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写景类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以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部分古诗词的赏析: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所写,描绘了大海的壮阔和吞吐日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2.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为王湾在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北固山下所作。

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2)请简要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答案】(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解析】【分析】(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这两句前一句问,后一句答,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故答案为:(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解答时需要理解诗歌内容大意。

(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2.《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运用了许多类似的手法。

请借鉴《天净沙·秋思》的阅读方法,自读《天净沙·秋》,完成赏析。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①。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诗人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

(1)请结合诗歌首联内容,具体说说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

(2)“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两句集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它们在抒情方式上又有什么不同?【答案】(1)诗人抓住了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秋天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突出寒冷的特点,点出题目中的“早寒”。

(2)两句诗集中表达诗人思乡情切,不能归去的无奈和悲苦;“乡泪客中尽”实现直抒胸臆。

“归帆天际看”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解析】【分析】(1)首联是写景句,要体会“早寒”这样的季节、氛围特点,要抓住具体景物分析把握。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

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

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

(2)①“乡泪客中尽”中的“乡泪”直接点明了乡思,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归帆天际看”写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孤帆”。

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②“乡泪客中尽”中的“乡泪”直接点明了乡思,“客”点明身份,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是直抒胸臆。

“归帆天际看”写“归帆”和“天际”等景物组成的画面,借家人想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是借景抒情。

故答案为:⑴诗人抓住了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秋天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突出寒冷的特点,点出题目中的“早寒”。

⑵两句诗集中表达诗人思乡情切,不能归去的无奈和悲苦;“乡泪客中尽”实现直抒胸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赏析专题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赏析专题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赏析专题练习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一、观沧海曹操1.这首写景抒情诗以“观沧海”为线索,是全诗的统领。

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观赏大海壮阔的景象。

本诗的风格是雄浑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豪迈旷达,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诗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草木茂盛景象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这首诗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六句诗实写景物,其中有动有静,如“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从“日月之行”到“星汉灿烂”四句虚写景物。

4.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想象描写景物,表现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豪迈旷达的气魄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5.在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与诗的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每章都有的两句诗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若”字用得好,表明是想像之景,是虚写,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气概,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7.诗人登临碣石山,观赏到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等景物,这些景物动静结合,相互映衬,营造了一个辽阔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8.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9.借助奇特的想像虚写景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0.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这首四言乐府诗既写景又抒情,诗人以沧海自比,将眼前景与胸中情融于一炉,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这首诗写于曹操率军北上途中,通过对大海辽阔壮景的描摹,在赞叹大海的同时传达出荡平边患、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通过优美的诗句,将江水浩淼、平野开阔、轻风和顺、波平浪静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诗句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诗句赏析

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①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

②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

③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思想内容】表现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和关切。

【名句赏析】后两句,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伴随朋友前往贬谪之地,分担他的痛苦。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思想内容】《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也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

【名句赏析】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一套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向远方,远处花木扶疏,一座禅房在花木丛中若隐若现。

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出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一个“悦”字,“使……欢悦”,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

“空”消除。

形容词用作动词。

“使……空” 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

“潭影空人心”更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解释“次”和“客路”的含义。

(2)尾联抒发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2)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1)“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面”,“次”的意思是“停留”。

“客路青山外”的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客路”的意思是“旅人前行的路”。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尾联遥应首联,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故答案为:⑴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⑵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理解。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结合抒情语句和诗歌的意象等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

2.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分别解释“临”与“澹澹”。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1)临:到达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2)日月星辰似乎都在沧海的胸怀之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融情入景,以大海吞吐日月的虚景,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附参考答案观沧海》___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___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慷慨而苍凉。

2.本诗主要写了作者观看沧海的景象,通过描写海水、山岛、树木、草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弘。

全诗最能概括全文的是“观”字,因为全诗的主题是通过观察大自然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诗描写了沧海、山岛、树木、草等自然景物。

其中,沧海是诗歌的主题,也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山岛、树木、草等景物则体现了大自然的繁茂和壮美。

参考改写: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附参考答案观沧海》______登上碣石,眺望沧海。

海水平静,山岛耸立。

茂密的树木和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波涛汹涌。

日月从其中升起,星空璀璨。

感到非常幸运,于是___激扬。

1.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慷慨而苍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诗歌主要写了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景象,通过描写海水、山岛、树木、草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弘。

