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幼小衔接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成功案例分享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成功案例分享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成功案例分享
幼儿园和小学是教育阶段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幼儿从游戏中逐渐转向学习,这需要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一定的衔接。
幸运的是,许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幼小衔接,这里就分享一下南京市某幼儿园和小学的成功案例。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幼小衔接,重要的是学校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及相互配合。
该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有一支由多名教师组成的“幼小衔接小组”,负责两个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在该小组的带领下,两个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活动以确保良好的幼小衔接。
针对幼儿园孩子的特点,小学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幼儿园毕业生升学要求,并将这个要求向幼儿园家长进行彻底的宣传。
同时,小学改进了入学适应性考试的规定,要求能够体现幼儿园教育特点的试题。
此外,在幼儿园教育对小学生活的“连续性”上,两个学校也有所创新。
比如,小学会邀请幼儿园教师在小学开展“家长会”活动,让幼
儿园家长可直接了解小学的情况和教育理念,使家长和孩子能及时地适应小学生活的变化和要求。
此外,幼儿园和小学也联合开展了一些专业的教育活动。
借助小学资源,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讲座。
通过讲座,幼儿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小学教育,在幼儿园落实小学的教育理念。
总之,一个有效的幼小衔接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之间需要形成协作、沟通和配合,以便促进教育体系的连续性。
该成功案例展示了学校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以建立良好的幼小衔接。
国内外在幼小衔接方面有成效的案例
国内外在幼小衔接方面有成效的案例一、国内幼小衔接成效案例。
1. 上海市幼小衔接项目。
在上海的很多幼儿园和小学,他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幼小衔接活动。
比如说,幼儿园会组织大班的小朋友定期去附近的小学参观。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在上海的一所幼儿园,他们大班的时候去小学看哥哥姐姐们上课、做课间操。
小朋友们回来后可兴奋了,对小学充满了向往。
小学呢,也很贴心。
他们会派低年级的优秀教师到幼儿园开展一些简单的幼小衔接课程,像趣味数学启蒙课。
老师不会讲那种很枯燥的数字计算,而是用好玩的小动物卡片来教小朋友比大小、数个数。
这种方式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提前接触了小学的知识内容,而且不会觉得有压力。
而且,上海的教育部门还组织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共同教研。
幼儿园老师能了解小学的教学要求,小学老师也能明白幼儿园孩子的学习特点。
这样一来,两边的教育就衔接得特别好。
就像两座原本有点距离的桥,通过共同教研这个纽带,完美地连接在了一起。
2. 南京某幼儿园与小学的幼小衔接联盟。
南京有个幼儿园和小学组成了幼小衔接联盟。
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会调整作息时间,逐渐向小学靠拢。
他们把午睡时间稍微缩短了一点,增加了一些类似于小学课间休息的小活动。
小朋友们可以在这个时间里自己整理文具、看绘本或者和小伙伴聊天。
小学方面呢,会在入学前为即将入学的孩子和家长举办专门的入学准备营。
这个入学准备营可有趣了。
他们会带着孩子们熟悉校园环境,从教室到操场,从图书馆到厕所,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而且还会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校园规则,像见到老师要问好,上课要遵守纪律之类的。
同时,对于家长,学校会开展家长学校,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比如怎么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就像给家长们一本育儿秘籍,让他们在孩子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不再迷茫。
二、国外幼小衔接成效案例。
1. 德国的幼小衔接。
在德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
德国的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幼小衔接知识全知道上小学必备学前必会内容
幼小衔接知识全知道,助力孩子轻松入小学一、数学知识储备(一)数字基础幼小衔接阶段,让孩子扎实地认识数字 1-100 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后续展开各类数学学习的基石。
首先是熟练数数,按 1-100 的顺序数数,比如孩子们可以从 1 开始,依次数出 1、2、3、4、5……逐步数到 100,这需要反复练习,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同时,还要掌握 5 的倍数间隔数,像 5、10、15、20……以及 10 的倍数间隔数,如 10、20、30、40……通过这样不同方式的数数练习,能增强孩子对数字顺序和规律的感知。
数字书写规范同样不容忽视,在幼小衔接阶段就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数字通常要写在田字格中,按照正确的占格要求来书写,例如数字“1”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稍微向右倾斜;数字“2”起笔在左半格,转折处要圆润等等,规范的书写不仅有助于孩子书写的工整美观,也能让他们在入学后更好地适应数学书面作业的要求。
只有让孩子把数字基础打得牢牢的,才能更顺利地进入到后续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学习中,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数的特性在幼小衔接数学知识中,了解 20 以内单双数的区分以及相邻数的概念,对孩子进一步理解数字间的关联和特性很有帮助,能够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对于 20 以内单双数,单数指的是不能两两配对的数字,像 1、3、5、7、9、11、13、15、17、19;而双数则是能两两配对的数字,比如 2、4、6、8、10、12、14、16、18、20。
