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构造学导论(吴时国,喻普之编著)思维导图
海底地形的分布(PPT-59)
(3)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锰结核广泛分
大 陆 坡
大陆坡示意图
大陆坡与琉球群岛海域隔开,分成 两个截然不同的海洋区域。
(二)岛弧和海沟
1.岛弧
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 与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及造山作 用过程相伴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岛链。这类 地质特征如阿留申-阿拉斯加岛弧和千岛-堪察 加岛弧。
大多数岛弧都由两列平行的、弯弓状 的岛屿组成。这样一种双岛弧的内列由一 串爆发的火山组成,而其外列由非火山的 岛屿组成。在只有单列弧的情况下,组成 它的岛屿很多是有火山活动的。
④我国主要的大陆架分布
大 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 陆 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坡 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
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带
概念
岛 弧
著名岛弧
成因
分布
海 沟
著名海沟
成因
3.洋盆和洋中脊
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
洋 地形平坦 盆 地壳活动稳定
水深:4000---6000米
1.洋中脊
洋中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 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 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 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 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 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 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 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 面积约1.2亿公里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 1/3。
海底扩张及板块构造
海底扩张及块构造1.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思想和证据。
2.了解洋脊、洋脊地震带、洋脊沉积物分布特征、两种大陆边缘、洋底海山及火山岛链、热点等特点。
(见后详细)3.准确把握海底扩张的证据,包括古地磁学(地磁场转向、海底地磁条带)、海底年龄、洋中脊考察、转换断层。
4.掌握板块构造的含义、板块划分的依据、三大类板块边界(离散型、聚敛型、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全球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可能的驱动力。
5.了解板块构造与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造山运动、成矿作用等的关系。
大陆漂移地球自它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活动,沧海桑田、山河巨变。
最为神奇的是茫茫大地竟能象巨轮那样一漂千里,至今不息。
2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认为大地像“木筏”那样漂浮在水上。
1620年已有人注意到大西洋两岸轮廓可以相互拼合。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他认为2亿年前全球各大陆曾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超大陆,又称…联合古陆‟,随后才分裂,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1大陆漂移魏格纳(A.Wegner)(1880-1930),大陆漂移理论的创始人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魏格纳受伤在医院治疗,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非常吻合,从而产生了大西洋两岸陆地曾在一起,后经裂开和漂移成了今天格局的想法。
他广泛收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1915年出版了《大陆和海洋的起源》,阐述了大陆漂移的观点。
大陆漂移理论的证据证据1:相邻大陆的边缘形态可以拼接魏格纳为证实大陆漂移所收集的大量资料,至今仍然是难以辩驳的铁证。
其中,大陆岸线的吻合是最吸引人的证据。
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1965年,人们曾根据大西洋最新海深图通过计算机对1000米等深线处进行拟合,发现两岸几乎可以完美无缺的拼接。
具有如此高的拟合度不可能是偶然造成的。
3最初发现南美洲与非洲可以拼合,后来已将各大洲拼合起来4证据2:相邻大陆在地层上有许多相似性和可拼合性更令人信服的是两岸相同地质年代的山系、地层或岩块都可以一一对应加以拼接。
第十单元 奇妙的海底世界知识结构图
奇妙的海底世界知识结构图本单元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海底世界》、《圆圆的沙粒》、语文天地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会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进行说写练习。
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大海进行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字16个,写字1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理解“强烈、危险、窃窃私语、异想天开、坦然”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练习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让我们荡起双桨》及“语文天地”中的名言,体会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
积累并背诵关于海的古诗,了解有关海的词语。
5、自读《海地村庄》、《海底漫步》,通过“畅所欲言”等活动,进一步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妙。
6、学句子,抄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成果。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会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进行说写练习。
2、认字16个,写字1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理解“强烈、危险、窃窃私语、异想天开、坦然”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练习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四: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两篇主体课文,两篇自读课文,一篇是科幻作品,一篇是介绍潜水员工作的文章。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海底世界的迷人风景,可使学生了解有关海洋的更多知识,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想象性文章《海底世界》课文散文性文章《圆圆的沙粒》综合训练语文天地。
2019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件:2.2 海底地形的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三)洋盆和洋中脊 1.洋盆 (1)地位: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又称“深海平原”。 (2)特点: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 (3)内部地形: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 2.洋中脊 (1)分布:多分布于大洋中心部位,并相互连通。 (2)形状:大西洋中脊呈“S”形,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 (3)景观:中轴为裂谷,两侧为山峰。
