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之自行车
人机工程学--自行车骑姿势分析与改进设计论文
课程论文人机工程学自行车骑姿分析与改进设计目录1概述 (3)2与自行车骑姿相关的因素分析 (3)2.1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3)2.2鞍座与脚踏之间的相对位置 (4)2.3鞍座 (4)2.4中轴 (4)3 现行骑姿人机特性分析 (5)3.1蹬踏运动 (5)3.2休闲车骑姿 (5)4 自行车骑姿的改进设计 (6)4.1鞍座 (6)4.2中轴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6)4.3把手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7)4.4设计计算方法 (7)5设计实例 (10)6结束语 (10)1概述自行车骑姿是由骑乘者与自行车的把手、鞍座以及脚踏板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的。
骑乘者的手、臀部、脚在车上的相对位置决定了骑行的舒适程度和骑行的效率。
从人机工程学观点出发,要提高自行车骑行时的舒适性,应该合理定位把手、鞍座以及脚踏板三者之间的位置,让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尽可能处于自然状态。
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行车的结构和性能,进而决定了自行车的骑姿和骑行舒适性。
现在的车架设计多采用经验法,即以现有的车型为参考来确定车架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形态创新。
这样设计出来的车架延续了以往的骑姿,未能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
本文从人体尺寸、动作范围以及运动生理等方面出发,改进设计影响骑姿的三大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改进后的骑姿在身体各部分之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脚踩踏板驱动自行车前行,臀部和腰支撑上体的体重,手操纵把手控制前行方向。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车架设计能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2与自行车骑姿相关的因素分析正确的骑姿可以提高骑行效率,使骑行不易产生不适和疲劳,同时还能降低危险发生的几率。
骑姿设计是自行车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自行车骑姿相关的因素主要有:2.1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了骑乘者上半身的姿势。
车把过低会使骑行者的上肢承受很大的静压,时间稍长手臂和手掌易发生疲劳,同时过低的上身也会压迫腹部,但力容易传递到车。
人机工程学之自行车分析
据有关资料分析:当人呈水平状态,小腿与水平的大腿基本垂直,而另 一小腿能自然垂直于地面、此时的曲柄应转到呈60°时用脚掌蹬力最舒 适位置。
脚踏部分:
脚踏分为水平脚踏、自锁脚踏和脚带脚踏。水平脚踏即我们平日所见 的脚踏,脚和脚踏是分开的。自锁脚踏需使用专用配套自锁鞋,如果 是长时间骑行会感觉轻松很多,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同时另一只脚还 可以往上提,一般来说可以省力25%。 根据自行车国家标准:1、脚蹬面朝上放置时,自行车向一倾斜 25°, 脚蹬上的零部件不触及地面。2、脚蹬中心与泥板转到任意角度时的间 隔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89mm。
制动系统:
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 、确保行车安全。
前叉部分:
• 自行车设计国家标准规定:车把前叉轴线与通过轮心的地面垂直线的 交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轮半径的15%,不大于轮半径的60%。
车把部分:
• 这是关系到操纵和制动性能的主要部件。例如山地车,车把的宽度以 中青年男子的肩宽480mm,手掌宽度100mm为参照,设计时考虑手掌中 央与车把把套的中央为接触点,这样可使整车受力平衡,具备安全可 靠的操纵车把和刹车制动的有利条件。
车架部分:
• 车架是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它与车把、前叉和前后车轮连接,承载着 骑车人的全部重量,分前三角和后三角两部分。车架的前后部分都应 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弹性。从而确保不同的道路,安全稳定的行驶。
车架的前三角部分:
上管、下管、立管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前三角,是决定骑行者操纵性 能的主要部件。
车架的后三角部分:
一、自行车简介
1)发展:
1869年,英国的雷诺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 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
人因工程学―――自行车人性化设计
目录摘要 (1)一、车座改进分析 (1)1.车座存在的问题 (1)2.改进的方面和措施 (2)1)车座宽度 (2)2)车座长度 (3)3) 座面倾角 (3)4)座垫 (3)5)车座高度 (4)二、靠背的改进分析 (4)1.靠背的高度 (4)2.靠背的宽度 (5)3.靠背的角度 (5)4.靠背的重量及材料 (5)三、车把改进分析 (5)1.车把的高度 (5)2.车把的宽度 (5)3.把手的形状 (5)4.车闸 (6)5.把手的弯度 (7)四、总结 (7)五、参考文献 (8)人因工程学―――自行车人性化设计摘要全面分析在社会生活中对家用自行车的特殊需求和人机设计规范。