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准备一些小木棒,让孩子两个两个地分一分,能正好分完的数量对应的数字就是双数,分完后还剩下一个单个的数量对应的数字就是单数。
相邻数,就是比一个数多 1 或少 1 的数。
例如,6 的相邻数是 5 和7,12 的相邻数是 11 和 13。
为了让孩子更清晰地理解,可以引导孩子画图,在纸上写出一个数字,然后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分别写出相邻的数字,这样直观的呈现能让孩子轻松掌握相邻数的概念。
三场教师“圆桌会议”背后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和谐课程”中科学幼小衔接的课程建设
三场教师“圆桌会议”背后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和谐课程”中科学幼小衔接的课程建设文/丁卫丽 江苏省南京市新世纪实验幼儿园一、教研背景(一)圆桌会议是什么我园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等理论指引下,在课程实施中探索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谓之“和谐课程”。
教师圆桌会议是我园园本教研的一种形式。
我们以开放平等的态度,通过团队讨论、分享、协商,共同形成“对话”式决议。
我们通常选择一些需要多方“对话”的内容作为圆桌会议的核心话题。
(二)做过十年的主题活动为什么还要“研”“读书节”是我园“和谐课程”大班的主题。
通过生活、游戏、教学、圆桌日、仪式日等综合性活动,延续幼儿园至家庭、社区的课程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
一个做过十年的主题活动,为什么还要进行课程审议及相关教研呢?其一,随着我园“和谐共生”课程价值追求的确立,我们看待课程现象的视角也发生了改变。
其二,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来理解和吃透文件。
(三)教师圆桌会议“研”的目标是什么园本教研需要研究儿童,如何引领教师研究儿童?还需要研究教师。
首先找准核心的实质性问题,其次采用适合本园教师的方式,共同总结适宜的原则、模式、路径等,最终形成稳定的观念、价值取向。
本期教研希望以“读书节”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沉浸式的研讨现场,借鉴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来思考课程问题、教研问题,最终实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目标,使之不仅能作为幼小衔接的学习准备,而且具有持续性发展的可能。
实现教师真正理解阅读不仅具有作为主题活动的价值,更对儿童心智成长和人格形成具有意义。
通过再议“阅读活动”,深思“幼小衔接”,审视“教研现场”实现课程建设对于幼儿、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二、案例回顾系列化沉浸式圆桌会议现场,直面核心问题(一)教研准备1. 对幼儿、家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已有经验问题一:“ 喜欢的书被别人拿(借)走了,怎么办?”教师:这件事可能发生在阅读区看书或图书馆借书过程中。
浅谈幼小连接
我们先从幼儿园与小学两类教育机构进行比 较,看这种不适应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八个不一: 1、学习时间不一(幼儿园1小时,小学3-4小时)
2、生活制度不一(幼儿园是活动学习相结合, 小学只有活动课才能让孩子动起来。) 3、生活环境不一(幼儿园里的布置美观、形象 和富有儿童情趣。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使幼儿 感到枯燥。)
如何做好 幼小衔接工作
请您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
谢谢合作 !!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包红萍老师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德育处主任 江苏省优秀班主任研修班 成员及发言代表 南京市教育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会员 玄武区家庭学校讲师团 成员 南京市小学科研型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成员
识字
就让孩子发挥多大潜能),从而能够提前
识字,提前进行阅读。
具体做法 : 在环境中识字
(1)学习环境(教室、校园、同学名字)包括认
识自己的名字,了解名字的由来,说说名字里的
故事,让孩子们相互进行交流,有条件的制作名
片,在相互认识中识字。认识课程表、课本。
(2)生活环境(认站牌、路牌、店名、门票) (3)活动环境(逛超市、玩数码宝贝卡片、读谜 语、绕口令等),并进行剪贴,集中识字。
曾获得的荣誉称号:
江苏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 玄武区“首届斯霞式人民教师” 区“十佳青年教师” 区“优秀中队辅导员” 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区“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区“优秀中队”的荣誉称号。 曾在锁金一小、珠小、逸仙等小学,北小附属幼儿园、市 级机关幼儿园、南京军区幼儿园、八一幼儿园等做专题讲座。
4、生活内容不一(幼儿园:游戏,小学:学习)
教育论文《浅谈幼小衔接》
教育论文《浅谈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小学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
因此,幼小衔接问题成为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同时也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二、幼小衔接的问题学生在新的生活、研究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研究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仅是研究环境的转换,研究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幼儿在生活上和研究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三、如何加强幼小衔接工作为了让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需要加强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探讨怎样使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的方法和途径。
如果在幼儿阶段开始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就会使得更多的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受到更小的影响,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幼小衔接意识和能力,建立幼小衔接的桥梁,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幼小衔接是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长远发展。