图表导读教材图2.13 海底地形 该图模拟了海底地形的分布,是本节的核心图。从图中至少可以 获得两个印象:一是海底地形丰富多样;二是海底地形的分布有一 定的规律。
--33-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大陆架和大陆坡 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坡度较缓,水深在200米 以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大陆坡: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一个相对 陡峭的斜坡。大陆坡水深一般为200~4 000米。 (二)岛弧和海沟 1.岛弧 (1)位置:大陆坡的前缘。 (2)举例:太平洋西部海域的岛弧分布最为典型。 2.海沟 (1)分布: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和洋盆的分界线。 (2)举例: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1-1-33-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 2 3 4- 6 7 5
3关于洋中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 B.洋中脊只分布在三大洋中 C.太平洋中脊贯穿大洋中部 D.印度洋中脊呈“S”形 解析:洋中脊在四大洋中都有分布;太平洋中脊位于大洋偏东位置; 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 答案:A
1-1-77-
原创1:2.2海底地形的分布
3、洋盆和洋中脊
(1)洋盆(深海平原): 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又称“深海平原 地形较为平坦 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水深:4000---6000米 洋盆中的其他地形: 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
(2) 洋 中 脊
最长的海底山系
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分布: 多分布于大洋中心部位,并相互连通 形状: 大西洋中脊呈”S“形,印度洋呈”人“字形
地③油方气为资止源,、平渔均业75资千源米丰富
④我国主要的大陆架分布
(2)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 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宽窄不等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 与洋盆的过渡带 (1)岛弧 ①位置:大陆坡的前缘 ②成因: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的结果 ③典例: 太平洋西部海域最典型
(2)海沟
①分布: 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
和洋盆的分界线 ②成因: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的结果
③典例: 马里亚纳海沟
思考:岛弧和海沟往往相伴 而生的原因是什么?
岛弧和海沟是在同一种地壳 运动中形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都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 之下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边是大陆地壳受挤压上拱,隆起成岛弧; 另一边则凹下形成海沟。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第一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8844.43m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海底地貌立体示意图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基本规律:从陆地向大洋中心: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洋中脊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1、大陆架和大陆坡
(1)大陆架:
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 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
第一节 海底地形及成因(59张ppt)
两个板块相撞形成的 A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7、(1)海底地形d的名称是__海__沟__, (2)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其形成原因。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
受陆地影 响程度
影响较小
水温和盐度 变化
不大
海 11% 平均几米到2000米
受大陆、河流、 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比较大
海流系统
有独立的系统
无独立的系统
随堂练习
1、下列海中,不属于边缘海的是(D )
A日本海 B阿拉伯海 C挪威海 D波罗的海
2、下列属于内海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日本海、黄海
B 波罗的海、渤海
C 波罗的海、墨西哥湾 D 红海、东海
●读课本图1-1-12,分析板块运动可能造成什么结果。
生长边界(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形成裂谷(中央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中脊)。
消亡边界(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形成高在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或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岛弧(东亚岛弧)。
红海的面积在扩大、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太平洋的面 积在缩小。
4、下列选项中,附近有世界最高山脉和最深海沟的一
组板块界线是( A)
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5、下列有关岛弧和海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岛弧和海沟都分布在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度地带 B、岛弧与海沟伴生 C、马里亚那海沟分布在东太平洋 D、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运动活跃的地带
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ppt课件
1、A代表洋底什么地方?形成什么海底地形?
大洋中心,洋中脊
2、两边的缝隙代表洋底什么地方?形成海底什么地形? 大洋边缘,海沟
3、图中从A向BC两侧,洋壳岩石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 岩石由新变老
(4) 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 岛弧 或 海岸山脉
。
• 海底扩张使洋壳生长形成的海底地形是(A) A.洋盆 B.大陆坡 C.大陆架 D.海沟
• 下列板块中,全部由大洋板块组成的是(B )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
D.南极洲板块
• 海沟分布在 ( D ) A.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处
B.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处
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 海沟 ,P处为洋中脊B处是地幔物
质
上升处, A处属于板块的 消亡 边界。
是(3()2ME)板C据块D勘为探,大,这洋C.个D板发.块现E三,为处海则海底N底扩板地张块层学是岩说大石的陆年建龄立板按提块自供,老了(到事大新实陆依依或次据大排。洋列) 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是因为 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较低 。
C.两个大洋板块相撞处
D.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撞处
•. 图中是 南极洲和 美洲 板块碰撞, 南极洲 板块俯冲消亡形成 海沟, 美洲 板块被挤压隆起形成 安第斯 山脉。
•. 图中是 太平洋和 亚欧 板块碰撞,太平洋 板块俯冲消亡形成海沟 板块被挤亚压欧隆起形成岛弧。
4、这个模型与洋底对比,还缺少哪些重要的内容?
