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小儿腹泻 四个症状是特征(专业文档)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大便次数较平日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含不消化食物残渣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
2.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其他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高热或体温不升、抽搐、昏迷、休克等)。
3.脱水程度的分度4.脱水性质的判断(见下表)5.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判断腹泻时因肠道丢失和摄入不足可发生低钾、低钙、低镁和代谢性酸中毒,重度脱水均合并酸中毒应根据症状、体征、血生化和血气分析判断。
二、病程分类病程<2周为急性腹泻病;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病;>2月为慢性腹泻病。
三、病情分类轻型:大便次数在5~10次/日,无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重型:大便次数在10次/日以上,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大便常规及培养因致病原而异,细菌性腹泻病可获阳性结果。
3.病毒检查病毒性腹泻病用免疫酶联反应(ELISA)或PCR检测或电镜检查大便,可检查出大便轮状病毒或其他病毒。
4.血液生化检查血电解质(钠、钾、氯、钙、镁)、血气分析等。
五、鉴别诊断应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肠套叠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急性腹泻病的治疗一、一般治疗除重度脱水和严重呕吐外,一般不禁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h(不禁水)。
母乳喂养儿,继续喂养,人工喂养儿,可适当稀释奶液,已添加辅食儿,适当维持或减少品种和数量,应保证饮食卫生、新鲜、易消化、有营养。
推荐补充量及疗程:6个月以内锌元素1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0ml/d),6个月以上锌元素2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40ml/d),10~14d;疑似乳糖不耐受:进食母乳后即出现水样泻;合并脱水、酸中毒;大便pH<5.5,还原糖试验阳性++以上。
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引言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且质量变差的症状。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2.1 病史询问包括发病时间、粪便性状、伴随症状等。
2.2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腹部触诊、肛门指检等,以了解病情及可能的并发症。
2.3 粪便观察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气味、量以及是否有血便等,可帮助判断病因。
2.4 尿量观察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存在脱水。
2.5 电解质及血常规检查可通过检查电解质及血常规指标,了解病情程度及可能的并发症。
3.小儿腹泻的护理3.1 脱水防治①喂养调整遵循口服补液原则,根据年龄和脱水程度选择口服补液溶液,如葡萄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粉。
②目测法评估脱水程度观察眼窝、口腔黏膜、皮肤弹性等指标评估脱水程度。
③手法补液如果脱水严重,无法通过口服补液解决时,可采用局部手法补液,如鼻饲、胃饲等。
3.2 喂养调整①排除引起腹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炸、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等。
②补充益生菌给予适量的益生菌制剂,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3.3 休息与护理①加强维护卫生包括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洗手、消毒等措施的执行。
②保持宜温环境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儿童感冒受凉。
③病情观察对儿童的病情进行连续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4.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5.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秋天来了,天气逐渐转凉,婴幼儿秋季腹泻也进入高发期。
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工作者,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让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两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1.症状2.病程3.伴随症状(1)脱水症状:由于腹泻导致水分大量丢失,患儿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
(2)电解质紊乱:腹泻导致电解质丢失,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症状。
(3)营养不良:长期腹泻会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二、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诊断方法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病程等,以便了解患儿的病情。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观察有无脱水症状、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1)大便常规:检查大便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成分,以判断腹泻的原因。
(2)血常规:了解患儿有无感染、贫血等情况。
(3)电解质测定:了解患儿电解质是否正常。
4.辅助检查如B超、心电图等,根据患儿病情需要,医生会选择性进行检查。
5.病原学检查通过大便培养、病毒检测等方法,查找腹泻的病原体。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一旦确诊,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给患儿食用变质、不干净的食物。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儿感染病毒。
3.增强患儿抵抗力,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
4.及时接种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5.注意保暖,避免患儿受凉。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大家,让我们的宝宝健康成长!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秋天一到,天气转凉,婴幼儿秋季腹泻的发病率就跟着上升。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幼儿工作者,我见的例子多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秋季腹泻,听起来好像只是拉肚子,但如果不重视,对宝宝来说可大可小。
一说到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其实家长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宝宝拉肚子特别频繁。
婴儿腹泻主要症状
婴儿腹泻主要症状婴儿腹泻(也称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可分二型。
