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司法考试辅导: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

最低限度公正标准
(1)程序参与原则
又称为获得法庭审判机会原则,是指受刑事裁判直接影响的人充分而 富有意义地参与裁判制作过程。
要求: 1、到庭原则:程序参与者在裁判制作过程中始终到场; 2、富有意义地参与裁判的制作过程 3、有充分的机会参与诉讼活动并有效地影响裁判结果: 4、参与者在过程中具有人的尊严,并受到人道的对待。
2、关键:提高对个人权利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政府权力的 正当根据在于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
3、内容:A扩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性权利,使其成为真 正的诉讼主体:废除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侦查人员提 问的规定,全面确立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彻底推行无罪 推定和一事不再理原则;扩大律师对侦查程序的参与程度,保 障律师为履行辩护职责所必要的条件和权利。
二、刑事诉讼的价值
刑事诉讼价值概论 关于刑事诉讼价值的主要学说 刑事诉讼内在价值——程序公正 刑事诉讼外在价值——结果公正 刑事诉讼次级价值——程序的经济性 刑事诉讼诸价值之冲突与协调
(一)刑事诉讼价值概论
什么是价值?
经济学:交换价值或使用价值 哲学、社会学:价值即为“善”:值得人们向往和追求的。
最低限度程序保障
联合国《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第三项: 1、获知被控的罪名及案由;2、获有充分的时间与便利准备辩护并与辩 护人联络;3、获得迅速审判;4、有权委托辩护人,并获得公设辩护人 协助;5、有权与对方证人对质,并申请法院传唤他所提出的证人出庭作 证;6、有权获得翻译帮助;7、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刑事诉讼目的的历史演进
原始社会:以补偿被害人为惟一目的
原因:对犯罪的认识停留在原始阶段,将犯罪仅仅 视为对个人利益的侵害。
封建社会:维护专制皇权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1、既要惩罚犯罪,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2、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程序公正的内容包括程序公开、程序中立、程序平等、程序安定、程序保障;3、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
一、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所谓惩罚犯罪,是指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适用刑法,以抑制犯罪,以及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本身的作用来抑制犯罪。
所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指在通过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保证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具体包括:(1)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有罪的人受到公正处罚;(3)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行使。
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关系是,既统一又对立。
一方面,正确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也不能脱离惩罚犯罪;一般认为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应当并重。
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诉讼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指案件的结局处理所体现的公正。
刑事案件的实体公正,具体要求是:(1)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的认定,应当做到证据确实、充分;(2)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及罪名;(3)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处刑罚;(4)对于错误处理的案件,采取救济方法及时纠正、及时补偿。
刑事案件的程序公正,具体要求是:(1)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2)认真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3)严禁刑讯逼供和其它非法手段取证;(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5)保障诉讼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6)按照法定期限办案、结案。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各有其独立的内涵和标准,不能互相代替。
三、诉讼效率追求诉讼效率,意味着应当降低诉讼成本,加速诉讼运作,减少案件拖延和积压。
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是:公正第一,效率第二。
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件、期限、程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限定,对政府可能在刑事 诉讼中运用的权力加以严格限制。
➢ 第三,通过广泛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措施,保证司法的独立
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控审分离,不告不理,审判中心主 义,确立辩论、公开、参审、言词直接原则等)。
(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辩证关系
❖ 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 ❖ 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标准)
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
1.纯粹的程序正义:不存在关于结果正当与否的任何标准,一切取决于程 序要件的满足,只要游戏规则公正,且被严格守,无论结果如何,都被认 为是公正的。
2.完善的程序正义:在程序之外存在结果正当与否的独立标准,并且存在 一种总是能够保证达到这种结果的程序(合理的程序总是导致正当的结果 )。
❖ 程序本位主义(英美学者) ❖ 经济效益主义([美]波斯纳)
绝对工具主义程序理论
❖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法律程序作为用以确保实体法实施 的工具,只有在具备产生符合正义、秩序、安全和社会公共 福利等标准的实体结果的能力时才富有意义。一项法律程序 无论被设计得多么合理和精致,只要它不具备这种能力,就 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 程序理性原则要求 :