火山、岛弧、海岸山脉
练习:
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 构成的。
海底两万里 思维导图 21张共24页
谢谢!
海底两万里 思维导图 21张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厄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0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海底扩张的结果:
由于洋底一直在生长和更新着,所以不管是新生 的大西洋和印度洋,还是古老的太平洋,其洋底地壳
都相当年青,不早于中生代,从而接受的海洋沉积层
比较薄。大洋中脊顶部由于是热的地幔物质涌出的地 方,故出现高热流值;而海沟由于是冷的、轻的地壳 物质俯冲潜没的地方,故出现低热流值和重力负异 常。
冰岛西南方向大西洋中脊实测海底地磁条带
(二)深海钻探成果
深海钻探工作开始于1968年,深海钻探证实 ,深海沉积物由洋脊向两侧从无到有、从薄到 厚,沉积层序由少到多,最底部沉积物的年龄 愈来愈老,并且与海底磁异常条带所预测的年 龄十分吻合,深海钻探所采得的最老沉积物的 年龄不老于1.7亿年(晚侏罗世)。 深海钻探成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海底扩张 理论。
最有力的证据是古地磁学研究的成果。
第二节
海底扩张
一、海底扩张说的提出
二、海底扩张说的验证
第二节
海底扩张
一、海底扩张说的提出
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较发达的西方各国出于军
事、资源与能源等方面的考虑,开展了广泛的海底地
形与地质调查。到20世纪60代初,海底调查已获得了
大量新成果与新资料,为海底扩张说的建立准备了条
大陆漂移学说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地球表层存在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活动论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块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漂移, 年均漂移速率可能在米级以上(快速)。 古生代晚期全球大陆连成联合古陆或泛大陆-Pangaea 其周围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自中生代开始,在某种作用力影响下,泛大陆逐渐破 裂、分离和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由于大陆硅铝层在硅镁层上作大规模的水平漂移,从 中生代开始,使晚古生代泛大陆分裂、漂移,并形成现今 海陆分布基本轮廓的过程,叫大陆漂移。
海底构造
在太平洋内,因中脊偏居东侧且边 坡平缓,呈倒“L”字型展布,故称 东太平洋海隆。
印大度西洋洋中中脊脊也的大峰致是位 于锯大齿洋形中的部,,分但布歧在分 三大支西,洋呈中“间入,”大字致型 展与布东西两岸平行, 呈“S”形纵贯南北。
1 大陆架
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 缓倾的浅水平台。其范围自低潮线起到洋底向海方向坡 度迅速变陡处(称为大陆坡折线或大陆架外缘)为止。
2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向大洋更深部分下倾直到深海盆地 或海沟为止的斜坡地带。
3 大陆隆
介于大陆坡末端与深海平原之间的缓坡地带。 有的文献曾称为大陆基。中国有些学者将其 作为大陆坡的一个二级海底地貌单元。
海底扩张说主要内容
1 岩石圈浮在软流圈之上漂移。 2 地幔中存在热物质上升引起的对流。 3 来自地幔上升的岩浆从洋脊涌出,冷却后形成洋 壳,洋壳不断向两侧扩张。 4 洋壳(岩石圈)运动至海沟处向下插入地幔。 5 下插的岩石圈熔融消失,形成岩浆,从海沟靠大 陆一侧上升,形成大陆边缘火山带或岛弧火山带。火 山带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安山岩,称为安山岩带。
海底扩张说
证实海底扩张假说的工作:洋壳年龄
1968年“格罗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船在各大 洋取得数万米岩芯。由于玄武岩已变质,不能用同位 素定年,但可以用大洋沉积物底部的化石定年。结果 发现离洋脊越远,洋壳年代越老,对称分布,最老不 超过侏罗纪。证实了洋壳在洋脊增生,在海沟消亡的 推断。
洋中脊
海底扩张说不能解释的问题
组成物质主要是沉积物,系陆架和陆坡上的 物质受重力崩塌、滑坡及蚀流搬运、堆积而 成。大陆隆地带也是深海扇从海底峡谷向外 扩展的地带。
海洋测绘思维导图分享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概述海洋测绘分类海洋测绘基本概念分类按测绘内容分类:海道测绘、海洋大地测绘、海洋重力测绘、海洋磁力测绘、海洋跃层测绘、海洋声速测绘、海底地形测绘、海洋工程测绘海道测绘海图分类普通海图专题海图自然现象专题海图社会经济现象专题海图航海图总图:比例尺一般为1:300万或更小航行图:一般比例尺1:10万~1:299万港湾图:一般不大于1:10万海洋测绘基准空间定位基准平面基准我国海图和海洋测绘: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参考椭球面国际海图和海洋测绘: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参考椭球面陆地垂直基准验潮站、可以联测的岛屿、海岸地形图:85国家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高程不可以联测的岛屿,远离大陆的岛礁:当地平均海平面,高程助航标志:平均大潮高潮面,高程干出滩、干