全诗的主题是“观”,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诗歌描写了沧海、山岛、树木、草等自然景物。

其中,沧海是诗歌的主题,也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山岛、树木、草等景物则体现了大自然的繁茂和壮美。

3)山水田园诗:抒发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爱情诗:表达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忠贞、失落、痛苦等情感。

5)哲理诗:表达对人生、社会、历史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二、找主旨。

通过阅读诗歌,找出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归纳总结成一句话,即可找出答案。

三、找佳句。

在诗歌中找出最能体现主旨的佳句,可以更好地支持答案。

)本篇诗歌描绘了各种事物的意境,包括月光、秋雨、笛声、日落、大漠、红豆、飞星等等。

这些意象都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

其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图和宽广博大胸怀。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之借景抒情-天净沙-秋思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之借景抒情-天净沙-秋思

古道西风瘦马
(“我”的境况) 对比
小桥流水人家
(别人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 寞的心情。 侧面描写 1.概括第三句诗中所描写的景致。(可以加入合 理的想象) 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 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 在羊肠古道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景在本首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赏析。 本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描绘了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送来了花草 的馨香,泥融土润,燕子们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 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勾勒出一幅明净 绚丽、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喜爱之情。
1 、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 3 2 、前四句写景与最后一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 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什么作用? 抒情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荒凉
恬静
对比
写景
烘 托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西下,
注意节奏
细细品味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 绕着枯萎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 己的窝巢。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创设出了一种怎 样的氛围?)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 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 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 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诗歌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
学习目标
• 1、通过对天净沙-秋思的学习,了解诗歌 的抒情手法。 • 2、掌握借景抒情的抒情手法,规范答题格 式。

新人教版七年上语文诗歌赏析观沧海等

新人教版七年上语文诗歌赏析观沧海等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 __________2.(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2、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 ___________3、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个景象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3分)_________ ___________5、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2 分)答: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6、“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曲,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_________ ___________7、展开想像的翅膀,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改写成一段散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4分)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古诗词赏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古诗词赏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观沧海》1、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本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山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为展现作者的博大胸襟作铺垫。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该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出的画面。

春潮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2、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阔”和“悬”字用得好。

“阔”字表现出“潮平”。

春潮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

风顺风和,帆儿高悬。

“阔”和“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了人们的好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

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了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

4、诗中用”客路“、”行舟“、”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思家归乡的急切心情。

三、《钱塘湖春行》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

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早莺、新燕、浅草、春水。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捉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答案】(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故答案为:(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按照提示概括这首诗每小节展现的画面。

街灯明星相互辉映图——________——________——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2)第一节中的“闪”字和“点”字能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朵”本来是形容“花”的量词,这里用来形容“流星”。

有什么妙处?(4)第一节的四句诗,诗人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的作用是()A.描绘出了一幅迷人的夜景图,抒发了诗人的苦闷、悲伤。

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C.把读者的视线从地上转移到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作铺垫。

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5)诗中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和民间传说不同,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改编?【答案】(1)天上美丽街市图;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2)不能。

“闪”修饰的是“明星”,“点”修饰的是“街灯”。

星“闪”、“点”灯才合常理。

(3)诗人将形容“花”的量词“朵”用来形容流星,形象地表现了“流星”和“花朵”一样美丽。

(4)C(5)把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悲剧,变成了牛郎织女能骑着牛儿来往、生活幸福美满的喜剧,这样的改编使诗歌流露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给诗中的幻境涂上了一层更加迷人的色彩。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提示,分析诗歌所描绘的人、景、物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再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首诗第一节写街灯明星相互辉映图,从“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可以看出这一节描绘的画面是:天上美丽街市图。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11:诗歌鉴赏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11:诗歌鉴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1: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诗的一、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有何妙处?3.古诗词阅读。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2)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本诗的颈联写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古诗词赏析,回答后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作者都观看到了哪些景物?5.请你用简洁而生动地语言描述一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画面。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____(姓名)。

7.首联中的_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相关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杨花”即柳絮,“子规”即布谷鸟,这两个意象渲染了令人伤感的气氛。

B.“闻道龙标过五溪”传达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C.“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是: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