➢ (1)程序理性原则要求法官据以做出判决的事实必须经过合理的 证明。
➢ (2)程序理性原则要求法官在制作裁判之前必须进行冷静、详细 和适当的评议。
➢ (3)程序理性原则要求法官的裁判必须依法庭调查和采纳的所有 证据为根据。
➢ (4)法官应明确陈述其据以制作裁判的根据和理由。
(四)中国刑事诉讼的目的及其调整
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重打击,轻保障”,实质性的保障 措施仍然停留于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这一点,也就是防 止错案上。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运动的某一位置,它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以及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A.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相同B.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参考答案:B【考点】曲线运动.【分析】当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解答】解:A、质点做曲线运动,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D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故B正确.C、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同,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同.故C错误.故选:B.2. 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时,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答案:D只要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D对;3. (6分)圆筒形气缸水平放置,用活塞封闭一些气体,如左图所示,这时气柱长30cm,活塞处于平衡态,现用水平力F将活塞向右拉10cm,当活塞处于平衡时,如图所示,求此时拉力F的大小。
已知大气压强P o=1.0×105Pa,不计活塞质量及摩擦,温度保持不变,活塞截面积为20cm2。
参考答案:50N4. 如图所示,劈a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斜面光滑,把b物体放在a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则在下滑过程中,a对b的弹力对b做功为W1,b对a的弹力对a做功为W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W1=0,W2=0B、W1≠0,W2=0C、W1=0,W2≠0D、W≠0,W2≠0参考答案:D5. 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要点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要点(1)一、刑事诉讼基本理念(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是刑诉目的的两个方面,由于侧重点不同,才有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之争。
现代法治国家,在两者发生冲突时,保障人权先于惩罚犯罪。
体现在诉讼制度上,就表现为审前程序司法审查的确立、辩护制度的完善、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
(二)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能产生冲突。
司法实践中我国一直是“重实体,轻程序”,要求我们将程序正义放在优先地位。
(三)诉讼效率坚持诉讼效率要求在刑诉中严格控制审前行为期间;严格限定羁押期间;庭审中奉行不间断审理审理原则;广泛建立简易程序,加速刑事案件的处理。
二、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公正优先,兼顾效率三、刑事诉讼结构狭义上的刑诉结构是指横向结构,即控、辩、裁三方形成的互动格局。
指控辩均衡对抗与法官居中裁判的宏观关系,同时控、辩、审各方内部关系或为观关系也要予以设置,如公诉人与被害人的关系、辩护人与被告人的关系等。
刑诉结构模式类型:纠问式诉讼模式、弹劾式诉讼模式、现代混合式诉讼模式。
四、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一原则强调的是法院和检察院集体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是法官、检察官个人独立行使职权。
但近来司法改革中,法官在审判中享有越来越大的审判权。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包含了控审分离原则,现代刑诉要求法官居中裁判、控诉职能和审判职能分离,不能由同一机关行使。
对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均实行监督。
(四)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无罪推定)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法院统一行使。
第二,法院判决必须依法作出,未经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法院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五)程序法定原则要求刑事诉讼程序必须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公开,并且保证诉讼参与人能有效地参与。
(六)任何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控诉并提出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是控诉机关的职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 一、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 刑事诉讼是指法官在其他诉讼关系人的参 与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审理刑事案件的活 动。保障实体真实、遵守正当程序、在公 正前提下追求诉讼效率是我国刑事诉讼的 基本价值追求;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实 现两者平衡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最终目标, 这应当是现代刑事诉讼总的理念。
• 2、直接目的: • (1)公正实施刑事实体法(或称实现刑罚 权,控制犯罪) • (2)充分保障公民人权 • 就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与直接目的的关系 而言,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刑 事诉讼根本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直接目的 的实现,同时,根本目的的实现,使实现 直接目的的社会价值得到确认。
第四节 刑事诉讼结构
