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工程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工程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1.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1.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1.1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工程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切实防止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1.1.2 安全生产目标与责任分解工程公司应对安全生产目标进行详细分解,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责任范围和责任内容,并实行明确的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和措施。
1.1.3 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工程公司应建立表彰先进、激励干部、奖励员工、惩处违规等制度,评选先进单位、先进队伍、优秀员工、优秀安全生产管理干部等荣誉称号。
1.2 安全生产制度1.2.1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规定工程公司应建立安全生产组织管理规定,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确保各级安全生产组织有效运行。
1.2.2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制度工程公司应制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资料和档案管理、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安全生产投入和资金管理等。
1.2.3 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工程公司应制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安全检查和巡视、安全生产设备和防护用品管理等。
1.2.4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工程公司应制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审查和验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等。
2. 安全操作规程2.1 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程2.1.1 工地安全标识工程公司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识,包括警示标志、禁止标志、指示标志等,切实维护施工现场秩序安全。
2.1.2 工地危险点保护工程公司应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处理特别危险的地方,如高空、电气、机械等,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1.3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程公司应对现场人员分发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安全鞋等,并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整改。
2.2 装修施工安全操作规程2.2.1 电气安全工程公司应在装修施工过程中注意电气安全,遵循规范和标准进行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布局和接线,确保其杜绝电气火灾的发生。
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一、安全规章制度的内容1.安全管理目标和原则: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依法合规、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建立风险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等。
2.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安全管理部门设置、职责和权限等,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分工。
3.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预防和应对危险源的责任、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的责任等。
4.安全管理流程和措施:明确各项安全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具体措施,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报告和处理、事故调查和追责、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等。
5.安全培训与教育:明确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的要求,包括新员工岗前培训、定期安全培训和特殊岗位安全培训等。
6.安全奖惩制度:明确奖励和惩处机制,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内容1.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包括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等。
2.质量控制要求:明确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产品检测、试验、取样等。
3.物资管理规定:明确物资管理的规定,包括物料购买、接收、储存、使用等各环节的要求。
4.设备维护和保养:明确设备的保养和维护要求,包括设备检修计划、保养记录和问题反馈等。
5.突发事件处理: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包括火灾、事故、泄漏等。
6.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的要求,包括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等。
三、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的管理方法1.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制定制度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由对应的部门负责分发、解读和解答相关问题。
2.定期修订和更新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定期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制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3.培训和督导制度执行:对员工进行相关制度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巡查、检查等方式进行制度执行的督导和监督。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权限。
2.企业领导层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最终责任,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企业领导要加强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宣传,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落实。
2.安全生产部门要掌握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生产一线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员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工作,并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4.全体员工要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等方面。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相结合,明确安全责任的层级和分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做到及时更新,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1.生产车间的所有员工要接受安全操作培训,了解工作环境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2.建立生产车间的紧急救援预案,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应急职责和处置流程。
3.确保生产车间的设备、工具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日常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4.禁止员工在生产车间内吸烟、聚众闲谈等行为,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1.办公区域内要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定期演练疏散预案。
2.确保办公区域内的电线、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日常检查。
3.禁止员工将个人电器设备带入办公区域,以免造成电器安全隐患。
