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卷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A)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工具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 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
8、Mapinfo中扫描地图进行坐标配准的基本操作步骤。
最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A)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3.GIS工具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
8、Mapinfo中扫描地图进行坐标配准的基本操作步骤。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卷最全题库(共九套含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试卷1一、专业术语解释(每题3分,满分15分)1、地理信息系统答: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2、空间数据编码答: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3、不规则三角网答: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表示要素包括地形、降水等,按照实测点分布将他们连成三角网。
4、数据与信息答: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即信息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5、元数据答:数据的数据。
二、填空(共15个填空,每小空1分)1、地理空间实体主要类型包括点、线和面等。
2、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属性和时间等。
3、空间数据查询的类型包括基于SQL扩展、可视化和自然语言等。
4、常见的GIS软件有 ARC/INFO 、 MAPGIS 、 ARCVIEW 等。
5、传统数据库结构主要有网状、层次和关系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空间数据编码的原则主要有(B )、系统性、通用性和标准化、可扩展性等。
A.实用性;B.一致性;C.移植性;D.安全性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空间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的是(D )。
A.数据格式转换;B.投影转换;C.图幅拼接;D.数据分发3、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C)。
A地形分析 B缓冲区分析 C逻辑运算 D叠置分析4、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自20世纪( C )起步。
A.60年代初;B.70年代初;C.80年代初;D.90年代初5、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入设备的是(B )。
A.扫描仪;B.绘图仪;C.数字化仪;D.键盘四、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答题要点: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6分)(1)数据采集与编辑(1分)(2)数据存储与管理(1分)(3)数据处理和变换(1分)(4)空间分析和统计(1分)(5)产品制作与现实(1分)(6)二次开发和编程(1分)2、简述游程长度编码方法(6分)游程指相邻同值网格的数量,游程编码结构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考试题 答案

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
4.GIS的功能—基本功能(核心问题)位置、条件、趋势、模式、模型。
5.信息的特点:客观性 适用性 信息的传输性 信息的共享性。
6.3s技术:GPS,GIS,RS 7.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即大地测量控制系统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30.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指能够对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查询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31.函数依赖定义:设R(U)是属性集合U上的关系模式,X与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当前值r,如果对r中的任意两个元组t和s,总有t[x]=s[x],就必有t[y]=s[y],则称X函数据顶Y,或Y函数依赖于X。
46.GIS按其功能和内容可以分为基础型GIS和应用型GIS
47.应用型GIS根据其应用层次的高低,可分为空间事务处理系统(STPS)、空间管理信息系统(SM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
48.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一)统一的名词术语内涵(二)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三)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四)统一的数据分类标准(五)统一的数据编码系统(六)统一的数据组织结构。(七)统一的数据记录形式
20.空间数据的变换其实质是建立两个坐标系坐标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
21.几何纠正是指对数字化原图数据进行的坐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改正,以实现与理论值的一一对应关系。
22.为什么是仿射变换:可以对坐标数据在x和y方向进行不同比例的缩放,同时进行扭曲、旋转和平移,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式,其特性是:1)直线变换后仍为直线;2)平行线变换后仍为平行线;3)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发生变化。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两套)及参考答案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地理信息系统2. TIN模型3. 元数据4. 信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 简述栅格数据及其主要编码方式。
3. 格网DEM分析的主要应用。
4. 根据下面示意图,给出其的矢量数据结构编码。
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点、线、多边形数据之间的叠加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2.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论述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
试题尤其是问答题较为灵活,重点要关心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名词解释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 TIN即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是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
TIN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
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
3.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多地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于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元数据的内容包括对数据集的描述、)对数据质量的描述、对数据处理信息的说明、对数据转换方法的描述、对数据库的更新、集成等的说明。
4.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二、简答题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G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2、DTMDTM为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3、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者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者影响程度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
4、栅格数据结构又称网格结构或像元结构它是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
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然后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5、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6、空间叠加分析空间叠加分析(Spatial Overlay Analysis)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7、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它由表示位置的标量和表示方向的矢量两部分构成。