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型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一般而言,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加、大便颜色变成绿色、气酸臭。
⒈轻度(单纯性消化不良):每天大便5-6次,多至10余次,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⒉重度(中毒性消化不良):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食欲差,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宝宝腹泻怎么办1、腹泻时,48小时内开始补充益生菌,并同时服用具有吸附作用的止泻剂思密达,可以缩短病程。
2、如果腹泻次数很多,甚至还有呕吐,应及时补充因呕吐、腹泻而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也就是说要及时使用口服补液盐。
低渗型ORSⅢ,是比较好的选择。
补液时建议用勺或者针管喂药器少量多次喂服。
每1-2分钟喂5ml,每小时150~300ml。
3~4小时内快速纠正脱水症状。
或者保证3~4小时内服用总量在每公斤体重50~100ml左右即可。
如果买不到ORSⅢ,可以用口服补液盐II稀释后少量多次给宝宝服用。
口服补液盐Ⅱ的渗透压有点高,给儿童服用时常规需要稀释1.5倍(即1包加750ml水而不是说明书上的500ml水),才能和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推荐的低渗ORSⅢ标准一致。
3、腹泻导致宝宝肛周需要特别护理以防止感染。
每次便后用清水冲洗,洗净后用柔软干净的棉布吸干水分。
待完全干爽后再涂护臀膏。
如果臀部皮肤出现破溃,更应保持局部干爽,可利用吹风机吹干、烤灯、晒太阳的方式保证局部干燥。
皮肤破溃时切忌使用湿纸巾擦拭局部。
4、腹泻宝宝饮食上要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如鸡汤、果汁、运动饮料等,此类饮食会加重脱水症状。
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
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呈水样,伴有腹部胀气、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对于小儿腹泻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多样,具体表现因年龄、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小儿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便次数增多:小儿腹泻时,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常达到每天3次以上。
2. 大便性状改变:小儿腹泻的大便常常呈现稀烂或水样,有时带有黏液或血丝。
3. 腹部胀气:小儿腹泻时,腹部常出现胀气的感觉,患儿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的不适感。
4. 全身症状:小儿腹泻时,患儿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
二、体征检查在诊断小儿腹泻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一些体征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常见的体征检查包括:1. 腹部触诊:医生通过轻柔触诊患儿的腹部,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肠蠕动增快、肠鸣音亢进等体征。
2. 腹部B超:腹部B超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小儿的肠道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肠道梗阻、炎症等病变。
3. 骨龄测定: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患儿,可以进行骨龄测定,以排除肠道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明确小儿腹泻的病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1. 大便常规检查:通过对患儿的大便进行化验,可以了解大便中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异常物质。
2. 大便培养和毒力因子检测:对于疑似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进行大便培养,以确定病原菌类型。
同时,还可以检测细菌的毒力因子,以判断致病菌的致病性。
3. 血常规:血常规可以了解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腹泻或贫血等情况。
4. 免疫学检查:对于疑似免疫相关的腹泻,可以进行免疫学检查,如IgE水平、T细胞亚群等检测。
四、诊断标准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排除器质性病变:首先需要排除小儿腹泻的器质性病变,如肠道感染、消化道出血、肠道肿瘤等。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与分期、分型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与分期、分型1.根据临床表现分类(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主要是胃肠症状,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每天约10次以下,量不多,稀水或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无明显全身症状,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
(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大便每日10余次或数十次,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及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①脱水性质: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脱水的同时亦伴有电解质的损失,根据水与电解质丢失比例的不同,可分为3种性质不同的脱水。
详见下表所示:②脱水程度:即累积的体液损失,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估计。
一般将脱水分为3度。
详见下表所示:2)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酮体形成增多;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潴留。
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的症状不明显,呼吸稍快,不易早期诊断。
中度酸中毒出现呼吸深快、心率加快、口唇樱红、厌食、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度酸中毒时心率变慢,呼吸深快其节律不齐,嗜睡,昏睡,昏迷,由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输出量减少,可发生低血压和心衰。
3)低钾血症。
吐、泻丢失;摄入不足,肾脏保钾功能差;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当血钾<3.5mmol/L时,临床出现低钾症状,称为低钾血症。
主要表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减弱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重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出现U波,以及肠麻痹,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4)低钙和低镁血症。
进食少,吸收不良;大便中丢失;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
婴儿拉肚子症状
婴儿拉肚子症状婴儿拉肚子症状篇一:新生儿拉肚子的基本症状是什么新生儿拉肚子时,爸妈要特殊留意宝宝臀部的清洁卫生,也会消失一些基本的症状,这些是需要了解的。
