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三份智库评价报告的比较分析_唐果媛
美国智库发展现状与评价
守主义的传统基金会, 1 9 7 7 年卡兰建立 的卡托研究所。 在这个 时期 , 支付给独立机构提供专家服务的政府经费进一步增加 。
者具有较高声誉的专家。 合 同型智库努力进行客观研究, 不受
他们 和 学 术 型智 库最 大 的 不 同是资 金 来源 和 签 订合 同项 目获得 政 府 支持 是 该 时期 智库 主 要 的 资金 来源 , 因 政 治立 场 的 影 响 。
要的思想输 出平 台。 同时, 又 由于行政 更迭 , 美国政府行政分支 具体的经 费包括捐赠和赞助。 其 中, 布鲁金斯学会、 美 国企业
学 术 改变管理 模式对第 二波 智库 的形成发挥 了重要影响 。 在大萧 研 究 所、国际 战 略 研 究 中心 都是 学 术 型 智库 的 极 好 例 子。 条时期, 罗斯 福 总 统 更倾 向于直 接 雇 用 专 家 到政 府 工作 。 这 个 型智库享有 较高的学术声誉, 他们追求冷静客观 的科学分析。
交通 提供咨询。虽然兰德 公司的正式身份是独立 的非营利性
根据 宾夕法 尼亚 大学2 0 1 2 年发布 的研 究报告 , 截 止 到 组织, 但 由于其接受政 府大量的合同型项目而不能成 为纯粹意
2 0 1 2 年7 月2 4日, 全球 有6 6 0 3 个 智库,其中: 非 洲5 5 4 个, 占 义上 的中立机 构。 但 另一方面, 由于兰德公司努力保持去政 治
要的地位 。 因此 , 西方专家把第二波智库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阵 合型 智库 。 营日益发展直接联系。由于 当时的美 国政界需要客观、 无偏 私 学术型智库是指具有较高声誉和科 学水准的独立研究组
他们 自己选择研究对象, 其经费来源也能保障其独立性 , 地评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和力量 , 智库也就 当然成为了重 织。
《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 年优秀审稿专家
96第4卷 第1期 2019年2月Reports of π Index: Metrics of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Life and Basic Medical Sciences Zhang Yongjuan Zhang Liwen Ruan Meihua Mao Kaiyun Shi Huilin Yu JianrongShanghai Information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Scientific evaluation is important for optimizing resources allocationand improving the research ability, therefore, it is of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endlessly emerging and disciplines are increasingly converging. In China, it is extremely urgent to build an origi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thod/process] π index, first released by Shanghai Information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 (Life & Health Technology Think Tank), focuses on the area of life science and basic medicine, relies on the experts in the life science and basic medicine field, combines the proble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ed evaluation index, bases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factors, i.e., expert review, journal impact, first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weight. [Result/conclusion]The 2018 Reports of π Index include four individual parts: annual π index, 5-year trend analysis, China’s state key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subject analysis, which is a newly developed report based on multi layer reference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his paper detailedly illustrates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2018 Reports of π Index.Keywords: scientific evaluation π index multi layer reference machine learning life science and basic medicine收稿日期:2019-01-08 修回日期:2019-01-25 本文责任编辑:唐果媛《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年优秀审稿专家2018年,有43位外审专家参加了《智库理论与实践》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共评审稿件197次。
中美智库研究报告
中美智库研究报告中美智库研究报告中美智库研究报告是关于中美两国关系的研究报告。
本报告基于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旨在分析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以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背景介绍中美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最重要的国际大国之一。
中美关系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中美两国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情况、政治体制等。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的研究目的是全面、客观地揭示中美两国关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中美政治关系研究。
本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政府机构、政治体制、对外政策等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美政治体系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
2.中美经济关系研究。
本部分着重分析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状况、贸易关系、投资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以期探索中美经济关系的特点、优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本部分主要关注中美两国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以及这种文化交流对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
同时,还将探索文化交流在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
同时,还会借助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全面、客观地揭示中美两国关系的现状和问题。
五、预期成果本报告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客观地描述中美两国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深入分析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六、政策建议本报告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中美政府间的对话与交流,增进政治互信。
2.扩大中美经济合作领域,加强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
3.加强中美文化交流,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国内外智库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近年来,智库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的机构,智库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不小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国内外智库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优劣之处。
一、国内智库研究成果1. 中华智库中华智库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智库之一。
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经济研究方面,中华智库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课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之一,拥有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该机构近年来重点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外交部直属的综合性智库。
该机构主要研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为我国对外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国外智库研究成果1. 兰德公司兰德公司是美国著名的智库之一,成立于1948年。
该机构的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战略、国防安全、科技发展等多个方面。
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美国政府的决策制定和国际事务处理。
2. 清华大学国际和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际和战略研究院是中国与美国合作创办的智库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全球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
该机构与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等合作研究了全球治理、国际环境等重要议题。
3. 欧洲智库联盟欧洲智库联盟成立于2001年,是欧洲各国智库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
