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三、实验安排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进度表。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总结归纳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总结归纳
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
5.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
1.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
3.测出两个钩码加滑轮重量,为1.1N
4.按要求组装动滑轮,向上拉动线绳,滑轮随重物一起上升,用测力计向上拉动,提起重物加滑轮0.55N的力
5.按要求组装滑轮组,向下拉动线绳可将重物提起,用测力计向下拉,提起重物加滑轮用了0.55N的力
6.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实验器材】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块、锤子
我的猜想:砖块的棱角可能磨圆
【我这样做】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挑出棱角分明的砖块。2、把挑出的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3、用力摇晃瓶子,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4.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实验名称:沙洲形成实验。
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大小不同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有关沙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我的猜想:沙洲是由泥沙构成的。
我这样做:1在实验桌上铺上2张报纸,在报纸上放上两个托盘。2在被垫起一定角度的托盘中用沙土和小石子的混合物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实验名称: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
实验器材:沙子、熟石膏、纸盒、生物材料、一个碗、肥皂水。
我的猜想:化石可能是动物的遗体等,形成要经过很长时间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自己做)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自己做)

实验名称:把重物抬起来、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猜想假设:借助于杠杆来实现。

器材试剂: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的支点放在离重物比较近的位置(如下图),先用测力计测量两个钩码的重量,再把两个钩码挂在阻力点上,在动力点上用测力计测量使杠杆平衡所需要的拉力。

2、把杠杆尺的支点放在离重物比较远的位置(如下图),在动力点上用测力计测量出使杠杆平衡所需要的拉力。

并用尺子测量动力点和阻力点分别移动的距离。

实验现象、数据和结论现象:数据:实验步骤两个钩码的重量动力点用测力计测得的拉力12结论: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费力,但省距离。

实验名称: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尺、线绳、钩码提出问题:怎样使杠杆平衡我的猜想: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时杠杆平衡。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三步,做三次实验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实验现象、数据: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格数)阻力点所挂钩码数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格数)动力点所挂钩码数结论: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阻力点所挂钩码数=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动力点所挂钩码数,这时杠杆平衡。

实验名称:研究吊车上的“轮子”提出问题:滑轮有什么作用猜想假设:滑轮可以省力器材试剂: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测力计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2.按要求组装定滑轮,用测力计测出两个钩码的重量,在线绳一端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挂在线绳另一端拉动线绳,使测力计做匀速运动,测出所用拉力。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溶洞里的钟乳石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溶洞里的钟乳石

石花
谢谢
3.坚持观察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记录
1.第一天,盘中有结晶物出现。 2.第二天,盘中结晶物增多,堆积在盘中。 3.第三天,结晶物继续增多,堆积起来。 4.第四天,形成类似石笋的堆积物。
钟乳石的成因
在石灰岩地区,河水顺着地球表面岩石的缝隙 渗入地下。溶解后的石灰岩被水体所携带,在溶 洞的洞壁和洞底沉积下来。从溶洞顶部渗出的水 滴,会在洞顶留下少量的碳酸钙晶体。这些晶体 凝结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向洞底下垂的又长又粗 的管状柱体,这就是钟乳石。在水滴落到洞底的 地方,水滴留下的沉积物逐渐往上堆积,就形成 石笋。当钟乳石和石笋相接到一起时,便形成完 整的石柱。
成了美丽的钟乳石。
一、实验器材: 滴管、稀盐酸、石灰石。
二、实验方法: 用滴管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
三、实验现象 石灰岩表面有气泡产生。这说明稀盐酸
对石灰岩有溶解作用
不要碰石头, 上面有稀盐酸, 稀盐酸是有腐 蚀性的物体。
▪观察石子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溶洞中钟乳石的形 成有什么关系?
1.我认为,钟乳石是这样形成的:
溶洞里的钟乳石
溶洞
钟乳石主要形成在
什么样的环境中?靠什 么力量形成的?在短时 间里能形成吗?
猜测钟乳石是形成?
1.钟乳石主要形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钟乳石主要形成在温暖多雨的石灰岩地区
的溶洞里。 2.靠什么力量形成? 雨水的作用。
3.在短时间里能形成吗? 不能。在自然环境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形
是由被溶解后的石灰岩逐渐形成的。
2.我的理由是:
石灰岩遇酸后会溶解,生成新物质。
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 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冀教五年级科学全年实验报告单

