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和变换
整句和散句,重组
![整句和散句,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181b1e0790c69ec3d5bb75ac.png)
整句与散句的变换结构相同或相似,排列齐整的一组句子叫整句。
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形式整齐(多构成排比或对偶),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有些整句与散句可以互变,其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词语的处理问题。
整句变散句,需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
散句变整句,则需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之与相关内容构成整齐的句式;或者从参差错落的散句中物色可以并列的若干点,以此调整成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若干句子。
例1 将下面画线的文字改写成散句。
这些诗将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
解析:解这道题,方法很简单,只需删去后面三个重复使用的提示词“使你”即可。
答案:这些诗将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
例2 将下边画线的文字改写成排比句。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找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解析:解这道题,可以以“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为并列点进行调整。
答案: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
重组句子句式变换除了从语法方面变换外,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就是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
这是近年高考的常见题型。
重组句子通常按以下三步进行:①分析原句层次关系分析原句层次关系是做此类试题的第一步,变换句式的原则是变换后的句子要保留原意。
因此,只有分清原句层次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变换后句间的关系不变,从而保证原意的不变。
例1:用“儒、道、佛”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解析原句为两层,都是因果关系的二重复句,其中第一层因果倒装。
现要求以“儒、道、佛”开头,我们可改原句的第二分句为主动句得到答案第一句,再以因果相承的顺序排好另外两句。
整句和散句的区别
![整句和散句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afdfc0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7.png)
整句和散句的区别
1.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形体匀称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形式不一致的句子。
整个句子和散句是相对的概念集合。
2.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容易上口,语势有力。
散句:散句多用于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不同长短、不同结构的句式可以体现修辞的参差美。
3.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散句是它的自然形态,也是基本形态,人们平时说话、写文章,主要用散句;整句则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辅助形态,它除了在格律诗、快板诗、对口词等少数文艺形式中起主导作用外,一般都要与散句结合使用。
4.整句例如:
人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难却难。
(徐刚《黄山记》)
三部分相同的句子字数、结构组成排比格式。
散句例如:
然而,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浪花如雷,江面形成无数漩涡,小船从漩涡中驶过,只听到一阵哗啦啦的水声。
经过八公里的瞿塘峡,乌云忽然隐去。
峡湾顶上一片蓝天,漂浮着几片金色的云彩,阳光如闪电般降落在左边的悬崖上。
(《长江三日》刘白羽)
扩展.整句和散句,各有千秋,常结合使用。
例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创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这一时期,人们对许多事物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觉。
难道不是很多人在歌颂那灿烂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雄伟挺拔的山峰、奔腾奔腾的大海吗?那些赞颂着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光、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程表的人吗?而且而且还能让人联想到多么丰富而富有感情的想象!
它是结合整散句的典型例子。
一是整句,读来节奏明快,充满激情;散句穿插其中,又使句式富于变化,错综复杂。
在表达效果上整句和散句有什么区别
![在表达效果上整句和散句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5ff12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f.png)
整句和散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子的结构是否整齐、对称。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如“伟大祖国,我的母亲”等。
这种句子形式通常表现出一种对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在表达上也能够增强语势,使句子更加流畅、有力。
而散句则是指结构不同、字数不等、排列不整齐的一组句子,如“他看着我,微笑着,眼睛里充满了爱意”等。
这种句子形式通常表现出一种自然、灵活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在阅读上给人以节奏感和变化感。
在表达效果上,整句和散句各有其优缺点。
整句的优点在于其形式整齐、对称,具有视觉美感,能够增强语势和表达力度,适用于需要强调形式美或表现庄重、严肃的场合。
而散句则更能够表现出自然、真实、灵活的特点,适用于需要表现人物个性和情感、增强文章可读性的场合。
因此,在写作中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使用整句或散句,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完整版)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和变换
![(完整版)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和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d4f6dab490c69ec3d5bb75f9.png)
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和变换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
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关系的复句。
起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其实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起修辞效果是能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例如1、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恰当地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的效果。
要使散句变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归类划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或其它结构一致的句子。