出礁:理论最低潮面,水深海洋垂直基准我国沿海:理论最低潮面,水深远海及外国海区:原资料的深度基准面,水深不受潮汐影响的江河:设计水位,常水位,水深河口潮差较大地区:平均大潮高潮面,水深海图投影墨卡托投影(正轴等圆柱投影):等角航线被表示成直线,保证了投影后形状的相似性;纬线是平行直线且与经线互相垂直;经线间隔相等,纬度越大纬线间隔越大;投影后面积变形大高斯投影:比例尺在1:2万以上,海图编绘可采用;比例尺在1:5万以上,水深测图可采用日晷投影:如果制图区域60%以上的地区纬度大于75°时,宜采用日晷投影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等角航线:地球表面上与所经过的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航线(参考椭球上位螺旋曲线,墨卡托投影图上为直线)大圆航线:是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过地面两点和地心平面与球面的交弧(投影面上是一条弧线)海洋测绘深度基准(理论最低潮面)深度基准面的确定确定原则:1.要充分考虑船舶航行安全、2.要保证航道或水深资源利用效率,深度基准保证率在90%~95%之间、3.相邻区域基准面尽量保持一致确定方法:1.潮汐数据采集、2.潮汐数据调和分析水位观测(潮汐观测)验潮站种类:长期验潮站、短期验潮站、临时验潮站、海上定点验潮站潮位观测方法:水尺、井式验潮仪、声学或压力传感器、遥感、差分GNSS等方法差比数验潮站间基准面传递基准面传递方法技术设计项目设计内容 1.确定测量目的和测区范围、2.进行分幅设计,确定测量比例尺、3.确定测量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4.标定免测范围或确定不同比例尺图幅之间的具体分界线、5.明确技术保障措施、6.编写技术设计书专业设计收集和分析测区资料初步设计实地踏勘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编制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主要内容 1.任务来源,性质和技术要点、2.测区的自然地理环境、3.技术标准和规范、4.控制点等级,标石类型及数量、5.水深测量图幅等... ...海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海控一、二级点主要采用GNSS方法测量,侧图点可采用GNSS快速测量法,导线、支导线和交会法等测定高程控制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法GNSS高程测量法高程联测精度要求水文观测潮汐观测潮流观测: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声速观测海洋定位定位方法:1.天文定位、2.光学定位、3.无线电点位、4.卫星定位、5.水深定位水深测量单波束测深特点:1.垂直发射声脉冲,声波折射影响小、2.采用单点连续测量模式,航迹数据密集,侧线之间无数据、3.数据处理时需要网格化内插消除数据空白区测深改正:1.吃水改正、2.基线改正、3.转速改正、4.声速改正改正方法:1.校对法、2.水文资料法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由声学系统、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外围辅助传感器等工作原理:以一定频率发射垂直航迹方向开角宽的声波束扫描海底采集测深数据参数校正:按顺序进行导航延迟、横摇、纵摇和艏偏校正其他测深系统机载激光测深简单测深:测深杆和测深锤等测深设计测量比例尺规定:分幅设计测线布设测深线间隔测深线方向水深改正吃水改正静态吃水改正动态吃水改正姿态改正惯性测量:采用惯性测量系统IMU罗经测量声速改正声速剖面仪水位改正:把瞬时测量的水深值换算成以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的水深值,图P194潮汐改正测深精度要求:P197海道其他测量障碍物探测侧扫声呐单波速加密磁力仪探测多波束探测扫海具底质探测助航标志测定海岸地形测量海岸地形测量:对海岸线位置、性质、沿岸陆地和海滩地形进行测量干出高度测量:干出滩、干出礁海图制图海图编辑设计总体设计设计流程其他设计: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海图制作海底地形图制作海洋测绘质量控制和成果归档海洋测绘质量控制海图制图成果检验。
《海底两万里》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1)
一、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
1863年因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此后开始从事写作,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1905年3月24日,凡尔纳于亚眠逝世。
作品介绍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登上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又称“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二、文章主题《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
在小说里,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表达了对海洋的赞美和热爱:“我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着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气清洁、健康。
