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宋代婉约派词 发展及代表人物【特荐-PPT】

宋代婉约派词 发展及代表人物【特荐-PPT】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其他的宋代婉约派词人还包括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贺铸、姜夔、吴文英、张炎等,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展开了。
谢谢
比如仔细体会《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的意境: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清照: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人称婉约派一代词宗,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清照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传世作品几乎尽是精品。前期的词,多写闺情,主题是向往爱情和别离相思。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怀念先夫和故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作多于词作,受柳永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他能将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让词作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
比如他被贬郴州时的《踏莎行 郴州旅舍》辞藻凝练、凄迷朦胧:
宋代婉约派词 发展及代表人物【特荐-PPT】
演讲人
宋词又称诗余,与唐诗都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水平,在南北宋时期,并无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首先提出“豪放”、“婉约”之说的是明人张綖的《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制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周邦彦:他精通音律,词作声律规范;结构讲究章法;语言锤炼,浑成自然。后世词人以其词作技巧为宗。

宋词的发展历程

宋词的发展历程

宋词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宋词可以追溯到两宋时期(南宋960-1127年,北宋960-1279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宋词以其婉约细腻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意境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璀璨明珠。

宋词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初唐、盛唐、晚唐和五代、宋的阶段。

在初唐时期(618-690年),诗歌创作的主题多以社会现实和政治抒怀为主。

初唐的词作继承了唐代五言绝句的精华,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性的作家有王勃、杨炯等。

盛唐时期(710-765年),诗人的创作更加注重音律和词牌。

盛唐的词作多借用乐府诗和民谣的旋律,表现了浓厚的音乐性。

代表性的作家有杜牧、李商隐等。

晚唐时期(764-907年),诗词的创作形式更加自由灵活。

晚唐以词牌曲的形式为基础,发展出了新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代表性的作家有李煜、温庭筠等。

五代(907-960年)和北宋时期,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代时期由于战乱戎马之乱,文士流亡他乡,在这些流亡者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咏物派",他们以豪放、真挚的情感和描写自然景物为特点。

代表性的作家有辛弃疾、赵师秀等。

南宋时期(1127-1279年),由于政治局势的影响,词的创作形式更加多样化。

南宋时期的词作风格动人,以细腻、婉约、含蓄的情感表达为主,代表作家有陆游、杨万里等。

总体来说,宋词在行文结构、音律、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它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也表达了文人士人的情感和思想。

宋词的发展历程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

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到宋代才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

宋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自成一家的词人就有几十位,如柳永、苏轼、晏几道、李清照等人。

一、宋词兴盛的原因(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词在唐代中叶才形成,而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词经过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渐成熟,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

(二)、宋代是大夫的优越生活和内敛心态及审美风尚的转变宋王朝的财政措施是“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馀”(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五)。

宋太祖曾鼓励石守信“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用物质享受来笼络官员,以满足官员奢华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避免朝廷的猜忌,于是纵情享乐之风盛行一时。

宋代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既然成为士大夫中的重要内容,滋生于这种土壤中的词自然会异常兴盛。

其次,宋人深心浸润于书斋化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孕化了宋人的品性,形成了宋人清韵绝俗的人格风尚。

再加上宋人审美风尚的转变,趋于轻柔、细密的审美心态,能够领略男女之间的旖旎风情,词便是他们最合适的宣泄内心衷肠的渠道。

(三)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

由于都市的繁荣,“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社会对词作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二、婉约词将唐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始于明人张綖。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宋代词坛,宋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大多人将婉约词风视为正宗。

婉约词派五代即已形成以

婉约词派五代即已形成以

婉约词派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婉约词派在词学史上,词之为体,向有婉约与豪放二说。

婉约与豪放,反映了词作中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

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

“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

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在一千多年词学发展史上,无论从词作的数量或质量而言,婉约词都是正宗、主流。

婉约与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风格流派繁富多样的宋词,但可以说明宋词风调具有或偏于“阴柔”之美、或偏于“阳刚”之美的两种基本倾向,有助于理解宋词的艺术风格。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