二、简答题1、简述地理信息及其特点地理信息(Geographic Information)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象等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三维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1、空间数据反映实体的三个特点属性特点、空间特点、时刻特点。
2、空间数据类型,依数据来源不同分为地图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元数据、影像数据五种。
3、空间数据模型类型分为三种层次、关系、网状。
4、栅格数据编码方式直接栅格编码方式、行程编码、块码、链式编码四种。
5、DEM的生成人工网格法、三角网法、立体像对法、等值线插法四种方式。
6、GIS的三维结构是指知识维、时刻维和逻辑维。
二、选择题1、GIS软件的组成不包括(A)A、GIS平面软件B、GIS平台软件C、GIS支撑软件D、GIS 应用软件2、下面属于空间拓扑关系的是(B)A、相接关系B、关联关系C、半包括关系D、分层关系3、块码的特点()A、具有可变分辨率B、大块图斑记录C、具有不可变分辨率D、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小块图斑记录4、地图预处置包括(B)A、增加图纸转变的阻碍B、选取操纵点C、减少图纸性质的转变D、选取操作点5、以下哪个不是地理空间数据(D)A、图形B、文字C、表格D、PC机6、拓扑数据结构不包括(D)A、索引式结构B、双重独立编码结构C、链状双重编码结构D、独立编码结构7、GIS与CAD的一起点有(C)A、采纳地理坐标系B、处置数据大多来自于现实世界C、都能描述图形数据拓扑关系D、属性库结构复杂8、下面选项中属于GIS的三维结构的是(C)A、知识维B、逻辑性C、空间维D、时刻维9、下面哪一选项属于四种核心技术的是(B)A、分层B、概况C、聚合D、连接10、数据库领域中最经常使用的数据模型有(B)A、关联模型B、面向对象模型C、格状模型D、区域模型三、名词说明。
(1)GIS:对空间数据进行搜集、编辑、贮存、分析和输出的计算信息系统。
(2)拓扑关系:用来描述实体间的相邻、联通、包括和相交等关系2. 拓扑关系:研究空间点、线、面之间彼此关系的数据的方式。
(3)地理实体: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体有归纳性,复杂性相对意义的概念。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完整的G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研] A.网络B.用户C.开发人员D.地理空间数据【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都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之上的,没有地理空间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是没有意义的。
2空间关系不包括()。
[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研]A.拓扑空间关系B.统计空间关系C.顺序空间关系D.度量空间关系【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空间关系包括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和度量空间关系。
拓扑关系是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顺序空间关系,描述空间实体之间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如实体之间的前后、左右;度量关系是在欧氏空间和度量空间上进行的操作,包含长度、周长、面积、距离等定量的度量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度量空间关系是距离关系。
3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称为()。
[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研]A.逻辑模型B.空间数据结构C.物理模型D.概念模型【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数据结构即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数据逻辑表达。
换句话说,是指数据以什么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
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储存在计算机中,是计算机正确处理和用户正确理解的保证。
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是空间数据在计算机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故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称为空间数据结构。
4以下操作中不属于地图叠加分析的是()。
[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研]A.相交操作B.联合操作C.缓冲区分析D.层叠加操作【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是指将两个不同的多边形空间特征数据相重叠,产生新的多边形特征数据,用以解决地理变量的多准则分析、区域多重属性的分析、地理特征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及图幅要素更新、区域信息提取等。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导 论)

第1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答: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2.地理信息科学答:地理信息科学是指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3.地理信息流答:地理信息流是指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最后到应用领域。
4.数据答: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5.信息系统答: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6.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实现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统称。
利用磁盘在两台微机之间拷贝数据也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或者数据。
7.数据字典答: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8.信息答: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二、简答题GIS与MIS,CAD的异同点。
答:(1)GIS与MIS(可理解为DBMS)的区别:DBMS一般指商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侧重于对属性数据的管理。
GIS与DBMS 的区别除了处理对象不同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管理系统更复杂,功能更强大。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试卷+答案

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试卷+答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理数据(1 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形和图象等的总称,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时态数据三部分。
)2 地图投影(2地图投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表曲面映射到平面或可展开成平面的曲面上,最终在地表面点和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3 栅格数据结构(3 栅格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分割成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4 DTM与DEM(4 DTM为数字地形模型,是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达地形信息。
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5 空间元数据(5 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理信息具有区域性、和的特性。
(1 多维性、动态变化)2 地理信息系统包括5个部分:、、、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2 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3地图本质上是建立和的联系。
(3现实世界、坐标空间)4地理空间特征实体指具有形状、属性和时序特征的空间对象或地理实体,包括:、、、曲面和体。
(4 点、线、面)5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5 空间数据库应用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存储系统)6 空间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编辑、、、。
(6数据变换、数据提取、数据重构)7 几何纠正是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和的纠正。
(7 坐标系转换、图纸变形误差)8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包括:、和拓扑包含。