4.禁止在办公区域内私拉乱接电源线,确保用电安全。
1.确保仓库货物的安全堆放,设立安全通道和防火隔离带。
2.在仓库和货场内设置合理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修。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1.安全责任制度-公司高层领导要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并确立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应明确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层层传导,确保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安全责任要有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和要求,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公司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新员工入职前要进行安全培训,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讲解;-工作岗位变动后也要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
3.工艺装备操作规程-公司要编制工艺装备的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工艺装备的操作规程中应包括设备的正常操作流程、紧急操作程序等内容;-员工只有熟悉并掌握操作规程后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4.环境标准制度-公司要制定并执行环境标准制度,确保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标准;-环境标准制度应包括对噪音、粉尘、辐射等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和控制的具体要求;-公司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确保环境标准配合法律法规要求。
5.事故管理制度-公司要建立健全的事故管理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管理制度应包括事故预防、事故应急处理和事故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公司要定期组织事故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1.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各岗位的员工必须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正确佩戴头盔、耳塞、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防护用品。
2.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机械设备在操作前必须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电气接地、安全阀等;-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负荷操作和擅自修改设备参数。
3.危险化学品的操作规程-操作危险化学品的员工必须具备相关证书和知识,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避免意外泄露和事故发生;-操作后必须及时清理设备和场地,确保无残留的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管理目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责任分工: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设立安全管理岗位,明确责任和权力。
3.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5.紧急预案:制定紧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6.事故报告: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并进行事故分析,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安全奖励和惩罚:对安全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
二、安全操作规程:1.佩戴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的特点和环境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使用安全设备: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备,如紧急停车按钮、消防设备等,保障工作安全。
3.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不擅自更改规程。
4.安全检查: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操作所用设备的安全性。
5.防火措施:遵守防火安全规定,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不擅自使用明火。
6.紧急处理: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冷静处理,按照紧急预案进行相应的应急措施。
7.禁止吸烟:在规定的吸烟区域以外,禁止吸烟。
以上是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些建议,其中包括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分工、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紧急预案、事故报告、安全奖励和惩罚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守也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包括佩戴防护装备、使用安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检查、防火措施、紧急处理和禁止吸烟等。
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企业生产、工程建设还是日常生活,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预防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应当清楚自己在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
例如,企业负责人要对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制定安全方针和目标,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部门经理要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员工要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正确操作设备,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新员工入职时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在职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学习新的安全法规、标准和操作规程。
同时,还要鼓励员工自我学习,提高安全素养。
3、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节假日检查等。
检查人员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整改。
4、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要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对事故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总结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对事故责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
5、安全奖惩制度建立安全奖惩机制,对安全工作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奖励可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处罚可以包括警告、罚款、降职、撤职等。
通过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安全操作规程1、一般安全操作规程(1)员工在工作前要穿戴好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手套等。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企业或组织为了确保员工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它们帮助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促进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树立,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事故。
以下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一、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员工和设施的安全。
2.预防为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3.综合治理:统筹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
