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世界古代史

合集下载

世界古代史九上 1——3单元

世界古代史九上 1——3单元

公元前18世纪统 一两河流域的是古巴 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 比。为了维护奴隶主 的利益,他制定了一 部法典,就是汉谟拉 比法典,“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就出自此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右图向我们形 象揭示印度社 会的什么现象? ( )D A、千手观音 B、氏族制度 C、佛教创立 D、种姓制度
罗马文明的兴衰
起源:罗马城的建立、BC754—BC753。
发展:罗马共和国时期、BC509—BC30。 鼎盛:罗马帝国时期、BC30—AD395。 衰落:西罗马帝国时期AD395—AD476,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 国末代皇帝被废黜,标 志着帝国的最后灭亡。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
出现 时间 民主 机构 实质

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是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 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 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 针这三件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 貌。”把这三件东西传到西方的是 √ A.印度人 B. 波斯人 C. 阿拉伯人 D.埃及人
波斯帝国:BC550——BC330 亚历山大帝国:BC330——BC320 罗马帝国:BC30——AD476 拜占庭帝国:AD395——AD1453(6世纪) 阿拉伯帝国:AD8世纪中期——AD1258 (8世纪中叶---9世纪中叶) 奥斯曼帝国: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 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 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 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 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明交往与文化传播的两种方式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世界古代史时间表1、远古时期:约50万年前,今天的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他们被称为“北京人”.约2万年前,在原来“北京人”活动的地区,生活着与现代人更加接近的“山顶洞人”.约5000年前,黄帝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2、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3、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商朝又被称为殷或殷商.4、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起义的国人赶走,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5、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6、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中国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被秦灭亡,巴蜀文明开始融入中华文明体系.公元前260年,秦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将白起坑杀赵军40万.此战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7、秦朝(前221—前20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8、西汉(前202—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于白登山,被迫实行和亲政策.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军攻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军攻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呼韩邪单于成婚.9、东汉(25—220)25年,西汉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中国的文字记录方式逐渐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王朝名存实亡.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曹操取胜,逐渐控制北方.208年,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10、三国时期(220—280)220年,曹丕称帝,废汉献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263年,魏军攻破成都,蜀汉灭亡.265年,司马炎篡夺魏国皇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11、西晋(265—316)280年,晋灭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316年,匈奴攻陷长安,西晋灭亡.12、东晋(317—420)317年,西晋王室后裔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史称东晋.353年,王羲之写就千古名篇《兰亭序》.383年,东晋与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在淝水决战,东晋获胜.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确定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格局.13、南北朝时期(420—589)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国号宋.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北方.524年,云冈石窟建成.14、隋朝(581—618)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国.中国进入又一次大一统时期.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至610年,大运河全线开通,北起涿郡,南到余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覆亡.15、唐朝(618—907)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开创了唐朝前期的繁荣局面,史称“贞观之治”.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成了汉藏友好的开端.690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称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他使唐朝达到了鼎盛,史称“开元盛世”.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走向衰落.16、五代十国时期(907—960)907年,朱温废唐朝皇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五代开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定国号为辽.17、北宋(960—1127)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979年,北宋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基本统一全国.1125年,在北方与北宋长期对峙的辽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亡.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虏走北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18、南宋(1127—1279)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杀害.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9、元朝(1271—1368)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正式称帝,次年定都大都(北京).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大都,开始在元朝17年的旅居生活.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20、明朝(1368—1644)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结束.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今东南亚和印度等地.1420年,北京皇宫即故宫营建完成,次年明成祖下令正式迁都北京.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于印度古里去世.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大败倭寇.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25年迁都沈阳并开始建设沈阳故宫.1630年,明崇祯帝中皇太极反间计,将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21、清朝(1644—1911)1644年,清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1662年,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83年,清朝平定郑氏政权控制的台湾,次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清朝结束.22、中华民国(1911—1949)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北京皇宫,次年成立故宫博物院.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1937年,日军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23、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由于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十年内乱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1997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2008年,中国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补充:中华民族自公元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事迹: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灭亡。

