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它关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通过收集、细化和确认用户的需求,以便制定出系统的功能、性能和质量特征。
3.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是软件开发的一个关键阶段,它通过定义系统的结构和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来满足用户需求。
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模块设计和接口设计等方面。
4. 编码编码(Coding)是将系统设计的各个模块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开发人员使用编程语言来实现系统的功能,并且编写和调试代码以确保其正确性和性能。
5. 测试测试(Testing)是验证和评估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能否正常工作的过程。
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多个层次,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6. 部署部署(Deployment)是将开发完毕的软件系统部署在目标环境中,并使其能够正常运行的过程。
部署包括安装设备、配置环境和启动软件等操作。
7. 维护维护(Mntenance)是软件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
维护包括错误修复、性能优化和功能扩展等方面。
8. 源代码管理源代码管理(Source Code Management,SCM)是一种记录和控制软件源代码变更的技术和流程。
它提供了版本控制、协作开发和代码回滚等功能,以确保代码的可追溯性和团队的协同工作。
9.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是一种以快速迭代和响应变化为特点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强调与客户的密切合作、持续交付可用的软件、面对面的沟通和自组织团队等原则。
10. 软件架构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是定义软件系统结构、组件和关系的过程。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指的是应用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来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的学科和实践。
它涵盖了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
1. 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第一步,旨在确定用户和系统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通过与用户沟通和研究用户需求,需求分析师将需求转化为软件规范,明确软件需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
2. 设计(Design)设计阶段是将需求规范转化为软件架构和设计方案的过程。
设计时需要考虑软件的模块化、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性能等要求。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和组件化设计等。
3. 编码(Coding)编码是将设计好的软件模块具体实现的过程。
开发人员使用编程语言将设计文档中的算法和逻辑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编码期间需要遵循编码规范和标准,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测试(Testing)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测试阶段,软件工程师使用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检查软件是否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5. 部署(Deployment)部署是将软件交付给用户并在实际环境中运行的过程。
在部署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进行安装、配置和集成等操作,确保软件在用户系统中的正确运行。
6. 维护(Maintenance)软件维护是对软件进行修改、优化和调试的过程。
维护工作包括纠正错误、增加新功能、改善性能以及适应新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等。
7. 迭代开发(Iterative Development)迭代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周期都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阶段。
每个迭代周期都能够产生一个可运行的软件产品,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8.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员协作、迭代和快速响应变化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
名词解释软件工程
三、名词解释1、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互相依存旳逻辑部件,它由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构成。
2、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旳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旳概念、原理、技术和措施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通过时间考验而证明对旳旳管理技术和目前可以得到旳最佳旳技术措施结合起来。
3、数据字典:是有关数据旳信息旳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括旳所有元素旳定义旳集合。
4、模块化:是把程序划提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毕一种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总起来构成一种整体,也许完毕指定旳功能满足问题旳需求。
5、类:对具有相似数据和相似操作旳一组相似对象旳定义。
6、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旳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碰到旳一系列严重问题。
7、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旳需要而修改软件旳过程.8、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旳数据和措施旳机制.9、投资回收期: 就是使合计旳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旳需要旳时间。
10、构造化分析措施: 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渐求精进行需求分析旳措施。
11、软件旳生命周期:一种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旳一系列时期。
12、投资回收期:就是使合计旳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旳需要旳时间。
13、构造化分析措施: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渐求精进行需求分析旳措施。
14、模块:数听阐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旳集合,它是单独命名旳并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15、宽度:是软件构造内同一种层次上旳模块总数旳最大值。
16、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抵达一种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旳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种来执行。
此类数据流应当划分为一类特殊旳数据流,称为事务流。
17、耦合:衡量不一样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旳紧密程度。
18、事件:是某个特定期刻所发生旳事情,它是对引起对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旳现实世界中旳事件旳抽象。
19、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旳若干个参数特性不一样旳函数可以使用相似旳函数名字。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1.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可靠的、可重复的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它涉及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
2. 软件生命周期(Software Lifecycle)软件生命周期指的是软件从概念、需求定义到退役或废弃的全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是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之一。
3. 需求工程(Requirements Engineering)需求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用户需求进行系统和详细的分析、定义和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验证等活动,旨在确保软件开发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4.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设计模式是指在软件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它描述了一种在特定环境下重复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设计模式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重用性。
5.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建模的标准化图形化语言。
它提供了一组符号和符号规则,用于描述系统的结构、行为和交互。
