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述题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活动C. 社会行为D. 社会心理活动答案:B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
A. 自我实现B. 性本能C. 社会认同D. 认知发展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D. 精神分析答案:D4.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5.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 获得自主性B. 获得亲密关系C. 获得自我同一性D. 获得成就感答案:C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莱昂·费斯汀格C. 菲利普·津巴多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B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8. 心理学中的“双盲实验”是指()。
A. 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实验条件B. 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实验结果C. 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实验目的D. 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实验假设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认知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C10.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哪几个过程?()A. 注意、保持、再现、动机B. 注意、模仿、再现、动机C. 注意、保持、模仿、动机D. 注意、保持、再现、反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教育心理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A. 认知风格B. 学习动机C. 社会文化背景D. 个人兴趣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情绪释放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人格理论的主要流派?()A. 特质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系统脱敏疗法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心理学的绪论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的绪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类生理健康C. 人类社会关系D. 人类文化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三大分支是什么?A. 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C. 应用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比较心理学D. 神经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答案:A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4.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法主要关注什么?A. 观察和记录自然行为B. 通过控制变量来测试假设C.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D. 通过访谈了解个体经历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尊重个体的隐私权B. 保护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权C. 研究结果可以随意公开D. 避免对研究对象造成伤害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哲学心理学时期,心理物理学的诞生,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盛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融合。
2. 描述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
答案: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个体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不干预或改变研究对象的自然状态。
实验法则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以测试特定的假设。
3. 解释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和评价。
它对个体的行为、情感和动机有重要影响,是个体社会互动和心理健康的基础。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健康、工作、法律等多个领域。
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差异,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体发展。
大一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一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社会关系D. 生物化学过程答案:A2.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结构包括哪三个层次?A.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B. 显性意识、隐性意识、前意识C. 显性意识、隐性意识、潜意识D.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心理分析答案:D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阿尔伯特·班杜拉D. 弗洛伊德答案:A7. 人类的基本情绪有哪些?A. 快乐、悲伤、愤怒、恐惧B. 快乐、悲伤、愤怒、惊讶C. 快乐、悲伤、愤怒、厌恶D. 快乐、悲伤、惊讶、恐惧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工具?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心理评估D. 物理检查答案:D9.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斯金纳B. 班杜拉C. 弗洛伊德D. 罗杰斯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婴儿期B. 儿童期C. 青春期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冲突和解决方式,这些阶段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
3.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的生理结构C. 社会现象D. 动植物行为答案:A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它探讨个体如何感知、思考、感觉和行动。
2. 下列哪个理论不属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量子力学答案:D解析: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无关。
二、填空题1. 弗洛伊德是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精神分析解析: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潜意识、压抑、梦的解析等概念。
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_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莱昂·费斯汀格解析:莱昂·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减少他们的认知之间的不一致。
三、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答案:社会学习理论是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四、论述题1. 论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答案: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它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改进上,比如通过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授学生有效的记忆和思维技巧。
五、案例分析题1. 案例:小明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表现不佳,之后他开始避免参加任何数学相关的活动。
请分析小明的行为可能受到哪些心理学理论的解释?答案:小明的行为可能受到以下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归因理论:小明可能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了避免行为。
普通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1:[论述题]谈谈自己为何选择心理学?参考答案:本题属开放型问题,要求结合个人实际回答,不必长篇大论,反对空话套话2:[单选题]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A:汉代王充B:南北朝范缜C:明代李时珍D:清代王清任参考答案:D3:[单选题]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历史渊源是:A:生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物理学参考答案:A4:[单选题]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参考答案:B5:[单选题]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标志是:A:对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刺激作出反应B: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C: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D:以上都对参考答案:B6:[单选题]条件性抑制主要有:A: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B:外抑制和超限抑制C:消退抑制和外抑制D:分化抑制和超限抑制参考答案:A7:[单选题]按照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典故"望梅止渴”属于:A:纯生理现象B:无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参考答案:D8:[单选题]叶克斯-道德森定律表明,较易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A:较强B:中等C:较弱D:无规律可循参考答案:A9:[单选题]由于效价与期望成反比,导致最强动机的主观期望概率是:A:0.25 B:0.5 C:0.75 D:1 参考答案:B10:[单选题]在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必要时能够被意识到的经验处于:A:非意识水平B:前意识水平C:无意识水平D:潜意识水平参考答案:B11:[单选题]有意后注意的显著特点是: A:有目的指向并需意志努力B:有目的指向但无需意志努力C:无目的指向而需意志努力D:无目的指向且无需意志努力参考答案:B1:[论述题]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任举一种方法应用的实例。