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的理论基础: • 一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 二是控审分离原则。 • 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的特点
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
侦查阶段 明显具有纠问 式的特征。侦 查机关在事实 各种专门调查 工作和采取强 制措施时,除 逮捕需要由检 察机关批准外, 基本上都可以 自行作出决定 起诉程序 一般只 有两方 主体: 检察机 关和被 告人。 检察机 关身兼 控诉和 裁判双 重职能 审判阶段 采取控辩对抗、审判 居中的方式。包括控 诉、辩护、审判三方 主体;在运作方式上 ,弱化了法官的庭前 审查,强化了控辩双 方在庭审中的对抗。 法官主要负责主持庭 审,只在必要的情况 下才依职权讯问被告 人、询问证人
四、刑事诉讼的效益价值
• 它是指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应符合经济效 益的要求:一个行为或过程要符合经济效益的要 求,就必须同时做到两点:—是使投入的资源得 到最大限度的节约;二是使产出的成果达到最大 化。 • 测量和评定程序经济性的标准包括: • 1、刑事审判程序的设立应保证审判活动的迅速有 效进行。 • 2、刑事审判程序应当尽量简化。 • 3、刑事审判程序应保证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刑诉基本原理

刑诉基本原理一、刑诉法基本概述国家机关法律关系主体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其他诉讼参与人1、概念指国家制定的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渊源①宪法;②刑事诉讼法典:1979年7月1日通过,1996年3月17日一修,2012年3月14日二修;③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规章、规定;④有关国际公约和条约(保留条款除外);3、刑诉与刑法的关系①刑法是实体法,解决的是犯罪与刑罚的问题;②刑诉法是程序法,解决以何种程序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刑诉法具有保障刑法正确适用的工具价值,也有自己的独立价值,与刑事实体法相辅相成;二、刑事诉讼法制定目的与任务(一)制定目的保证刑法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二)任务1、首要任务:正确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人不受追究;2、重要任务:教育公民遵守法律,与犯罪做斗争;3、根本任务:维护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新增)、保护各种合法权利;三、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冲突时,原则上保障人权应当优先;(二)实体公证和程序公证1、实体公证是指结果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2、程序公证指的是过程公证,诉讼参与人充分有效地参与诉讼,程序规定得到遵守,程序违法得到救济;坚持并重原则,冲突时,程序公正优先;(三)诉讼效率和司法公正两大价值目标,公正是首要价值目标,“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四、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一)刑事诉讼主体1、国家专门机关公安、检察院、法院、国安、军队保卫部门、监狱、海关走私侦查机关;2、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①诉讼当事人:直接影响诉讼进程并与诉讼结果有直接厉害关系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②其他诉讼参与人:协助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二)刑事诉讼职能1、控诉职能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自诉人和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2、辩护职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人;3、审判职能法院(三)刑事诉讼结构审判中立、控辩平等、控辩积极对抗、诉审分离、审判本位主义;控诉方辩护方(四)刑事诉讼阶段公诉: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自诉:审判、执行;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公、检、法、国安、军队保卫、监狱、海关走私侦查部门一、公安机关1、性质:行政机关、国家治安保卫机关、人民政府组成部分;2、组织体系: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关系;3、职权:(1)立案权、撤销案件权(不须检察院批准)、移送审查起诉;(2)侦查权:决定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拘留、执行检察院批捕或法院的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3)执行权:拘役、剥夺政治权利;对检察院作出的不批捕、不起诉决定可复议,意见不接受,可提请上一级检察院复核;二、人民检察院1、性质法律监督机关、公诉机关、司法机关;2、组织体系最高检、省检、市检、县(区)检、专门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级可侦查下级管辖的案件,上级可将本级管辖案件移交下级管,下级可将管辖案件请求上级侦查;3、职权(1)立案、侦查权;、(2)公诉权;(3)法律监督权;(4)批准或决定逮捕权;(其他侦查机关必须报请检察院批捕)三、人民法院1、性质唯一审判机关;2、组织体系最高法、高法、中法、基层法院;专门法院: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和海事法院(无刑案审判权);3、职权(1)是否开庭,自诉案件是否受理;(2)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3)执行死刑(立即执行);刑事诉讼中的参与人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一、当事人(一)概述1、指与案件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对诉讼进程有直接影响的人;2、范围(1)被害人;(2)自诉人;(3)犯罪嫌疑人;(4)被告人;(5)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二)被害人1、仅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2、被害人诉讼权利(1)申请复议权: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不服。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理念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理念【摘要】随着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将近一年之久,我国刑事诉讼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很多方面加强了对人权保护,维护了司法公正,为使刑事诉讼法成为一部符合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要求、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相衔接、符合中国国情、形式完备的法典,必须要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基本立法理念。