根据需求对现在的自行车进行改进设计,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以求在人们享受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能够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关键词:人因工程自行车人性化中国是世界闻名的“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是广大工薪阶层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骑车外出,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经济方便。
但是在方便的同时,有些自行车“骑士”常常感到会阴部胀痛,腹部坠胀,长时间骑车后还会感到腰酸背疼等,这与自行车的设计不过人性化有一定关系。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日趋完善化的设计更强调人的效能、安全、舒适和身心健康,在设计高效机的同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反映人的需要,把人与机密切结合起来。
但是,现行自行车,尤其是休闲、代步用普通自行车在这方面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行车的一些零部件尺寸不适于人。
所以在保证高效的同时,有必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
一、车座改进分析1.车座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人长时间骑自行车,都会感到臀部疼痛。
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是前倾式的骑车姿势使骑车者会阴与车座前端产生磨擦,时间一久就会感到不舒服;一部分原因则是车座的尺寸与人体尺寸不符所致。
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特性可知,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耐受压力的部位,身体的主要重量均由骨盆下的两块面积约为25cm2的坐骨结节承受。
人机工程学课程论文—自行车骑姿分析与改进设计
课程论文人机工程学自行车骑姿分析与改进设计指导教师学院名称专业及班级提交日期答辩日期年月目录1概述 (3)2与自行车骑姿相关的因素分析 (3)2.1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3)2.2鞍座与脚踏之间的相对位置 (4)2.3鞍座 (4)2.4中轴 (4)3 现行骑姿人机特性分析 (5)3.1蹬踏运动 (5)3.2休闲车骑姿 (5)4 自行车骑姿的改进设计 (6)4.1鞍座 (6)4.2中轴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6)4.3把手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 (7)4.4设计计算方法 (7)5设计实例 (10)6结束语 (10)1概述自行车骑姿是由骑乘者与自行车的把手、鞍座以及脚踏板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的。
骑乘者的手、臀部、脚在车上的相对位置决定了骑行的舒适程度和骑行的效率。
从人机工程学观点出发,要提高自行车骑行时的舒适性,应该合理定位把手、鞍座以及脚踏板三者之间的位置,让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尽可能处于自然状态。
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行车的结构和性能,进而决定了自行车的骑姿和骑行舒适性。
现在的车架设计多采用经验法,即以现有的车型为参考来确定车架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形态创新。
这样设计出来的车架延续了以往的骑姿,未能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
本文从人体尺寸、动作范围以及运动生理等方面出发,改进设计影响骑姿的三大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改进后的骑姿在身体各部分之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脚踩踏板驱动自行车前行,臀部和腰支撑上体的体重,手操纵把手控制前行方向。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车架设计能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2与自行车骑姿相关的因素分析正确的骑姿可以提高骑行效率,使骑行不易产生不适和疲劳,同时还能降低危险发生的几率。
骑姿设计是自行车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自行车骑姿相关的因素主要有:2.1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车把与鞍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了骑乘者上半身的姿势。
车把过低会使骑行者的上肢承受很大的静压,时间稍长手臂和手掌易发生疲劳,同时过低的上身也会压迫腹部,但力容易传递到车。
自行车中的人机工程学
5. 人的平衡机能骑车人本身的平衡机能是影响自行车性 能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平衡机能,哪怕是运动性能 很好的自行车也不能平稳行驶;若人有很好的平衡机 能,却可掩盖自行车设计上的某些缺陷。
.