参考答案: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常见的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个案法等。
心理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D. 人类社会行为答案:C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心理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三大维度?A. 强度B. 持久性C. 稳定性D. 愉悦度答案:C6.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班杜拉D. 埃里克森答案:C7.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弗洛伊德C. 罗杰斯D. 荣格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中的主要概念?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内省答案:D9. 什么是心理测量学?A. 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B. 研究心理测验和评估方法的科学C. 研究心理治疗方法的科学D. 研究心理疾病的科学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A. 艾森克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斯金纳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对)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人类。
(错)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实验法。
(错)4.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潜意识控制。
(对)5.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试图减少自己的认知不一致。
(对)6.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对)7.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对)8. 心理测量学不涉及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错)9.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一系列特质组成。
(对)10. 学习理论中的内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论述题1.试述成就动机理论(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喝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量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及强化,平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
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及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
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③成功的诱因值。
值在 0 至 1 之间。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 50%; = 0 ,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论述

1、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1)遗传的作用,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2)环境的作用 1.自然环境。
这是人赖以生存与发育的物质基础,为人的生理及其机能的发育提供必须的能量2.社会环境。
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时代的精神决定人的观念和意识(3)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
2、学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教育作为一种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制约着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育的外部力量转化为学生本人的需要,才能取得成效。
(p34)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1)特点 1.身体方面:小学生身体发展在其一生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2.心理方面:小学生进入学校后,投入了集体生活,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3.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而且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上进行,具有被动性和强制性特征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p52)4、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1)身体方面1.身体素质方面:中学生的发育状况很明显地反映在其体态变化上。
体内机能方面: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肺功能增强。
神经统方面:神经系统逐步完善,脑的发展由容积、重量转向功能的完善。
性发育成熟。
(2)心理方面:第一,感知方面。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各门学科都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要求(p58)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3)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也给予必要的失败的挑战(4)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5)让学生会反思和总结。
大学心理学论述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论述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并分析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冲突和需求,如果个体在某个阶段的冲突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强调了潜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为后来的心理学家提供了研究潜意识的新视角。
其次,弗洛伊德的理论促进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在性心理发展方面。
此外,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对心理治疗领域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分析方法的发展。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受到了批评,如过分强调性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缺乏科学证据支持等。
尽管如此,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是现代心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理解人类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试题二:论述认知失调理论,并探讨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个体会尝试改变其信念、态度或行为,使之一致。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个体在面对信息不一致时的行为和态度变化。
例如,在广告领域,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购买了昂贵的产品而产生认知失调,随后通过提高对该产品的评价来减少失调。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决策过程来减少学生的认知失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认知失调理论还有助于解释群体行为和态度形成,如群体极化现象。
当个体加入具有特定观点的群体时,他们可能会因为群体压力而调整自己的观点,以减少与群体成员之间的认知失调。
试题三:论述自我效能理论,并分析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即自我效能,是影响个体行为和动机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研究方法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心理学研究方法简答题论述题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自然观察答:自然观察是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研究类型,它通过对自然发生的活动的系统观察或调查,分析和研究有关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2、系统取样法答:系统取样法是从总体中取一随机起点,从该起点开始选取每K项元素(个体或分数等),直至取满所需要的样本量。
3、问卷法答: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4、反转型设计答:反转线设计基本思路是:先取得被试行为的基线值;然后引入自变量,并观察被试的行为变化;最后,把实验条件反转到原来基线状态,再一次测量行为。
5、测量的信度答:测量信度是指测量结果反映出系统变异的程度。
6、理论边界答:所谓理论边界,是指理论所说明的函数关系能够成立的前后关系与情境(被试类型与情境特征等),即说明理论的普遍化程度。
7、推论法答:推论法是指从结果统计证据,作出逻辑推论,即从已知的事实,推出未知的原理。
8、社会测量答:社会测量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
9、构思效度答:研究的构思效度涉及到研究方案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的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10、控制论答:维纳所创立的控制论,是研究生物、机器、社会中通讯和控制的共同规律的理论,是一门新的横向科学,对于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1、正交性答:正交性是指完全没有联系,从一个变量无法了解另一个变量的线索。
二、简答题:1、简述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答:定义:统计结论效度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检验,它并不涉及系统性偏向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误差变异源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
条件:一是数据的质量,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是以数据的质量作为基础的,包括数据的量表特征、数据分布、信度和效度等;二是统计检验的假设,数据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种统计方法,都有其明确统计检验假设,一项研究中的统计检验假设不明或者被违犯,就会显著降低统计结论效度。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感知
B.思维
C.化学
D.情绪
【答案】C
2.心理学实验中的受试者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A.具有正常的心理健康
B.具有疾病的人
C.具备高度敏感性
D.具备强烈情绪反应
【答案】A
3.下列哪个学派重视行为的解释?