【关键词】立法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司法公正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持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并重;第二,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切实维护我国的司法公正。
新刑事诉讼法在贯彻这些理念方面取得不少成就,下面一一进行阐述:一、坚持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并重刑事诉讼法中的惩罚犯罪,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刑事诉讼活动,在保证准确并且及时地查明案件的事实和真相的前提下,对被告人公正地适用刑罚,以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
而尊重和保障人权,则是指通过一系列刑事诉讼活动,在惩罚犯罪过程中,切实保证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在新刑事诉讼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被写入法条之中,它不仅是一项基本原则,而且是贯穿刑事诉讼法始终的一条主线;不仅是宣示性表述,更有具体程序设置和规定来保障实施。
(一)证据制度方面的人权保护新刑诉法第49条和第50条新增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它在《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被视为刑事公正审判“最低限度的保证”,这一规定对于保护被追诉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其基本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第54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刑讯逼供,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提高司法廉洁性,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司法公正。
(二)强化了辩护制度新刑诉法第34条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范围,同时把提供法律援助的诉讼阶段由原来的审判阶段提前至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这样有利于将法律援助落到实处,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第35条至41条完善了律师会见和阅卷程序,将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时间提前至被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在制度层面较好解决了律师会见难、阅卷难等问题,强化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④关于程序系统的设计,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减少案件实体上的误差。
⑤针对不同案件或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程序,使得案件处理简繁有别,保证处理案件的效率。
独立价值
①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结构、原则、制度、程序,体现着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权精神,也反映出一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文明程度,是衡量社会公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强制措施
6
审查批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1分);拘留和报请批捕的程序、讯问犯罪嫌疑人(1分);拘传的程序(2分);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2分)
附带民诉
1
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1分)
期间、送达
0
立案
0
侦查程序
10
侦查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和情况告知(1分);补充侦查(1分);技术侦查(2分);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地点(2分);询问被害人的程序(2分);查封、扣押、冻结的程序(2分)
工具价值
①通过明确对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的专门机关,为调查和明确案件事实、适用刑事实体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②刑事诉讼法通过明确行使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主体的权力与职责及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与义务,为调查和明确案件事实及适用刑事实体法的活动提供了基本构架;同时,由于有明确的活动方式和程序,也为刑事实体法适用的有序性提供了保障。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绪论
一、命题的重点(表-1)
近五年来的考点按照分值从高到低排列(前四名)
2012年
(1)证据制度;(2)刑事诉讼法概述;(3)特别程序;(4)侦查程序
2011年
第三章: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提纲

2.研究刑事诉讼理念的意义 (1)刑事诉讼基本理念决定着刑事诉讼法 的立法方向, 的立法方向,是构建具体刑事诉讼制度与 程序的基础,也是刑诉司法活动走向文明 程序的基础, 与理性的关键所在, 与理性的关键所在,决定了刑事诉讼法律 的功能与价值取向问题。 的功能与价值取向问题。 建立和培育先进、科学、 (2)建立和培育先进、科学、文明的刑事 诉讼理念对发挥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功能和 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在西方,沉默权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一 项人权。沉默权在加强控方举证责任的同 时也加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力 量,有助于抑制警方的暴力、制约强大的 警察权。
4.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 4.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
(1)这一原则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 这一原则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地位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 的作用; (2)是现代刑事诉讼区别于封建专制 时期的刑事诉讼原则的重要界线,是现代 时期的刑事诉讼原则的重要界线, 刑事诉讼的基石。 刑事诉讼的基石。