”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

”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

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

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软媚”(《词源》)、“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

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婉约派概述

婉约派概述

婉约派概述一、词派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内容比较狭窄,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二、词派出处虽是中国宋词流派,但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

”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

”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

三、发展历程自唐、五代直至宋代,婉约风格在词的创作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虽然间有豪放词风若断若续,但并未影响词以婉约为正宗的传统地位,婉约风格一直贯穿于宋词始终。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宛转词风。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北宋初期,词坛是士大夫贵族一统天下,其代表人物是晏殊、欧阳修,多写雅词和小令,其词作侧重于反映士大夫阶层闲适自得的生活以及感伤时序的情怀。

到了仁宗时期,市民词的创作达到高潮,代表人物是柳永。

他一生漂泊,沉沦下层,故能接近民众,所作多描绘都市风光,表现男欢女爱,抒发羁旅情怀,这些都适合下层民众的中味。

又因柳永精通韵律,使他得以创制许多表现繁复多变的都市生活的慢曲长调。

宋词发展到柳永,完成了第一次转变,但这转变只是翻新了词的音乐外壳,就其缠绵的内容来说,人们仍将柳永和晏殊、欧阳修等北宋早期词人归入“婉约派”。

北宋婉约派的另一位重要作家,徽宗时曾主管国家音乐机关大晟府的周邦彦,在继承柳永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婉约词的艺术形式,他是北宋婉约派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南宋前期词坛的婉约派,出类拔萃的是李清照,也是继周邦彦之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分前后两个阶段。

早期李清照写了一系列的闺怨词,以缠绵悱恻出名,是真正属于女性的爱情词。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晚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的变迁和演化。

宋诗以其清新、婉约、细腻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从北宋到南宋,分别介绍宋诗的发展脉络。

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是宋诗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宋诗以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为主要代表。

婉约派的代表诗人有李商隐、柳宗元、苏轼等。

他们的诗作以情感真挚、表达细腻而著称。

豪放派的代表诗人有辛弃疾、岳飞等。

他们的诗作以豪迈、慷慨激昂的风格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诗人们的壮志豪情。

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是宋诗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宋诗以词为主要形式,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

南宋的代表词人有陆游、辛弃疾、杨万里等。

他们的词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南宋还出现了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新诗派,他们主张以古典文学为基础,注重修辞技巧和音韵美。

总的来说,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由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竞争到以词为主要形式的南宋时期。

这一时期的宋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北宋时期的婉约派和豪放派,还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和新诗派,他们的诗作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宋朝婉约词

宋朝婉约词

提纲<正文>一、词及婉约词的概述二、婉约词的创作原因三、婉约词的形式1.与音乐的关系2.语言风格四、婉约词的内容1.题材内容2.常用意象3.抒情风格五、结语<附录>经典婉约词赏析几许闲愁几许忧------关于中国古代婉约词的研究一、婉约词的出现1.起源唐代,诗歌已经走到了其光辉的顶点,至于律诗,已走到了骈偶之路的尽头。

格式愈加规整,限制愈加增多,此时有满腔情感却无从发泄的文人便从“小楼深巷”中的歌语中发现(其实早在民间流传开)“曲子词”,并由“小道”、“末技”的位置,渐渐移向文学创作的“兴奋点”所在。

在这词的发展过程中,被后人命名为“婉约词”的一种词体类型,也由唐代文人的初始尝试、初步定型,到发展成熟,成为千年词史上不可忽略的美丽风景。

2.概述婉约词是指自《花间》始,以温庭筠、吴文英、李清照等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

修辞大都绮丽,其文风绮靡,锦绣斑斓。

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委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

其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开始,宋初的、晏殊、晏几道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二、婉约词创作原因一、首先是因为词的创作一开始就是与音乐分不开的,换句话说,是与游戏、宴席紧密结合的。

缓歌艳语,佳人求其制作。

这在晚唐、北宋和南宋的相关记录里都可以看见。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

”就是才子为佳人做丽词的场景。

这些辞藻华丽的词都只不过是为了增加佳人演唱时的妖娆之态,而佳人的娇娆之态,更增加了才子们游戏的欢乐。

又如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回忆自己在北宋末年的生活场景,也是“佳人万秀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的艳丽情景。