3
2.人与动力接受 部件关系
动力接受部件主要是 脚蹬和曲柄。动力是靠 骑车人的双脚踩在脚蹬 上,下肢运动的力使曲 柄转动而产生的。为了 使人省力和有舒适感, 必须在骑自行车人的体 格和体力与自行车元件 的尺寸关系上下功夫, 即研究人体下肢肌肉的 收缩运动与曲柄转动之 间的能量转换问题
.
4
3 .人与传动部件 关系
自行车中的人机工程学
.
1
(一) 人—自行车系 统
人与支排部件关 系 人与动力接受部 件关系 人与传动部件关 系 人与工作部件关 系
1.人与支撑部件 关系
支撑部件主要有车架、 前叉、鞍座和车把等, 是自行车的构架。支撑 部分将其他零部件固定 在相互间正确的位置上, 保证自行车的整体性, 实现自行车的功能。从 人机关系来看,鞍座、 车把和车架等的位置和 大小,以及它们间的相 互关系,与骑车人的位 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性 的设计参数。
传动部件主要是滚珠、 链条和链轮。人的作用 力是通过链条和链轮传 动而带动后轮转动,从 而使自行车前移。传动 部分的设计关键是要有 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 性,且有易操纵的变速 机构。保证较高的传动 效率,才能使人用一定 的肌力而获得较大的输 出功率。
.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
变速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一、人一自行车系统组成自行车的功能是供人骑行,就发挥自行车的功能作用而言,把人看作自行车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合理的。
因此,人在骑车时组成了人一车系统,该人一车系统中的人一车界面关系可由图1-1来进行分析。
1.人与支撑部件关系图1-1 人-车界面关系支撑部件主要有车架、前叉、鞍座和车把等,是自行车的构架。
自行车设计国家标准规定:车吧前叉轴线与通过轮心得地面垂直线的交叉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轮半径的15%,不大于轮半径的60%。
车把部分:这是关系到操纵和制动性能的主要部件。
列入山地车,车吧的宽度以中青年男子的肩宽480mm,手掌宽度100mm为参照,设计时考虑手掌中央与车吧把套的中央为接触点,这样可以使整车受力平衡,具备安全可靠的操纵车把和刹车制动的有利条件。
2.人与动力接受部件关系动力接受部件主要是脚蹬和曲柄。
动力是靠骑车人的双脚踩在脚蹬上,下肢运动的力使曲柄转动而产生的。
为了使人省力和有舒适感,必须在骑自行车人的体格和体力与自行车元件的尺寸关系上下功夫,即研究人体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与曲柄转动之间的能量转换问题。
脚踏部分:脚踏分为水平脚踏和自锁脚踏以及脚带脚踏。
水平脚踏即我们平日所见的脚踏,脚踏和脚是分开的。
自锁脚踏需使用专用配套自锁鞋,如果是长时间骑行会感觉轻松很多,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同时另一只脚还可以网上提,一般来说可以胜利25%。
根据自行车国家标准:1脚蹬面朝上放置时,自行车向一倾斜25°,脚蹬上的零件不触及对面。
2脚蹬中心与泥板转到任意角度的间隔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89mm。
支撑部分将其他零部件固定在相互间正确的位置上,保证自行车的整体性,实现自行车的功能。
从人机关系来看,鞍座、车把和车架等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与骑车人的位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性的设计参数。
鞍座部分:人处于坐姿状态时,由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与鞍座紧密接触的是最能承受压力的臀部的两块坐骨结节,时间久了便会感到疲劳,造成臀部疼痛。
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
变速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一、人一自行车系统组成自行车的功能是供人骑行,就发挥自行车的功能作用而言,把人看作自行车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合理的。