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
大海是一种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载体,他是运动,是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是无垠的生命。
可以说,地球上最先形成的是海洋,谁知道当地球消失的时候最后剩下的会不会还是海洋呢!大海就是至高无上的宁静。
”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在这里,有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
在尼摩船长的引领下,进行海底狩猎,参观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三、故事情节1.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
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
公众坚决要求把这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2.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1,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1)常见的海洋生物1)海洋概述2)海洋生物概述3)海洋生物分类a.按生活习惯:海洋植物,动物,微生物b.按生态特征:浮游,底栖,游泳c.按分类学角度: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海洋动物,植物 4)海洋微生物a.海洋病毒:噬菌体——烈性,温和两种b.海洋细菌:定义,基本特征,常见菌属,分布(G+沉积岩,G -海水),海洋菌与陆地菌的比较,海洋细菌的特点(嗜盐性,适冷性,适压性,低营养性,趋化性与附着生长,发光性),常见菌属具体介绍(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希瓦氏菌属)c.海洋放线菌:定义,药用d.海洋蓝细菌e.海洋真菌:海洋酵母菌,海洋霉菌f.海洋古菌:形态接近真细菌,两界五大类g.其他海洋微生物:黏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原绿球藻5)海洋植物a.海藻:微藻,大型藻(绿藻,红藻,褐藻)b.海洋种子植物:海草,红树林6)海洋动物a.栉水母动物门b.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水母,珊瑚c.节肢动物门:甲壳,藤壶d.海绵动物门e.软体动物门:贝类,头足类,海兔f.苔藓动物门g.棘皮动物门h.脊索动物门:海鞘,鱼类(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1)概述2)活性多肽a.概述b.抗肿瘤肽:藻类,海绵,海鞘,海兔,其他(黏球菌、蓝绿藻、鲨鱼软骨、海豹骨骼肌肉)c.抗菌肽:鲎素,鲎试剂,鱼精蛋白,其他(甲壳属,贝类,海鞘,海绵,鱼类,微生物)d.降血压肽e.抗氧化肽:氧化与生命衰老学说,分子基础,基本制备工艺,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几种重要的抗氧化肽(肌肽,谷胱甘肽)f.抗炎多肽3)活性多糖a. 概述b. 海洋植物多糖:多糖在藻体内存在的位置,藻体活性多糖的组成,海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凝血作用,抗氧化作用,其他生理活性(溃疡,风湿病,肾结石,诱导成骨细胞分化),提取工艺,c. 海洋动物多糖:黏多糖及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工艺,特性:成膜性、抑菌性,应用:果蔬饮料加工、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烘培食品、纺织、印染、医学敷科、药物缓释剂、仿制人造器官),海参多糖d. 海洋微生物多糖:单糖组成,生物学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活性、抗凝血活性),构效关系(多糖分支度、多糖组成、分子量、溶解度、高级结构),4) w-3多不饱和脂肪酸a.概述b. DHA和EPA的生理功能:心血管,神经系统,抗肿瘤,抗炎c.生物来源5)其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a.萜类化合物:海绵中,珊瑚中,海藻及其他中b.大环内酯类c.甾体及甾体皂苷d.生物碱e.特殊氨基酸f.聚醚类g.皂苷(3)海洋毒素物质1)概述a.利弊b.分类:按结构(多肽类,聚醚类,生物碱类),按靶点,按作用 c.来源:有毒藻类,有毒海绵动物,有毒腔肠动物,有毒软体动物,有毒棘皮动物,有毒鱼类2)河豚毒素a.结构性质b.来源c.作用机制d.应用e.提取:TTX微生物发酵法,组织浸提法,TTX粗品纯化技术f.检测:生物检测法,荧光,薄层层析,HPLC,免疫检测g.中毒与处理3)麻痹性贝类毒素a.概述b.结构与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与检测方法:石房蛤毒素的提取,膝沟藻毒素提取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g.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控制与降解h.石房蛤毒素及其应用4)腹泻性贝类毒素a.概述b.结构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检测方法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5)西加毒素a.