世界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编

世界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编

世界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编【篇一】世界古代史(一)人类的形成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到人)。

2.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三)西方文明之源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4.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5.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

(五)中古欧洲社会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3.改革结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基督教。

(六):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希波战争:为纪念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中的长跑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⑴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⑵古代世界的三大战争:希波战争、亚力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阿拉伯数字;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

2.亚欧商业往来的途径:丝绸之路。

3.阿拉伯的辉煌文化:创立完整的代数学;巴格达医院院长阿齐斯写成外科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医生依本西拿著有《医典》。

4.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典型人物:马可波罗完成《马可波罗行纪》。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资料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资料

九上历史简答题(世界古代史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1,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理由是什么?答: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为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古埃及天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使用的早期文字是?答:(1)太阳历;(2)象形文字3,金字塔的最初功能是?最大的金字塔是?金字塔有何象征意义?答:(1)埃及法老的陵墓;(2)胡夫金字塔;(3)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法老无限权力的象征。

4,金字塔越修越小说明了什么问题?答:反映了古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指的是哪里?苏美尔人最早发明的文字是?天文学上有何成就?答:(1)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楔形文字;(3)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阴历2,汉谟拉比通过什么手段治理国家?《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图案有什么象征意义?答:(1)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2)君权神授3,《汉谟拉比法典》有什么重要的地位?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答:(1)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奴隶主阶级4,在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方面的规定,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古巴比伦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的权威,这说明了什么?答: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5,《汉谟拉比法典》有何意义?答: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三课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哪里?古印度文明早期遗址代表有哪些?答:(1)印度河流域;(2)摩亨佐·达罗、哈拉帕2,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文明成就有哪些?答:(1)孔雀王朝时期;(2)佛教、阿拉伯数字3,古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由什么人建立?其实质是什么?答:(1)种姓制度;(2)雅利安人;(3)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综述世界古代史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东西方文明在和平交往中伴随着暴力冲突,东西方文明猛烈地碰撞、交融。

(1)政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先后步入奴隶制社会;5世纪中后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古希腊、古罗马开创了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先河,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法制制度的源头。

(2)经济: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海洋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商品经济;9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起,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3)文明交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等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先后诞生并向外传播;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专题05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近代史)中考历史核心考点必背知识清单

专题05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近代史)中考历史核心考点必背知识清单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2)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 3)商品经济活跃:对租赁、雇佣、交换、 借贷等方面作出规定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的成文法典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阴历: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考点03古印度文明
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3世纪到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出 现早期文明:哈拉帕、摩亨佐・达罗遗 发展概况 址→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建国→ 公元前324年—前187年孔雀王朝是古印 度文明鼎盛时期
考点12 西欧中世纪城市
城市兴起
时间 原因
背景
城市 方式
10世纪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城市受封建领主控制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自治 自治标志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城 斗争 结果
13C,许多城市取得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或自治城市)

典型
法兰西琅城起义
封臣义务:忠诚;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 君
内容 封君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

全;提供保护
臣 特点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等级森严,层层分封;逐级保护

和负责。

(1)奠定了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基础,促使以土地为
影响
纽带的封建制度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 (2)封建主仰仗经济和武装力量,割据一方,封建主
社设 专业 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置 课程 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课程 的要求。
西特欧点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为欧洲教育和学术
影响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初三历史涵盖了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

一、世界古代史1、古代埃及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其代表性的文明成果包括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等。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2、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文明诞生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主要有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等。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是其重要特征。

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佛教在公元前 6 世纪诞生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4、古代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其城邦制度独具特色,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中的代表。

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公民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斯巴达则崇尚武力。

古希腊的文化成就辉煌,如哲学方面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学方面的《荷马史诗》;建筑艺术方面的雅典帕特农神庙等。

5、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公元前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深远,如《十二铜表法》。