南宋姜夔虽长期流落江湖,但他善于自唱新曲,常常依意作词,事后自度曲以吟唱之。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960年-公元1030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仍受到唐诗的影响,因此风格较为古朴、正统。

词人通过对生活与情感的描绘,表达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和思考。

代表词人有李商隐、柳宗元等。

第二阶段为中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1030年-公元1127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开始脱离唐诗的影响,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风格。

词人开始注重语言的婉约、略带委婉的表达方式,同时追求曲调的优美和声韵的和谐。

代表词人有柳永、晏殊等。

第三阶段为晚期北宋词的发展(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在这个阶段,北宋词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巅峰。

词人开始追求审美的极致,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爱情、自然、山水等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思考。

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总的来说,北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从唐诗的古朴正统到逐步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北宋词融合了古词的遗风,并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审美追求,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体,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唐诗的先导、盛唐诗歌的基础、唐宋继承的转型和宋词全盛的时期。

一、初唐诗的先导
初唐时期的诗歌运动和文化氛围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作品启发了宋词诗人的创作灵感。

这一时期的唐诗风格具有豪放、奔放、直率、深沉等特点,成为宋词后继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盛唐诗歌的基础
盛唐时期的诗歌取得了高峰,唐诗的风格注重诗歌的音韵、节奏、意境等方面,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这一时期的诗歌成为宋词发展的重要基础,宋词在表现情感、描绘景物、讽刺社会等方面的表现都受到了盛唐诗歌的影响。

三、唐宋继承的转型
唐宋之际,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更新,宋词开始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宋词摒弃了盛唐诗歌的冗长和雄浑,注重语言的简练、音韵的和谐和意境的深远。

唐诗的体裁和思想渐渐被宋词所替代,宋词成为了当时文学流派的主流。

四、宋词全盛的时期
宋词全盛的时期是南宋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此时的宋词风格多样,涵盖了山水
田园、爱情婉约、忧国忧民等多个方面。

宋词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非常丰富,如抒情、描摹、议论、叙事等。

宋词开创了新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综上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初唐诗的先导、盛唐诗歌的基础、唐宋继承的转型和宋词全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北宋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宋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唐代末期,先贤们开始将诗歌写成与音乐结合的歌谣形式,并以歌曲的方式演唱。

这种歌谣一般有句(四字句)和偶(八字偶)的形式,由诗人自行谱曲演唱。

这种流行的歌谣形式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宋代的到来,由于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变迁,音乐与文学开始分离,歌谣的演唱形式逐渐衰落,而歌曲的诗歌形式则逐渐兴起。

这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北宋时期,词的创作首次被正式收入文学范畴,并且得到了官方的重视和扶持。

这一时期的词句及格律已经相对固定,表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完整与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南宋时期,宋词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主要有豪放派、婉约派和细腻派。

豪放派的词作以豪放奔放、淳朴开阔的风格为主,婉约派则以细腻婉约、柔情似水的风格著称,细腻派则更加注重描写细节、追求表现力的极限。

宋词的发展还受到了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使得宋代的词作逐渐追求技巧性和庄重的艺术风格。

到了宋代末期,因为国家政权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宋词的创作逐渐趋于衰败。

元代时期,虽然继承了宋词的传统,但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疲态,不再有宋词的辉煌。

然而,宋词的影响却并不止步于此。

以苏轼、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宋词名家的作品被后人视为精华,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到了明清时期,古文运动兴起,词在文学创作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宋词经历了从歌谣到歌曲再到固定词牌、词种和词风的发展过程。

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

宋诗发展脉络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在唐诗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发展。

宋诗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

一、北宋时期的 1. 宋诗的开创者:北宋时期的诗坛上,有两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分别是苏洵和苏轼。

苏洵是北宋初年的文学家,他主张以文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为基础,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

