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
形考任务2 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11月19日;适用于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等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形考任务2 试题及答案
1.唐代文言小说《虬髯客传》的作者是_______。
(红色字体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张鷟
B.杜光庭
C.陈玄祐
D.邯郸淳
2.清代毛宗岗父子加工润色过的“毛本“是小说《_____》清初以来最流行的版本。
(红色字体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金瓶梅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3.合称“三言”的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作者是明代作家____________。
(红色字体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罗贯中
B.褚人获
C.冯梦龙
D.陈忱
4.明代李卓吾评点的《忠义水浒传》属于《水浒传》繁本的_____版本系统。
(红色字体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七十回本
B.百回本
C.一百一十五回本
D.一百二十回本
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古代小说戏曲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是( )。
A.李宝嘉B.曾朴C.吴趼人D.刘鹗2.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 )。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世情小说D.公案侠义小说3.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的是( )。
A.《任氏传》B. <碾玉观音》C.《金玉奴棒打薄情郎》D.《连城》4.蔡伯喈是戏曲( )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B.《琵琶记》C.<五伦全备记》D.《荆钗记)5.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
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C.《传奇》D.《世说新语》6.下列杂剧中( )是关汉卿的作品。
A.《汉宫秋》B.《倩女离魂》C.《墙头立时》D.《望江亭》7.《夜奔》出自明代作家( )的传奇名作《宝剑记》。
A.李渔B.李开先C.沈璩D.吴伟业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话本、拟话本的是( )。
A.《杜十娘怒沉百宝箱》B.《闺怨佳人拜月亭》C.《武王伐纣平话》D.《大宋宣和遗事》9.杂剧作家( )的作品《倩女离魂》借肉体和灵魂的星散表现了礼教束缚下的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A.郑光祖B.尤侗C.徐渭D.汤显祖10.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 )的作品。
A.马致远B.康进之C.尚忠贤D.纪君祥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明代拟话本《____》借年青商贾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12.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子不语》的作者分别是____和-------一。
13.《闲情偶寄》是著名曲家____的戏曲理论代表作。
14.唐传奇《柳毅传》和《李娃传》的作者分别是____和.____。
15.戏曲名著《____》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市民反抗魏忠贤阉党的斗争,塑造了颜佩韦等市民英雄的形象。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4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答案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各二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篇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
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
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
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
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
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
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佚名的《石点头》《醉醒石》等。
二、话本、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和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相比,在爱情观念、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在爱情观念上:1、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2、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
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
1、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
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