下面就让百分网我给大家整理一些新生儿拉肚子的学问,盼望对你有所关心!新生儿拉肚子的基本症状1、生理性稀便引起的拉肚子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排便次数会较多,每天可以排便7—8次,甚至10—12次,而且便便都会比较稀。
假如宝宝精神好,吃奶量也大,体重增长正常,爸妈就不用担忧。
2、喂养不当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
常伴有呕吐、哭闹。
3、对奶粉过敏引起的拉肚子症状:给宝宝喂食牛奶或奶粉后,宝宝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2周,便便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4、患感冒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宝宝消失感冒、咳嗽、发烧,并且消失腹泻。
5、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宝宝的便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没有脓血,这个时候应考虑是轮状病毒感染。
假如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新生儿拉肚子的缘由婴儿拉肚子也称作婴儿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可分二型。
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稍微腹胀等;重型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担心,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新生儿拉肚子的缘由可能由于胃肠炎引起的,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
胃肠炎很常见,可以由许多不同的病毒引起。
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伴侣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
也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严峻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
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特别严峻,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评估
6
腹泻的分型
我们可以根据起病特点及病程长短将小儿腹泻分为: 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2周~2月) 和慢性腹泻(病程>2月)。还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 度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具体鉴别点如下。 •轻型腹泻:每日大便次数<10次;大便性状稀 薄,黏液少;全身症状以及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 不明显。 •重型腹泻:每日大便次数≥10次,水分多,混 有黏液;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纳差、精神萎靡、发 热等;出现中、重度脱水,常伴低钾、酸中毒或低 钙、低镁等。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评估
1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其发
病率仅次于小儿呼吸道感染,尤其在2岁以下 的婴幼儿更易发生,也是引起小儿死亡及导 致儿童营养发育落后的重要疾病之一。随着 儿科学的发展,小儿腹泻的诊治不断出现新 的观念、新的处理方法,在这里与全科医师 分享。
2
内在因素
•因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胃肠道发育尚未 成熟,胃酸分泌明显较成人少,杀菌能力差。夏秋 季节天气较热,出汗较多,不显性失水增加,机体 对水分的需求增加,而大量饮水或进食饮料,会使 胃酸进一步稀释,摄入的致病菌不易被胃酸杀灭, 从而易发生腹泻。 •小儿时期,尤其婴幼儿阶段,由于生长迅速, 对营养的需求量大,而通常营养物质的摄入需经过 胃肠道来消化吸收,因此肠胃负担相对较重,更容 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发生。 •小儿时期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较少,不利于食 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继而导致腹泻。
13
起病即表现为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惊厥、
嗜睡等症状,而尚无消化道症状出现的患儿, 要警惕中毒性菌痢的可能。
14
若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改善后,又
出现进食后呕吐反复,伴阵发性哭闹或腹痛 主诉,要警惕肠套叠发生的可能,须及时行 腹部B超检查确诊。
腹泻病诊断标准
腹泻病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
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
1.临床表现:腹泻病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腹痛、恶心、呕吐等。
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可以确定病因,协助诊断。
3.流行病学资料: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环境、接触史等信息,有助于判断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二、诊断原则
诊断腹泻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定病因: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腹泻病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2.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3.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4.动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诊断条件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腹泻
病:
1.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形状改变,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排除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3.有明确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4.符合相应的流行病学特征。
新生婴儿拉肚子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宝宝拉肚子的症状婴儿腹泻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宝宝。
新生儿每天的大便次数通常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相对人工喂养而言,母乳喂养的婴儿排便次数较多。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爸妈需要首先了解宝宝正常的排便习惯,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爸妈通常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数外,还要注意观察便便的形态,如果便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像是从屁股里喷射出来一样。
这些可能就是婴儿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
