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黄河东流水教案3北师大版.doc

合集下载

《黄河东流水》教学活动及指导

《黄河东流水》教学活动及指导

《黄河东流水》教学活动及指导《黄河东流水》教学活动及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18~127页。

〖教学准备〗1.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

2.歌曲录音:《黄水谣》《黄河颂》《我的祖国》。

3.有关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

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

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 2.朗读教科书第50页的课文。

3.讨论。

“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简单提及印度的恒河文明、巴比伦的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中国的黄河文明等,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水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便于发展农业生产等即可。

4.欣赏教科书第50~51页的通页照片,播放歌曲《黄水谣》并朗读歌词。

5.分小组布置任务。

“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

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案

《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案

《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刘玉辉一、视频导入,明确本次探索之地。

二、探索黄河流程情况三、了解黄河三级阶梯情况四、总结一、视频导入,明确本次探索之地(6’)(一)导入黄河1、联想猜词师:同学们,玩过联想猜词游戏吗?就是根据四个词语提示,联想猜出一事物,敢挑战吗?请看出示词语:母亲黄色咆哮登鹳雀楼2、师:看来咱班同学思维分析能力GOOD,中央十套科教频道有一个《探索发现》栏目,老师挺喜欢,今天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沿着黄河走一走,去探寻黄河文明的渊源,领略黄河流域的风光,愿意吗?师:听黄河在奔腾,正欢迎我们呢,请看3、播放视频(二)整理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师:准备好了吗?探索之旅开始了。

1、师:各位,你们认为了解一条河流,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老师相机整理要点并板书(1)流程情况(2)人文历史(3)作用及治理3、小结。

二、探索黄河流程情况(15’)1、出示中国地图师:出门旅行地图是必不可少的,找到黄河了吗?请一位同学上来用手走一程。

2、出示黄河流域图(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1页,看到黄河流域图,沿着黄河流经线路边找边描,边描边想:黄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流经哪些省区,最后注入到什么地方?(2)谁能告诉大家黄河的源头,最后又注入到哪?(3)黄河流经了哪些省区?(指名回答)师:老师对你有一个要求,依次指说行吗?(4)读歌谣师:书上有一首歌谣,可以帮助大家记忆。

读一读吧。

(5)明白九个省区对应的简称。

师:哎,歌谣中九个省区名称用的是简称,知道所对应的政区吗?(6)填一填:小组合作,将黄河流经省区填在相应处。

(待定)三、了解黄河在三级阶梯分布情况(15’)1、合作拼图师:黄河流经区域所处地形环境有何特点,书上有两幅黄河景观图,能帮助我们,怎样看比较方便?(拼起来)师:不论是旅行还是学习,会合作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2、寻找图中的城市师:从这幅图中,你找到了哪座城市?它们分别属于哪个省区?西宁-----青海省洛阳--------河南省兰州-----甘肃省郑州---------河南省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封--------河南省太原-------山西省济南--------山东省3、小组合作读图,交流发现师:地图可要用心去读,这幅图可以从颜色、地形、城市分布等方面入手,加以思考分析,最后再以语言文字叙述表达。

黄河东流水3

黄河东流水3
3、故事交流,感知体会。4、师生互补,拓展创新。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重点)
教材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凝聚民族精神的黄河“。
书中的两个思考题个我们提供了蓝本,教学中我充分加以运用。
可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从故事中感受和挖掘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黄河流域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及抗战期间的英雄故事。
想一想,
结合我们手中的资料,用什么形式汇报更好呢?
同学们建议很好,我们就举行一个故事会。
自由发言:
分小组开展学习活动:
1、阅读书中的故事。
2、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举行故事会。
我们可以举行诗朗诵。
自由上来讲故事。
创设情景,
导入课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
在小组活动中
学会与同学交流、倾听他人的想法。
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反思:
搜集有关赞美黄河的名词佳句、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歌曲导入,明确内容。
2、阅读课文,讨论明理。
3、故事交流,感知体会。
播放歌曲
《保卫黄河》
提问:
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听到这首歌,你想说些什么?
阅读
教科书中讲述了一个抗日英雄的故事,
请大家带着思考题来阅读课文。
课前大家搜集了不少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也知道了不少英雄人物的故事。
课时教学方案设计
学校
南开中心小学
学科
品德与社会
教师

第周
第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二)1、黄河东流水(3)



黄河东流水教案

黄河东流水教案

黄河东流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区域和其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使学生掌握黄河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含沙量、汛期等。

3、引导学生认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并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母亲河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黄河的源流概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

(2)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2、难点(1)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2)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过程和危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水文特征和生态问题等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和面临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黄河奔腾流淌的视频,展示黄河的雄伟气势,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条河流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黄河。

2、讲授新课(1)黄河的概况通过地图展示,向学生介绍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 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城市。

(2)黄河的水文特征①流量:黄河的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

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②含沙量: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