二、世界近代史1、文艺复兴14 世纪兴起于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

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8 年,“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的结束。

九年级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点古代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人类社会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九年级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点包含了世界各个地区在古代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对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九年级世界古代历史知识点进行全面的介绍。

1. 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人类开始使用石头作为工具和武器。

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有非洲的奥尔达旧石器遗址、亚洲的周口店遗址等。

2. 文明起源文明的起源主要指的是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早期的农耕文明主要出现在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代表性文明有中国的夏、商、周等朝代,以及印度的印度河谷文明。

3. 亚述帝国亚述帝国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一个重要政权,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

亚述帝国的最辉煌时期是在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其首都亚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4.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古代伊朗地区的一个大帝国,由波斯人统治。

波斯帝国的最辉煌时期是在公元前5世纪,其国王居鲁士大帝征服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5. 奥古斯都帝国奥古斯都帝国是古罗马帝国的初期,由奥古斯都(前名奥克塔维安)建立。

奥古斯都帝国开始了罗马帝国的帝制时代,为后来的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张和国力增强奠定了基础。

6.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起源于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建筑物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同时古埃及的法老、重阳仪式和葬礼仪式等也极具特色。

7. 印度的古代王国古代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王国和帝国。

其中,印度的孔雀王朝、摩揭陀王朝以及德里苏丹国等都对印度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8. 古希腊城邦古希腊城邦是古希腊的政治和文化单位,每个城邦相对独立,都有自己的政府和法律体系。

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对后世的欧洲文明、哲学和政治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9.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是古代罗马的最高统治组织,历经共和、帝制两个阶段。

中考复习:世界古代史

中考复习:世界古代史

(2012·江苏)世界文明的传播有和平交 流和暴力冲撞等多种途径。下列文明交 流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 ②马可·波罗东游 ③鉴真东渡 ④大英博物馆陈列 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1·海南)元朝时到过中国,他的一本游 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渴望,他是( ) A.马可·波罗 B.亚历山大 C.亚里士多德 D.屋大维 (2011· 株洲)小强的家人计划到北非某国 家旅游,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一张反映该国古 代文明的图片,请你判断小强的家人旅游目 的地是( ) A.印度 B.伊垃克 C.埃及 D.伊朗
⑵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
《汉漠拉比法典》是西亚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 国的文明成就。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漠拉比为了维护 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此法典。 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意义: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①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 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各个不同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 个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 ②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 利、吠舍、首陀罗。 ③影响: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 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罗马城 → 罗马共和国 → 称霸地中海→ (前8世纪)(前509年) (前2世纪)
罗马帝国→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 (前27年)(395年) (476年)
二、中古欧亚文明
(1)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名称 人物 时间 孝 德 天 皇 七 世 纪 中 期 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 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 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 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 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 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 收取赋税。 影响