4.法制化管理: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设置:明确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职责和权力,保证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2.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权责。
三、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目标:制定年度和季度的安全目标,评估和监督实施情况。
2.安全评估:对各环节、项目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
3.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安全生产监管:制定检查和考核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5.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事故报告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时报告并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化。
四、操作规程1.作业程序:对各类作业过程进行详细规定,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2.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对流程、应急救援措施和通讯联络方式等,确保危急情况下的迅速响应和处理。
3.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物资管理:制定物资管理规定,对易燃、易爆、有毒等物质进行储存和使用的规定。
以上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
制定和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仅能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还能保证组织和员工的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企业或组织应定期检查和修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和要求。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和隐患。
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各企事业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本文将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概述1.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指为了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文件。
这些制度包括了企业安全的基本原则、安全责任的划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以及各种安全工作措施的制定等。
2.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指针对各种工作场景和操作环节,根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出来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它确保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意义1. 加强安全意识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促使员工对安全问题形成高度的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划分了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
这有助于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3. 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企业能够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 降低事故风险规章制度规定了各种安全工作措施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和概率,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四、操作规程的重要性1. 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操作规程明确了各种工作场景和操作环节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防范事故的发生操作规程详细规定了各种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定和注意事项,通过正确执行操作规程,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 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操作规程的制定能够对工作过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员工能够准确执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了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在现在社会,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管理制度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管理制度11、范围1.1本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本公司施工安全管理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1.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施工安全管理。
2、引用标准《电业生产安全规程》(DL408-91)。
3、管理职能3.1本公司外包的电力建设工程由本公司生技股(负责外包的选择与评价等)对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施工进行归口监督管理。
3.2外包方,工程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施工进行具体实施和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4.1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
4.2审查投标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项目经理资质及企业以往的工程业绩,确保施工企业的能力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
4.3在招标文件中必须提出明确的安全技术要求,并监督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4.4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重大安全技术措施。
4.5当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严重失控,施工安全没有保证时,有权责令其停产整顿,由此产生的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4.6工程甲,乙双方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必须签订和执行安全合同。
4.7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逐级审核,审定后组织实施,资料必须报建设单位审核备查。
4.8对本企业使用的临时工和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施工的资质审查,并对其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指导。
4.9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4.9.1工程项目经理应对本单位劳动保护和安全施工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
认真执行安全施工规则制度,不违章指挥;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经常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作业;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和安全纪律教育;发生伤亡事故要及时上报,并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实现改进措施。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总则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及操作规程。
二、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监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
(2)各部门、车间设立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车间安全生产工作。
(3)员工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 安全教育培训(1)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公司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
