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偏激心理个案分析
学生心理个案分析与对策
学生心理个案分析与对策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是健康,实际上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
大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冷淡、任性、自卑、嫉妒、偏激、孤独等。
由于病态心理导致行为失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危害了家庭和社会。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
下面以学生个人案例,对儿童出现不良的心理表现、问题的原因、和纠正措施进行简单的剖析。
一、学生个案分析案例:小晴,女,小学三年级学生。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
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经常不完成作业,父亲常在外工作,无暇顾及她的学习。
母亲常常加班,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
每天回来都说作业在校完成,或没有作业做。
经老师反应,小晴一个月以来几乎没完成作业。
老师、父母想方设法对她进行教育,她不但没有改进,而且变本加厉,甚至讨厌老师,不愿与父母交谈。
经常会做出与老师、父母反调的事情。
经过反复教育,父母再也没有心思管他,对她放弃了。
由于小晴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
她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完全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从小晴的情况来看,她由于无心向学,逐渐产生一种懒惰的习惯,经常被家长和老师批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同时成绩不如别人会感到自卑。
自尊心和自卑心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对别人产生了对抗情绪,也是我们所说的反逆心理。
从以上案例可见,青少年儿童的确存在着种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是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那么,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二、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不够重视而引起的。
行为偏激儿童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行为偏激儿童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0特教本(1)班黄雁11141001013摘要:本案例是一位初一学生心境和品行混合为主的行为偏激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其主要症状是为早年的创伤性经历导致抑郁情绪产生,并在青春期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激发早期的抑郁情绪加重,并因此导致个性孤僻、人际关系不良,较难适应外部环境,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障碍,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并结合咨询过程,综合考虑求助者特点,对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采用行为疗法给与咨询帮助。
经6次咨询,基本达到咨询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行为偏激性格心理咨询一、一般资料邓某,男,12岁,初一学生,身高大约160cm左右,体重53公斤,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有母亲带来咨询。
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邓某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也算活泼开朗,与小朋友相处融洽,上大班时,父亲因病逝去,从此后就变得沉默寡言,喜欢独处,小学时比较听话,成绩较好。
性格偏内向、喜欢一个人发呆,但服从教导,做事认真负责,还时常受到老师表扬,很少受到批评。
较少参加团体活动,但也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小学毕业后,考入一所重点中学(进班时成绩很低)。
原来的伙伴也都散了,同时,重点中学里面的都是学习好的同学,学习竞争气氛比较浓,且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邓某学习很吃力,也没用一个好朋友,觉得很不习惯,并开始认为自己笨。
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对学习也失去信心,于是开始上课睡觉,不交作业;上语文课还表现出有点兴趣,曾被老师表扬过,但语文考试时常不及格;英语成绩最糟糕,经常被老师挖苦。
有一次课堂上受到英语老师批评时,前桌的同学转过身来对他笑了一下,随机就在课堂上对前桌同学大打出手,班主任调查原因时,邓某解释说前桌的同学在嘲笑他,他受不了。
从此以后多次与同学发生冲突,多以暴力方式解决。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听不进去,并经常顶撞老师。
爱发脾气心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12岁的男孩,就读于我国某中学六年级。
小明聪明伶俐,成绩优异,但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情绪波动较大。
这给他的家庭和学校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帮助小明改善这一状况,于是寻求心理教育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表现小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以下问题:(1)情绪不稳定:小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如作业没完成、考试成绩不理想等。
(2)冲动行为:小明在愤怒时,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摔东西、推搡同学等。
(3)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爱发脾气,小明与同学、朋友的关系较为紧张,不易与人沟通。
2. 问题原因(1)家庭教育方式:小明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可能过于严厉,导致小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发脾气。
(2)性格特点:小明性格较为急躁,容易冲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爱发脾气。
(3)心理压力: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小明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他在面对困难时更容易发脾气。
三、心理教育方案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家长要调整教育方式,避免过于严厉,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家长要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沟通,了解他的心理需求。
