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专业介绍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引言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关注如何减少灾害风险、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跨学科专业。
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定义、学科范畴、专业特点等多个方面介绍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认识。
定义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并提高社会的灾害应对能力。
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气象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等。
学科范畴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范畴十分广泛,涵盖了以下内容:1.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不同类型灾害的可能性、频率和潜在影响,评估灾害风险,为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灾害预警与监测:通过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及时监测、预测、预警各类灾害,提高社会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3.灾后恢复与重建:研究灾后重建策略与技术,推动受灾区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减少灾后的损失。
4.灾害管理与应急响应:研究如何制定科学的灾害管理方案,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效组织救援和恢复工作。
5.建筑与基础设施防灾设计:研究如何在建筑和基础设施设计阶段,考虑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提高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专业特点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以下几个专业特点:1.跨学科性: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实践性:专业课程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参与实地调研、灾害模拟演练等实践活动。
3.国际化:灾害并不受国界限制,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与国际接轨,了解国际先进理论和技术。
4.社会影响力: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为社会提供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方案制定等技术支持,具备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发展前景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人们对于减少灾害损失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对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石家庄铁道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考研
石家庄铁道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
程专业考研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铁路、公路和水陆等交通设施(指桥梁、隧道、线路、车站、码头等),在自然灾害及战争情况下工程结构损伤评估、防护加固、抢修、抢建的理论与技术。
本专业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独具特色的研究学科。
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人员中,教授及教授级高工6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0人。
承担国家交战办、铁道部及军队科研项目多项。
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二等4项、局级奖10余项。
与军内外许多相关的科研单位具有广泛的学术交流。
石家庄铁道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考
研
桥梁与隧道工程本专业学术队伍学历、职称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
其中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以上20人,35岁以下教师占68%,35-45岁教师占26.6%.1997年以来,发表论文438篇,平均人/年发表论文2.1篇,出版专著5部,获省部及以上科研成果18项。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700万元以上。
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6698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2)台件,仪器设备值2000万元。
招收“隧道施工新技术与环境控制”、“桥梁施工新技术与施工控制”、“超前地质预报与桥隧施工地质技术”和“桥梁与隧道工程新材料”等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
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防灾减灾工程学导论
防灾减灾工程学导论以防灾减灾工程学导论为题,本文将介绍防灾减灾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目标和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防灾减灾工程学的基本概念防灾减灾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工程技术手段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地质学、工程力学、水文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和建设,提高社会系统对灾害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灾减灾工程学的目标防灾减灾工程学的主要目标是预测、评估和减轻各类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滑坡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和损失。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前预警:通过监测和分析自然灾害的前兆,及时预警并向民众发布相关信息,以便他们做好应对准备。
2. 抗震减灾:设计和建造能够承受地震冲击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3. 防洪减灾:规划和建设有效的排水系统,加强河道治理和堤防加固,减少洪水对城市和农田的冲击。
4. 防风减灾:设计抗风能力强的建筑物和设施,减少风暴对人类社会的破坏。
5. 防滑减灾:通过地质勘测和工程手段,减少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和产业的影响。
三、防灾减灾工程学的重要性防灾减灾工程学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自然灾害频发且破坏力巨大,如果没有相应的防灾减灾工程措施,将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其次,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建设防灾减灾工程迫在眉睫。
此外,防灾减灾工程学的研究还能够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防灾减灾工程学的挑战尽管防灾减灾工程学在提高社会抵抗力和恢复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难度较大。
其次,防灾减灾工程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而且往往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导论
防灾减灾工程学导论引言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防灾减灾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防灾减灾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防灾减灾工程学的概念防灾减灾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破坏的学科。
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地质学、气象学、工程学等,旨在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灾减灾工程学的目标1. 灾害预警能力提升:通过研究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灾害风险并及早采取措施,以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灾害减轻和防范:通过改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防洪等能力,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破坏程度;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降低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强度。
3. 灾后恢复和重建:在灾害发生后,通过快速恢复和重建工作,尽快使受灾地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减少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三、防灾减灾工程学的应用1. 地震防灾工程:地震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地震防灾工程通过改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对人类社会的破坏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水灾防治工程:水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水灾防治工程通过修建堤坝、排水系统等设施,防止洪水泛滥,减轻水灾对农田和城市的破坏。
3. 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防御工程通过建设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等,提高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