九年级历史世界古代史

九年级历史世界古代史

中世纪城市兴起和市民阶层壮大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中世纪时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许多城市逐渐兴起。这些城市成为商业、手工业和文化中心 ,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
市民阶层的壮大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市民们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其他职业,积累了财富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 地位。
城市与封建主的关系
与融合。
古代文明的传播范围
02
通过陆路和海路贸易,古代文明传播到欧亚非大陆各地,形成
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古代文明交流的影响
03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科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传播与
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02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CHAPTER
希腊城邦制度及民主政治
城邦制度
希腊城邦制度是其政治制度的基 础,各城邦独立自治,互不干涉 内政,拥有自己的军队、法庭和
03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CHAPTER
西欧封建制度形成与发展
01
封建制度的形成
9-11世纪,西欧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封君封臣制
度、农奴制度等成为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03
封建制度的发展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西欧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 度。各级封建主之间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农奴成为封建主的私有财 产。
罗马帝国的扩张
使罗马文化在欧洲得到广泛传 播,对欧洲历史和文化产生深 远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 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球史观的重要性
全球史观有助于我们更 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的 发展进程和各文明之间 的互动关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古代史复习【课件】(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古代史复习【课件】(23张PPT))
• 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 伊斯坦布尔。
•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 占庭文化,也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 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1.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________定为国教。最强大的 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建立者是________。 843年后,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的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国家。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 从10世纪开始,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城市 居民常用的反抗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 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 里取得“特许状”。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 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 在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 朵。”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 育自主权。
•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11世纪,这 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标志 着欧洲进入封建制度,即中世纪时期。
•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
•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法兰克王国一分为 三,形成以后的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了解 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 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典型代表。罗马代表性建筑有大 竞技场、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
•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探讨人的灵魂、美 德和幸福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 ②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成文法,称为《________》。在 2世纪________地跨亚非欧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九年级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古代史复习提纲一、上古史:(公元5世纪前)1、大河文明:①古埃及:公元前约3500-公元前525;尼罗河;权利象征——金字塔②新月沃地:公元前3500——前18世纪古巴比伦统一——前7世纪新巴比伦-公元前538;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汉莫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③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2、海洋文明:①希腊半岛:Ⅰ雅典: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的繁荣(西方文明Ⅱ斯巴达之源)②罗马:公元前509年,共和国——前2世纪,三次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帝国——2世纪,规模最大——395年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3、古代战争:①希波战争:波斯: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攻打印度河、统一两河流域,攻破古埃及,占有小亚细亚——出征希腊,战败。

②希波战争后,希腊繁荣,前5世纪后期,希腊半岛内战,由盛转衰③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打败希腊联军,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有两河流域,到达印度河。

④罗马扩张:前2世纪,三次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帝国——2世纪,规模最大二、封建化(5—15世纪)1、亚洲:①日本:7世纪,大化改新②阿拉伯国际,7世纪,伊斯兰教起着促进作用2、欧洲:①西欧:法兰克王国,5世纪建立,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形成等级制度。

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③10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市民阶级形成,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条件。

三、文明传播:1、传播方式:暴力冲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扩张、蒙古的扩张……友好往来:阿拉伯人的商业往来,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鉴真东渡……2、战争与文明传播关系:和平交往作用:看待不同文明:四、古代文明发展:1、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2、宗教:三大宗教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传播发展3、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4、文学戏剧:荷马:《荷马史诗》,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阿里斯托夫:“喜剧之父”;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里面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世界古代史1.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国王的陵墓:金字塔。

2.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3.古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4.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

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

5.伯利克里在位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城邦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政,妇女.奴隶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6.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

7.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

9.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

10.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教皇和教会。

11.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突:希波战争(“马拉松长跑”为纪念希波战争的英雄菲迪皮茨)。

12.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和传播:。

13.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

14.三大宗教的共同点:忍耐顺从.平等。

二、世界近代史1.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人)。

3.最先到达美洲的西方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

4.最先到达印度的西方航海家:达·伽马。

5.最先进行环球航行的西方航海家:麦哲伦(路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6.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

7.最先探寻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也称为“光荣革命”)。

10.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的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之战。

12.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国庆日:7月4日)。

历史初中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背诵资料

历史初中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背诵资料

世界古代史背诵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二、古埃及文明的出现和发展1.约前3500年出现了奴隶制小国,约前3100年初步统一。

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2.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3.前525年被波斯所灭,后又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三、古埃及的文明1.金字塔①用途:法老的陵墓②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③意义: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象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3.天文学上制定太阳历,医学上制作木乃伊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早期状况:约前3500年出现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彼此征战不休。

曾短暂统一,但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3.文明表现: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制定了阴历。

两河流域实行60进位制二、古巴比伦王国1. 汉谟拉比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最强盛的时期,他统一两河流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2.《汉谟拉比法典》(黑色石柱、王权神授、楔形文字、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1)内容: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①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③商品经济比较活跃(2)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2.约前23世纪左右出现了早期文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遗址,后不明原因衰亡3.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在印度北部建立许多小国4.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的鼎盛时期,除印度半岛最南端外基本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5.印度有黄金之国和大象之国之称。