2. 培养良好的性格特点(1)引导小明学会控制情绪,如深呼吸、冥想等。
(2)培养小明的耐心和毅力,让他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挫折。
3.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1)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整心态。
(2)引导小明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 改善人际关系(1)引导小明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2)鼓励小明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育,小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情绪稳定性提高: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发脾气的情况明显减少,情绪波动较小。
2. 冲动行为减少:小明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冷静思考,控制自己的行为。
3. 人际关系改善:小明与同学、朋友的关系逐渐融洽,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个性冲动偏激学生的人际关系思想教育案例(黄闽丽)
个性冲动偏激学生的人际关系思想教育案例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系辅导员黄闽丽一、案例今年我校从旧校区搬迁至东海新校区,由于新校区位于郊区,交通不便且周边环境安全系数较低,半年内已发生多起学生及老师在学校对面即森林公园附近遭遇抢劫事件。
为保证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寄宿,非特殊情况不予以走读。
陈瑶(化名),五年级女学生,音乐教育专业。
陈瑶是泉州市区户口,在此之前一直是通学生,今年在校寄宿与小安、丽莎、玲珊、萱萱、巧娜(均化名)成为舍友。
陈瑶个性较为冲动,脾气急躁,同学评价为不好相处、自私敏感、以自我为中心。
暑假期间,小安在泉州哆来咪机构找到兼职,为住宿愁苦,此时陈建议小安到她家住,期间两人顶着大太阳一起找兼职工作,她们成为好朋友。
平时陈在校外老年大学兼职钢琴老师,平时特别喜欢跟舍友分享成功的喜悦,一发薪水立马告诉舍友。
舍友对于连续多次这样的分享特别反感,认为陈自以为是,一点都不谦虚(尤其是丽莎),同时陈也讨厌丽莎过于活泼的个性。
恰巧该机构缺一名舞蹈兼职老师,陈同时告知身边的两位好朋友小安和君宇(化名),两名学生先后参加面试,最终君宇被录取。
这件事情让陈觉得内疚,并且认为小安对其同时把消息告知别人引起竞争的行为反感,于是心有芥蒂。
第二天星期三,在琴房碰见小安和玲珊,陈主动打招呼问小安去向,小安回答:开会(闽南话开会和废话发音相近)。
陈误以为是对她说“废话”,顿时火气上心,心里不快。
第三天早晨在班级上课,看到黑板上昨天开会缺席的号数中有她,但没有小安和玲珊的号数,怒火攻心,于是群发了一条短信给全体舍友:“同学是这么做的吗?不要来阴的”,殊不知其他三名舍友也没有参加班会。
回到宿舍,陈指着小安的鼻子骂道:小安,你一直在利用我,我对你那么好,而你却恩将仇报,这个宿舍最看不起的就是你小安,并发了一条进行人身攻击的短信,随即删掉小安的电话号码。
接着,巧娜回到宿舍(性格直率)立马质问陈,并告知她的号数也在名单内。
青少年心理疏导方案——解决偏执行为的个案
青少年心理疏导方案——解决偏执行为的个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不断增加,部分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执行为。
偏执行为表现为对某些人或事物过于敏感、多疑、固执己见、偏激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针对青少年偏执行为的心理疏导方案。
二、方案目标1. 帮助青少年认识和理解偏执行为的表现和成因。
2. 提供心理疏导方法和技巧,帮助青少年调整心态,改善偏执行为。
3. 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方案内容3.1 认识偏执行为1. 介绍偏执行为的定义、表现和危害。
2. 分析偏执行为的成因,如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等。
3.2 心理疏导方法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青少年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2. 情绪管理训练:教授青少年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3. 沟通技巧培训:提高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4. 自我成长训练:引导青少年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
3.3 心理素质提升1. 增强青少年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力。
2. 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提升青少年自我认知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
四、实施步骤1.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向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2. 个案咨询:针对有偏执行为的青少年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
3. 小组辅导:组织青少年开展心理沙龙,分享心理成长经验。
4. 家庭辅导: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5. 跟进评估: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评估,调整心理疏导方案。
五、方案评估1. 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验等方法评估青少年心理状况。
2. 通过对青少年行为表现的观察,评估心理疏导效果。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表现。
六、注意事项1. 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权益。
2. 心理疏导过程中,遵循专业伦理,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小R 性别:男年龄:16岁身体状况:体格健壮家庭状况:父母离异二、典型事件:小R脾气暴躁,常为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不计后果。
性格倾向属于偏激型,但他冷静清醒后,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后悔不该如此粗鲁。
且多次逃学,最远的地方逃到过中朝边界的丹东,还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有染。
做事情我行我素,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不服班干部管理。
一次班长因班纪律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被他打得鼻青脸肿。
平时还好出歪点子,唆使他人干坏事,如班级一次同学生日晚会,当主持人将所有蜡烛点燃后,他叫另一同学突然把电闸关掉,趁教室一片漆黑之际,将溶化的蜡烛洒向周围同学身上,闹得同学不开心。
一次他主动策划同学逃离学校,逃跑的同学逃到苏州,七天后被苏州铁路警署拘留。
当老师将其领回时,小R说是其他同学为他出的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的诱惑下才去见见世面。
