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一)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示范公开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示范公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4df0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04.png)
笑笑
妙想
淘气
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图中
的三位同学分别是哪个位置
观察长方体投票箱的?
淘气从上面观察;笑笑从
左侧面观察,视线高于投
票箱;妙想从右前方观察,
视线高于投票箱。
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连一连。
笑笑
这三幅图分别是谁
看到的?你是怎样
知识小结
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个
物体,看到的画面是相
说一说四名同学
分别是在哪个位
置上观察小熊的,
小熊与谁面对面?
反的。
怎样区分
这两幅观
察图?
妙想
笑笑
奇思
淘气
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思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知识小结
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观察一物体,最多同时看到3个面。
课前导入
L
e
a
d
i
n
复习导入
Review Introduction
同学们,我们在一年
级的时候学习过观察
物体,那么现在请同
学们来观察一下老师。
知识小结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
学习任务一
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
u
m
m
a
r
y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1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数学一年级下北师大版2-1看一看(一)课件(21张)
![数学一年级下北师大版2-1看一看(一)课件(21张)](https://img.taocdn.com/s3/m/373e9c0bda38376bae1fae20.png)
3.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实际看一看,连一 连。
4.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连
下图分别是 从我的哪面
一
看到的?
连
左侧
后面
前面
右侧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从下面看
从前面或后面看
从上向下看
看一看,说一说。 两个小朋友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两个小朋友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看一看,说一说。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妈妈在魔方的六个面贴上了
1~6这6个数字, 1
第一次心心看到了 2 3 ,
第二次心心又看到了
3
6
4,
你能( 4 ),
3对应( 5 ).
本课总结
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所观察的 物体的形状。
站在同一位置,观察者的高度不 同,观察的结果是不同的。
√
恐龙玩具
恐龙玩具
xià miàn sān fú tú fēn bié shì shuí kàn dào de
下 面 三 幅 图 分 别 是 谁 看 到 的?
小明
小红
小亮
wó men zài ɡuān chá wù tǐ shí
我 们 在 观 察 物 体 时:
cónɡ qián miàn kàn dào de yě kě yǐ shuō shì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 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从 前 面 看 到 的,也可以 说 是 cónɡ
zhènɡ miàn kàn dào de
从 正 面 看到 的;
zhènɡ miàn pánɡ biān kàn dào de yě kě yǐ shuō
PDF高清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全册整册 电子课本 课件 主题图 练习题 word直接打印版
![PDF高清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全册整册 电子课本 课件 主题图 练习题 word直接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3b1b945ef7ba0d4b733b26.png)
2.
共有 12 支。
共有 11 本。
= (支)
= (本)
14
练习一
1. 圈一圈,算一算。
13-6 = (个) 15-9 = (个)
2. 画一画,填一填。
18-9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15-7 = 16-7 = 12-6 = 17-4 = 15-8 = 16-8 = 16-4 = 14-7 = 15-9 = 16-9 = 16-6 = 14-6 =
= (只)
= (只)
4.
比 少 个。
( )个
- = (个)
( )个
比 多 个。
( )个
- = (个)
5. 送信。
11-3 11-2 11-4 14-5
15-7 15-8
6789
12-6 13-4
13-5 12-3 12-5 12-4
6. 说一说。
比 20 小。 18-4 = 14
14
比6大8。
5 本书和 9 本书加 起来是 14 本书。
3.
15个苹果
还剩8个
- = (只)
- = (个)
4.
13-9 = 14-8 = 14-9 = 15-8 = 15-9 = 16-8 =
17-7 = 17-8 = 17-9 =
5. 摘苹果。
13-9 17-8
17-9
9 8 7
6
15-9
15-8
4 5
12-9 =
17-9 =
2
用你喜欢的方 法算一算。
练一练
1.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9 =
《看一看(一)》(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a7d6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5.png)
《看一看(一)》(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看一看(一)》是一节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利用不同的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位置与方向”的第一节“看一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的位置,并学会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位置的概念,能够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提高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包括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学具准备包括学生座位表和方向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
2. 讲解概念:讲解位置的概念,并介绍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3. 操作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位置的概念和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你座位的位置。
答案:我的座位在教室的东边,面对窗户,南边是走道,西边是墙壁,北边是黑板。
2. 作业题目:请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你家的位置。
答案:我家在小区的南边,面对大门,东边是超市,西边是公园,北边是学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物体的位置,通过讲解和操作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一)》精品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一)》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3b0a5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9.png)
看一看 (一)
从不同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
1.观察物体时,面对物体的正面, 看到的就是物体正面的样子,面对 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侧面 的样子。 2.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 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画“√”)
小结
可以根据观察、比较分析物体 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形状的, 然后判断从某一个方位谁看到的?连一连。
课后总结
1
学生: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2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学习知识。
作业
1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
2
课时达标册本课练习习题。
下课啦!