宝宝拉肚子主要症状有:1、轻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的情况,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食欲差,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4、部分宝宝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婴儿拉肚子怎么办1、一般疗法: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内,是母乳喂养,需要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不是母乳喂养,可以用宝宝日常食用的奶或者奶制品继续喂养,轻症的宝宝适当减少吸奶量。
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上或已开始食用固体食物,则给些米粥或其他淀粉混合食物,有条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鱼或肉末,每次喂饭可加些植物油。
(1)可以给些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补充钾。
(2)喂新鲜制作的食物,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制、研磨或捣碎。
(3)鼓励宝宝进食,每日至少喂6次。
(4)腹泻停止后继续给宝宝喂上述食物,且在腹泻停止后两周内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至体重恢复正常。
但如果宝宝拉肚子情况严重,要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液体疗法:(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的宝宝。
儿科腹泻病知识点总结
儿科腹泻病知识点总结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一般由于感染、消化系统疾病或食物中毒引起。
腹泻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腹泻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腹泻的定义和病因腹泻是指儿童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增加,大便量增多,质地稀水或呈膏糊状,且伴有水分和电解质丢失的临床症状。
腹泻的病因包括感染、食物中毒、发热或药物反应等诸多因素。
最常见的腹泻病原体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二、腹泻的分类根据腹泻病因和病程不同,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和反复发作的腹泻。
急性腹泻是指持续时间不超过14天的腹泻,常见于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等。
慢性腹泻是指持续时间超过14天的腹泻,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肠道感染、营养不良等。
反复发作的腹泻是指腹泻症状反复出现,伴有间歇期的腹泻,常见于过敏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三、腹泻的临床表现1. 急性腹泻的表现:突然发病,大便次数增多,质地呈稀水状或腹泻样,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 慢性腹泻的表现:腹泻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腹痛、腹胀、便秘或便秘交替腹泻等症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四、腹泻的诊断和治疗1. 腹泻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调查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明确腹泻的病因和病程。
2. 腹泻的治疗:根据腹泻的病因和程度,进行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持疗法等措施,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五、预防腹泻的措施1. 预防感染性腹泻:加强个人卫生、安全饮食、饮食清洁、生活环境整洁等措施,避免食物或水源中的细菌和病毒感染。
2. 预防慢性腹泻:合理饮食、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六、应对腹泻的护理1. 腹泻的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供温暖、干燥、清洁的居住环境,随时观察患儿腹泻的症状变化,避免交叉感染。
2. 腹泻的排毒护理: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患儿肛门和会阴部清洁,防止皮肤潮湿和感染。
七、腹泻的康复腹泻病情得到缓解后,要继续进行对症治疗、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增强体质、补充营养,预防腹泻的复发。
小儿腹泻类型及判断
婴儿腹泻病如果宝宝的精神还好,每日大便次数不超过10次,脱水不明显属于轻型,如果宝宝腹泻每日10余次,甚至更多,精神不好、发烧、口渴、小便量减少,伴有明显的脱水症状属于重型。
小儿腹泻症状:区分不同类型腹泻小宝宝腹泻严重时很容易脱水,如何观察脱水的轻重就非常的重要。
一般轻度脱水是指宝宝体重减轻不明显,稍有口干,眼窝和前囟凹陷,哭时泪少,尿量也减少,腹部度胀发干弹性减弱,四肢有些发凉。
重度脱水时病性严重,宝宝明显消瘦,面色发白,血压下降,脉情微弱,明显口干口喝,眼眶里隐睡觉时两眼皮闭不上,前囟深度凹陷,哭时没有眼泪,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皮肤干枯有皱折,无弹性,手脚冰冷,必须输液抢救才能挽救生命,严重的可以休克死亡。
由此看来预防和纠正脱水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
目前医生常给患腹泻的宝宝用ORS(口服补液)预防脱水,或是治疗轻度脱水。
一般每包ORS冲温水500毫升,让宝宝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
若脱水明显,或是呕吐,腹胀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静脉补液,控制病情。
在饮食营养方面,宝宝得了腹泻病仍可以继续饮食,没必要完全禁食。
母乳仍可以继续喂。
吃牛奶的宝宝,6个月以下为1/2-2/3稀释牛奶,2-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6个月以上可用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稠粥(最好是小米粥)、面条、蔬菜,鱼或肉末等,由少量开始。
因为秋季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所有没有必要口服抗生素。
可以口服乳酶生,妈咪爱,或用青特令,思密达止泻。
也可以用一些中成药,便如脾可欣,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腹泻多发生在秋季和初冬。
1岁左右的小儿较多见,以腹泻稀水便为主,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
因为腹泻、呕吐及发烧等症状丢失了大量液体,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加重病情。
如果不及时补充液体,造成严重脱水,可危及小儿生命。
秋季腹泻的典型症状:1、秋冬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所致,因此也称轮状病毒性肠炎。
2、多发生于秋冬季。
(即每年的国庆节前后一直能到春节前。
每次流行有时长短不太一样。
小儿腹泻症状诊疗指南
小儿腹泻症状诊疗指南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小儿腹泻症状的诊疗指南。
它将涵盖腹泻症状的定义、常见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建议。
定义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期至少每天三次或连续三天以上的大便次数增加,粪便稀水状或半流质状的情况。
常见病因
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包括:
1. 病毒感染:例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2. 细菌感染: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3. 寄生虫感染:例如蛔虫、阿米巴原虫等;