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及参考答案(修改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答案一、用各二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篇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
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
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
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
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
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佚名的《石点头》《醉醒石》等。
二、话本、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和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相比,在爱情观念、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答:在爱情观念上:1、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2、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
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
1、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
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
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
2、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60 多岁的老头,就用了 4000 多字。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唐传奇的是()。
A.《虬髯客传》 B.《游仙窟》C.《聂小倩》D.《聂隐娘》2.包公是小说( )的主要人物。
A.《三遂平妖传》 B.《三侠五义》C.《大宋宣和遗事》D.《杨家府演义》3.传奇名作《雷峰塔》是( )的作品。
A.沈璩B.方成培C.汤显祖D.吕天成4.下列以唐明皇杨贵妃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中属于杂剧的是( )。
A.《梧桐雨》B.《长恨歌》C.《长恨歌传》D.《长生殿》5.所谓“一人永占”是著名作家( )的四部传奇《-捧雪》《人兽关》《占花魁》和《永团圆》的合称。
A.李玉B.李渔C.李百川D.李开先6.蔡伯喈是戏曲( )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B.《五伦全备记》C.《琵琶记》D.《宦门子弟错立身》7.所谓“花雅之争”的“雅部”指的是( )。
A.京剧B.昆曲C.秦腔D.梆子腔8.清代小说家俞万春的小说( )续写《水浒传》,写陈希真、陈丽卿父女领兵荡妖灭寇,将梁山英雄斩尽杀绝。
A.《三遂平妖传》B.《水浒后传》C.《续水浒》D.《荡寇志》9.讲述干将莫邪故事的“三王墓”出自小说集( )。
A.《搜神记》B.《博物志》C.《列异传》D.《集异记》10.赵盼儿是元代戏曲( )中的人物。
A.《望江亭》B.《拜月亭》C.《救风尘》D.《潇湘雨》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清代李汝珍的炫才小说《镜花缘》描写了唐敖游历海外诸国的奇闻异事,并借女子科举寄托了希望解放女性的理想。
12.范进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作者借他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
13.所谓“临川四梦”指的是《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和《牡丹亭》。
14.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元代戏剧家纪君祥的作品。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篇一:2015春国家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12015春国家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4)认真阅读杂剧《梧桐雨》和传奇《长生殿》原著,以及教材下编第十章《长生殿》,回答下列问题。
一、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古代小说戏曲的重要题材,请用各三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部关于这一题材的古代小说戏曲作品。
1.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作品作于宪宗元和初﹐取材于史事而加以铺张渲染﹐寓有劝戒讽谕之意。
当时白居易任盩厔(zhōuzh ì,县名,在中国陕西省,今作周至)县尉﹐陈鸿与王质夫居该县﹐三人同游﹐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白居易遂作《长恨歌》﹐而陈鸿为《长恨歌传》。
此传先述开元时杨妃入宫﹑迄天宝末缢死于马嵬坡的始末﹔后写玄宗自蜀还京﹐思念不已﹐方士为之求索贵妃魂魄﹐见之于海上仙山﹐贵妃乃为言天宝十载七夕与玄宗盟誓之事。
后段叙述为前此唐人诗文中所未见﹐当是不得之于民间传闻﹔描写也相当细致。
篇中对玄宗晚年的纵情声色﹑政治腐败有所暴露﹐即如杨贵妃是玄宗从其子寿王府邸取来一节亦直书不讳。
篇末议论﹐则归之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
此传与《长恨歌》相辅而行﹐流传颇广。
北宋时乐史撰长篇传奇《杨太真外传》﹐曾取材于此传。
后世演为戏曲者尤多。
其中以元代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及清代洪升《长生殿》传奇最为著名。