上课故意扰乱纪律,与老师顶撞,辱骂老师,使得教学经常无法正常进行。
三、原因分析通过与其父亲交谈,向原中学班主任了解,知道小R过去并非这样,小学五年级之前曾一直是班级优秀生,他的变坏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1、家庭的变故和教育方式失当小R年幼时,父母关系良好,虽说双方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都十分疼爱这个独生子。
母亲曾下过乡,属回城知青,由于社会变革,母亲所在单位效益日渐不好终被裁员下岗,父亲则赶浪潮先行下海经商做生意。
母亲下岗后承包了一个舞厅,由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意识逐渐异化,父亲忙于生意场上奔波,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双方感情不断恶化,整天争吵不休,导致最后分道扬镳。
其时,小R正逢小学毕业,不安宁的家庭自然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
虽然他被法院判给父亲,但他有一股很强的恋母情结,周末常去母亲处居住。
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父亲甚为恼火,棍棒相加,体罚替代教育,终无济无事,更助长了他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不当当小R的父母为是非曲直争吵不断,失去安宁学习环境时,他表现得焦虑不安,无所适从,上课走神,作业不按时交,开始旷课、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数学、外语课亮起红灯,班主任老师对这变化未能及时察觉,帮其寻找原因,反而训斥他“木鱼脑袋不开窍”,故意将他的座位调至最后,任其自由发展。
中职学生过激行为的个案分析
中职学生过激行为的个案分析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上可能是人一生中最敏感的时期。
他们的心理危机往往会激发他们表现出种种过激的行为。
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者和班主任,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分析,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过激行为,帮助学生渡过心理危机期,达到心理独立。
关键词:中职学生;过激行为;个案分析过激行为通常由某种情境或事件的强烈刺激引发。
情境和事件包括在学校或家里被老师及父母批评,同学之间意见不和发生矛盾,考试失利或被人嘲笑等。
在这些情境和事件的刺激下,当事的青少年有可能会因情绪上的不稳定和激动表现出过度的行为反应而失去控制。
中学生的过激行为多表现为不能有效地用理智来控制行为,极端的还会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身体,触犯法律、法规。
一、案例描述接手新班级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便察觉到小夏经常独来独往,不与他人交往。
作为住校生的她,放学后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写作业。
心中虽有疑惑,但很难判断准确的情况。
第一个学期的某天晚自修,我接到值班老师的电话,他发现小夏情绪异常,手里紧紧握着我们美术课需要用的美工刀,男老师用力才将刀子夺下。
失去美工刀后的小夏开始抽泣,身边的小琳同学上前安慰,小夏却咬了她一口。
寝室长也关心地上前劝说,而小夏根本不听劝,大喊大叫着摔椅子。
当时接到电话的我十分震惊,很难想象小夏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二、分析诊断(一)误把学习成绩视为一切当天晚上我与小夏家长沟通后得知,小夏还没有准备好第二天的考试,感觉学习压力很大,找不到正确的解压方式,才会如此激动。
小夏把学习成绩看得过为重要,对自己要求很高,造成了心理失衡,出现了过激行为。
(二)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通过与小夏父母的沟通了解到,小夏父母均在工厂上班,平时工作繁忙,小夏为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受到了过多的关心和照顾,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对父母发火。
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疏于管教,导致小夏自我意识过度膨胀,自尊心过强。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冲动偏激
灵台三中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介绍(冲动偏激)王某,男,初一学生。
父亲管得非常严厉,简单粗暴,缺少与孩子交流,母亲能注意孩子想法,尊重孩子,孩子对父亲不敢说话。
王某入小学后,不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差。
同学之间的互不相让更是让他无法接受。
他想当干部,因表现不好,未能如愿;他自尊心强,又好表现,可因人际关系差,没人听他的指挥。
故老师、同学也常向家长反映,家长的批评也逐渐增多,事事不顺心,引起他对老师与同学不满,也对家长不满,滋长了报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经常无理取闹,惹事生非,甚至有时还暴跳如雷。
王某聪明,脑子灵活,也想进步。
有时上课较专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大胆地发言,好表现自己,总希望能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得到夸奖,因为管不住自己,常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反过来又挫伤了自尊心。
具体事例喜欢管闲事,喜欢惹人家,因而大家都不喜欢他。
他也经常受到众人的嘲笑,感到自尊心受到损害,就喋喋不休地骂骂同学,一旦家长批评,他会发脾气,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是讨价还价讲条件。
一次课间,他又去戏弄别的的同学,同学把这事告诉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他马上情绪激动,暴跳如雷,大嚷嚷起来,还冲着老师同学骂骂咧咧,直到老师让全班同学评理,他渐渐冷静下来。
事后,老师把这事告诉他家长时,他还要在一旁争辩。
王某经常下课大玩特玩,到了上课时间却要求去小便。
进教室后不能认真听课,吵得大家不能上课。
案例分析王某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自由散漫的个性。
进入小学后,因行为习惯不好,与同学们不能友好相处而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并形成了心理障碍。
他感情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只要有一件不如意的事就会使他忘记场合,忘记对象大闹一番,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另一方面他思维方式偏激,心胸狭隘,敏感多疑,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总认为是别人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同学与家长的批评极为反感,老是怀家说他的坏话。
对一个行为偏激学生的个案分析
爱的缺失 。但 到了高 中, 班上全是好 学生 , 老 师对他没有 投人太 ( 2 ) 加 强 与 同学 和 老 师之 间 的沟 通 ; ( 3 ) 在集体中找到乐趣。 多, 造成 了心理的反差 , 于是 , 出现 了烦 躁 、 焦虑等情绪 , 外部行为 习惯表现为脏乱 、望 家 长 给孩 子做 出 表 率 ; ( 3 ) 建 议 父 亲 让 孩
因家庭 的变 故 , 父 亲能给他物 质上 的需求 , 但 缺乏亲情 的沟 子多和母亲见 面 , 给 予爱 的关怀 , 让 孩子在 充满温情 的家庭环境
