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苍南县本地方言分布概况研究.
[精品]温州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
温州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温州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摘要:方言俗语是由当地人民创造并使用,受到地方独特的人文地理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并同时反映了相应地方的地域文化特征。
本文通过对温州方言俗语里展现的温州地方产业文化、温州地方地理文化、温州地方民情风俗、以及地方文化心态的解读,不仅展示了温州方言俗语浓重的地域文化特征,也体现了温州方言俗语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功能。
关键词:温州方言俗语;地域文化特征;地方文化心理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导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也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
语言学家温端政认为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合称俗语。
“方言中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
”(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温州方言俗语在温州地区产生,与温州当地的风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温州文化系统的产物和结果,也是沟通其他文化成分的媒介。
方言俗语是民间文化史的化石,是民间文学创作的工具,同时也是联系地域民俗和民间文化之间的纽带。
方言、民俗、俗语和地域文化,是民俗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温州方言俗语概述温州古称、东瓯、永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温州方言源远流长。
今天温州人口中所说的语言,南宋时期已接近今语,宋末永嘉人戴侗(1200-1285)的名著《六书故》大量采录家乡温州方言的俗语、俗字、俗音,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接近今语。
国学大师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认定温州方言为吴语的一支。
王力《中国语文概论》将温州方言列为吴语温台系。
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吴语分为六片,温州方言为吴语瓯江片。
温州地区的方言种类多,差异大。
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温州话)、浙南闽语(闽南方言)、畲语(畲族客家话)、蛮话(苍南土语)、蛮讲(泰顺土语)以及大荆话(台州方言)、罗阳话(处衢方言)、金乡话和蒲门话(吴语方言岛)等方言。
温州方言ppt
闽语
闽语主要分布在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县。苍南 闽语分布在苍南县的中部、西部和南部。主要乡镇有: 灵溪、矾山、藻溪、桥墩、赤溪、马站、霞关、云岩、 望里、大渔、石坪等。平阳闽语分布在鳌江中上游山 谷地区,主要乡镇有:麻步、渔塘、水头、鹤溪、腾 蛟、凤卧、山门、南湖 以及东南沿海的西湾、墨城和 南麂岛等。泰顺闽语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南部,与苍 南闽语区相连,主要乡镇有彭溪、五里牌、富*、峰文、 月湖等。洞头县本岛与南部各岛多数说闽语。瑞安市 的大南乡和北麂岛、文成县东南角的部分乡村也说闽 语。
温州方言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沙超
温州方言概况
温州话有着最完善的语言系统,常用口 语中保存了许多古音,很接近华夏民族祖 先说的话,所以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要 及时抢救下来。普通话受到元明清时期北 方古游牧民族入侵的影响,而北宋时期, 大批官僚因政治避难,逃到当时交通闭塞 的温州,就把正统的汉文化带了过来。用 温州话念唐诗宋词其实比普通话更顺畅。
பைடு நூலகம்
瓯语
瓯语分布在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鳖江流域。温州市区 (含鹿城、龙湾、瓯海)和永嘉县是纯瓯语区,瑞安 市和文成县基本上属瓯语区,只有个别乡村通行闽语 或畲族畲者活。乐清县和平阳县是半瓯语区,乐清县 清江以南海积平原是瓯语区,平阳县鳌江下游是瓯语 区,鳌江上游是瓯语和闽语的混杂区。苍南县和洞头 县都以闽语为主,部分乡镇通行瓯语。
沈克成先生简介
现任温州里仁电脑公司董事长、温 州里仁信息职业学校名誉校长、温州 震旦外语学校名誉校长。并应聘担任 浙江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浙江大学 沈码研究所名誉所长、浙江大学华文 文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 语言艺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系中国 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会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国 家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委员。
温州方言
温州地图Map of Wenzhou温州方言分布图Distribution map of Wenzhou dialect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闽南话、蛮话、蛮讲、畲(shē)客话、金乡话和蒲门话七种。
同种方言在不同地区,即使是相连城镇也有差别。
简介Introduction•温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一带住民所使用的一种南部吴语。
在发音、用词和语法等方面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
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区之间的发音也有差异•Wenzhou dialect, is a dialect of Wu Chinese, for coastal city in Southeast Wenzhou Chinese lived a SouthernWu dialect used by the people. In pronunciation, words and grammar, with a greater difference in mandarin.But there are many changes in Wenzhou dialect, andeven the county, city, distric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pronunciation.瓯语•瓯语是温州方言里最强势的一种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各地能相互通语,但也有一些差异,大致上可以以瓯海和瑞安为界分为南北两区。
目前使用人数约500多万人。
•Ou dialect is a dialect of the dialect of Wenzhou's most powerful,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strong, all are to pass the language, but also has some differences, inOuhai and Ruian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North and south two areas. At present, about 5000000 peopleusing Ou dialect.闽南语Taiwanese•说闽南话的人口大抵是明清之交的泉漳移民,他们主要分布在温州南部,通行在温州地区的闽南话,当地人多叫“福建话”。
苍南瓯语程度副词“棺材”研究
苍南瓯语程度副词“棺材”研究马宏程;郭少鸽【摘要】苍南瓯语中,“棺材”作为程度副词,能与一般性质形容词、部分绝对性质形容词、程度磨损后的状态形容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部分动词词组、具有“异质感”的名词、复合方位名词结构等进行搭配,但不能修饰形容词的重叠式结构、动作动词、动词重叠式结构等,且较少用于否定句,不能用于比较句.“棺材”具有增强表达程度和强调语义特征的作用.【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6页(P52-57)【关键词】苍南瓯语;程度副词;棺材【作者】马宏程;郭少鸽【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杭州310023;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3瓯语一般认为是广义上的温州话,属于吴语瓯江片。
苍南县为温州市下辖县,所用瓯语是该地五大方言之一。
温州话中有一些令人忌讳的詈词相当于程度副词“非常”,极言程度之深,这其中包括“棺材”一词[1]。
那么,“棺材”一词在苍南瓯语中有什么具体应用呢?本文拟通过实际语料,对“棺材”的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以及语用、语义等特点进行分析。