2.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名作《梧桐雨》:这是一部宫廷爱情悲剧,全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是描写唐明皇、杨贵妃两人爱情故事的历史剧,以浓郁的抒情性、醇厚的诗味和文辞的华美著称。
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梧桐雨》为末本戏,正末为李隆基。
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
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四及参考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四及参考答案认真阅读杂剧《梧桐雨》和传奇《长生殿》原著,以及教材下编第十章《长生殿》,回答下列问题。
一、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古代小说戏曲的重要题材,请用各三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部关于这一题材的古代小说戏曲作品。
1.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作品作于宪宗元和初﹐取材于史事而加以铺张渲染﹐寓有劝戒讽谕之意。
当时白居易任盩厔(zhōuzhì,县名,在中国陕西省,今作周至)县尉﹐陈鸿与王质夫居该县﹐三人同游﹐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白居易遂作《长恨歌》﹐而陈鸿为《长恨歌传》。
此传先述开元时杨妃入宫﹑迄天宝末缢死于马嵬坡的始末﹔后写玄宗自蜀还京﹐思念不已﹐方士为之求索贵妃魂魄﹐见之于海上仙山﹐贵妃乃为言天宝十载七夕与玄宗盟誓之事。
后段叙述为前此唐人诗文中所未见﹐当是不得之于民间传闻﹔描写也相当细致。
篇中对玄宗晚年的纵情声色﹑政治腐败有所暴露﹐即如杨贵妃是玄宗从其子寿王府邸取来一节亦直书不讳。
篇末议论﹐则归之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
此传与《长恨歌》相辅而行﹐流传颇广。
北宋时乐史撰长篇传奇《杨太真外传》﹐曾取材于此传。
后世演为戏曲者尤多。
其中以元代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及清代洪升《长生殿》传奇最为著名。
2.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名作《梧桐雨》:这是一部宫廷爱情悲剧,全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是描写唐明皇、杨贵妃两人爱情故事的历史剧,以浓郁的抒情性、醇厚的诗味和文辞的华美著称。
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梧桐雨》为末本戏,正末为李隆基。
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
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
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
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
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
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
国开作业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31参考(含答案)
题目:清代吴趼人的小说《_____》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显示了日益殖民化的中国的溃烂不堪。
选项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选项B:老残游记
选项C:歧路灯
选项D:官场现形记
答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题目: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是_____。
选项A:《昆仑奴》
选项B:《聂隐娘》
选项C:《聂小倩》
选项D:《碾玉观音》
答案:《聂小倩》
题目:元代最著名的包公戏是《_____》。
选项A:张生煮海
选项B:救风尘
选项C:陈州粜米
选项D:郁轮袍
答案:陈州粜米
题目:小说《儒林外史》的开头借理想人物_____之口预言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人格道德的腐蚀。
选项A:虞育德
选项B:王冕
选项C:杜少卿
选项D:周进
答案:王冕
题目:元杂剧篇幅较短,基本上一本_____,有的另加楔子。
选项A:五折
选项B:三折
选项C:十折
选项D:四折
答案:四折
题目:程甲本是小说_____的一个重要版本。
选项A:《金瓶梅》
选项B:《水浒传》
选项C:《红楼梦》
选项D:《西游记》
答案:《红楼梦》。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复习题答案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戏曲《西厢记》的作者是谁?A. 关汉卿B. 王实甫C. 白居易D. 杜甫答案:B2.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玉玺B. 玉佩C. 玉璧D. 玉簪答案:B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明代的?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儒林外史》答案:D4. 戏曲《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丈夫是:A. 柳梦梅B. 杜十娘C. 王婆D. 贾宝玉答案:A5.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 蒲松龄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二、填空题1. 戏曲《窦娥冤》中,窦娥被冤枉的罪名是_________。
答案:毒杀继母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_________。
答案:唐僧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位。
