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福建卷,解析版)(1)
2021年6月福建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
2021年6月福建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1.正确选项为B,应改为:“蓝藻和菠菜的细胞膜成分都包括脂质和蛋白质,且叶绿体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但是,它们的光合色素种类和功能不同,而且DNA复制所需的能量来源也不同,蓝藻需要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而菠菜则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正确选项为D,应改为:“胰岛素的形成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胰岛素能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平衡。
”3.正确选项为A,应改为:“亲代遗传信息的改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子代,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才能被后代继承。
流向DNA的遗传信息来自RNA,而不是来自DNA 或RNA。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是DNA复制和转录的基础。
DNA指纹技术运用了个体遗传信息的特异性,可以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领域。
”4.正确选项为D,应改为:“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的实验,揭示了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用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用碘蒸气处理绿叶暗处理后的叶片,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的实验,揭示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证明了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5.正确选项为B,应改为:“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繁殖方式也不同,无法自由交配。
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而乙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不能说乙也进化了。
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但不能确定。
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但丙不能产生子代,因此不能遗传基因给下一代。
”6.正确选项为C,应改为:“利用茶树废枝栽培灵芝,虽然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不是生态茶园管理措施之一。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福建卷)
1 / 23【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福建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关于黑藻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片细胞吸水时,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B .光合作用时,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 TPC .有氧呼吸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 2D .细胞分裂时,会发生核膜的消失和重建2.科研人员在2003年完成了大部分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2022年宣布测完剩余的8%序列。
这些序列富含高度重复序列,且多位于端粒区和着丝点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人类基因组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和表达量B .人类基因组中一定含有可转录但不翻译的基因C .着丝点区的突变可能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分离D .人类基因组测序全部完成有助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3.我国科研人员在航天器微重力环境下对多能干细胞的分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正常重力相比,多能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分化为功能健全的心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微重力环境下多能干细胞和心肌细胞具有相同的细胞周期B .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人体细胞的体外培养需定期更换培养液C .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D .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重力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4.新冠病毒通过S 蛋白与细胞膜上的ACE2蛋白结合后侵染人体细胞。
病毒的S 基因易发生突变,而ORF1a/b 和N 基因相对保守。
奥秘克戎变异株S 基因多个位点发生突变,传染性增强,加强免疫接种可以降低重症发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 23○…………订……○…………订……※装※※订※※线※※内※※答※A .用ORF1a/b 和N 基因同时作为核酸检测靶标,比仅用S 基因作靶标检测的准确率更高B .灭活疫苗可诱导产生的抗体种类,比根据S 蛋白设计的mRNA 疫苗产生的抗体种类多C .变异株突变若发生在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可导致相应抗体药物对变异株效力的下降D .变异株S 基因的突变减弱了S 蛋白与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有利于病毒感染细胞5.高浓度NH 4NO 3会毒害野生型拟南芥幼苗,诱导幼苗根毛畸形分叉。
福建省高考生物真题
福建省高考生物真题生物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考生们比较关注和重视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生物科目,以下是福建省高考生物真题的详细介绍和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1. 下图是某一类哺乳动物的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图根据上图,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 鲸鱼具有皮下脂肪和鱼鳍。
B. 爬行动物有羽毛和前肢化为翼。
C. 鼬獾的头部特性与针鼹相同。
D. 鳄鱼的前肢化为翼,具有大胸肌。
2. 现有实验计划如下:将一株绿色叶片与辐射源隔绝,用透明袋子密封后,置于室内,持续照射5天,观测叶片颜色的变化。
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 用黑色袋子密封叶片。
B. 用红色袋子密封叶片。
C. 用绿色袋子密封叶片。
D. 用透明袋子密封叶片。
二、非选择题部分1. 桌上有一瓶浓度为0.1mol/L的硫酸溶液,试设计一个实验测定溶液的pH值,并解释其原理。
解析:我们可以用溶液的pH值来判断其酸碱性。
可以使用pH试纸或pH计来测定溶液的pH值。
原理是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不同,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当pH值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当pH值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当pH值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2. 下图是某校的食物链关系图。
食物链关系图根据上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标出A、B、C、D四种生物的食性。
(2)分析图中食物链的能量流向。
解析:(1)根据食物链关系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答案:A的食性:BB的食性:CC的食性:DD的食性:没有。
(2)根据食物链关系图,能量流向如下:太阳光 -→ A -→ B -→ C -→ D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能量在食物链中是由一级生产者向二级、三级生产者传递的。
以上是对福建省高考生物真题的详细介绍和解析。
希望考生们通过解析和分析真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物科目的考试要点和考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文末提示】本文对福建省高考生物真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解析,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和理解,相信考生们能够更好地备考生物科目,以应对高考。
高考试题理综生物部分(福建卷)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综)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答案C【解析】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以后,才可以用于观察;对酵母菌计数时,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到载物台上镜检;因为在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在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应用50~65℃水浴加热2min,再观察颜色变化。
所以C正确。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福建省福州市生物学高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生物学高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通常长于分裂期C.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D.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用于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
而分裂期则相对较短,是细胞进行实际分裂的阶段。
因此,A选项错误。