一、“棺材”的组合能力(一)“棺材”+A(P)“棺材”作为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组合最为频繁。
它可以不受限制地修饰一般性质形容词,能与部分使用频率较高的绝对性质形容词及程度磨损后的状态形容词搭配,但不能与形容词(或词组)的重叠式搭配。
1.“棺材”+一般性质形容词,表增强程度义在苍南瓯语中,“棺材”能不受限制地与一般性质形容词搭配。
一般性质形容词在程度或量上是“无界”的,代表一个不定的“量幅”[2],只表示量的存在,而不显示量的大小,即在量上有伸缩性,语义结构为“A[+属性,-定量]”,所以可用程度副词来明确形容词的量。
“‘棺材’+一般性质形容词”的组合中,“棺材”一词能将形容词的程度量上升至极点,有“非常”“极”的意思。
这类形容词主要有:与人的主观情绪或评价相关的形容词,如“疼”“慌”“难”;与颜色相关的形容词,如“黄肿”“白”“红葱”;与时间相关的形容词,如“要紧”“长久”“早”;与触觉、味觉、嗅觉相关的形容词,如“硬”“苦”“臭”;与事物性质相关的形容词,如“腌臜”“闹热”“清水”;表度量衡类形容词,如“厚”“深”“重”。
苍南地名与文化初探
通 用于全 国东西 南北 。苍南县就有 藻溪、莒溪 、路 湾溪 、过 溪 、三条溪 、环溪 、罗溪 、徐溪 、横溪、新溪 、台溪、溪边 等地名 。 苍南县城灵 溪, 因镇东有溪 ,溪东有蜿蜒起伏 的 山丘 , 状 如游 龙 ,传 说 为 “山龙 过 溪 ”穴 位 , 故 名 龙 溪 。 因 闽 语 方 言龙 与灵同音,且灵有 “ 人 杰 地 灵 ”的 意 思 ,故 谐 名 灵 溪 。 赤溪 , 《 五洞 桥碑 记 》载 :则 云此 地潮 涨 时 ,潮涨 入 溪 ,溪 水海 水相 混 ,辄 现赤褐 色 ,故 名之 为赤 溪 ,有 赞语 云: “ 鹤 山环绕 ,赤水东流。 ” 双溪 ,民国 《 平阳县志》称松溪 ,松溪的方 言与双溪谐 音 , 又 因 九 甲溪 在 此 注 入 松 溪 , 出现 了 两 条 溪 ,故 称 双 溪 。 溪边 先贤苏得三先 生有诗写双溪 : “ 云碓声沉雾里溪 , 昏聋 狮 子听啼鸡 。至今不 辨鸡啼处 ,鸡 在罩 山啼处啼 。” 由于双 溪风 光旖旎 ,环境清 幽,当地逸士 莲溪 先生称作仙溪 ,按刘 禹锡 《 陋室铭 》之韵,写下了 《 仙溪记》 。 3 . 以浦 为 名 浦, 《 说 文 解 字 》 : 水 濒 也 , 指 水 边 或 河 流 入 海 的 地 区 。古 代浦 与 步、埠 相通 ,意为河 流注 入 江海 和码 头 、渡 口 。唐 柳 宗 元 《 永 州 铁 炉 步 志 》载 : “ 江 之 浒 ,凡 舟 可 縻 而 上 下者 曰 ‘ 步 ’。 ” (《 文苑英 华》卷 3 7 4 )苍 南 位 于 东 海 之 滨 , 故 以浦 命 名 的 地 名 到 处 可 见 , 如 沿 浦 、 凰 浦 、 新 浦 、 浦亭 、浦边 、樟浦 、浦 口、浦东 、灵浦 、浦南 、浦 内洪、浦 尾 、东浦 、池浦 、流 浦、浦后、渎浦等 。 芦浦 ,相传 昔 日其地之东南 ,有江浦注入东海 ,浦 之两 岸 长满 芦苇 ,故 因地 得名叫芦浦 , 《 温 州盐业志 》载:宋真 宗咸平 三年置天 富北 监场和天 富南监场 。天富南监场 ,初设 石 渠里,明 时迁芦浦 城,故芦浦又 叫南监 。南宋彭仲 刚 《 南 监地舆 记》载 : “ 芦 浦为天富南监场 ,仍设大使驻 刮,数百 年 久 安 长 治 … … 旧 为 吴越 王 屯 兵 处 。 ” 4 . 以桥 为 名 南方多水 ,有 水多有桥 。桥 多建于交通要津 ,桥 不但是 架 于水上 以便通行 的建筑物 ,也使 得人们 围桥筑屋 ,慢慢发 展 为村镇 。久之 ,桥 往往 也进入地名 ,成为地名 的一部分 。 苍南 县城 有 大小 桥梁 几十 座 , 以桥 命 名 的乡镇 街 巷也 构 成了苍南地名 总数的一部分 。有 以桥蕴涵 的典故命名 的, 有 以桥的地理位 置命名的 ,也有 以桥的特点命名 的 。如缪家 桥 、中桥 、虹 桥 、中平 桥 、余家 桥 、六板 桥 、单板 桥 、夏 桥 、仓 桥、新桥 、平 水桥 、旗杆桥 、桥底 、韩 头桥 、洞桥 、 流碓桥 、黄 判桥 、三石桥、桥头、桥墩 、倒桥等 。 芙 蓉桥 ,相 传 明代 时 ,河 之 西岸 长有 一棵 极 大之 木芙 蓉 ,树干侧倒至对岸 ,孩童常缘树 干过河 ,遂称 为芙蓉桥 , 后 为村 名 。清人 张綦 毋诗云 : “ 东谢行来西谢近 ,芙蓉桥上 看芙 蓉。”
蛮话
想想也是,连绝大多数的温州人都听不懂的蛮话,越南人就是上吊自杀也听不懂啊。
用蛮话唱歌还是寥寥无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温州军分区礼堂召开了一个表彰会,
大会表彰的对像是从老山前线作战归来的战斗英雄, 其中有几个温州苍南钱库籍的战士就是因为使用蛮话作为保密通讯的手段而收到标准。 原来当时作战的主要通讯工具是步话机,上级靠步话机指挥战斗, 下级靠步话机请示报告,即所谓:“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之类。 但步话机很容易被对方所截听,你讲普通话,敌方也会找会讲普通话的人来听, 你讲广东话或广西话(当时战斗主要集中在广西与越南交界),闽南话, 敌人也找懂广东话或广西话,闽南话的人来听。怎么办?
《温州话》一书的作者沈克成先生也听说过这个事情。他的一位朋友作为文艺代表,
曾参加过温州军分区表彰参战退伍军人的大会,当时在大会上就说起这件事, 他说,对越战争中使用的是苍南地方特殊的蛮话,在温州很少使用。
蛮话,我的母语!她是每个蛮话人的骄傲!蛮话,语言传奇!“学好蛮话闽南话,行遍苍南兼天下”!MAYBE你们听来有些许夸张,可是懂蛮话的都是聪明人!!!
战斗胜利了,蛮话功不可没,而士兵个个受到了表彰。 但外地的对温州不了解,以为温州籍的兵使用的肯定是温州话, 就这样,温州话作为打越南时曾使用的保密语言的故事就越传越广。 而这个传言其实是不准确,因为温州话是有它的具体பைடு நூலகம்义的,蛮话是一种温州方言, 但不是温州话。所以准确应该说是温州方言--蛮话,曾在打越南是立下功劳。
苍南蛮话方言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苍南蛮话方言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叶崇凉(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浙江温州 325016)*摘 要:方言承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具有独特性㊁地方性㊁群体性等文化特征㊂蛮话是温州苍南地区的方言之一,通过对其传承现状的田野调查,发现因方言区人口外迁与融合㊁蛮话语言环境缺失㊁普通话的普及等因素致使蛮话方言传承不容乐观㊂蛮话方言使用者㊁研究方言的高校等学术界㊁地方政府应给予蛮话更多的重视与关注㊂作为地方文化遗产的蛮话,应该更好地传承下去㊂关键词:方言;苍南蛮话;传承保护d o i :10.3969/j.i s s n .2095-5642.2018.10.099中图分类号:H 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642(2018)10-0099-05蛮话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形成时间上限在三国东吴时期,下限在唐代㊂[1]蛮话方言使用区域主要在温州市鳌江流域以南的江南垟片区,包含龙港镇㊁钱库镇㊁宜山镇㊁金乡镇等乡镇,使用人口约30万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频繁,蛮话方言区人口流向温州市区㊁杭州市及其他非蛮话方言区的城市,致使移居蛮话人失去使用蛮话方言的语言环境;人口流动使得跨区域婚姻缔结关系普遍存在,夫妻双方已不能用蛮话方言来沟通交流,削弱了下一代蛮话人使用蛮话方言的家庭环境;全国普通话的推广㊁方言区民众对自己母语的忽视等因素,也加速了蛮话方言使用人口呈逐年递减的趋势㊂前期调查显示,1990至1999年之间出生(90后)的蛮话方言区的人口中,能完全掌握蛮话方言的90后约20%;2000年之后出生的蛮话方言区7周岁以上的青少年中,听不懂蛮话方言的人口已经达到14%,蛮话方言面临濒危㊁断代,甚至失传的可能㊂一㊁蛮话方言传承现状为了解蛮话方言传承现状,本文精心设计‘苍南蛮话方言传承保护情况调查“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做网络调查㊂调查问卷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㊁微信群㊁Q Q 群㊁蛮话人Q Q 群等网络媒体发放,并针对性地寻找60后㊁70后㊁80后及90后的蛮话人转发本调查问卷,收集的调查问卷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㊂本次共收到有效问卷419份,运用E x c e l 表格和S P S S 软件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基础数据如下表1 3所示㊂99第34卷 第10期V o l .34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C H E N G D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018年10月O c t .2018*收稿日期:2018-08-11 基金项目:2017年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民俗学视角下苍南蛮话方言的传承保护研究 (17w s k 265);2019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温州蛮话方言群体的文化传承研究 (19N D J C 395Y B M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叶崇凉(1979 ),男,浙江苍南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民俗㊂表1 受访者婚姻状况㊁出生年代及占比婚姻状况人数(人)占比(%)出生年代人数(人)占比(%)已有子女333791990年之后5513已婚未生育2461980 198913532未婚57141970 