概述b.结构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检测方法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g.应用前景6)其他毒素a.芋螺毒素b.短裸甲藻毒素c.海葵毒素d.水母毒素e.头足毒素f.海蛇毒素g.海兔毒素h.微囊藻毒素i.记忆缺损贝类毒素ASP(4)海洋微生物及其应用1)海洋微生物的基础知识a.概述b.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与命名法则c.古菌:细胞壁,细胞膜,tRNA,核区,代表(嗜热酸古菌,嗜盐古菌,产甲烷古菌,d.真细菌: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甲烷氧化细菌),化能异养型(G+、G-)e.真核微生物:真菌,真核微藻,原生生物(微小鞭毛虫,异鞭毛虫、混合营养型微小鞭毛虫、腰鞭毛虫,变形虫)2)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法a.概述b.分离步骤:取样前准备,取样点选择,样品收集,分离培养,培养条件c.基于16SrRNA的研究技术3)海洋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大环内酯类,环肽化合物,环肽抗生素,生物碱,含卤化合物4)海洋微生物的应用a. w-3系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产生a1.产EPA和DHA的海洋微生物(真菌,微藻,细菌)a2 微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途径(真菌与藻类,细菌)a3 影响微生物体内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和成因素(碳源、NaCl浓度,磷及微量元素)b.海洋微生物酶抑制剂琼脂酶,卡拉胶酶,纤维素酶,高内切葡聚糖酶,酯类水解酶,低温脂肪酶,褐藻酸裂解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氢化酶,Taq聚合酶,Pfr聚合酶2,海洋药物学(1)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评价1)药理作用评价的基本概念a.药物与药理作用:药物,药理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模式),药物的选择性b.药物活性与药物作用靶点c.药物安全性与治疗指数2)药理作用评价的一般技术和方法a.药物研究的基本原则(随机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b.药理研究的方法(离体试验,在体试验)3)常见药效评价技术和方法a.药效评价的目的b.药效研究的模型:模型的重要性,常见模型,模型选择c.主要药效学研究技术:实验方法(至少三种),观测指标,实验动物,受试药物,给药剂量与途径,对照,统计处理,结果总结4)药动学研究a.药动学概念b.药动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c.药动学研究的内容: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消除),速率论,药动学模型d.临床前药物的药动学研究:研究目的,实验动物选择,给药途径,生物药品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建立(灵敏度,特异性,重现性,精密度),标准曲线,回收率e.检测方法的选择f.药动学实验设计及其参数计算g.药物分布(小鼠大暑)h.药物排泄(尿排泄,粪便排泄,胆汁排泄)i.生物转化j.与血浆蛋白结合实验k.生物利用度(2)药用微藻的工业化培养1)工业化药用海洋微藻的药理学研究进程a.海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b.3大主要经济微藻:螺旋藻,小球藻,杜氏藻c.雨生红球藻2)药用海洋微藻的大规模工业化培养技术a.微藻的营养模式b.微藻的培养技术:光能自养型——敞开式培养,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管道,光纤,平板);异养培养技术混养培养技术c.培养流程:保种(液体,固体培养基,固定化)——消毒——培养液制备(选择、制备)——接种——培养过程中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采收d.微藻生产培养生物制品存在的问题3)微藻培养生产代谢产物应用举例a.生物柴油及w3系脂肪酸——影响因素(温度,光照,氮源,CO2,磷源)b.杜氏藻培养生产b-胡萝卜素——应用(医药、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妆品、饲料添加剂)——合成(化学合成,天然产物提取,生物发酵)。
海底扩张说
第二节 海底扩张说
任务:
掌握:
洋底地形、结构等基本概念
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动力学机制和主要证据
参阅巫建华教材第五章第二节。
主要内容
一、洋底地形
二、大洋岩石圈的结构 三、海底扩张说的提出
四、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
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
一、洋底地形
洋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洋中脊、大洋盆地和大陆边缘3个 单元: 1、大洋中脊:绵延于大洋中部呈线状延伸的海岭。中央海岭。
岛弧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一、洋底地形