该机构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其重点研究了欧洲一体化、移民问题、气候变化等事关欧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国内外智库研究成果的比较从研究领域来看,国内智库主要关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内部问题,而国外智库则更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和全球性问题。
这反映出国内外智库的聚焦点不同,却也说明了智库所处的环境和影响范围不同。
欧洲智库的“中国观”研究——基于三大欧洲智库研究报告的综合比较分析
收稿日期:2020-08-14 修回日期:2020-09-2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基于日常生活史视角的 十三行’跨文化传播研究”(编号:19BXW 057)㊂作者简介:赵恒煜(ORCID :0000-0002-1055-6702),男,1988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与智库传播㊂㊃智库研究㊃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基于三大欧洲智库研究报告的综合比较分析赵恒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州 510635)摘 要:[目的/意义]欧洲智库是全球智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构数量㊁专业门类㊁指数评价等方面的世界排位仅次于美国,这些智库对促成政府决策㊁塑造欧洲乃至全球舆论㊁影响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作用㊂[方法/过程]该文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㊁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和布鲁盖尔研究所3个欧洲代表性智库的涉华研究报告为样本,以文献计量和质性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文献资料的智库中国观分析路径,提炼并对比了其中国观的主要视角㊁对华态度及核心观点之间的特征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欧洲智库对华研究力量正逐步加强,理解日渐加深,其研究务实地着眼于与中国利益交往最频繁的领域,呈现中立偏正向的对华态度,研究者对中国问题的阐释和观察中国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㊂关键词:欧洲智库;中国观;涉华研究;对华关系;综合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 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65(2021)01-0111-09引用格式:赵恒煜.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J ].情报杂志,2021,40(1):111-119,131.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21.01.016A Research of European Think Tank 's Perspectives on China :Synthe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Three European Think TanksZhao Hengyu(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35)Abstract :[Purpose /Significance ]European think tank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think tank system ,second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number of institutions ,professional categories and index evaluation.These think tan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European and global public opinion ,promoting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attern.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European think tanks (Chatham House ,Institut français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and Bruegel )to analyze their Chinese re⁃search reports.[Method /Process ]By using bibliometrics and qualitative text analysis as the main method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analy⁃sis path of think tank ’s Perspectives on China ,refines and compares their main perspectives ,attitudes and key ideas.[Result /Conclu⁃sion ]This study finds that European think tanks are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their research power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thei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most frequent areas of interest exchanges with China ,showing a neutral an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China.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China 's problems in their research are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 :European think tank ;perspectives on China ;China studie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synthetic comparative analysis0 引 言欧洲是全球一支特殊的㊁超国家与国家间方式并存的经济政治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和经济体,其在人口㊁人均GDP ㊁经贸总量㊁金融水准㊁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占据着领先地位,是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对发展中国家最为开放的市场㊂近年来,美国不断推进单边主义㊁保护主义,世界秩序面临重塑㊁多边主义逐渐陷入危机,使得全球性发展和安全形势日益严峻㊂伴随这一变化,中欧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超越了过去维持双边关系平稳健康的传统意义,增加了应对经济下行周期㊁提振世界复第40卷 第1期2021年1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40 No.1Jan. 2021苏信心㊁坚持多边主义道路㊁加速全球治理革新㊁协商合作解决国际安全重要议题等新的内涵㊂在中欧关系中,智库发挥着重要作用㊂当今世界,智库依托其在政府决策链中的特殊权力地位,深刻地参与到国家知识生产活动中,是国家软实力交锋的关键领域㊂作为国家智力资源集中汇聚的思想阵地,有学者将智库作为立法㊁行政㊁司法㊁媒体之外的 第五种权力”㊂欧洲智库数量众多,既有服务于整个欧盟共同体的超国家智库,也有服务于不同国家政府的国家智库㊂据2019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统计,欧洲智库占全球智库26.9%,在前十位智库中,欧洲智库占据四席[1]㊂近年来,欧洲智库积极应对英国脱欧㊁难民危机㊁欧债危机㊁民粹主义等问题,在国际贸易㊁科技㊁能源㊁环境与可持续㊁军事安全等议题中不断发挥话语权优势,是影响 一带一路”合作㊁建设新型中欧关系㊁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㊂他们的思想驱动着欧洲各国的对华战略,促成政府对华内政外交的具体举措,参与并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引导民众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问题的认识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与中美关系当前重点解决 怎么做”的问题不同,中欧之间更多的是亟待解决 怎么看”的问题,尤其是欧洲如何判断和认知快速发展的中国对欧洲产生的影响[2]㊂由于中欧两国决策研究的思想界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 知识赤字”[3],制约了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利用情报学分析手段对欧洲智库中国研究成果开展综合分析就显得正当其时㊂探索一种可长期跟踪欧洲智库中国研究动向的方法路径,有助于及时掌握其对华研究领域㊁议题㊁群体,提炼其观点和态度,提升战略预判有效性㊁针对性,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有助于获取欧洲智库思考中国的方式,增进战略互信;有助于从欧洲智库的视角反思中国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他们所提出的 中国方案”㊂1 研究现状当前关于智库中国观研究的成果集中于智库中国观的挖掘与呈现㊁生产机制分析㊁政治经济影响因素等方面㊂首先,智库中国观的挖掘与呈现是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采用文献计量㊁内容分析㊁主题分析㊁话语分析等文本方法对具体的智库研究文献展开情报分析,如荣婷㊁于倩倩通过内容分析法考察了布鲁金斯学会涉南海议题的中国观生产特征和传播方式[4];Nejad)对美国智库自1999-2019年的中国政策辩论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将焦点集中于美国智库对 中国崩溃” 中国威胁”和 中国威胁论”等概念的看法上[5]㊂Mahe⁃sar,Bin&Rogers基于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视角,通过一手资料搜集和访谈法考察了巴基斯坦智囊团的中国研究[6]㊂Akçay&Tang(2020)基于土耳其媒体和智库的文献数据,对土耳其的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看法进行了实证分析[7]㊂欧洲智库的中国观研究也有若干代表性成果,如潘忠岐按照专业智库㊁大学智库两种类型的划分方式,基于课题㊁项目成果对欧洲智库对华研究主题进行了梳理[8];李洪峰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归纳概括了该机构对华研究的主要议题㊁角度㊁核心观点[9];于芳选取了2005-2018年百余所德国智库中国研究的简报㊁专栏投稿㊁评论文章㊁期刊㊁文章㊁专著以及在电视㊁广播㊁互联网上发表的内容等作为研究样本,采取文本分析法对其中的态度和观点进行分析,综合得到德国智库关于中国崛起㊁中国国际角色的主要结论[10]㊂其次,一些学者研究了智库中国观如何被生产出来并影响本国政府对华决策,不过,大多聚焦于美国智库㊂在生产机制上,贾敏以三代 知华派”学者群体的历时性变迁考察了美国智库中国观的演进路径[11],明确了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团队在智库中国观生产建构上的关键性地位,同时还分析了 