797916840其他511950 1969236 其他389表2 受访者出生地及占比出生地在出生地居住年限(年)人数占比(%)蛮话方言区5年以内925 10年18410年以上35686非方言区/368表3 受访者现居住地㊁居住年限及占比现居住地人数占比(%)地区现居住年限人数占比(%)蛮话方言区23656蛮话方言区5年以内2566-10年29710年以上18243温州地区(除苍南县外)277浙江省(除温州市外)6215浙江省外6014非蛮话方言区5年以内3796-10年30710年以上8220其他348调查分析发现,蛮话方言传承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新生代接受蛮话语言环境缺失㊁家庭对蛮话教育不重视㊁蛮话使用率迅速降低㊂(一)使用蛮话方言的能力逐代减弱㊂在蛮话方言区,地域的方言传承功能在削弱㊂方言,作为地方性语言,是其所在地的母语,具有突出的语言优势㊂但是调查显示,在蛮话方言区出生且居住五年以上的80后㊁90后蛮话人中,80后对蛮话的听说能力要强于90后㊂79%的80后能完全掌握蛮话方言,而只有49%的90后能完全掌握蛮话方言;有3%的80后不能完全掌握蛮话方言,而已经有10%的90后已经完全不会说蛮话,也听不懂蛮话㊂按照这种趋势,00后不会讲蛮话方言的比例将更高㊂为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本次调查在采取网络调查的同时,因考虑高中以下的群体(00后)没有接受网络调查,本课题采取了实地走访中小学校及蛮话方言区的村落㊂从走访的村落及学校来看,走过的区域听到的都是一片普通话,极少有青少年和儿童在用蛮话方言对话㊂蛮话方言使用的后备人员在锐减,掌握方言的能力在加速减弱㊂(二)家庭在蛮话方言传承中的功能弱化㊂幼儿期是人生中语言学习能力最强㊁词汇量增加速度最快的时期,家庭是儿童学习语言最主要的环境㊂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双方都讲蛮话方言的家庭,100%的70后能说蛮话方言,78%的80后能说蛮话方言,53%的90后能说蛮话方言;有5%的80后只能说简单的对话,12%的90后只能说简单的对话㊂可以推断,家庭在蛮话方言传承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传教功能㊂父母都讲蛮话的00后蛮话人掌握蛮话方言的情况也很不乐观㊂调查数据显示:7周岁以上的儿童中,00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0月第34卷(总第308期)叶崇凉:苍南蛮话方言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只有19%的孩子能完全掌握蛮话方言,有33%的孩子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话语交流,而已经有18%的孩子不会说蛮话方言了㊂在7周岁以下的儿童中,有14%的儿童能够说蛮话,而不会说蛮话方言的儿童已经达到35%㊂正如曹志耘教授在‘方言濒危㊁文化碎片化和方言学者的使命“一文中所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少年儿童已拥有流利的普通话,并且在母方言环境中(本村内,特别是在小伙伴之间)大量使用普通话,方言和普通话呈双语转换状态㊂与此同时,他们的方言知识和能力(例如词汇量)比起长辈来已出现明显退化㊂[2](三)蛮话方言使用的频率在降低㊂在蛮话方言区,人口越年轻越少使用蛮话方言㊂调查数据显示,90%的蛮话人跟长辈之间基本上都是用蛮话交流,72%的蛮话人跟同辈之间会用蛮话交流,33%的蛮话人跟晚辈之间用蛮话交流;在蛮话人家庭中,也只有58%的人在用蛮话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只有38%的人在与蛮话人用蛮话方言交流㊂(四)蛮话方言向外扩张力缺失㊂蛮话方言区周边有金乡话㊁闽南话㊁温州本地话等其他方言,两种不同方言的接触会产生双方言现象㊂调查数据显示,60后有10%的非蛮话方言区人能说蛮话;70后有4%的非蛮话方言区的人能说蛮话;在80后和90后中,没有发现有非蛮话方言区的人会说蛮话的现象㊂方言接触产生双方言现象已经逐渐消失了,也就是说,蛮话方言已经不能扩张到非蛮话方言区㊂二、蛮话方言式微致因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㊂在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频繁,普通话的势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方言交流不具有普适性,方言的势力在逐渐萎缩㊂蛮话方言作为地方方言,使用人口少,在历史潮流中也正逐渐式微㊂(一)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㊂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为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各民族㊁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2001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的法定地位㊂自1986年以来,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普通话等级考试,普通话观念深入人心㊂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普及,从相对的角度来说,就是对方言使用的一定程度上的限制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 广播电台㊁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㊁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㊂ 相关法律和条例的出台,不断巩固普通话的正统地位和强势地位,尽管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约束方言的使用和传承,但在实际过程中已经限制了方言发展㊂许多方言区的后代学会了普通话,对方言却生疏了㊂方言正在从人们的语言生活中逐渐淡去㊂20世纪70年代蛮话方言区出生的蛮话人都能讲蛮话方言;而到了90年代,蛮话方言区出生的蛮话人,会讲蛮话方言的仅占二分之一㊂(二)蛮话方言区人口外流与融合㊂蛮话方言区主要集中在苍南县巴曹镇㊁龙港镇等乡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温州模式响彻国内外, 小商品㊁大市场 十万购销大军走南闯北,其中就有蛮话人㊂在外经商蛮话人,在温州㊁杭州㊁上海㊁北京等城市落户,其子女在外出生㊁就读,逐步丧失讲蛮话的语言环境㊂调查数据显示:出生地在蛮话方言区,现居住地也在蛮话方言区,其父母双方都讲蛮话方言的,7周岁以上子女能够说蛮话方言的比例为43%,7周岁以下子女能够说蛮话方言的比例为32%,而在非蛮话方言区居住的父母双方都讲蛮话方言的,其7周岁以上子女能够说蛮话方言的比例为32%,7周岁以下子女能够说蛮话方言的比例为17%㊂另外,苍南地区有蛮话㊁闽南话㊁本地话㊁金乡话等多种方言,以龙港为核心聚居地的蛮话人,为便于跟龙港本地话㊁石砰一代的闽南话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多地用普通话交流,久而久之,说蛮话的人也越来越少㊂(三)蛮话人与非蛮话人之间组建家庭越来越普遍㊂社会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扩大,蛮话人迁居非蛮话方言区的人口比例扩大,夫妻双方同为蛮话人的概率降低,致使夫妻双方都已经不能使用任何一方的方言来交101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10月流,其子女的母语也就是普通话了,蛮话也就不会讲了㊂调查数据显示:居住在苍南蛮话方言区的蛮话人,其配偶能够讲蛮话的占比为72%;而现居住在非蛮话方言区的蛮话人,其配偶能讲蛮话的仅为50%㊂父母双方都讲蛮话的,其子女能听懂且会说蛮话的占比为44%;父母双方如果有一方听不懂蛮话,则其7周岁以上的子女能听懂且会说蛮话的比例仅为7%,7周岁以下的子女能说蛮话的仅占3%㊂夫妻双方不都是蛮话人,也是蛮话方言人口呈锐减的重要因素㊂三、蛮话方言传承保护对策方言既是文化,又是文化传承的工具,如果失去方言就意味着地域文化的消亡,留住方言就是留住根㊂保护方言,不仅是出于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和方言情节,更是为了不断传承世代积淀的乡土文化㊂[3]蛮话方言是蛮话方言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蛮话俗语㊁蛮话童谣中蕴含着蛮话方言区先民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㊂保护蛮话方言不仅是蛮话人群体的责任,当地政府㊁学校都有义务为保护地方方言贡献力量㊂(一)蛮话人群体要自觉承担传承方言的责任㊂蛮话人群体作为蛮话方言传承保护的主体,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保护方言㊁传承方言的理念,有意识地在家庭生活㊁同乡聚会等环境中用蛮话方言交流㊂调查显示, 