B.控方举证规则 B.控方举证规则
即控诉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的 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不承担证明自己无 罪的责任。
C.沉默权规则 C.沉默权规则
2012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

2012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杨雄一、单项选择题22.关于《刑事诉讼法》“尊重与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与其她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就是正确的?A.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与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理念B.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至上的理念C.体现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D.体现了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基本理念。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与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与其她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这就是刑事诉讼法的根本任务。
《刑事诉讼法》“尊重与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与其她权利”的规定,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与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理念。
故A项正确。
尊重与保障人权,就就是尊重与保障诉讼参与人的人权,其核心就是尊重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但就是并非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至上。
故B项错误。
“尊重与保障人权”并未体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以及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
故CD两项错误。
在2012海天模考讲题阶段与法条串讲阶段中都特别强调“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新刑事诉讼法的重要意义并设计相关模拟题。
23.甲发现自家优质甜瓜常被人夜里偷走,怀疑乙所为。
某夜,甲带上荧光恐怖面具,在乙偷瓜时突然怪叫,乙受到惊吓精神失常。
甲后悔不已,主动承担乙的治疗费用。
公安机关以涉嫌过失致人重伤将甲拘留,乙父母向公安机关表示已谅解甲,希望不追究甲的责任。
在公安机关主持下,乙父母与甲签订与解协议,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并提出从宽处理建议。
下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刑事诉讼理念的概括,哪一选项与本案处理相一致?A.既要充分发挥司法功能,又要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B.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要考虑对特殊群体区别对待C.既要追求公平正义,又要兼顾诉讼效率D.既要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又不应忽略实体公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刑事诉讼理念的体现。
国家司法考试——刑诉法主观题考点(根据老师课本总结)

第一节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一、刑诉法与刑法的关系☆☆☆刑诉法工具价值:(1)为查明案件事实、适用刑事实体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2)为查明案件事实提供了基本基本架构(3)为查明证据、明确案件事实提供了手段(4)为规范准确适用定罪量刑提供了标准和保障(5)避免减少了案件实体上的误差刑诉法独立价值:(1)体现了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权精神,反映一国的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文明程度(2)弥补刑事实体法的不足,并创制刑事实体法的功能(3)影响刑事实体法实现的功能。
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任何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权。
被追诉人的的人身自由往往受到限制,加之刑事诉讼法的精密化趋势发展,使刑事诉讼辩护越发依赖于律师辩护,(制度)可以有效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利,确保了打击犯罪的精准性。
2.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呢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要求控辩平等对抗,法庭居中裁判,(制度)得以使辩方最大程度上的实现程序公正,此外通过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法庭可以兼听则明,更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3.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制度)得以使案件繁简分流,节约了司法资源,有助于简案快审、难案精审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三、未经法院审判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1)控方承担举证责任;(2)证明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3)推翻前有权被假定无罪;(4)疑罪从无第二节程序一、立案(如何救济)(1)向公安机关,先做出不立案机关复议向上一级复核被害人(2)向检察院提出申诉(无先后)(3)向法院提起自诉检察院→认为应立案的,应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公安7日内向检察院书面答复,检察院认为不能成立的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应在接到检察院通知立案书之日起15日内立案。
二、侦查(程序挑错题)询问:可以在现场,也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住处或证人指定的地点,必要时可以通知到检察院或公安局接受询问(谁办案谁通知)。
