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三电大 形成性测试作业 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一份校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三 → 课程与教学发展形考任务三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三→ 课程与教学发展形考任务三课程与教学发展形考任务三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课程与教学发展形考任务三。
任务三是课程与教学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考核环节,旨在通过分析和评估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
任务要求任务三涉及以下要求:1. 选择一个教学实践案例,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估;2. 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3. 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4. 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支持分析和建议。
任务步骤完成任务三的步骤如下:1. 选择教学实践案例: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实践案例,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践或他人的案例。
确保选取的案例能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数据供分析和评估。
2. 分析教学实践:对选取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全面分析。
涵盖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材料的质量等方面。
可以应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3. 评估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学生表现和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方法,如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学生成绩分析等。
4. 提出改进建议:基于分析和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
建议应该具体、可行,并能够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5. 理论支持与参考文献:在分析和建议中,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和参考的文献应该是可信、可查的。
结论任务三是课程与教学发展形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分析和评估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完成任务三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改进建议,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支持。
在文档中引用和参考的内容应该是可信、可查的。
电大形成性考核作业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前言、第1-4章一、填空题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学生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_道德_判断和意识、_美感__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理论基础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方法技术的难备。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三 → 课程与教学改革形考任务三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三→ 课程与教学改革形考任务三课程与教学改革形考任务三任务概述本次形考任务三旨在探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相关议题,了解当前的教育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任务内容1. 分析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
2. 研究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
3. 提出针对当前挑战的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师培训与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任务要求1. 综合运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3. 注意论文的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准确。
任务时间安排- 任务开始日期:[填写具体日期]- 任务完成日期:[填写具体日期]评分标准1. 对教育领域中的挑战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20分]2. 对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性见解。
[30分]3. 提出的解决方案针对性强,可行性高。
[30分]4. 论文内容结构合理、表达准确、论述思路清晰。
[20分]参考资料- [填写参考资料1]- [填写参考资料2]- [填写参考资料3]注意事项- 请务必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 禁止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必须注明引用来源。
- 论文的撰写风格应当准确、简明、切题,不应有拖沓、复杂的表达方式。
以上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形考任务三》的任务概述和要求,请根据具体情况和参考资料开展研究,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完成论文撰写。
祝您成功!。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3考核形式: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一份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报告(字数在1000-1500字),并通过小组讨论征集修改意见。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自己的工作报告,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主要内容应包括:1.自己较熟悉并有兴趣作为教学过程改革尝试的某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30分)2.个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情况,并注明一些重要资料的来源。
(30分)3.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归纳小组讨论形成的意见,并提出可以进一步讨论的要点。
(40分)同时,学习者还须提交经小组讨论后自己形成的修改意见。
答案:《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报告》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简述: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补充,具有学校特色,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第一阶段: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大决策,研究制定开发、管理条例,检查、监督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第二阶段:需求评估:我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和启动后问卷调查,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的需求,校领导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这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及教育特色,又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三阶段:课程目标: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由此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总体目标为: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健全人格,珍爱生命。
学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学会交往,诚实、自信、合作,顾全大局,爱护集体,享受茁壮成长的快乐。
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 形考任务三
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农村小学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汇报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自2012年春季开学以来,我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了抓住这有利时充分发挥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阶段工作回顾(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保障“课改”的各项活动有力开展。
研究制定了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重点实验年级、科目、教师,召开了实验年级教师座谈会,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实验教师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勇立潮头,争做课改先锋(二)、强化细化管理机制,提供课改坚实保障1、制度保障机制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建立了课改实施工作台账,成立了课堂教学督评组,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课改巡课制度,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通过领导不定时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是否携带导学案授课;检查课堂教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
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保障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投入资金为各个教室购买了展板,确保学生们在课堂上有展示的舞台;学校又添置了复印机、速印机,让各位教师在编写导学案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打印或复印出来。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最新修正版)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
P205答: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从不知到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认识、探索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
P221答;间接知识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
它的主要观点是: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
一般说来,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
但学生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深刻理解和运用的知识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除了让学生利用好已有的经验外,教学中要用各种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教学就是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的过程。
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
P208-209答: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有:(1)双边性,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2)认知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
(3)实践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2023年电大最新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三
问: 考核形式: 运用已经学习过旳理论知识, 结合自己旳工作实际撰写一份课程教学改革旳工作汇报(字数在1000-1500字), 并通过小组讨论征集修改意见。
考核规定: 学习者须提交自己旳工作汇报, 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 重要内容应包括:1. 自己较熟悉并有爱好作为教学过程改革尝试旳某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30分)2. 个人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旳状况, 并注明某些重要资料旳来源。