98%的蛮话人认为有必要学习蛮话方言,98%的蛮话人会教子女讲蛮话㊂但从实际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夫妻双方都讲蛮话的70后家庭中,其子女能够讲蛮话的比例仅为44%,可见,尽管98%的家庭认为有必要且会教子女讲蛮话,但效果很不理想,在实际生活中,能教会子女讲蛮话的占比不到一半㊂同时,88%的受访者认为,蛮话方言的传承主要依靠家庭传承来实现㊂因此,家庭成员在家中要有意识地用方言进行交流,只有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是最为频繁和多元的,也是蛮话方言得以传承和保护的最为有效的方式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夫妻双方同为蛮话人时,他们在家庭中用蛮话交流,但与子女交流时,由于子女处于学龄阶段,正在学习普通话,因而,通常也会直接用普通话与其交流,这样也不利于蛮话方言的传承㊂蛮话人群体除了在家庭中尽可能多使用蛮话方言以外,还可以组织蛮话故事大赛㊁蛮话演讲㊁蛮话主持人大赛等,制作蛮话系列微电影并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向全社会公开㊂由蛮话人推出的蛮话微电影‘赌博是祸根“‘爸妈不在朋友圈“点播次数达十余万,很好地宣传了蛮话方言,也让更多人知道㊁了解了蛮话方言㊂(二)地方学校要关注地方方言传承㊂在调查中,有32%的受访者认为,方言的传承主要依靠学校㊂学校作为人才培养㊁人格塑造㊁文化传承的场所,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能,给予地方文化传承更多的关注与重视㊂就蛮话方言保护而言,蛮话方言区的学校,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应当根据教育规律㊁学生接受能力,在不同的年级段开设蛮话方言㊁蛮话方言史等地方课程,开展一些蛮话故事大王比赛㊁蛮话俗语比赛㊁蛮话猜谜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传承蛮话方言,引导学生从小学习㊁关注蛮话方言㊂(三)政府机关要创造良好的方言环境㊂国家对公民方言权的保护,不只是体现在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上,同时,还应为公民使用和传承方言创造良好的条件㊂为贯彻落实党的 十八大 关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精神,教育部㊁国家语委决定自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㊁保存㊁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㊂2017年8月,蛮话方言被列为国家保护语种,蛮话方言受到了关注,其保护层面也上升至国家立场㊂但是,被列为国家保护语种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政府层面应该尽快采取各类可能的措施,确实保护蛮话方言的有效传承㊂如:支持地方政府开展蛮话方言新闻频道㊁电台,地方文化机构开设蛮话方言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蛮话方言,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开展蛮话方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㊂在调查中,有59%的受访者认为,蛮话方言的传承保护要依靠社会的力量㊂(四)成立方言保护组织机构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它不仅涉及文化多样性㊁一个国家或群体的政治和文化权利,而且与我国当代文化建设㊁当代经济发展密切相关㊂蛮话方言作为濒危语种,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蛮话人研究中心,专门研究㊁开展保护蛮话方言的活动㊂另外,通过多种途径㊁多种方式保护和传承蛮话方言㊂例如,采取固态记录的方式保护正在式微的蛮话方言, 201第34卷(总第308期)叶崇凉:苍南蛮话方言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利用音频㊁视频㊁文本等手段记录㊁保护好蛮话方言语音㊁语调㊁俗语㊁童谣等蛮话方言的表现形式;筹建蛮话方言展示馆,展示蛮话方言相关的文献资料,播放蛮话方言音视频㊂四㊁结语方言是各地区由于地域性差异逐渐形成的,可以说是地方文化㊁风俗的活化石,任何一种方言的消失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即意味着我们了解这一地区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消失了㊂方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了解各个地区的文化形式,同时也是融入和研究当地文化的重要工具㊂[5]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口迁徙融合㊁婚姻形态变化的出现导致的方言人口逐渐减少已成必然趋势,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操持同一种方言的人结婚,也不可能限制人员流动㊂但方言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民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挖掘非遗文化的工具,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延缓其消亡,保存现有的数字资源㊂无论民众自身,还是社会㊁政府,都要给予蛮话方言一定的关怀与重视㊂参考文献:[1]杨勇.蛮话方言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2.[2]曹志耘.方言濒危㊁文化碎片化和方言学者的使命[J].中国语言学报,2014(7):209.[3]史灿方.从法律地位看汉语方言保护[J].方言,2010(3):280.[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25-326.[5]王雪纯,杨睿,何倩文,等.方言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2):42.R e s e a r c ho n t h e S t a t u s o f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S t r a t e g y o f P r o t e c t i o no fC a n g n a n M a n h u a D i a l e c tY EC h o n g l i a n g(D i v i s i o no fA c a d e m i cA f f a i r s,Z h e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S e c u r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W e n z h o u,Z h e j i a n g32501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d i a l e c t b e a r s a b u n d a n t l o c a l c u l t u r e a n dh a s i t s u n i q u e,l o c a l a n d g r o u p c u l t u r a l c h a r a c-t e r i s t i c s.M a n h u a i s o n e o f t h e d i a l e c t s i nC a n g n a n a r e a o fW e n z h o u.T h r o u g ha f i e l d s u r v e y o f i t s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o f t h e d i a l e c t i s n o t o p t i m i s t i c b e c a u s e o f t h em i g r a t i o n a n d i n t e-g r a t i o no f p o p u l a t i o n,t h e l a c k o f l a n g u a g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t h e 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 o fm a n d a r i n.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 s h o u l db e p a i db y t h e u s e r s o f M a n h u a,a c a d e m i c c i r c l e s o f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d o i n g r e s e a r c ho nd i a l e c t s,a n d t h e 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A s a l o c a l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M a n h u a s h o u l db eb e t t e r h a n d e dd o w n.K e y w o r d s:d i a l e c t;C a n g n a n M a n h u a;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 p r e s e r v a t i o n(责任编辑:赵华责任校对:安炘)301。
苍南方言区人学“轻声”
行 当、稳 当 等 ; “ 匠 ”尾 词 :木 匠 、鞋 匠 、金 匠、银 匠 、铁 匠 、 锡 匠、石 匠 等 ; “ 处 ”尾词 :用 处 、害 处 、好处 、坏 处 、去 处 、
苦处 等 ; “ 分 ”尾词 : 生分 、成 分 、福 分 、辈分 、情 分 部分 等 。 2 .某 些 反义 复 合词 或 并 列 复合 词 的第 二 个音 节 读 轻 声 ,如 :动 静 、好 歹 、 买卖 、反 正 、兄 弟 、沉 重 、喜 欢 、 新鲜 、衣服 等 。3 将 有 关 身 体 方 面 的轻 声 词 进 行 分类 :脑 袋 ,头 发 、 耳朵 、脸 蛋 、眉 毛 、眼 睛 、鼻 子 、 嘴 巴、 舌 头 、 下 巴 、胳 膊 、 指 头 、 指
・
-
<' I t 教育・
大 众 文 艺
苍南方言 区人学 “ 轻声 ”