答案:1084.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火攻计策是由_______提出的。
答案:周瑜5. 《儒林外史》讽刺的是_______。
答案:科举制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身体孱弱,感情细腻,对爱情忠贞不渝。
2. 戏曲《桃花扇》中,李香君为何要自尽?答案:李香君自尽是因为她不愿成为权贵的玩物,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洁和尊严,选择了以死抗争。
3. 请简述《聊斋志异》中《画皮》的故事梗概。
答案:《画皮》讲述了一个女子被妖怪剥去了皮肤,妖怪披上人皮,冒充女子混入人间,最终被识破并消灭的故事。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机智、勇敢和变化无穷著称。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孙悟空的形象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电影、电视、动漫等多个领域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及其在历史与文学中的不同表现。
答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既有雄才大略,又有狡猾残忍的一面。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4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4答案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答案一、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回答下例问题。
1、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为代表作品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200字。
(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2、以唐传奇《霍小玉传》和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和代小说在爱情观念和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话本、拟话本擅长运用富有特征性的器物来连缀故事,请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小说是如何以物为线结撰作品的。
4、话本、拟话本小说在安排情节上讲究“无巧不成书”,请以《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是如何运用“巧合”的手法的。
5、话本、拟话本是后世文艺创作重要的题材渊薮。
请介绍一部根据话本、拟话本改编而成的文艺作品,如戏曲、影视等,并说明其与原作有何不同。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2答案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品,请认真研读教材中有关关汉卿和《窦娥冤》的论述,阅读关汉卿杂剧作品,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在下列参考论题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字数一千二百字左右的小论文一篇 (100 分)。
参考论题:1、如何评价窦娥这一形象?2、如何看待窦娥的节烈和孝道?3、《窦娥冤》的科诨与古代戏曲传统。
4、《窦娥冤》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胡鬼魂报仇。
5、《窦娥冤》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的清官伸冤。
6、《窦娥冤》的悲剧价值。
7、关于《窦娥冤》的自定论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3答案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经典之作,请认真研读《牡丹亭》原著、教材中有关《牡丹亭》的论述,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论坛进行网上讨论。
讨论中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1. 如何理解杜丽娘的因梦而死?2. 《牡丹亭》剧本有何时代意义?3. 杜丽娘形象是怎样体现汤显祖的“至情观”的?4.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形象有何异同?5. 如何看待《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6. 《牡丹亭》的艺术魅力何在?7. 如何看待《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8. 关于《牡丹亭》的其他题目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4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_____。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杂剧《窦娥冤》写了窦娥因恶霸——的诬陷、官吏——的昏庸被含冤处死的故事。
( )A.周舍窦天章 B.杨衙内鲁斋郎C.张驴儿祷杌 D.赛卢医白士中2.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 )。
A.历史演义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C.世情小说 D.公案侠义小说3.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的是( )。
A.《虬髯客传》 B.《沙弥思老虎》C.《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D.《促织》4.唐代( )的传奇《柳毅传》描写了柳毅为落难龙女千里传书,并最终与之结为夫妻的故事,将灵怪、侠义、爱情融为一体。
A.李朝威 B.李复言C.李开先 D.李公佐5.下列故事不出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 )。
