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

在刮痧过程中,应与患 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 解其感受和需求,给予 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同时,应向患者解释 刮痧的原理和作用,消 除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作用机制
通过刮痧板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发红 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 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其 适应证广泛,可用于内、外、妇、儿科的 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
常见刮痧方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常见刮痧方法
直接刮法、间接刮法、点按法、揉刮法、角 刮法、边刮法等。
操作演示
以直接刮法为例,首先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和 刮痧油,在需要刮痧的部位涂抹适量的刮痧 油,然后用刮痧板倾斜45度角,由上至下 、由内向外单向刮拭,每个部位刮拭20-30 次,以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或斑块为度。
以毫针刺法为例,操作前需消毒穴位 皮肤,持针者以押手固定穴位,刺手 持针进针,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刺 激穴位,得气后留针一定时间,最后 缓慢出针。
针灸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针灸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体质及局部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激方法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针灸中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晕针、滞针、弯针等异常情况,应及时 处理。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能够针对患者 的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 从而调节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促进 患者的康复。
提高护理质量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具有独特的优 势,如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副作用 小等,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 的多样化需求。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期护理,如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等各个领域。
了解生活习惯和饮食偏好

中医八项护理操作

中医八项护理操作

目录技术1 耳针法 (3)技术2 艾条灸 (8)技术3 拔罐法 (12)技术4 穴位按摩法 (15)技术5 刮痧法 (18)技术6 湿敷法 (22)技术7 涂药法 (24)技术8 熏洗法 (27)技术1 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

中医护理八大基本操作


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

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加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

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

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

拔罐疗法的作用及原理



拔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如能与别的治法如温和灸、帖敷、按压等结合起来,
拔罐疗法的特点
疗法特 点
无创伤,无痛苦。对畏惧针刺和注射的病人尤为适宜安全、稳妥,疗 效确切。不经胃肠给药,不会损伤脾胃,无副作用,无个体特异性。 不受任 何条件、设备限制,或坐、或卧、或立、或屋内野外,随时随 地可以施术。便于普及、推广,好学易懂,入门容易,方便群众和缺 医少药地区。仅在采用药罐时需少量药材,且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 药材资源。
(一)膳食与健康:膳食养生小知识
鸭血
“五种”食物让你百毒不侵
新鲜果汁
食用菌类
豆类
海藻
鸭血中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氨基酸、微量 元素、多种维生素, 都是人体造血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物质。同 时兼有抗癌抑癌的防 治作用。
鲜榨果汁能提供丰富 的维c、叶酸、钾、 维生素等,是很好的 抗氧化剂來源之一。 可以使消化、泌尿系 统患癌症的危险低一 半,能有效防止心血 管疾患。
的生罐角
禁 。 刺 内 法 激空, 忌 , 气 又 使,名 被造火 症 拔 成 罐 及 部 负 气 注 位 压 、 的,吸 意 皮 使 筒 肤之疗 事 充 吸 法 血附, 项 、 于 是 淤腧以 血穴罐 ,或为 以应工 达拔具 到部, 防位利
1
拔罐疗法的历史及特点
拔罐疗法的历史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技术1耳针法 (1)技术2艾条灸 (5)技术3拔罐法 (8)技术4穴位按摩法 (11)技术5刮痂法 (14)技术6湿敷法 (17)技术7涂药法 (19)技术8熏洗法 (22)技术]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锻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操作融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査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剌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剌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一、脉诊: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脉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反映,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

在脉诊中,护士需要仔细触摸患者手腕上的脉搏,根据脉搏的频率、强度、节律等参数,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并及时向医师反馈。

二、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苔、舌质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舌诊中,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舌苔的颜色、湿润程度、厚薄等,以及舌质的形状、颜色等。

这些观察可以为医师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帮助医师确定患者的病因和病位。

三、面诊:面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容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面诊中,护士需要观察患者面色的红润程度、面部的水肿、皮肤的状况等。

此外,还需要观察患者的眼睛是否有凹陷、鼻子是否有肿胀等。

这些观察可以为医师提供有关患者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的信息。

四、足诊:足诊是通过观察和按摩患者足部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足诊中,护士需要观察患者足部的形状、肤色、温度等,以及足底反射区的反应。