(四)海沟
海沟
World Distribution of Trench 全球海沟分布
Aleutian Trench 阿琉申海沟
Mariana Trench 马里亚纳海沟
East Pacific Rise 东太平洋海岭
Peru-Chile Trench/ Atacama Trench 秘鲁智利海沟
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52洋中脊岩浆冷却与磁化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53海底磁异常条带示意图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54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大洋底的磁力异常分布55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东北太平洋磁力异常条带56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雷克雅奈斯脊磁力异常57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大洋脊沉积物的磁条带58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大洋底与大陆玄武岩序列的磁反转模式59磁极反转在地磁柱上的分布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60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磁性剖面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61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1海底磁异常特征磁性地层柱62洋中脊海底扩张示意图热对流海沟火山62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2海底的年龄和海底扩张速度6363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kar火山岩定年的磁极反转年表2海底的年龄和海底扩张速度1992年的古地磁年表64据wcpitman等1994通过磁异常条带年龄的测定可以建立海底等时线从而得到自洋脊形成以来的年龄最老的海底年龄只有17亿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2海底的年龄和海底扩张速度65旧洋壳消减使洋底变年轻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2海底的年龄和海底扩张速度66五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2海底的年龄和海底扩张速度以古地磁年表为参考每个特定的洋底磁条带界线就是代表一定年龄的等时线一幅详细的洋底磁异常图也就相当于标示洋底年代的洋底地质图
15-16版:2.2海底地形的分布 (步步高)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主要海底地形
返回
(3)在①~④所示的地形中,构成大洋 底主体的是________;它在地形上具有 怎样的特点?
解析 洋盆是大洋底的主体。
答案 洋盆 深度大,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 内部分布着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主要海底地形
返回
(4)序号④所示的地形,在印度洋大致 呈“__入___”字分布。 解析 序号④是洋中脊,其在印度洋 中呈“入”字形分布。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返回
迁移应用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③处位于中纬地区,且有 河流汇入,则该处的海岸物质以 ________为主,这里适合修建规 模较大的海港吗?为什么?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返回
答案 淤泥 不适合。 这里的海岸具有宽度大、坡度 小的特点,加上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淤积严重,海水浅, 航道容易淤积,不利于船舶的航行;海岸线平直,风浪 较大,不利于船舶的停泊;淤泥质海岸土质疏松,不利 于筑港。
C.海沟
D.洋盆
解析 第1题,序号①~⑤依次代表大陆坡、洋盆、洋中
脊、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大陆架。
自我检测区
12345
2.序号②( A )
A.地形相对平坦 C.狭长而深凹
B.坡度较缓,深度不大 D.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
解析 洋盆地形相对平坦;选项B是大陆架的特征; 选项C是海沟的特征;选项D是洋中脊的特征。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返回
反思归纳 世界海底地形类型示意图及特征
海底 地形
水深 海平面 200m 200~4 000 m 海平面 6 000 m 4 000~ 位于海
《海洋科学导论》第6章潮汐
2020/7/24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北天极
秋分点
b Earth 春分点 a
南天极
2020/7/24
赤纬、时角和天顶距
沿天体时圈从天赤道至天体的弧 度称为该天体的赤纬(相当于地理 纬度),用d表示,范围0~±90°, 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秋分