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和幼儿所参与的活动,旨在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的研究环境做好准备。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需要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
幼小衔接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的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若幼小衔接不顺利,孩子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研究成绩。
幼小衔接优秀案例一等奖
幼小衔接优秀案例一等奖
近日,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协会、中国教育杂志社联合评选出了幼小衔接优秀案例,其中一等奖被授予了一所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小学。
该小学在幼小衔接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评选委员会的高度认可。
他们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衔接机制,使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减少了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难度,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节奏。
具体来说,该小学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顺应幼儿的特点,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建立了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将幼儿园阶段学习的内容与小学课程紧密衔接,为幼儿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三、通过家长会议、家访等方式,积极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定期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幼儿的优缺点,为后续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以上措施的实施,使得幼儿与小学的衔接更加顺畅,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小学在幼小衔接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学习。
- 1 -。
2023年幼小衔接工作总结精选15篇
2023年幼小衔接工作总结精选15篇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__X区__X学校作为一所集幼儿园和小学于一体的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工作,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不仅使学生和家长受益,也使__X学校成为了潍坊市幼小衔接试点园(校)。
作为潍坊市幼小衔接试点园(校),合校更感到肩上责任之重大,从领导班子到基层教师深入探讨、积极研究,进一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幼儿园——寓教于乐学本领体育运动强体魄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吹雨打,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适量的的户外体育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幼儿的兴趣,巧妙的将跑、钻、爬、攀、滑、翻、滚、荡等功能性动作融于游戏之中,赛龙舟、毛毛虫、钻套圈……为幼儿量身定做的各种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他们的体魄,更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后期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黏土塑型炼思维粘土作为三维空间艺术,最能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
从小班动手搓一些简单的形状到中班、大班复杂的捏、揉、按、压等,黏土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化出各种形状,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孩子的手指进行了大量的运动,提升了手指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度,不知不觉中让大脑得到充分锻炼,越玩越聪明。
传统文化润心田泱泱华夏五千年,经典文化万万千。
传统文化的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却不是单纯的说教,也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根据现阶段幼儿的特点,通过时令节气、地方习俗等潜移默化、润浸于心。
清明节碰蛋、画蛋;端午节放艾草、包粽子;中秋节做月儿;重阳节身体力行的敬老、爱老活动……小学——科学过渡促提升巧手叠衣会自理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纳、整理技巧,进入小学阶段,就得将他们之前所学的.技能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做到真正的自理了。
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满教室乱放的衣服归于整齐,基于此,叠衣服比赛开始了,老师先示范如何正确叠放衣服,然后请学生自己练习,再分小组比赛,几轮比试过后,学生学会了叠衣服,也知道了要保持教室整洁,将叠放好的衣服放到指定位置。
陈鹤琴幼小衔接思想的历史考察与实践意义
陈鹤琴幼小衔接思想的历史考察与实践意义作者:刘军豪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06期【摘要】陈鹤琴认为,幼小衔接无论对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或是儿童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陈鹤琴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实验为路径、以发展评价为基础,初步构建其幼小衔接观,并在鼓楼幼稚园和活教育实验中贯彻推进。
陈鹤琴幼小衔接思想是中国学前教育先驱基于本土国情开展的科学探索,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小衔接理论提供了理论滋养与实践参照。