A.行为主义
B.认知派
C.精神分析
D.人本主义
【答案】A
4.在心理学上,人的记忆力是由哪种情绪影响最大?
A.愤怒
B.快乐
C.悲伤
D.紧张
【答案】B
5.下列哪种心理疾病最为常见?
A.抑郁症
B.强迫症
C.精神分裂症
D.焦虑症
【答案】A
二、简答题
1.简述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答案】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支,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
2.举例说明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如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教育孩子、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等。
3.简述潜意识对人的影响。
【答案】潜意识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某些意识活动,它会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决策等方面。
三、论述题
探讨心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答案】心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人们更关注心理健康,心理学发展趋势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不断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
以上是大学心理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理学论述题(含答案)

论述题1.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982-1970)是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1967-1970年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他于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之后又不断地加以发展,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需要理论。
该理论明确了人类需要的种类,以及人类各种需要的层次性,但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存在着它的局限性。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述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也是最脆弱的。
无论人的需要层次达到哪种程度,只有最底层次的生理需求受到威胁,那么他就会立刻返回到这一需求上。
当一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的主要动机是生理需要。
人对生理上的需要往往要比其它的需要更强烈。
饥饿是生理需求最典型的代表。
当一个人机场辘辘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食物。
充饥成为最重要的目标,而此时其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退居其次。
2:安全需要如果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安全的需要就会产生,这时的有机体就成了一个安全的机制。
在我们的文化中所有健康,正常幸福人的在安全需要方面大都已经得到了满足,而对于儿童和婴儿来讲这种需求表现更简单更明显。
3:归属和爱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给予和接受两个方面。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人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并且在此时爱的需要起着支配作用,他渴望朋友,爱人。
团体中同事之间的深情关系,并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除了接受以外,他还给予爱的需求,例如母亲给予子女的爱,普通人给予其他人的同情等等。
4:尊重的需要社会上所有人多渴望得到尊重。
这种需要分为两类:(1)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2)渴望有名誉或威信,赏识,关心,重视和高度评价等。
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万能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几种需要得到满足,当基本需要满足后,人们就有可能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促进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待的人物。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心理疾病的治疗B. 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C. 人类思维的哲学探讨D. 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数学心理学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遵循什么原则?A. 快乐原则B. 现实原则C. 道德原则D. 自我原则答案:A4. 在心理学研究中,双盲实验的设计是为了减少什么?A. 实验者的偏见B. 参与者的期望效应C. 环境因素的影响D. A和B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理论中的主要学习类型?A. 经典条件反射B. 操作性条件反射C. 观察学习D. 遗传学习答案:D6.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性与羞愧和怀疑C. 同一性与角色困惑D. 亲密与孤独答案:C7. 下列哪项是情绪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A. 逻辑推理B. 自我意识C. 数学计算D. 法律知识答案:B8. 在心理治疗中,哪个学派强调了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A. 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疗法D. 认知疗法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记忆的阶段?A. 感知B. 编码C. 存储D. 遗忘答案:D10.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答案:观察学习是一种社会学习形式,它发生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中。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模仿和模仿后果的重要性。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观察者关注示范者的行为)、保持过程(记住示范行为或其象征性表示)、复制过程(观察者复制所观察到的行为)和动机过程(观察者有动机去执行所观察到的行为)。
大学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大学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物理现象B. 心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生物现象答案:B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别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行为答案:D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这些领域分别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心理发展、社会行为、心理疾病及其治疗、工作与组织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健康与疾病的心理影响。
2.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概念。
答案: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对来访者持有一种无条件的、积极的、接纳的态度,无论来访者表达什么样的想法和情感,治疗师都不做评判,而是给予理解和支持。
三、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
答案: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保护参与者的隐私、确保研究的自愿性、避免对参与者造成伤害、以及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们直接关系到研究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对参与者的尊重。
遵守伦理规范有助于维护心理学研究的声誉,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大学生在期末考试前感到极度焦虑,影响了学习和睡眠。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答案:该大学生的焦虑可能源于对考试结果的过度担忧、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或是对失败后果的恐惧。
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度一、论述题1、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答: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相联系。
2、认知过程通过形象或者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情感通过体验来反应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而人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也会影响情绪情感。
3、意志与认知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
意志具有目的性,人的目的性不是凭空产生而是认知活动的结果,意志能影响认知过程,人在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困难则需要作出意志努力。
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首先,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使情感服从励志。
2、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
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以下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一〕创设问题情境适当分析;〔二〕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分析;〔三〕适当开展竞赛,分析;〔四〕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分析;〔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分析3、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并说明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4、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家庭影响:1、家庭环境;2、家庭教育方式;3、家庭教育内容;4、父母的期望二、学校影响:1、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2、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艺术;3、学校环境;三、社会影响:1、社会风气; 2、社会环境; 3、大众传媒;四、学生自身原因: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4、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标准的矛盾5、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答:1、从学习任务的利用性价值来激发学习动机;2、提出明确要求和相应的期望;3、对学习结果给予及时清晰的反馈与评价;4、把表扬给予努力而不仅仅给予能力;5、注意安排评价、奖惩的频率;6、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6、以自身为例,分析自己性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心理学论述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论述试题及答案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的理解。