4. 食物过敏:例如对乳制品或某些食物过敏;
5.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导致腹泻症状。
诊断方法
对于小儿腹泻的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 详细询问病史:询问患儿的症状、进食情况等;
2. 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腹部情况以及检查其他可能的症状;
3. 实验室检查: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病原微生物检测等。
治疗建议
针对小儿腹泻,治疗建议如下:
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通过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方式来防止脱水;
2. 控制饮食:提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
3. 停止可能引起腹泻的药物: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腹泻,应停用相应药物;
4.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医生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5. 预防传染扩散: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有传染性腹泻的人接触。
重要提示: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而进行。
结论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其病因多种多样。
通过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帮助儿童缓解腹泻症状,并防止脱水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请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婴儿腹泻症状
婴儿腹泻症状新生儿腹泻的症状1、生理性稀便引起的拉肚子症状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情况下排便的次数会比较多,每天可以达到七至八次,有的婴儿能达到是到十二次之多,而且便便通常比较稀。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食欲正常的话,体重也在不断的增长的话,那么爸爸妈妈就不必担心了。
2、喂养不当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
常伴有呕吐、哭闹。
3、对奶粉过敏引起的拉肚子症状给宝宝喂食牛奶或奶粉后,宝宝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2周,便便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肠道外感染腹泻症状4、患感冒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婴儿会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并经常伴有腹泻。
5、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宝宝的便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没有脓血,这个时候应考虑是轮状病毒感染。
如果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6、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它常常发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时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细菌扩散开去。
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且会伴随脱水症状。
新生儿腹泻护理办法1、千万不要禁食: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宝宝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半小时可饮用温开水一碗以稀释乳汁,切勿轻易断母乳。
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脱脂奶粉或将牛奶烧开冷却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烧煮反复脱脂3次就成了脱脂奶。
提醒:此方等宝宝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用,因为长期用脱脂牛奶会发生营养不良。
2、保证喂水:观察孩子有没有脱水和脱水的程度,要给孩子多喂水,以补充损失。
如喂水困难,或呕吐频繁,脱水在中度以上,应送孩子去医院静脉补液,否则会发生危险。
3、不要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小儿腹泻应警惕四种症状之欧阳学创编
1、小儿腹泻应警惕四种症状夏季高温,小儿腹泻进入高发期。
一旦孩子发生腹泻,家长应警惕以下四种症状的出现。
警惕体温升高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且大多是中度发烧(38.5℃左右)。
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
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
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
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不发烧,甚至还略低于正常体温。
需要警惕的是,腹泻时或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39℃以上),这是细菌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
警惕精神萎靡一般轻症腹泻的患儿,是不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的,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警惕血水样便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
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
孩子腹泻时,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却坐在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弯曲性腹泻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医。
警惕脱水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液,防止患儿酸中毒。
2、小儿腹泻常伴发热的原因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多见于婴幼儿,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更为多见。
此外,喂养不当或气温骤降及过于炎热时,亦易诱发腹泻。
小儿腹泻时,除了大便次数增多、质稀、呕吐、食欲减退外,常可伴见发热,体温波动在37.5℃~4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里就向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因其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故而易使各种致病微生物侵袭消化道。
这些微生物在造成小儿腹泻的同时,还可引起全身性的感染中毒症状,所以临床常伴见发热、乏力、烦躁不安,甚至意识障碍等。
其中发热可见于腹泻中,亦可出现于腹泻前。
小儿腹泻伴见发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因脱水引起发热。
小儿腹泻的症状
小儿腹泻的症状小儿腹泻的症状1.腹泻常伴症状(1)轻型起病可缓可急,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及性状改变;无脱水机全身酸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在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腹泻虽轻,但常迁延,可继发其他疾病。