个别辨认混杂原则公安:7人/10张照片/5件物品(不少于)辨认原则检察院5-10人/照片 5件物品、照片(不少于)防止辨认前见到辨认对象辨认时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3个月内有效,到期批准延续,无次数限制技术性侦查措施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变更措施重新批准只适用于犯罪侦查、起诉审判补充侦查(法院无权决定但是可以建议检察院补充):被告人提出重大立功线索时,法院可以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惩罚犯罪指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在准确、及时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适用刑法,以抑制犯罪,以及通过刑事程序本身的作用来抑制犯罪。
即运用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来抑制犯罪。
保障人权指:(1)无辜的人不受追究;(2)有罪的人受到公正处罚;(罚当其罪,不能罚轻于其罪,也不能罚重于其罪,这是司法实践中考量司法公正的重要指标。
)(3)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行使。
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诉讼公正包含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具体要求有:(1)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应当证据确实充分;(2)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及其罪名;(3)按照罪行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定刑罚;(4)对于错误处理的案件,采取救济方法纠正、补偿。
程序公正即过程公正,具体要求有:(1)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2)认真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3)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取证;(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5)保障诉讼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6)依法定期限办案、结案。
考生应当重点记忆。
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程序公正即过程公正。
三、诉讼效率诉讼效率是指诉讼中所投入的司法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与案件处理数量的比例。
第四节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一、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和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可以区分为根本目的与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并非刑诉法所特有,国家制定的所有法律都是这个目的,即,通过制定刑诉法和实施刑诉活动想要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之目的。
直接目的表现为两方面:(1)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对构成犯罪的被告人适用刑法,惩罚犯罪,实现国家刑罚权;(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保障人权,使诉讼参与人的合法诉讼权利不受侵犯,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根本目的与直接目的的关系:刑事诉讼根本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直接目的的实现。
刑事诉讼的理念

(二)保障人权的根据与实现手段 理论根据: 理论根据: 1.建立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论 建立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论 基础之上的个人自由主义原则。 基础之上的个人自由主义原则。 2.与现代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与现代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观念。 观念。 实现手段: 实现手段: 1.广泛确认和保障个人权利。 广泛确认和保障个人权利。 广泛确认和保障个人权利 2.严格限制政府权力。 严格限制政府权力。 严格限制政府权力 3.确保司法公正。 确保司法公正。 确保司法公正
2.形式的公正 形式的公正 这种模式并不考虑所适用的法律的正 义价值如何, 义价值如何,而严格地依照现行法律解 决社会冲突。 决社会冲突。 所内含的两个基本准则: 所内含的两个基本准则: (1)现行法律是解决社会冲突的惟一 ) 适用根据, 适用根据,诉讼中所形成的各种判定必 须同现行法律的规定相一致。 须同现行法律的规定相一致。 (2)冲突的解决结果符合现实法律的 ) 规定。 规定。
3.主观的公正 主观的公正 这种模式是指冲突主体对于冲突事实 的真实感受和自认为正当的权益要求与 诉讼裁判结果的一致。 诉讼裁判结果的一致。 4.过程的公正 过程的公正 过程的公正是最直观的程序公正,过 过程的公正是最直观的程序公正, 程的公正意味着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公正 地对待作为当事人的冲突主体, 地对待作为当事人的冲突主体,保证冲 突主体有足够和充分地表达自己主张和 请求的手段及行为的空间。 请求的手段及行为的空间。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 关系
二、程序公正
(一)程序公正的几种模式 1.理性化的公正 理性化的公正 这是程序公正的最高形式。 这是程序公正的最高形式。指在司法过程中 把正义的法律和法律所应有的正义精神现实地 用于冲突的解决。 用于冲突的解决。 (1)诉讼程序中适用于解决冲突的法律是 ) 具有公正价值的法律。 具有公正价值的法律。 (2)在法律规范未曾涉及的领域或者具体 ) 法律规范虽已涉及, 法律规范虽已涉及,但与法律所应有的精神相 悖的情况下,适用正义精神解决冲突。 悖的情况下,适用正义精神解决冲突。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思考题:当在某种情况下,自由与安全彼此根本 对立不能兼顾时,应当如何排列二者的先后顺序, 或者说,应当决定何种价值优先获得满足,另一 种价值则相应地作出一些让步或牺牲?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 (罗尔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 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英国谚语)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还应 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
4. 依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定刑罚 5. 裁决结果不得违背形式正义原则的要求。形 式正义是指对实体法所确立的规则的公平适用, 即“对相同的情况予以相同的对待”
6. 对于错判案件,特别是无罪作有罪处理的案 件,依法采取救济方法及时纠正、及时补偿
(二)程序公正