论述题一:请解释社会认知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Albert Bandura提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个体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例如,在职场中,新员工可能会通过观察经验丰富的同事的工作方式来学习有效的工作技巧。
答案一: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观察学习,即个体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新技能或行为模式。
Bandura的实验,如著名的“波波娃娃”实验,展示了儿童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来学习攻击性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父母的行为模式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社交媒体上公众人物的行为会影响粉丝的行为选择。
论述题二:请论述群体思维现象,并分析其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凝聚力的群体中,为了维护群体的一致性和团结,成员们可能会压制异议,从而导致集体决策的质量下降。
这种现象在团队会议或组织决策中尤为常见。
答案二:群体思维现象通常发生在成员之间有强烈归属感和一致性需求的群体中。
它可能导致决策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缺失,因为成员们害怕表达与群体意见不同的见解。
这可能会阻碍创新和有效解决问题,因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
例如,在商业环境中,如果一个团队过分追求一致性,可能会忽略重要的市场变化或竞争对手的策略,从而导致不利的商业决策。
论述题三:请解释自我服务偏差,并讨论其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或他人的行为。
这种认知偏差在个体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时非常普遍。
答案三:自我服务偏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影响个体对自身行为和结果的解释。
心理学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心理学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现代科学基础是由以下哪位学者奠定的?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约翰·华生D. 卡尔·罗杰斯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的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D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情绪B. 认知过程C. 社会行为D. 人格发展答案:B4. 在心理学中,哪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A. 经典条件反射B. 操作性条件反射C. 观察学习D. 社会学习答案:C5. 下列哪项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答案:D6. 哪种记忆类型涉及到长期记忆的存储?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工作记忆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理论?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沙赫特-辛格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8. 哪种心理治疗方法强调了个体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认知过程?A. 精神分析B. 认知行为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家庭系统疗法答案:B9. 在心理学研究中,随机分配参与者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目的是什么?A. 减少偏差B. 增加样本量C. 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D. 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接受相同的处理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功能?A. 测试编制B. 测试标准化C. 测试评估D. 测试定价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答案:前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第二个阶段,通常出现在2至7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是直观的,他们还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不能进行操作性思考。
儿童在这个阶段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其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与自己相同。
此外,他们对数量的理解还不成熟,不能很好地理解守恒概念。
必考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及答案

教师招聘经典简答论述题1.简述教案的内容。
2.你如何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3.简述教师如何树立威信。
4.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策略有哪些?1.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2.(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指教学不仅要面向好学生,也要面向差学生。
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因材施教。
3.(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4.(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这堂课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一些理念: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反映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老师及时地化解矛盾,转变教学策略,科学而恰当地引导学生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老师将科学课上成一场生动有趣的爱心教育课,取得了比上科学课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书育人,陶冶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1.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2.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1.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2.(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心理学论述题

心理学论述题书中的答案书中1论述心理学对教师职业的意义。
(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教育最终要促进人的发展。
而人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认识和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也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所在。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教育活动中,适应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就会使教育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
(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教师通过讲授,使学生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塑造出完美人格。
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和人格形成的规律。
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不同学习类型划分、学习的过程阶段特点等心理学理论,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有饿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人格结构及其特征表现,才能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因材施教,依据品德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3)掌握和有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虾的主要目标。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师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素养。
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条件。
而心理学理论则是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
因此,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水平就成为检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2论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1)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代的过程。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结构和能发育完善的程度,他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发展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
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包含的因素有很多,空气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
提高记忆力要防止遗忘。
为了防止遗忘,就应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所记内容。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正确复习的方法是:
1,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性;
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如何促进青少年能力的发展?