苏轼则更加注重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作品,也有婉约派的作品。

2. 婉约派的兴起:北宋中期,婉约派逐渐兴起。

婉约派的代表诗人有李清照和晏殊等。

他们的诗作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婉约的艺术表达,以女性的视角展现了内心的柔情和哀怨。

3. 宋辽对立的影响:北宋时期,北方与辽国的对立与交往对宋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国的诗人也对宋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辽国的诗歌多以歌颂君主和战争为主题,与北宋的婉约诗风形成为了鲜明对照。

4. 宋徽宗的文化推动:北宋中后期,徽宗皇帝对文化艺术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提倡文人雅士的文化修养,注重文学的研究和创作,对宋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南宋时期的1. 宋词的兴起:南宋时期,宋诗逐渐演变为宋词。

宋词是以曲调为基础的短篇诗歌,它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方面更加细腻和深入。

南宋时期的词人有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的词作展现了对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和思量。

2. 元曲的影响:南宋时期,元曲的兴起对宋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曲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宋词的创作起到了启示作用,使得宋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 词人的思想追求:南宋时期的词人不仅注重词的艺术性,还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他们通过词作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思量,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4. 词人的风格多样:南宋时期的词人风格多样,既有辛弃疾的豪放激昂,也有李清照的婉约柔情。

他们的词作既有对时代动荡的反思,也有对爱情和家国情怀的表达。

总结:宋诗在北宋和南宋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

简述宋词发展分期和流变特点

简述宋词发展分期和流变特点

简述宋词发展分期和流变特点宋词的发展历程:1、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2、北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

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

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

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

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宋词的发展历程:1、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2、北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

婉约派发展脉络范文

婉约派发展脉络范文

婉约派发展脉络范文婉约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赋和唐宋时期的词作。

婉约派文学在全盛时期,主要表现出寄托哀思、婉转含蓄的特点,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婉约派文学主要表现为对民族灾难和社会动荡的忧虑和悲伤。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宋之问的《辽东行》和陆之琳的《感遇》。

这些作品以婉约含蓄的笔法,抒发对战乱时期的痛苦和哀思,揭示了婉约派文学的核心主题。

第二个阶段是在唐宋时期,这个时期的婉约派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唐代的诗人杜牧和白居易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

特别是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婉转含蓄的笔法表达出对人生苦难和疾苦的思考和感慨。

到了宋代,婉约派文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作家,尤其是苏轼和辛弃疾,成为了婉约派文学的代表性人物。

苏轼的《赤壁赋》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作品,以婉转细腻的笔法,热情洋溢的情感表达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思考和抒发。

这个时期的婉约派文学不仅在形式上极为精致,而且在表达上充满力量和热情,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瑰宝。

到了明清时期,婉约派文学进入了衰落期。

这个时期的作家,虽然仍然在维持婉约派文学的传统,但在创作上逐渐失去了创新和活力。

然而,仍然有一些作家能够在这个时期,以婉转含蓄的笔法,表达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思考和感悟。

如明代的杨慎、杨时和清代的袁枚等人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婉约派文学的传统。

总结起来,婉约派文学的发展脉络是从古代的汉赋和唐宋时期的词作开始的,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忧虑和悲伤、唐宋时期的深沉哲理和生活智慧、宋代的热情洋溢和力量感和明清时期的衰落和保持传统等阶段。

婉约派文学始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为中国文学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篇章。

婉约派发展脉络

婉约派发展脉络

婉约派发展脉络
婉约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元、明、清三代。

其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宋代婉约派:宋代婉约派以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人为代表,其作品以清新脱俗、婉约柔美、含蓄婉约为主要特点。

他们的作品以描写爱情和自然为主,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元代婉约派:元代婉约派以郑光祖、张可久、马致远等人为代表,其作品以婉约清新、婉丽含蓄、意境深远为主要特点。

他们的作品描写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3. 明代婉约派:明代婉约派以唐寅、祝允明、杨慎等人为代表,其作品以婉约清新、含蓄婉约、意境深远为主要特点。