通, 父 亲 没 有 给 他 一 个 完 整 的家 , 导致其 失落 、 孤独 , 由 于 单 亲 家 中成 长 。
努 力 的方 向 。 六、 咨 询 效 果 评 估
1 . 来访者 自我评估 也不错 , 我会继续努力 , 争取早 日融入班级中。”
“ 我觉得可 以适 当地控制住 自己的情绪 了, 而且 , 同学们对 我
2 . 班 主 任 评 价 的 目的是 : ( 1 ) 安 抚他的情绪 ; ( 2 ) 建立 良好 的咨询关 系 , 取得他 的 班主任说 : “ 整个人有 了一些变 化 , 不那么极端 了 , 当他虚 心 信任 ; ( 3 ) 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 ( 4 ) 约定他能继续来咨询室咨询 。 地向同学们征求意见时 , 同学 们也开始接受他 , 其实, 他还是有 很 方法 : 倾听 、 共情 、 开发式提问。 多优 点的 , 他 的思维 特别 敏捷 , 渎的书也 多, 同学们还是肯定他 的 2 . 第二次 : 3月 2 1日
高二 , 男, 单亲, 和父亲 同住 , 因打 了班 级一名女 生而被送 到 同分 析 这 些 理 由 , 问他是否认 同; ( 3 ) 探 讨 怎 样 才 能 让 他 的 人 缘 变 心理咨询室 。 初中成绩不错 , 考入本校高中的好班 , 但因行为习惯 好一些 ; ( 4 ) 布置作业 : 一周 内尽量不说脏话 , 请同学帮忙做记 录 , 太差 : 懒散 、 满 口脏话 、 不爱卫生等 , 于高二下 半学期调入普通班 。 记 下 自己 一 周 说 了 多 少 句 脏 话 ; 主动和那个女 生说话 , 如 果 能 承 和班级 同学关系 紧张 , 性格 暴躁 , 容易冲动 , 自控 力差 , 情绪好 起 认 错 误 最 好 。 时会 帮助别 人, 但难 以承认缺点错误 , 对别人 的指责找理 由狡辩 , 说 别人 的不 是 , 把错误和责任推到别人 身上 。( 例: 他打 了女 生后 妈, 而丝毫没有想到 自己打 了人该受到什 么惩罚 )
一例行为偏激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行为偏激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案例背景:
会谈过程:
第一次会谈:
我尊重小明的感受,并试图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我告诉他,我是他的
朋友和支持者,我愿意倾听他的困扰和提供帮助。
我逐渐与小明建立了信
任关系,他开始慢慢向我倾诉自己的问题。
第二次会谈:
在第二次会谈中,小明表达了他对同学欺负和排斥的困扰。
他告诉我,他的同学经常嘲笑他的穿着和外貌,有时还动手推搡他。
他感到无助和沮丧,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我首先安慰他,告诉他这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欺负他的同学的问题。
然后,我教给他一些应对欺负的方法,例如忽
略攻击者、直接说“不”、寻找帮助等。
除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小明还向我透露了他和老师之间的冲突。
他告诉我,他经常因为上课吵闹或者与同学打架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
他觉得老师对他不公平,而且他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和小明
一起制定了一份行为规范,帮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并与老师保持积极的沟通。
第三次会谈:
在第三次会谈中,我注意到小明的情绪有所改善。
他告诉我,在他采
取应对欺负的方法后,同学们对他的欺负和排斥有所减少。
他还告诉我,
他已经和老师们达成了更好的沟通,他们现在更喜欢与老师合作。
然而,
他仍然担心同学们会再次欺负他。
我鼓励他保持积极的心态,并提醒他坚守行为规范。
会谈总结:
小结:。
小学偏执型儿童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王(化名),男,10岁,就读于我国某小学四年级。
小王自幼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在与人交往和情绪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的父母反映,小王在家里的表现较为偏执,对家人的要求十分严格,稍有不满就会大发雷霆。
在学校,小王与同学关系紧张,容易产生矛盾,影响学习和生活。
教师在与小王交流时,发现他在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明显困难,需要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二、案例分析1. 偏执型儿童的定义偏执型儿童是指那些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发展不协调,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行为偏激的儿童。
这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
2. 小王偏执型行为的表现(1)情绪不稳定:小王在遇到挫折或不满时,容易情绪失控,大声哭闹或对家人、同学进行攻击。
(2)人际交往困难:小王在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容易产生矛盾,对他人产生敌意,难以融入集体。
(3)行为偏激:小王在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对他人要求严格,稍有不满就采取极端行为。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关心小王的生活和情绪,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家长应与小王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的需求和想法,引导他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引导小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
2. 学校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小王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调整情绪。
(2)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游戏等方式,让小王在集体中学会与人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他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3. 社会教育(1)加强社区关爱:社区可以开展关爱偏执型儿童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小学生六年级男生情绪偏激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治疗时间:整个过程约九周,分三个阶段进行。
2、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条件,向双方渗透辅导理念。(约1周)
(1)了解王郅斌与家庭关系的现状,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几次的接触,我已经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长无话不说的朋友。他坦然承认自己对父母尤其是父亲极为不满,自己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父母。有时甚至把成绩差作为一种报复的手段。面对他的坦言,我又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向他说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告诉他从客观上说,父母的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自己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确。引导他正确地看待父母的教育,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和态度的错误之处。