A.管宁割席 B.干将莫邪C.周处自新 D.刘伶纵酒6.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明代梁辰鱼的( ),作品借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绎吴越两国的兴亡。
A.《浣纱记》 B.《吴越春秋》C.《宝剑记》 D.《五湖游》7.侯方域和李香君是著名戏曲( )中的人物,作品借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
A.《紫钗记》 B.《桃符记》C.《桃花扇》 D.《秣陵春》8.杂剧作家( )的作品《倩女离魂》借肉体和灵魂的分离表现了礼教束缚下的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A.汤显祖 B.郑光祖。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参考答案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各三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部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1.《卖油郎独占花魁》:小本经营的卖油郎秦重看到名妓王美娘“容颜娇丽”,就不惜花了一年多时间,辛苦积攒得十两银子,作为一夜“花柳之费”。
这本来不足为训,但他了解到王美娘也是从汴京流落到临安的人,便不觉“触了个乡里之念”,并为王美娘的“落于娼家”而感到“可惜”,表现了与一般王孙公子的寻花问柳行径有所不同。
作品在描写秦重对王美娘倾心爱慕、尽心体贴的同时,特意用吴八公子对王美娘的肆意“凌贱”作为陪衬,以表现秦重与王美娘之间实际上已越出嫖客与妓女的关系。
作品细致地刻画了秦重在院中一夜侍候、照顾王美娘的行为,表明他对王美娘确系真个相爱,体现了当时城市普通群众既有着爱情幸福的要求,又尊重和爱护妇女的人格,中心是环绕一个“情”字。
所谓“堪爱豪家多子弟,风流不及卖油人”,正反映了市民在两性关系上不同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态度。
2.《碾玉观音》:主人公璩秀秀,出身于贫寒的装裱匠家庭,生得美貌出众,聪明伶俐,更练就了一手好刺绣。
无奈家境窘迫,其父以一纸“献状”,将她卖与咸安郡王,从此,正值豆蔻年华的秀秀,身入侯门,失去自由。
其后郡王将秀秀许给碾玉匠崔宁。
秀秀和崔宁品貌相当,心灵手巧,相互爱恋。
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两人一起私奔,却屡次被郡王迫害,后崔宁被发配,秀秀杖责而亡.其父母担惊受怕投河而死.秀秀魂魄与崔宁又续前缘.最后,崔宁发现秀秀非人,秀秀父母也非人.秀秀父母入水而逃.秀秀携崔宁一起在地府做了一对鬼夫妻。
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市民阶层的压迫,也歌颂了秀秀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精神。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于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很难归见父母,便处心积虑地积攒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
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答案答案(精心编辑,自己亲做的)
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4答案答案(精心编辑,自己亲做的)作业1一、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
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
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
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
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
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佚名的《石点头》《醉醒石》等。
二、书上P107的其一、其二、其三。
三、四、书上P124的“精心构思巧合————成功关键就是“太湖”这一地理环境”。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2同学发言摘要一:《水浒传》的核心内容就是写一群江湖好汉,基本精神就是宣扬江湖义气。
南宋时期,朝廷腐败,贪官当权,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水浒传》中许多重要人物都是被官府所迫,逼上梁山。
所以说,梁山好汉的大聚义绝非偶然。
但要说这是一场农民起义,还是十分勉强。
同学发言摘要二: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并没有真正起义。
一开始就那么几个好汉加几百兵马,可能没有起义的资本。
过了一段时间,兵马有几千了,却并未像一般的起义军,有攻城略地的方略,有“均贫富”之类的纲领,带领群众,杀向皇都,夺取政权。
好汉们只是聚义于梁山,在周边小城打打仗,然后去大城中闹闹事,仅此而已,怎谈得上起义?最后,兵精粮足,连朝廷都认为梁山“贼势浩大”,可宋江却想投降朝廷。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
A.蒋防B.元稹C.白行简D.白居易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C.《虬髯客传》D.《新编五代史平话》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B.《杨家府演义》C.《新列国志》D.《荡寇志》4.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B.《儿女英雄传》C.《好逑传》D.《醒世姻缘传》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马致远B.康进之C.尚忠贤D.纪君祥6.下列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A.《救风尘》B.《东堂老》C.《陈州粜米》D. 《王粲登楼》7.蔡伯喈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B.《琵琶记》C.《五伦全备记》D.《荆钗记》8.