中国观”波动背后的政治与传播逻辑[12]㊂在智库中国观对政府的影响上, Nye指出,议程设置与影响他者偏好是智库的优势所在[13];Tim探讨了在南海海上政治㊁中国公司海外投资和中国涉嫌 干涉”别国内政等问题上的政策辩论与英国智库对华产出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优先级高于经济问题[14]㊂沈进建归纳了11种智库影响政府决策的路径,具体包括总统建议㊁文章图书㊁陈述㊁会议㊁旋转门㊁议案㊁约谈㊁培训㊁采访㊁网络㊁人脉关系[15]㊂在智库中国观以何种方式进行扩散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公众认知方面,有不少学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给出了解答㊂Abelson详细论述了智库与媒体之间的协作关系[16]㊂葛红亮㊁庞伟在研究中发现美国智库利用其话语权引导国际舆论走向,致使中国面临 国大声弱”㊁形象受损的状况[17]㊂笔者则在一项关于政府智库成果的社会化传播研究中发现,媒体在对别国遵守的报道中为展示其客观性㊁权威性,常常会引述其智库专家观点,或直接聘请智库专家 发声”,同时,智库的专家观点也可以借媒体向社会扩散㊂因此,智库对于媒体传播内容具有显著的 放大”效应[18]㊂由于各国智库的中国观既是国家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体现,也是该国对华政策的表征,同时还会影响并塑造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总体看法[19],因此,总结国外智库的中国观既是了解 镜中我”的突破口,也是开展对外传播㊁公共外交的基础,同时还能为我国对外决㊃2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40卷策提供更多的情报支持,因而显出重大意义㊂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当前学界对于欧洲智库中国观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㊂一是因应中国崛起和中美冲突不断的国际态势,学界更为关注美国智库的中国观研究,相对忽视了对欧洲智库的研究,关于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文献情报分析力量薄弱,成果较少㊂事实上,由于近年来特朗普政府不断强调 美国优先”㊁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导致其与秉持多边主义的欧洲国家在安全㊁经贸和国际治理等方面产生较大分歧㊂加大对于欧洲国家智库中国观的文献情报分析,可以为加深中欧共识㊁促进欧盟的对华合作以及妥善处理中美欧三边关系提供决策参考㊂二是目前对于智库文献情报资料中的观点分析缺乏成熟方法论指导,尚未建立起一套跨学科方法的文本分析框架和操作路径,导致在分析框架的构建㊁资料的搜集处理过程㊁结果的呈现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难以通过相对客观的统计分析可视化予以呈现㊂三是当前研究以单一智库个案分析为主,缺乏跨地域㊁跨机构间的横向对比分析,因而无从掌握不同国家㊁地区和机构关于中国认识的异同点,尚未发掘出不同机构的中国观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其背后的主观动机㊁客观因素㊂因此,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宏观分析㊁专题解读和个案研究的优缺点,尝试建立一个以相对成熟方法论为基础㊁融合量化与质性分析之长㊁可以进行跨机构横向对比的综合研究方法,实现对欧洲智库涉华研究更为深入的探索㊂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框架构建 中国观”的概念产生于国际中国学研究,为国际关系学㊁史学㊁传播学㊁文学㊁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所使用,主要指关于中国的总体看法㊁认识㊁观点㊁感受㊁认知㊁形象㊁态度等㊂从本义上看,中国观由 中国”和 观”两个部分组成㊂在‘说文“中,观即 谛视也”,‘广雅㊃释话一“里也提到: 观,视也㊂”两者均表达了一种观看意义㊂在现代汉语中,观有3种解释:第一种是 看㊁察看:观看”,第二种是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第三种是 对事物的看法㊁认识:观点”㊂当代中国观研究学者对中国观的字面意义做了更深入的解析㊂杨玉圣认为 观”就是 看法”,是审视的 特殊视角”,看清对方 是一种专门学问,是社会科学各种学科综合运用的产物,如有可能还应加上直接观察的印象”,因此,必须是科学的(即辩证的)㊁历史的㊁兼容的㊁真实的”,其内容涵盖一定时期内的 商业㊁传教㊁文化㊁外交㊁传播和旅游者等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的观察”[20]㊂郑良旭(2011)认为 观”是 认知”㊁是 看法”㊁是 特殊视角”,来源于直观观察以及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综合运用,中国观涵盖了一段时期以内对一个国家各个层面的认识,这种 观”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它不是一套完整的理论,而是趋向[21]㊂此外, 观”也可以指向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㊂在国际关系中, 观念”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 国际体系结构是观念分配的结果”[22],国家行为体通过互动形成共有观念,从而使国家身份㊁国家利益㊁国家认同得以建构,产生了社会性的共有观念结构,型塑出国际规范㊁制度等国际体系文化,因此,建构主义尤为强调对 观念”的研究㊂综上而言,欧洲智库的中国观是指欧洲各国智库通过观察㊁思考以及调查研究活动形成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或关于中国的观点和观念㊂由此出发,可以初步建立得到中国观四个基本分析层次,即 观者”层次㊁ 视角”层次㊁ 感知”层次和 观念”层次,每个层次对应的分析内容如图1所示㊂图1 欧洲智库中国观的分析层次 2.2 主要研究问题 从欧洲智库中国观的基本层次出发,本文重点解决4个主要问题㊂问题一:欧洲智库对中国问题研究的总体产出水平㊁主要研究者及学术共同体的构成情况如何?问题二:欧洲智库在研究成果中采用了怎样的领域和议题框架对中国进行研究?问题三:欧洲智库对中国所持的基本态度如何?怎样评价本国与中国的国家关系?问题四:欧洲智库关于中国问题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形成了哪些对中国的共有观念,又在哪些方面存在认知差异? 2.3 研究对象与样本 本文基于综合实力㊁区域代表性㊁中国问题研究的总体产出能力3个要素,参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简称TTCSP)发布的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排名,选取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㊁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比利时布鲁㊃311㊃ 第1期 赵恒煜: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盖尔研究所3个代表性智库机构作为研究对象㊂其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称查塔姆研究所)成立于1920年,是英国规模最大㊁世界最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之一,拥有庞大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在英国和世界国际关系学界拥有崇高威望[23]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创办于1979年,是法国规模最大的独立智库,被誉为 法国第一智库” 欧洲十大智库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顶级智库当中唯一一家法国智库[24]㊂布鲁盖尔研究所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欧盟超国家智库,以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眼光和 泛欧洲路径”团结了整个欧洲的专家学者㊁媒体平台和合作会员,实现了超高速的发展㊂在样本选择上,智库成果文本是挖掘智库中国观的重要媒介载体㊂本文利用网络爬虫和智能化采集工具从三所欧洲智库的成果数据库中获取涉华研究的公开研究报告(Topics=China/Chinese),细分类别包括Report(专题报告)㊁Policy Brief(政策简报)㊁Working Paper(工作报告)3种形式,时间跨度为各机构成果数据库中现存最早的一篇研究报告至2018年12月31日止,以此作为研究的最终样本㊂对样本的非介入式研究方法可以避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而在研究过程中影响或改变研究对象及研究情境㊂需要指出的是,与学术论文㊁媒体评论㊁博客文章㊁音视频数据㊁学术会议㊁专利㊁书籍㊁政策内参等其他智库成果体裁相比,研究报告篇幅长度适中,论据展示充分㊁论述完整度高,体例结构严谨,包含了摘要㊁背景㊁方法㊁分析㊁结论㊁建议等基础架构,易于把握涉华研究的全貌,且易于获取,便于开展全样本分析㊂本文研究对象及样本采集情况见表1㊂表1 本文研究对象及样本采集情况 智库名称TTSCP全球(欧洲)智库排名中国社科院全球智库评价排名成立时间所在地样本量样本发表的起止时间英国皇家国际关系事务研究所2018年:7(3)2017年:6(3)2016年:2(1)2018年:72015年:41920伦敦692009.06.01-2018.12.31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2018年:2(1)2017年:2(1)2016年:3(2)2018年:22015年:-1979巴黎652002.05.14-2018.12.31布鲁盖尔研究所2018年:4(2)2017年:4(2)2016年:6(3)2018年:42015年:22005布鲁塞尔332008.01.14-2018.12.31 在资料处理上,采用量化的文献计量结合质性文本分析进行㊂a.对各智库研究成果总量的年度变化情况㊁高频作者㊁学者共现网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㊂b.统计测量各个智库研究成果的研究领域㊁总体对华倾向(积极正面㊁消极负面㊁中立)和对华态度(合作关系㊁竞争关系㊁合作-竞争关系㊁未提及)㊂c.