【关键词】陈鹤琴;幼小衔接;儿童中心;课程实验【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4)06-0019-05幼小衔接不是一个新话题。
早在1926年,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的陈鹤琴就提出“幼稚园与小学衔接的问题,非有圆满解决不可”。
〔1〕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更是引发了对于幼小衔接话题的集中、高强度关注。
以“幼小衔接”为关键词在相关平台检索2010年至今的文献发现,年发文量从两位数跃升至近年的三位数、四位数,其中2023年的发文量是2010年的16倍之多,而学前教育学科贡献了近七成的研究成果。
幼小衔接受到如此高度、广泛关注,既有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驱动,更有学前教育政策变革的外部动力助推。
这是一个复杂、多元、动态的研究场域。
因此,有研究者基于近十年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回顾提出“深入探讨幼小衔接的中国问题”的建议。
〔2〕探讨幼小衔接的中国问题,须回顾反思幼小衔接的中国经验。
作为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且通过实践办学探索了幼小衔接的策略路径,其中一些主张在当下仍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聚焦陈鹤琴幼小銜接思想的基本内涵,对陈鹤琴幼小衔接的实践探索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小衔接理论提供滋养与参照。
一、陈鹤琴对幼小衔接问题的初步认识1.重视幼小衔接是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早年留学经历塑造了陈鹤琴在教育实践探索上的国际视野。
虞永平:科学的幼小衔接关键是什么
虞永平:科学的幼小衔接关键是什么虞永平:科学的幼小衔接关键是什么幼小衔接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很多家长在焦虑,不少幼儿园老师有困惑。
科学的幼小衔接应该是怎样的?幼儿园、小学、家长应该如何做?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认为,只要幼儿园老师积极鼓励,小学老师笑脸相迎,家长真心陪伴,就能顺利地实现幼小衔接。
幼儿园中的幼儿转变成小学里的小学生,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这是儿童在人生的长坡上继续前行的一个里程牌。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幼儿园教育本身就有为入小学做准备的功能,小学也有创造积极氛围、改进课程与教学,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的责任。
因此,只要幼儿园老师积极鼓励,小学老师笑脸相迎,家长真心陪伴,就能顺利地实现幼小衔接。
但是现今,幼儿衔接成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很多家长在焦虑,不少幼儿园老师有困惑,很多幼儿的生活被扭曲。
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有偏差,过于强调甚至夸大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和差异,对幼儿有过高的期待,过于强调了知识准备。
少数小学的变相入学考试、部分家长对幼儿学习的错误认识、有些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以及一些社会机构的不正确引导,使幼小衔接工作人为的复杂化、神秘化了,幼儿入小学似乎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
因此,一些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变质了,变成了知识灌输和超前训练;一些家长用小学和小学老师恐吓孩子,社会机构以提前学习、强化训练为内容的入学准备培训大行其道,甚至一些地方部分大班幼儿春季学期处于“请假”的状态中,拼音、写字及小学数学成了一些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家长耗费了大量的经费,幼儿被迫在不同的幼小衔接班之间赶场,其实,这一切大可不必,正常的入学准备幼儿园都能做到。
科学的幼小衔接,要求幼小协同,家园、家校配合,关键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要了解、理解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共同营造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氛围,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让幼儿成为小学生活的向往者,成为小学学习主动的准备者,让入小学不再成为困扰幼儿的因素,而是成为促进幼儿成长的动力。
幼小衔接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与评史春妍
幼小衔接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与评史春妍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帮助我校教师全面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力和实践力,实验小学北校区语文、科学教师于7月27日-28日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力求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将新课程标准精神落实到自身的课堂实践中。
我校部分教师在校集中学习,外县教师在家进行线上学习。
7月27日上午,语文学科观看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春老师的示范课《基于大单元教学》并聆听题为《基于任务群思想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报告。
下午,一起学习了全国基础教育创新型优秀教师高子阳老师的专题讲座《新课标新课堂新明师》。
两位老师用生动简洁的语言结合具体案例向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应该如何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单元任务与活动,进而通过大单元任务群实现自由、开放、自主的课堂生态变革。
科学老师们上午在李霞老师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收获满满,她依托教师怎样备课、课堂细节怎样处理等来具体化新课标的修改,在具体实践中引导我们这些新手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调整。
施昌巍老师则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基于“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示范课,通过点评此节课导入示范性教学。
就《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设计》这一内容为我们做了重点讲解。