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梁辰鱼B.汤显祖C.沈璟D.阮大铖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徐渭B.王衡C.康海D.杨显之10.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C.《传奇》D.《世说新语》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2.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写了贫士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代拟话本()借年轻商贾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5.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6.《风筝误》是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作品综合运用各种巧合误会手法,体现了作者的喜剧美学追求。
7.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作品写林冲与高俅的忠奸斗争,以及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册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论题1:浅析窦娥的节烈和孝道《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作品,向来被人称颂为“揭露社会的不公平”“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斗争”“有力地掊击了封建社会黑暗的政治”的典范之作。
剧中的窦娥是一个乖巧、善良、纯真的女性,她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性与强烈的反抗意识于一身,细析之是颇有意味的。
(一)窦娥是孝顺的典范也是“孝”的牺牲品窦娥年纪尚轻便遭受了丧母、离父、丧偶等等接踵而来的沉痛打击,然而她一心想的却是怎样“尽孝”,“我将这婆待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当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威逼要与婆媳两人同时结婚而向窦娥哭诉时,窦娥的一番“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
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把人笑破口。
”的冷嘲热讽,也是从为蔡婆婆着想的角度出发,更是从“孝”出发,希望蔡婆婆不要因一时的糊涂而毁了自己。
“我替你到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
”她劝阻婆婆再嫁时,是出于对蔡婆婆的关心,也是出于孝的立场。
在昏官的严刑拷打之下,窦娥并没屈服,然而,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马上愿意“招供”:“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
”她宁愿自己死也要保护婆婆,表现她性格中“至孝”的一面。
在压往刑场的路上她还是处处为婆婆着想,为了不让婆婆见到她而伤心,她请求绕道而走。
即使在冤案得以平反后,她想的还是年迈且无依无靠的婆婆:“爹爹,俺婆婆年纪高,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
”她这种孝顺的品格令人动容,难怪连其父也感慨道:“好孝顺的儿也”。
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盲目的孝顺也是人生的一种悲哀。
作为封建道德观念重要内容的“孝”,剥夺了妇女同男人平等的权利。
在不孝为之“十恶不赦”的封建社会,饱受孝妇观念禁锢和毒害的窦娥难免成为“孝”的礼教的牺牲品。
执着的她即使化为鬼魂也没有从封建式的“孝”的麻药中清醒过来。
从窦娥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封建的礼教从肉体到灵魂的对人的毒害。
2024电大作业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参考解析
农夫起义的特征是以武定国,以文安邦,惋惜梁山之中,文者不多,武夫到是不少,定国也是帮着赵宋王朝定 国,而非以起义的方式定国。
宋江一心一意为招安,其核心理论是:归顺朝廷,为梁山英雄们在庙堂上觅得一处安家立命之所,更推崇诸如“ 为朝廷尽忠,以光耀祖宗门楣”之类的玩意,这和农夫起义的本质相差甚远,更何况,梁山108将中,真正农夫出身 的鲜有几人,半数以上都是犯了死罪的朝廷命官,还有不少是生性喜爱杀人越货的强盗,加上一些喜爱打抱不平的 武侠,甚至还有一些根本就是地主阶级出身的破落户或没落贵族,如此散乱的绿林组织,农夫何在?农夫起义的说 法又从何来?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3答案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请仔细探讨《窦娥冤》原著、教材中有关《窦娥冤》胡论述,并参考相关 探讨资料,在下列参考题目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写字数一千二百字左右的小论文一篇。参考论题:
1、如何评价窦娥这一形象?来自2、如何看待窦娥的节烈和孝道?
3、《窦娥冤》的科律及古代戏曲传统。
首先,剧本着重表现了她剧烈的抗拒精神。窦娥的抗拒是经验了一个由安于命运到及命运抗争的发展过程。窦 娥小小年纪就经验了人生的重大不幸,但她静默地忍受着,她起先把自己的不幸遭受归之于“命运”,认为“八字儿该 载着一世忧”,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她不怨天不尤人,对生活不再抱任何幻想,只把希望寄予于渺茫的来世,她 以“贞节”及“孝道”观念作为约束自己身心言行的信条,又以“节”、“孝”作为自身防卫的武器,甘愿屈服于夫权、神权和 礼教的约束,只希望侍候婆婆,孤若伶仃地度过一生。但是邪恶和不幸接踵而至的到来,先是张驴儿父子闯进了她 安静的生活。辛酸的经验,磨炼出她的坚毅性格,严酷的现实又培育出她的抗拒精神。她最终迈出了由安于命运到 及命运的抗争的英勇的一步,她的抗拒精神,首先表现在张家父子的逼婚上,当然此时窦娥的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及参考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认证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各二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篇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答: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