刚开始的时候王郅斌并不合作。但是经过大约差不多四周的时间,家长来电告知王郅斌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出现转机,愿意由父母陪同去买衣服,书籍等东西,在家会完成作业,与父亲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张了。
第三阶段:巩固辅导效果。(约2周)
为了巩固取得的成果,我决定采用激励机制。在与的王郅斌闲聊中要求他说出自己的两个愿望。他说希望能有一台MP4学习英语。我把此事告知其父母,他们表示完全能够满足。我和他们商量后对王郅斌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想办法进一步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第二,努力学习,争取提高成绩。他表示同意。事后我帮他制订了复习计划,并监督他是否努力完成。此后,在王郅斌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
第一,改变王郅斌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第二,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习惯和教育方式。
三、辅导过程
1、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辅导,能改变王郅斌对家庭的逆反心理,从而改善他与家庭的关系,进而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步骤:帮助王郅斌分析自己不良行为的现状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自我检讨并提出各自的期望;王郅斌为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为王郅斌提供学习帮助。
论文:一位有些问题的小学生心理咨询
一位行为偏激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案例是一位小学生行为偏激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其主要症状为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
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邓聪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与邓聪及其母亲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邓聪调整认知观念,用会谈、行为治疗代币法消除了邓聪的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解除了对学校对老师的恐怖,咨询效果明显关键词:小学生行为偏激性格心理咨询一、一般资料邓聪,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独子。
身高大约1.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父母均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没有老人同住。
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非常听父母的话。
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
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
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邓聪与某个小朋友"抢"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
那时候,邓聪基本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去勒邓聪的脖子,想牵着他走。
邓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
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
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一旦同小朋友发生口角,他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不好惹”。
其实,应该说,比起同年龄的孩子,邓聪还是让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学习上。
基本上这五年来,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象整理书包之类别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
而且可能是家庭影响,父母都爱看书,所以邓聪也非常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看过了。
小学生性格偏激案例分析
小学生性格偏激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学生朱某,12岁,我班中的一名男生。
看似比较懂事,内向,平常不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和注意。
三、四年级时曾有几次因各种原因背着书包要回家不想读书了。
在未教他之前,本人就对此人有了初步的了解,脾气大,容易做出格行为。
本学期发生的两件事,让我对该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次是不管老师家长如何劝说,始终就是不肯做作业。
另一次是因生日家长未买蛋糕而向任课老师发脾气。
平常喜欢说谎,自然地将所有的错误与不对归结到他人身上,而自己却无错可改。
二、案例分析本人认为,学生朱某从心理成因来讲更多的是偏激心理在作祟。
偏激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
多存在于青少年中。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
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
常见的偏激主要有三方面的特性:1、认识上的片面性:偏激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
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
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
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试想,这样的人谁愿和他打交道?2、情绪上的冲动性: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
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3、行为上的莽撞性:偏激在行动上的表现是莽撞从事,不顾后果。
产生偏激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的发展尚不成熟,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往往抓住一点就无限地夸大或缩小,自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
行为偏激学生心理疏导个案研究