通过按摩足部,可以刺激全身经络和脏腑,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五、捻腕诊:捻腕诊是通过观察和按摩患者手腕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捻腕诊中,护士需要观察患者手腕的温度、皮肤的变化等,并进行适当的按摩。

通过按摩手腕,可以刺激手太阴肺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起到调节气血、改善脏腑功能的作用。

六、翻身诊:翻身诊是通过观察和按摩患者的背部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翻身诊中,护士需要观察患者背部的皮肤状况、颜色等,以及背部经络的走向。

通过按摩背部,可以刺激背部的经络和脏腑,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七、叩击诊:叩击诊是通过敲击患者身体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叩击诊中,护士需要用手指敲击患者的胸部、腹部等部位,观察敲击声音和震颤情况,以及患者的反应。

通过叩击,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病变范围等,并为医师提供辅助诊断信息。

八、拔罐诊:拔罐诊是通过在患者的皮肤上贴上罐子然后把罐子内的空气抽出,形成局部的负压,刺激患者的经络和脏腑,从而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目录技巧1 耳针法1技巧2 艾条灸5技巧3 拔罐法8技巧4 穴位按摩法11技巧5 刮痧法14技巧6 湿敷法17技巧7 涂药法19技巧8 熏洗法22技巧1 耳针法耳针是采取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响点,经由过程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标的一种操纵办法.1 评估1.1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形.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怀胎.1.4对痛苦悲伤的耐受程度.1.5心理状态.2 目标遵守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类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经由过程其疏浚经络,调剂脏腑气血功效,促进机体的阴阳均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标.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妊妇禁用.4 告诉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5 物品预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子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纵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查对医嘱.6.2遵守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6.3体位合理舒适,严厉消毒,消毒规模视耳廓大小而定.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6.5为使局部达到中断刺激,临床多采取菜子.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时代,嘱患者用手准时按压,进行榨取刺激,以增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少焉,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沾染. 6.7操纵完毕,安插舒适体位,整顿床单位. 6.8清算用物,做好记载并签名. 7 护理及留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时代,患者觉得局部热.麻.胀.痛或感到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亲密不雅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形.7.2履行无菌操纵,预防沾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实时处理.7.3应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运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烧感到时,嘱患者恰当运动患部,并合营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进步疗效.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讨时光:年代日技巧2 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参加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概况熏烤的一种技巧操纵.1 评估 1.1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形.1.3对痛苦悲伤的耐受程度.1.4心理状态. 2目标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类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2.2经由过程应用温通经络.折衷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标.3 禁忌证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3.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烧者,不宜施灸.3.2颜面部.大血管处.妊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4 告诉4.1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4.2艾绒点燃后可消失较淡的中药燃烧气息.4.3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4.4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疱.5 物品预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须要时备浴巾.屏风等.6 操纵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查对医嘱.6.2取合理体位,吐露施灸部位,留意保暖.6.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4遵医嘱在施灸进程中,随时讯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剂距离,防止烧伤.不雅察病情变更及有无不适.6.5施灸中应实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6.6施灸完毕,立刻将艾条拔出小口瓶,熄灭艾火.6.7干净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顿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6.8清算用物,做好记载并签名.7 护理及留意事项7.1采取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销毁衣物.7.2施灸后局部皮肤消失微红炽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消失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接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打针器抽去疱内液体,笼罩消毒纱布,保持湿润,防止沾染.艾条灸法操纵流程图艾条灸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注:1.艾条灸办法经常应用者有平和灸.雀啄灸.盘旋灸三种.2.如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主考签名:检讨时光:年代日技巧3 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对象,应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标的一种技巧操纵.1 评估1.1 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 患者体质及实行拔罐处的皮肤情形.1.3 心理状态.2 目标2.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2.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3 禁忌证3.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3.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3 妊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4 告诉4.1 治疗进程中局部可能消失水疱.4.2 因为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感化,局部皮肤会消失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天然消掉.4.3 治疗进程中局部可能消失水疱或烫伤.5 物品预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6 操纵程序6.1 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查对医嘱.6.2 取合理体位,吐露拔罐部位,留意保暖.6.3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6.4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迁移转变,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敏捷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固后方可分开,防止火罐脱落,合时留罐.6.5 拔罐进程中要随时不雅察火罐吸附情形和皮肤色彩.6.6 操纵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顿床单位,安插舒适体位.6.7 清算用物,做好记载并签名.7 护理及留意事项7.1 拔罐时应采纳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服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7.2 操纵前必定要检讨罐口四周是否滑腻,有无裂缝.7.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7.4 应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7.5 起罐后,如局部消失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接收.7.6 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打针器吸出液体,笼罩消毒敷料.拔火罐法操纵流程图拔火罐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注:消失烫伤,或衣服被烧坏者,扣20分.技巧4 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是在中医根本理论指点下,应用手段感化于人体穴位.经由过程局部刺激,可疏浚经络,调念头体抗病才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标的一种技巧操纵. 