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
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
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
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
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佚名的《石点头》《醉醒石》等。
二、话本、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和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相比,在爱情观念、人物形象上发生了那些新变?答:在爱情观念上:1、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2、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
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
1、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
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
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
2、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60多岁的老头,就用了4000多字。
《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秦少游与苏小妹进入洞房后的“三难”就用了将近5000字的篇幅。
3、人物的多样性,比如:综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盾冲突描写人物的行动;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等三、前人认为话本、拟话本小说“主意则在述市井间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从汉魏六朝到唐朝以前,是中国小说的童年时期。
这一时期的小说缺少艺术性,但已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两大主题: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描写鬼神怪异的小说)和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描写人物的逸闻琐事的小说,也称轶事小说)。
唐朝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繁盛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使其脱离历史记载或说神论鬼而成为着眼世俗生活的文艺创作。
唐代小说为志怪小说的变异,虽也是依传说而作,有猎奇之意,但“施之藻绘”,“扩其波澜”,“篇幅曼长”,“记叙委曲”,“实唐代特绝之作也”,被称为“传奇文”。
唐代传奇小说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传奇小说到宋代逐渐衰落,平话取而代之。
“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
即以俚语着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
”这些白话小说由说书人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并形成了文字形式的“话本”。
在宋以前,中国小说多为文言短篇,宋代话本的出现使白话长篇小说也跻身主流。
中国小说发展史自此呈现出文言和白话交相辉映的态势。
宋代的话本经过后世文人加工变成了后来的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至元代和明代发展出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话本小说带有说书人的语言风格,以描绘扣人心弦的情节、塑造生动活跃的人物见长,所以深受欢迎,流传甚广。
同时,宋代文言短篇小说进一步发展,分化为三种类型:一是传奇体,这是唐传奇文的余绪;二是志怪体,这是志怪小说的延续;三是笔记体,这是志人小说的演化。
明代小说承袭了宋代小说的题材和形式,也延续了志怪、志人的脉络。
明初,历史题材的神异小说、英贤小说、武侠小说盛行,它们是以流传下来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八仙过海”、“封神传”、“杨家将”、“白蛇传”等故事为蓝本进行加工创作的小说;同时,“人情小说”(或称“世情书”)兴起,描写“悲欢离合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
其中着名的是《金瓶梅》;及至明末,出现拟宋代的话本小说而作的通俗小说,描摹“世态人情之岐”。
四、结合作品分析话本、拟话本是如何运用“巧合”的手法来安排情节的。
答:所谓“巧合”,就是偶然性。
偶然性是由必然性决定的,作品中的“巧合”来源于社会,又经过提炼加工,就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反映生活真实,体现客观规律,又富有艺术魅力。
比如《错斩崔宁》的“巧”值得一提,作者安排情节,处处抓住一个“错”,在“错”的背后又处处强调一个“巧”。
刘贵戏言,二姐出走是“巧”,静山大王杀刘贵是“巧”,崔宁与二姐清早结伴同行是“巧”,刘贵与崔宁的财物正好都是十五贯更是“巧”,表面看来这些“巧”是偶然的;而在“巧”的背后,是封建礼教和司法制度两把杀人的刀子。
这里的“巧”表现了社会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试想,如果不是社会上普遍存在买卖妻妾的现象,刘贵怎能如此戏言陈二姐又怎么会轻易信以为真如果没有“男女同行、非奸即盗”的社会舆论,崔宁和陈二姐又怎会被“错绑”、“错杀”。