施小 惠 ( 浙 江省 苍 南县职 业 中等专 业 学校 浙江苍 南县 3 2 5 8 0 0 )
笔 者 是 一位 普 通 话 口语 教 学 工 作 者 ,从 事 学 前 教 育 专 业 口 语 教 学工 作 已有 数年 ,教学 过程 中每 每 教到 “ 轻 声 ”这 一环 节 , 总觉 得有 些 力不 从心 ,原 因是浙 江 方言 ,尤 其 是苍 南方 言 中几 乎 没有 轻 声词 ,在 说话 的 语流 中形 成 的轻 重音 模 式与 普通 话 也不 一 致 , 因而 缺 乏 相 应 的轻 声 语 感 。对 于温 州苍 南 县 方 言 区 的 人 来 说 ,轻 声难 就难 在 :一 是读 不准 ,因为 普通 话 以北 方话 为基 础 方 言 ,大 多轻 声词 来 自北 方人 的 口语 习惯 ;二 是认 不 清 ,普通 话 中 除 了规 律性 较强 的轻 声 词外 ,还 有 很大 一 部分 是缺 乏规 律 性 的, 所 以给 识别 和记 忆带 来 一定 困难 ,再 者 ,动 态语 流 中 的轻 声 问题 也非 常难 以把 握 ,我想 就这 几方 面谈谈 自己的看 法 : 轻声 的语 音特征 轻 声 并 不 是 普通 话 中 与 四声 并 列 的第 五 种 声调 ,而 是 四 声 在一 定 条件 下 的音变 。在具 件 条件 下 ,本来 有 自己本 调 的音节 读 成 了又 轻又 短 的调子 ,称为 轻 声 。如在 “ 头 脑 ”这 个词 中 “ 头” 的调 值 是3 5 ,可是 在 “ 石头 ”这个 词 中 , “ 头 ”就 读成 了轻 声 。 轻声 的 语音 实验 证 明 ,轻 声并 不单 纯 是音 的强 弱 问题 ,而 是语 音 四要 素 综合 变化 的结果 。轻 声在 物 理属 性上 主 要表 现 为音 长变 短 ( 实验 证 明时长 缩 短是 轻 声的 主要 特征 ,后字 读轻 声 的时 长 比后 字读 去 声 的 时长 平 均 约缩 短4 5 % ) ,音 强变 弱 , 其音 高 受前 一 个 音节 声 调 的影 响而 不太 固 定 。普通 话 的四种 声 调都 可 以变 读 为轻 声 ,例 如 :眼睛 、木 头 、桌 子 、力 气 。轻 声 的音 高模 式具 体可 分 析如 下 : 阴 平 + 轻声 读2 度 ,有降势 :玻 璃 、桌子 、风 筝 ; 阳平 + 轻声 读3 度 ,有降 势 :黄 瓜 、毛病 、糊 涂 ; 上 声 + 轻声 读4 度 ,短而 平 :嘴 巴、扁 担、 点心 : 去 声 + 轻声 读 l 度 ,有降 势 :骆 驼 、 困难 、胖 子 。 在 阴 平 、 阳 平 和 去 声 后 的 轻 声 调 型 , 一般 有 明显 的 降势 , 而 在 上 声 之 后 的轻 声调 型 一 般 是 短 促 的 半 高 平调 。特 别要 注 意 的是 :上 声 后 面 的 轻声 字 原 调 是 上 声 , 则 有 不 同 的念 法 。一 种 是 前 字变 成 半 上 ( 2 1 ) ,后字 轻 读 为4 度 ;如 :奶奶 、耳 朵 、椅 子 ( 2 1 + 4 ) :另 一种 是 前 字变 成 阳平 ( 3 5 ),后 字 轻 声读 4 度,
苍南闽南语介绍
苍南闽南语介绍
苍南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南部。
闽南语是苍南地区的主要语言,也是闽南地区的方言之一。
闽南语是中国南方的一种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
闽南语在苍南地区广泛使用,是当地人民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
闽南语有着独特的发音和语法结构,其音调和韵母变化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表现力。
闽南语的语法结构比较灵活,常用的句型有“SVO”、“SVC”等,而且有很多的口语化表达方式,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苍南地区的闽南语方言与其它地区的闽南语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反映了当地人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苍南地区的闽南语还有一些特殊的方言,如“水口闽南语”、“北苍闽南语”等,这些方言也是当地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总之,闽南语在苍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苍南地区的一大特色和文化财富。
- 1 -。
龙港话中的“在”义词
龙港话中的“在”义词发布时间:2021-11-11T06:16:12.24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3期作者:吴瑶[导读] 本文试从句法结构及其语义关系的变异探寻语言演变原因和过程,为解释动作动词发展为处所动词或进一步语法化为处所介词提供佐证。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摘要:以鹿城区为主的温州方言用“是”作“在”义动词兼介词,表存在义,温州其他地区“在”义词表现不尽相同。
龙港话中由“囥”,“宿”,“生”,“[ua?44]”,“走”充当“在”义词,其中“走”是龙港话中的特殊存在。
本文试从句法结构及其语义关系的变异探寻语言演变原因和过程,为解释动作动词发展为处所动词或进一步语法化为处所介词提供佐证。
关键词:温州方言;“在”义词;“走”龙港市地处浙江省南部,行政隶属温州市。
2019年之前,龙港于行政区域上归属苍南县,所说方言称之为苍南方言。
苍南方言主要由六种方言组成,分别为:浙南闽语、蛮话、瓯语、金乡话、畲话、蒲城话。
据温端政《苍南方言志》统计,苍南方言以浙南闽语为主,而苍南瓯语主要分布与苍南县东北部即龙港、湖前一带。
2019年龙港成功镇改市,并将湖前、宜山等地划入行政辖区,故本文将龙港地区所讲方言,称之为龙港话,其为作者的母方言。
一、温州话“在”义词用法普通话中处所动词“在”,于温州市区、瑞安等地,写为“是”。
该字在上述地区交流中高频使用,用作“在”义动词兼介词,表存在义,能作为表示来源的介词使用,一般用于单音节动词前后,除此之外,“是”字在温州话中可以作形容词、系词、副词使用,以下为温州市区、瑞安、乐清的例子:(1)阿飞是屋里。
阿飞在屋里。
(2)老师是教室里上课。
老师在教室里上课。
(3)婚礼定是六点半。
婚礼定在六点半。
例1、例2“是”作动词,后带处所宾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地点。
例3“是”在“定”后面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二.龙港地区“在”义词用法于龙港话中,“是”字不用为存在动词,亦无法充当处所介词,实际仅用作判断动词,与普通话用法相同。
《关于温州方言(以温州话为例)的研究性学习》
《关于温州⽅⾔(以温州话为例)的研究性学习》《关于温州⽅⾔(以温州话为例)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时间:2014年9⽉⾄2015年5⽉学校:瑞安市第六中学班级:⾼⼆(6)班指导师:杨⽴升组长:范⼄林成员:范⼄林冯丽君彭⽂洁柯婷婷陈聪聪关于温州⽅⾔(以温州话为例)的研究性学习【摘要】⽅⾔不仅是地⽅⽂化的载体,其本⾝就是⼀种⽂化。
然⽽,随着全球“⼀体化”的进程,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语⾔因为传播范围的缩⼩⽽最终消失。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着推普的开展,尤其是普通话作为温州⼈⽇常⽣活中的通⽤语⾔后,我们年轻⼀代有些已经只能听懂温州话⽽不会讲温州话,能讲的也很拗⼝,有些⼩孩跟随年轻的⽗母后,温州话基本听不懂。
于是有了这次关于温州⽅⾔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让更多的同学重视温州⽅⾔,传承发展我们的温州⽅⾔⽂化,语⾔不能纯粹⽤⽂字流传下去,还要我们⾃⼰的努⼒。
【关键词】⽅⾔消失研究意义⼀、研究范围界定温州⽅⾔则是指温州地区所说的各种⽅⾔,如闽南话、⼤荆话等,不属于瓯语但属于温州⽅⾔。
温州⽅⾔主要有瓯语、闽南话、蛮话、蛮讲、翁⼭话、畲客话、⾦乡话和蒲门话七种。
此外还有南⽥话、⼤荆话和罗阳话等丽⽔市、台州市和福建省等地的⽅⾔。
其中瓯语、⾦乡话、蒲门话属吴语,蛮话朝吴语的⽅向发展;闽南语、蛮讲属闽语⽀系;畲客话属客家语。
温州话是指温州市区范围内说的温州话;瓯语指的是温州地区包括各县(市、区)说的温州话。
本课题研究的温州话指的是以瑞安⽅⾔为中⼼向周边县市辐射的温州地区通⽤⽅⾔,不包括闽南话、蛮话、⼤荆话等⽅⾔。
⼆、温州话历史沿⾰温州话也是源远流长的。
温州⽅⾔最重要的是瓯语,是吴语的⼀个分⽀。
温州⽅⾔发端于唐,成熟于宋现在的温州话是当时⼠⼤夫所说的汉语。
南怀瑾先⽣曾⾔:“现代⼈研究国学,要先学温州话。
”这番话,⽆疑是对温州⽅⾔在古汉语研究学术价值上的肯定。
“学术界⽬前公认的说法是,我们如今在说的温州话发端于唐代,到宋代时趋于成熟。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域文化-常山方言+课件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丽水市辖区、金华市辖区、衢州市辖区等浙南部分地区, 总人口100万人以上。
活动二:常山方言形象大使
方
从“政府”和“个人”两个角度去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常山方
言 言。
的
1.政府
宣
寻找常山方言发音人,开展常山方言建档工作,记录方言演绎的 历史,发掘方言幽默、智趣等方面的特质。
传
开设常山方言地方节目,用常山话说常山事…
发 展
2.个人
从思想上不歧视方言,在日常生活积极使用方言;
家里的老人教孩子使用方言;
城区里的“喫chie”并非衢州本地特征词汇,是浙江官话带来的官话词汇。
表示“吃”,除了用“食”以外,江山的“咥die”,表示“咬”的意思,也 是一个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地词汇。
二、方言面临的困境
全国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统计表(2018年)
为 什 么 出 现 这 种 困 境 ?