他们的作品描写了社会生活和自然风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4. 清代婉约派:清代婉约派以纳兰性德、曹雪芹、李清照等人为代表,其作品以婉约清新、婉约含蓄、意境深远为主要特点。

他们的作品描写了社会生活和自然风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总体而言,婉约派以婉约清新、婉约含蓄、意境深远为
主要特点,其作品描写了爱情、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婉约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影响不仅限于文学领域,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理念。

宋朝婉约词风形成和发展

宋朝婉约词风形成和发展

宋朝婉约词风形成和发展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重要时期,而宋代文学史上的婉约词风,更是代表着这个时期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

婉约词风在宋代文学中形成和发展,不仅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更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婉约词风是指宋代文学中一种温婉柔美、含蓄委婉的艺术表达方式。

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含蓄的表达和情感的控制,创造出一种优雅、温暖、内敛的叙事氛围。

这种词风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宫廷生活和文人个性等。

首先,宋朝社会的相对安定和繁荣为婉约词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对于前期的战乱和混乱,宋朝时期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这使得文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文学创作。

在这种稳定和繁荣的背景下,婉约词风得以充分展现其柔美和含蓄的一面。

其次,婉约词风的形成和发展还受到了文化传统的影响。

宋代文人对古代文学的传统有着深厚的研究和追求,尤其是对先秦两汉以及唐代文学的痴迷。

他们致力于挖掘古代文学中的内在意义和审美价值,并试图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这种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追求,使得宋代文学风格更加优雅、含蓄。

同时,宋代宫廷生活的细腻与复杂也对婉约词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宫廷中的女性们因为受到社会观念的束缚,很少能够直接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但她们却有着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追寻艺术和文学的表达。

在这种背景下,女性文人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悟,创作出了一大批洗练优美的婉约词作品,丰富了整个宋代文学的艺术风格。

最后,婉约词风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宋代文人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更加内敛、婉转。

他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注重对情感的控制和表达的含蓄。

这种个性使得宋代文人能够以一种柔和、委婉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和理想,形成了鲜明的婉约词风。

总而言之,宋朝婉约词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它受到了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宫廷生活和文人个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宋词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一、前期发展阶段(北宋初期)北宋初期,词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词作主要以乐府民歌为基础,受到《乐府诗集》的影响较大。

词作内容以田园、山水、爱情等为主题,形式上多采用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代表性的词人有苏洵、苏轼等。

二、中期发展阶段(北宋中期)北宋中期,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词作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除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外,还浮现了律诗和长短句等形式。

词作内容也更加广泛,不仅有田园、山水、爱情等主题,还涉及社会现实、政治抒发等方面。

代表性的词人有辛弃疾、陆游等。

三、后期发展阶段(南宋时期)南宋时期,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定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词作在形式上继续丰富多样,除了前期的形式外,还浮现了新词、词牌等。

词作内容上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内涵的深度。

代表性的词人有杨万里、杨维桢等。

四、总结发展特点总体来说,宋词的发展脉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1. 形式多样化:从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到律诗、长短句等,宋词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 内容广泛化:宋词的内容涉及田园、山水、爱情等传统主题,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政治抒发等方面。

3. 意境营造:宋词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精细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4. 词牌创新:宋词的发展中浮现了许多新的词牌,丰富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5. 个性化表达:不同的词人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个性,他们通过词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总的来说,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发展脉络展示了丰富的艺术成果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宋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精神追求。

