一、古人认为头上扬旛可以带来平安和好运,所以在三月三这一天,人们会头上扬起五色旛,希望给自己带来好运。

同时,也是传统的祈福仪式,人们祈求来年庄稼丰收、平安吉祥。

这一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

还有一个特点是比武,比武是三月三的活动之一、在这一天,有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比如:射箭、踢毽子、斗鸡、柔道等等。

这也是很有特色的民间活动,有助于增进团队合作和友谊。

总的来说,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以踏青、猜灯谜、扬旛、比武等活动为主。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当代社会中,三月三的风俗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让很多年轻人也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和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

上巳节的由来和风俗

上巳节的由来和风俗

上巳节的由来和风俗
上巳节,也称为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庆祝,源自古代民间的祭祀活动。

以下是上巳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风俗:
由来:
1.祭祖节日:上巳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祖节日,人们在这一天
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保佑和福祉。

2.驱邪避祸:传说这一天是墨子的诞辰,墨子被传为驱邪神,
人们在上巳节也会祈求驱邪避祸,保护家人的安全和健康。

常见风俗:
1.踏青郊游:上巳节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日,人们会出门踏青,
欣赏春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2.悬挂婴儿锁:为了保护婴儿的安全,人们会在上巳节当天
悬挂婴儿锁,寓意驱邪避祸,保护婴儿平安。

3.吃桃:上巳节也被称为“桃花节”,人们会吃桃和饮用桃花
酒,寓意辟邪和祈求爱情幸福。

4.打马球:一些地方会有打马球的活动,人们骑马比赛,互
相投球,这也是传统的上巳节庆祝形式之一。

上巳节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习俗和庆祝方式,但总体上体现了人们迎接春天、祭祀祖先、辟邪避祸和祈求幸福的意愿。

人们以热闹、喜庆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希望能迎接吉祥和好运。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三月三的传统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篇11、包五色糯米板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

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

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

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

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三月三和清明节的习俗

三月三和清明节的习俗

三月三和清明节的习俗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庙会日,也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比如彝族、白族、藏族、瑶族等。

在三月三这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庙会活动,有的地方会举行花会、草会、产品展销会等,各地庙会的内容各有不同,但都是丰富多彩的,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据了解,从南到北,无论是庙会还是民俗活动,从古至今都有着浓重的地方特色。

古人说:“三月三,不听晚,听了晚,要听晴。

”意思是说,三月三这一天,要早早的起床,听了此天的早音,虽然依然是冷冷的,但已告诉你,春天真的已经来了。

所以,从古至今,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三月三庆祝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每年农历四月四或五号。

清明节也称扫墓节,是追思先人、祭祖、植树等的日子。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扫、踏青赏花、踢毽子、打柳条、荡秋千等。

总之,能和自然结合在一起的乡俗活动都是清明的习俗。

在清明节这天,人们一般会扫墓祭祖,祭扫墓地是对先人的一种尊重和怀念。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祭祖,有些人选择在去祭祖的时候,也会赏花、踏青、游玩等活动。

在一些地区,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习俗,比如东北地区的扫地节、浙江杭州的柳城,湖南的女儿节等。

这些习俗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清明节的习俗还包括吃清明团子,清明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吃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是用桃叶、柳叶、菡萏叶等做包子皮,包裹糖、青米、杂果等内馅,再蒸煮而成。

意味着团圆、吉祥,是寓意着家人的团聚和健康长寿。

而且在南方,清明节还有和气、彩蛋、捉蟋蟀、扫把舞、竹马等习俗。

另外,树新果一节也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

清明节树新果包括树桃、树葡萄、树樱桃、树篱花等。

这些习俗都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寓意着家庭的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其中,树桃乃清明时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树桃是男女共同前去树下,牵字结语,表白心意,做成一对宝石、以者为桃,以女子为玉枝。

此外,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的两千多年历史上,便有关于寒食节的资料。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项重要的节日,叫做寒食节。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又要到了,尤其壮族、黎族、苗族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们,必须是特别激烈与期盼的,因为节日到来之际,大家会载歌载舞,好不喧闹。

下面就是我整理的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大全,盼望大家喜爱。

三月三的来历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闻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传闻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爱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闻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斗争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办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

说明白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春游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闻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月三的习俗1.传统节日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

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2.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自春秋时期以来华夏炎黄子孙于黄帝故里轩辕之丘(今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新郑市)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

唐代后升格为官方祭典。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

据《易经》、《史记》《山海经》等记载,轩辕黄帝故里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新郑市。

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突出了中华民族寻根拜祖的主题,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

3.传说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

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

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4.节日习俗壮族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侗族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

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侗族三月三,节期为五天。

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

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监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

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

此时山坡上早已站满了人,里边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后生讨走了篮子。

一群穿着整洁青布对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一个跟一个地走上水边小路。

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会迎来一阵"噢噢"的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时间。

讨不到篮子的小伙子会招来围观者"嘘嘘"的嘲讽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歌,以歌声继续寻觅知音,一直唱到天亮。

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

三月初四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

初五下午要为前来观看的邻近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

瑶族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守猎、捕杀猛兽,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服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为了记念民族英雄盘古,瑶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位记念盘古的日子,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

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

过去“三月三”,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一天,以祭奠盘古,即妇女们休息做针线活、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却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纵林里对歌、谈情说爱、玩耍。

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

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

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

为避免幼苗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祀都不灵验。

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

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

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

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

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

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

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

此日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贵州安龙县部分布依族传说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们为避免山神放出蝗虫伤害庄稼,确保农业丰收,旧有扫寨祭山神的习俗。

“三月三”这天,人们到村寨山神坛前摆设雄鸡、刀头等供品,还要杀一头狗,将血洒在纸旗、纸马和寨子进出要道口的石头上,然后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员携带淋有狗血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各户扫除妖魔鬼怪。

各家大门口要设置一张长凳,凳上摆一只装满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装有瓦砾石粒的碗。

“老魔公”在大门口咒念“魔经”,打几个“农阳卦”,再将瓦砾石粒向这家房屋内乱撒,将水碗的水四处乱泼,掀翻大门前的长凳,扣起水碗,意为扫除了魔鬼。

最后,给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纸旗、佳上纸马,另赴他家去扫。

村寨住户都轮扫完毕,“老魔公”口到神坛,将收扫的妖魔鬼怪集中镇压于神灵之前,然后全寨男人于神坛处就地会餐,称为“陪神吃饭”。

该县德卧镇称“三月三”为“赶毛杉树”,又叫“毛杉树歌节”,为期三天,聚会者达数万之众。

云南罗平八达河一带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的节日。

这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青年们唱山歌,观看孩子们比赛划竹排、打水枪。

有的人家还给孩子做花糯米饭分送到边和寨旁;有的则用小花布口袋装上鸡蛋和各类食品,供玩耍和参加比赛活动的青少年吃。

罗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则要在这三天中,举行盛大的游山、对歌和交友活动。

方圆几十里的各族青年,届时也来到马把山腰一带,参加和观赏这一传统的赛歌对调活动。

歌手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大显身手,凭着即兴作诗吟唱的天才,能和对手连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长的时间。

有许多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爱情关系。

土族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

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

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三月三活动)4.相关诗文绕口令《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丽人行》作者:杜甫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三月三的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