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
例如2、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
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整散句互换: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称对称。
(允许增删或改动词语)诗人们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时又用玉盘、宝镜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做琼沟或者玉簪。
有的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有时借明月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
这些咏月的常用手法,李白都运用自如,别具风采。
答案:诗人们咏月,常常称明月为金蟾、玉兔;喻月色为寒霜、白雪;状圆月为玉盘、宝镜;比新月为琼钩、玉簪。
2、把下面几个散句改写成一组整句,不要改变原意。
“地方保护主义”的开端是排斥外地产品,它以侵害本地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最终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答案:“地方保护主义”以排斥外地产品为开端,以侵害本地消费者利益为代价,以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终结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有所不同。
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句式变换之整散句和长短句+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句式变换之整散句和长短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1b6e5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9.png)
对点练习
2、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 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 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请将长句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 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 究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例如化石猿 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 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 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二、短句变长句
短句变长句,主要是把一组句子 组合成结构复杂的单句。变换后的长 句只能是单句,只能有一套主干,还 必须保证内容完整,语意连贯。
短句变长句技巧
一、确定一个主干句(肯定性判断句或结论 性语句) 二、提取剩余句子的主要信息 三、把修饰成分合理有序地加入主干 注意:变换后的句子一般是一个单句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
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
对点练习——难度等级☆☆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经历了在财东马房 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又在深山老林里打 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将上面的句子改为整句。
答案:他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度过了在财东马
训练四
在古DNA技术出现之前,人类演化研究主要用两种 方法:一种是体质人类学方法,令一种是利用当今现 代人的DNA进行溯源反推。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 性,前者停留在形态学层面,后者则无法捕捉那些已 消失的人类群体的DNA信息。
将文中画横线的短句变成长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
在古DNA技术出现之前的人类演化研究主要采用 体质人类学和利用当今现代人的DNA进行溯源反 推两种方法。
长句是指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一个句 子。它的修饰语多,并列成分多,或者某 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 例:小杨在除夕晚上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 吃饭 短句是指字数少,结构较为简单的句子。
散句和整句的特点和作用
![散句和整句的特点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6290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2.png)
散句和整句的特点和作用
散句和整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结构,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下面我将分别列举散句和整句的特点和作用。
一、散句的特点和作用:
1. 简洁明了:散句通常由短小的词语组成,句子结构简单明了,表达直接,容易理解。
2. 节奏感强:散句呈现出一种跳跃的节奏感,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呼应韵律的效果,给读者带来一种鲜明的感受。
3. 强调重点:散句常常用于表达重要观点、关键词或突出的信息,通过简洁有力的句子将重点凸显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4. 营造氛围:散句可以通过简短的句子来刻画场景、描绘情感,给读者一种瞬间的感觉,营造出特定的氛围。
二、整句的特点和作用:
1. 完整表达:整句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等完整的成分构成,句子结构完整,可以清晰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2. 逻辑性强:整句通常包含较多的信息,可以更加详细地表达作者的意思,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 衔接流畅:整句的句子结构相对复杂,可以通过连接词、从句等手段将各个句子组织起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连贯、流畅。
4. 描写细腻:整句可以用更多的词语和修饰语来进行描述,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感受。
散句和整句在文章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散句的简洁明了、节奏感强、强调重点和营造氛围的特点使其适用于表达重要观点、刻画场景和情感等方面;而整句的完整表达、逻辑性强、衔接流畅和描写细腻的特点使其适用于详细表达观点、组织文章结构和进行细腻描写等方面。
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散句和整句,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整句和散句的区别2篇
![整句和散句的区别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8d6d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b.png)
整句和散句的区别第一篇:整句和散句的区别整句和散句是两种句式结构,在语言表达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下面将详细介绍整句和散句的区别。
整句,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包含主语和谓语,并且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整句通常由主句构成,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句子,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
