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会变的小手套》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变的小手套》名师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会变的小手套》是一节“设计.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小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这些新形象经过简单添加,装饰就会变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植物、生动的人物或者某种物品。

2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创作,通过对手套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2)难点:培养学生得心应手的变形能力,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二、案例背景
冬天过去了,小朋友的手套闲置在了一边。

本课除了让学生
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用独特的方法导入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我想到了学生很感兴趣的福娃,便有了一个大胆的创意,用手套做五个福娃分给每一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旨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联想到了脱手套。

手套脱下的形状千奇百怪,通常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

可试教后,我发现学生脱下来的手套并不像教师想的那样会露出一根、两根、三根指头。

我便用数码相机拍了很多脱下后不同造型的手套,以启发学生联想。

如何让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适形造物,我有的放矢地创设了相关情境,以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案例描述:
1情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举起来你们的小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操师:一根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两根手指变变变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特别的客人,它是一位国王。

你们看出我的特别之处了吗?生:手套做的!师:(放录音)“对了,我就是手套变的,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变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小手套。

(出示课题)2讲授新课:
(1)看一看,欣赏手套的多姿多彩
师:老师带来一些颜色丰富的小手套,你们想不想看呢?你喜欢哪一只?它让你想到什么?
生:我喜欢黑白相间的手套,真像一只斑马啊!
生:我喜欢五颜六色的手套,像热带鱼,又像蝴蝶,
师:手套不仅颜色丰富,形状也很多呢。

这些手套像什么呢?
生:半圆形的手套像一只瓢虫呢/这双像小鸟/这只手套五指分开,真像大树的树叉呢。

(2)脱一脱,体会手套的神奇变化
师:你们都带来小手套了吗?现在,请你和老师一起戴上左手的手套,高高举起。

谁来说说你的小手套长得什么模样?生:我的手套是露出指头的,蓝色的。

生:我的手套是四指连在一起的。

师:我们一起用小手套变一变魔术好不好?
师:现在,看老师变了。

咦,大拇指躲到哪里去了?(藏到手套里面去了)你觉得像什么呢?
师:好,下面老师数一、二、三,大家一起变。

123开始:(学生变手套)师:用你的小眼睛看一看你的手套像什么?
生:像小鸟,像兔子---比一比,探究手套的变形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下面看看老师这只手套都变了什么,是怎么变的?播放视频。

师:这只手套只剩下一根指头了,其它指头都藏到哪里去了?像什么?生:塞到里面去了,像斧头,像酒杯。

师:这只露出两根指头的手套,又像什么呢?生:(齐说)兔子。

师:这两只手套变化后分别露出了几根指头?又像什么?生:
这只手套露出了三根指头,像茶壶;这只手套像蝴蝶.师:茶壶的把子是怎么做的?生:把两根指头粘在了一起.
师:你能看出老师用什么方法变出了蝴蝶吗?他是把两根手指分别扎在了一起。

(演示用手套打结)板书,变形捆扎法
师:这只手套还是五个指头,现在请你帮帮它。

谁来帮它藏一个指头?(请学生来藏)老师也来藏一藏,有什么不同吗?生:可以整只指头藏进去,也可以只藏一半。

师:同学们看的真仔细。

手套国还有几位成员已经等不及和你们见面了。

生:猫咪,公鸡。

大象,金鱼。

师:你们看它们和老师刚才变的有什么不一样
(3)装饰填充让造型更生动
师:老师想请两位同学来帮忙给变形的手套来装饰、填充让它更漂亮更形象。

生:上台添加装饰、填充.
师:小朋友们装饰的真漂亮,老师也忍不住想装饰一个,你们看我装饰的这个和同学们装饰的哪个更好看呢?生:同学们的。

生:老师装饰的颜色单调,和手套的颜色太接近了。

师:对了,你看的真细心,同学们在装饰的时候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哦,要注意与手套的颜色有对比。

3学生创作:
师:手套国的国王听说你们已经学会了变手套的方法,发来了邀请函。

(出示邀请函)你想不想把手中的手套也变一变来参加手套国变形舞会吧。

4反思分析:
(1)利用情趣导入,是激发学生美术兴致的有效切点。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是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应格外关注的问题。

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情趣导入。

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手指操。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

引出了本课的正题:会变的小手套。

立竿见影,一下子浓厚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2)挖掘“求异素材”,是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关键。

在美术课上,注重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训练和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先让学生无意识的脱手套,在感受联想的基础上,体会手套的神奇变化。

进而出示了一组露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手指的各种形象,引导学生以概括的形象为发散点,联想到具体事物的形象(酒杯、兔子、茶壶、蝴蝶等),这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形象的必要基础。

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产生多种不同的想法和方法的能力。

在发散思维中,人们必须设想不同的答案。

我提供了五指系了丝带的手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让学生联想到了不同的事物(金鱼,,人,章鱼)让学生明白,同样造型的手套,转一转方向也有不同的创意。

我让学生不断转一转手中的手套,通过思维的发散,再次获得了新的形象,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不知不觉
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3)设立情境,是诱导儿童自主创作的金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爱做游戏的特点,创设了手套王国的故事、设计了手指操的游戏,让小朋友用手套变形做铺垫。

这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满腔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美术知识的熏陶:一只手套可以变化,多只手套组合也可以变化。

接着,我让学生欣赏魔术师用手套变出的螃蟹和牛,从而使学生通过掌握手套组合的方法,进一步拓宽了美术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