UML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沟通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6.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增量和协作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快速响应变化,以满足客户需求。
敏捷开发通过迭代开发、持续集成和快速反馈等方式,提高软件开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7.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软件测试是指通过运行系统或组件,以评估其是否满足特定需求、以检测其缺陷或以衡量其质量的过程。
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不同的类型。
8. 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软件质量保证是一种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产品符合预期质量要求的活动。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结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结软件工程是现代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
在软件工程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专业名词和简答题。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软件工程名词进行解释,并对一些常见的简答题进行总结。
一、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指软件产品从定义需求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2. 需求工程(Requirement Engineering):指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通过系统分析和用户需求收集,明确用户需求、软件功能和性能等要求的过程。
3. 原型化开发(Prototyping):指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建立可操作的原型,以便用户和开发者共同验证需求、功能和界面设计。
4.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将程序设计看作是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以对象为中心进行分析和设计。
5.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工程的标准建模语言,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包括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等。
二、简答题总结1. 简述软件工程的目标和原则。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和效率,满足用户需求。
其原则包括可行性、适应性、可理解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
2. 解释并比较瀑布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中的经典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各阶段按顺序进行,流程线性。
而敏捷开发模型强调快速迭代和用户反馈,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周期完整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等阶段。
3. 什么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在需求工程阶段编写的文档,用于明确软件系统的需求、功能和性能等要求。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和可量化的方法来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
它涉及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集成、测试、部署和维护等一系列活动。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理解,确定软件系统需要满足的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
它包括需求收集、分析、规格说明和验证等过程,目的是确保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对需求的准确理解和衡量。
3.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其目标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满足系统需求的软件架构和组件。
系统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接口设计、数据设计等,通过定义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为后续的编码和集成提供指导和依据。
4. 编码编码是将系统设计的结果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过程。
在编码阶段,程序员根据系统设计的规范和要求,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将算法和逻辑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编码需要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和规范,保证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5. 集成与测试集成与测试是将各个模块或组件组合在一起,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在集成和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测试,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问题,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6. 部署与交付部署与交付是将开发完成的软件系统部署到预定的环境中,并交付给用户或客户使用。
在部署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安装、配置和调试等操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交付后,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维护,确保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7. 维护软件维护是指对已交付的软件系统进行问题修复、功能增强和性能优化等一系列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系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响应和处理。
维护阶段是软件工程生命周期中最长久的阶段,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和精力。
8.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交付和变化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
在敏捷开发中,团队通过频繁地交付可用的软件版本,并与用户进行持续的沟通和反馈,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方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方式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
2·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第一步,指的是分析和理解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设计(Design):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需求,制定软件的整体架构和详细设计方案,包括软件结构、模块划分、接口定义等。
4·编码(Coding):编码阶段是将设计阶段的详细设计方案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实现软件功能。
5·测试(Testing):测试阶段是对编码完成的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6·部署(Deployment):部署阶段是将测试通过的软件安装到目标环境中,并进行相关配置和调试,使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7·维护(Mntenance):维护阶段是在软件发布后,对软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更新,包括错误修复、功能添加等。
8·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从需求分析到软件维护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9·迭代开发(Iterative Development):迭代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将整个开发过程分成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内完成一部分功能,逐步完善软件。
10·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灵活性和与用户的紧密合作。
11·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标准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用于描述软件的需求、设计和结构等,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建模工具。
软件工程 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过程、方法和工具的学科和实践领域。
它包括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的研究和开发方法,以及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技术和实践。
在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如下:
1. 软件需求分析:对用户需求进行识别、收集、分析和规范化的过程。
2. 软件设计:将需求转化为软件的结构和组织,包括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接口设计等。
3. 软件实现:根据设计产生的规范编写软件代码,并对代码进行测试和调试。
4. 软件测试:对软件进行验证和确认,以确保软件符合预期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5. 软件维护:对已经交付使用的软件进行修改、更新、优化和故障修复等工作。