利用质性文本分析法,逐篇归纳研究报告中的核心观点,通过扎根编码的方式,提炼欧洲智库的中国观框架㊂3 研究发现 3.1 研究成果和研究者 成果总量上,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以69篇位列第一,其公开中国研究报告样本起始时间为2009年,是三所智库中最晚的,但势头迅猛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发布中国研究报告65篇,起始时间为2002年,经历了先上升㊁后波动,最后平稳的发展态势㊂布鲁盖尔研究所作为一家具有世界影响力㊁专注经济学研究的欧洲独立智库,中国研究的公开研究报告发布较晚,首发于2007年,与其他智库相比数量较少,只有33篇,但是每篇研究报告都详实严谨,富有见地,展现了其独具特色的经济专业优势㊂图2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报告数量分布情况㊃4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40卷从研究团队力量上看,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国研究的作者数量为93人;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为59人;布鲁盖尔研究所为50人㊂从发文量超过5篇的高频作者看,虽然三所智库人数相同,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人均发文量略微占优㊂在此基础上,借助Citespace 对署名作者共现关系图谱的生成,有助于更进一步地考察三所智库的学者研究团队的关系网络,确认哪些处于中心节点的研究者是真正将其他学者凝聚在一起的领军人物(见图3)㊂从研究团队看,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研究学者具有一定规模,核心学者有Kerry Brown ㊁Tim Summers ㊁Paola Subacchi ㊁Helena Huang ㊁Zhu Li⁃jiang ㊁Sonya Sceats ,华人学者仅14人,占15%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中国研究学者规模较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小,核心学者有Alice Ekman ㊁John Seaman ㊁François Nicolas ,其中有11位华人学者,占18.6%㊂布鲁盖尔研究所的中国研究专家学者的规模最小,但是学者间关系密切,以多人协作形式完成成果,核心学者有Xu Jianwei ㊁Alicia García -Herrero ㊁Jean Pisani -Ferry ㊁Reinhilde Veugelers ,华人学者有11人,占18.6%㊂三所智库中均有华人学者,虽高影响力学者(如布鲁盖尔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徐建炜)不多,但丰富了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多元视角与立场,有助于提供更多中国学者的思维㊁态度和观点㊂(a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b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c )布鲁盖尔研究所图3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作者共现分析图谱分析发现,三所欧洲智库的涉华研究的力量逐渐增强,对中国的研究也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参与到欧洲涉华研究中去,丰富了欧洲智库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解程度㊂多元化的智库专家来源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相对客观的研究立场与观点,同时,以 旋转门”机制为主的核心专家协作网络,为成果的权威性㊁科学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㊂ 3.2 研究领域和议题 透过研究议题结构,可以更深层次地剖析出这些智库最为聚焦于哪些中国具体问题的研究㊂利用Nvivo 对智库研究报告的主题㊁领域实施节点编码,可以得到三所欧洲智库中国观的认知框架情况㊂共涵盖8个领域的38个议题,见图4㊁图5㊂图4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领域分布(a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㊃511㊃ 第1期 赵恒煜:欧洲智库的 中国观”研究(b)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c)布鲁盖尔研究所图5 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的议题框架整体上,三所智库最为关注的是中国经济,这源于中国经济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高速增长㊁经济贡献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㊁拥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强劲消费能力和出口能力,以及日益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金融㊁货币㊁投资行为㊂评估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寻求与中国经贸往来的具体对策成为了欧洲智库研究的重中之重㊂其次是国际政治领域㊂如今,中国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影响力,开始重塑既有的国际秩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新力量㊂如何与一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新兴大国建立新的国家关系㊁评估中国的每一项外交政策成为智库界热衷于探讨的第二大核心问题㊂第三个是能源与环境㊂能源是国民生存和国家发展之基㊂近年来,欧洲智库注意到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渐激进的海外能源战略,指出了中国在高速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大气污染㊁水污染和自然资源问题㊂这些问题在全球具有很强的国家关联性,尤其在碳排放问题上,欧洲国家也是其中的利益相关者㊂第四个是国内政治㊂主要围绕中国国家领导人和领导集体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㊁中国所提出的 一国两制”实践等体制机制创新进行研究,为的是深入了解中国执政者的思维方式和执政风格,以便在国际事务的决策咨询上能够实现换位思考,使不同国家行为体的价值观念达成相对一致性的理解,提出更为有的放矢的建议㊂在其他领域中,略有涉及但关注较少的是科技㊁社会和法律,这些领域的研究并未纳入智库所认为的㊁能对国家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方面,因此无论是投入的资源还是成果产出的数量都远远不及政治㊁经济㊁能源那样多㊂军事领域比较特殊,由于军队情报往往不轻易对外公开,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很高,且所涉及的问题极度敏感,因此各国政府更倾向于交给专业的军事研究机构,除非政府有特殊研究需求,否则很少会委托给第三方的民间智库负责㊂最后,文化领域并未涉及,被欧洲智库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与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资源㊁大力推进文化 走出去” 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文化国情形成强烈反差㊂ 3.3 对华态度和关系判断 通过对研究报告样本内容按 积极正面” 消极负面”和 客观中立”三种对华态度类型做量化编码,并对三种态度分别赋值为1㊁-1和0,可以得到三所智库对华态度的量化均值(M 值)情况㊂绝大多数研究报告对华态度呈客观中立,体现出智库作为国家思想高地所自我标榜的科学性㊁严谨性㊁独立性和客观性特征㊂分析发现,各个智库均采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和学术思维去开展关于中国的认识活动,其中国观的提出是基于学术理论和实证经验材料基础之上的充分论证㊂在持有对华态度的研究报告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布鲁盖尔研究所的对华态度偏向积极正面,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则轻微偏负面,见表2㊂表2 欧洲智库研究报告中对华态度的总体情况智库名称积极正面消极负面客观中立计数占比(%)计数占比(%)计数占比(%)态度均值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1521.74811.594666.670.1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812.311015.384772.31-0.03布鲁盖尔研究所721.21618.182060.610.03合计3017.962414.3711367.67 在对华关系判断的资料处理方法中,参照国际政治研究关于国家关系内容分析编码的普遍做法,可以将对华关系分解为3种类型,即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竞争关系”,通过测量样本中每种类型出现频度来获得三所智库对华关系感知情况㊂如图6可知,有接近半数的研究成果并未呈现明确的对华态度,其中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国情的研究,例㊃6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40卷。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作者:朱鑫汝唐果媛吕青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和专家观点,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
[方法/过程]本文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组织举办的“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和圆桌论坛的专家观点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其中重要的观点从时代责任、使命担当、实践路径3个层面进行总结、提炼和推荐。
[结果/结论]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包括: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关键问题,促进科技创新;传播中国声音,促进国际形象;智力服务支撑,提升决策质量;支撑社会治理,促进文明进步。
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使命需要做到五点创新,即智库国际化发展创新、智库理论方法创新、智库运行机制创新、智库治理能力创新以及智库信息化建设创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实践路径则包括:制定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立足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研究;构建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推动智库国际化与全球合作;实施智库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以及创新运行机制与优化结构治理。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建设《智库理论与实践》决策支持分类号:C93DOI: 10.19318/ki.issn.2096-1634.2024.02.111 引言“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自2015年始,作为《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的重要学术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
本次第九届研讨会不仅是智库领域内的学术交流盛会,更致力于推动智库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满足高质量决策的需求,并促进智库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及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2023 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智库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智库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中美财务报告对比分析(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情况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披露内容、会计准则等方面对中美财务报告进行对比分析。
一、编制原则1. 美国美国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以公允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基础。
