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型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4,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4期)
Total No .304
军械工程学院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XLX2011007。收稿日期:2011—12—29
作者简介:黄海英(1972—),女,江苏涟水人。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加强新型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黄海英,王克印,韩凤起,祁雪魁
(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河北石家庄050003)
摘要:军校大学生是为部队培养的新型军事人才,其综合素质决定着部队管理和装备现代化进程。在学科融合、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中,创新能力作为部队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源动力,显得尤为珍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培养体系,从知识基础入手,通过不断完善创新实践平台,浓厚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健全奖励激励机制等共同实现。
关键词:创新机制;创新平台;评价机制;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4—0054—02
军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全面综合的
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层次不同的实践活动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背景,以创新机制和评价机
制为保障,形成全方位综合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打牢创新的知识基础
创新是一个形成创新动机、产生创造性构想和
实现创造性构想的艰苦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基于丰富的知识累积,因此,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课程体系,适时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道”为方向,规划课程体系,确定基础主干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课时总量,在选修课中开设有关创造过程的课程,给大学生自我发展创造更多
的空间和时间,
这是培养军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军械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类课程体系建设过程
中,根据专业需求和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需求在原有多学时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增设了“机械创新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现代装备造型设计”等选修课程,
优化了设计类课程体系。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对大学生科学的知识体系构建和思维训练起到了丰富和推进的作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改革教学方法切入。应强调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方面的推陈出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采用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教
学过程打破“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教学过程,
构建起“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不断
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实践性和实际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主动深入下去,培
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度。
二、完善创新活动的实践平台
(一)组建创新设计实验室,为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经过军队“2110”工程建设,军械工程学院已经建成并全面开放了设备较为先进机械设计实验室,开设了9个课内、外实验,其中除一个验证性实验外,其它均为自主性、设计性实验,加深了大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存在的不足是:机械设计实验室面向的是具备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只占全院学生的20%左右,更多大学生需要的是具有机械知识普及作用的综合实验环境,
4
5
而一些教学机器人组件(如“慧鱼”)恰恰就具备这种功能,它赋予各种机械零部件和常用结构以方便的拼插接口,并配备各种控制卡、传感器等,既可以实现对常用机构的普及,又能够完成诸如“加工中心”之类复杂的集机、电、液、控为一体的作品。经过3年努力,已建成面向全院学生,基于“慧鱼”的创新实验室,并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及学术作品竞赛;并承办了学院的“创新杯”越障机器人比赛;同时,对全院学生开放,承接各类作品原理模型制作等项目,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基础平台。
目前,北京理工、北京林业、北京交通、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许多院校在建成“慧鱼”机器人实验室的基础上,已开出基于该实验室的实践类选修课程。
(二)加强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力度
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求解,促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发挥竞赛等科技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创新的培养,就必须不断完善竞赛活动的辅导机制、组织程序,加强组织力度。在组织学生参赛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指导制度,例如以指导教师组长制、优秀教师顾问制为主的集智攻关机制,也就是为每个参赛小组设立指导教师组长,主要负责日常指导大学生和及时沟通专家,定期举行参谋会,由专家为各项作品出谋划策、集中点评。四年来,指导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竞赛,共获全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学生提炼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调能力、表达综述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三)做好各类科技实践活动的深化工作
各类竞赛活动和五小制作等构成了军校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体系,在这些平台上,大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探索者,其应变素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不断解决问题和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其中,不少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的挖掘、深化和拓展。
同时,参赛作品不应只停留在获奖的层面上,亦应将其产品化、专利化、实用推广等均纳入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的正常管理范畴。
三、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团结、合作、平等、宽容、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的创新的外在环境;坚强的意志力、持久的探究精神、独立自主的意识、强烈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是创新的内在品格;这些都需要教育者提供良好的自主空间和交流空间。一是建立多渠道的自主学习空间,包括网上教学系统、创新设计园地、虚拟实验室等,二是建立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空间,在校外可以让大学生多参加一些国际或国内的比赛和学术会议;校内可以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让学生了解当前学术前沿。
四、健全创新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一)开设依托教学、科研骨干的第二课堂
军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开设创新设计思维训练、创新方案设计原则、创新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讲座,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依托教学科研骨干,设立第二课堂,范围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创新设计需要统筹规划、类型可以较为广泛,如机械类、控制类、电器类、计算机类等;内容可涉及创新思维训练、机械基础知识、常见设计案例分析、经典设计解析等;同时,应予以政策鼓励,如教员的各类考核、工作量计算、课时酬金及奖励办法等。
(二)健全创新的激励评价机制
为了调动教、学、管各方面的积极性,应适当加大奖励力度,在职称评定、调职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对于主管的对口机关予以适当奖励;对于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在立功受奖、考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也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继续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军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徐小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制度———浙江大学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9):67-69.
[3]纪至成.中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分析与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8-14.
[4]迟岩,解源.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5(5):12-14.
[5]赵鹏飞,肖俊涛,李正桥.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思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