(30分)3.综合运用有关理论、措施、知识, 形成自己旳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归纳小组讨论形成旳意见, 并提出可以深入讨论旳要点。
(40分)同步, 学习者还须提交经小组讨论后自己形成旳修改意见。
答: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汇报一、开发背景伴随课程改革旳深入推进,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课程改革中旳一项重大举措。
同步, 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 凸现学校特色旳新契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旳构造时,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了如下论述: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重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在课程旳实行过程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旳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作为综合实践旳一种领域, 是综合实践课程旳一种重要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状况共同开发旳课程领域, 因此国家只着眼于对此课程宏观旳指导, 而不做强行旳、详细旳规定。
因此, 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当地区、本学校旳实际状况确定详细旳、适合当地需要旳内容。
基于这样旳一种状况, 各学校可自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其中信息技术课程领域也是如此。
我校以教育部颁发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托, 结合校内软、硬件旳实际状况, 充足运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 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探索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旳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旳发展”旳课程改革方针, 贯彻课程改革旳总体目旳,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旳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旳信息素养、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第9—11章)一、填空题1.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
、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演示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第9—11章)一、填空题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的统一。
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
、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报告一、背景分析:我校是乡镇以下学校,成绩在乡镇内一直比较好,除了管理相对严格之处,还因为有部分学生成绩较好,肯学,但有部分学生同其他大部分学校一样,无心学习,上课睡觉,部分学生没有兴趣,没有目标。
学校的学风,校风,教风相对较好,教师都很积极向上,对课堂教学改革有动力,敢实践,但不知如何去改,缺少理论指导,课堂把控能力不够,在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怎么办。
二、堂教学改革方案简介:(一)、在备课上下功夫,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导学案。
备课是导学案使用的关键的第一步,导学案的编写为“提前备课,个人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二)、狠抓课堂管理,落实导学案的使用,打造高效课堂。
主要做法:1、推门听课。
由学校行政组织部分不用上课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推门听课评课。
2、、加大对课堂巡查力度,每天由值日行政和值日教师不定期进行巡堂检查。
3、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开展“同课异教形式”、“优质示范课”、“小专题汇报课”的活动,努力把课堂教学改革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
4、检测评价。
每学期进行2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每次考试对成绩进行汇总,各学科进行分析和小结,同学科教师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存在的知识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调整。
(三)、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好地为课改服务。
1、认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人。
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明确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育科学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三 → 课程与教学素养形考任务三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三→ 课程与教学素养形考任务三课程与教学素养形考任务三1. 背景介绍课程与教学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形考任务三旨在评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促进其进一步提升。
本文档将介绍任务三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 任务要求任务三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素养。
具体要求如下:- 分析一门课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并解释其与课程整体目标的相关性。
-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针对不同知识、能力和学生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策略。
- 列出关键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并解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 计划并实施一次教学活动,并详细描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
- 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成果,并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建议。
3. 实施建议为了成功完成任务三,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仔细阅读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确保自己对课程的整体要求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 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以及评估工具的准备。
-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多样性和差异化,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保持积极的互动和有效的教学管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
-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评估和学生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进的思路。
4. 结论任务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素养。
通过合理的准备和实施,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
以上为课程与教学素养形考任务三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演示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第9—11章)一、填空题1.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得统一。
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得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得原则就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得多种感官与已有得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得事物得表象,丰富她们得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得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得“认识能力与理论思维"、4。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得原则,就是指教学按照学科得逻辑系统与学生得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严密得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定得教学目标,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得学习活动所采用得方式、手段与程序得总与;它包括了“教师得教法、学生得学法、教与学得方法”、6、“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得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得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得教学模式。
8。
以直接感知为主得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与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得结构形式,或者说,就是师生得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得组合形式。
10、“班级授课制”就是把一定数量得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得班级,根据周课表与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得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就是我国学校教学得基本组织形式、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得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
、这种在“自然与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得组织形式,便就是现场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三电大_形成...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三电大_形成...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三电大_形成性测试作业_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一份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报告》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简述: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补充,具有学校特色,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第一阶段: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大决策,研究制定开发、管理条例,检查、监督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第二阶段:需求评估:我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和启动后问卷调查,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的需求,校领导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这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及教育特色,又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三阶段:课程目标: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由此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总体目标为:• 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健全人格,珍爱生命。
• 学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 学会交往,诚实、自信、合作,顾全大局,爱护集体,享受茁壮成长的快乐。