公允性要求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性要求财务报告不隐瞒、不歪曲事实;完整性要求财务报告披露所有相关信息。
2. 中国中国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以真实性、公允性和可比性为基础。
真实性要求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允性要求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真实、合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比性要求财务报告在不同企业、不同时间之间具有可比性。
二、披露内容1. 美国美国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较为详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2)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4)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股东权益变动情况。
(5)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包括行业分析、经营分析、财务分析等。
2. 中国中国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与美国相似,但存在以下差异:(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2)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3)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5)附注: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等。
三、会计准则1. 美国美国财务报告主要遵循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即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
US GAAP强调公允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企业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
中美智库研究报告
中美智库研究报告
中美智库研究报告是指由中美两国的智库机构共同合作进行的研究项目所产生的报告。
智库是由一群专家学者组成的独立研究机构,致力于政策咨询和研究工作,其研究报告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中美智库研究报告涵盖了诸多领域和问题,如经济发展、国际关系、政治制度、环境保护、文化交流等。
这些报告旨在通过对中美关系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两国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促进中美两国的相互理解、合作与发展。
中美智库研究报告通常由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调研、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等工作,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等方法来阐释中美关系的特点和变化,并探讨各种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政策建议。
这些报告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中美两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供了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美两国的国情、制度和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中美智库研究报告可能存在一定的立场偏重或角度有限的问题,读者在阅读和使用中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思考。
打造“智库的智库”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专访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
打造“智库的智库”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专访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唐果媛;周楠【摘要】智库评价是智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智库提升自身水平,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服务。
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是今年4月刚成立的专门开展智库研究与评价的学术机构,《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就其成立的背景、特点、运作机制、研究重点及研究成果等问题对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进行了访问,以期为我国智库评价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期刊名称】《智库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01)004【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研究中心;邱均平;学术机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研究成果;信息管理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科学研究;中国大学评价【作者】唐果媛;周楠【作者单位】《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73编者按:智库评价是智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智库提升自身水平,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服务。
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是今年4月刚成立的专门开展智库研究与评价的学术机构,《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就其成立的背景、特点、运作机制、研究重点及研究成果等问题对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进行了访问,以期为我国智库评价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访谈专家简介】邱均平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图书情报知识》杂志副主编。
主要从事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和评价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科学评价与大学评价、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等方面有精深研究,主持或参与过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出版了《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等著作,对我国情报学研究和教育做出很大贡献。
问: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是今年4月刚成立的,其成立的背景、动机和发展目标是什么?答: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是武汉大学新成立的研究和评价机构,是为了响应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及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求成立的,专门开展智库研究与评价的学术机构。
欧美智库比较及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启示
欧美智库比较及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启示许共城内容提要:智库在现代社会影响巨大,而中国正处于智库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借鉴西方智库的发展经验。
文章梳理了以英、法、德三国为代表的欧洲智库及美国智库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了欧美智库的特点,并从中得出启示,即要大力推进民间智库建设,理顺智库与政府的正确关系;要加强智库专业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要努力构建智库市场化运作体制,应对市场变化;要创造智库好产品,积极宣传推广。
关键词:智库欧洲智库美国智库中国智库智库即智囊机构、智囊团,也称/思想库0,或称咨询公司、顾问公司等,主要是指由各方面专家、研究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研究咨询机构,这样的机构主要是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方面问题时出谋划策,以提供最佳理论、策略和方案。
智库在现代社会对政府的决策和企业战略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0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家中,智库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于西方媒体的舆论认为,智库实际上是继新闻、立法、政府后的/第四部门0。
西方的智库发展较早,有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和行业规范。
在欧洲,智库的发展起步较早,而美国后来居上,欧美的咨询业成果斐然,声名显赫,值得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
中国智库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¹,更应注重对发达国家智库进行研究,吸取其经验,借鉴其方法,加快中国智库走向国际的步伐,赶超世界先进智库的发展水平,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的智库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就欧美智库的发展状况作一些分析比较,望能对中国智库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欧洲智库的发展概况英国是老牌的工业强国,英国的智库几乎是与工业革命同时起步的,英国被认为是欧洲智库的创始国,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英国的智库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规模较大、行业发展较成熟的体系。