冀教五年级科学全年实验报告单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现象
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探究轮轴
仪器名称
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








1)组装实验装置。




实验
名称
仪器名称












实验现象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杠杆的平衡
仪器名称
:杠杆尺、钩码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探究斜面的作用
仪器名称
金属圆辊、弹簧秤、积木、光滑木板(只有长度不同)两块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以观察、实验和理论为基础,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奥秘。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为孩子们展示了多种有趣的实验和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实验和知识的内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科学。

一、实验一:测水温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温的变化,了解温度的概念。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

2. 使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4.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冷水的温度较低,热水的温度较高。

二、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方式,了解光的基本特性。

实验步骤:1. 打开一个小孔的盒子的盖子。

2. 进入黑暗的房间,将盒子的孔对准一束光线,并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3. 将盒子的孔对准其他方向的光线,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光线会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会被阻挡。

三、科学知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天自转一周。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公转一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日夜和季节交替产生了影响。

四、科学知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水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为固态水,也就是冰;当水温度在0至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当水温度达到100摄氏度以上时,水会沸腾成为气态水蒸气。

五、科学知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物萌发、生长和开花。

植物通过吸收阳光、土壤中的养分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生长,同时释放出氧气。

六、科学知识:材料的性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

例如,木头是可燃物质,金属是导电材料,塑料是可以变形的。

了解材料的性质有助于我们选择和使用材料。

通过上述实验和科学知识的探索,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原理和规律。

同时,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还包括许多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1、怎样抬高讲台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木尺、若干同样的铁圈、火柴盒、牙签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离支点越近就越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斜面能省力(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斜坡的启示实验器材:平板测力计、小车、光滑的长木板、长方形木块(可用长方形仪器盒代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轮轴的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拧螺丝钉的学问实验器材:两个钩码、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一定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滑轮的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4、国旗怎样升上去实验器材:组装滑轮的部件、一个钩码、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5、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实验器材: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链条圈(瓦楞纸条圈)、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实验器材:齿轮组及支架(也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齿轮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冀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实验.doc

冀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实验.doc

1把重物抬起来实验目的:用木棍和长绳制作简单机械把重物抬起來。

实验材料:木棍、长绳、重物、小车、铁架台(带铁棍)实验过程:1、用木棍和长绳制作简单机械。

2、在木棍一端挂上重物。

3、手拉另一端把重物抬至IJ小车上。

实验现象:使用木棍和长绳筹可以把重物抬起來。

实验结论:使用简单机械更简单力便。

2杠杆的平衡实验目的:研究使用杠杆平衡的规律实验材料: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过程;1、先调节杠杆尺平衡。

2、确定杠杆尺的一端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端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挂多少钩码才能是杠杆平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农中。

4改变阻力点的位登重复第2步。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个数二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个数3轮轴实验目的: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材料:轮轴、钩码、测力计、细绳、实验过程:1、检查测力计是否在零刻度。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组装轮轴。

4、在轴挂1个钩码,在轮挂测力计,测出此时钩码匝力。

5、改变钩码数最,重复彳步。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轮轴冇省力作用。

4滑轮的作用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材料:小滑轮2个、滑轮组1个、铁架台(带铁棍)、钩码、细线绳、测力计、实验过程:一)研究定滑轮1、组装定滑轮,如图。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取出1个钩码挂在细绳-端,另一端用测力汁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

4、改变钩码数量巫复第2步并记录。

实验现象:二)研究动滑轮1、组装动滑轮,如图。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在动滑轮下方挂1个钩码,用测力汁勾住细绳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