整句在表达中更加简洁明确,能够清晰地传递信息,使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
整句常见于正式的写作或演讲中,用于表达较为正式和严肃的内容。
整句的语法结构更加完整,符合语法规则,使得表达更加准确、权威。
相反,散句指的是一个句子被分解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独立存在,没有一个句子中的主句,因此没有完整的句子结构。
散句不具备整句的表达功能,更多地用于表达抒情、描写和修辞等情感和感觉方面的内容。
散句通常使用较为自由的语法结构,更多地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而不受严格的语法规则束缚。
整句和散句在应用场景上也有所不同。
在文章、作文或正式的书面语表达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整句来表达思想,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使读者或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而在诗歌、歌词以及一些文学作品中,为了表达感情、情感和美感,散句更常见,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特定意境。
总之,整句和散句在句式结构、语法规则、表达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整句以完整的句子结构传递信息,较为正式、准确;散句则更加注重情感和修辞手法,适用于抒情、描写和修辞等方面。
在不同的语境和写作目的下,选择合适的句式结构能够更好地传递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第二篇:整句和散句的应用场景整句和散句作为两种不同的句式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各自的应用场景。
下面将详细介绍整句和散句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整句主要用于正式的写作和演讲中,能够清晰明确地传达信息,使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
在学术论文、新闻报道、演讲稿等正式场合,整句被广泛使用,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整句的语法结构完整,符合语法规则,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权威,并能够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进行推理和阐述。
句式重组及变换
![句式重组及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1b90476210661ed9ac51f317.png)
❖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 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 落。(整句)
【巩固练习1】把下列划线部分改写成整句。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
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 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 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它,就是献给周总理 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答案: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 不是开放在花坛暖房,而是怒放在冰天雪地;迎接它 出生的不是和煦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 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
【例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2004年(湖南卷)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
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 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参考答案】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 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 情感之切,意蕴之巩固练习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 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 诗人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 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时又用玉盘、 宝镜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做琼钩 或者玉簪。有的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 有的借明月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这些 咏月的常用手法,李白都运用自如,别具风 采。
❖ 重组句子属于句式变换中的一类,但与它略有不同。 狭义的句式变换指的是各种句式之间的互变,一般 陈述对象不变,句子变换主要是语法方面的;而重 组句子无论变化范围,还是变化难度都更大一些, 同时重组句子与狭义句式变换有不断融合的趋势, 对学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力度更强、更 大,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高考语文整散句变换
![高考语文整散句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d991cb5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d.png)
高考语文整散句变换
1. 整句变散句:整句是指句子的结构完整,表达的意思也是完整的,而散句则是将整个句子拆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能单独成为一个句子,但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关联。
2. 散句变整句:散句则是将整个句子拆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能单独成为一个句子,但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关联。
而整句则是指句子的结构完整,表达的意思也是完整的。
3. 整散句练习:整散句练习是一种常见的语文训练方式,通过将整句拆分成散句,再将散句组合成新的整句,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 散整句练习:与整散句练习相反,散整句练习是将散句组合成新的整句,再将整句拆分成散句,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5. 整散句应用:整散句应用是指在实际写作中,将整句拆分成散句,再将散句组合成新的整句,来达到修辞手法的效果。
6. 散整句应用:与整散句应用相反,散整句应用是将散句组合成新的整句,再将整句拆分成散句,来达到修辞手法的效果。
7. 整句转换:整句转换是指将一个句子的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以达到修辞效果的目的。
8. 散句转换:与整句转换相反,散句转换是将一个散句的表达方式
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以达到修辞效果的目的。
9. 整散句比较:整散句比较是指将整句和散句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它们的优缺点,以便在实际写作中更好地应用它们。
10. 散整句比较:与整散句比较相反,散整句比较是将散句和整句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它们的优缺点,以便在实际写作中更好地应用它们。
散句与整句
![散句与整句](https://img.taocdn.com/s3/m/a9200c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1.png)
散句与整句1. 散句就像我们日常的聊天,随意又自然,比如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咱出去逛逛呗”。