4. 火灾防控工程:火灾是常见的灾害形式,火灾防控工程通过建设消防设施、加强火灾宣传教育等,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伤害。
四、防灾减灾工程学的重要性和挑战防灾减灾工程学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防灾减灾工程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灾害预测和预警变得困难;其次,灾害防御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防灾减灾工程学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综合应用,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西南交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专业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专业介绍一、学科概况由于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防灾减灾研究一直在西南交通大学百年历史的土建工程领域中占有很大比重。
在我校最早获批的道路与铁道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两个博士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大地测量学及测量工程六个硕士点的学科方向中也一直含有防灾减灾工程的主要内容,从而形成了以多学科综合性学术群体支持防灾减灾工程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雄厚力量。
1997年,我校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授权点获批,2001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该学科隶属的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和相关的交通运输工程在我校均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本学科还可以在上述两个一级学科所设的博士后流动站中招收博士后人员。
这样逐渐形成了培养土木工程减灾防灾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
目前,本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和高师硕士的培养和学位授予权。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
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能力。
我校本学科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围绕重要陆地交通干线建设和运营阶段出现的灾害现象,以工程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研究常见灾害的形成条件、成灾模式、预测预报、防治工程优化以及防灾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等课题,提高交通干线的抗灾能力。
本学科有一支由年轻的博士、教授为主组成的充满朝气的研究队伍,由于具有边缘学科的特点,研究队伍组成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色,研究领域偏重于前沿性、基础性问题。
二、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地下工程减灾防灾。
利用工程学的方法研究解决和防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施工灾害的破坏效应,开展地下结构减震、隔震理论与方法,地下工程火灾特征及损伤评估方法,地下工程施工灾害的防御技术,动态可靠度与耐久性设计理论,高应力场与高温度场耦合分析等理论研究。
大学本科专业(地球物理学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大学本科专业(地球物理学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一、介绍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相关定义和概念二、地球物理学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2.1 专业概述2.2 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2.3 实践环节和实验室设备三、地球物理学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趋势3.1 行业背景和发展现状3.2 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3.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四、地球物理学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4.1 就业形势分析4.2 重点领域和岗位介绍4.3 就业环境和薪资待遇五、结论5.1 研究总结5.2 研究不足和展望5.3 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摘要:本文旨在从行业专业角度探讨地球物理学类中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包括该专业的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
地球物理学类是一个涉及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应用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本科专业,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则是该类别中的一种专业方向,注重应用地球物理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研究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防灾减灾的方法。
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水文学、工程力学等相关课程,同时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编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本文将分别从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三个角度来介绍该专业。
一、具体内容1. 课程设置地球物理学类中的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上遵循通识培养、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选修课程四个层次的课程设置。
通识培养:学生需要修习一定量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考和综合能力。
专业基础: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水文学等相关课程构成了专业基础,使学生掌握地球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专业核心:专业核心课程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学、灾害预警预报、灾害风险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灾害应对策略、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的能力。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比如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编程、应急管理、社会心理学等,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 -回复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 -回复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旨在培养防灾减灾领域专业人才
的学科。
该专业涉及地震、火灾、洪水、风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的研究
与分析,旨在提高灾害防范与减灾的技术能力。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预防灾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对灾害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灾害警报与应急响应体系建设、
灾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地震、火灾、洪水等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了解防灾减灾的原理和策略,
学习灾害应急管理和救援技术。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
数理基础和工程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地质学、气象学、建筑
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础数学、物理学、力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以及灾害评估、灾害工程、
应急管理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面,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相关的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地震局、气象局、环保局、建筑设计院等工作。
他们
可以担任灾害预防与减灾工程师、应急管理专家、灾害风险评估师等
职位。
总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非常有前景和重要性的学科,培养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与特点,掌握防灾减灾技术与策略,具
备预防和应对灾害的能力,为构建安全的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防灾减灾工程专业介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Disaster Prevention Mitigation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0814)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服务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