D.“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因朋友降职而无比愤怒的心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步十里松原①郭沫若海已安眠了。

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

哦,太空!怎么那样地高超,自由,雄浑,清寥!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注】①十里松原:即千代松原,在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博多湾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大海的夜景,实际上是写十里松原的夜景。

B.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十里松原的夜景,实际上是写大海的夜景。

C.这首诗写的是山水相连、天地一体的美丽的夜景。

D.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夜行者的观察和感受。

(2)“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既然是“沉默着”,怎么能“赞美”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几处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1)D(2)“沉默着”是写古松外在的形态,“赞美”则是作者对古松所做的拟人化想象。

(3)大海、夜空、松原三处景物。

抓住了大海静谧,夜空高远、雄浑,松原古老、欢快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广阔美好的静夜图。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鉴赏。

本诗的内容包括两部分:景物描写和作者的心理感受。

故此答案D。

(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即辨析能力。

沉默是指没有言语上的无声,但赞美并不一定要有声。

他们无数只手臂都高擎着指向天空,这种肢体语言已经激烈的表示了他们的崇敬之情,而在微风吹动下,看起来他们的手臂更像是在战栗,仿似被这天宇的浩瀚之美震撼了,惊住了。

“沉默着”是写古松外在的形态,“赞美”则是作者对古松所做的拟人化想象。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景物及其特点的分析及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1)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1)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主要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注意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江潮、江岸、船帆,注意形容词和动词“平”“阔”“正”“悬”,既然题目要求描绘画面,就要在头脑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恰当、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如: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结合诗歌最后两句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⑵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的能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很多写景的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答这样的题,首先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意境,然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描绘。

描绘的语言一定要恰当、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子如同自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赏析之写景抒情类
一、教学目标:
1、划分朗读节奏
2、理解词义和句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作品的语文特点和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欣赏词语和句子
3、体会写作手法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随着上周二的一场春雪,冬天已经走了,春天真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现在,我们就跟随唐朝诗人,来提前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

2、欣赏ppt图片,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答案:草色遥看近却无。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全班齐读并检查个别学生背诵。

4、文学常识回顾。

作者:韩愈,字退之, 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5、理解词义和句意。

(1)解释下列词语。

天街:京城的街道。

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绝胜:远远超过
皇都:帝都,京城。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所写景色。

京城街道上绵绵细雨像乳汁一样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远胜过绿柳满城的夏天。

6、赏析句子。

(1)从修辞角度赏析一、二句
第一句,用于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细滑润泽的特点;第二句,运用对比的修辞,写出了春草若有若无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2)请你从三、四句两句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早春喜爱的两个词,并做简要分析。

两个词:最是、绝胜。

表明作者以为一年中最好的景色在早春,远远胜过烟柳满城的盛夏。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7、写作手法赏析。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8、当堂检测,学生回答,并且指出并改正错误的地方。

(1)对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色。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我们跟随韩愈欣赏了京都的早春美景,那我们现在跟随白居易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早春美景。

1、全班齐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理解词义和句意
暖树:向阳的树。

不足:不够。

3、理解词义和句意。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所写景色。

漫步于孤山寺北,贾公亭西,只见春水刚刚漫到堤岸,白云重重叠叠,看上去很低。

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枝头,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衔泥筑巢。

缤纷的野花四处开放,逐渐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嫩草,才刚刚能淹没马蹄。

而我最爱的是湖东那走不够看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里的白沙堤。

4、赏析句子。

(1)诗歌讲究炼字,请赏析颔联中“争”、“啄”字的妙处
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天的难得与宝贵。

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情态。

这两句诗,描绘出了莺燕的动态,使得早春富有生机与活力。

(2)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尝颈联中“乱”、“浅”的妙处。

“乱”,写出了花的繁多。

“浅”,写出了草的嫩。

这两个词体现了早春妩媚动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3)本首诗的尾联“行不足”三个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写作手法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综合探究。

同样是写春草,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的描写方法和白居易在《钱塘湖春
行》中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直接描写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钱塘湖春行》用“没马蹄”侧面衬托春草的矮小。

7、小结: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法则。

1、注意注释,理解大意。

2、明确手法,构建图景。

3、把握意境,确定情感。

8、作业:(1)抄写并默写故事原文1遍。

(2)《全优中考》有关习题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