1 评估1.2 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形. 1.3 心理状态. 2 目标 2.1 缓解各类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2 经由过程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标. 3 禁忌证 各类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妊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制止按摩. 4 告诉 按摩时局部消失酸胀的感到. 5 物品预备 治疗巾. 6 操纵程序 6.1 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 6.2 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 6.3 安插合理体位,须要时协助松开衣着,留意保暖. 6.4 依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纪及耐受性,选用合适的手段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 6.5 操纵进程中不雅察患者敌手段的反响,如有不适,应实时调剂手段或停滞操纵,以防产生不测. 6.6 操纵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插舒适卧位,做好记载并签字. 7 护理及留意事项 7.1 操纵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毁伤患者皮肤. 7.2 操纵时用力要平均.严厉.持久,禁用暴力.穴位按摩法操纵流程图 穴位按摩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讨时光:年代日技巧5 刮痧法刮痧法是应用边沿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必定部位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消失瘀斑,从而达到疏浚腠理.逐邪外出为目标的一种技巧操纵.1 评估1.1 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 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形.1.3 对痛苦悲伤的耐受程度.1.4 心理状态.2 目标2.1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吐逆.腹痛腹泻等症状.2.2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晓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标.3 禁忌证体形过于瘦削.有出血偏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4 告诉4.1 刮痧部位消失红紫色痧点或瘀斑,数日后方可消掉.4.2 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痛苦悲伤.炽热的感到.5 物品预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须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6 操纵程序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查对医嘱.6.2 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吐露刮痧部位,留意保暖.6.3 遵医嘱肯定刮痧部位.6.4 检讨刮具边沿是否滑腻.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6.5 刮治进程中,用力平均,蘸湿刮具在肯定的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刮擦,偏向单一,皮肤呈现出红.紫色痧点为宜.6.6 讯问患者有无不适,不雅察病情及局部皮肤色彩变更,调节手段力度.6.7 刮痧完毕,干净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顿舒适卧位.6.8 清算用物,做好记载并签字.7 护理及留意事项7.1 保持空气新颖,以防复感风寒而加宿疾情.7.2 操纵顶用力要平均,勿毁伤皮肤.7.3 刮痧进程中要随时不雅察病情变更,发明平常,立刻停刮,陈述医师,合营处理.7.4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感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7.5 应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刮痧法操纵流程图刮痧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注:刮破皮肤,扣20分.主考签名:检讨时光:年代日技巧6 湿敷法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标的一种外治办法.1 评估1.1 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1.2 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形.1.3 心理状态.2 目标减轻局部肿胀.痛苦悲伤.瘙痒等症状.3 禁忌证疮疡脓肿敏捷集中者不宜湿敷.4 告诉留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5 物品预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6 操纵程序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查对医嘱.6.2 取合理体位,吐露湿敷部位,留意保暖.6.3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合适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6.4 准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潮湿及温度.6.5 操纵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顿床单位.6.6 整顿用物,做好记载.7 护理及留意事项7.1 操纵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留意保暖,防止受凉.7.2 留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沾染.7.3 治疗进程中不雅察局部皮肤反响,如消失惨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刻停滞治疗,陈述医师,合营处理.湿敷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讨时光:年代日技巧7 涂药法涂药法是将各类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办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1 评估1.1 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1.2 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形.1.3 对痛苦悲伤的耐受程度.1.4 心理状态.2 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后果.3 告诉局部涂药后可消失药物色彩.油渍等污染衣物.4 物品预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5 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6 操纵程序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查对医嘱.6.2 依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吐露涂药部位,留意保暖,须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6.3 干净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平均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合适,涂药厚薄平均.6.4 须要时用纱布笼罩,胶布固定.6.5 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插舒适体位,整顿床单位.6.6 清算物品,做好记载并签字.7 护理及留意事项7.1 涂药前需干净局部皮肤.7.2 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7.3 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7.4 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7.5 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7.6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成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7.7 涂药后不雅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滞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涂药法操纵流程图涂药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讨时光:年代日技巧8 熏洗法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标的一种外治办法.1 评估1.1 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1.2 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形.1.3 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情形.1.4 心理状态.2 目标2.1 缓解患者的关节痛苦悲伤.肿胀.屈伸晦气.皮肤瘙痒等症状.2.2 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腐烂等症状.2.3 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2.4 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3 禁忌证月经期.妊妇禁用坐浴.4 告诉留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5 物品预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依据熏洗部位的不合,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或治疗碗等).水温计,须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6 操纵程序6.1 遵医嘱配制药液.6.2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6.3 依据熏洗部位安插患者体位,吐露熏洗部位,须要时用屏风遮挡,留意保暖.6.4 熏洗进程中,不雅察患者的反响,懂得其心理和心理感触感染.若觉得不适,应立刻停滞,协助患者卧床歇息.6.5 熏洗完毕,干净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顿舒适卧位.6.6 清算用物,做好记载并签字.7 护理及留意事项7.1 冬季留意保暖,吐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7.2 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合适,以防烫伤.7.3 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巧操纵进行.7.4 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改换消毒敷料.7.5 所用物品需干净消毒,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防止交叉沾染.窗体底端熏洗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考察时光:年代日。