B:如A选项分析所述,分裂间期通常长于分裂期,这是细胞周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B选项正确。
C: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它并不包括上一次分裂的开始阶段,而是从上一次分裂的结束(即新细胞的产生)开始算起。
因此,C选项错误。
D:细胞周期仅适用于连续分裂的细胞,如体细胞中的大部分细胞。
然而,有些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会停止分裂,进入静止期(G0期),这些细胞就不存在细胞周期。
例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通常不再进行分裂。
因此,D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B.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C.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D.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用于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
而分裂期则相对较短,是细胞进行实际分裂的阶段。
因此,A选项错误。
B: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它并不包括上一次分裂的开始阶段,而是从上一次分裂的结束(即新细胞的产生)开始算起。
高考福建生物试题及答案2024
高考福建生物试题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进行光合作用B. 控制物质进出D. 合成蛋白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细胞核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塑料答案:D4.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数目不变C. 细胞数目增加D. 细胞形状改变答案:C5.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分化D. 胚胎发育答案:B...(此处省略35题,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它包含了______。
答案:细胞核;遗传物质7.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______中,它将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叶绿体;光8.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作为最终电子受体9.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DNA;蛋白质10. 基因突变是指______序列发生改变。
答案:DNA...(此处省略10空,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答案: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其功能包括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间通讯、细胞识别等。
12. 解释什么是孟德尔遗传定律,并简述其主要内容。
答案: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分离。
独立分配定律指出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独立分配。
13. 描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首先解旋酶解开双链DNA,然后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添加互补的核苷酸,形成新的DNA链。
14. 阐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意义。
福建省生物卷真题解析-2019高考
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生物部分)相对原了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Ba 137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
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台题目要求。
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的基础知识。
人教版必修三课本37页最后一段叙述如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就会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就会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一核糖体一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有机化合物在细胞内合成有运输的过程。
A项吸收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计入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H】和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B项膜蛋白与分泌蛋白一样,都是在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装,通过具膜小泡运输到细胞表面。
C项在细胞核内经过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出来与核糖体结合,准备开始翻译。
D项DNA聚合酶是由于游离核糖体合成后,到细胞质基质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19年福建省考试说明》生物知识表中所列出的16个实验。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福建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福建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 TP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4.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
[word精校版解析]202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部分福建卷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综生物部分本卷制作:溪照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从小事做起,转载请标明著作人信息及出处,谢谢!一、选择题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基本知识,考查识记和判断能力。
难度较小.[解析]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数约有20种,不是每种蛋白质都含20种氨基数,A错误;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甚至可以在体外发挥作用,如某些酶,B错误;蛋白质是由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其特有的空间结构,C正确;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只有作为酶的蛋白质可以催化生物化学反应,D错误。
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自身免疫病概念、胰岛B细胞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从题目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小.[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攻击自身胰岛B 细胞造成,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作用是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死亡将导致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错误;效应T细胞将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致其死亡,C错误;促进T细胞增殖将加快对胰岛B细胞的破坏,使该病更加严重,D错误。
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福建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碗豆的叙述,正确为是()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皿世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板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人夜间,叶肉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答案】B【解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种子提供的,此时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有机物不断消耗。
积水过多,根细胞的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对细胞有害,及时排涝,可以减少酒精毒害。
进入夜间,叶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也可以产生ATP。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是红橙光和蓝紫光。
叶片黄化,说明叶绿素含量减少。
这样对红光的吸收会减少。
【试题点评】本题以豌豆为背景,考察有关植物细胞代谢的相关内容。
主要涉及细胞呼吸、叶绿体等知识。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试题中文字简洁,但是信息量大,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 观察到植物铜鼓哦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A项符合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B项中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C 项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叶绿体。
D项说明S型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
【试题点评】本题以教材中生物科学史上的一些经典实验作为背影材料,考查生物学史上一些重要实验方法和重要结论。
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能力。
2024年高考真题——生物(福建卷)含答案