因此,人在骑车时组成了人一车系统,该人一车系统中的人一车界面关系可由图1-1来进行分析。
1.人与支撑部件关系图1-1 人-车界面关系支撑部件主要有车架、前叉、鞍座和车把等,是自行车的构架。
自行车设计国家标准规定:车吧前叉轴线与通过轮心得地面垂直线的交叉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轮半径的15%,不大于轮半径的60%。
车把部分:这是关系到操纵和制动性能的主要部件。
列入山地车,车吧的宽度以中青年男子的肩宽480mm,手掌宽度100mm为参照,设计时考虑手掌中央与车吧把套的中央为接触点,这样可以使整车受力平衡,具备安全可靠的操纵车把和刹车制动的有利条件。
2.人与动力接受部件关系动力接受部件主要是脚蹬和曲柄。
动力是靠骑车人的双脚踩在脚蹬上,下肢运动的力使曲柄转动而产生的。
为了使人省力和有舒适感,必须在骑自行车人的体格和体力与自行车元件的尺寸关系上下功夫,即研究人体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与曲柄转动之间的能量转换问题。
脚踏部分:脚踏分为水平脚踏和自锁脚踏以及脚带脚踏。
水平脚踏即我们平日所见的脚踏,脚踏和脚是分开的。
自锁脚踏需使用专用配套自锁鞋,如果是长时间骑行会感觉轻松很多,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同时另一只脚还可以网上提,一般来说可以胜利25%。
根据自行车国家标准:1脚蹬面朝上放置时,自行车向一倾斜25°,脚蹬上的零件不触及对面。
2脚蹬中心与泥板转到任意角度的间隔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89mm。
支撑部分将其他零部件固定在相互间正确的位置上,保证自行车的整体性,实现自行车的功能。
从人机关系来看,鞍座、车把和车架等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与骑车人的位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性的设计参数。
鞍座部分:人处于坐姿状态时,由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与鞍座紧密接触的是最能承受压力的臀部的两块坐骨结节,时间久了便会感到疲劳,造成臀部疼痛。
人机工程学之自行车
轻量化设计
通过减轻自行车重量,降 低骑行阻力,减少骑行所 需的能量。
节能照明技术
应用LED等节能照明技术, 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安全 性,同时降低能耗。
绿色出行理念对自行车产业的影响
倡导低碳出行
鼓励人们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减少机动车排放对环境的污 染。
提高健康意识
骑自行车有益于身体健康,推动人们关注自身健康,选择绿色出行 方式。
根据人体尺寸和形态差异,设 计可调节高度和长度的车架结 构,满足不同人群的骑行需求 。同时,通过优化车架材料和 结构,提高自行车的承载能力 和减震性能。
03 自行车骑行舒适性与安全 性研究
骑行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
01
自行车尺寸与人体尺寸匹配程度
自行车车架、车把、车座等部件的尺寸应与骑行者的身高、腿长、臂长
能,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智能化自行车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个性化定制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如调整自行车参数、定 制外观等。
多功能集成
将更多功能集成到自行车上,如音响、照明、防盗等,提升 用户体验。
智能化自行车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 智能化升级:通过软件更新和硬件升级,不断优化自行车 性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智能化自行车技术应用现状
导航与定位