八项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详解

八项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详解

七、涂药法
(一)目标 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二)禁忌证 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 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 挥发。 3 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 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 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 7 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 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一)目标 1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二)禁忌证 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 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 配合处理。 4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 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三、拔火罐法
(一)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 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 5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 如永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八项护理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

按摩是通过手法刺激穴位,调动气血运行,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应练习基本的按摩技法,熟悉穴位的位置和刺激方法。

2.手法要轻柔、细腻,力度适中,以不引起疼痛感为宜。

3.穴位按摩时要维持手部温暖,避免出现手冷的情况,同时要注意穴位的清洁卫生。

二、拔火罐拔火罐是通过在皮肤上制造负压,促进气血运行,排除病邪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熟悉拔火罐的方法和手法,避免对皮肤造成创伤或过度疼痛。

2.要注意罐内气压的调节,保持适当的吸附力,避免罐与皮肤脱落或过度吸附对皮肤造成伤害。

3.拔火罐后,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和护理,防止感染和红肿。

三、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是通过贴合特定的耳穴位,刺激脑神经,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掌握耳穴位置和压迫力度,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耳穴进行贴压。

2.要用手指轻轻按压耳穴,力度适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耳部不适。

3.注意耳穴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四、刮痧刮痧是通过特殊的刮痧工具,在患者的皮肤上刮擦产生红肿和淤血,促进身体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使用带有平滑表面的特殊刮痧工具,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和刺激。

2.刮痧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刮伤皮肤,同时要掌握刮痧的速度和频率。

3.刮痧后,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护理,防止感染和刺激。

五、火针火针是通过在穴位上点燃艾条,烧灼皮肤,刺激穴位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掌握火针的操作方法和燃烧的适度,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烧伤。