世界古代史(九年级上册)

世界古代史(九年级上册)

世界古代史(九年级上册)
主题一:1.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 2.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3.古希腊, 4.雅典民主政治,(1)古埃及:金字塔,陵墓大河流域:尼罗河(古埃及),西方文明发源地伯利克里,民主政治的高峰(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河(古印度)雅典全体男性公民
第一部,成文法典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3)古印度:种姓制度黄河、长江(中国)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主题二:1.大化改新, 2.西欧城市的兴起,
7世纪,仿照隋唐,内容,市民阶级,早期资产阶级
影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主题三:1.马可·波罗和阿拉伯数字, 2.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 3.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 4.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1)马可·波罗:13世纪(元朝)(1)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1)暴力冲撞
《马可波罗行纪》希腊取胜(2)和平交流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2)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
(2)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地跨三大洲,定都巴比伦
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主题四:1.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2.阿基米德,
(1)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成就: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传播:向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
向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
(2)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
耶稣——救世主
(3)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
默罕默德。

初三历史知识点梳理

初三历史知识点梳理

《初三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过去,也指引着未来。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更能拓宽视野,培养人文素养。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初三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一、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人还发明了象形文字,制定了太阳历。

2.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4.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时期达到顶峰。

古希腊的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如荷马的《荷马史诗》、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帕特农神庙等。

5.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经历了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两个时期。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世界近代史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 14 世纪至 16 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

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 新航路开辟15 世纪至 17 世纪,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新航路。

代表人物有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8 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九年级历史上册背诵清单(世界古代史部分)

九年级历史上册背诵清单(世界古代史部分)
文学
文学瑰宝《天方夜谭》,也叫作《一千零一夜》
传播者
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古代东西方曾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①波斯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罗马帝国④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⑤阿拉伯帝国 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影响
①日本进入长达700年之久的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②天皇天皇成为礼仪性摆设。③形成了武士道,武士只效忠自己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兴起
创教背景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没有统一,部落众多,盛行多神教
时间人物
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创教地点
麦加
封臣义务
①对封君要忠诚 ②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
封君义务
①封君不能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②封君必须保护封臣
结果
11世纪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附庸
每个领主只可以 管辖自己的附庸 但无权管辖自己 附庸的附庸
查理曼帝国
建立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800年,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王国
居民组成
领主和佃户组成,佃户包括农民和农奴
土地种类
自营地
属于领主,直接经营
份地
佃户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每周三天即可获得
共用地
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庄园法庭
庄园主持
主持法庭的的是领主或管家
特点
庄园法庭没有专门工作人员,开庭时间、地点不固定
惩罚手段
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审判依据
6世
纪前
日本
时间
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
统治措施

世界古代史九年级上

世界古代史九年级上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大事年表(初中九年级上)时段时间事件作用/地位原始社会时期距今约 二三百万年原始人类早期人类形成,原始农耕生产生活奴隶社会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小国文明出现: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阴历;60进位制公元前3100年左右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文明成就: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约公元前23世纪南亚次大陆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文明代表:梵文;种姓制度;佛教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夏朝建立文明代表:甲骨文;世袭制;青铜器公元前8世纪希腊地区出现城邦(小国寡民)奴隶制民主政治(成年男性公民参政,公民大会,津贴制度)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佛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随着佛教向外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奴隶主贵族专政(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保民官)法制(《十二铜表法》)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开始融合东西方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印度文明交汇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征服了希腊,继承了希腊文化并发扬光大,造就了欧洲文明1世纪基督教诞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创立,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信仰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广泛传播,发展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宗教封建社会时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罗马废墟上的新文明(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城市。