7月28日上午,陕西省语文教学能手蔡玉蓉老师的报告《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施策略》从课标新增跨学科学习的原因、新时代人才成长需求、跨学科学习的设计理念、跨学科学习的突围路径、跨学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对跨学科教学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在刘雪红老师的讲解中,大家加深了对科学学科的理解,刘雪红老师先从作业设计的角度切入,提示新手教师线上教学并不是因为疫情不得已为之的办法,线上教学固然有交流不及时不到位的缺点,但通过教师合理统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改善。
接着以科学素养为基础展开作业设计的报告。
报告中通过大量的科学作业实例来说明作业要区别于传统作业,必须凸显学科特点,科学作业要有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多样性等。
南京市关于幼小衔接的文件名和内容
南京市关于幼小衔接的文件名和内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涉及对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和背景进行介绍。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进行编写:概述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幼小衔接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过程,旨在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使他们能够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
幼儿园注重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而小学则更注重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因此,幼小衔接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南京市作为一个发达的城市,对于幼小衔接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幼小衔接的政策和文件,旨在推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并加强幼小衔接的管理和指导。
这些政策和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南京市为例,对幼小衔接的背景和相关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将介绍幼小衔接的背景,探讨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着重介绍南京市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分析其目的、内容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政策和文件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南京市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总体而言,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市关于幼小衔接的文件名和内容的分析,探究幼小衔接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幼小衔接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介绍关于南京市幼小衔接的文件名和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以及文章的整体结构。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从幼小衔接的背景和南京市幼小衔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了关于南京市幼小衔接的文件名和内容的建议。
2022幼小科学衔接分析报告
2022幼小科学衔接分析报告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各地陆续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遴选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坚持尊重儿童发展特点,集中破解衔接难点,分阶段、多途径推进幼小科学衔接落地落实。
2022年9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全面铺开,时至今日,各地交出了怎样的答卷?我们分析了全国多个地区的典型做法,尝试从政策与理念、幼小课程、联合教研、家园校共育四个方面对幼小科学衔接进行梳理,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政策先行:完善科学衔接机制改革,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摸着石头过河。
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园(校)的共同努力下,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和各地的实施方案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幼小科学衔接的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关键词:试点示范,分层推进幼小衔接工作推进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举措,尝试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机制。
一部分园(校)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努力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衔接经验。
太原市教育局按照《太原市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要求,遴选27所优质园(校)作为试点园(校),采取“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以省级试验区为研究共同体,推动区域内园(校)将方案落地,积极做好入学准备及入学适应教育。
行政推动,教研统筹,集团化推进,园校执行。
四川天府新区以教育集团为单位,逐步探索建立了纵向衔接联动消除壁垒、横向协同互助共享的“纵横联动机制”。
以天府中学教育集团为例,集团内联合16所幼儿园、6所小学共同建立“幼小衔接项目中心”,并构建“三层三推进”工作机制,通过园长与校长、业务园长与一年级级部主任、幼儿教师与一年级教师层层对接,开展活动便利起来,园校双方也“热络”起来。
尽管各地都有些典型做法,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各省制定的幼小衔接实施方案仍不免存在同质化现象。
各地应在贯彻《指导意见》精神的同时,结合地方特点和发展实际加以落实,及时且适时地对政策文件进行调整和补充,提升幼小科学衔接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遇到不讲理的家长,怎么办?