2.点燃后的火针要及时放置在穴位上,避免烧灼时间过长或火针烧断。

3.火针后,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护理,防止感染和烧伤。

六、艾灸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条,热气温热皮肤,刺激穴位达到调整人体功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如下:1.操作者要掌握艾灸的操作方法和艾条的燃烧的适度,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烫伤。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目录技术1 耳针法 (1)技术2 艾条灸 (5)技术3 拔罐法 (8)技术4 穴位按摩法 (11)技术5 刮痧法 (14)技术6 湿敷法 (17)技术7 涂药法 (19)22······································8 技术熏洗法···························....耳针法1 技术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隆德县中医院儿科目录技术1耳针法 (1)技术2艾条法 (5)技术3拔罐法 (7)技术4穴位按摩法 (9)技术5刮痧法....................................................................... .. (11)技术6湿敷法........................................................................ . (13)技术7涂药法 (15)技术8熏洗法 (17)技术1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6.1备齐用物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 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 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6.5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方法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方法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方法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方法和技术,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工作。

中医护理的目的是保护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下面我将介绍中医护理中的八项操作方法。

1.脉诊:脉诊是中医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患者体内的阴阳、虚实等状况,从而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脉诊是中医护理的基础,能够及早发现疾病的变化,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腹部等,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身体的表现可以反映出疾病的特点,因此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能够提供诊疗的重要线索。

3.问诊: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验。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的身体与心理、环境等互为因果关系,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环境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摸法: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和部位,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从而促进疾病的痊愈和康复。

摸法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能够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5.推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身体,调整肌肉和骨骼,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方法。

推拿能够舒缓疼痛和不适,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多种疾病有良好疗效。

6.针灸: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插入针刺,调整患者的气血,改善病情。

针灸能够改变身体的功能状态,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7.药物治疗:中医药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主要是通过中药的药性和药效,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药的种类繁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医生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8.调理饮食:中医护理还注重患者的调理饮食。

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面,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的搭配,可以改善气血、调节阴阳,并发挥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因此,中医护理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1.按揉推拿:按揉推拿是指通过按压、揉捏、抓拉等手法,以改善气血运行,调整人体功能的方法。

常见的按揉推拿手法有拇指推法、揉捏法、推举法等。

它能够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功能。

2.推拿灸疗:推拿灸疗是常见的中医护理手法,通过按摩、推拿和热敷灸疗,调节经络、活络血脉的功能。

推拿灸疗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3.拔火罐:拔火罐是一种通过在皮肤上产生负压,刺激经络、活络血脉、通经活络的技术。

它能够缓解疼痛、消除湿气,促进血液循环。

拔火罐能够有效治疗因风寒湿热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如感冒、肌肉疼痛等。

4.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病症,如头痛、失眠等。

5.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热气,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的方法。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祛寒湿,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它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疼痛、痛经等。

6.推背按摩:推背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按摩手法,通过按摩背部,促进经络和穴位的流通,调整脏腑功能。