宋词婉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宋词婉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国词 人 ,著 名的还 有 陆游 、 陈亮 和刘过 。 南 宋 前 期 词 坛 的 婉 约 派 , 出 类 拔 萃 的 是 中 国 古 代
作 为观 念 形 态 的文 艺 作 品 ,其 兴 盛 与 繁荣 ,都 与 一 最杰 出 的女 作家 李 清 照 ,她 也 是 继周 邦 彦 之 后婉 约 派 的 定 的社 会文 化 生 活 息 息相 关 。宋 词也 是 如 此 ,在 世 俗 文 代 表 人 物 , 是 中 国古 代 最杰 出 的女 词人 。她 的词 分 前 后
着不 可忽 视 的重要 作用 。
宋 词 发 展 到 柳 永 , 完 成 了 第 一 次 转 变 ,但 这 转 变
只 是翻 新 了词 的音 乐 外 壳 ,就 其 缠 绵 的 内容 来 说 ,人 们
2宋词婉约风格形成 的原 因
2 1宋 代 高度 发达 的经 济 是宋词 婉 约风 格形 成 的基础 .
音律 美 的发 展 已达 到 最 高 点 ,再要 更 好地 发 展 ,若 仍在 人 , 虽然 在 内容 上有 所 开 拓 ,运 笔 也更 为精 妙 ,并且 能
五 、七 言句 法 内去探 寻 新境 地 , 已不 可 能 。于 是借 助 于 各 具风 韵 , 自成 一家 ,然 而大 体 上 并未 脱 离宛 转柔 美 的
和元 曲之 间, 因此在 文 中只 以宋 词为 考查 范围 。
以 《 间 集 》为 代表 的 “ 花 香软 ”的 词风 。北 宋 词家 承 其 词 原 是 配 合 音 乐 而 创 作 的 歌 辞 。至 唐 末 期 ,诗 的 余 绪 ,晏 殊 、 欧阳修 、柳 永 、秦 观 、周 邦彦 、李清 照 等
间 ,与 音 乐有 密切 的联 系 ,都 走过 了 由 “ 里 巴人 ”到 下 “ 阳春 白雪 ”的地 位 转变 过 程 。 词兴 起于 唐 末 、五 代 ,

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

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

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到宋代才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

宋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自成一家的词人就有几十位,如柳永、苏轼、晏几道、李清照等人。

一、宋词兴盛的原因(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词在唐代中叶才形成,而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词经过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渐成熟,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

(二)、宋代是大夫的优越生活和内敛心态及审美风尚的转变宋王朝的财政措施是“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馀”(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五)。

宋太祖曾鼓励石守信“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用物质享受来笼络官员,以满足官员奢华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避免朝廷的猜忌,于是纵情享乐之风盛行一时。

宋代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既然成为士大夫中的重要内容,滋生于这种土壤中的词自然会异常兴盛。

其次,宋人深心浸润于书斋化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孕化了宋人的品性,形成了宋人清韵绝俗的人格风尚。

再加上宋人审美风尚的转变,趋于轻柔、细密的审美心态,能够领略男女之间的旖旎风情,词便是他们最合适的宣泄内心衷肠的渠道。

(三)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

由于都市的繁荣,“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社会对词作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二、婉约词将唐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始于明人张綖。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宋代词坛,宋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大多人将婉约词风视为正宗。

宋词的发展历程范文

宋词的发展历程范文

宋词的发展历程范文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诗骈文的继续和发展。


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元祐新体:宋代初期,由于前期唐诗的成就,使得词的发展进入一
个阶段性的瓶颈。

到了宋代,文人开始尝试创作一种新的词体,以求突破。

元祐新体即是其中的代表,它主张以古琴的声韵为模仿对象,强调韵律和
音乐性,注重语言的音感和节奏,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律体制。

2.赋事体词:北宋时期,政治上的安定和社会的繁荣为词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时期,有些文人开始改变以往词的写作主题,
将注意力转向了生活中的琐事和寻常之事。

这些寻常而有趣的事物成为了
他们创作词的素材,形成了一种新的词体,被称为“赋事体词”。

3.婉约派词:随着北宋政治局势的变化和词坛的竞争,文人开始将注
意力转向对感情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这种以抒情为主的词被称为“婉约派词”。

它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借景抒情,通常以柔美的笔触写出女
性细腻的心情和哀怨的情感。

4.清婉派词: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许也反映在南宋词派的发展上。

此时的南宋词,倾向于写自然风景和田
园生活,清新淡雅,温润婉约,被称为“清婉派词”。

总体来说,宋词的发展历程就是从元祐新体开始,经过赋事体词、婉
约派词,到清婉派词的演进。

这些发展和变化显示了宋代文人对词的不断
创新和追求,使得宋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历程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