是指诉讼活动的过程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换 言之,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所受到的对待是公 正的,所得到的权利主张机会是公正的。程序公正 是指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公正
3. 程序参与原则 又称为“获得法庭审判机会”的原则,其核心思 想是,那些权益可能会受到刑事裁判或诉讼结局 直接影响的主体应当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地参 与刑事裁判的制作过程,并对裁判结果的形成发 挥其有效的影响和作用
(1)程序参与者应在裁判制作过程中始终到场 (2)程序参与者应富有意义地参与裁判的制作 过程 (3)程序参与者应有充分的机会参与诉讼活动 并有效地影响裁判结果
(一)实体公正 司法活动就诉讼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所 做出的裁决或处理是公正的。就司法系统而言, 实体公正是指系统的最终“产品”即结果是否公 正
实体公正的具体要求 1. 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必须准确无误,并 且达到法定的证明标准 2. 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是否有罪及其罪名 3. 当认定被告人有罪或罪重时,如果在事实或 法律上产生疑问时,应从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作 出处理
4刑事诉讼理念_547705518

消极人权概念的基本特征
消极性 普遍性 绝对性
(二)积极人权与集体人权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第一条(一)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 (二)所有人民得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 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资源。 第七条 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 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第四讲 刑事诉讼理念
第一节 程序正义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
(一)
完善的程序正义
1. 存在着关于实体正确的评价标准 2. 存在着实现实体正义的适当程序
(二)不完善的程序正义
1. 存在着关于实体正义的标准 2. 不存在实现实体正义的完美程序
(三)纯粹的程序正义
1. 不存在关于实体正义的独立标准 2. 存在着关于程序正义的独立标准
(三)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终极价值
主体性原则 哈耶克:我们可能是自由的,但同时也 可能是悲苦的。 康 德: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黑格尔:理性要求尊重他人人格,法律 是加强和保证这种尊重的手段之一。
第三节 司法独立
一、司法独立观念之起源
布莱克顿: “国王在众人之上,但是在上帝和法律 之下。”
二、司法独立制度之价值
从空间上看,刑事诉讼是在一个民族国家 内部展开的以实现国家刑罚权为目的的活 动,其前提是民族国家的存在,因此不需 要民族自决权这样的集体性人权作为权利 行使的基本语境。
2. 刑事诉讼人权的消极性
从逻辑上看,消极人权以政府的不作为为保 障人权的基本形式,它只要求政府不作某些 事情,就能实现保障人权。因此它是更加基 本的权利。
(一)保障自由/司法权的消极性 (二)实现法治/法律规则的普适性 (三)诉讼效率/司法裁判的权威性 (四)程序正义/司法审判的亲历性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为了取得“被害人的陈述”,于某又采取了更卑劣的行动。 一天,于某到刘某编造出的发案地点去查找“被害人”, 迎面碰上女青年刘某某。于粗暴地命令刘某某站住,逼她承认 被强奸过。刘某不知所措,吓得一边后退一边说,“我没有, 没有过。”,于上前一步堵住了刘某某,威胁说,“要不承认, 我就把你送到公安局押起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刘某某 只好流泪按于某的意思,编造出曾被刘某强奸,并怀孕流产的 假证言。几天后,于某又从铁路矿务局医院骗到了刘某某做过 人工流产的假证明。 因而,刘某被冤判死刑立即执行。
9月1日,于某收到两封诬告刘某强奸鲁某和何某的信。 他认为这是自己立功升官的好时机,便在提审刘某时,硬逼 刘承认犯了强奸罪。刘无辜受陷,气得脸涨得通红,大声和 于某争吵起来。于见刘不肯承认.便纱起凳子腿向刘狠砸过 去.并用电警棍向刘的脸上、身上猛捅之后,于某又在作案 时间、地点及主要特征上提示刘。刘被迫按照于的提示,编 造出强奸鲁某和何某的“罪行”。
统一的,惩罚犯罪的目的在于恢复遭受侵害的社会 权益,也是保障人权的一种具体体现
②二者时常发生冲突。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 对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利益的追求可以有所侧重, 各国刑事诉讼制度就是在不断协调两者的矛盾中得 到完善和发展。 6)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体现:
刑事诉讼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 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 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 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一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1.裁判的正当性主要来自于结果的正确性。 2.实体的正确成为法律程序的首要追求。 3.当事人通常会被当作信息的来源。 4.法官的首要关怀是要达成一个正确的裁决。 5.律师除了要维护委托人的利益之外,还要受到 遥远的国家利益的权衡。 • 6.裁判的结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 • • • •
“冤案”
律师被铐
正当程序
郧西县外迁移民抓阄选房
思考:抓阄为什么能被接受?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权利法案》
• 第一条:言论、宗教、和平集会自由; 第二条: 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 第三条:免于民房被军 队征用; 第四条: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第五条:正当程序(Due Process)、一罪不能 两判、禁止逼供、禁止剥夺私人财产; 第六条: 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 第八条: 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 第九条:未被列入的其他 权利同样可以受到保护; 第十条:人民保留未经 立法的权利
第一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式—当事人主义 • 2.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执行模式—职权主义
放任自由主义的特征:
• 第一,国家没有自己的意志,所以也不会强迫所 有的国民尊崇自己的意志。 • 第二,国家产生的职责是为公民提供一个交往的 框架,没有别的目的。 • 第三,代理国家行使职权的政府通常被称为“最 小主义的政府”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 止