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特色是工程抗震安全评价、工程抗爆模拟与防护、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及城市防灾减灾。
研究方向涉及土木、水利及交通工程的抗震、抗爆,已建大型工程的健康诊断和病险结构物检测与监控,岩、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与加固等内容。
我校是国内较早开展工程抗震减灾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全自动多功能振动扭剪三轴仪、共振柱三轴仪、美国MTS公司的双向随机模拟地震振动台和大型的液压伺服动态加载系统等试验设备。
在岩土体和结构动力分析理论与动力计算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研制了多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抗震分析软件。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与评价、病险结构的检测和监控、爆炸灾害模拟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并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一、培养要求本学科专业培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承担高校教学、科学研究或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有关的工程实践知识,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熟练应用现代基础理论和先进的计算、实验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以及解决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与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地震灾变与工程抗震Seismic-induced catastrophe and Anti-seismic ofengineering structures2、爆炸力学与工程抗爆Explosion mechanics and protection of explosion disaster3、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Base seismic iso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4、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city disaster三、学分要求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介绍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介绍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学科。
它结合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手段降低灾害风险,提高社会的抵御能力和适应能力。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寻求有效的预警、防护、应急和恢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灾害的原因和机理、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和预测、灾害应急管理、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
在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中,首先要进行灾害的原因和机理研究。
通过对不同类型灾害的起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地震的发生与地壳运动、构造变动等有关,洪涝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流域地形等有关,风暴潮灾害的发生与风力、海洋环流等有关。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需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通过对灾害的潜在危害性和可能性进行评估,可以确定灾害风险的大小,为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例如,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气象观测、水文测算等手段,对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灾害预警和预测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灾害前兆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和预测灾害的发生,为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例如,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等指标,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躲避危险。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还包括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
灾害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和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指挥系统,组织人员撤离和救援,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物资支援等,都是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还包括灾后恢复重建的研究。
灾害发生后,及时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秩序,帮助灾区人民重新建立起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硕士研究生专业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介绍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以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为起步,逐步发展到工业安全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地质灾害理论与方法研究、矿山灾害防治、地下工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并已形成独特的理论,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各类试验设备齐全,2006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设“工业安全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地质灾害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3个研究方向。
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1)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在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求实创新的精神,能运用所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能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独立担负专门业务或咨询工作。
(2)主要课程: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弹塑性力学、地质灾害防治与设计、防灾减灾工程学、防护工程学、高等岩石力学、高等基础工程学、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
3.导师队伍情况,部分导师简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点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3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人选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
唐敏康:男,汉族,1956 年12月生,浙江杭州市人。
中共党员,博士。
现任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
2016-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考研指导方向
2016-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考研指导方向一、学科、专业简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 主要研究城市与工程结构抗御灾害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它涉及城市规划、工程结构,地基与基础,信息技术,社会学等领域,既是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也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发展中的学科。
该学科从最大限度减轻自然与工程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和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从工程结构抗震与灾害防御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对灾害的发生机理,工程结构的灾害抗御对策及设计方法,新型抗震结构形式的开发,灾害减轻对策与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进行研究。