通过GPS或北斗导航系统,实现 自行车的定位和导航功能,为用 户提供准确的路线规划和导航服
务。
运动与健康监测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用户的骑行 数据,如速度、距离、卡路里消 耗等,帮助用户合理规划运动量
和了解健康状况。
安全防护
采用智能刹车系统、自动感应大 灯等技术,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
市场需求分析
通勤需求
休闲娱乐需求
人机工程学之自行车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长江大学机械11506班
1: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的结构
1:导向系统
人机工程学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1:坐垫部分
坐垫是接触人最重要的的部分,不同的骑行姿势需要的身体重心变化也和坐垫密 切相关。如上坡,过弯,过障碍,臀部会随着身体重心变化,在坐垫上前后左右的移 动,不断的转髋。其次,坐垫固有的角度和高度都对人体臀部受力强度和受力分布有 很大的影响。以山地车为例,它的坐垫是WTB坐垫,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坐垫大 致呈三角形,表面为弧状,中央部分有一凹槽。三角形便于大腿伸向车蹬施力;弧状 减股骨周围血管压迫,长时间行驶时臀部不易疲劳,在转弯时容易挪动臀部来达到调
节重心的目的;凹槽则考虑到的生理问题,减小对下身的压迫。同时,坐垫的可调节
高度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车辆在行驶时,人的大腿处于座垫和脚蹬之间提供新进 动力,合适的高度能使人感觉更舒适,用力更小,所以这便于不同腿长的人在使用时 都能找到自己的最合适的位置。
2:车把部分
速度
人的身体在自行车上的位置直接影响到骑行,它影响到蹬踏力量的传导效率,也 影响骑行中重心的移动及腰背和臀部承受力的大小,从而决定了骑行中的舒适度 和疲劳的产生。而人在自行车位置由坐垫和车把共同决定,而且车把和坐垫一样 是可调节的把立。车把提供使用时的转向和保持平衡功能,在一般的使用情况下 人两手平握,所以这辆车在把手的设计上将前端部分设计很圆滑,便于人的指关 节环绕车把朝车前方向把握。同时,传统自行车的把水是水平的,这不符合人机 工程学原理,因为这样将会使手腕处于背屈状态,腕部酸痛,握力减小,长时间 操作还会引起腕道综合症等。测试表明,把水与水平位置成10°左右效果最好, 可以降低疲劳,并且容易操作,还使腕关节处于放松状态,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 出,把手与水平位置就是约呈10°左右的。再者,由于使用的人身高等的不同, 对车把整体的高度
自行车人机匹配分析PPT
七、结束语
• 本次课使我对人机匹配的知识有了进一 步深入学习,锻炼了动手和独立分析能 力。
• 以上资料来源于《人机工程学》; •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
谢谢
1、脚踏与曲柄的人机关系
六、反射器
1、反射器 反射器是能够反射光 线的装载在自行车前 后及脚蹬的装置,主 要作用是在夜晚反射 路灯和车辆的强光, 以提示前后车辆注意 自行车的位置。 2.反射器的改进建议 按要求反射器应该 这样安置:前方为白 色,后方为红色,前 轮侧向为白色或琥珀 色,后轮侧向为白色 或红色,脚蹬为白色 或琥珀色。总共有前 方、侧向和后方三种。
2.0 压力分布对人的影响
压迫:坐在坐垫上 的时候,身体重量 压在坐垫的细小面 积上,就会产生非 常大的压强,压迫 到毛细血管,影响 了血液循环。
剪切力和摩擦:蹬 踏的时候导致人体 在坐垫上发生轻微 的左右摇摆,摩擦 坐垫的边缘,产生 摩擦生热,不久就 导致疼痛或皮肤损 伤,及摩擦产生的 剪切力结合压迫的 作用进一步加重了 血液循环障碍。
2.2 骑车安全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 运用人机匹配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系统中人 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学科。在自行车设 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安全人机工程的 知识使得自行车与人能够更好的匹配,从 而使人有更安全更舒适的骑行,尽量消除 机器本身的缺陷,降低人操作的失误率, 最终达到提高安全,降低疲劳,增加舒适 度的要求。