6. 软件项目管理: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等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
7. 软件配置管理:对软件组件和版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软件的可跟踪性和可维护性。
8. 软件质量保证:通过引入质量标准、测试方法和质量评估等手段,确保软件质量达到预期。
9. 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包括各种模型、方法和工具,用于支持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这些名词解释揭示了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和实践领域的核心
概念和活动,对于理解和应用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各个阶段。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系统需要满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设计: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包括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层次。
4.架构设计:架构设计是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组成、组件间的协作方式以及系统的分层结构。
5.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是在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对各个模块进行具体的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定义等。
6.编码:编码阶段是根据设计阶段的结果,将设计的模块和功能转化为具体的程序代码。
7.测试:测试是在编码完成后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软件系统进行各种测试,检验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以及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
8.部署:部署阶段是将软件系统部署到目标环境中,包括安装、配置和上线等操作。
9.维护:维护阶段是软件系统发布后的阶段,主要是针对已发布的软件进行修改、修复和更新。
10.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依序进行的。
11.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和增量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开发团队的合作和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
1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是一种用于快速展示和验证软件系统功能的模型,可以帮助需求收集和设计。
13.UML: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建模软件系统的标准化方法,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等。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br>1.版权:版权是指对著作权人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展示、表演、传播和改编等权利。
2.许可证:许可证是指知识产权所有者授予他人使用其知识产权的一种许可证书,规定了被许可方可以使用的范围和条件。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的开发、设计、测试、部署和维护等方面。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可靠的方法来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2. 需求工程(Requirement Engineering)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了识别、定义和管理软件系统的需求。
需求工程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变化。
3.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思想,它提供了一种在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旨在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软件测试可以通过执行各种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5.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是软件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配置项进行管理和控制。
配置管理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有效地跟踪和控制软件的变更。
6. 软件过程改进(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软件过程改进是软件工程中持续改进的过程,旨在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软件过程改进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方法、工具和流程来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力。
7.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适应和快速交付为特点的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并鼓励快速响应变化。
8. 原型开发(Prototyping)原型开发是一种快速构建、演示和测试软件系统的方法。
原型开发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及时获取反馈来改进软件系统。
9. 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架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
软件工程常见的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常见的名词解释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原理以及工程方法和技术,通过系统性、规范化、可量化地开发、测试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
在软件工程领域,有许多常见的名词,这些名词对于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软件工程名词进行解释。
1. 需求工程(Requirements Engineering)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包括对软件系统所需功能的识别、分析和规定。
需求工程涉及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目的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2. 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架构指的是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它定义了系统中各个组件的相互关系、交互方式以及与外部系统的接口。
良好的软件架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有助于团队协作和开发效率的提升。
3.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经过验证的、用于解决常见问题的设计方案。
它们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可重用的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帮助开发者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常见的设计模式有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
4. 迭代开发(Iterative Development)迭代开发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方法论,它强调通过多次迭代实现需求的不断演化和改进。
每一次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用的、可部署的软件版本,开发者和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反馈。
迭代开发有利于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和降低开发风险。
5.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展开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强调通过团队合作、用户参与和及时反馈来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
敏捷开发注重快速交付可用的软件,更加灵活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6. 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版本控制是管理软件代码、文档和其他文件版本的方法和工具。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涉及到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
它主要关注如何以系统化和可靠的方式构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2. 软件需求软件需求是对软件系统应该满足的功能、性能和限制的描述。
它是软件开发过程的起点,对于开发团队来说,准确理解和明确软件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3.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根据软件需求来定义软件系统的结构、组件和交互方式。
它涉及到选择合适的架构、设计模式和算法,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计划和文档。
4.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将软件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程序或系统的过程。