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公司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各部门、车间进行安全检查。
(2)各部门、车间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应急预案与演练(1)公司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2)各部门、车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员工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1)公司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
(2)各部门、车间应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确保安全生产。
三、操作规程1. 机械设备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
(2)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2. 用电安全(1)非专业人员严禁操作高压电器。
(2)用电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线路安全。
(3)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急救措施。
3. 火灾预防与扑救(1)禁止在车间、仓库等场所吸烟。
(2)禁止乱扔烟头、火种。
(3)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明显位置,确保随时可用。
4. 卫生与环保(1)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定期清理废弃物。
(2)遵守环保法规,合理处置废弃物。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最新6篇)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最新6篇)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证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生产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产法》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厂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第三条、专职安全员不得少于一名。
每班组兼职安全员不得少于一名。
第四条、公司制定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组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应急救援工作,减少应急情况下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制,追究责任人的逐级负责制。
各分区的管理人员对在自己分工范围内发生的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行为承担领导责任。
第二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六条、公司制定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悬挂上墙,明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制度,服从管理,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不得违章作业。
第七条、应和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依法为工作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并向作业人员如实告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办法。
第八条、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第九条、及时向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报告所发现的安全隐患,是每个作业人员的义务;作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单位管理人员不得报复。
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及时作出处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工作时不准看报,不准睡觉、干私活或擅离工作岗位,不准带小孩上班。
第三章、用电系统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电器维修工应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掌握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修技术。
第十二条、变压器、配电柜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接受供电部门校验、检修,变压器发生故障,应申请供电部门停电检修,变压器周围应设置安全护栏,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5篇)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每三年进行评审和修订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评审和修订,由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进行,经分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后发布执行。
2、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和修订,由厂(车间)主管领导组织厂(车间)技术人员、班组长进行,由生产部门组织全面修订的审核工作,经分管副总批准后实施。
二、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立即组织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1、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2、企业管理机构或体制发生重大调整时;3、公司的活动、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时;4、年度风险评审、合规性评价或其他情况下发现有制度缺陷时。
三、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立即组织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和修订。
1、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发生变化时;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3、有新、改、扩建项目时。
4、年度风险评审、合规性评价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安全操作规程有缺陷时;5、对制度性安排存在重大缺陷或与实际要求不相符时。
四、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定期修订,由归口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并监督制度的实施。
修订过程,严格执行企业《变更管理制度》。
五、安全操作规程的日常性修订,由厂(车间)主管领导组织厂(车间)技术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严格执行企业《变更管理制度》,报相关部门审批备案,安环部门对日常性修订进行技术指导。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2)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定期修订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定期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审查、评估和修订的机制。
它的目的是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能够与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并能够有效地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的要点:1. 定期修订频率:企业或组织应该设立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比如每年或每两年,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的审查和修订。
2. 修订程序:企业或组织应该规定一个明确的修订程序,包括修订的起草、审查、批准和发布等流程。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5篇)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1、有关安全生产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及公司内部的规程制度等,都是确保安全生产和重要文件资料,企业全员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并由安全科专人负责管理归档。
所有的文件资料应登记、编号保存。
项目部的文件资料由项目部安全员负责登记、编号保存。
2、安全管理科应做好文件资料的宣传、贯彻执行、收发、归档等工作,并做好收发记录,项目部安全员做好收文记录工作。
