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学案2:《论语》《诗经》名句整理
高三一轮文言文复习学案----《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题及相关答案
课中案一.课前案处理:小组讨论,重点检测。
二.高频文言实词拓展积累 1.致(10年4考) 【课本回扣】(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________(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________ (3)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________ (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5)听妇前致词(《石壕吏》)________(6)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________ (7)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________ [答案](1)名词,情致 (2)动词,到达 (3)动词,招致,招来(4)动词,得到 (5)动词,表达,表述 (6)副词,极,尽 (7)动词,招请,招集 【高考链接】(1)(2008·上海市卷)其邑(《李文公集》)致:走向(2)(2008·浙江省卷)(《白居易传》)致仕:退休或辞职回家 (3)(2006·四川省卷)使出就太医养疾(《后汉书》)致:送给(4)(2006·北京市卷)公命柏遽者(《晏子春秋》)致:使……到来 2.质(10年4考) 【课本回扣】(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________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________ (4)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 (5)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________(6)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8)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________ [答案](1)名词,人质 (2)名词,通“贽”,信物 (3)名词,底子,质地 (4)名词,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5)副词,正,刚刚 (6)名词,资质,禀赋 (7)动词,质问,质疑 (8)名词,本质,品质 【高考链接】(1)(2015·上海市卷)彦光前在岐州,其之,合境大安(《隋书·梁彦光传》)质:质朴(2)(2013·江西省卷)造予,予(《村落嫁娶图记》)质:询问(3)(2010·重庆市卷)人(《宋史·查道传》)质:典当,抵押(4)(2007·广东省卷)又积窗课二十余(《聊斋志异·郭生》)质:询问 3.治(10年4考) 【课本回扣】(1)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________ (2)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________(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________(4)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________ (5)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________ (6)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________(7)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 (8)州治德化县(《过小孤山大孤山》)________ (9)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________ (10)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________ [答案](1)动词,审理 (2)动词,治理,管理 (3)形容词,安定,太平 (4)动词,整理,备办 (5)动词,训练,整顿 (6)动词,对付,抵御 (7)动词,医治 (8)名词,地方政府所在地 (9)动词,治理,管理 (10)动词,追究,惩治 【高考链接】(1)(2015·江苏省卷)既长,益学问,举文词(《欧阳伯和墓志铭》)治:研究(2)(2015·江苏省卷)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欧阳伯和墓志铭》)治:担任(3)(2014·天津市卷)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文学徐君家传》)治:治理(4)(2010·重庆市卷)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宋史·查道传》)治:追究三.文化价值探究 1.《〈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皆是儒家经典,为“入世文章”,其中都谈到了完善个人品德修养,从这三篇文章来看,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思想修养呢? 答:答案 《〈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1)向有道之人学习来匡正自己;(2)要学礼乐,先修仁德;(3)朝闻道,夕死可矣;(4)君子讲义,小人讲利;(5)见贤思齐;(6)文质兼修,才是君子;(7)士不可以不弘毅;(8)做事要持之以恒;(9)培养智、仁、勇三德;(10)克己复礼;(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学《诗》可以事父事君。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知识梳理与素材运用(全国通用)
《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文言基础知识挖空练习,自学自纠;2、文本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实词积累:克、兴3、理解“君子之德”、“仁”“、恕”核心概念,思考孔子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
一.【课文重点实词挖空训练】(自学7分钟)(一)子曰:“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勤勉)于(对于)事而慎(小心、谨慎)于言,就(接近,到……去)有道(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ì)》)(三)子曰:“朝闻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夕死(动词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可矣。
”(《里仁》)(四)子曰:“君子喻(知晓,明白)于(对于)义(道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五)子曰:“见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有贤德、有才华的人)思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与……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反省)也。
”(《里仁》)(六)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华美、文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这样以后)君子。
”(《雍也》)(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任重而(连词,表并列)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废止),不亦远乎?”(《泰伯》)(八)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ì)(盛土的竹筐),止,吾止也。
(句式:判断句)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即使)覆(倾倒)一篑,进,吾往也。
”(句式:判断句)(《子罕》)(九)子曰:“知(同“智”)者不惑(疑惑,被世事迷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十)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高考一轮复习学案:孔子语录
2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二、积累虚词“焉〞的常见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焉用亡郑以陪临〔〕4、犹且从师而问焉〔〕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6、盘盘焉,囷囷焉〔〕【练习】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3、今其室十无一焉〔〕 4、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彷徨于斗牛之间〔〕6、吾蛇尚存,那么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以下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其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其本人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B.?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庄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C.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局部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局部作战兵种(骑兵、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D.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四、名篇名句默写。
学案2:《论语》《诗经》名句整理
《论语》《诗经》名句整理一、《论语》中的名句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必备:《孔子语录》(重点字词解释+译文+理解性默写)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必备:《孔子语录》(重点字词解释+译文+理解性默写)01孔子语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02字词注释和译文字词注释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来强调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学案34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4)达 ①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_流__通__,__指__泉__水__涌__出___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_显__达__,__显__贵__ ③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并序》):_至__,__到___ ④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_到__达__ ⑤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_有__道__德__、__有__学__问__的__人____ ⑥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汉书·高帝纪》):豁达,心怀宽阔