同时,注重对工程灾害,地质灾害和城市突发性灾害的研究也是本学科的又一特征。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科研与设计工作能力和创新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建设需要,在国家政府决策部门,设计院所, 高等学校、科研部门等从事防灾减灾和防护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管理, 教学,科研以及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该专业要求毕业生掌握地震工程、结构抗震、灾害防治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对学科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独立地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研究课题或工程设计项目,并能做出创新性成果;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与工程应用能力;能够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并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其中一门应具有与本专业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三、防护工程研究方向(一)工程结构抗震研究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工程结构的抗震、隔震和振动控制, 结构抗震试验技术, 结构与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 复杂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 既存工程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评估与补强加固方法, 新型高抗震结构形式的开发研究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对策技术研究由于长时间的地质环境变化与短时间的力学过程(工程活动、地震、暴雨等)相结合所产生的地质灾害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影响。
考研专业介绍: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专业介绍: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包括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学科主要任务是建立、发展并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对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发展防灾减灾的科学理论、设计技术和工程处理方法,通过工程措施,最大限度的减轻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灾后重建、经济恢复和发展能力。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胜任与防震减灾工程;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岩溶、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有关的预防、设计、治理的结构选型、优化设计等方面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
也可从事抗灾防灾、灾后重建方面的技术设计和组织管理工作。
2、专业培养目标本学科立足我国西部、面向全国,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防灾减灾工程、防护结构工程及地质工程坚实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专门科学知识;具备应对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的能力;对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了解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较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
要求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毕业后能从事本学科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或相关学科的工程技术工作。
3、专业方向01工程结构抗震减灾02振动控制与试验分析03城市地震危害性评价和综合抗震减灾04岩土地震工程和减灾工程05基于断层的强地震动与建筑物抗震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951结构力学或950材料力学(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二、就业前景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蒙受自然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培养方案-ok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5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学术作风。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应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具备运用各种分析、计算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和作风。
胜任教学、科研、设计、技术管理和其它工程技术工作。
3.身心健康。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学科点具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具有很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目前承担国家交战办、铁道部、河北省重大科研项目9项,其他技术开发项目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其他科技进步奖10多项。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交通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能力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技术,通过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和战争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害期间和战争期间交通设施的基本(或必须)功能,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所需的交通运输能力,提高国防交通设施的防护能力。
本学科目前研究的灾害种类包括: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地下工程施工地质灾害、爆炸等灾害。
主要研究各类灾害的成灾机理,毁损效应,各类交通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在灾害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结构反应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防灾减灾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抢修抢建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灾害荷载引起的工程结构与工程系统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2023年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2023年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旨在通过对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研究分析,提出防灾减灾策略和技术手段,以期实现降低灾害风险、保障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以下是对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介绍。
一、学科概述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以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和灾害恢复为核心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地质、气象、水文、生态等众多与灾害相关的领域,同时也涵盖了管理学、法律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灾害的形成、发展和危害机制,提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学科特点1.跨学科性强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而且涉及灾害预测、灾害预警、灾害应急处理和灾后重建等多个阶段,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2.应用性强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中,如制定地震防灾规划、架设防洪设施、开展灾害应急救援等。
因此,本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社会效益。
3.前沿性强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不断更新。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下,灾害频发和规模不断扩大,这也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
三、学科目标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目标是:1.了解各种类型灾害的危害性以及其产生的机理。
2.研究灾害的预测方法和技术,实现准确的预警和预报。
3.开发和应用防灾减灾技术手段,减轻灾害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严重损失。
4.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理和救援方案,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有效性。
5.实施灾后重建方案,恢复生态、生产、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转。
四、专业课程1.灾害预测理论2.防灾减灾规划3.应急处理与救援4.环境风险评估5.地震工程学6.水利工程及水文学7.气象学8.地质学9.法律与管理10.信息技术与模拟五、就业方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环保企业、救援队伍等职业领域就业。
2023年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以减轻或避免人为或自然灾害造成伤害为目的的科学。
这门学科集合了多种学科知识,包括地质学、气象学、土木工程学、电气工程学、电子工程学等。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将学习防灾减灾的基础理论,如地震、洪水、风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起因、传播机理和应对策略,还将学习防灾减灾的工程方法,如预警系统、避难所、隔离墙等的设计、建设和维护等。