遇到不讲理的家长,怎么办?作者:夏光清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4年第1期夏光清幼小衔接,上or不上?江苏南京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快升小学了,周围许多家长都在议论报幼小衔接班的事情。
我也曾问过身边的朋友,有的建议上,有的建议自己在家辅导就行。
对此,我也很困惑。
请问,幼小衔接班需要上吗?答:我曾对100名幼儿园大班的家长进行“让不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的调查,结果发现:42%的家长表示一定会报班,28%的家长无所谓,30%的家长认为没必要。
我又对任教的一年级两个班96名家长进行同样的问卷,74名家长给孩子上了幼小衔接班;15名家长正为自己的孩子没报衔接班而后悔;7名家长认为,孩子的习惯好,父母的教育跟得上就行。
认为有利的家长观点:孩子能较快适应小学生活;父母不必为孩子学习而费神;孩子学习有自信,越学会越好等。
认为有弊的家长观点:孩子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上课容易不专心;担心幼小衔接班的老师教得不规范等。
其实,幼小衔接的问题,关键并不只是幼小课程衔接的问题,还包括孩子上小学前的心理、行为和习惯的适应及准备等问题。
但大多数幼小衔接班往往就是提前开设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一旦造成“握笔姿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问题,确实会给小学入学教育带来不便。
所以,如果是单纯教拼音、教数字的幼小衔接班,我建议就不必上了。
当孩子即将进入一年级,父母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可以做些什么昵?一是生活自理及调整作息。
在家里,摆放碗筷、整理床铺等简单的家务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完成,教会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
为了适应小学规范、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定要提前调整好作息时间,特别是在开学前两周,可以按上课时间,有规律地起床、吃饭和睡觉,包括上厕所,为适应40分钟的课堂学习做准备。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家长不妨训练孩子“只听一遍”的习惯,让孩子做到令行禁止;还可以慢慢地教孩子整理书包,记住父母布置的学习任务等。
三是需要有一定知识的学习和储备。
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探索——以彩虹农庄自然游戏为例
152023.7-8SPECIAL 专题聚焦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探索——以彩虹农庄自然游戏为例文/祖晶晶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峰幼儿园《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儿童为本”,关注整体、把握重点,尊重规律,全面准备。
对3—6岁幼儿,尤其是进入大班的幼儿,更要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方面的准备。
在探索幼小衔接策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研究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还认真学习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发现科学的双向衔接必须以儿童为本,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基于幼小衔接开展户外自然游戏的必要性3—6岁的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生活技能练习、 社会情境模拟和动作技能练习等。
而户外自然游戏更是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方面发展的机会和场景。
(一)户外自然游戏之于幼儿——自由探索,助力成长在户外自然游戏中,幼儿能充分地与自然接触,与花、草、树、虫、鸟等互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蕴含着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幼儿在大自然中思维更活跃,动作更灵敏,产生互动性行为更多。
因此,开展户外自然游戏对幼儿的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多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户外自然游戏之于教师——追随兴趣,科学支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要“尊重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入学准备。
在户外自然游戏中,教师不是游戏的设定者,而是幼儿的玩伴,和幼儿一起生发游戏内容,寻找游戏材料,在适宜的时候给幼儿以合适的支持。
(三)户外自然游戏之于幼儿园——遵循规律,衔接有度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契机。
游戏课程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开展户外自然游戏活动时,可以通过调控游戏条件和环境,将幼儿身心、生活、社会交往和学习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有机融合和渗透到游戏中,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幼小衔接的问题和对策-PPT课件
主要对策
认识和理解日常生活和集体教学活动的规 则。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规则的训练。
玩规则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社会适应困难 (二)
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能力方面
认识不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必须要做 缺乏完成任务的成就动机与责任感 缺乏完成任务的必要技能 缺乏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毅力
主要对策 培养幼儿理解语音和概括、表达语音的能 力,使之形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与说话的积 极性。 加强学前幼儿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 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针对性地解决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能力。 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训练,培养 正确的执笔姿势。
互补关系
指当整体分为两部分时,部分之间存在着 消长、增减关系。数的组成中的两个部分 数之间就存在着互补关系,即一个部分数 减1,另一个部分数加1,而总数不变。这 是一种规律,掌握它则有助儿童运用推理, 自己探索10以内各数的组成。
互换关系
