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二学期复习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动物学第二学期复习纲要

1.脊索动物门的三大主要特征:

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2.脊索动物的次要特征有哪些?

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闭管式循环。多数脊索动物为肛后尾。

3.脊索动物门与无脊椎动物的异同点在哪里?

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

骨骼外胚层的外骨胳中胚层的内骨骼

心脏消化道的背面消化道的腹面

神经索实心、二条中空、一条

消化道腹面消化道背面

脊索无有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逆行变态: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的现象,称为逆行变态,也叫做退化变态.

无颌类:圆口纲是现代脊椎动物中最低等、无成对附肢和上下颌的种类,称无颌类。

脊索: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围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组成的脊索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起到骨骼作用。

背神经管:高等种类分化为脑和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脊髓中形成中央管。咽腮裂:咽部两端有一系列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终生存在;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存于胚胎期或幼体期。

脊柱:亦称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脊索动物门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 三大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2 、脊索动物门的次要特征是什么?

次要特征: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闭管式循环。多数脊索动物为肛后尾。

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异同点在哪里?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与联系

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

骨骼外胚层的外骨胳中胚层的内骨骼心脏消化道的背面消化道的腹面

神经索实心、二条中空、一条

消化道腹面消化道背面

脊索无有

第十六章鱼纲

名词解释:

鳍式:表示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录。D-背鳍,A-臀鳍,V-腹鳍,P-胸鳍,C-尾鳍。例如:鲤鱼:D Ⅲ-Ⅳ-17-22;A Ⅲ-5-6;P Ⅰ-15-16;V Ⅱ-8-9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它脊椎动物的颌弓退化或转化为听骨,上、下颌分别由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称作次生颌。初生颌:软骨鱼类的上、下颌由第一对颌弓构成,是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和原始型的颌,称作初生颌。

韦伯氏器:鲤科鱼类鳔与内耳的联系器官,由舟骨、间插骨、,闩骨,三脚骨等构成

侧线:侧线鳞有规律地排列成一条线纹。简述鱼类鳍的种类和功能

D-背鳍,

A-臀鳍,

V-腹鳍,

P-胸鳍,

C-尾鳍。

简述鱼鳞的种类、结构和来源。

盾鳞:板鳃鱼类具有,基板和棘组成,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牙齿。

硬鳞:硬鳞鱼类具有,来源于真皮,由骨质板和硬鳞质组成,硬鳞紧连成甲胄被覆在鱼体上。

骨鳞:大多数硬骨鱼具有,由真皮衍生而来。圆鳞:游离缘光滑圆钝(鲱形目、鲤形目等);栉鳞:游离缘生有小棘或锯齿(鲈形目等)。

3简述鱼类肾脏的结构和渗透压的调节

渗透压调节:淡水鱼类——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盐分,有些鱼类通过食物或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从而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海水鱼类——吞下的海水由肠壁连盐带水渗入血液,经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盐分排出而把水留下以维持体液正常的低浓度;

软骨鱼类因血液中含有2%左右的尿素而浓度高于海水,不会产生失水过多现象。

4、总结鱼类在形态结构上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答:鱼类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大多呈纺缍形,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颈部;体表被有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大多具侧线系统,可感知水波及水流等;心脏具有一心室、一心房,血液循环为单循环等。

第十七章两栖动物

五趾型附肢:典型五趾型附肢内包括肱(股),桡(胫)骨,尺(腓)骨,腕(跗)骨,掌(跖)骨和指(趾)骨,其中后2者的骨块数通常为5,故名五趾型附肢.

固胸型肩带:乌喙骨位于锁骨稍后方,为较粗大的棒状骨。其外端与肩胛骨共同构成肩臼,内端与上乌喙骨相连。上乌喙骨位于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之间,1对细长形骨片,尚未完全骨化,在腹中线汇合,不能活动,称固胸型肩带

弧胸型肩带: 无尾两栖类肩带与胸骨的组合类型之一。主要特征是左右上乌喙骨形大呈弓形,在腹中线上不相连而彼此重叠,肩带可通过上乌喙骨在腹面左右交错活动,这种肩带称弧胸型肩带。

脂肪体: 多数两栖类动物如蛙类和蟾蜍类生殖腺的前端特具1对黄色、指状的结构,即脂肪体,其大小在不同季节变化很大。

1.陆地环境条件是如何影响两栖动物各个器官系统进化的?

水生环境陆地环境解决方法

水体含氧量低(0.3-0.9%) 空气含氧量高(21%) 肺呼吸

水体密度高(1g/l) 空气密度低(1mg/l) 五趾型附肢

水温较恒定气温差异大恒温

水体环境相对简单陆地环境更复杂神经、感觉器官

不存在水分蒸发的问题水分蒸发减少水分蒸发。皮肤腺以及轻度角质化。繁殖以水为媒介没有媒介物体内受精,羊膜卵

2、两栖类动物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其完善性和不完善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两栖纲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 用肺呼吸,皮肤为辅助呼吸器官,具内鼻孔;

2. 成体骨骼具有陆栖动物的特点:自接式颌弓,头骨后端具二个枕髁,躯体骨分: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五趾型的附肢;

3. 不完全的双循环:二心房一心室;

4. 大脑具原脑皮,大脑顶部具分散的神经细胞;

5. 有可动的眼睑;

6. 具中耳,听骨(耳柱骨)、鼓室和鼓膜。

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不完善之处:

1.肺呼吸尚不足以承担陆地生活气体代谢的需要,必须以皮肤呼吸、鳃呼吸加以辅助;

2.未能解决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问题;

3.未能解决陆地生殖。

所以还不能完全脱离水,水内受精、幼体水生、变态后登陆,从而限制了它的分布区域、范围。

第十八章爬行纲

羊膜动物:羊膜动物即胚胎发育中出现羊膜结构的脊椎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