患儿可表现为无力、苍白、食欲低下。
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2)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1)胃肠道症状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呕吐咖啡色液体,食欲低下,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2)脱水由于吐泻丢失液体和摄入量不足,使液体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见表1),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见表2),以前两者多见。
3)代谢性酸中毒一般与脱水程度平行。
轻者无明显表现,重者可有面色灰白、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
根据血C02CP分为轻度(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
4)低钾血症多见于急性腹泻脱水部分纠正后,或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伴腹泻者。
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腹胀、肠鸣音减弱,心率加快、心音低钝;血清钾<3.5mmo1/L;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倒置,出现U波及心律失常。
5)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活动性佝偻病患儿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惊厥,应考虑低钙的可能,当用钙剂无效时,应考虑低镁的可能。
血镁正常值为0.74~0.99mmol/L(1.8~2.4mg/dl),<0.58mmol/L(1.4mg/dl)可出现惊厥或手足搐搦。
表1 脱水程度判断临床表现脱水程度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丢失液体量(%)55~1010(ml/kg)30~5050~100100~120尿量稍减少显著减少极少脉搏有力快而弱几乎摸不到神志稍烦躁萎靡,烦躁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皮肤弹性尚好较差极差某前囟稍凹陷较凹陷极凹陷眼窝正常或稍凹陷较凹陷极凹陷眼泪有泪泪少无泪口腔黏膜稍干较干燥极干燥四肢末端暖凉厥冷,发绀血压正常正常或稍低降低,休克表2 脱水性质判断脱水性质血清钠mmol/L发生率%主要症状等渗性130~15040~80重者有循环障碍低渗性<13020~50口渴不明显,循环障碍更明显高渗性>150较少烦渴,高热,神经系统症状突出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1)轮状病毒性肠炎多见于6月~2岁婴幼儿,秋冬季发病,常常病初发生呕吐,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常伴发热和上感症状,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大便轮状病毒检测(ELISA法)可快速诊断。
小儿腹泻名词解释
小儿腹泻名词解释
小儿腹泻指的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是由于消化系统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日常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粪便性状改变,伴有腹泻、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
1. 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性状改变,通常为水样、软稀状或拉丝状。
2. 小儿腹泻:指婴幼儿的腹泻,多发生在12个月以内的儿童。
3. 日常排便:指每天至少有一次正常的排便行为。
4. 细菌性腹泻:指由于细菌的感染引起的腹泻,如大肠杆菌、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
5. 病毒性腹泻:指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如腮腺炎病毒、嗜血病毒、轮状病毒等。
6. 寄生虫性腹泻:指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如鞭虫、蛔虫、毛虫等。
7. 其他原因:指由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营养不良、肠炎、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而引起的腹泻。
8. 伴随症状:指腹泻伴有发热、腹痛、腹胀、脱水、乏力、皮肤斑丘等其他症状。
9. 预防:小儿腹泻这种消化道疾病,可以采取遵守卫生措施,加强室内通风,保证婴幼儿吃饭清洁,定期检查,避免食用污染食物等预防措施。
10. 治疗:小儿腹泻病情轻重不同,治疗手段也不同,一般采取应用抗生素,补充营养,控制发热,消除病毒,预防传播,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治疗。
小儿秋季腹泻特点要知晓 需要注意些什么(专业文档)
小儿秋季腹泻特点要知晓需要注意些什么(专业文档)到了秋季的时候,很多的小宝贝都会出现腹泻的现象,但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这是孩子犯了秋季腹泻的毛病,到底小儿秋季腹泻特点有哪些呢?小儿秋季腹泻特点:1、发病年龄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由于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肠道抵抗力差,易感此病毒。
2、起病急:宝宝会伴有高烧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
3、频繁呕吐:发病当日即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
4、腹泻次数多:宝宝患了秋季腹泻后,大便少则一天5、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对于宝宝出现了秋季腹泻的情况,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做好正确的护理:腹泻宝宝护理补水最重要腹泻最常见的并发症就会导致宝宝脱水,由于小宝宝的细胞外液多于细胞内液,所以当宝宝因腹泻而引起期呕吐和腹泻的时候,就会使得宝宝的细胞外液流失,并且脱水的程度会比成年人来的更严重,所以补水就是重中之重了。
所以这里小编建议各位准妈妈,为了防止宝宝因腹泻而导致脱水,应及时的给宝宝补充水分,比如盐液,米汤或者是口服补液盐等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去医院挂盐水补液。
腹泻宝宝护理保暖不可忽略腹泻宝宝通常情况下,抵抗力和体力都会变低,同时肠蠕动的速度都会加快,如果再因受凉的话,那么就会使得宝宝的腹泻的情况加重。
所以,保暖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宝宝腹部的保暖,可以建议准妈妈们可以选择暖水袋来给宝宝的腹部进行保暖。
腹泻宝宝来护理抗生素不可用通常情况下,秋季宝宝腹泻差不多一周左右就会痊愈的,所以跟本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是药都有三分的毒性,更何况秋季宝宝腹泻多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是根本没有效果,反而还会导致宝宝腹泻的严重程度加重。
所以建议准妈妈们,宝宝腹泻就算是要用药,最好是听从医生的建议下用药。
腹泻宝宝来护理坚持母乳喂养首先,准妈妈得先看母乳喂养腹泻宝宝时,要根据宝宝自身反应来判断,如果宝宝有食欲的话,而且腹泻的程度没有影响的话,那么就应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只需要注意要适当的减少喂奶的量,喂奶的时间。
小儿腹泻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小儿腹泻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小儿的胃肠道非常的娇弱,由于孩子的胃肠道发育未完全,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腹泻就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腹泻了呢?