(8 拓扑邻接、拓扑关联)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关于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数据存储冗余度低B便于网络分析C.面向实体的数据表达D.适合于叠合分析2 以下方法获取的数据不是矢量数据的是:(D )A跟踪数字化;B扫描矢量化;C解析测图仪;D透明格网采集;3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B )A美国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4 下列设备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是(A )A手扶跟踪数字化仪B绘图仪C显示器D打印机5 下列哪款软件属于国产GIS软件( B )A.MapInfo B .SuperMap C.ArcView D.GenaMap6 地理信息系统比地图优越的功能有( D )a. 不仅有平面信息,还有三维立体的信息b. 有很便捷的检索功能和大容量的信息库c. 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切换、缩放、补充测算等获得更新的信息d. 不仅有空间数据信息,还有景观照片和动态的影像信息A abB bcC bcdD abcd7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是( C )A 1:5万地形图B 1:10万地形图C 1:20万地形图D 1:25万地形图8河道组成的网络是最典型的( A )A 树型网络B 道路型网络C 环网型网络D交错型网络9 以下哪个栅格组合可以将中心栅格剥去( C )A B C D10 在地图数字化时,为了消除图纸变形误差,需要进行几何纠正。
(完整word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20210128054931)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空间拓扑关系: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地图投影转换方式:正解变换、反解变换、解析变换、数值变换、解析-数值变换叠合分析的分类:①根据叠合目的不同分为(合成叠合、统计叠合)②根据数据结构分为(矢量叠合、点-面叠合、线-面叠合、面-面叠合、栅格叠合)GIS发展史: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以后,很快被应用于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在这一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许多有关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这些组织和机构的建立,对于传播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世纪70年代,磁盘的推出为地理数据的输入、储存、检索、和输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数据处理中应用的迅速发展。
并且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始形成市场,这一阶段还先后召开了一系列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许多大学开始注意培养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人才,并且这一技术受到了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大学的普遍重视,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得到巨大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一种通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工具被广泛应用。
进入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逐步进入应用的普及阶段。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正向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迈进。
常见的DEM形式:视线通视分析、视域通视分析9类空间查询:点-点查询/线-点查询/面-点查询/点-线查询/线-线查询/面-线查询/点-面查询/线-面查询/面-面查询数据的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答案

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是一个国家范围的信息网络设施,连接政府、学校、工厂、企业、图书馆、博物馆、科研机构等的信息数据,使一个国家的人们可以共享资源,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把信息传输给世界上的另一个人,使人们通过信息的交流相互合作。
NII的基本组成有通信网络、计算机设备、动态的信息和人。
2、空间对象(实体)是对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简化抽象得到的结果,又称空间实体,它们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与一定的地理空间位置有关,都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分布状况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对象具有4个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和空间关系。
3、拓扑结构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
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y坐标值)等。
4、元数据(Metadata)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5、层次数据库模型用层次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数据模型。
层次结构是树结构,树的结点是记录类型,非根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
上一层记录类型和下一层记录类型是1:N联系。
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来实现,查询效率较高。
6、GIS互操作在异构的数据库或平台以及分布计算情况下出现的,具体指在异构环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实体,尽管它们实现的语言、执行的环境和基于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个稳定的接口相互通信和协作,实现数据和数据处理的互操作,最终完成某一特定任务。
这些实体包括应用程序、对象、系统运行环境等。
与数据转换相比,它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3章空间数据处理一、名词解释1.栅格数据压缩编码答: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编码方式有键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
其类型又有信息无损编码和信息有损编码之分。
2.边界代数算法答:边界代数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将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
它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3.DIME文件答:DIME文件是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的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文件。
它含有调查获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口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计代码的纲要图。
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取代了DIME文件。
4.空间数据内插答:空间数据内插是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
在已观测点的区域内估算未观测点的数据的过程称为内插。
一般情况下,空间位置越靠近已观测点的未观测点越有可能获得与实际值相似的数据,而空间位置越远的点则获得与实际值相似的数据的可能性越小。
5.坐标变换答:坐标变换是把一个坐标系下的空间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下的过程,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描述。
其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两个及以上的坐标转换时由极坐标相对参照确定维数空间。
6.仿射变换答:仿射变换是GIS数据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法。
是指在几何中,一个向量空间进行一次线性变换并接上一个平移,变换为另一个向量空间。
它的主要特性为:同时考虑到因地形突变而引起的实际比例尺在x和y方向上的变形,因此纠正后的坐标数据在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将发生变化。
【终极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2)

问答题《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一章导论1、地理信息的特征:①空间特征:空间位置(即几何坐标);相互关系(度量关系、方位关系、拓扑关系)②属性特征: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地理变量或地理意义。
定性:名称、类型、特征等。
定量:数量和等级。
③时序特征:地理实体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2、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①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②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③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④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⑤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