而整句呢,就像是精心准备的演讲,很有条理,像“阳光明媚的今天,我们应该出去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2. 你看,散句多亲切呀,就像朋友在耳边说话,“哎呀,我昨晚没睡好”。
但整句会更正式些,比如“由于某些原因,我昨晚的睡眠质量不佳”。
3. 散句有时候就像我们的心情,想到啥说啥,“哇,那朵花好漂亮”。
可整句呢,如同严谨的思考后说出来的话,“那朵绽放的花有着极其艳丽的色彩”。
4. 散句像我们生活中的小插曲,轻松自在,“走,去吃好吃的”。
整句则像舞台上的表演,有板有眼,“让我们一同前往去品尝那美味的食物”。
5. 散句是不是很像我们的日常对话呀,“嘿,你今天干嘛啦”。
而整句是不是感觉更有气势呢,“请问你今日都做了些什么重要之事”。
6. 哎呀,散句就是这么任性,“我不管,我就要这样”。
相比之下,整句就规矩多了,“我坚定地认为,我应该如此去做”。
7. 散句像那随意流淌的小溪,“哇,这里的水好清啊”。
整句像精心修建的水渠,“这里流淌着的水是如此的清澈见底”。
8. 散句就如同我们随手画的画,简单又直接,“哈哈,画个圈圈”。
整句则像精心绘制的画作,“用圆规画出的这个圆圈是多么的标准啊”。
9. 散句是不是像我们无拘无束的玩耍,“跑呀,跳呀”。
整句像有组织的活动,“我们有序地进行着奔跑和跳跃”。
10. 你想想,散句多像我们平时的口头禅,“哎呀妈呀”。
整句就像是正式场合的发言,“在此,我要郑重地表达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散句和整句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和用处,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呀!。
整句 散句
![整句 散句](https://img.taocdn.com/s3/m/84537e6a48d7c1c708a14541.png)
例① :将下面画线的文字改写成散句。 这些诗将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 你忧愁,使你深思。 解析:解这道题,方法很简单,只需删去后面三 个重复使用的提示词“使你”即可。 答案:这些诗将触动你的心整句的方法及步骤:
1、仔细观察分析要变换的句子之间的 内容,发现句子的内在联系,确定可以 进行句式变换的部分。 2、按照前后连贯或逻辑先后原则,先 对要求变更部分进行排序; 3、选择要求变更部分中的一句作基准句, 再把其他句改写成与基准句句式结构一 致的句子。
技法小结
散句变整句: 1、找标志性词语 2、形成排比或对偶句式 3、按序排列分句
整句和散句
“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 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 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
整句 节奏鲜明 音调和谐 易于上口 语势强烈
散句 富于变化 错落有致 形式灵活 使用性广
整散变换:
其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词语的处理问题。
◇整句变散句,需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 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 ◇散句变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 似。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 的是排比句和对偶句。
注意:原意不能改变,内容不能省略。在变换的过 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两个环节,一是要构建相同的 词语和结构,二是要增加或删除部分词语
将下列的散句改为整句
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 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 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儿一吹, 红的像火焰在跳动, 黄的像金子在闪光, 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整句与散句+课件24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整句与散句+课件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8981d1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c.png)
思维流程
确定基准句
分析语句可知,可以把“其家国同构也能维系国家社会的稳 定”作为基准句。
“乡土的厚重与和谐能分别消除无根的漂泊与对立的异化”
参照基准句调 整其余内容
可以拆分为两个句子,即“乡土的厚重能抵消无根的漂泊” 和“乡土的和谐能消除对立的异化”。“生态的和谐被乡土 的顺天应时所维护”可以改为“乡土的顺天应时能维护生态
的和谐”。
调整理顺句子
把其他的句子按照基准句的句式进行改写,有必要的话还 要进行合理排序。
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整 句,不得改变原意。(小组讨论)
名著,作为贯穿古今中外文化的纽带,是人类精神的财富。阅读名著,对 我们每个人来说,更是一生的必修课。走进名著,我们得以与一个个鲜活的 生命交谈。走进巴金的《家》,我们认识了觉慧,充满朝气敢于反抗的他, 让我们敬佩不已;我们认识了纯洁美好宁死不屈的鸣凤,让我们充满怜惜。 走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们认识了卡西莫多,他虽然有丑陋面貌却心 灵高尚,让我们满怀感动;爱斯梅拉达与我们认识了,她美貌多情心地善良, 爱慕在我们心中生起。
• 【答案】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 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 心共筑中国梦。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中的化散句为整句的能 力。整句的特点是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审读原 句,先找出可以共用的词汇,例子“最大程度”;然后, 根据表达的需求,增删个别词语。
3.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你去播种的种子,理想 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画,理想是一片荒 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你要去开垦它。
高考复习精品变换句式之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高考复习精品变换句式之整句与散句的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8377694ea8956bec0975e39e.png)
Hale Waihona Puke (一)知识讲解:整句的特点: 1.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 2.多使用对偶、排比、对比、反复、顶针等句式 优点: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可 以起到加强语势、渲染气氛的作用 散句的特点:结构错落,句式长短不齐 优点:活泼自然,富有变化。无单调、呆板 之感。
(一)整句变散句
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转换句式的能力。在语言使用中, 同样的意思是可以用不同的句子形式来表达的。考题 要求学生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开 头等要求来表述原句的意思,一个方向,转化为一个 长句。要正确把握原文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用一定 的话语使之彼此衔接整合起来。
• 赞成者说: ________(不超过30个 字) • 质疑者说: 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解析】最关键的是,要写好赞成者的话;有 了赞成者的话,质疑者的话就了针对性。赞成 者的话,可从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 等方面考虑;质疑者的话,可与之一一对应, 进行针对性的反驳。 【参考答案】赞成者说:由家长接送,既可节 省孩子的学习时间,又能增进两代人的感情 (或: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质疑者说:难 道孩子不需要适当放松吗?(难道孩子们学得 还不够吗?)这怎么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呢?(难道家长能保障孩子一辈子吗?)