毕业后,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就职于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科研机构、私营企业等各个领域,从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专业工作。
以下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的职业:1.防灾减灾规划师:为政府机构、企业等机构提供关于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的策略和方案。
2.灾害风险评估师:评估地震、洪水、风暴等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推动政策的制定和运用。
3.灾害预警系统工程师:设计和维护灾害预警系统,包括警报、通讯、传感器等,以及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带领灾害应对和恢复团队的领导:组织协调灾害应急响应工作,包括灾后安置、培训志愿者、搜救等,以及与灾后重建相关的所有工作。
5.隔离墙设计师:设计和建造抗震隔离墙、抗风隔离墙、防洪隔离墙等,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6.自然灾害研究员:研究自然灾害的人类影响和人类如何能减轻自己在灾害中的影响,以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7.灾害应对和紧急救援人员:为突发事件做好适时响应、事故现场处置及人员伤亡救援等工作,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总的来说,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就职于从事与灾害防范、应急救援、建筑物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工作的政府部门、私营企业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他们将为社会提供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和计划。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什么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什么1. 简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旨在培养具备防灾减灾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的人才。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刻的防灾减灾理论和方法,能够在灾难发生前进行风险评估、防灾规划和灾害预警的专才。
本文将介绍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所需技能。
2. 学习内容2.1 灾害学灾害学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将学习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特点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类型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这包括地震、洪水、风灾、滑坡等常见自然灾害,以及火灾、化学泄漏等人为灾害。
2.2 风险评估与预警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来确定不同地区和不同灾害类型的风险程度。
同时,他们还将学习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包括灾害监测和预测技术,以及预警信号的发布和传达。
2.3 灾害规划与管理灾害规划与管理是培养学生抵抗灾害的重要课程。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灾害防治规划,包括城市防灾规划、建筑物抗灾设计等。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管理灾害应对措施的能力,包括救灾组织和灾后恢复重建。
2.4 灾后评估与重建学生将学习灾后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评估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灾后重建计划。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协调相关方面的资源,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技能培养3.1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此外,他们还需要能够评估灾后损失和影响,并制定恰当的重建方案。
3.2 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防灾减灾工作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协同合作,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防灾减灾问题。
3.3 社会责任感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时刻关注灾害的发生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
城市防灾减灾 专业
城市防灾减灾专业
城市防灾减灾专业是一门涉及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知识的学科,旨在帮助城市有效预防和减少自然和人为灾害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这一专业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方面: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防灾减灾专业需要关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包括识别和评估潜在的灾害风险,规划和设计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以减少灾害风险和增强城市抵御能力。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分析不同类型灾害的潜在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管理措施,以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应急响应与救援: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应急响应和救援的技能,包括组织和协调应急响应行动、提供救援和救护服务、疏散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等。
灾后恢复与重建:在灾害发生后,专业人员需要参与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包括评估灾害损失、制定灾后重建计划、恢复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重建灾区社区等。
社会与经济影响评估:专业人员需要评估灾害对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国际合作与交流:由于灾害通常具有跨境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专业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经验和做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这些方面构成了城市防灾减灾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人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Disaster Prevention Mitigation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081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服务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
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特色是工程抗震安全评价、工程抗爆模拟与防护、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及城市防灾减灾。
研究方向涉及土木、水利及交通工程的抗震、抗爆,已建大型工程的健康诊断和病险结构物检测与监控,岩、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与加固等内容。
我校是国内较早开展工程抗震减灾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全自动多功能振动扭剪三轴仪、共振柱三轴仪、美国MTS公司的双向随机模拟地震振动台和大型的液压伺服动态加载系统等试验设备。
在岩土体和结构动力分析理论与动力计算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研制了多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抗震分析软件。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与评价、病险结构的检测和监控、爆炸灾害模拟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并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一、培养要求
本学科专业培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承担高校教学、科学研究或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有关的工程实践知识,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熟练应用现代基础理论和先进的计算、实验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以及解决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与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地震灾变与工程抗震Seismic-induced catastrophe and Anti-seismic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爆炸力学与工程抗爆Explosion mechanics and protection of explosion disaster
3、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Base seismic iso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4、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city disaster
三、学分要求
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
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