4.词类活用 掌握下列加颜色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意思。 (1)形容词作动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_匡__正__,__端__正__ ②见贤思齐焉:_与__…__…__看__齐__ ③譬如平地:_填__平__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_彰__明___ (2)名词作状语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__内__心___ (3)使动用法 先齐其家/先正其心/先诚其意:_使__…__…__整__齐__有__序__/使__…__…__端__正__/_使__…__…__真__诚___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 然也。 译文:_这__不__是__因__为__跟__那__孩__子___的__父__母__结__交__,__不__是__因__为__在__同__乡__朋__友__那___里__博__ 取___名__誉___,__也__不___是__因__为___厌__恶__孩___子__的___哭__声__才___这__样__。___(_得__分___点__:__“___所__ 以__”__,__…__…__的__原__因__;__以__“__于__”__为__标___志__的__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_内__交__”__,__结__ 交__;__“__要__”__,__求__取__;__“__然__”__,__这__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录:专题八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附录8
曜录⑧新考纲推荐64篇背诵篇(就零嘴烤名句《孔子语录》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鱼我所欲也》(《孟子》)1.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曹刿论战》(《左传》)1.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乡人凡事依靠当权者,把自己置身事外的浅薄消极思想的句子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
4.《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静心思考宾客们违心地赞美自己貌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名句名篇默写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名句名篇默写(一)高中课标必背14篇)1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ɡ)绳,(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ɡ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ɡ)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ɡ)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理解性默写】1.在《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中的“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劝学》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锲而不舍。
6.《劝学》中为了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进行说理的句子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劝学》中劝导我们要从每一小步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功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论语
《论语》强化复习计划【学情分析】3.25日,校模拟考反馈,论语题得分率偏低,7分的问答题,平均得分2.6分,失分较大,且基础分的失分情况较为严重。
2011新高考样卷提示,论语题分值由4分提升至7分,分成甲、乙两小题的设置。
其中,甲题偏重文本的理解、解读,而乙题偏重问题探究以及对经典文化的批判继承。
根据考纲变化,本阶段开始《论语》的强化复习,尽量做到甲题得分。
【教学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明晰文本大意,并完成相关篇目的背诵;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课文和习题演练,解决相应的文言基础知识,学会适当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每一章节背后的思想支撑,并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及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批判继承。
【教学方法】逐一讲授,课后看书巩固,练习强化【课时安排】复习计划总纲(1课时)文言知识点落实及观点解读(13课时)习题讲解(4课时)共18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计划总纲及策略提要呈现方式:ppt一、考点解说1.试题取材范围10课自读课文:《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2.课标《论语》解读的三个层次《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复习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1)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2)文章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学习章法、培养能力(3)文化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传承文化、提升思想——其中,高考复习以落实“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化传统的评析”这两个知识点为主要目标。
3、《〈论语〉》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德政主张《克己复礼》:以礼治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出仕入世的奋斗观《仁者爱人》:仁爱观《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教育观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四名篇名句默写任务1文言文20篇教学课件
,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对理想、信念等迫切而
热烈的追求。
(6)《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具体阐述为“
,
”。
参考答案 (4)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5)朝闻道 夕死可矣 (6)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7)《论语·阳货》中,孔子强调《诗经》的重要性,认为《诗经》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3)《论语·里仁》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4)《论语·学而》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住方面提出要求的句子是“
,
”。
(5)《论语·里仁》中,“
,
。”
(8)《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7)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8)《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4.《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建议君主:若念及帝位高而险,“
懒散,“
专题学习任务 任务1 文言文(20篇)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1.《<论语>十二章》
(1)读书人应志向远大,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
,
”。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认为应把别人当作自己修身养性的参照,且应该这样做:
“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1《论语》十二章
[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质”“要”“贼”“举”“治”“国”“劝”“使”“疾”“贻”及次常用字“喻”“施”“敏”“齐”“明”“事”“攻”“独”“终”“分”。
2.背诵《〈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四章》第24、33章和《五石之瓠》《礼运(节选)》,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律及特点。
[课文概览]课题文体作者核心内容艺术特色《论语》十二章对话体散文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围绕“仁”字,阐述其内涵,并论述了君子之德和修身养性看法。
1.语言简练,用意深远2.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3.语言浅显易懂,接近口语大学之道议论文相传为曾子课文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对话体议论文孟子文章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1.用故事说理2.善用比喻3.善用对比4.气势充沛《老子》四章格言体散文老子《〈老子〉四章》分别阐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1.文体韵散结合,文句大体整齐,有的全是韵语2.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课文1《论语》十二章一、基础夯实而正.焉,可谓好(第1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学也已。
”(《学而》)(第2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第3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第4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就()②有道()③正() ④而() ⑤喻()答案①靠近②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③形容词作动词,匡正④如果⑤知晓,明白2.理解性默写①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论语》十则》复习学案