练习巩固:
2.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开 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 贯的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 句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4分)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 域为主,波及到京津唐地区。这一地区是探 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 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 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屯遗址进 行发掘,1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 文化作过调查……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三种句式的比较,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三种句式的比较,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https://img.taocdn.com/s3/m/7bfc42a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8.png)
1.整句与散句句子中有些成分结构相同或相似,长短大体相同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整齐,长短不一,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的效果: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散句的效果: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
【原句】成片的稻叶吹着松软风,护着青穗黄,带着整片田野,这边摇过来,那边晃过去。
【改句】成片的稻叶青穗黄,软的风吹着稻叶,使整片田野摇来晃去。
【比较】①原句运用排比、拟人手法,突出夜晚水稻田的动人情致,富有动感;(修辞)②原句运用两组整句,句式整齐,节奏明显,抒情意味浓。
(句式)2.长句与短句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其特点是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细致精确;而短句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语体风格一致;有强调作用,突出感情表达;长短句搭配,会使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原句】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
【改句】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
【比较】①原句使用了三个短句,节奏明快、有力,和前文句式保持一致。
改成长句后,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②原文使用“参差隐现”很好地表现出樵夫钓客的身影状态和那种当地特有的朦胧感觉,且这里的“参差隐现”是与“萧散淡泊的诗意”紧密相联的,删掉“参差隐现”后就缺失了这层诗意。
3.常式句与变式句常式句,指的是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以及定语、状语和补语都符合语言习惯,而变式句为了起到强調作用,突出一定的表达效果,出现了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因果倒置等现象。
【原句】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
【改句】艾草的植株有纯正、浓烈、持久的奇香,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
【比较】①原文将“奇香”的修饰语独立开来,能起到强调作用,有助于突出“奇香”之“奇”;②“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的是艾草的“香气”而非“植株”,原文的表达更加准确。
句式上的特点
![句式上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bbf5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c.png)
句式上的特点
以下是句式上的特点:
1. 整散结合:整句和散句的结合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避免了单调和重复。
整句指的是句式结构整齐、音节和谐的句子,如排比句和对偶句;散句则是句式结构不整齐、音节不和谐的句子,如长句和短句。
2. 反复:在诗中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强调主题,增强情感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3. 倒装:倒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它打破了正常的语序和语法规则,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
倒装可以分为两种:语序倒装和语法倒装。
4. 排比: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列举多个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现力。
排比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使读者印象深刻。
5. 对偶:对偶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句子或词语放在一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语言效果。
对偶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精炼、生动有力。
6. 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注意,然后自己给出答案,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设问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参与感。
7. 反问:反问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反问句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含义。
反问可以使语言更加有力,增强语气和感情色彩。
以上是常见的句式特点,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式变换之整散句的互换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式变换之整散句的互换](https://img.taocdn.com/s3/m/6f2b70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a.png)
动词“犹如”和“有”,他们之后,只是并列
短语作宾语,运用的是排比修辞。
3、语感流畅
从语感上来说,整句应音韵和谐,节奏协调,琅琅上口。 如: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变换成整句的形式。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 高山上林木苍翠。
改为: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林木苍翠的高山。
或者:面临着大海,大海里碧波荡漾;背靠着高山,高 山上林木苍翠。
小结——
(2)整句变散句。先对句子进行综合分析,找 出重复使用的词语,将其提取出来作为统领词, 然后把有关内容组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在 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不要遗漏内容要点。
句式变换的原则
(1)不能改变原意
变换句式,只是句式的变换,除了根据需要作个别文 字调整以外,其他都不能变换,尤其是内容。所以题干一 般规定“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即使题干不标 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变动,因为这是基本原则。
(2)要同语境协调