指部分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整体。数的组成 和加法均存在互换关系。如5可以分成2和3, 还可以分成3和2,其中2.3交换位置总数不 变。加法中的加法交换律同属此理。
主要对策
营造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 日常生活中任务委托。 教给孩子掌握执行任务的必备技能。
社会适应困难 (三)
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独立、自理的意识淡薄 不能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不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主要对策
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让孩子了解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
社会适应困难 (四)
浅析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040-2021年第43期(总第295期)教改课改浅析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引 言对于幼儿来说,在进入小学后,其面对的学习环境会有很大改变,学习时间会大幅延长,这就使其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感,甚至在内心中会产生厌学情绪,这对其将来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小学校园中会有欺凌事件发生,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通过采取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幼儿能够真正适应小学生活。
一、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一)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具备幼小衔接的条件和优势幼儿在园中已经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对幼儿园已经很熟悉,因而将幼小衔接交由幼儿园来完成,这是非常合适的。
另外,幼儿以幼儿园学习期间接触到的知识较少,然而,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能忽视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尤其要确保幼儿能够对学习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基础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幼儿教学与小学教学是明显不同的,幼儿园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来减少幼儿对即将步入小学的不适感,如此方可保证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并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
(二)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当前时期,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其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应落实到位。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幼小衔接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如果这一问题无法解决的话,素质教育就很难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幼儿园如果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可以使幼儿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小学生活,这样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幼儿个人的身心发展更为稳健,如此就可保证素质教育的开展有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幼小衔接带来的问题(一)师生关系的改变幼儿教师对待幼儿时显得无微不至,因此幼儿会和教师建立较为深厚的感情,但当幼儿进入小学后,这种情况就会出现明显转变,幼儿自身面对的生活问题减少很多,而教师在和其进行交流时,主要内容是学习,涉及生活的交流非常少,这就使得幼儿内心中出现不适感,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疏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今幼小衔接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认可,它成为了孩子幼升小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如果处理的不好,将会对孩子的日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大家切不可忽视这一教育衔接的重要性。
面对幼小衔接的普及与热潮,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
从而,面对家中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广大家长朋友对于下面几点需要有所知晓:
一、强化“上学”的思想认识
让孩子明白和体验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通过体验学习的成功,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喜欢动脑,学会“不放弃”。
同时也懂得“学习需要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形成“全面、自主的学习行为”。
二、应对生活习惯的改变
幼儿园教师对于孩子的管理,多是以安抚为主。
无论是中午休息,还是午餐和加餐,都比学校“舒适”。
而小学是以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孩子在开拓眼界的同时也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生活更丰富,学业更沉重,这是小学与幼儿园在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别。
三、学会与同学正确相处
幼儿园的孩子因为一件玩具,或者一个座位发生矛盾,自我意识幼稚,不会处理自己在交往中的角色。
这时候老师会及时进行双方教育,化解矛盾。
但在小学,虽然孩子也追求自我,但大家彼此更具有理性,可接受的矛盾尺度更大,也更容易培养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
因此,“心胸开阔”是小学和幼儿园孩子的区别之一。
以上就是相关内容介绍,仅供广大家长与老师进行参考。
同时,该阶段作为孩子人生正式迈入学习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够重视起来。
如您还想了解更多资讯的话,欢迎致电或登录南京金苹果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官网进一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