它包括编码、调试和单元等活动,旨在实现软件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5. 软件软件是验证和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预期需求的过程。
它包括对软件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的,以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
6. 软件维护软件维护是在软件交付后持续修改和修复软件系统的过程。
它包括修复错误、适应新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改进系统性能等活动。
7.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分解为不同的活动和任务,并用于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团队的方法。
它可以基于不同的开发模型和方法论,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
8. 软件工具软件工具是帮助开发人员完成软件开发过程的应用程序或系统。
它包括集成开发环境(IDE)、版本控制系统、调试器等工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9. 软件质量软件质量是软件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程度的度量。
它包括功能完整性、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
10. 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是从事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以上是对软件工程中常见名词的简要解释。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学习和实践软件工程非常重要,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靠性、经济性地设计、构建、测试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
它集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管理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以满足用户需求,同时确保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以系统化的、规范化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学科。
软件工程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量化性,以及通过工程化方法来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率。
软件工程的关键概念: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工程采用一种结构化的开发过程,由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等阶段组成。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定义的目标和活动,以确保软件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交付。
2.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获取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具体的软件规格说明。
需求工程涉及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等活动,要求与用户密切合作并保持良好的沟通。
3.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是指软件系统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软件质量保证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活动。
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是通过测试、验证和评估等手段,确保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品质。
4.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涉及软件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旨在确保软件项目按时、按预算、按质量完成。
项目管理包括需求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要求项目经理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5. 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工程发展了许多方法和工具,以支持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
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有瀑布模型、敏捷开发、迭代开发等;而工具方面,有项目管理工具、版本控制工具、测试工具等,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总结: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需求工程、质量保证、项目管理和方法工具等多个方面。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1.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规范化、管理和衡量软件开发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等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1.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确定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的过程。
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建模、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等步骤。
1.2.设计:软件设计是指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软件系统结构和模块的过程。
它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1.3.编码:编码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程序员根据设计文档编写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1.4.测试: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功能是否满足需求而进行的活动。
它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多个层次。
1.5.维护:维护是在软件交付使用后对其进行修改和改进的活动。
维护包括一系列的任务,如缺陷修复、性能优化、功能扩展等。
2.软件过程模型:软件过程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种抽象描述。
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模型等。
2.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早被提出的一种线性顺序模型。
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连续的阶段。
2.2.迭代模型: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周期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
每个迭代都会经历完整的开发过程。
2.3.敏捷模型:敏捷模型强调迭代、快速响应变化和团队合作的软件开发方法。
常见的敏捷方法包括极限编程(XP)、Scrum等。
3.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获取、分析和管理用户需求的学科。
它包括需求获取技术、需求建模方法和需求管理工具等方面。
3.1.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指通过与用户交流、观察系统操作和分析相关文档等方式来获取用户需求的过程。
3.2.需求建模:需求建模是将获取到的用户需求进行抽象和形式化描述的过程。
常见的需求建模方法包括用例图、活动图、时序图等。
名词解释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一、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软件开发、软件维护、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软件工程旨在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开发出高质量、可靠、易于维护、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二、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等过程。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同时需要进行评审和检查,以确保软件质量。
三、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它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
软件需求分析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以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第二个阶段,它的任务是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系统。
软件设计需要考虑软件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数据结构、算法等方面,以确保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五、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第三个阶段,它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软件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
统测试、验收测试等,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等。