2024年新课标福建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1.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以尿液中的抗原为靶标的戊肝诊断试剂盒,该成果属于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试剂盒的研制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该试剂盒的检测原理为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C.该试剂盒检测前的采样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创伤D.该试剂盒还可用于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测【答案】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
【详解】A、依据题干信息,戊肝诊断试剂盒属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成果,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需要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所以动物细胞融合技术,A正确;B、该试剂盒的检测原理为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B正确;C、依据题干信息,该试剂盒以尿液中的抗原为靶标,所以该试剂盒检测前的采样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创伤,C正确;D、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戊肝诊断试剂盒只能用于丙肝的检测,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测,D 错误。
故选D。
2.豆子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经历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并发生了复杂的细胞代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豆子开始萌发时,赤霉素含量增加B.与豆子相比,豆芽DNA总含量保持不变C.与豆子相比,豆芽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D.豆子萌发成豆芽后,细胞的全能性丧失【答案】A【解析】【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据此可推测,豆子开始萌发时,赤霉素含量增加,A正确;B、豆子萌发过程中细胞经过了增殖、分化,细胞增殖过程中有DNA复制,因此,与豆子相比,豆芽DNA 总含量应该增加,B错误;C、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加强,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C错误;D、豆子萌发成豆芽后,由于细胞分化程度上升,因而细胞的全能性降低,但细胞的全能性并未丧失,D错误。
高考真题理综生物(福建卷)解析版_含答案
福建卷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6.为研究淹水时KNO 3 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 3 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请回答:(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 2 的场所是 ,分析图中A 、B 、C 三点,可知 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福建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8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 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 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 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2. 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9:30 ~ 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 在11:00 ~ 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C. 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D. 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3.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4. 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 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5.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 雌:雄=1:1B. 雌:雄=1:2C. 雌:雄=3:1D. 雌:雄=4:1第II卷(非选择题共192分)必考部分26.(28分)回答下列I、II题I.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福建卷,解析版)【名师简评】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较全面,既注重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又注重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符合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
化学部分总体上看难度不大,具有很好的难度梯度,试题注重学科内综合,如第23、24题分别以元素推断和工业生产流程为载体,对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查;同时又注重化学实验的考查,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物理部分的试题难度中等偏难,如第18题的命题角度较新颖且有一定的难度;第19题虽然考查的是常规实验,但对考生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要求较高;第22题对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生物部分在注重生物的代谢、调节、遗传、生态等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意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科技进展进行命题,如赤潮、rhEPO等,突出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Ba 137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份,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
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1.答案D【解析】本题知识方面考查免疫调节中的细胞免疫,能力方面主要考查理解能力。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的刺激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接触结核杆菌入侵的宿主细胞并导致其裂解。
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 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2.答案D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3.答案C【解析】本题知识方面主要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实验步骤,能力方面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福建卷)生物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生物部分)真题解析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 40 Mn56 -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的基础知识。
种子萌发初期,未长出绿色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然而中萌发需要进行细胞呼吸来提供能量,会消耗有机物,所以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减少,A错;夜间光反应停止,不合成ATP,但是细胞呼吸没有停止仍继续合成ATP,C错;叶片黄化,说明叶片缺少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剩下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
而B项如果不及时排涝,豌豆根就会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
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本上一些基本科学史实验的掌握程度。
A项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发展,必修一课本11页最后一段魏尔肖的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与实验结果“显示新细胞都是由原来细胞分裂产生的”的观点吻合。
所以A正确。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鞘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通过比较只能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投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的实验的结论是水绵只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苗的实验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存在一种可以使活的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活性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福建省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解析板)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D.逆转录酶解析: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去除蛋白质后只剩rRNA,仍有催化作用,说明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rRNA,它属于RNA。