英国的智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工程咨询的智库,它们起步很早,因适应早期工程发展的需要而迅速发展;第二类是技术服务咨询方面的智库,主要以提供新技术、新知识为业务方向,服务项目包括设计新产品、对产品进行技术评定、对企业进行新技术改造、培训新作者简介:许共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从中美智库的比较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度, 法律地位 明确。我国的智库虽然与政府机关联系 密切 , 甚至本身就是政府机关 , 但是其运行管理体制 机制是不健全的。由于智库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 , 不
同类型的智库按照各 自的隶 属关 系和运行机制开展 工作。官方智库按照行政模式运作 , 研究成果质量高 低 很 大程度 上 并不 能决 定研 究 者 的职 业发 展 空 间 , 行 政化的管理模式影响着研究人员 的积极性 。 在高校等 事业单位这类半官方的智库 中, 政策研究成果在研究 人员职称晋升中的影响有限 , 激励机制不完善 , 压制 了研究人员从事政策研究 、 政策咨询的积极性。人才 交流机制还有待完善 , 特别是很多官方智库和半官方 智 库 的研 究人 员 , 不 愿 意在 智 库 坐 冷 板 凳 , 到政 府 其 他部门任职的情况很多, 但政府部 门人才返 回智库 的 相 对较 少 。 ( 五) 中美智库的资金保障制度不同 中国官方智库的资金完全来 自于政府 , 而半官方 也主要来源于政府 , 民间智库 由于发展不完善 , 客户 资源少 , 政府没有财政支持 , 生存难以为继。 美 国国家的财税 与法律支持是智库健康发展 的 重要保障。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对美国智库产业 的发展 有重要推动作用 , 如: 美 国政府专 门设立了国家科学 基金会 , 每年有十几亿美元的资金专 门用于资助各种 智库 ; 政府对智库还有税收方 面的扶持 , 智 库享有免 征所得税和财产税 , 公 司和个人对智库的捐赠可从应 纳的税额中扣除。 为智库发挥作用提供法律保障是美 国扶持智库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在美 国, 咨询是政 府决策过程中的法定程序 , 政府项 目的运作与论证等 各个 阶段都必须要有不同的咨询报告为参考 , 这为智
这 一指标 甚 至不 及 非洲小 国加纳 。 2 0 1 4年 1 月2 2日,
中国三类智库发展的困境
中国三类智库发展的困境作者:王辉耀来源:《留学生·上旬刊》2015年第09期根据媒体对中国各类智库数量的估计,中国目前已有两千多家智库。
虽然这一数据表示中国智库在数量上已超过美国,但中美两国智库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影响力远非可以同日而语的。
政府决策的失误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智库影响力的强弱。
有文章表明,“中国的决策失误率达到30%,而西方发达国家却只有5%左右。
”这也许显示出中国智库在影响政府决策方面的低效,同时这也进一步削弱了中国智库的公信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2012、2013年度的《全球智库报告》认为,中国大陆真正称得上智库的仅有400多家。
而在全球智库百强中,中国仅有6家,排名最靠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排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2年取得的第17位的排名。
中国智库在国际上的排名和实力与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严重地不对称。
按中国目前的实力来看,中国智库在全球智库百强中至少应占据20席,而前十名中也至少应该有2席。
虽然这些数据和排名未必准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发展出与中国国家实力相匹配的智库力量,中国智库尚需努力。
中国智库的发展还远不成熟,各类型智库都面临着各自发展的困境,具体来说,就是官办智库“大而不强”,高校智库“曲高和寡”,民营智库“弱而无力”。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却是中国智库在民间性、独立性、国际化三个方面的不足。
中国智库在这三个方面与世界知名智库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民营性缺失目前,中国大部分智库都属于官办智库和大学附属型智库,民间和民营性智库的数量较少,且缺乏必要的发展环境。
这阻碍了中国民营性智库的发展,不利于民众的意见建议的及时上达,难以保证政府决策的全面性。
而官办智库和大学附属型智库的身份特点,决定了它在民营性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首先,这两类智库的研究经费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政府;其次,智库研究人员的收入和职称评定都是由政府决定的。
经济与人事关系上的依附关系,决定了这两类智库的研究,难以摆脱政府的影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大多数情况下会异化为政府政策的传声筒或政策合理性的证明者。
中美智库比较:差距?差异?
中美智库比较:差距?差异?作者:王文来源:《对外传播》2014年第11期2014年10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习近平强调,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最高层至少是第五次公开强调智库建设,也是第一次从“国际影响力”的角度阐述智库建设的重点性。
在本专栏刊发的文章中,笔者曾论及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对智库的重要性,本文拟从国际亲历的角度比较一下中美智库的差距与差异。
走访美国智库街数十次的三大印象位于华盛顿西北部、距离白宫仅三四公里的麻省大道(Massachusetts Avenue)堪称是“智库街”。
从杜邦转盘往南、顺着大道的几百米距离,基本没有八层以上的建筑,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坐落着几乎所有能够孕育美国经济、安全和外交政策的智库。
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传统基金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数家有数十、近百年历史的大智库。
随便走进智库街的某家餐馆、咖啡厅都有可能遇到某位著名智库学者。
笔者去过这条街道数十次,偶遇过的人物包括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李成等,甚至还有许多欧洲、亚洲的著名学者。
可以想像,那些常年在这边工作的智库人员,相互之间的见面与接触是多么高频率,而高质量的思想火花也很容易在频繁交往中产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了主张对华强硬的“蓝军”,最初就起源于常在“智库街”某酒店聚会的八九个智库圈人士。
相比之下,中国智库人员的交流多限于正式研讨会,远没有美国那么频繁和轻松。
另一点深刻印象是美国智库与政府的亲密关系。
有次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拜访某学者,遇到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的演讲,虽然当时也去了许多媒体和听众,但该智库与安全研究无关的大多数雇员仍照常工作,没有因为来了美国第五号人物就忙得不可开交,或戒备森严。
内部人员说,美国高官来这些大智库演讲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足以大惊小怪。
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下的智库核心能力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下的智库核心能力建设作者:唐果媛刘金亚吕青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意义]本文分析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一线专家学者的观点,分享智库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进展,以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过程]本文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组织举办的“第七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专家报告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其中重要的共性与个性观点进行总结、提炼与推荐。
[结果/结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要义主要为把握历史新方位、解决现实新问题和提出决策新方案;核心能力主要为慎思能力、善用能力、善谋能力和善谏能力。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问题的纾解之道则为知远、精微、变通和创新。
关键词:智库能力智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智库理论与实践》分类号:C93DOI: 10.19318/ki.issn.2096-1634.2023.06.081 前言“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是《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在创刊第一年,即2016年打造的一个智库服务品牌,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7届研修班,每届平均参加人数200人左右。
该研修班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是在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指导下创办而成的,为政府、智库、高校和研究机构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颇具影响力。
2023年6月28至30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承办的第七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成果丰硕。
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库、研究机构、高校和媒体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及智库工作者等200余人,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有关的思维观念、工具方法、人才建设、咨政报告等主题进行了专题学习和研讨。
在研修班中,专家们的观点异彩纷呈,提供了多元分析的视角(表1)。
为了分享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本文对这些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度梳理和分析,并以内容主题为主线,总结和提炼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智库发展问题的纾解之道。
美国官方智库关于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研究质量分析