3、做好新老规范、文件的交换工作,新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规章制度出台后,旧的应上报封存或销毁,不得再使用。
4、做好规范、文件的外借工作,外借文件按规范登记,写明归还日期,以免影响他人借阅。
5、做好规范、文件的防火、防虫、防灾等的保存工作,以免损坏。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2)是一种管理体系,用于规范和指导组织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实施、监控和改进。
该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安全技术标准的管理:确定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明确安全技术标准的分类、编号、修订、废止等管理要求。
确保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能够满足组织的安全需求。
2. 规范的管理:明确规范的制定程序和要求,确保规范的制定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和组织的实际情况。
规范管理要包括规范的分类、编号、修订、废止等管理要求,保证规范能够有效地指导组织的安全工作。
3. 操作规程的管理:制定操作规程的制定程序和要求,包括操作规程的编写、审核、发布、培训和更新等管理要求。
确保操作规程能够准确地描述工作任务的安全要求,指导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工作,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
4. 监控和改进:建立监控机制,定期对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关注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变化和发展,及时修订和更新相关文件,确保其与实际工作相符合。
5. 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一、总则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和设备安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管理制度1.领导责任制度(1)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确保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
(2)制定安全工作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责任人,并定期进行安全工作评估和检查。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好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3.安全培训制度(1)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4.安全检查制度(1)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建立安全检查记录和报告制度,对安全问题进行追踪和处理。
三、安全操作规程1.安全用电规定(1)严格按照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进行施工和使用,确保用电设备安全可靠。
(2)禁止使用破损的电线、插座和开关,禁止私拉乱接电线。
2.机械设备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遵循安全操作要求。
(2)禁止戴长发、宽松衣物和珠宝,禁止在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前随意接近。
3.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执行。
(2)禁止私自携带和存放危险化学品,禁止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4.灭火器使用规程(1)灭火器的位置应明确标示,操作人员应熟悉其使用方法。
(2)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安全事件处理规程1.安全事件报告(1)发生任何安全事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尽快组织处理和调查。
(2)建立严格的事件报告制度,对事件进行归档和分析。
2.安全事件调查(1)对于严重的安全事件,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全面调查。
(2)调查结果需报告企业领导,并提出相关整改和预防措施。
3.安全事件整改(1)根据调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建立改进管理机制。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规章制度最新修订7篇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规章制度最新修订7篇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规章制度【篇1】1、参与生产运营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并负责组织落实;2、负责生产管理制度的制(修)订、执行督导与检查改善;3、负责生产运营指标制定、重点工作计划统筹,分解、跟踪与评价改进;4、负责组织生产能力规划与调整、资源配置、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5、负责场地、人员、设备等生产资源的统筹规划、调整;6、负责制造成本控制,制定并跟踪落实生产过程降本增效工作计划;7、负责生产数据库的建立,开展系统性分析运用;8、负责重大订单产供销、区域工厂产能联动与协调;9、负责生产管理人才队伍的资格认证制度并组织落实培养计划。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规章制度【篇2】1、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要求,定期组织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领导安全部门开展工作。
2、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实施和落实情况。
3、协助经理管理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工作,做好项目部召开生产、安全会议的准备工作,对会议决议事项负责组织贯彻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负责制定、审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计划,审核重大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落实。
5、负责项目部及分包工段、班组责任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宣传工作。
审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6、组织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组织有关人员现场研究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7、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有效进行。
8、审核项目部重大风险清单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发生工伤事故,现场指挥,及时向经理报告,并按规定上报,组织员工做好抢救和善后工作,支持、配合事故安全调查组工作,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规章制度【篇3】一、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
二、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三、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4篇)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和执行,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内容,共计____字。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 危险物品管理规定1.1 危险物品的分类和标识要求1.2 危险物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规范1.3 危险物品的使用和处置要求1.4 危险物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2. 动火管理规定2.1 动火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审批流程2.2 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2.3 动火作业时的安全操作要求2.4 动火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3.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3.1 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要求3.2 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规范3.3 机械设备的操作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3.4 机械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4.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4.1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接地标准要求4.2 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巡检要求4.3 电气设备的操作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4.4 电气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5.