• 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具体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调查研究,评估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资源,撰写调查报告,并构建目标体系,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
组织有关人员、专家对学校周边的社区和学校自身的资源开展调查和评价,修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3、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掌握文本编写的方法。
(二)实施阶段:1、撰写调查报告,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探索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评估调整。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课程与教学论》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四次形考任务。
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本课程采用100%形成性考核方式,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进行。
形成性考核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即可获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
形考任务一考核题目:提交自主学习计划,讨论可以从别人的学习计划中学到什么?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自己的学习计划初稿,和经过讨论后吸收到的修改意见,并将两份材料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
考核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30分)2.学习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
((30分)3.学习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学习计划的意见和本阶段学习小结。
(40分)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答:《课程与教学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公共事业管理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即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有关的三个问题;课程问题;教学研究的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 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了。
以往,我们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没有开发课程的任务,这个矛盾不突出。
电大作业3
电大作业3第一篇:电大作业3《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2012-01-29 15:43: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教育教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前言、第1-4章):《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规定的学生的相关义务;中学生应当履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对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学生的相关义务所作的具体规定。
?(三)努力学习的义务? 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这是学生区别于其他公民的一项特定义务。
这项义务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应该明确学习目的,刻苦认真学习;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认真复习,按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遵守考试纪律,考试不作弊;完成各个阶段的必修课程,努力取得优良成绩等。
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学生的义务有所不同。
?(四)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 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的义务。
?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地顺利进行,需要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教学、科研、德育、劳动、体育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
对这些管理制度,学生有义务遵守。
学生遵守这些管理制度,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实质上时一致的。
从广义上说,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化。
学生如果违反其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会受到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分。
处分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进行否定,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分清是非、明确方向,督促学生自觉地遵守其所在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
例如,受教育者应爱护校园公共设施,维护校园正常秩序;讲究文明礼貌,公共卫生;出入校门遵守学校门卫制度,主动接受门卫管理;遵守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等。
?? 作业三?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去的法人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报告》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简述:
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补充,具有学校特色,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第一阶段: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大决策,研究制定开发、管理条例,检查、监督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第二阶段:需求评估:
我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和启动后问卷调查,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的需求,校领导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这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及教育特色,又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三阶段:课程目标:
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由此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总体目标为:
•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健全人格,珍爱生命。
•学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学会交往,诚实、自信、合作,顾全大局,爱护集体,享受茁壮成长的快乐。
•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具体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5月——2010年7月)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调查研究,评估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资源,撰写调查报告,并构建目标体系,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
组织有关人
员、专家对学校周边的社区和学校自身的资源开展调查和评价,修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3、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掌握文本编写的方法。
(二)实施阶段:(2010年1月起)
1、2010年1月:
撰写调查报告,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探索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评估调整。
编写校本课程文本、课程纲要。
2、2010年2月:
①根据我校学生特点、需求和学校、社区特色资源,探索校本课程的内容。
②开展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验证,并对其进行评估调整,形成校本课程纲要。
③审核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活动方案等。
④形成校本课程教师操作文本。
⑤形成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3、2010年3月:
上报我校校本课程所有资料。
根据审核意见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操作文本资料等文本进一步进行评估、整理、完善。
(三)小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撰写工作总结、研究报告。
2、修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教师操作文本。
3、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研究的资料,对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修订。
在上述三个阶段内,我们明确了我校的办学目标和特色,掌握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家长的愿望,摸清了教师的业务专长,把握了学校周围环境和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确立了校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为:我们的家乡、民族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艺术探究领域、安全与心理教育四个方面。
课程内容的来源如下:“我们的家乡”部分的相关资料从镇政府处取得;“民族文化----我国的传统节日”、“艺术探究
领域”和“安全与心理教育”部分从国内有关的报刊、杂志、书籍、音像资料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
评价方法采取自评、互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师生参与过程、学习过程、创新过程。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二、校本开发与实施的主要成果:
1、学校教师合作形成了本校校本课程课本《我爱祖国,我爱家》。
2、教师参与课程的决策与实施,发挥了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3、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对课程开发方案,提出讨论的要点:
讨论点一: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讨论点二: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讨论点三: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讨论点四: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小组讨论后修改意见: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体现教育的服务性,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未能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这一方面,讨论后有方案中得到及时修改,方案中增加学习内容:我们的家乡。
二、讨论的情况:
本组成员针对四个讨论论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体现教育的服务性,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未能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
资源。
三、自己吸收到的观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的预设内涵就包括要充分利用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内以及学校外社区的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师生身边现有的各种资源,最大额度的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有效的实施校本课程。
四、自己对讨论中焦点问题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后,我能更深刻的体会到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