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就是在科学的职业卫生理论指导下,采用
科学的方法分辨、识别、分析、预测建设项目与工作场所中职业病
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方式、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予以准
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表示出来,并用合乎逻辑的理
论予以解释。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分类,通常可按其来源划分,也可参照卫生
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划分。
一是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为3大类: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
生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化学因
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如金属与类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等)。物理因素主要有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与振动、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生物因素主要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等。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
有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
生产定额不当;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
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在炎热季节受到长时间的太
阳辐射导致中暑等;以及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有毒与无毒、高毒与低毒作业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还
有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
二是按照2006年卫生部令第49号颁布施行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划分。
该办法规定,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①《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②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③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
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
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④卫生部规定的其他
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该办法还规定,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划分,可分为以下10大类:①粉尘类。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和其他
粉尘等。②放射性物质类。包括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放射性物质
与其他放射性损伤等。③化学物质类。包括铅、汞、锰、镉、钒、磷、砷、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合物、一氧
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苯、二氯乙烷、硝基苯、丙烯酰胺等。
④物理因素。包括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等。⑤生物因素。包括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⑥导致职业性皮
肤病的危害因素。包括导致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和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等的危害因素。
⑦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包括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
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的危害因素。⑧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的危害因素。包括导致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的危害因素。
⑨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包括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和铬酸盐等。⑩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棉尘和不良作业条件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对照经验法与检测检验法等。对
照经验法由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
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
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检测
检验法由评价人员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
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评价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
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2.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标准,对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对其可能产生
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
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以及在竣工验
收前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企业自身的职业卫生管理
及国家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数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流程是:①收集各种与评价项目有关的资料,包括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提供的各类职业卫
生技术与管理文件资料、运行记录,以及现场的职业卫生状况等。
②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企业的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制定相应的评
价计划或评价方案,以指导评价工作按时有序地开展。③在获得充
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对物料、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作
业场所等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并明确其存在的部位或环节。
④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或确定重点评价因子,并选择
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或综合评价,以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
害程度。⑤结合现场或类比现场实际情况,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
关职业卫生的思考,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程技术措施等进行评价。⑥针对辨识、
评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职业卫生对策措施,
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设施与用品、应急救援预
案等;作出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结论;在评价过程中要对评价报告进
行反复的审核、修改、完善,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的质
量。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中规定,建
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
的应用原则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类比法是目前开展职业病危害预
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方法,通过类比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作业场所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检测等,来类推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后果及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还常利用现场或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检测数据进行定量分级,来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