美国官方智库关于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研究质量分析美国官方智库关于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研究质量分析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愈发激烈,其中集成电路领域成为了焦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市场,美国一直在该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政府将集成电路科技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对此进行了大力支持和投资。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种竞争关系,美国政府智库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发布了一份关于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的质量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评估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报告的内容来看,研究涵盖了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多个方面,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创新能力等。
作者通过搜集并分析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和文献,展示了对该领域相关信息的全面掌握。
在深度上,报告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分析和比较,确保了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次,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是衡量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
研究报告明确了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这些方法的选取充分考虑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既借助了定量分析的手段,又兼顾了定性分析的综合性。
此外,在采集样本时,报告所涵盖的数据来源也相对全面,既包括了公开的官方数据,也包括了行业内专家的意见。
第三,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是评估报告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报告通过对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质性的结论。
例如,报告发现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导致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在创新能力和市场规模方面仍然具备优势。
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反映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现状,为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总的来说,美国官方智库关于中美集成电路科技竞争的研究报告质量较高,其深度和广度相对充分,研究方法科学可行,结论客观可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报告是基于特定时间段的研究,未来的集成电路科技竞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中美三份智库评价报告的比较分析
中美三份智库评价报告的比较分析唐果媛【期刊名称】《智库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01)002【摘要】Purpose/signiifcance]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think tank evaluation on the function, strategies and limitation of think tank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policies through analyzing think tank evaluation reports. It also analyzes the method system of the think tank evaluation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s, improve decision-making approaches of think tank services and gather the consensus of think tank development.[Method/process]We investigated and surveyed domestic and foreign think tank evaluation reports to summarize the general process of the think tank evaluation, includ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evaluation subject as well as object and evaluation results. W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ree think tank evaluation reports from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se fouraspects.[Result/conclusion]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hree think tank evaluation reports. They construct differ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and make evaluation lists with differences. Chinese think tanks should avoid emphasizing these ranking lists too much and learn from successful think tanks at home and abroad to ifnd out an appropriate way ofdeveloping Chinese think tanks.%[目的/意义]通过智库评价报告,探索智库评价对智库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策略及局限性,分析智库评价的方法体系,引导智库发展,提升智库服务决策的途径,凝聚智库发展共识。
中美顶尖智库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中美顶尖智库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杨思洛;冯雅
【期刊名称】《评价与管理》
【年(卷),期】2016(14)2
【摘要】目前我国智库发展进入一个高潮,但智库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美国智库建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因此有必要分析中美国智库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为中国智库建设提供经验.顶尖智库代表了一国智库发展的最高水平,本文根据《2015年全球智库报告》和《2015年中国智库报告》,选取中美两国48家顶尖智库,通过对智库的类型、运行模式、研究领域、服务方式和网络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智库发展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智库建设的四点启示,认为中国智库应该从优化智库发展结构、改善智库运行模式、改革智库研究领域和加强智库宣传等方面进行发展完善.
【总页数】8页(P10-17)
【作者】杨思洛;冯雅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湘潭 4111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1
【相关文献】
1.中美顶尖智库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J], 杨思洛;冯雅;韩雷;
2.中美顶尖智库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J], 杨思洛;冯雅;韩雷
3.中美智库发展比较分析 [J], 黄生龙
4.中美智库评价体系的比较及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启示——以TTCSP和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的智库评价体系为例 [J], 张宁
5.完善我国智库科研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思考——基于中美智库比较分析 [J], 卢江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评价智库的优劣(上)
如何评价智库的优劣(上)
王文
【期刊名称】《对外传播》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目前,中国智库评价"已经形成多家竞争的新格局",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负责人詹姆斯·麦甘博士在2007年推出年度《全球智库报告》之后,我国一些智库也在近两年相继发布了智库排名报告。
可以说,麦甘版智库排名为中国打开了一扇观察全球智库的"窗户",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王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1
【相关文献】
1.打造“智库的智库”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专访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 [J], 唐果媛;周楠
2.打造“智库的智库”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专访武汉大学世界一流智库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 [J], 唐果媛;周楠;
3.如何评价智库的优劣(上) [J], 王文;
4.切莫让评价体系阻碍智库发展——如何评价智库优劣(下) [J], 王文;
5.中美智库评价体系的比较及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启示——以TTCSP和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的智库评价体系为例 [J], 张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虽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但 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的定量分析弥补了定性分析主 观性较大的缺陷。其中定性分析是通过调查问卷 的形式采用主观排序法,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 的基础上参考部分智库的可公开指标进行多轮专 家评议,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智库排名结果进行局 部修正,力图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主观评价与客观 指标相结合的智库影响力评价方法。
接下来,本文将从智库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评 价主客体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对三份智库报告进 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正确对待智库评价榜单提供 一定的依据。