句式变换,有的是对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 这种条件下的变换,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使变换的部分 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要与上下文连贯,并协调一致。
(1)分析原句句式结构特点,找 出规律(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等;)(一般为对偶句 或呈排比句特征。) (2)打破规律(破坏原有的句式 结构规律,使句式结构不一,句 子长短不一。)
尽管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人
们彼此之间并不相识,性格
也不相同,
把下面的画线部分改为散句。
• 海之所以为海,是因为本色如一,从不改变自己 的特色,在长江面前,大海是蔚蓝的;在黄河面 前,大海是蔚蓝的;在其它江河湖泊面前,大海 也是蔚蓝的。
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 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海,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 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 云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整句和散句的例子
![整句和散句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7f0a19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d.png)
整句和散句的例子引言整句和散句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两种句子结构。
它们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句子的节奏和韵律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从整句和散句的定义出发,通过举例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运用,以及对比二者的异同,旨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整句和散句。
整句的定义和特点整句就是在一句话中表达完整、独立的意思的句子。
它具有主谓宾结构,通常包含完整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整句在表达上力求简洁、精确,语言流畅,往往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
整句主要表达情节、叙述事实或者宣示观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以下是一些整句的例子:1.“他登上山顶,远眺着群山连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2.“夜幕降临,星光闪烁,给人们带来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3.“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影子。
”可以看出,整句的句子结构完整,表达直接,情节发展连贯。
散句的定义和特点散句也称为断句或折句,是指将原本一个完整的句子断开,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以增加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变化。
散句通常采用省略、倒装、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具有诗意和韵律感。
以下是一些散句的例子:1.“秋水共长天一色”2.“人生自古谁无死”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以看出,散句的句子结构不完整,常常省略主语、谓语或宾语等成分,以及使用倒装结构等修辞手法。
整句与散句的异同虽然整句和散句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有效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并且可以相互补充和转化。
1. 强调重点:整句通过详细、全面的描述来突出重点,将情节发展完整呈现。
而散句则通过断句的方式,将重点词语或短语突出展示,使整句的中心思想更加醒目。
2. 节奏与韵律:整句通常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节奏较为平稳。
而散句通过断句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的节奏感更加丰富,具有更强的韵律。
3. 表达方式:整句更加直接、明确,注重逻辑性,适合表达叙述、陈述和阐述观点。
而散句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常用于抒情、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心理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和变换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
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关系的复句。
起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其实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起修辞效果是能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例如1、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恰当地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的效果。
要使散句变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归类划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或其它结构一致的句子。
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
例如2、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
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整散句互换: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使其协调一致、匀称对称。
(允许增删或改动词语)诗人们咏月,常常用金蟾、玉兔称明月;并把月色比喻为寒霜、白雪;有时又用玉盘、宝镜给圆月作比喻;新月则常常被叫做琼沟或者玉簪。
有的用明月来形容佳人的容貌,有时借明月来象征高洁的精神,等等。
这些咏月的常用手法,李白都运用自如,别具风采。
答案:诗人们咏月,常常称明月为金蟾、玉兔;喻月色为寒霜、白雪;状圆月为玉盘、宝镜;比新月为琼钩、玉簪。
2、把下面几个散句改写成一组整句,不要改变原意。
“地方保护主义”的开端是排斥外地产品,它以侵害本地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最终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答案:“地方保护主义”以排斥外地产品为开端,以侵害本地消费者利益为代价,以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终结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有所不同。
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例如3、我们一行人到了天都峰顶,江山千里,俱收眼底,黄山奇丽的景色,尽踏在我们脚下。
我们一行人到了天都峰顶,江山千里,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脚下。
【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解析】先根据内容选定一个句子作模式,然后据此对其它句先调内再调外。
通过调整,使语序恰当,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答案】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随堂练习】1.把下面画线的文字改写为整句的形式。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改写:这座小村庄,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林木苍翠的高山。
或:面临大海,大海碧波荡漾;背靠高山,高山林木苍翠。
2. 将下列语句中加线的部分改写,使之与其前句构成整句。