比 比 谁 快
2.0 骑车安全
然而,在机动车辆和自行车共存的年代里, 自行车的安全相比之前显得更加重要,人 们当然的希望在使用自行车出行、锻炼身 体的同时,安全同样有保障。虽然现代大 多数的交通安全事故和隐患都是与人的违 规操作和失误有关,但也不排除交通工具 本身所存在的设计缺陷。
人机工程学之自行车
一般民众用来通勤的 车种,因各国交通安 全的法规须贴上反光、 警示、明照等标示。
二、自行车的结构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踏脚、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分缺 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 。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 系统:
• 坐垫部分
为了把减轻降低行驶时对下体的压 力,我们可以在设计坐垫的时候将两 侧垫高,这样就将更多的压力分散到 两翼坐骨上,从而使得下体得到解放 。
其次,由于人在骑自行车时,长时 间处于一种前屈运动的状态,坐姿属 于非自然、良好的坐姿,这样椎间盘 内压力分布不均衡,就会产生腰部酸 痛、疲劳等不适感。要减轻腰部的不 适感,在保证人体操作灵活性的同时 ,应使人骑车时的坐姿接近自然坐姿 。通常情况下,设置适当的靠背可使 疲劳降低。大于90°的靠背还可防止骨 盆的旋转,增加坐姿的稳定性,基于 上述原因与原理,可考虑在自行车的 坐垫后面设置一个适当的靠背。靠背 的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该车用升降手闸使整车轴心向上提升折 叠成超小体积的轴心型便携折叠车的整 体结构,整车折叠后放进布袋(箱包) 中成为折叠自行车的一体化结构。在制 作中则需要用锁紧合页将车架及龙头、 车座相连接;锁紧合页装有弹簧、钢索 (线闸)等,方便操作;升降手闸可控 制锁紧合页,确保安全和方便。
(1)设有前置式避震器,舒 适,省力,操控轻松,有较好 的踩踏效率,求车身的灵活几 轻巧度,车架后面采用固定式 后摇臂。(2)变速系统方面, 采用前置式变速器,有18~27 段的选择,方便在不同路况中 进行加速或减速。 (3)变速 把手有拨杆式及旋转式 (4) 煞车采用碟煞系统,配合专用 的煞车轮架,在紧急状况
1、鞍座结构设计
鞍座的设计应采用局部凹陷的结构以减少对骑乘者坐骨生殖区造成的压迫。
人机工程学--自行车
人与动力接受部件关系分析
动力接受部件:脚蹬,曲柄
研究人体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与曲柄转动之间的能量转换
人与传动部件关系分析
人机工程学
---自行车设计研究
设计主题: 踏雪无痕
工业设计091 陈骏勇 26号
主题:踏雪无痕
仿如《卧虎藏龙》中众多高手那绝世的轻功,身轻如燕,踏过雪地却丝毫不留下任何的痕迹。 以此主题进行自行车设计,主要把设计重点放在自行车轻巧,便利,快捷的特点。
人机工程分析 ------自行车设计必要条件
人与支撑部件关系分析
车架高度与脚蹬用力关系 车架高度:14英寸逐渐大至22英寸共5个尺寸 约为14英寸为155公分以下、 16英寸者为155-170公分、 18英寸为170以上, 至于180公分以上20英寸以上
人与支撑部件关系分析
确保人上身有正确姿势 正确的骑行姿势是: 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以作上体的良好支点,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 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轻而有力地握把,臀 部坐稳车座位,使人和车子成“流
速比应合适,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
过小:不能充分提速,得不到最大输出功率
在限定的曲柄转速下得不到必要的骑行速度(后轮速度)
过大:踏力大,容易疲劳
以肌肉负担约为最大肌力的10%来选择速比和曲柄转速
变速器的设计
曲柄长度
按人的身长或下肢长来考虑曲柄长度 通常曲柄长度的基准为:取人体身长的1/10,相当于大腿骨长的1/2.