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1 施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评估要求5.2 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操作规范5.3 施工作业时的安全操作要求和指导原则5.4 施工作业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6. 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6.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要求6.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安全规范6.3 危险化学品泄漏和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6.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要求7. 员工安全责任制度7.1 员工安全责任的确认和分工7.2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行为规范7.3 员工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机制7.4 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8. 安全检查和监管机制8.1 定期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式8.2 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跟踪管理8.3 部门之间的安全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8.4 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二、操作规程1. 危险物品的储存和运输操作规程1.1 危险物品的安全储存场所的选择和布置要求1.2 危险物品的仓储管理和入库出库手续规范1.3 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的选择和装载要求1.4 危险物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指南2. 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2.1 动火作业前的现场检查和准备工作2.2 动火器材的选择和使用要求2.3 动火作业期间的安全防护和监控措施2.4 动火作业完成后的清理和验收程序3. 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3.1 机械设备的开机和关闭操作指南3.2 机械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控制装置操作要点3.3 机械设备的故障排查和应急处理程序3.4 机械设备的停用和保养要求4. 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4.1 电气设备的开关和断电操作要求4.2 电气设备的检修和保养过程规范4.3 电气设备的故障排查和事故处理方法4.4 电气设备的停用和报废程序5. 施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5.1 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标识规范5.2 施工作业的步骤和工序操作要求5.3 施工作业时的安全设备和操作原则5.4 施工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程序6.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置操作规程6.1 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混合要求6.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容器的选择和检查标准6.3 危险化学品泄漏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6.4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处理和清理程序7. 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7.1 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作业要求7.2 工作人员在作业区域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7.3 工作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和自救方法7.4 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评机制8. 安全检查和监管操作规程8.1 安全检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分工8.2 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要求8.3 安全检查的记录和报告要求8.4 安全监管的督促和落实机制以上就是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内容,涵盖了危险物品管理、动火管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员工安全责任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和监管机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制度1. 概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指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合理利用和再利用资源的需要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其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强化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制定程序2.1 确定主管部门:企业应确定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由该部门负责制定和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2 制定依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应参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2.3 归口管理: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应由主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该人员应负责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审批等工作。
2.4 内部征求意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应征求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以保证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规章制度的内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3.1 安全生产基本要求:明确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如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生产安全等。
3.2 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包括岗位职责、责任追究、安全培训等方面。
3.3 应急措施:规定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3.4 生产操作要求:明确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包括生产设备的操作规范、工艺操作流程等方面。
3.5 安全设施要求:规定各类安全设施的管理要求,包括高处作业设施、防护设备等。
3.6 作业场所安全要求:明确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包括通风、照明、防火等方面。
3.7 职业卫生要求:规定职业卫生的管理要求,包括工作环境的监测、职业病防护等。
3.8 安全培训要求:明确员工的安全培训要求,包括安全知识的普及、应急逃生演练等方面。
4. 制度的审批和备案4.1 审批程序:制定和修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
4.2 审批要求:审批应综合考虑制度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并征求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组织内部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 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安全管理的基石,它可以帮助公司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责任体系。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包括工艺流程、设备使用和维护、员工培训等。
- 安全防范制度:制定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包括消防安全、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等。