能力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条件:
A、1,素质;2,早期经验;3,教学和教育(包括环境);4,个人的努力。
B、如何培养能力:1,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3,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的发展;4,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什么是挫折感?它会使人产生何种心理和行为变化?如何对待挫折?
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挫折后的行为表现:
1、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升华、补偿)
2、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攻击行为、逆反、厌世情绪、倒退、固执行为)
3、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自我安慰、自我整饰、责任推诿)
挫折对待:
1、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以积极的归因代替消极的归因。
5、学会使用应付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的方法。
四、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生活经历和记录。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关系的和睦程度。
2、学校环境
3、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
五、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如何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一)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观态度: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期待。
(二)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的因素,也可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分心”的原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的影响,以提高教学的成果。
1、应尽量防止引起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的干扰:尽可能保持教育周围环境的安静;要尽量减少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慎重地处理好偶发事件;教师的教态要得体。
2、在教学上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善于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使教学过程本身足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产生注意,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六、谈谈如何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良好记忆力的培养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条件影响下,是在不断进行训练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一)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1、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
2、多通道协同记忆
3、记忆术
(二)根据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
1、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性
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三)正确地再认和回忆
1、阅读与试图回忆
2、有效地进行追忆
七、什么是焦虑?焦虑对学习有何影响?如何培养学生适当的焦虑水平?
焦虑是指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对自我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景而有所区别。
一般说来,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U形曲线”的关系,即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中等程度的焦虑才能导致最高的学习效率。
要使学生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教师应注意以下工作:首先,应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导向。
其次,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估计,以确立适合学生能力的学习目标。
八、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有哪些?如何激发和培养?
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1、交往动机;
2、成就动机;
3、求知欲。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反馈;
4、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5、竞赛。
九、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心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主要科学基础之一。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并具体化。
2、心理学主要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
它从人的心理侧面探讨和研究人,其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提供参考依据。
实践意义:
从实践上看,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具体的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学现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去,产生了广泛的实用价值。
十、谈谈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1、头脑清醒,无疲劳感;
2、有能够“记住”的自信心;
3、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
4、有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十一、
(一)在制作直观教具时的应用:1、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规律;2、对比规律;3、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关规律。
(二)在使用直观教具时的应用:1、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具;2、以适当方式、在适当的时候、适当位置呈现直观教具;3、使用教具应当适应学生感知的特点;4、把实物(标本)、图像的直观与言语直观有效地结合起来。
十二、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他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认识过程是反映事物的属性的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反映人的需要和事物的关系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是一种确定目的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其次,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反过来,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又对认识过程以很大的影响。
再次,意志和情绪情感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意志的强弱对情绪的控制发生影响。
十三、
能力的个别差异: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2、类型方面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根据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1、在智力水平上,教育上应贯彻统一要求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因材施教方针。
2、在类型方面上,教育上应贯彻
3、在能力表现早晚的不同上,教育上应贯彻
十四、
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首先,能力与知识、技能不同。
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客观结果,而能力则是制约这种认识进行的主观因素。
知识的多少可以说明一个人对自然、社会的了解程度,而能力考核成绩的强弱则关系到能否根据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来改造它们,促进它们的发展。
至于技能,它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活动方式,反映的同样是人对某些事物及其关系认识的结果,只不过这种结果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被人掌握而已,而能力则反映了人掌握这些行为方式的可能性。
其次,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能力本身也要在知识、技能的的掌握过程中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
十五、
(一)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利于维持有意注意;3、激发间接兴趣;4、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意志力。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1、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2、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3、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锻炼自己的有意注意
十六、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在概念教学中应注意:概念获得的条件:正确对待已有经验;正确使用变式;恰当使用概念的否定例子;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什么是挫折感?它会使人产生何种心理和行为变化?如何对待挫折(11分)
指个人动机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2分)
可使人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各种变化:可以使人产生攻击行为;当挫折损伤人的自尊心之后,还会出现自欺欺人的反应;会产生过渡抑郁。
(4分)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积极的归因代替消极的归因、学会使用应付挫折引起的消极的方法,如发泄、升华和转移等。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