推背按摩可以缓解经络阻塞,改善背部肌肉的疲劳和僵硬,对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

7.刮痧:刮痧是使用特制的刮痧板将皮肤表面的一些病理物质(如瘀血,风热等)刮下,以促进气血循环的方法。

刮痧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呼吸道感染等一系列病症,同时也适用于改善肌肉疼痛。

8.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一种通过拉伸身体部位,纠正疾病或畸形的方法。

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减轻一些骨骼和肌肉疼痛。

牵引疗法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是中医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生理状态,促进治疗和康复。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操作。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目录之邯郸勺丸创作技术1 耳针法1技术2 艾条灸5技术3 拔罐法8技术4 穴位推拿法11技术5 刮痧法14技术6 湿敷法17技术7 涂药法19技术8 熏洗法22技术1 耳针法耳针是采取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响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纵办法.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5心理状况.2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类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效,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4 奉告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5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子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纵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规模视耳廓大小而定.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取菜子、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传染. 6.7操纵完毕,安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应局部热、麻、胀、痛或感到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不雅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7.2执行无菌操纵,预防传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烧感到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推拿、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耳针法操纵流程图耳针法(耳穴埋豆)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技术2 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概略熏烤的一种技术操纵.1 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1.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4心理状况. 2目标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类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3 禁忌证3.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烧者,不宜施灸.3.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4 奉告4.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4.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4.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即停止治疗.4.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5 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需要时备浴巾、屏风等.6 操纵程序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取合理体位,流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6.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避免烧伤.不雅察病情变更及有无不适.6.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避免灼伤皮肤.6.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拔出小口瓶,熄灭艾火.6.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顿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采取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避免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7.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笼盖消毒纱布,坚持枯燥,避免传染.艾条灸法操纵流程图艾条灸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注:1.艾条灸办法经常使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主考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技术3 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东西,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纵.1 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1.3 心理状况.2 目标2.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2.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3 禁忌证3.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3.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4 奉告4.1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4.2 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4.3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5 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6 操纵程序6.1 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 取合理体位,流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6.3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6.4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避免火罐脱落,适时留罐.6.5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不雅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6.6 操纵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插舒适体位.6.7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 拔罐时应采纳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服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7.2 操纵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滑腻,有无裂痕.7.3 避免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7.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7.5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7.6 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笼盖消毒敷料.拔火罐法操纵流程图拔火罐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注:出现烫伤,或衣服被烧坏者,扣20分.主考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技术4 穴位推拿法穴位推拿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纵.1 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 体质及推拿部位皮肤情况.1.3 心理状况.2 目标2.1 缓解各类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2.2 通过穴位推拿,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3 禁忌证各类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推拿.4 奉告推拿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到.5 物品准备治疗巾.6 操纵程序6.1 遵医嘱进行穴位推拿.6.2 进行腰腹部推拿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6.3 安插合理体位,需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6.4 按照患者的症状、病发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推拿.6.5 操纵过程中不雅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响,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纵,以防产生意外.6.6 操纵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插舒适卧位,做好记录并签字.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 操纵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7.2 操纵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穴位推拿法操纵流程图穴位推拿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技术5 刮痧法刮痧法是应用边沿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频频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腠理、逐邪外出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纵.1 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及既往史.1.2 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4 心理状况.2 目标2.1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2.2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 禁忌证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4 奉告4.1 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数日后方可消失.4.2 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疼痛、灼热的感到.5 物品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需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6 操纵程序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 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流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6.3 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6.4 检查刮具边沿是否滑腻、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6.5 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标的目的单一,皮肤呈现出红、紫色痧点为宜.6.6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不雅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更,调节手法力度.6.7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顿舒适卧位.6.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 坚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7.2 操纵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7.3 刮痧过程中要随时不雅察病情变更,发明异常,立即停刮,陈述医师,配合处理.7.4 刮痧后嘱患者坚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7.5 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刮痧法操纵流程图刮痧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注:刮破皮肤,扣20分.主考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技术6 湿敷法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办法.1 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1.2 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1.3 心理状况.2 目标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3 禁忌证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4 奉告注意药液温度,避免烫伤.5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6 操纵程序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 取合理体位,流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6.3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6.4 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坚持湿润及温度.6.5 操纵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6.6 整理用物,做好记录.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 操纵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避免受凉.7.2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传染.7.3 治疗过程中不雅察局部皮肤反响,如出现惨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陈述医师,配合处理.湿敷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技术7 涂药法涂药法是将各类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办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1 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1.2 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1.3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4 心理状况.2 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3 奉告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4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5 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6 操纵程序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6.2 按照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流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需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6.3 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6.4 需要时用纱布笼盖,胶布固定.6.5 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6.6 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 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7.2 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避免挥发.7.3 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7.4 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频频擦抹,使之渗入肌肤.7.5 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7.6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成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7.7 涂药后不雅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涂药法操纵流程图涂药法操纵评分尺度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技术8 熏洗法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办法.1 评估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1.2 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1.3 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情况.1.4 心理状况.2 目标2.1 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晦气、皮肤瘙痒等症状.2.2 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2.3 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2.4 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3 禁忌证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4 奉告注意药液温度,避免烫伤.5 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按照熏洗部位的不合,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或治疗碗等)、水温计,需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6 操纵程序6.1 遵医嘱配制药液.6.2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6.3 按照熏洗部位安插患者体位,流露熏洗部位,需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6.4 熏洗过程中,不雅察患者的反响,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触感染.若感应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6.5 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顿舒适卧位.6.6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 冬季注意保暖,流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7.2 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7.3 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纵进行.7.4 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改换消毒敷料.7.5 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传染. 窗体底端熏洗法操纵评分尺度。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
质量。
同时,中医操作八项护理还可以 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 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
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发展历程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 溯到古代中医的实践经验。在长期的 医疗实践中,中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护理操作技能和方法。
同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应用,中医操作八项护理也在不断 地创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先进 、有效的护理服务。
推拿技术
推法
用指、掌等部位在人体一定部位上做 直线推动,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的作用。
拿法
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 穴位上做持续的捏拿动作,具有解痉 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概述 •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技术 •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应用领域 •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优势与特点 •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注意事项与
禁忌症 •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未来发展趋
势与展望
01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概述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定义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是指中医临床护理 中的八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中药煎 煮、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穴位按摩 、艾灸、拔罐、刮痧和耳穴压豆。
这八项护理操作技能是中医护理实践 中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专业的护理 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病痛,促进康复 。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重要性
中医操作八项护理是中医临床护 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 高中医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专业的中医护理操作,可以 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痛,改善患 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中医临床护理实践的不 断发展和完善,中医操作八项护理逐 渐规范化、标准化,成为中医临床护 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目录1、中药保留灌肠2、拔火罐3、穴位按摩法4、艾条灸法5、毫针法6、中药换药7、中药熏洗8、穴位注射一、中药保留灌肠1、目的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一次性灌肠袋、血管钳、棉签、石蜡油、纱布、水温计、卫生纸、手套。