3、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①对地理信息系统根据研究范围,分为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和国家系统;②根据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专题系统和综合系统;③根据其使用的数据模型,可以分为矢量系统、栅格系统和栅格混合系统。
4、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五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第二章GIS 的数据结构1、地理空间实体的表达矢量表达法:采用没有大小的点(坐标)来表达基本的点元素栅格表达法:采用有固定大小的点(面元或像素)来表达基本的点元素,对每个像元要独立编码,并带有属性值。
2.地理空间数据的分类①按照数据来源分类:地图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②按照数据结构分类:矢量数据、栅格数据③按照数据特征分类:空间定位数据、非空间属性数据④按照数据几何特征分类:点、线、面、曲面、体⑤按照数据发布形式分类:数字线画图;数字栅格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
GIS《地理信息系统》试卷最全题库(共九套含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试卷1一、专业术语解释(每题3分,满分15分)1、地理信息系统答: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2、空间数据编码答: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3、不规则三角网答: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表示要素包括地形、降水等,按照实测点分布将他们连成三角网。
4、数据与信息答: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即信息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5、元数据答:数据的数据。
二、填空(共15个填空,每小空1分)1、地理空间实体主要类型包括点、线和面等。
2、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属性和时间等。
3、空间数据查询的类型包括基于SQL扩展、可视化和自然语言等。
4、常见的GIS软件有 ARC/INFO 、 MAPGIS 、 ARCVIEW 等。
5、传统数据库结构主要有网状、层次和关系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空间数据编码的原则主要有(B )、系统性、通用性和标准化、可扩展性等。
A.实用性;B.一致性;C.移植性;D.安全性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空间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的是(D )。
A.数据格式转换;B.投影转换;C.图幅拼接;D.数据分发3、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C)。
A地形分析 B缓冲区分析 C逻辑运算 D叠置分析4、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自20世纪( C )起步。
A.60年代初;B.70年代初;C.80年代初;D.90年代初5、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入设备的是(B )。
A.扫描仪;B.绘图仪;C.数字化仪;D.键盘四、简答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答题要点: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6分)(1)数据采集与编辑(1分)(2)数据存储与管理(1分)(3)数据处理和变换(1分)(4)空间分析和统计(1分)(5)产品制作与现实(1分)(6)二次开发和编程(1分)2、简述游程长度编码方法(6分)游程指相邻同值网格的数量,游程编码结构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空间数据处理)

第3章空间数据处理一、名词解释1.地图投影[西北大学2012年研]答:地图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精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
2.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是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
它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图形元素的具体位置,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三种类型。
3.高斯投影坐标系[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高斯投影是横轴椭圆柱投影。
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椭球体中心O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
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
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S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
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形成的坐标系就是高斯投影坐标系。
4.空间数据压缩[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研]答:空间数据压缩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自己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5.数据压缩[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数据压缩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6.投影转换[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投影转换是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
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之间及邻域双向连续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简答题1.栅格向矢量转换的方法。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又称为矢量化。
矢量化的目的:一是将扫描仪获取的图像栅格数据存入矢量形式的空间数据库;二是将栅格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将面状栅格数据转换为由矢量数据表示的多边形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
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地理专业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中试卷 (试卷共5页,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下面哪个不是GIS 软件:
A ARC/INFO
B MAPGIS
C MapINFO
D TIGER 2.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
A 信息具有传输性
B 信息具有共享性
C 信息具有适用性
D 信息具有主观性 3.地图投影转换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哪种方法可以实现由一种投影的数字化坐标x 、y 直接变换到另一种投影的直角坐标X 、Y A 正解变换 B 反解变换 C 数值变换 D 最小二乘变换 4.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 (9.5,15.6)
,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 点 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A P (5,8)
B P (8,5)
C P (4,7)
D P (7,4) 5.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 A 压缩软件 B 消冗处理 C 特征点筛选法 D 压缩编码技术
二、填空题(每题 1分,共 10 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 、应用人员和 。
2.数据处理的内容主要有:数据变换、 和 。
3.空间数据的综合包括 、 和图形特征的内插等几种形式。
4.空间数据描述地理实体的 特征、 特征和 特征。
5. 空间数据几何纠正常用的方法有:相似变换、二次变换和 。
三、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 9 分)
1、 数据随机取样方案
2、 数据压缩
3、移动拟合法
四、问答题(共 61 分)
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有哪些?(10分)
2、弧段数据栅格化的算法是什么?(10分)
3、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的步骤如何?(11分)
4、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的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10分)
5、不同格式数据融合主要有哪些的方法?(10分)
6.地图图像经细化处理后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10分)
五、计算题 (共 10 分)
1、已知源区的数据,用叠置法求目标区的数据。
表1源区的人口和面积 表2目标区与源区面积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