(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更换词语)上海已悄然出现了为顾客丰富切身体验服务的“体验经济”的萌芽:能让你体验到进入热带雨林感觉的雨林餐厅,a、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集休闲与购物于一体的投资3亿多美元的娱乐购物中心即将出现,b、还将建成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体验经济”的明智做法。
指导:先分析前句结构,再以它为模式变换此句。
答案:(参考)a、能让你体验田间劳作的上海孙桥镇的观光农业。
b、类似香港维多利亚港、澳大利亚悉尼港那样著名的黄浦江外滩旅游景点也将建成.整句和散句的变换教案整句:一个句子,句式整齐匀称,多构成排比和对偶。
其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渲染气氛。
散句是相对整句而言的,它是结构错落,句式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其形式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变换题型:1、散句变整句,就是把长短交错的句子,改为相同的句式,或都改为长句,或都改为短句。
2、而整句变散句就是要把“整齐”变为“错落”,改写时变换其中的句式,穿插使用长短句,就成了散句。
一、只要句式的整齐,不要求句子顺序,多是对偶与排比句例1、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变为整句。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远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参考答案】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远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简析:比较画线处语句,前一句为散句形式,自由活泼,富有变化;后一句为整句形式,结构整齐,音节和谐,能渲染气氛,加强语势。
变换方法:按照其中一句的结构仿写,即可化散为整。
2、把下面散句变成整句。
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
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参考答案】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3、把下面散句变成整句。
天上一弯月,地上灯万盏。
(改成整句)【参考答案】天上一弯月,地上万盏灯。
4、把下面画线的文字改写成整句的形式。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参考答案】①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林木苍翠的高山②面临着大海,大海里碧波荡漾;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5、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变为整句。
他是一个热心人。
有谁遭遇不幸,他总是去安慰周济;遇到别人家办喜事,他会登门祝贺;逢到雨季,他还会去帮人家检查屋漏。
【参考答案】谁家遭遇不幸,他安慰周济;谁家办喜事,他登门祝贺;谁家屋漏,逢到雨季他必去检查。
6、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整句。
没过多久,这里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潺潺小溪枯竭了,牲畜干渴而死去,干旱枯萎了田野的庄稼,山谷里饿殍遍野。
【参考答案】潺潺的小溪枯竭了,干渴的牲畜死去了,田野的庄稼枯萎了。
7、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要求: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参考答案】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海,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8、把下面一段话改成一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描画和渲染。
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你要去开垦它,改造它。
【参考答案】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画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改造。
9、把下面的长句变成一组短句,个别词语可以变动。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身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暖房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润它成长,而不是春雨秋露。
【参考答案】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而是在冰天雪地里怒放;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
10、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为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排比句。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
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参考答案】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11、把下面的句子变为散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参考答案】尽管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彼此素不相识,性格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12、把下面的画线部分改为散句。
海之所以为海,是因为本色如一,从不改变自己的特色,在长江面前,大海是蔚蓝的;在黄河面前,大海是蔚蓝的;在其它江河湖泊面前,大海也是蔚蓝的。
【参考答案】海在长江、黄河面前,还是在其它江河湖泊面前,她都是一样的蔚蓝。
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西南的顺序,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4分)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有滔滔奔流的中华摇篮母亲河,东有自然景观雁鸣湖的风景优美,更有西南少林寺闻名世界的武术之乡,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有皇家墓地宋皇陵的气势恢宏,南有寻根拜祖的黄帝故里轩辕丘。
答案: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有滔滔奔流的中华摇蓝母亲河,南有寻根拜祖的黄帝故里轩辕丘,西有气势恢宏的皇家墓地宋皇陵,东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雁鸣湖,西南更有闻名世界的武术之乡少林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语序正确,匀整对称,格式协调一致,与答案完全一样,给4分,有一句不一定扣1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放在“腹地”后也可以。
)14、下面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整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
(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
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解说:对这道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辨析,一个层面是短语内部,一般表达要求是格式协调一致、句式匀整对称。
据此,发现这段话的四个短语,有三个用"如"作比喻词的比喻句,如果把另一个也改造成这样的比喻句,就可以使四个短语排列一起,整齐匀称。
再分析,这几个比喻句的主体都是名词性短语,其定语是动词,喻体也是名词性短语,其定语也是动词,据此,可以把"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改为"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把"黄色的浊流"改为"奔涌的浊流",把"钢花四溅"改为"如四溅的钢花",几个句子内部结构的语序就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