- 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沟通协调机制。
二、操作规程除了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也是保障组织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常见的操作规程。
1. 设备操作规程- 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员工在操作设备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安全检查、设备调试等。
- 设备操作步骤:明确设备的操作步骤,包括开关的位置、操作顺序等,确保员工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 设备操作注意事项:列举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例如设备的负荷限制、禁止操作的情况等。
2. 紧急撤离规程- 紧急撤离的信号和指示:制定一套紧急撤离的信号和指示系统,确保员工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
- 撤离路线和集合点:明确撤离的路线和集合点,员工需要清楚地知道如何离开危险区域并集中到指定地点。
3. 安全标准操作程序- 当员工违反安全规定时的处理程序:设立一套违反安全规定的处理程序,包括纪律处分、补救措施等。
- 发现安全隐患的报告程序:明确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后应该如何报告,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总结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组织内部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程,可以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订、审批、检查落实方法,确保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完善和执行2、范围全体员工、所有岗位3、职责3.1主要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每年一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符合性评审会议;3.2评审管理职能部门为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负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工作,编制评审报告3.3安全科根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汇总清单后,负责文件的发放。
3.4各班组、班组对本我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进行宣贯,传达给相关方。
4、程序4.1制订程序4.1.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程序:由各管理班组等编写,由主要负责人审批,由安全科保管。
4.1.2安全操作规程的制订程序:由各管理班组编写,由主要负责人审批,由安全科保管。
4.2内容4.2.1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a.正常开、停车操作程序;b.各种操作参数、指标的控制;c.安全注意事项和异常处理方法;d.事故应急处理措施;e.接触物品(油漆、天拿水、汽油等)的危险性;f.个体安全防护措施;4.2.1企业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4.2评审4.2.1由主要负责人组织至少____年一次,或需要时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符合性评审会议。
由评审管理职能部门提供评审会议所需的文件和资料。
4.2.2主要负责人负责我厂级不符合项的检查、纠正措施和验证;并由评审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执行过程。
4.2.3主要负责人制定我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由评审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我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版本更新、修订计划的实施。
4.2修订4.2.1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修订:(1)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2)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3)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4)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5)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6)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8)其他相关事项4.2.2文件修订形式(1)根据文件修改通知单(内容),持有文件者进行手改,并填写修改记录(2)根据发放的文件修改页,持有文件者进行换页,并填写修改记录(3)根据新发放的修改、改版文件,持有文件者凭原文件进行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一、电工1、安装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电工作业证。
2、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按供电电压等级和容量正确使用,所用的电气元件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求,临时用电电源施工、安装应严格执行电气施工安装规范,并接地良好。
3、电气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思想集中,电器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4、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
5、维修线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6、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电笔,只许在五百伏以下电压使用。
7、处理好所有拆除的电线要,带电线头包好,以防发生触电。
8、所用导线及保险丝,其容量大小必须合乎规定标准,选择开关时必须大于所控制设备的总容量。
9、工作结束后,必须全部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段,拆除临时地线、警告牌、所有材料、工具、仪表等随之撤离,原有防护装置随时安装好。
并检查是否有工具等物品遗漏。
10、操作地段清理后,操作人员要亲自检查,如要送电试验一定要和有关人员联系好,以免发生意外。
11、发生火警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氯化碳粉质灭火器或黄砂扑救,严禁用水扑救。
二、焊工1、工作前应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电焊工在潮湿地方作业要穿绝缘鞋,不要穿潮湿衣服工作。
2、禁止在易燃、易爆物体上和装载易燃易爆的容器内外进行焊接或切割,若需要焊接,应将容器内外所有残存物清洗干净,并经有关安全人员检查同意后才可进行工作,焊接工作要离开易燃、易爆物体10米以外。
3、禁止在可燃粉尘浓度高的环境下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
4、焊接工作时,先检查四周环境是否允许烧焊,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工作点要牢固,焊条工具等牢固放好,防止掉下伤人,下边做好安全措施,专人监视,注意行人等安全工作,落雨时,不准露天或高空作业。
5、焊接密封容器时,要打开容器进行排气通风,人进入容器内工作,要加强通风设施,最少要2人一起工作,一人操作、一人监视保护。
6、电焊机的输入输出线头要接牢固,应有可靠的接地线,焊钳绝缘装置要齐全良好,电焊机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0℃~70℃。
7、电焊工必须认真注意防火,焊条用剩部份不要乱扔,统一放置,下班前将焊机电源切断,焊把线绕好,个人所属工作面清理干净,露天的要盖好焊机。
8、电焊机要经常维护保养,不准放在潮湿的地方,工作场地要保持整洁。
工作完后应清理现场,做到详细检查工作场地彻底熄灭火种后方可下班。
三、其他工作人员1、施工前安全负责人要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进入现场后,必须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保用品,如耳塞、防毒面罩等。
3、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在10米以上高空作业时,配备双安全带。
作业时,严禁向下乱抛材料及工具等。
4、施工时要严格注意地下已经敷设有的高、低压电缆以及其他设施管线,施工时要加强监督,严防损坏高、低压电缆以及其他设施管线。
5、施工时要求设备运行负责人向施工人员交代带电部位,注意安全用电。
6、施工时,材料、工具严禁高举,对扁钢、角钢应放倒由两人平抬。
7、任何施工人员不得触动任何与施工内容无关的设备。
8、施工要有组织、有纪律,做到有序施工,开工、收工要统一进行。
9、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质监人员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人是最基本和宝贵的资源,保护每个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点。
我们尽最大努力、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职工人身伤害事故,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实施以下应急预案:预案一:人员触电1、事故原因:(1)违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2)电路或电器设备存在安全隐患;(3)非专职电工维修电路或电气设备。