行为偏激学生心理疏导个案研究作者:张媛媛来源:《中小学班主任》2022年第05期[摘要]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会偶尔发现一两个格格不入的学生。
他们在班里默不作声,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经不起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不会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因为自己不被理解而出现偏激性行为,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
笔者希望通过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召开主题班会等策略,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孩子转化,让其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关键词] 行为偏激;心理疏导;个案诊断一、案例呈现刚接手二年级这个班的时候,我发现豆豆比较特殊。
她不爱说话,经常流着鼻涕,头发乱糟糟的,指甲也是黑的。
她桌上的东西很乱,每次找作业本都要找很久,而且找出来的作业本皱皱的,字迹也是龙飞凤舞。
有一次,我批评豆豆写读书笔记不认真,还命令她站起来。
豆豆不肯站起来,班上所有的同学都看着她,她开始哭泣,不停地用手捏自己的后背,咬自己的胳臂,有自虐的倾向。
我赶忙上前安慰,结果豆豆变本加厉,把作业本都撕烂了。
其他同学说从一年级开始,只要老师批评她,她就会出现这类行为。
我立即联系豆豆的妈妈,她妈妈却说:“让她自己待一会儿就好了。
”又有一次,班级进行调整座位,我把豆豆的同桌和豆豆分开了,豆豆知道以后,整个人失魂落魄,我安慰她说:“我们班的座位不是固定的,会定期调整,这样豆豆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多接触,小翁(豆豆前同桌)有可能会再回来做豆豆的同桌哦。
”结果豆豆默不作声,又开始揪自己的嘴巴,无论怎么安慰,她都保持沉默,最后冷笑着把保温杯里滚烫的热水当着所有人的面全部倒在了课桌上。
二、原因探究1.敏感胆小,缺乏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在社会上受到他人认可后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个体对自我的价值判断,与自我认同感息息相关。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反之,则会丧失生活的积极性。
豆豆在班里很不起眼,在情感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甚少,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愿与他人多接触,怕别人看不起或嘲笑自己,敏感而胆小。
班主任育人案例——学生个性偏激
学生个性偏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永不放弃小波,个性倔强,看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看似较一般同学来得成熟、深刻。
听其家中说,在初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并受类似韩寒小说的负面影响,逐渐滋生了对人生、对社会特别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认为它扼杀了有个性的人才。
进入高中以来,因学习任务的加重,成绩不如人意,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以至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
进入高中后,小波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想法偏执。
老师、家长多次联手,耐心做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
今年开学不久,值班老师数次从课堂上没收他正看着的小说,他内心更加压抑、焦虑、烦躁。
在后来给我的信中写到:“慢慢地,这种感觉加剧了,以至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校、老师、家长身上,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受害者。
上课时,我一个字也听不进;课后,虽然仍和以前一样与同学讲话、玩乐,但这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这时的我在课间与同学玩乐已成为支撑我上学的主要动力。
”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日子一直混到了3月25日。
这天早上刚出门,他的自行车就爆胎了。
小波心想:迟到反正无所谓,不如定心地修车。
迟到进教室时,老师没说什么,但他坐在教室里思前想后,觉得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刚一下课,向班主任讲了一声就离开了学校。
我立即与他父亲联系,告知了情况。
第二天,他父亲拽着他来到学校,让他继续读书。
但他死活不肯,且态度、言辞非常激烈,就在办公室里与父亲大吵大闹,差点动手。
在他父亲说出气话“要断绝父子关系”时,他竟然说:“断绝就断绝。
你们给我的钱,我都记着,以后一定会还给你们的!”一旁的张主任当即驳斥道:“经济帐暂不算,你父母养育你十几年的感情,你还得清吗?”小波不吭声了,但仍执意退学,说要去打工挣钱,并转身就走。
同意他退学,省却了学校、老师很多麻烦,这是部分老师的意见,但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行为偏激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偏激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主诉:最近,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开始紧张,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现在的班主任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2、《EPQ少年版》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
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18
二、主诉
王XX称,“讨厌班主任老师,对自己不公平”;“现在没兴趣学习”;“爸爸妈妈说心理学老师能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做个好孩子,我不相信,懒得跟他们说”;“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想忍”。
/xx/ycpx.htm这是2013年心理咨询师培训招生简章,里面有详细介绍,具体可以到这里了解,谢谢支持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去勒王XX的脖子,想牵着他走。王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一旦同小朋友发生口角,他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不好惹”。
心理偏激倾向学生案例分析
【摘 要】本文以一个比较典型的有心理偏激倾向的学生为例,阐述其个性中有敏感、自卑、虚荣心较强的倾向,以及行为偏激、人际交往能力差、早恋、厌学等情况,分析成因,提出用真情打开封闭、用关爱抚慰创伤、用鼓励驱除自卑、磨砺塑造人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等措施,给予学生细心的引导、鼓励、帮助,促使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偏激倾向 学生 案例 对策【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B-0084-03一、基本材料小青,女,17 岁,广西柳州人,就读高二。