你们觉得方言需要被保护吗?
金衢片的衢州话
衢州方言——衢州话属于吴语。 狭义上:是指衢州市区方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里腔” 和“衢州说话”,而在最早以前是特指衢州城墙以内的居民 所使用的方言,但是随着近代以来衢州城市急速扩张,衢州 话也慢慢扩大了使用范围,现今大概涵盖了衢州旧城区,西 区,衢江新城区,巨化生活区及其近郊。
广义上:指衢州地区的方言,除了衢州城区方言以外,还 包括衢州乡下方言,龙游县方言,常山县方言,江山市方言, 开化县方言。
温州方言
⒊温州话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用一 些令人很忌讳的、很不吉利的詈词来代 替“非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极言程 度之深,一般用于消极意义。 如:“死人”、“棺材”、“短命”、 “瞙瞊“、"鏖糟"等等,像"死人热、 死人咸、死人远、个人死人难妆","棺 材贵、棺材硬、棺材重","短命好、短 命长、短命苦","瞙瞊重、瞙瞊灵清" 等。
• 1、普通话和温州话都来自古汉语,都是以 古汉语为主体发展而来的。 • 比如:“不啻”音“斧世”,表不止。 蚯蚓叫什么呢? •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州话里有许多词已经 知道“瞙 很难找到来源。 瞊”“鏖糟” • 如小孩儿叫“娒”,腋窝、隔肢窝叫“拉 的温州话 扎下"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读法吗?
一夜摆到头天光 温州是个好地方 嬉爽吃爽冇话讲 点心摊儿多兮多 一夜吃到大天光 肚饿松糕馅皮肉 肚饱还想鱼丸汤 味道十足江蟹生 龟脚花蛤忒兰方
这么多的东西没的讲 你讲吃爽吃勿爽 吃爽吃爽真吃爽 温州是个好地方 四季八节有名堂 拜年送礼纸蓬包 拦街福斗台眼看花 清明踏青塌饼儿 重五龙船斗南塘
七月七喜鹊咄巧食
• 1、有些词语说法相同,但意义却不相同或 不完全相同。 • 如:温州话的“馒头”是指有馅的包子, 而温州话的“实心包”是指无馅的馒头。 温州人说的“槐豆”是指蚕豆,而温州人 说的“蚕豆”是指豌豆。
• 2、[1]温州话里有丰富的同义词群 • 如:“躁、涌、发脾气”都表生气、“阵、 计策、法子、法门”都表计谋。 • [2]有些同义词由转义产生 • 如以水沸的“涌”兼表发脾气,以“有”、 “冇”表富和穷。 • [3]有些同义词的产生是出于婉饰、讳忌的 需要 • 讳忌不吉而说口舌(音折本的折)为“口 近”。
苍南概况
苍南概况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沿海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
隶属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
历史上一直属平阳县辖域,于1981年独立设县。
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
地理坐标为北纬 27°30′,东经 120°23' 。
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
苍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资源丰富,特产富饶,并以水产、矿产、旅游三大资源和四季柚、甜橙、茶叶三大名特优产品最具开发前景,尤其是长1800米的渔寮大沙滩为我国沿海大陆聚沙滩所罕见。
苍南城区距温州市区81公里,距离省会杭州432公里,104国道自北而南穿越城区。
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670.1毫米。
总面积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公里。
现辖10镇、2个民族乡。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阳县委、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关于要求分县问题的报告》。
6月18日,国务院给省政府下达批复,批准设立苍南县。
将原属平阳的矾山镇以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库、宜山、桥墩等7个区的72个公社划归苍南县管辖,县城设在灵溪镇。
同年11月5日,苍南,平阳分署办公。
后经几次行政区划调整,辖36个乡镇( 其中乡16个、建制镇20个),104个居民区,818个行政村,总人口122.4万。
截至2011年4月,苍南县辖10个镇、2个民族乡。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常住人口 118.46万。
流出县外人口明显多于县外流入人口。
2010年总人口118.46万人。
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少数民族3万多人,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
本县汉族居民分属闽海民系和江浙民系,分别通行闽南方言和吴语瓯江片方言。
苍南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
温州方言
家乡的方言——温州话一、引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身为温州人的我,听到这种话,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什么,也算是一个比较负责的心情吧。
不过,相信,常年奔波在外地的温州人,若是在他乡听到家乡话,心头肯定还是会有一丝暖暖的感觉。
而且有一种一般人听不懂的话,也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对经商出名温州人而言,当于同伴谈论是用温州话,也就不怕生意对象偷听了去。
曾经就听到一则故事,就是说,抗战时期,一段时间国军的情报传递就是用的温州话,结果弄的日本鬼子就是截获了情报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故事的真假不确定,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州话的难懂。
二、温州话介绍(一)由于温州方言自身也有很多分支,所以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温州的行政地域分布: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二)温州方言属于吴语区。
吴语分布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下游五省一市,北与江准官话,西与徽语、赣语,南与闽语接界。
操吴语人口约7000万。
吴语南北、东西关异极大,彼此不能通话温州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称全国之最,更是世界之最。
就温州本身而言,温州话主要分为吴语(瓯语)、浙南闽语、蛮话和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和蒲门话六种。
此外还有南田话、大荆放和罗阳话等。
吴语吴语是温州方言的主体,是温州最重要的一种方言。
温州吴语又称瓯语,分布在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鳌江流域。
其中以温州市区和永嘉县最纯。
本人就是温州人,看来我说的温州话还是正宗的。
瓯语内部一致性比较强,各地能相互通语,但也有一些差异,大致上可以以瓯海和瑞安为界分为南北两区。
浙南闽语说闽南话的人口大抵是明清之交的泉漳移民,他们常自称“温州人”,实际不说温州话而说浙南闽语。
这些移民中有的是跟浙江的官话移民一样,是太平军战后清政府招垦被兵燹抛荒的土地时迁移去的。
蛮话和蛮讲蛮话是苍南的一种土话,蛮讲是泰顺的一种土话。
温州方言的简介
畲客话和金乡话
• 畲族的分布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畲客 话是本市畲族使用的语言,分布在苍南、泰顺、 文成、平阳等畲族居住区。苍南县的畲语乡镇有: 莒溪、凤阳、岱岭、腾桥、大龙、昌禅、华阳、 南宋等。泰顺县的畲语乡镇有:司前、仕阳、仙 稔、罗阳、竹里、雅阳、横坑、彭溪、里光等。 文成县畲语分布在周山、双桂、雅梅等乡村。平 阳县畲语分布在青街、闹村、顺溪、维新、朝阳、 新四、怀溪等乡镇的畲族居住区。金乡话是一个 方言岛,只在苍南县金乡镇城内(旧金乡卫)使 用,人口大约有三万左右。
2015-7-17
• (2)有趣现象:即用一些令人很忌讳的、 很不吉利的詈词来代替“非常”,用于修 饰形容词,极言程度之深,一般用于消极 意义。如:“死人”、“棺材”、“短 命”、“瞙瞊”“鏖糟”等等,像“死人 热、死人咸、死人远、个人死人难妆”, “棺材贵、棺材硬、棺材重”,“短命好、 短命长、短命苦”,“瞙瞊重、瞙瞊灵清” 等。
2015-7-17
请你猜一猜~
1、“囊fire啊尼”是什么语气? A 生气 B 高兴 C 沮丧 D 厌恶 2、你这个“多囊”是指? A 好人 B 疯人 C 口袋多 D 善变 3、吃“内究”是指? A 早饭 B 午饭 C 晚饭 D 夜宵
4、喜欢“摸、搞”这两种动物? A 鼠蛇 B 猫狗 C 龙凤 D 兔子 熊猫