2、预防措施:(1)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教育;(2)严格执行非专职电工禁止维修电路或电气设备的规定;(3)坚持日常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上报处理;(4)在有人工作和操作电气设备的场所,必须安装符合规范的漏电保护器;(5)所有用电设备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3、应急处理措施:(1)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其他人员应立即设法切断电源,附近无控制闸刀时,紧急情况下,可用木柄铁锨、斧头等将电源线切断。
野外施工时,可用抛掷接地线的方式,迫使上级电站跳闸;(2)如确实无法切断电源,施救人员可用干燥的木棍等将电源线挑离触电者身体,或带绝缘手套、用绳索等将触电者拖开;(3)在实施抢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并设法向最近的医疗单位求救;(4)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观察情况,如神智尚清醒,应让其平躺,解开领口和腰带,并随时观察;(5)如发现触电者已昏迷,应立即解开领口和腰带,在原位至平躺,严禁移动;(6)如触电者心跳、呼吸已停止,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在送往医院前及途中不得停止抢救;(7)如触电者伴有外伤时,应根据伤情作相应的处理。
预案二:物体打击伤害1、事故原因:(1)操作及搬移重物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2)工具及设备有安全缺陷;(3)高空作业使用工具未系安全绳;(4)起吊过程中坠落。
2、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化操作;(2)搬移重物时,施工人员应密切协作;(3)对使用的工具、设备应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4)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必须按规定系好安全绳;(5)起吊重物时,必须严格检查起吊用的吊带、绳套,发现有吊带撕裂、断股及严重变形等现象必须立即更换;(6)现场人员应与起重操作人员做好配合,必须待挂吊索人员离开危险范围后方可起吊;(7)任何人员严禁在起吊重物下及起重臂下停留和行走。
3、应急处理措施:(1)物体打击伤害往往伴有骨折、大量失血等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发生意外,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同时向最近的医疗单位求救,并妥善保护现场等候处理;(2)立即用现场配备的急救用品对伤者进行止血和包扎,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最近的医疗单位;(3)如伤者大量失血,用止血带止血时,应每隔2小时解松一次止血带,以防止肌体坏死;(4)发生肢体离断时应将断肢用干净的物品包裹,有条件时在附近购买冰糕、冰袋等置于包裹外,随伤者一同送往医院;(5)伤者发生骨折情况时,搬运过程中应格外小心,使受伤部位保持原状,以防伤情加重。
预案三:机械伤害1、事故原因:(1)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机械设备本身存在有安全缺陷。
2、预防措施:(1)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加强设备安全检查和技术改造,消除设备隐患,增强本质安全水平;(3)所有设备运转部位必须安装防护罩。
3、应急处理措施:(1)机械伤害事故往往造成肢体断离、骨折等严重后果,一旦发生意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汇报,通知主管部门,保护好现场。
同时向最近的医疗单位求救;(2)立即用现场配备的急救用品为伤者止血和包扎;(3)如发生肢体断离时,应将断肢用干净的物品包裹,与伤者一起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最近的医院;(4)伤者如有骨折时,搬运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对骨折部位进行简易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预案四:淹溺1、事故原因:(1)发生洪涝灾害,人员未及时撤离危险地带;(2)水中作业时,水下情况不明;(3)违反规定在野外沟渠中游泳。
2、预防措施:(1)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时,应尽快将人员撤至安全地带,并按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实施抢险;(2)需水下作业前,必须派熟悉水性的人员系好保险绳下水探明水下情况;(3)严禁施工人员到野外沟渠中游泳。
3、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有人溺水时,其他人员应立即组织施救,但施救人员首先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同时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向最近的医疗单位求救。
(2)溺水人员出水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抢救。
可采用单腿跪膝法,让溺水者面朝下,腹部卧于施救者膝上,迫其控出腹中积水;(3)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在送往医院前和过程中不得停止抢救。
预案五:烧烫伤1、事故原因:(1)易燃易爆场所违章动用明火引起火灾;(2)高温设备或管道泄漏;(3)使用化学药品不慎;(4)静电引起火灾或爆炸。
2、预防措施:(1)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装,严禁将火种带入站内;(2)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必须关闭手机等通讯设备;(3)在易燃易爆区域施工,必须使用防爆工具;(4)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动用明火,确需用火时必须按照《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5)高温设备及管道必须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在高温区域工作时,施工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6)进行化验、酸化施工等接触化学物品的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现场准备好冲洗用的清水或小苏打液。
3、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人员烧烫伤时,应立即设法使遇险人员脱离高温区域,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向最近的医疗单位求救;(2)对于烧伤人员,脱离火场后,应立即将身上燃烧的衣物除去,防止烧伤加重,勿触及烧伤面;(3)对于烫伤人员,应立即除去衣物,防止烫伤加重,有条件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烫伤处,但注意避免损伤皮肤粘膜;(4)对于化学药品灼伤时,有专用清洗药品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无专业药品时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对于酸性物质灼伤时,应用小苏打液或其他碱性溶液冲洗和浸泡,但注意不要损伤皮肤粘膜;(5)若遇险人员伴有骨折、出血等外伤时,应按前面预案中制定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
预案六:气体中毒1、事故原因:(1)违章使用天然气;(2)长时间在含有天然气或其他有毒气体的密闭环境中工作;(3)施工过程中,原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2、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使用天然气“三先三后八不准,两紧一通”的规定;(2)进入容器等密闭环境施工时,应先对容器内气体进行检测,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入内。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通风措施;(3)进行化学清洗、酸化施工时,应事先对使用的化学药品进行分析,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搞清反应时产生的气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有人天然气中毒时,应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将中毒者迅速移至通风处,严禁开关各种电器;(2)发生不明气体中毒时,严禁抢救人员盲目前往施救,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由专业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救援;(3)所有施救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口,并随时注意风向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向最近的医疗单位求救;(4)进行抢救时,应首先查明有毒气体泄漏的部位,设法将其关闭或堵塞;(5)中毒人员救出后如神智尚清醒时,应嘱其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并尽量向外呼气,以尽快排除体内的有毒气体;(6)如中毒人员出现昏迷、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施救人员应注意,向中毒者口内吹气时,不得吸气,避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