小青 9 月作为新生进入柳州市某高中之后不久,便出现与高年级同学闹矛盾、上课传字条、与异性交往过于密切等现象,从而引起班主任的关注。
辅导者:政治老师兼班主任。
辅导时间:高中三年。
二、主要问题1.行为偏激。
当心情不好时,不听课不学习、发脾气、喝酒,甚至用割腕的方式排解心理压力。
2.早恋。
想与异性建立男女朋友关系,千方百计接近异性,曾用血写情书给男生表达爱慕之情。
3.厌学,上课不愿听课,与同学写字条聊天、讲话,做其他的事情。
入校时成绩在班里排名靠前,一个学期后成绩位居倒数前十名。
4.人际交往能力差,对老师疑惧;不和妈妈外的其他亲人交流,偶尔交流,说话态度语气也非常的生硬。
三、背景资料调查1.家庭背景。
包括个人成长史、家庭情况等。
(1)个人成长史。
在上初中以前,小青一家虽也有小吵小闹,但还算完整。
小青与父母亲的关系非常好,与姐姐年龄相距 9 岁,关系一般。
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英语成绩突出。
初二父母亲离异,姐姐结婚搬走,母亲带着小青住到了外婆家。
从初二开始,成绩下降,她也有割腕排解心理压力的习惯。
初三下学期,母亲到广东打工,小青的生活由外婆负责,基本上与外婆没有交流。
小青个子不高,而且较胖,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可爱,头发剪得平平的,类似卡通人物“西瓜太郎”,高中生了还用婴儿式带奶嘴的水壶,所有的学习用具都是卡通人物。
(2)家庭情况。
培智学校关于偏激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关于偏激学生心理问题的反思案例分析:w同学是我们学校一位住宿的男生。
十五岁,正处在一个“热血沸腾”、“意气奋发”的年纪,他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与老师、同学,伸直脖子,争红了脸,甚至还用拳头来示威,使同学对他都近而远之,惟恐哪一句话说错了或者做得不对,又惹怒了他的哪根神经,引来祸端。
但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他就有说有笑,脸上笑得像是开了花,整个人的情绪让人捉摸不透。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值夜班,在熄灯前,我按照惯例,检查每个学生就寝前的准备情况,在检查时,我发现z同学夹蚊帐用的夹子不见了(前一天晚上,我还见到z同学使用了夹子)。
于是,我就询问了z同学有关情况,得知,w同学把他的夹子借走了。
我打算先问问w同学究竟为什么要借夹子,结果,当我来到他的床边,刚问他夹子的事时,他立即跳了起来,摆出一副极其厌烦的表情,打着手势告诉我:“我的夹子不够,蚊帐没有办法夹好,所以借了z同学的夹子。
”一副极有道理,不屑给你解释的样子,真让人不想理他,但我还是耐着性子,对他说:“你借了别人的夹子,别人用什么呢?你有没有为别的同学想想?”这时的他,已经接受不了我的劝说,脸也变红了,脖子也变粗了,面部表情也变狠了,一手拽下夹子扔给了我,一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样子。
我也没多理他,因为他这时在气头上,还在牛角尖里钻着呢。
我决定先冷冷他,于是,我到别的宿舍继续检查,并且回到值班室拿了一个夹子。
然后,我再一次来到他们宿舍,用手指了指他,他以为我又回来教育他了,立即从床上跳了起来,向我乱喊了一翻,等他结束了,平静下来后,我将我的夹子递了给他,让他把蚊帐夹好。
这时,他的脸又红了,我知道,这一次他脸红是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后悔,是为他自己对老师的不敬感到不好意思。
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向他讲述了一些道理,他也很愉快地接受了,只是等到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他的老毛病又重犯了,又暴躁起来了,与上如出一辙。
分析与反思:显然,他的这种情绪特点很符合他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整体特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一、青少年情绪自控发展的特点w同学今年十五岁,正处于少年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绪表现正处于从外显型向内显型过渡的时期,其情绪表现较成人外露,较儿童内隐。
偏激教育案例(2篇)
第1篇案例描述:在一个小学班级里,班主任张老师对数学特别有热情,他认为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因此他决定将班级的教学重点全部放在数学上。
张老师采用了以下偏激的教育方法:1. 忽视其他学科:张老师只关注数学教学,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体育、音乐等几乎都被忽略了。
2. 过量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张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大量的数学练习题,甚至占用体育课、音乐课的时间。
3. 严厉惩罚:如果学生在数学测试中成绩不理想,张老师会严厉地批评甚至体罚学生。
4.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张老师认为所有学生都应该达到同样的数学水平,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严厉批评。
案例影响:1. 学生全面发展受阻:学生因为过度专注于数学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导致全面发展受阻。
2. 学生身心健康受损:长时间的过度练习和严厉惩罚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对数学产生了恐惧。
3. 师生关系紧张:张老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对他产生了反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4. 教育公平性受损:由于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班级中感到自卑和孤立。
案例反思:这个案例反映了偏激教育方法的弊端。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分强调某一学科,而忽视其他学科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第2篇案例标题:严厉惩罚导致学生心理创伤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张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她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就会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甚至体罚。
案例经过:1. 学生小王在一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张老师认为他态度不端正,于是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批评,并要求他在放学后留下来补课。
2. 小王在补课过程中,因为一道题目不会做,张老师便用教鞭打了他的手心,导致小王手部受伤。
3. 小王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与张老师沟通,希望张老师能够注意教育方式,但张老师仍然我行我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偏激心理个案分析
案例介绍
学生N,12 岁,我班中的一名男生。
看似比较懂事,内向,平常不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和注意。
四、五年级时曾有几次因各种原因背着书包要回家不想读书了。
在未教他之前,本人就对此人有了初步的了解,脾气大,容易做出格行为。