六、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第四个阶段,它的任务是维护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软件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名词解释_软件工程
名词解释_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定量方式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是指软件从概念阶段到废弃阶段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等阶段。
2.1 需求分析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软件工程师与客户合作确定系统的需求和期望功能。
这个阶段包括需求收集、分析和规范等活动。
2.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软件工程师使用需求分析的结果来定义软件的体系结构,确定模块划分、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2.3 编码阶段在编码阶段,开发人员根据设计文档编写源代码,并进行代码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2.4 测试阶段在测试阶段,软件工程师进行各种测试活动,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功能正常。
2.5 发布与维护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后,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并进行维护和升级。
3:软件开发方法3.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的顺序进行。
3.2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通过迅速响应变化、定期交付可用软件来满足客户需求。
3.3 增量开发增量开发是一种将软件划分为多个增量进行开发的方法,每个增量都是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4: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进行测试和评审等活动,确保软件开发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4.1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通过确定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安排质量活动等方式,规划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活动。
4.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监控和评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活动和结果,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4.3 缺陷管理缺陷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记录和修复的过程,以确保软件质量的持续改进。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测试计划、用户手册等。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创作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展示和演绎等权利。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1: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指应用科学和数学原理、经验法则和艺术方法,以系统化生产、运行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工程化过程。
2:软件工程师(Software Engineer):软件工程师是指具备软件开发和维护技能的专业人员,负责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
2.1 软件开发人员(Software Developer):负责开发和编码软件系统的专业人员。
2.2 软件测试工程师(Software Test Engineer):负责进行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专业人员。
2.3 软件项目经理(Software Project Manager):负责规划、组织和管理软件项目的专业人员。
3:软件生命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软件生命周期指软件从定义需求到和维护的整个过程。
3.1 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研究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规格说明。
3.2 设计(Design):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模块划分,并确定软件的详细设计方案。
3.3 编码(Coding):根据设计方案,将软件系统的功能代码实现出来。
3.4 测试(Testing):对编码完成的软件进行测试,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5 验收(Acceptance):经过测试合格后,由用户进行验收,确认软件符合需求并满足用户的期望。
3.6 维护(Mntenance):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后期,对软件进行修复、改进和升级,以保持其持续可用和稳定。
4: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面向对象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强调将问题分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通信和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
4.1 类(Class):面向对象中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集合。
4.2 对象(Object):类的一个实例,具有独立的状态和行为。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软件:在运行中能提供所希望的功能和性能的指令集(即程序);使程序能够正确运行的数据结构;描述程序研制过程和方法所用的文档。
2.软件危机:是指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学科。
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方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是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用于维护和开发软件。
4.软件生存周期:是从提出软件产品开始,直到该软件产品被淘汰的全过程。
5.软件需求:主要是指用户对软件的功能与性能需求,就是用户希望软件能够做什么事情,完成那些功能,达到哪些性能等。
6.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7.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8.模块独立性:是指软件系统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件要求的具体子功能,而且与其他模块的接口简单。
9.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各个模块之间互联程度的度量。
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接口的信息。
10.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他是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局部扩展。
11.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即模块中所包含的信息不允许其他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调用。
12.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定义了一些不同的映射方法,利用这些映射方法可以把数据流图变换成结构图表示的软件结构。
13.变换型:是指信息沿输入通道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道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系统。
14.事务型:在很多软件应用中,存在某种作业数据流,它可以引发一个或多个处理,这些处理能够完成该作业要求的功能这种数据流叫事务,15.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确认一个程序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开发之前所提出的一些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软件测试(第8章)2.静态测试(第8章)3.动态测试(第8章)4.黑盒测试(第8章)5.白盒测试(第8章)6.语句覆盖(第6章)7.判定覆盖(第6章)8.条件覆盖(第6章)9.判定/条件覆盖(第6章)10.条件组合覆盖(第6章)11.路径覆盖(第6章)12.测试用例(第8章)13.驱动模块(第6章)14.桩模块(第6章)15.单元测试(第8章)16.集成测试(第8章)17.确认测试(第8章)18.渐增式测试(第8章)19.非渐增式测试(第8章)20.调试(第9章)21.人的因素的含义(第11章)22.基线(第12章)23.软件配置管理(第12章24.软件配置项(第12章)25. 软件概要设计(第5章)26. 模块(第5章)27. 模块化(第5章)28. 抽象(第5章)29. 信息隐蔽(第5章)30. 模块独立性(第5章)31. 耦合性(第5章)32. 无直接耦合(第5章)33. 数据耦合(第5章)34. 标记耦合(第5章)35. 控制耦合(第5章)36. 公共耦合(第5章)37. 内容耦合(第5章)38. 内聚性(第5章)39. 偶然内聚(第5章)40. 逻辑内聚(第5章)41. 时间内聚(第5章)42. 通信内聚(第5章)43. 顺序内聚(第5章)44. 功能内聚(第5章)45. 软件结构图(第5章)46. 结构化设计(第5章)47. 变换流(第6章)48. 事务流(第6章)49. JSP(第6章)50. JSD(第6章)答案:1. 软件测试指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执行软件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将测试结果作为纠错的依据。
2. 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的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3. 动态测试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