正因为《错斩崔宁》中的“巧”戳到了当时社会的要害,所以情节的发展既扣人心弦,又合情合理。
听众和读者既因为始料不及而不断称奇,又因为总在情理之中而频频叹服。
作业2同学发言摘要一:本来是一群受了冤或是不想受朝庭压迫再或是为生活所迫与朝庭对立的人,个个都为了个义字敬仰自己心中的大哥,谁曾想自己的大哥一心要报国,为了个忠字,逼着这帮兄弟替他完成这个心愿,可最后的结局确是让朝庭来了个卸磨杀驴。
同学发言摘要二:全本《水浒传》描述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小说以宋江为的中心人物,通过宋江悲剧的一生,以及林冲、鲁智深、武松等被逼上梁山的过程,表现出身下层的忠义之士,想替天行道而不能替天行道的悲剧.”这种悲剧自宋公明谋求招安开始,并逐渐加浓,到了征方腊时,随着水浒英雄们的或死、或伤、或坐化、或归隐,这种悲剧情绪就弥漫开来,让人不忍卒读。
同学发言摘要三:《水浒传》是一部人物命运的悲剧,无论是中下层官吏还是平民均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生性醇厚,乐于助人,与世无争。
他有着舒适的家庭,但高衙内看上了林夫人,为霸占林娘子,高俅连同高衙内设计了卖刀——买刀——献刀之计,给林冲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打为囚犯刺配沧州。
即便如此,他仍苟且偷安,委曲求全,在野猪林,鲁智深救了林冲之后要杀欲谋害他的董超、薛霸两个差人,林冲却加阻止,从这里可以看出林中性格的复杂性。
后来如果不是“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也不会“风雪山神庙”,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才手刃仇人,辗转投奔梁山落草为寇。
可见林冲的反抗并非是起初就出于自愿的,只不过是没路可走而已,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官吏,一步步沦为草寇,不可谓不是悲剧。
自己观点:就《水浒传》全书来看,宋江等人的起义造反的背后是封建王朝弊端的清晰反映,也是当时社会人没为你生活的深刻反映。
《水浒传》中人物的刻画,让读者既体会到他们身上反抗暴政和强权的斗争精神,更体现在人物抗争过程中命运的悲剧想。
总的来说,水浒人物悲剧性的命运有着众多的原因,包括社会的,自身的,历史的等等。
宋江的愚忠和梁山义士的愚义是个人方面的原因,其悲剧的产生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
《水浒传》在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全忠仗义”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这样,从手握朝纲的的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到称霸一方的江州知府蔡九、大名府留守梁世杰、青州知府慕容彦达、高唐州知府高廉,直到横行乡里的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祝朝奉,乃至陆谦、富安、董超、薛霸等爪牙走狗,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把整个社会弄得暗无天日,民不聊生,不反抗就没有别的出路。
于是一批忠义之士不得不“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7](第三十七回)。
《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第一次如此广泛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并解释了“奸逼民反”的道理,是很有意义的。
书的开头写的是高俅遭际端王,他因善于踢球而得到皇帝的宠信,从一个市井无赖遽升为殿帅府太尉,于是就依势逞强,无恶不作。
端王当了皇帝,高俅因而做得殿帅府太尉。
端王和高俅都是浮浪子弟,当了皇帝,当了太尉,天下怎能不乱。
金圣叹认为“未写百八人,先写高俅,乱自上做也。
”忠义之士不在朝野,在朝野的却是一群浮浪子弟,奸佞之人,朝廷如何不乌烟瘴气,是非不分?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官场如此,民间又何尝不是这样!鲁智深因不满郑屠欺霸良女而三拳打死镇关西;武松因看不惯蒋忠霸占施恩的快活林而醉打蒋门神;杨志因气不过泼皮牛二的蛮横无理而失手将其杀死;宋江因愤慨阎婆惜吃里扒外出言相要而将其手刃,其余上梁山之人大多如此,不在话下。
社会风气日下,官场贤能被疏,民间男盗女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走投无路或是无法生计的人聚集到一起,共谋梁山大业,也是必然了。
就是这种情势造就了梁山,而成就梁山“功名”的正是这样可悲的社会现实!水浒众多人物身上都有着类似的悲剧性。
人物在和命运抗争中,面对黑暗势力的压制和压迫,人物能够奋力的去反抗,但在如此强大的势力面前,人物的命运又似乎显得那么渺小和单薄。
很多人物在最后的命运都是凄惨的.而在这许许多多的人物悲剧命运中,我们不能不感叹人物自身的遭遇,又不能不为这苍凉的世态而惋惜、痛恨。
在这样的状况下,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命运发咋矛盾特征使得人物不得不与命运斗争、挣扎。
为了生存,采取暴力手段的方式在面对封建势力的残酷打击后又显得微不足道。
这便是悲剧的根源.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3答案三、红娘形象之我见在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中,“家生婢女”红娘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后来的剧作中一再出现,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重要的地位。
剧中的红娘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才干,心直口快,泼辣爽直,重情重义。
可以说,《西厢记》没有红娘,情节将惨淡无光,而崔、张的婚事也可能只是个泡影罢了。
红娘形象代表了正义、智慧和力量,也代表了在当时社会前提下女性理性的觉醒和主体意识的萌动。
红娘性格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她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和她的正义感,这也是她性格中最闪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