4、改变钩码数量巫复第2步并记录。

实验现象:三)研究滑轮组1、组装滑轮组,如上图。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在动滑轮下方挂1个钩码,用测力计勾住细绳测屋并记录在下表屮。

4、改变钩码数屋重复第2步并记录。

5、整理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方向,但不省力。

(完整word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完整word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滑轮实验1.定滑轮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2.动滑轮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动滑轮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通过动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动滑轮用测力计(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牛。

实验结论: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滑轮组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通过滑轮组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滑轮组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牛。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

实验名称:斜面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高15厘米)、斜面三块(长15、20、30厘米各一块)、钩码一个。

我的猜想:斜面可以省力我这样做: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2、组装器材。

3、通过测力计将钩码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书上。

冀教版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冀教版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要求: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三、实验安排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进度表圆木长10厘米、铁丝、测力计、长木板长50厘米、方木块等沙子、熟石膏、肥皂水、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碗等。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中的观察与记录科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而实验是科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并将这些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1.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是实验中的重要步骤,只有准确、细致地观察,我们才能获得真实的现象和数据。

以下是一些观察的方法和技巧:a. 用多个感官进行观察:观察不仅仅依靠眼睛,我们还可以利用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现象。

b. 观察时保持安静:有些现象可能需要我们倾听声音、小心触碰或者靠近才能发现。

保持安静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观察到这些细微的变化。

c. 多次观察:一次观察可能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我们应该进行多次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2. 数据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是科学实验的重要成果,因此,准确地记录这些数据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数据记录的方法和技巧:a. 使用图表:对于一些数量化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图表来更直观地展示。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柱状图、线形图等来表示数据的大小、变化趋势等。

b. 采用编号和符号: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记录很多的数据,使用编号和符号可以减少重复的工作量。

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字编号代替完整的实验记录,用“+”、“-”等符号表示正负结果。

c. 记录环境条件:实验的环境条件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将实验时的环境条件也进行记录。

例如,实验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都需要一并记录下来。

3. 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在完成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后,我们需要进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从而得出结论。

以下是一些关于分析与总结的方法和技巧:a. 比较、对照: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解释。

b. 归纳、总结:根据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某些规律或者得到结论。

在总结时,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归纳,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

冀教版科学活动手册五年级下册

冀教版科学活动手册五年级下册

冀教版科学活动手册五年级下册一、引言在冀教版科学活动手册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将会进行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

这些实验和观察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本手册还将包含一些科学知识的讲解和学生们可在家中进行的简单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探索。

二、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验1. 酸碱中和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索酸碱中和的原理。

通过加入不同酸碱溶液,并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学生们将了解到酸碱中和时的变化过程。

2. 食物中的酵素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研究食物中的酵素对淀粉的作用。

学生们将用不同食物制作溶液,并加入淀粉试液,观察淀粉溶液的变化,从而了解酵素的作用原理。

三、生命科学探索1. 植物生长实验通过将不同植物种子种植在不同条件下,学生们将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这个实验将帮助学生们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和因素。

2. 动物饮食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动物的食物选择,学生们将了解动物的饮食习性和食物链的关系。

这个实验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食物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四、物理实验与观察1. 静电实验通过使用橡皮擦摩擦物体或用气球摩擦头发,学生们将观察到静电现象的产生和影响。

这个实验将帮助学生们理解电荷分布和静电力的作用。

2. 水的实验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们将探索水的凝固、融化和汽化过程。

他们将观察到水的不同状态转变过程中的变化,从而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规律。

五、科学知识讲解与实践活动1. 海洋生态系统通过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学生们将了解到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推荐学生们在家中进行海洋生态系统模型的制作活动。

2. 太阳能利用通过讲解太阳能的概念和利用方式,学生们将了解到太阳能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将鼓励学生们在家中进行太阳能小发明的实践活动,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真正的阅读要使阅读者披文入情,能透过文字触摸到作者的心、主人公的心。

感人的事例借助语言文字向人们传递着感动,为此,本课教学力求以生为本,通过反复读文,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对话,在读中感悟中将文本读解生活化、多元化。