本学期发生的两件事,让我对该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次是将家长给他上交给老师的晚托班费“弄丢”了,死活不承认是自己用作它途了。
另一次是因生日家长未买蛋糕而向任课老师发脾气。
平常喜欢说谎,自然地将所有的错误与不对归结到他人身上,而自己却无错可改。
案例分析
本人认为,学生N 从心理成因来讲更多的是偏激心理在作祟。
偏激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
多存在于青少年中。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
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
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
常见的偏激主要有三方面的特性:1、认识上的片面性:偏激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
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
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
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试想,这样的人谁愿和他打交道?2、情绪上的冲动性: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
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3、行为上的莽撞性:偏激在行动上的表现是莽撞从事,不顾后果。
产生偏激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的发展尚不成熟,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往往抓住一点就无限地夸大或缩小,自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
学生N不管从认识,还是从情绪和行为上都与偏激心理的表现相符合,究其偏激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
由于学生N 是独子,他的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家中只有大伯平常比较关心他的生活,父母最多的是给孩子钱,以此来弥补所谓做父母的责任。
缺少了家庭教育这一关键要素,缺少了亲人关爱的这一重要情感熏陶,导致学生孤单,生活无目的性,迷恋打游戏机,经常找各种接口向父母要钱。
由于父母对他的关心较少,他就将自己的各种不足都归结到父母身上。
随着心理迁移,在学校里,他就不管自己言行的对与错,自然的将这一切的错误都归咎到同学,甚至老师身上。
缺失了家庭教育和亲人关爱是学生N偏激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个人因素。
学生N对于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
由于自己的偏激,导致他的人际关系比较差,这一因素更让其在情绪上表现
得更为冲动,以至于做出一些莽撞的行为。
以偏概全,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做法。
三、他人因素。
由于学生N的偏激行为的表现,使其他学生对他退避三舍,同学们认为该生气量特别小,看到别人受表扬就揭短,看到别人挨批评就幸灾乐祸;没有朋友,不愿意和他们交往。
所以学生N和同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距离,孤单与无助促使他偏激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任课老师也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不愿更多的“管”他,得不到老师的关爱,使其觉得自己更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促使他用更为偏激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他人因素是其偏激心理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
辅导策略
1、拉近距离,实施关爱。
由于学生N 偏激的言行,使他与其他同学的心理距离较远,也经常受到歧视而自卑,最终表现出自傲和偏执甚至对立情绪,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和他真心交谈,告诉他你是父母的好孩子,你是老师的好学生,你是同学们的好同学,你是班级大集体中的一份子,只要你正确地对待他人他事,你就会受到同学的欢迎,老师和家长的信任和表扬。
于是我经常鼓励他去关爱别人,关心集体,在多次表扬中,使他找回了自信,并得到了同学承认和友爱。
在他生日那天,我送了他一支圆珠笔,让他很感动,从而逐步的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偏激心理得到了一定的矫正。
2、自我管理,塑造人格。
制定目标,让学生N明确自控行为的主要目标,严格规范自已的行为。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制定一个时间规划表,要求他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逐步磨砺自己的意志,让他意识到一味地原谅自己,迁就自己,只会在错误、缺陷、恶性的斜坡上越滑越远,最终不能自拔。
实施批评和表扬有机结合的方式,规范其行为,引导其从偏激中走出来,塑造一个具有正常心理的人格。
3、师生努力,促使改变。
与任课老师沟通,利用一切机会发现学生N的闪光点,对案主不自制的行为以柔和的方式加以制约,减少了他与老师的冲突,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使他获得了一种宁静、平和、友好的学习氛围。
引导同学们以一种宽大为怀的心情去包容他的缺点,以一种沙里淘金的耐心去发现他的优点,和平相处,共同进步,促使改变。
4、沟通家长,健康成长。
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希望为了孩子,多回家,多教育,多关心。
平时要求注意创设与孩子沟通的情境,真心听孩子的倾诉,少用粗俗而又无效的打骂教育方式,通过换位思维及互相关爱等方式正面启发培养孩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
利用好家庭这一教育的主战场,作好孩子的榜样,努力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为开拓孩子的美好前程创设条件。
辅导效果
通过将近两个多月的辅导,学生N已经能和父母较好地进行心理交流;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较为和睦了;能够积极地参与一些活动;对老师有了信任感;平常因偏激心理而做出的过激行为几乎没有了。
个案思考
1、作为一名教师,要全方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
2、教师要多学知识,除了学好课程的理论知识,做好教学实践工作之外,还要学好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心理健康知识,艺术常识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适合现代教学的老师。
3、现代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挑战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复杂。
4、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如何做好老师,必须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利用学校主阵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心智健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