4. 黑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5. 白盒测试指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需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
6. 语句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7. 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一次“真”值或“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因此判定覆盖又称分支覆盖。
8. 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测试用例,使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至少出现一次。
9. 判定/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出现一次,并使每个判定表达式所有可能的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10. 条件组合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的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
11. 路径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12. 测试用例指为寻找程序中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一组测试数据。
13. 驱动模块指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其功能比真正的上级模块简单得多,它只完成接受测试数据,以上级模块调用被测模块的格式驱动被测模块,接收被测模块的测试结果并输出。
14. 桩模块指用来代替被测试模块所调用的模块,其作用是返回被测试模块所需的信息。
15. 单元测试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
16. 集成测试指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的测试。
也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17. 确认测试指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合,又称有效性测试。
18. 渐增式测试指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试。
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到程序组装完毕。
19. 非渐增式测试指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20. 调试指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也称纠错。
21. 1)人对感知过程的认识,包括视觉、阅读时的认知心理、记忆、归纳与演绎推理等;2)用户已有的技能和行为方式;3)用户所要求的完成的整个任务以及用户对人机交互部分的特殊要求。
22. 已经通过正式复审和批准的某规约或产品,它因此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能遵循正式的变化控制过程得到改变。
23. 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它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其主要目标是:标识变更、控制变更、确保变更正确地实现、报告有关变更。
SCM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变更的活动。
24. 软件配置项是软件工程中产生的信息项,它是配置管理的基本单位,对已成为基线的SCI,虽然可以修改,但必须按照一个特殊的正确的过程进行评估,确认每一处的修改。
1.计算机系统工程答:计算机系统工程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有关技术方法和过程。
25. 软件概要设计又称结构设计,这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只是描述软件的总的体系结构)的过程。
26. 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
27. 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28 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本质的共同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不考虑其他因素。
29.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30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31. 耦合性也称块间关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32. 无直接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别从属于不同模块的控制和调用,它们之间不传递任何信息。
33. 数据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值传递。
34. 标记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
35. 控制耦合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用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块内某一功能。
36. 公共耦合指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
公共数据环境可以是全程变量或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及任何存储介质上的文件、物理设备等。
37. 内容耦合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
38. 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39. 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40. 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41. 时间内聚指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
42. 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43. 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44. 功能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
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
45. 软件结构图是软件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反映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
46. 结构化设计又称面向数据流的设计,它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
47. 变换流指数据流图(简称DFD)具有明显的输入、变换和输出界面。
48. 事务流指数据流图中输入流被分离成许多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值选择其中一条路径来执行。
49. JSP方法定义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
适于详细设计阶段。
50.JSD主要以活动事件为中心,通过由一串活动顺序组合构成进程,建立系统模型,最后实现该模型。
四、简答题(每题4分,5道题,共20分)1.在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中一般都包含哪些系统要素?(第1章)答:包含的系统要素:①硬件;②软件;③人;④文档;⑤数据库;⑥过程。
2.在硬件工程中,硬件定义阶段的任务有哪些?(第1章)答:硬件定义阶段的任务是:1)制定硬件开发计划,确定项目成本和工程进度;2)进行硬件需求分析,给出硬件规格说明。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是靠不住的。
3.在硬件工程中,硬件设计阶段的任务有哪些?(第1章)答:硬件设计阶段的任务是:1)设计分析,画出设计图;2)必要时建造原型(即样机)并对其进行测试;3)制造分析,画出生产图。
4.在硬件工程中,硬件制造与销售维护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第1章)答:硬件制造与销售维护阶段的任务是:按照质量保证计划生产硬件产品并销售,相应的服务机构对硬件产品进行售后服务。
5.在人机工程中,人机界面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第6章)答:1)活动分析。
2)动作定义和设计。
3)动作的实现。
4)用户环境设计。
5.原型设计。
6.简述数据库工程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第6章)答:数据库工程完成的主要任务有:1)调查用户对信息和信息处理的需求,进行可行性论证、成本估算,制定项目计划。
2)选择支持数据库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数据的收集与存储。
5)运行、管理与维护。
7.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第3章)答: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主要有:1)经济可行性研究;2)技术可行性研究;3)运行操作可行性研究;4)法律可行性研究;5)开发方案的选择。
8.简述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第3章)答:典型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步骤如下:1)复审初步分析结果;2)研究现有的系统;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导出新系统的高层物理解法;5)推荐建议的方案;6)评审、复审和决策。
9.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成本主要由哪4个部分组成?(第2章)答: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成本主要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1)购置并安装软硬件及有关设备的费用;2)系统开发费用;3)系统安装、运行和维护费用;4)人员培训费用。
10.技术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哪些分析,各分析的任务如何?(第3章)答:1)风险分析。
其任务是论证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能否实现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