答案:C2、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需Na+消耗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解析: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出汗有利于机体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稳定;Na+的吸叫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答案:C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解析:由图可知,1972年个体数量比1975年下降快,且1972年每样方个体数量比1975年每样方个体数量多,所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比1975年强;1971年每样方种子萌发至幼苗时减少量多于幼苗至成熟阶段;统计种群密度时,应保留所有原始数据,取平均值;5年间该种群数量逐年减少,不呈“S”型增长。
答案:B4、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分布在血浆中,不在T淋巴细胞膜上;受体具有特异性,胰岛素才能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胰高血糖素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骨骼肌细胞能吸收葡萄糖,用来合成肌糖元,也能与神经细胞组成神经-肌肉突触,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能与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
答案:D5、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现已筛选出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4次;X 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
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解析:用于亲子鉴定的STR一定要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 进行检测,可提高个体的特异性,进而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性;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母细胞完全相同,所以每个子细胞均含有(GATA)8和(GATA)14;该女性只能遗传其儿子一条X染色体,所以遗传给其儿子含有图中(ATAG)13X染色体的概率是1/2。
答案:C26、氢是一种清洁能源。
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
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
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和。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解析:(1)捕获光能依靠光合色素,而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缺硫培养液中培养的莱茵衣藻产氢总量多于完全培养液(不缺硫)中培养的莱茵衣藻产氢总量,说明缺硫有利于莱茵衣藻产氢;探究CCCP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应在含有CCCP的完全培养液培养莱茵衣藻,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应在不含硫培养液培养莱茵衣藻,探究CCCP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相互关系,则需在含有CCCP而不含硫培养液培养莱茵衣藻。
(3)产氢说明莱茵衣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为氢气,从而使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进而使C3还原为有机物的量减少。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可产生较多的氧气,氧气浓度高时会抑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
答案:(1)类囊体薄膜(2)促进添加CCCP的完全培养液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3)莱茵衣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为H2,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有机物的量减少(4)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27、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h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
实验结果如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
(1)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将答题卡中柱状图补充完整。
(2)细胞培养时,需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请用方框在答题卡血细胞计数室图中标出计数区域。
(3)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生理过程)。
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
(4)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基因和原癌基因表达异常。
长期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执行的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解析:(1)答题卡中柱状图的纵坐标为Na+-K+-ATP酶活性/U*mg pro-1,所以应用表格中酶活性这一列的数据来绘制柱状图。
(2)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计中央大方格中位于该大方格正中及四角共5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数。
(3)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所以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可表现为抑制SDH 活性,从而使有氧呼吸受到抑制;从表格颗粒物浓度和细胞活力这两列可看出,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即对细胞的毒性增大。
(4)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表达异常;T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可知,其作用对像为靶细胞(癌细胞),所以应为细胞免疫。
答案:(3)有氧呼吸增大(4)细胞免疫28、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的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 提前出现。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种配子。
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 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
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
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 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解析:(1)F1:YyRr,F2黄色皱粒豌豆: Y rr,其中YYrr占1/3,Yyrr占2/3;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只有2/3Yyrr才会产生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2/3*1/4*1=1/6; r 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r基因转录出的mRNA要比R基因多800个碱基,在以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时,得到的肽链也应比R基因编码的肽链长,但实际却是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的61个氨基酸,所以推测以r基因转录的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时,提前遇到终止密码子,而提前终止翻译;显性性状得以体现,说明显性基因表达了,隐性性状不体现,说明隐性基因不表达或表达后产物无活性或活性低,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2)黑身残翅雄果蝇只产生一种配子,而子代有四种表现型,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四种配子;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
(3)基因突变只能突变为其等位基因,SⅡ型菌可突变为R型菌,R型菌也只能突变为SⅡ型菌,只要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不是SⅡ型菌,就可否定“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这种说法;因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所以获得的是SⅢ型菌。
(4)DNA分子的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DNA复制时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答案:(1)1/6 终止密码(子)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2)4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3、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
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
其技术流程如图:(1)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去除卵母细胞的。
(2)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
可以根据Rag2基因的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Rag2基因片段。
用HindⅢ和PstⅠ限制酶分别在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
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酶的酶切位点。
(4)为检测Rag2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用抗Rag2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