j
E
d
r 春分
Z
M
T Z’ M’
2020/7/24
南天极
平衡潮
平衡潮潮高
z1与cosT成比例,表示在24太阴时内变化一 个周期,且月上中天时(T=0)最大,月下中天 时最小,故z1代表日潮;由式可知,日周期部 分随赤纬的增大而增大,赤纬为零时,日周 期部分为零。
z2与cos2T成比例,表示在24太阴时内变化 两个周期,且于月上、下中天时均出现最大
在天球上,通过南、北天极和天顶 (或天底)的大圆称为天子午圈; 通过南、北天极和天体的大圆称为 天体时圈;
通过天顶、天底和天体的大圆称为 天体方位圈。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天体视运动
以地球为中心,仰望天空,取任意长为半径的假想球 体称为天球,而太阳、月球....等统称为天体,天体 之真实运动反映在天球上的运动情形便叫做视运动。
潮汐现象
潮汐要素
潮汐要素主要包括: ➢涨潮、高潮、平潮(涨平)、高潮时、高潮高、涨潮时; ➢落潮、低潮、停潮(落停)、低潮高、低潮时、落潮时; ➢潮差、高潮间隙、低潮间隙。
2020/7/24
潮汐现象
潮汐类型
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且 涨、落潮时及涨、落潮差分别几乎相等。相应港口则为正规半日潮港。
《海底两万里》阅读思维导图
【名著概览】
【情பைடு நூலகம்梳理】
附:【人物辨识】
人 物
身 份
相关故事
性格特点
船长尼摩
尼摩建造“诺第留斯”(“鹦鹉螺”)号潜艇,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
①“诺第留斯”号在珊瑚礁上搁浅,遭到土著人的袭击,尼摩利用在楼梯和扶手上布下的电力网吓跑了土著人。
②在锡兰采珠场从鲨鱼嘴下救了一个穷苦的采珠人,并送他一袋珍珠。
②在初被关入“诺第留斯号”,尼德·兰暴躁的时候,他耐心劝导。
③在海底狩猎后热情地给未去的尼德·兰讲述海底的景色。
④在缺乏氧气时将最后一点氧气让给教授。
⑤在海底观察到许多动物并给它们分类。
忠实,生性沉稳,随和,精通分类理论,做事一丝不苟
尼德·兰
捕鲸手、鱼叉手之王
①进入“诺第留斯号”后,被关进黑屋子,因为侍者的毫无反应,出其不意地将侍者打倒在地掐得半死。
③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④当抹香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抹香鲸。
⑤在遭遇冰山封路、章鱼围攻、敌舰偷袭时都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一切。
热爱海洋,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执着不屈;极富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向往民主与自由;反抗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
阿龙纳
斯教授
作品中的“我”、生物学家、教授
①与船长在海底森林狩猎。
②与船长一起参观亚特兰蒂斯遗址。
③同两个伙伴成功利用大漩涡逃出了“诺第留斯”号。
④和仆人康塞尔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给读者展现了许多海洋生物知识。
知识渊博,头脑清晰
康塞尔
阿龙纳斯的仆人
①在阿龙纳斯教授落水时,他毅然跳了下去,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游泳。
海底构造
海沟。
1968年,板块构造学说提出。板块活动造成了 多种多样的海底地貌。
2
大洋地形与地貌
洋底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者以莫霍面 为界面。
地壳:沉积岩层、玄武岩层、大洋层
上地幔:上层为刚硬的岩石层 下层为柔软的软流层(板块运动的基础)
海底扩张说主要内容
1 岩石圈浮在软流圈之上漂移。 2 地幔中存在热物质上升引起的对流。 3 来自地幔上升的岩浆从洋脊涌出,冷却后形成洋 壳,洋壳不断向两侧扩张。 4 洋壳(岩石圈)运动至海沟处向下插入地幔。 5 下插的岩石圈熔融消失,形成岩浆,从海沟靠大 陆一侧上升,形成大陆边缘火山带或岛弧火山带。火 山带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安山岩,称为安山岩带。
1 大陆架
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 缓倾的浅水平台。其范围自低潮线起到洋底向海方向坡 度迅速变陡处(称为大陆坡折线或大陆架外缘)为止。
2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向大洋更深部分下倾直到深海盆地 或海沟为止的斜坡地带。
3 大陆隆
介于大陆坡末端与深海平原之间的缓坡地带。 有的文献曾称为大陆基。中国有些学者将其 作为大陆坡的一个二级海底地貌单元。
转换断层
大西洋底地貌
大洋中脊 (中央裂谷和转换断层)
3
板块活动与大洋的演化
大洋边缘的形成
大洋板块的扩张作用、剪切作用和俯冲作用,可形成三种不 同性质的大洋边缘
离散边缘——稳定的没有构造活动痕迹、被厚沉积物覆 盖,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等地形。 形成过程:大陆板块裂谷扩张→形成隆起→裂谷带 形成→海底扩张→边缘的沉积 例:大西洋
谢谢
参考文献
吴时国,喻普之,海底构造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8; 张秀清,当代地球构造的理论与方法,自然科学版,1995; 李三忠,侯方辉等,洋中脊、地幔柱、 地幔柱、 海沟与海沟、洋中脊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