治疗盘外备:弯盘、中药汤剂、一次性治疗巾、小垫枕、快速手消毒液。

必要时备围屏、输液架。

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3、操作流程评估――↓ ――准备↓取体位――↓铺巾、垫小枕↓ 灌肠―― ↓ ――整理↓记录4、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2)携物品至患者旁,根据病变部位取合适体位,遮挡。

3)按照要求插入肛管,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4)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管。

5)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保留一小时后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3)指导患者: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考核标准二、拔火罐(坐罐)1、目的调节机体功能起到温经通络,驱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去腐的效果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火罐、95%酒精棉球、直血管钳、火柴、弯盘、小口玻璃瓶、纱布两块、快速手消毒液。

必要时备:围屏、毛毯。

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3、操作流程↓↓↓ ——拔罐↓起罐 ↓ ——整理↓ 4、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病情。

2)向患者解释拔罐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查对,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取穴,根据拔罐的部位取舒适体位,松解衣着、保暖,暴露坐罐的部位,清洁局部皮肤,遮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技术1 耳针法 (1)技术2 艾条灸 (6)技术3 拔罐法 (10)技术4 穴位按摩法 (14)技术5 刮痧法 (18)技术6 湿敷法 (22)技术7 涂药法 (24)技术8 熏洗法 (28)技术1 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

2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合计100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技术2 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

2 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3 禁忌证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 告知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 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 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注:1.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主考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技术3 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心理状况。

2 目标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3 禁忌证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 告知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5 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6 操作程序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注:出现烫伤,或衣服被烧坏者,扣20分。

主考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技术4 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

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体质及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心理状况。

2 目标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3 禁忌证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4 告知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

5 物品准备治疗巾。

6 操作程序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

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

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

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

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做好记录并签字。

7 护理及注意事项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技术5 刮痧法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腠理、逐邪外出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

2 目标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禁忌证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4 告知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数日后方可消失。

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疼痛、灼热的感觉。

5 物品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

6 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方向单一,皮肤呈现出红、紫色痧点为宜。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调节手法力度。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7 护理及注意事项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刮痧法操作流程图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注:刮破皮肤,扣20分。

主考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技术6 湿敷法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心理状况。

2 目标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3 禁忌证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4 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5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6 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7 护理及注意事项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主考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技术7 涂药法涂药法是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心理状况。

2 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3 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4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5 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6 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7 护理及注意事项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