谢谢 指导
2022
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小结
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体的位置发 生变化时,观察者所看到的物体形 状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物体左右两 个侧面形状一样时,观察者看到的 两个侧面的方向是相反的。
1.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
√
2.它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
3.口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https://img.taocdn.com/s3/m/20a1400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7.png)
深入探究
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连一连。
小明
小华
小亮
深入探究
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
√
深入探究
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〇”)
〇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
我是从立体图形 的上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形 的正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形 的侧面看的。
再见
因为观察立体图形的位置不同, 所以观察到的图形也不同。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 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
可能不同。
为什么说 可能不同呢?
因为,有特殊的立 体图形,即使在不同的位 置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也 可能相同。 比如:⑴⑵三、巩固反馈
1.它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
(1)
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2)
笑笑:我看到茶壶的壶嘴面对着我。
连一连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从下面看
从前面或后面看
从上向下看
连一连 正面 侧面 上面
四、课堂小结
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在观察物体的问题中,可以 根据物体各个方向的形状特点,想象从哪个方向看这个物体才能显 现出这种形状。
我从上面观察, 看到了房顶。
我从正面 观察,看 到了大门。
我从侧面观察, 看到了天窗。
三、巩固反馈
2.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1)
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2)
淘气:我看到茶壶的把手在左边,壶嘴在右边。
三、巩固反馈
2.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https://img.taocdn.com/s3/m/a1959e0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2.png)
师:和老师一起指读下面的题目要求下面哪幅图是男孩看到的?(画“√”)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小男孩站在熊猫的那个方向,再来确定。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男孩站在熊猫的后面所以他能看到熊猫的背面。
所以要在熊猫背面的方框里画勾。
师: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小猴子和我们观察的方向一致它看到了大象的侧面,所以连第一幅侧面图,小猫在大象的正前方看到了大象的一双眼睛和两只象牙,所以连第二幅图,大象的正脸。
师:观察了这么久我们一起做个口算练习放松一下吧
师:下面这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我们一起连一连吧。
先来看小狗,它在猫警察的前面,它看到了猫警察的正脸,所以连第一幅图,小兔子在猫警察的后面它看到的是猫警察的后背,所以连第二幅图,小猴子跟我们观察的角度差不多,一只手放在身侧,一只手在指挥所以我们选最后一幅图,小松鼠呢,它和小猴子面对面对着所以方向相反,它看到的猫警察也举起了指挥的手不过啊另一侧的手被挡住了,所以我们要连第三幅图,它第四幅图方向相反而且挡住了一只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公开示范课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公开示范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eb68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5.png)
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学习目 标描述
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物 体的过程, 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 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并能在实物观 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 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 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学习内 容分析
本课共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三个小朋友从 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盒子。第二道题,通过从前 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玩具熊。要求学生在实验与 相应事物间建立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直 观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学科核 心素养 分析
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数学价值, 通过合作探究,在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 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思想和 方法。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 验,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的长方体盒子。 2、说说你最多看到了几个面。
新知讲解
说 一 说。
我站在正前面、后面、 左面、右面、上面只看 到一个面。
新知讲解
说一 说
我站在对着一条棱 的位置看,可以看 到两个面。
新知讲解
说一 说
.
我站在对着一个顶点
的位置看,可以看到
三个面。
新知讲解
想一想,填一填 。
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看到( 三 )个面, 最少可以看到( 一 )个面。
新知讲解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
)
(
)
(
)
(
)
新知讲解
(
)
(
)
( 奇思)
(淘气 )
奇思看到的熊的嘴巴 应该在左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5cfd2d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d.png)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教室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位置,从而引出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描述物体的位置,如“我的铅笔在桌子上的第二行第三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归纳总结出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熟练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熟练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教室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引导学生发现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规则。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课时《看一看(一)》示范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课时《看一看(一)》示范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95c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6.png)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8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2/ 83/ 8师:同学们说得有理有据,很好。
那么站在一个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呢?老师先请同学们猜想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再请个别同学示范观察描述什么情况下只能看到1个面,站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两个面,站在什么位置观察可以看到3个面……4/ 8师小结: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3个面,最少能看到1个面。
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师:同学们可真棒,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长方体的形状。
老师决定送你们每个小组一个礼物,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展示课前准备的玩具熊。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小礼物吧。
请学生汇报:你坐在小熊的哪边?你看到了小熊的什么?你们看到的图形一样吗?(让每个学生体验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观察小熊)师:奇思、妙想、淘气、笑笑也在观察小熊,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呢?5/ 8师总结:1.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2.从相对两个位置观察物体时,所观察到的物体的方向正好相反。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https://img.taocdn.com/s3/m/001a592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c.png)
精选课件
24
两个小朋友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25
看一看,说一说。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26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精选课件
27
妈妈在魔方的六个面贴上了
1~6这6个数字,
第一次心心看到了23
第二次心心又看到了
3
64
,
你能帮心心找到
1对应(6 ),
2对应(4 ),
3对应(5 ).