在充分挖掘文本内涵中,通过创设语境学习语言,通过合作学习,抓关键句、关键词多角度开拓学生的认知空间,激活阅读思维,实现语言、情境和精神的和谐共振,提升情感的价值。

【教学目标】:1、通过在读中抓关键句、关键词,在合作学习中深入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捐献骨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家人安危及奔波辛劳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血脉亲情”。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表现“血脉亲情”。

3、培养学生的理解运用和想象能力,能续写“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句、关键词,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捐髓过程中的感动之举及内心世界,从而感受他们的伟大品质和浓浓的“血脉亲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2、限于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在组内学、读中悟的开放式学习中教师调控难度大。

【预设流程】:一、要点回顾,凸显“血脉亲情”1、回顾感动,并带着心中的感动齐读课题。

2、借助板书,用简练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根据回答,适机明确“血脉亲情”:⑴两岸同胞用什么架起了这座生命桥?(爱心)(2)捐献骨髓是一般的爱心吗?在地震中为小钱捐献骨髓是普通的爱心吗?(3)这种非同寻常的爱心就是——血脉亲情!(4)出示“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A、“血脉亲情”是什么意思?B、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远隔海峡,与小钱是亲人吗?那么他们是怎样为小钱捐献骨髓,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不是亲人,却有着胜似亲人的“血脉亲情”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用心去体会。

二、潜心读文,感悟“血脉亲情”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3—6自然段,想想你是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中感受到他们的“血脉亲情”?划出相关语句,并想一想是怎样体会到的。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大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大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大全实验目的:探究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实验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步骤:1、挑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测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冷却一段时间后,把玻璃快速放到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将玻璃完备、快速的放进冷水中,小心不要被碎裂的玻璃受伤着。

实验结果:玻璃出现裂缝,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玻璃破裂开。

实验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存有毁坏促进作用。

实验现象记录表:实验目的:探究结冰对岩石存有毁坏促进作用实验材料: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实验步骤:1、用水充填一个大气球,直至像是乒乓球一样小,裹起来后,把它放到纸盒中。

2、往纸盒里倒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气球推到熟石膏下1厘米处,取出木棒。

3、置放一段时间,等待熟石膏变小时,从盒中抽出,观测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等待冷藏的熟石膏恢复正常至室温时,看一看又出现了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充水的气球推入石膏下面时不易过深。

实验结果:熟石膏发生裂缝。

实验结论: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目的:检验水流就是沙洲构成主要原因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名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实验步骤:1、把报纸平铺在桌面上。

2、先在1个托盘里用沙土、石子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3、把纸盒的一端压低,并使纸盒成弯曲角度。

4、把第2个托盘放在第1个托盘的底部。

5、用擦水壶演示“下雪”的场景。

6、仔细观察沙土和石子的变化。

7、用图画记录下洒水前后的现象。

注意事项:水流不易过大。

实验结果:沙土和石子的边线出现了变化,被“雨水”拉到了下面回去了。

实验结论:水流有冲刷和搬运的作用。

关于沙洲的构成的表述就是:沙洲就是由上游被水增添的泥沙、石子等堆而成的。

冀教版五年级下实验

冀教版五年级下实验

1、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实验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步骤: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瞧瞧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将玻璃完整、快速的放入冷水中,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实验结果:玻璃出现裂缝,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玻璃破裂开。

实验结论: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2、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实验材料: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实验步骤: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里倒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气球推到熟石膏下1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瞧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充水的气球推入石膏下面时不易过深。

实验结果:熟石膏出现裂缝。

实验结论: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3、模拟风吹就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实验目的:验证风吹就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实验材料: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石块。

实验步骤:1、在托盘内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粗糙玉米面,用手拍平拍实。

2、将不规则石块摆放在玉米面上方。

3、用嘴对着玉米面轻轻吹气。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瞧瞧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 吹气均匀、注意不要眯眼。