2011-xx班--人机工程--自行车人机尺寸的确定
xx大学xx系2008年6月5日班级:xx 姓名: xx《人机工程》实验报告实验:自行车的人机尺寸选择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机工程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方法;2、在实践中体会人机工程的知识运用;3、学会用人机工程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二、实验器材二六自行车图片1 二六自行车侧视图表格1 二六自行车基本尺寸表格1二六自行车侧视图三、实验步骤1、进行尺寸测量;2、分析多测量数据;3、提出改良方案。
四、实验结果分析及处理以上为二六自行车的具体尺寸数据,本次实验的改良方向是面对普通用户,是自行车能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使用者的工作量和疲劳。
以下为自行车几个重要尺寸的选择,使其能符合人际要求。
1、对于曲柄长度的选择曲柄的长度决定使用者所踩的圆周直径。
直径变大的话,大腿和膝盖的肌肉必须加大伸缩才能使曲柄转动。
在曲柄转动过程中,大腿肌肉的受力也是不同的。
那么,为了省力和舒适性,就应该选择合适的曲柄长度,使膝盖在整个圆周运动中都处于弯曲状态,同时膝盖的屈伸幅度一般保持在20°左右,曲柄过长会导致大腿和膝盖肌肉的无用功。
对于曲柄的最佳长度,目前没有非常权威的标准。
不过一般选择股骨的顶端到脚底距离的18.5%作为所需长度。
考虑到男女区别,这里进行分类(设股骨高为G):h1男=G男*18.5%,中国男性平均股骨高为935mm,则h1男=935*18.5%=173(mm)h1女=G女*18.5%,中国女性平均股骨高为875mm,则h1女=875*18.5%=162(mm)在对比上面所列数据,可以看出二六自行车的曲柄可以满足大部分男性的需求,但没有考虑到女性而增加更短的曲柄。
2、坐垫的高度选择曲柄长度确定后,接下来可以确定坐垫的高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坐上坐垫,一只脚自然下垂同时臀部坐正,如果另一只脚在伸直时刚好够着踏板(踏板距离大腿最远时),这个高度则是比较合适的高度。
由于坐垫高度可以调节,所以此高度的选择需要用户自己注意,生产商可以在使用说明上给与正确选择坐垫高度的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行车简介
2)种类:
一、自行车简介
2)种类:
一、自行车简介
2)种类:
一、自行车简介
2)种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结构
二、结构
导向系统:
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分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 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驱动系统:
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人 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 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车
说明 控制下坡速度 全刹车 紧急全刹车
0.1g 0.6g 0.8g
100
注:g=9.8m/s2
• 坐垫部分
为了把减轻降低行驶时对下体的压 力,我们可以在设计坐垫的时候将两 侧垫高,这样就将更多的压力分散到 两翼坐骨上,从而使得下体得到解放 。 其次,由于人在骑自行车时,长时 间处于一种前屈运动的状态,坐姿属 于非自然、良好的坐姿,这样椎间盘 内压力分布不均衡,就会产生腰部酸 痛、疲劳等不适感。要减轻腰部的不 适感,在保证人体操作灵活性的同时 ,应使人骑车时的坐姿接近自然坐姿 。通常情况下,设置适当的靠背可使 疲劳降低。大于90°的靠背还可防止 骨盆的旋转,增加坐姿的稳定性,基 于上述原因与原理,可考虑在自行车 的坐垫后面设置一个适当的靠背。靠 背的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制动系统:
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 、确保行车安全。
前叉部分:
• 自行车设计国家标准规定:车把前叉轴线与通过轮心的地面垂直线的 交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轮半径的15%,不大于轮半径的60%。
车把部分:
• 这是关系到操纵和制动性能的主要部件。例如山地车,车把的宽度以 中青年男子的肩宽480mm,手掌宽度100mm为参照,设计时考虑手掌中 央与车把把套的中央为接触点,这样可使整车受力平衡,具备安全可 靠的操纵车把和刹车制动的有利条件。
3、材料选取
坐垫材料是影响鞍座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骑行 过程中减震元件之一。一般采用硬质座面包覆软硬适中的坐 垫材料,同时还考虑到其透气性、防水性等特征。柔软度适 中的坐垫材料,还可减少骑行路面不平整时所产生的震动冲 击,起到一定的减震避震作用,进一步增强骑行舒适性。鞍 座的面料可采用透气性较好的皮革材料以利于散热。
一、自行车简介
1)发展:
1869年,英国的雷诺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 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这一年里,别出 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 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 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 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 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 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 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 本一致了。