温州 /iai˧˧˧ ː/, /liɛʱ˨˦ʔ/, /sa˧˧/, /sɿ˧˧/, /ŋ̍ʱ˨˦ʔ/, /lɤuʱ˨˩ ˧ ː/, /ʦʰai˧˧˧ ː/, /po˧˧˧ ː/,/ʨiau˧˧ ʔ/, /zaiʱ˨˩˨ː/ iaa, la2, so1, sɨ3,˧ŋ2.˧loɯɯ (或 liɯɯ), ts'aa, puu, tɕaɯ2, zaa
苍南方言现状及特点分析
苍南方言现状及特点分析作者:陈庆泛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8期方言承载着族群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方言词语记录了地方民俗风物,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域文化历史,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地方戏剧、曲艺、民歌等民间艺术,以方言表现艺术形式。
如不用方言演唱,这些民间艺术就失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
可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缩影、灵魂,是窥视地域文化的一道门。
苍南方言较多,特色鲜明,向来为语言、民俗、历史等专家学者所关注。
一、苍南方言种类与现状苍南是个多方言的地方,方言十分复杂,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有瓯语、浙南闽语、蛮话、金乡话、畲话等五种差异很大的方言。
为了便于交际交流,一些人不得不学习多种方言,这样便形成了“双方言”甚至“多方言”区,为人类语言界一大奇观。
1. 瓯语。
瓯语即通常所讲的温州话,为吴语的一个分支,是苍南地区一种重要的方言。
温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丁治民教授认为,它约在东晋“永嘉之乱”后逐渐形成。
苍南瓯语主要分布在苍南东北部,以龙港镇、宜山镇为代表。
讲温州话人数略少于苍南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龙港镇、宜山镇大部分村居讲瓯语,灵溪镇、钱库镇、马站镇蒲城、桥墩镇天井也有一些村庄讲瓯语。
其中蒲门话被普遍认为是吴语区中的瓯语支系,它与老宜山范围为代表的苍南瓯语有着较大差别,只限于蒲门城内那部分人沟通交流。
2.浙南闽语。
苍南闽语常被称为“福建话”,属于闽语中的浙南闽南语,讲话人群大抵是明末清初福建泉州、漳州的移民后代。
闽南语随移民传入苍南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当地方言,特别是“瓯语”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苍南闽语”,与福建南部的闽南语已有很大的差异。
相对来说,苍南闽语更接近闽台片闽南语。
人群主要分布在苍南中、西、南部,灵溪、藻溪、桥墩、矾山、赤溪、马站、金乡、钱库等乡镇大部分地区,约占全县总人口一半多。
3. 蛮话。
蛮话是苍南的一种土话,被刘绍宽等地方志学者认为是苍南土著语。
温州方言
温州方言的由来
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大量汉族移 民南下,在长江南方逐渐形成了江 东方言,是现代吴语、江淮官话、 闽语、徽语的祖语。江东方言是温 州话中前中古层次(白读系统)的主要 来源。
温州方言语种
温州方言属于吴语区。吴语分布在我国 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下游五省一市,北 与江准官话,西与徽语、赣语,南与闽 语接界。操吴语人口约7000万。吴语南 北、东西关异极大,彼此不能通话,尤 以温州话为甚,维怪章太炎先生《检 论· 方言》中将温处台方言划归闽语。 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闽语、蛮话 和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和蒲门话五种。 此外还有大荆放和罗阳话等。
瓯语
瓯语分布在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鳖江流域。温州市区 (含鹿城、龙湾、瓯海)和永嘉县是纯瓯语区,瑞安 市和文成县基本上属瓯语区,只有个别乡村通行闽语 或畲族畲者活。乐清县和平阳县是半瓯语区,乐清县 清江以南海积平原是瓯语区,平阳县鳌江下游是瓯语 区,鳌江上游是瓯语和闽语的混杂区。苍南县和洞头 县都以闽语为主,部分乡镇通行瓯语。 苍南县通行瓯语的乡镇有:龙港、湖前、灵江、读 浦、沪山、沿江、龙江、宜山、铁龙、平等、江山、 凤江、天井、蒲城。蒲城是吴语的南极,一个受闽语 包围的瓯语方言岛。洞头县的瓯语乡镇有:大门、麓 西、三盘、元觉、霓屿等。泰顺县只有百丈口镇说文 成瓯语。
闽语
闽语主要分布在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县。苍南 闽语分布在苍南县的中部、西部和南部。主要乡镇有: 灵溪、矾山、藻溪、桥墩、赤溪、马站、霞关、云岩、 望里、大渔、石坪等。平阳闽语分布在鳌江中上游山 谷地区,主要乡镇有:麻步、渔塘、水头、鹤溪、腾 蛟、凤卧、山门、南湖 以及东南沿海的西湾、墨城和 南麂岛等。泰顺闽语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南部,与苍 南闽语区相连,主要乡镇有彭溪、五里牌、富*、峰文、 月湖等。洞头县本岛与南部各岛多数说闽语。瑞安市 的大南乡和北麂岛、文成县东南角的部分乡村也说闽 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苍南县本地方言分布概况研究学校: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班级:高一(9)指导老师:陈和锋小组成员:林熙熙(组长)、林蓓蓓、林云云、吴珊珊肖小碎、刘荣恒、赵必要、章宝弟、陈侠一、课题背景随着全球化浪潮推进和文化的交融,现在许多学生对于本地区乡土文化渐渐淡忘,更由于现代基础教育对于外语重视程度,使得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忽视对乡土语言文化的教育和研究。
因此,本小组决定基于苍南语言的现状,通过对苍南本地方言历史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进而制作其分布概况图,从而了解苍南本地方言可能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让学生更加重视地方文化,让家长更加重视对地方文化的教育。
发扬我国的地方文化让老外知道中国文化是如何的博大精深。
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三、研究内容1.苍南县方言种类、历史2.各种方言的分布的情况3.制作本地方言分布概括图四、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通过与一些村落的老一辈人的交谈来了解其方言的历史情况和分布状况。
2.访问有关人士:为了更确切地了解方言的分布情况,我们打电话向自己的亲戚了解其家乡的方言和分布情况。
五、实施思路本次调查共分8个阶段进行:实施 步骤阶段 内容、任务、目标1 2 3 4 5 6 7 8确定选题并初步制定计划、安排。
制作调查计划并进行调查。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整理资料内容并进行归纳。
进行数据统计并总结整个活动过程。
对地方方言的历史进行调查和研究。
对方言的分布在地图上落实。
最好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
六、成员分工七、报告内容(一)、方言历史1、闽语说闽南话的人口大抵是明清之交的泉漳移民,他们主要分布在温州南部,此外还向浙北长兴、安吉、临安及江苏宜兴移民,并一直分布到皖南广德、宁国、郎溪、芜湖东部、江西的上饶、玉山、广丰等县境内及福建浦城北部边境。
他们常自称“温州人”,实际不说温州话而说浙南闽语。
这些移民中有的是跟浙江的官话移民一样,是太平军战后清政府招垦被兵燹抛荒的土地时迁移去的。
姓 名任 务林熙熙撰写调查报告章宝弟数据统计及分析林蓓蓓网络资料收集林云云外出实地调查吴珊珊整理资料肖小碎外出实地调查刘荣恒方言分布图制作赵必要撰写研究成果陈侠网页制作通行在温州地区的闽语,当地人多叫“福建话”属于闽语的闽南话系统。
主要分布在苍南中、西、南部,平阳的鳌江中上游山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泰顺县境的东南部,洞头本岛与南角的部分乡村。
此外,玉环、景宁也有讲闽语的。
为了区别于福建南部的闽南语,我们把上述地区的闽语统称为“浙南闽语”。
2、瓯语分布在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鳖江流域。
温州市区(含鹿城、龙湾、瓯海)和永嘉县是纯瓯语区,瑞安市和文成县基本上属瓯语区,只有个别乡村通行闽语或畲族畲者活。
乐清县和平阳县是半瓯语区,乐清县清江以南海积平原是瓯语区,平阳县鳌江下游是瓯语区,鳌江上游是瓯语和闽语的混杂区。
苍南县和洞头县都以闽语为主,部分乡镇通行瓯语。
3、蛮话和蛮讲蛮话是苍南的一种土话,蛮讲是泰顺的一种土话。
蛮话和蛮讲被认为是土著语,很可能是吴语与古越语融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吴语。