实验结果:没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没被吹走。

关于蘑菇石的形成,我的解释就是: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下了,于就是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4、模拟水流就是沙洲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实验目的:验证水流就是沙洲形成主要原因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名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实验步骤:1、把报纸平铺在桌面上。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1、怎样抬高讲台
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木尺、若干同样的铁圈、火柴盒、牙签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名称: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
实验器材: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冷水,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我这样做:1 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 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 重复以上过程 3 次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温度变化、流水、生物是造成岩石破碎、山脉变化的原因。

实验名称:金属特点的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金属的特点
【实验器材】铁、铜、铝、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砂纸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

我这样做:
1、把铁、铜、铝分别放在火上烧,观察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铁、铜、铝的硬度。

3、把铁、铜、铝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感觉热不热。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用手触摸金属时,小心烫手。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一、怎样使杠杆平衡材料:钩码、杠杆尺、支架步骤: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在不同的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做好记录。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结论: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二、设计实验证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器材:弹簧测力计,斜面(尽量光滑),带挂钩的小木块.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拉起小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把小木块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木块演斜面向上运动,当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重复上述操作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三、蘑菇石的形成实验目的:验证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石块步骤:1、在托盘内铺一层约一厘米厚的玉米面,用手拍平拍实。

2、将不规则石块摆放在玉米面上面。

3、用嘴对这玉米面轻轻吹气.结果:没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没被“风”吹走了。

蘑菇石的形成: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了下来,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蘑菇石。

四、沙洲的形成材料: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过程:1、用沙土和石子在一个托盘里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壶在景观上喷水。

现象:景观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沙洲”.结论:沙洲是在水的冲刷和搬运中形成的。

五、鹅卵石的形成材料:带盖的玻璃瓶、碎砖块、沙、水过程:1、观察碎砖快的棱角,摸一摸棱角的锐利程度.2、将3-5块小碎砖块放入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沙和水,拧紧瓶盖,用力摇动瓶子。

3、摇动一会儿,观察碎砖块的形状。

现象:碎砖块的棱角变小或消失了,变圆了.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形成了卵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一、实验目的:杠杆尺实验二、实验要求:说明杠杆三点,验证杠杆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尺、钩码。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分别改变力点到支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什么情况费力?什么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5、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注意:、认真调整杠杆尺平衡。

A B、实验时不要用测力计进行杠杆尺实验,应改用钩码进行,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2、天平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怎样使用天平二、实验要求:怎样使用天平三、实验器材:天平.四、操作步骤: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

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右侧盘的纸上。

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

(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

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

整理好天平。

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

3、定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定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定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按下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3、手拽线绳,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用钩码代替手拽绳的拉力。

试试通过定滑轮,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的实验时,要用钩码,最好不用弹簧称。

4、动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动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动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称出重物的重量,记录在纸上。

3、将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按下图要求组装好。

4、用手通过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有没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5、通过弹簧称、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省力还是费力,根据是什么。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实验时手应垂直上提。

B、可设法减小动滑轮阻力。

C、尽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

5、滑轮组实验一、实验题目:滑轮组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滑轮组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动滑轮、定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直接称出重物重量。

3、照下图组装。

4、用手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根据是什么。

5、通过弹簧称、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省力,根据是什么。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可设法减少滑轮组的阻力。

A.B、测力时,弹簧称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侧面水平拉出,上列各个方向,都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C、实验时,弹簧秤应倒用,即挂钩在上,提环在下。

6、轮轴实验一、实验题目:轮轴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轮轴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轮轴、短线、长线、钩码、弹簧称。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测出重物重量。

3、照下图组装。

4、实验时可用钩码,也可用弹簧称,测得省力情况。

5、将轮换成大轮,再按上述要求进行实验。

6、通过比较两次测定,认识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可设法减小轮轴阻力。

B、若用弹簧秤测力,应倒用。

即钩在上,环在下,竖直向下拉动。

C、没有弹簧称时可改用钩码来测力。

7、齿轮实验一、实验题目:齿轮的作用二、实验要求:齿轮的作用三、实验器材:厚纸板、图钉、剪刀、木板等。

四、操作步骤:1、制作齿轮。

用厚纸板制作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20齿,小齿轮10齿。

2、将两个齿轮用图钉通过中心孔固定在木板上,让两个齿轮的齿相互咬合。

3、转动大齿轮看小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4、转动小齿轮看大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5、把现象记录下来。