图 1 智库评价流程 Figure 1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think tanks
2.1 评价方法
国外的智库评价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定量 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依据一些易于识别 且可计量的指标对智库活动和表现进行量化评 估,概括起来一般包括四类指标 [8]:基本资源指 标、知识生产指标、知名度指标、外部影响指标。
近半年来,国内外相继发布了三份较有影响 力的智库评价报告,分别为:2015 年 11 月 10 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全球智球智库发展情 况做出的评价与排名;2016 年 1 月 27 日由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智库研究项 目(TTCSP)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 2015》,这 是自 2006 年以来,该项目发布的第九份全球智库 研究发展报告,旨在研究全球各国智库在政府与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期提高智库的知名度、绩 效和影响力;同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以下简 称“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 中国智库报告》,该报告以分析中国智库成长与 演进机制为基础,关注中国智库的发展现状,是 自 2014 年以来,该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份中国智 库报告。
2 智库评价流程
在调研国内外智库评价报告的过程中,本文 通过分析这些报告中的评价指标,发现智库评价 不仅仅是评估智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还包括 智库自身的研究能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
等,只是不同的评价报告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智库评价的一般流程,如 图 1 所示,包含四个阶段: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评 价主客体以及评价结果。智库评价流程概括起来 即是:首先确定采用某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定性 分析、定量分析),并根据一定的评价依据搭建 评价框架进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评价 客体(专家或客观数据)对一定范围内的智库进 行评价,最后以排名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关键词:智库评价 评价体系 专家评议法 智库 分类号:C932.2 DOI: 10.19318/ki.issn.2096-1634.2016.02.13
1 前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印发后,国内各 地区、各领域智库建设受到高度重视,智库报告、智 库产品不断增多,但也存在着质量上良莠不齐的 问题。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智库,是当 前我国建设、发展和管理智库的一个重要内容。 开展智库评价一方面有利于理解智库在政策制定 中的作用、策略及局限性,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智 库评价的方法体系有助于引导智库发展,提升智 库服务决策的途径,凝聚智库发展共识,因而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何能够较为全面真实 地评估智库的影响力,是学术界正在积极探讨的 一个问题。
该体系并未仅仅将研究成果作为衡量智库影响力 的全部内容。
上海社科院的《2015 年中国智库报告》只是 对智库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其评价体系的依据 是约翰·加尔通的社会结构理论。该报告围绕智 库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 际影响力、智库的成长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 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前四个影响力是与国 际智库功能和影响的评价标准吻合的。该报告认 为决策影响力是智库的核心影响力,是智库直接 发挥作用与功能的有效途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 响力是智库影响力构成的重要方面,能间接影响决 策层;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使其发挥“第二轨道” 的独特作用;智库的成长能力体现的是智库本身的 属性、掌握的社会资源以及未来的前景 。 [13] 该指 标体系包含三级,第二级指标共有 12 项,第三级 指标共有 27 项,均为定量指标。
2015 年中国智库报告 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 智库是指对制定公共政策有影响力的专业组织。
这三份智库评价报告从不同研究视野、采用 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其问世将推动国内外的智库 建设与评价研究。可以认为,智库评价已形成多 家竞争的新格局,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结果的合 理性以及基于排名的智库分析成为评价智库排名 的关键因素。
2.2 评价体系
中国社科院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提出了 智库的社会网络结构,报告 [14] 认为智库的传播者 有制定政策者、影响政策者和利益相关者,三者 之间有密切的交流,利益相关者试图直接影响政 策制定者的决策,或者间接地通过政策影响者对 政策制定者施压,获得对自身有利的政策出台。 基于三类传播者,以及切合智库的工作流程,该 报告提出从影响力、管理力、吸引力三个层次来 构建全球智库综合评价框架。该报告将吸引力比 作“漏斗”,显示智库的外在声誉和对外界的吸 引能力;将管理力比作“孵化器”,展示智库的 内在运行能力,即智库内部的有效管理;将影响 力比作“喇叭”,展示智库的对外传播、政策作 用等能力 [15]。这三种能力相互作用,当影响力变 大时会反哺吸引力,而吸引力变大则会促使更多 的高品质人员聚集到智库,提升管理水平。该报 告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五级指标,既包括定性指 标(如研究结论独立性、明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等),也包括定量指标(如工作人员总数、人均 年研发经费等)。同时,还为各指标设置了分值 权重,其中影响力的分值权重最大,其次为吸引
定性分析是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及 专家打分的方式来评价智库的方法,相比于定量 分析,其特点是基于受访人和评议专家的主观印 象对智库做出评价 [8]。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麦甘 教授在 1995 年出版的《公共政策研究界的资金、学 者和影响力竞争》中就曾使用定性分析来评价智 库 [9],英国的 Prospect 杂志在 2001 年主办了年度 最佳智库评选活动,采用方法是定性分析法中的 专家评议法 [8]。
90
唐果媛 . 中美三份智库评价报告的比较分析 [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2):88-96.
力,分值权重最小的为管理力。相比于另外两份 评价报告,该报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得更 为细化具体,但没有交代权重分配的理论依据。
宾 大 智 库 研 究 项 目 的《 全 球 智 库 智 库 报 告 2015》报告中虽没有明确提出其评价依据,但研 究人员通过分析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现其评 价依据 [12] 是政治学宏观理论中的多元理论和精英 理论,以及微观理论中的知识运用理论。其中,多 元理论指出政策是政府权衡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 和要求的结果;精英理论指出政策是由少数有权 势的社会精英决定的;知识运用理论将知识运用 分为科学推动型、需求拉动型、扩散型和互动型 四类。该报告从资源指标、效用指标、产出指标、影 响力指标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评价体系,指标体 系只包含了两级,第二级均为定性指标,是专家 对智库进行排名参考的依据,且各指标重要性相 同,由于均为定性指标,因此指标的可操作性较弱。
目前“智库”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较多 学者和机构均对智库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三份报 告也给智库下了不同的定义(见表 1),但可发现 其揭示的智库功能是一致的,即对公共政策的制 定产生影响。中国社科院给出的智库定义强调了 智库的成果——自主的知识产品;宾大智库研究
作者简介:唐果媛(ORCID: 0000-0001-8992-0230),《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编辑,E-mail:tanggy@。
国外利用定量分析开展智库评价的学者有美国的 多尔尼 [2](1996 年,采用主流媒体对智库的引用 率指标进行智库评价)、加拿大的埃布尔森 [3(] 1999
年,利用主流媒体和政府部门引用、咨询智库的 次数来评价智库)、美国的智库专家里奇 [4](2001
年,通过智库的媒体引用和政府听证数据来评价
89
与上海社科院《2015 年中国智库报告》采用 的评价方法相似,中国社科院《全球智库评价报 告》同样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 同的是,以定量分析为主,力求突破单纯依靠主 观定性评价方法的瓶颈,以构建全面的定性加定 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相比于前两份报告仅对智库 进行主观排名的定性分析方法,该报告采用了定 性分析法中的专家评分法,通过分值对专家的主 观性作了进一步区分。在定量分析方面,报告通 过多种方式(邮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来搜集 智库的相关客观评价数据。
报告名称
机构
智库定义
全球智库评价报告 全球智库报告 2015
智库就是通过自主的知识产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的组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织。
智库是参与和分析公共政策研究,对国内国际问题进行政策导向
宾大智库研究项目
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的组织,从而使得决策者和公众对公共政 策作出明智的决定 [1]。
第 1 卷 第 2 期 2016 年 4 月
智库)、加拿大的麦克纳特 [5](2009 年,利用智 库网站的超链接来评价智库的知名度),还有学 者和机构对定量指标进行加权和赋值,如国际气 候治理中心的气候研究领域智库报告 [6]、芝加哥 大学的斯塔克教授和海达威专家 [7]。定量分析方 法评价的是智库的单项活动或某几项活动而非整 体,其客观性较强,但目前学界对这些指标能否 反映出智库的影响力并无共识。
表 2 三份智库评价报告采用的评价方法 Table 2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ree think tank
evaluation reports
报告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