大学)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默罕默德利用伊斯兰教推动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统一,618年中国唐朝建立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开始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相对落后)8世纪中期横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展,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三大世界性宗教)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三国彼此不存在隶属关系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现代教育的奠基时段时间事件作用/地位13世纪末英国议会产生议会是立法机关,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西欧往东航行,到达印度的良好希望1492年哥伦布“发现 ”美洲西欧往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加强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的联系资本主义 社会时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斯图亚特王朝反动的封建专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 ”非暴力的宫廷政变,赶走专制国王,议会主导政局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欧洲封建势力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

九年级部分世界古代史一、上古人类文明1.亚非文明出现国家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产生时间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8世纪约公元前2500年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成果金字塔(权力的象征)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易混警示】种姓制度中,国王并不是第一等级(婆罗门),而是属于第二等级,是刹帝利。

2.西方文明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雅典民主政治高峰伯利克里时代(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特点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政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影响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局限性只是少数人(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公元前509年建立→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布匿战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易混警示】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但在古代历史上,希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易混警示】雅典民主政治中,有权利参与政治的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未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均无参政权利。

二、亚欧封建社会(中古文明)1.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改革者孝德天皇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启示要学习日本善于学习先进文明的精神,善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要坚持当前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温馨提示】大化改新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古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易混警示】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不是国王,而是教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选择题
1.作为历史遗存,《汉莫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主要是:通过它,我们可以了
解()
A.古埃及社会状况
B.古印度社会状况
C.古巴比伦社会状况
D.古希腊社会状况
2. 2010年10月3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某国,第二天,在该国的议会发
表演讲,赞扬该国有着久远而辉煌的文明,有“恢弘神奇的克诺索斯迷
宫,壮美粗犷的迈锡尼遗址,雄伟精致的雅典卫城”,令人神往。

据此可知,他访问的国家是()
A.土耳其
B.希腊
C.意大利
D.德

3. 符合“小国寡民”、“人权主义”、“轮番而治”特点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
代雅典
4. 下列有关布匿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于罗马帝国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
B.是罗马征服地中海的关键一站
C.给罗马带来巨大财富
D.是一次历时长且十分残酷的古代战争
5.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此人是()
A.伯利克里
B.凯撒
C.亚历山大
D.
屋大维
6.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写道:“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
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

”下列能够成为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的是()
A.大化改新
B.阿拉伯的扩张
C.希波战争
D.亚
历山大东征
7. “伊斯兰教,起初,她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
神源泉。

”这里所说的“封建帝国”指的是()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
拉伯帝国
8. 小明想了解中古时代中东国家的社会状况,他需要翻阅下列哪部着作
()
A.《天方夜谭》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
《荷马史诗》
9. 下列是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②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
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
①②③
10.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在伯利克里时代的雅
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议

1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
化”。

其中“汉化”是指()
A.汉莫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
D.种
姓制度
12.下列属于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方式的是()
①用金钱赎买②复兴城市③建立一批最早的大学④武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查理·马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土地国有制
B.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C.建立封建等级制度
D.加强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14.小刚对古代希腊戏剧非常感兴趣,你可以让他阅读下列哪一人物的传记
()
A.荷马
B.索福克勒斯
C.阿基米德
D.亚
里士多德
15.这是一座典雅的哥特式建筑,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高而尖,正面有三重哥特式
拱门,门上有犹太人和以色列的28位国王的全身像,大作家雨果在他的小说中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根据描述判断它是()
A.北京圆明园
B.巴黎圣母院
C.罗马剧场
D.麦
加大清真寺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材料一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教士们大概是仅存的罗马遗民,掌握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教老虎上树的本事,奉行愚民政策,而初来乍到的日耳曼人也没有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贵族们继续狂饮和比武,农民只会种地。

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可想而知。

(2)根据材料二,说说造成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3)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中古欧洲的文化背景,说说你对恩格斯这句话的理解。

12、材料一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材料二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材料三《印度快报》曾报道:一个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

(1)材料一说明了古代印度社会有何特点
(2)材料二揭示了怎样的现实
(3)材料三的事实主要说明了什么
(4)你认为要克服种姓制度带来的影响,印度人民需要怎样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