记录: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大齿轮向()转()圈,小齿轮向()转()圈,可以()小齿轮的工作速度。

2、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小齿轮向()转()圈,大齿轮向()转()圈,可以()大齿轮的工作速度。

3、齿轮传动可以有()的作用。

8、研究斜面的作用一、实验题目:斜面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斜面作用。

三、实验器材:圆木(长10厘米)、铁丝、测力计、长木板(长50厘米)、方木块。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用铁丝做轴,使圆木能绕轴转动。

4、通过测力计将圆木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纸上。

5、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斜搭一块光滑的木板。

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较,使用斜面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9、帮助植物繁殖一、实验题目:帮助植物繁殖。

.二、实验要求:帮助植物繁殖。

三、实验器材:植物枝条(月季枝条、柳枝、杨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喷壶。

四、操作步骤:1、将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个洞,深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选取有2-3个芽的月季(或柳、杨)枝条,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的刺。

3、将削平的枝条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

10、模拟化石的形成一、实验题目:模拟化石的形成二、实验要求:模拟化石的形成三、实验器材: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等)、一个碗、肥皂水。

四、操作步骤:1、将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搅拌成糊状。

2、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变硬),将涂抹过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压入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国。

3、晾至微干时,再涂上一层肥皂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去掉外面的纸盒,敲开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么样。

11、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一)一、实验题目:温度对玻璃的影响二、实验要求:温度对玻璃的影响三、实验器材: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冷水。

四、操作步骤: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12、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二)一、实验题目: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二、实验要求: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三、实验器材: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四、操作步骤: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中倒入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的气球推到熟石膏1下面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3、沙洲的形成一、实验题目:沙洲的形成二、实验要求:沙洲的形成三、实验器材: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

四、操作步骤:1、先用土壤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壶模拟“下雨”,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卵石的形成14.一、实验题目:验证磨圆作用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水流冲击及相互碰撞对岩石的磨圆作用。

三、实验器材:粉笔、广口瓶、水。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取白色粉笔三、四根,掰成约长10毫米的许多粉笔头。

3、将粉笔头放入广口瓶中,装上水,盖好。

4、用力摇动,磨圆后捞出观察。

5、研究为什么被磨圆了。

6、想一想自然界的岩石碎块变圆的原因是什么。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瓶中只灌1/3的水。

15、自制钟乳石一、实验题目:自制钟乳石二、实验要求:自制钟乳石三、实验器材: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水。

四、操作步骤:1、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水。

然后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体为止。

2、将线绳打一个结,并将线绳放在溶液中浸泡。

然后把线绳两端分别浸在两个烧杯中,把碟子放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把线绳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3、坚持观察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6、开采一个“矿”一、实验题目:开采一个“矿”二、实验要求:开采一个“矿”三、实验器材:几种矿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锤子、棉布、泡沫塑料杯。

四、操作步骤:1、设想自己小组是一个矿业公司,将要去开采金属矿产,给自己的矿业公司起个名字。

2、选取2-3种不同的矿物,各取一小块,分别称量其质量,并将矿物名称和质量记录在纸条上。

将纸条放进一个信封,并在信封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交给老师。

3、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加入一种矿物,再加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在熟石膏混合物上再放另一种矿物,做成“矿石体”。

4、把“矿石体”放置24小时使它坚固。

并从杯中取出。

在“矿石体”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与其他小组的“矿石体”放在一起。

5、取出其他“矿业公司”的“矿石体”,想办法把“矿物”开采出来,并称量其质量。

17、煤的分离实验一、实验题目:煤的分离实验二、实验要求:煤的分离实验三、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

四、操作步骤: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口塞住。

2、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3、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