蛮话主要分布在苍商的东部沿海地区,蛮讲分布在泰顺的中、南、西部地区。
蛮讲和福建寿宁话连成一片,属于闽东话系统,保留着闽语的许多特点。
蛮话和蛮讲的主要区别在于蛮话受瓯语影响较大,特别是语音系统基本上向瓯语靠拢,因此,有人误以为蛮话应同瓯语一样属于吴语系统。
其实,不论从来源上看,还是从特点上看,蛮话和蛮讲一样属于闽东话系统。
4、畲客话畲客话也叫畲语,是畲族使用的汉语方言。
畲客话分布在苍南、泰顺、文成、平阳等畲族居住区,说畲话的共有15万人。
畲族的居住方式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
由于周围大多说浙南闽语或瓯语、蛮语,因此,外出时多用邻近方言,但回到家里或本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要用畲话。
从前畲族还禁止与外族人通婚,畲话因而保持着许多原始的特点。
畲客话属于畲家话系统,共有六个声调,与客家话近似。
除了声调以外,在韵母方面,畲客话话也有和客家话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5、金乡话金乡为浙南沿海的军事重镇,称之为“瓯郡之边疆,昆阳之要隘”。
相传远古时代今金乡地域还没在海水里,大约在唐朝末年这里才出现滨海半岛。
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为抵御倭寇侵扰,诏令信国公汤和筑沿海城寨,二十年(1387)二月,设立金乡卫,辖蒲门、壮士、沙园等千户所,迄今已近六百年。
金乡话就是当时驻城御倭官兵流传下来和话。
由于当时驻城御倭官兵主要来自浙江北部和苏皖江淮,他们长期留守,并且繁衍后代,金乡话成为一个北部吴语夹杂官话成分的混合型的方言岛。
它既具有北部吴语的一些特点,也在某些方面接近北方话,是官话与吴语的混合语。
但他们长期处在吴语的包围之中。
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大量的福建移民进入浙南地区,他们又处于闽旅顺的包围之中,介于蛮话区与闽南话区之间。
现今金乡人说的金乡话,既像是半官话,又接近闽南话,并兼有吴语特征。
可算是典型的方言岛,使用人口大约有3万左右。
6、蒲门话蒲壮所城位于苍南县蒲城乡境内,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明代抗倭名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壮所城方圆不过里许,城外人说闽南话,而城内约8千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操一种祖宗传下来的、外人听不懂的方言——城里话,这种话与其他东瓯片各点温州话不同,自有特色。
蒲城语言堪称蒲门文化一奇,它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既不属于闽南话,又不属于温州话,成为一种独特的方言。
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蒲城历史上是兵家重城,戌守的将士主要来自浙北和苏南,以及闽南人后裔,各地方言在些经过交汇融合,才形成蒲壮所城里特殊的方言。
(二)、方言分布1、闽语主要分布在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县。
苍南闽语分布在苍南县的中部、西部和南部。
主要乡镇有:灵溪、矾山、藻溪、桥墩、赤溪、马站、霞关、云岩、望里、大渔、石坪等。
平阳闽语分布在鳌江中上游山谷地区,主要乡镇有:麻步、渔塘、水头、鹤溪、腾蛟、凤卧、山门、南湖以及东南沿海的西湾、墨城和南麂岛等。
泰顺闽语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南部,与苍南闽语区相连,主要乡镇有彭溪、五里牌、峰文、月湖等。
洞头县本岛与南部各岛多数说闽语。
瑞安市的大南乡和北麂岛、文成县东南角的部分乡村也说闽语。
据统计,温州地区说闽语的共128.7万人,其中说闽南话的84.8万,说闽东语43.9万。
其中泰顺讲闽南话的有1.4万,平阳讲闽地话的有24.3万,苍南讲闽南话的有48.4万,洞头讲闽南话的有5.2万。
2、瓯语苍南县通行瓯语的乡镇有:龙港、湖前、灵江、读浦、沪山、沿江、龙江、宜山、铁龙、平等、江山、凤江、天井、蒲城。
蒲城是吴语的南极,一个受闽语包围的瓯语方言岛。
3、蛮话和蛮讲苍南蛮话主要分布在苍南县的东部沿海地区,通行蛮话的乡镇有:钱库、夏口、陈东、芦浦、仙居、项桥、新城、炎亭、白沙、海城等。
李顺蛮讲分布在泰顺县的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乡镇有:泗溪、三魁、下洪、仕阳、东溪、雅阳、柳峰、筱村、岭北、南山等。
据统计,泰顺讲蛮话的有18万,苍南讲蛮话的有25.4万。
通过因特网收集的相关资料,并且通过亲戚、同学和朋友进行相关地询问,我们小组利用浙江省交通厅提供电子地图通过微软的PowerPoint2003绘制了一张苍南县方言分布概况图(如图1),同时我们在原苍南县地图的基础上手工绘制了一张苍南县方言分布概况图(如图2)。
图1. 苍南县方言分布概况图(三)、发展趋势由上面的苍南方言分布概况图所知我县共有6大方言分别是闽语、瓯语、蛮话、金乡话、蒲门话和畲客话。
其中我县是以闽语为主,而我县北方是以瓯语为主及少部地区是讲闽语,我县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以蛮话为主。
其中我县还有两大方言岛:1、金乡镇;2、蒲门城。
金乡话只在金乡镇讲,而蒲门话只在蒲门城内讲。
我县还有一少数民族那就是畲族,那就肯定有畲客话。
它是一种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只是在少数民族使用。
但由于畲族杂居于汉族人群中,畲客话也随之混杂在强势的闽南语中,这样很容易造成这样的现象:畲族人对外使用闽语与人外族人交流,甚至在家里也使用闽南话,而只在族内集会时才讲母语。
加之,畲客话方言区都属山区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偏差,在外务工经商越来越多,对于本族语言及文化在孩子上的教育渐渐淡薄。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蒲门话中,经调查目前的蒲城实质上已成一座养老院,绝大部分青年都在外工作、经商等,有能力者把孩子都送到马站或县城---灵溪读书。
可想而知,畲客话和蒲门话这两种方言可能在不久地将来在苍南语言文化中消失,成为历史,那将是苍南地方文化莫大图2. 苍南县方言分布概况图(手工绘制图照片版)的损失啊!同样的威胁也存在于金乡话,所以作为本县的公民,我们觉得有这个义务去唤醒人们去挖掘并保护本地方言以及方言为核心载体的民间文化。
八、体会经过这次关于苍南本地方言分布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苍南本地方言历史和现状,也预感到它们的未来。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通过此次的研究,也让我们体会了我们苍南本地传统文化的灵魂。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遇到难懂的方言,我们常常会一头雾水,分不清东西南北,甚至还闹出笑话来,但方言又是有趣的,能给平凡的生活增添许多故事。
早晨起来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 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子,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 用个绣着马蜓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晚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 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凳了!!! 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约... 于是我去他们锅屋秋秋...心恍哪个熊孩子张盐张地这么舍种 ?!.....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个脸又呼又派 ...把他呼的鼻脸须青胡吊扯..歇趟地忽忽叫!!! 我一咂混 :"上"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是须县地于是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把他揍地合嚎拉险连俺自个都看不下去了.......... 几个伙计越揣越上瘾,我一看要毁了,那个伙计眼看都就要散熊了,格绷子耷搂着,歇躺了一溜地……我说:"弟几个咱拉倒吧,给这个寒痹孩子上上课就管了,白恨过分。
"一个伙计把那孩子扶坐起来,问:"下回还敢能事包?"那孩子晕了呱唧的也不知道嘟囔的啥,几个伙计烦了,扫脸呼他两耳八子,拿个硬子缺子把他一盖,自儿迷的走了……走到学衔门门口了,瞅见个小妮儿,穿的多塞包,有几个熊孩子开始犯噎子劲了,跟人家后边吹口哨(你不懂吹口哨红麽意思?)就是那几个冤业孩子搔那个小妮,这几个起叶子包还没走几步,那个熊呢子喊了一呼楼群人来了。
啥话没说,上来就掏。
几个熊孩子不管了,爬腿就跑。
那一呼楼群人就跟后面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