判断小儿是否腹泻,不能单凭大便次数是否增多,还要看大便量是否增加和大便性质是否改变。
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依然是成形的,称假性腹泻。
根据引起腹泻的原因,腹泻大致分成三类:
1、消化不良性腹泻
在引起的腹泻,最常见的是由于喂养不当,不是吃得太多,便是吃得太少;天气太热,突然受凉;频繁调换新的食品等,均可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消化不良性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
2、感染性腹泻
由于细菌、病毒或霉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称感染性腹泻。
患有这类腹泻的小儿多数有发热,呕吐不一定是主要症状,粪便有异常臭味,含有粘液或脓血,如不及时治疗,则腹泻会持续或加重。
3、生理性腹泻
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于添加辅食品后腹泻自然消失。
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小儿腹泻四个症状是特征(专业文档)
小儿腹泻的情况在平时也会时有发生,它的出现让好多家长特别担心,我们要通过宝宝的表现来进行合理的判断,而且也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小儿腹泻症状
1、警惕体温升高: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且大多是中度发烧(38.5℃左右)。
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
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
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
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不发烧,甚至还略低于正常体温。
需要警惕的是,腹泻时或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39℃以上),这是细菌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
2、警惕精神萎靡:一般轻症腹泻的患儿,是不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的,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3、警惕血水样便: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
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
孩子腹泻时,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却坐在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弯曲性腹泻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医。
4、警惕脱水: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液,防止患儿酸中毒。
小儿腹泻判断
1、观察体温:在腹泻病例中,由于饮食不洁而致使带有细菌、病毒或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体内引起的腹泻最为多见,称为“感染性腹泻”,占腹泻病例的85%左右。
这类腹泻大都容易出现体温异常,表现为中度发烧(38.5度左右),发烧症状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时出现。
同时,患感染性腹泻的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无精打采等。
对此,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但当孩子早于腹泻(或初起腹泻次数少时)出现高烧(39度以上)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时就诊,以防病情凶险的中毒性痢疾。
2、观察精神状态:即观察腹泻的孩子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孩子在腹泻时常有的无力、疲乏、爱睡觉而易叫醒不同,是精神、意识障碍的表现。
还有一种表现是喷射性呕吐,一说吐张嘴就喷呕出来,而不是恶心难受才呕吐,也不是用药后呕吐。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精神症状表现,要即刻就诊。
3、观察大便性状与次数:幼儿腹泻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有少量粘液。
每天腹泻5次左右,大便量不很多,无明显脱水现象。
但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血水样便、或脓血样便,且每次便量较少,坐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曲菌腹泻,或是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诊。
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就会使体内失水多,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应及时就诊输液,防止发生酸中毒。
4、观察有无并发症:孩子腹泻时出现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尿量减少,尿中有蛋白;四肢、尤其是下肢瘫软无力;呼吸不畅;皮肤出现皮疹、瘀斑等症状,往往是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应及时就诊。
5、观察药物效果与反应:孩子腹泻症状较轻,可自行购药医治。
但若自选药物在2天内未见疗效,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诊。
腹泻患儿的饮食应以稀软的营养饭食为主,未断奶的婴儿可照样喂奶;尽量多喝水,水中加少量盐饮用更佳。
此外,照护腹泻患儿的家长要随时洗手,防止病菌扩大传播。
小儿腹泻的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
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
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
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
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
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同时,大家保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