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到宋代才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

宋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自成一家的词人就有几十位,如柳永、苏轼、晏几道、李清照等人。

一、宋词兴盛的原因(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词在唐代中叶才形成,而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词经过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渐成熟,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

(二)、宋代是大夫的优越生活和内敛心态及审美风尚的转变宋王朝的财政措施是“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馀”(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五)。

宋太祖曾鼓励石守信“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用物质享受来笼络官员,以满足官员奢华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避免朝廷的猜忌,于是纵情享乐之风盛行一时。

宋代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既然成为士大夫中的重要内容,滋生于这种土壤中的词自然会异常兴盛。

其次,宋人深心浸润于书斋化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孕化了宋人的品性,形成了宋人清韵绝俗的人格风尚。

再加上宋人审美风尚的转变,趋于轻柔、细密的审美心态,能够领略男女之间的旖旎风情,词便是他们最合适的宣泄内心衷肠的渠道。

(三)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

由于都市的繁荣,“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社会对词作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二、婉约词将唐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始于明人张綖。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宋代词坛,宋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大多人将婉约词风视为正宗。

后来像苏、辛等一些大词人,往往兼备众体,他们固然词多豪放,然婉约之作亦不减他人。

三、宋代婉约词的发展及其代表人(一)、北宋前期的词风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晏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的就是五代这种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

晏殊的《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

如“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踏莎行》)。

然而,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他的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质;语言也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但优裕闲适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他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

他从圆满的生活中体悟到一种不圆满,即想延长这圆满的人生而苦于人生的短暂。

而这人生有限的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

两种苦闷相互生发映衬,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浓度,而这又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的境界。

他的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

晏殊的年辈较高,欧阳修等著名词人或出其门下,或为其幕僚,因此,他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欧阳修的《六一词》表现了风流蕴藉的情调,内容也是相思相恋惜春赏花或宴饮之乐,有些专门写女性的仪态风姿,但抒情性强,并有通俗化倾向。

与晏殊相比,欧阳修虽然也主要走五代词人的老路,但新变的成分要多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他还借鉴和吸收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成为宋词史上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词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

张先对词境的开拓有着重要贡献。

张先词的内容虽然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并没有超越传统的相思恨别的范围,但他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打破了文士交际中只用传统的诗歌来唱和赠答,而词只写给歌妓演唱的惯例,扩大了词的实用范围。

二是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

缘题赋词,写眼前景、身边事,使词的题材取向逐渐贴近日常生活,也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

宋代婉约词到柳永手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俗中有雅,以市井语入词,雅俗并陈。

慢词可以尽情地铺叙,因此柳永增加了词中赋的比重。

他还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自创出独特的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方式。

柳永对词的内容题材进行了开拓,一是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二是创作了羁旅行役词,反映他求仕路途中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懊悔、悲哀、凄凉等复杂情绪。

三是他写的艳情词以平等的态度写歌妓内心感情,富有同情之感,风格热辣活泼,但也有露骨、轻薄之作。

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二)、北宋中后期词坛苏轼是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

也是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

他提出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打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

苏轼的贡献在于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突破了花间婉约传统,将词之题材、境界向诗歌靠拢,以诗为词,融入了豪放情怀,阳刚之美,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人格。

他的豪放词风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

尽管如此,在苏轼现存的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接近。

耿介孤傲的晏几道仍然按照其父晏殊承传的“花间”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写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但他并不是重复“花间”的境界,而是创造出了新的艺术世界。

缤纷多彩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是小山词的显著特点。

语淡情深,则是小山词的风格特点,不过他后来失去了富贵地位,词风在秀气胜韵之外又加上了感伤、凄楚。

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这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了极致。

他在宗柳学苏之外,独树一帜,给北宋后期词坛增添了异样的风采。

秦观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古之伤心人(冯煦《蒿庵论词》),词中浸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揪心的愁恨。

秦观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婉约派的正宗。

秦观词的内容并没有超越别恨离愁,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从而给传统的艳情词注入新的情感。