• 车把部分
我认为可以在把手的后半面采用 突起的一个脊(如图),增加把 握时的牢固度。同时把车把的水 平面增大,使手掌有更多托付面 积,减小手掌单位面积的受力, 在长距离行驶时不容易感到疲劳 。 刹车与车把平面的角度设计应该 是35—45度之间,这样可以释放 手腕的压力,最好是这个角度能 够设计成可以调节的。
立管的长度、角度决定鞍座的位置,其位置与曲柄的长度等因素决定 了骑行动力的输出大小。决定输出效率的传动部分的输出大小。决定 输出效率的传动部件由链轮和飞轮的大小即速比而定。
自行车立管角度的大小,关系到骑行重心的位置和输出效力。角度 越大,即立管越往前倾,骑行速度越快。
多次实验得知:立管角如果大于80°,结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骑 行者的大腿骨、小腿骨的动作反而受到约束、动作不灵活、有效肌 力难以发挥。因此,要以舒适出发、速度相结合的思路出发,依据 实际情况选择角度问题。
据有关资料分析:当人呈水平状态,小腿与水平的大腿基本垂直,而另 一小腿能自然垂直于地面、此时的曲柄应转到呈60°时用脚掌蹬力最舒 适位置。
曲柄:
• 曲柄过长,会导致转弯时膝关节 碰到车把,骑行发生困难,影响 骑行者的输出性能。
选取曲柄为165mm-170mm时为最 适合,使骑行者即省力又舒适。
车轮部分:
• 车轮部分分前轮和后轮,它是由前、后轴、辐条、内外胎组成,以承 受自行车和骑行者的总重量,并通过脚蹬驱动,推动车辆前进。 • 据有关资料介绍,脚踏力和车轮启动力距是1:20。为了更好地发挥 车轮的气动力,则要提高车轮部件的质量,就应选用高韧性、高弹性 的轻质耐磨轮胎。
测试部分:
闸把施闸力/N 相对握力% 减速度 60 350 500 10 70
车架部分:
• 车架是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它与车把、前叉和前后车轮连接,承载着 骑车人的全部重量,分前三角和后三角两部分。车架的前后部分都应 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弹性。从而确保不同的道路,安全稳定的行驶。
车架的前三角部分:
上管、下管、立管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前三角,是决定骑行者操纵性 能的主要部件。
车架的后三角部分:
水平脚踏
自锁脚踏
脚带脚踏
鞍座部分:
• 人处于坐姿状态时,由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与鞍座紧密 接触的是最能承受压力的臀部的两块坐骨结节,时间久了便会感 到疲劳,造成臀部疼痛。
坐姿时坐骨结节承受大部分的身体重 量,当座面接近水平状态时,位于坐 骨结节外侧的股骨处于正常的位置 (如图)而不会受到过分压迫使人觉 得舒适;而当座面呈斗型(凹式三角 形)时,会时股骨因受到压迫而向上 转动并承受载荷,且还会使髋部肌肉 受压从而引起不舒适感。
1、鞍座结构设计
鞍座的设计应采用局部凹陷的结构以减少对骑乘者坐骨生殖区造成的压迫。
2、鞍座尺寸设计
座面宽度:根据人体测量学,50%的人群盆骨的坐骨结节间距约为 200-220mm,在设计时还需加上适当的设计余量(40-60mm),以提 高鞍座的舒适性,因此可确定普通休闲自行车的鞍座后端宽度为 240-280mm为宜。由于女性的髋骨要宽于男性,在鞍座设计时,女士 自行车的鞍座宽度要比男性的宽一些。 鞍座长度:据人体解剖学中人体解构尺寸可知,鞍座后端的长度应 由坐姿状态下坐骨结节离臀部后缘的距离(100-120mm)确定,鞍座 总长度则由坐姿时会阴处离臀部后缘的距离(160-190mm)再加上适 当余量确定。
脚踏部分:
脚踏分为水平脚踏、自锁脚踏和脚带脚踏。水平脚踏即我们平日所见 的脚踏,脚和脚踏是分开的。自锁脚踏需使用专用配套自锁鞋,如果 是长时间骑行会感觉轻松很多,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同时另一只脚还 可以往上提,一般来说可以省力25%。 根据自行车国家标准:1、脚蹬面朝上放置时,自行车向一倾斜 25°, 脚蹬上的零部件不触及地面。2、脚蹬中心与泥板转到任意角度时的间 隔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89mm。
自行车简介
自行车结构
人机学应用 不足与改进 概念自行车
一、自行车简介
1)发展:
1790年,法国人名西夫拉克,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 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 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
1818年,德国的德莱斯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可以改变前 进的方向。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 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 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未,向前跑去。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 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 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 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