• 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 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 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 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 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 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 站收容。次日,孙志刚 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 人员救治站。在这里, 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 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 殴打,于3月20日死于这 家收容人员救治站。这 一新闻事件被称为“孙 志刚事件”。
司法考试刑诉笔记口诀

精心整理刑诉导学应背记的内容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1.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宪法、刑事诉讼法典、有关法律规定,有关法律解释和规定,地方性法规,国际公约条约。
2.刑诉法的工具价值:为刑法的实现提供组织、程序和证据上的保障。
同时保证处理案件的效率。
3.刑诉法的独立价值: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力,保证民主法治,弥补(不告11.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
其中当事人为主要诉讼主体,主要包括公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和被告人;附带民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
其它诉讼参与人为一般诉讼主体,主要包括:法代人、诉代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2.被告人有罪的权力只能由人民法院来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
反过来宣告某人无罪,公安机关、检察院也有这个权利,比如不立案、撤案、不起诉都表明某人无罪。
13.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不是西方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实行的是法院统一定罪原则。
14.西方无罪推定的三个必然条件:一是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米兰达警告),我国的被告人不享有沉默权,二是控方承担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三是控方证明不了的要疑罪从无。
15.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口诀:轻告时,赦他死。
其。
权7这4院直接自诉)的主要包括:故意伤害案(轻伤)、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重婚案、遗弃案、生产销售伪劣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除外)、侵犯知识产权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除外)、刑法分则四五章可能判3年以下的;对于以上8种案件,若证据不足法院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可能判3年以上的应当告知被害人报案或移送公安立案侦查;公转自(必须先公诉再自诉,被害人应先到公安机关检察院提起公诉如不追究再到法院自诉)主要包括4种情况:有证据、被犯人身财产权利、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被害人有证据证明曾提出控告但公检没有追究刑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1、既要惩罚犯罪,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2、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程序公正的内容包括程序公开、程序中立、程序平等、程序安定、程序保障;
3、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
一、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
所谓惩罚犯罪,是指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适用刑法,以抑制犯罪,以及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本身的作用来抑制犯罪。
所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指在通过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保证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具体包括:(1)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有罪的人受到公正处罚;(3)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行使。
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关系是,既统一又对立。
一方面,正确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也不能脱离惩罚犯罪;一般认为惩罚犯罪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应当并重。
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诉讼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指案件的结局处理所体现的公正。
刑事案件的实体公正,具体要求是:(1)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的认定,应当做到证据确实、充分;(2)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及罪名;(3)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处刑罚;(4)对于错误处理的案件,采取救济方法及时纠正、及时补偿。
刑事案件的程序公正,具体要求是:(1)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2)认真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3)严禁刑讯逼供和其它非法手段取证;(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5)保障诉讼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6)按照法定期限办案、结案。
三、诉讼效率
追求诉讼效率,意味着应当降低诉讼成本,加速诉讼运作,减少案件拖延和积压。
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是:公正第一,效率第二。
公正优先,兼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