《〈论语〉十则》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翻译名句。
(重点)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完成有关本课试题。
【学习过程】一、学生自学自测(一)、名句过关:(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3)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思而不学。
”(《为政》)(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6)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任重而道远。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展示交流1、读背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读背课文,读准读通读熟背会。
2、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三、课堂研讨1、内容理解:这十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在今天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2、写出出自选文的六个成语: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
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4、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名句是《论语》十则中提出应如何看待别人优点与缺点的名句是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高三一轮文言文复习学案----《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高三一轮文言文复习学案----《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积累文中重要知识点。
2.拓展延伸,训练高考文言阅读题目。
3.诵读、传承经典,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
课前案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内自省.(xǐng)文质彬彬.(bīn)弘.(hóng)毅慎.(shèn)于言B.死而后已.(yǐ)譬.如(bì)未成一篑.(kuì)朝.(zhāo)闻道C.克己.(jǐ)复礼学夫.(fú)《诗》知.(zhì)者不惑譬如为.(wéi)山D.迩.(ěr)之事父君子喻.(yù)于义八佾.(yì)虽覆.(fù)一篑1.答案:B 譬如(pì)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①敏.于事敏:勤勉②就.有道就:靠近B.①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②质.胜文则野质:质朴、朴实C.①质胜文.则野文:华美、文采②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广、大,志向远大D.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由于②迩.之事父迩:远2.答案:D 由:依靠迩:近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①譬如平地..平地:平整的洼地②未成一篑.篑:盛土的竹筐B.①克己..复礼克己:约束自己②天下归.仁焉归:回归C.①请问其目.目:条目、细则②请事.斯语矣事:实践、从事D.①小子..何莫学夫《诗》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②可以怨.怨:抱怨3.答案:C 解析:A、①填平洼地 B ②归:称赞、赞许D②怨:讽刺时政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运:运转②今人乍.见孺子乍:突然B.①恶.其声恶:厌恶②有是四端.也端:萌芽,发端C.①贼.其君者也贼:伤害②泉之始达.达:到达D.①足以保.四海保:安定②无辞让..之心辞让:谦逊推让4.C.达:流通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不忍人之心行.(施行)不忍人之政,B.皆有怵惕..(惊骇,恐惧)恻隐..(哀痛,怜悯)之心;C.非所以..(……的方法)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D.犹其有四体..(四肢)也5.C.所以(表原因)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②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B.①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C.①人之有是四端也②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D.①非恶其声而然也②若火之始然6.C.主谓之间,取独(A.到,在B.正确,这D.这样,同“燃”)7.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人而不仁”的“而”用法一样的是()A 任重而.道远 B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C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7.答案:B 都表假设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止而后有定.定:目标坚定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行:施行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C.在止于至善.善:善良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盗贼D.家齐.而后国治齐:整齐有序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事:侍奉8. C(C项,善:好的贼:伤害。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修(一)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3中庸(节选)
课文3中庸(节选)一、基础夯实,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②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中节()②致()③位()④育() ⑤措()答案①适中有节度②达到③各安其位④生长发育⑤放弃,停止2.理解性默写①作者认为的“中”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而“和”则是这样一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广泛、通达地接收知识是基础,正如《中庸(节选)》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应主动、深入地追问思考,即“__________”;而学习的目的则是指导实践,故应“__________”。
③《中庸(节选)》中,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境界,达到了这种境界,便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中庸(节选)》中,表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庸(节选)》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表明了一种不放弃、笨鸟先飞的精神。
答案①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③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④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⑤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3.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广泛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诗经》名句整理一、《论语》中的名句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
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4.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所以爱水;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所以爱山。
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刻,我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刻,我不去启发他。
举一例不能推知其他,我就不再启发他了。
(反:类推)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一个读书人,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程遥远啊。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军队的统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但普通百姓立定的志向是不可强迫改变的。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自身端正了,不用发布命令,别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自己想要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自己想通达,也必须使别人通达。
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谏:匡正,挽回。
追:补救,挽回)。
2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君子不善于讲话,但办事很敏捷。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2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有三解。
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二、《诗经》中的名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1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魏风·硕鼠)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
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
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19.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2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