《人间词话》说:“词之雅正,在神不在貌。

永叔、少游虽作艳词,终有品格。

”秦观的词作虽沾染了柳词风气,但他的词品远比柳永为高。

他的小令,就罕作柳七语,却兼有李煜的淡雅深婉和晏几道的妍丽俊逸,使南唐以来的抒情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秦观的词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的体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还对另外两位婉约词家周邦彦和李清照有直接影响。

周邦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雅富丽;李清照得其清,而朝着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发展。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擅长以健笔写柔情,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

贺铸词长于造语,重在练字面,多从唐诗中吸取精华。

这种词法就影响到周邦彦。

他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当奔命不暇”。

由此形成了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

周邦彦是北宋末的大词人。

其词的内容主要是表现羁旅行役情怀的,咏物的,爱情、艳情之作。

他的清真词的特点是以赋为词,章法讲究,结构繁复多变,善于铺叙,并与抒情结合在一起,层层烘托;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既善于创调,又工于持律,同时,他是第一个以四声入词的人,作词严分平上去入,用法精密。

南宋方千里、杨泽民、吴文英等,作词全依四声,都是奉瓣香于周邦彦的。

他下开姜夔、张炎一派,成为婉约词发展的一大关键。

(三)、南渡词人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历来列为李煜、秦观之后的词家正宗。

以靖康之变为界,李清照的词也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惜春惜花、如痴如慕的闺情中也有精神境界雄奇阔达的另一面;后期“飘流遂与流人伍”,过得颇为艰难。

她的《词论》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区分诗与词之大别,要求词须协律,词须典雅,有情致,有福贵态。

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明白晓畅的善律声调创造不寻常的意境;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糅合在一起,既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又有凄壮悲怆格调,这些是易安体的艺术特色。

其词的时代性和李清照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的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了充实和改造,这不得不说是李清照对宋词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南宋前期,有继承大晟乐、专门制作应制词的康与之,曹勋等一派,有潇洒而又颓唐自放的朱敦儒一派,但应以代表民族气节的辛弃疾爱国词派为主流。

张元干在南渡后的词,一改原来妩秀之体,慷慨长歌,是时代巨变推动词风变化的一个显著例子,他常被看作是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的重要词人。

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把词的改革又推进了一大步。

他以炙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使词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词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在他手中达到了新的高度。

辛弃疾的词豪壮而不废婉丽,他的有些词借伤春伤别的闲愁,寄托着对国事的忧惧,摧刚为柔,心危词苦。

(四)、宋末词坛姜夔于稼轩词之外,另立一宗,形成了南宋后期左右词坛的一个重要词派,其影响还一直下及清初的浙西词派。

他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其词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时代感伤、飘零身世、爱情伤痛。

张炎《词源》:“白石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这反映了南宋词坛的新风向和新趋向。

他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为力求醇雅。

他的词以清劲瘦硬的健笔,来改造晚唐以来的温、韦、柳、周靡曼软媚之词,加强了骚雅的特点。

姜夔的词多自度曲,还有文笔优美的小序,与词相配,一散一韵,情意相发。

吴文英是姜夔之后南宋重要词人。

他的词源流承自周邦彦。

在内容上大多以绮怀为主,也有家国黍离之悲;追求“雅致”,为了不露,则用代字、僻典,甚至造成晦涩难懂的现象;精通词律,善于自度曲。

在用词方面,多从温庭筠、李商隐的诗句中来,形成一种奇谲、夸诞、冷隽的风格。

他的小令也秾丽绵密而别具一格。

但有时雕绘过甚,时有堆砌之感、晦涩之失,故不免为后人诟病。

张炎的词风比较接近姜夔,以清雅疏朗见长,与姜白石并称“双白”。

同时代的周密兼容白石、梦窗,词风典雅清丽,王沂孙则工于咏物,蒋捷的作品格调清新。

四、结语可以说宋词的发展就是宋代婉约词的发展。

尽管有了苏辛开创发展的豪放一派,但婉约派仍占主流,只是不同的词人在题材范围、艺术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推动了词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