本课总结
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 所观察的物体的形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看
看
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们观察物体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物,使同学们初步体会
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 不同的,并会辨认。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精选课件
我看到小兔头上有 漂亮的小花 ……
小霞
● 从不同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小兔头上有 漂亮的小花……
我看到小兔的 一只耳朵 ……
小宇
小霞
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 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画“ √ ”)
精选课件
11
●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精选课件
12
1.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画“ √ ”
精选课件
13
2.它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
精选课件
14
4.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精选课件
15
下面哪一幅图是小男孩看到的?(画 √)
精选课件
18
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选课件
19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看一看(一)(共11张PPT).ppt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看一看(一)(共1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46409c941ea76e59fa0426.png)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82020/12/18December 18, 2020
•
谢谢观看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12/182020/12/182020/12/182020/12/18
THE END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2020/12/182020/12/182020/12/18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7:55:55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12/182020/12/182020/12/18Dec-2018-Dec-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12/182020/12/182020/12/18Friday, December 18,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12/18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的,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例题讲解
从不同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画“√”)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2abc7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0.png)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方向,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向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还在形成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方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方向词,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基本方向词,学会描述物体位置。
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形成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方向。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熟悉的方向,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方向词的学习: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认识基本方向词。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方向游戏,巩固方向词,提高观察能力。
4.描述物体位置: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形成空间观念。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基本方向词和物体位置描述两个部分。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系统。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 第1单元(加与减一)开会啦 课件(18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 第1单元(加与减一)开会啦 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14cf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6.png)
一 加与减(一)
第4课时 开会啦
情境导入 今天小兔过生日,它邀请了小猪、小熊、 小狗等 12 个好朋友来家做客。唱完了生日歌以 后,小兔要准备切蛋糕了。它把蛋 糕切成了 8 块,可是,在分蛋糕时 却发现每人一块的话,蛋糕不够分。
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还差几块蛋糕吗?
探究新知 理解题意。
共有 11个人,需 11把椅子,现在只有 7把椅子。
每人坐 1 把椅子,够吗?
11个人,才 7 把椅子……
11 > 7,所以不够。
还缺几把椅子? 我们来画图帮助解决。
用一一对应法 用 表示人,用 表示椅子。
答:还缺__4_把椅子。 还缺 4把椅子。
… … … … … … …
列算式
求缺少的 椅子数,就是 求小朋友的人 数比椅子数多 多少,用减法 计算。
2.
(2)示例:如果把这些苹果都分给小兔 如子果们分够给不除够了呢兔?子之外
7的−其6 =他12 − 8 = 4 14 − 9 = 5 15 − 9 = 6 15 − 6 = 9 17 − 8 = 9 13 − 7 = 6 11 − 8 = 3 14 − 6 = 8
课后作业
1. 有14只猴,7个西瓜和8个桃,每只猴分1个 西瓜和1个桃。 (1)还缺多少个西瓜? (2)还缺多少个桃?
2. 爷爷拔了12个萝卜,要给家里的每只小兔喂 一个萝卜,喂到最后,还剩6个萝卜,爷爷 家一共养了多少只小兔?
11−7 = 4(把) 答:还缺__4_把椅子。
解决还差(缺)几个的问题, 可以直接列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巩固练习 1. 每人 1把 ,还差几把?
8
答:还缺 8 把铁锹。
15−7 = 8(把) 15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https://img.taocdn.com/s3/m/e8a521c84afe04a1b171de0b.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看一看(二)课标分析:本单元是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
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教科书在设计上,一方面运用了学生在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创设了对学生现有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实质性的发展。
教材比较分析: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本节课从图片引入激趣,通过各类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
初步形成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前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等位置关系,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由直观认知逐步向抽象认知过渡的阶段,他们的空间观念也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本课内容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所以,本课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时应增强学生对观察物体的活动体验,如实物观察小汽车、玩具等活动,以此来拓宽儿童体验的渠道,让儿童自由充分地参与活动,形成正确、强烈的认知表象,促进推理的形成、数学观念的养成、思辨能力的提高。
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错,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者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