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如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③汛期:黄河的汛期主要在夏季,由于夏季降水集中,形成汛期。

(3)黄河的贡献①灌溉: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黄河水为沿岸地区的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

②发电:黄河上建有多座水电站,如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等,为我国的能源供应做出了贡献。

(4)黄河的生态问题①水土流失:由于过度开垦、放牧等原因,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②地上河: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黄河东流水教案

黄河东流水教案

黄河东流水集美小学张萍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3、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准备:1、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

2、有关黄河流域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黄水谣》,并朗读歌词。

一、导入“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

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

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二、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1、你们想看看黄河吗?让我们来欣赏黄河视频。

2、你感受到了什么?3、“看着影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

我们一起来走近黄河,重新认识黄河。

”4、借助黄河流域图进行讲授,出示黄河地图。

你知道了什么?5、出示黄河河水的主干图。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重新认识黄河。

翻开书第51页来了解黄河。

”学生翻书的同时,师出示黄河水主干图。

师:“这就是黄河的主干图,它看起来像一个汉字‘几’。

黄河水从西向东奔流,气势磅礴,浩浩荡荡流入浩瀚的大海。

它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有谁能说说,它有多长呢?”——5464千米(板书)6、拿出笔来在黄河流域图上画一画黄河的主干。

7、出示问题,小组学习交流。

A、黄河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注入了哪个海?B、黄河依次经过了哪几级阶梯呢?经过了这些阶梯里的哪些高原和平原呢?C、黄河从青藏高原一直向东流入大海。

黄河为什么要至西向东流呢?8、交流汇议:A、师:“那么,你们能不能在书上找到黄河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呢?”——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东流水(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东流水(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东流水(第三课时)》教学设计1.检查复习。

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上指出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注入的海洋。

2.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高山积雪融化的雪水汇聚成黄河的源头,蜿蜒流出青海省以后,在甘肃、四川省绕了一个弯,又进入了甘肃省。

”3.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

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甘肃段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

其要点是:黄河流下青藏高原,进入甘肃;黄河流经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工业城市,20世纪初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铁桥是用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至今还横跨在兰州市区的黄河河面上。

4.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

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宁夏段、内蒙古段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

其要点是:黄河经过上游最大的水利工程刘家峡水电站以后,就流出了甘肃,进入了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同胞最集中的地区;回族同胞信奉伊斯兰教,在银川市建有南关大清真寺。

“九曲黄河富宁夏”,黄河造就了宁夏的“塞外江南”。

黄河流出宁夏就进入了内蒙古的河套地区,这里是内蒙古最富饶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蒙古族同胞最集中的地区;蒙古族同胞善骑射,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居住的帐篷很有特色,叫做蒙古包,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5.教师小结。

“对河流的流程,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前面我们了解了黄河从发源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的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市是黄河上游的结束地点,再往下黄河就进入中游地区了。

”6.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

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中游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

其要点是:黄河流过河口市以后,拐了一个90度的弯,向南穿过陕西、山西,成为这两个省的省界,到了三门峡,又拐了个直角,向东流去,直到河南省的孟津,这一段是黄河的中游。

黄河东流水1

黄河东流水1
交流
播放
有关黄河的情况和精彩的画面。
1、河源地区
2、扎陵湖、鄂陵湖
3、孔雀湖
适时讲解
谈话:
关于黄河源头的情况,同学们课前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工作,现在可以交流分享。
生:我知道黄河从雅拉达泽峰流出,流进渤海。
我知道黄河全长5500米。
认真倾听
分组交流分享收集的资料。
深入了解有关母亲河的相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方案设计
学校
南开中心小学
学科
品德与社会
教师

第周
第课时
课题
第二单元(二)1、黄河东流水(1)




1
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培养学生对黄河的感情。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源头、流程。
教学内容:
1、导入2、讨论
3、识图4、播放录像,讲解“黄河源头”
5、学生会报交流收集的“黄河源头”地区的资料。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尝试独立读图,交流自己的收获,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
2.歌曲录音:《黄水谣》《黄河颂》《我的祖国》。
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51页,看看“黄河流域图”我们来交流。
巡视指导学生阅读地图
自由发言:
母亲河
识图寻找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
印度的恒河
古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古埃及的尼罗河

黄河东流水

黄河东流水

《黄河东流水》教学建议阜沙中心小学吴瑞兴品德与社会课强调在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

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我听了梁老师的课,觉得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活动前,应该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①查找有关黄河发源和流程、黄河文化故事、传说、资料。

②以“走进黄河”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

③出示图片,介绍文物古迹,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

④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黄河的文化,推荐哪些名胜古迹等。

活动中,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进行分析。

《黄河东流水》的教学建议阜沙中心小学黄柳燕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萌芽出想要了解母亲河的愿望、对黄河流域的关注态度,和对黄河凝聚的民主精神的情感态度,在学生汇时应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且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少不了学生的配合,如果学生上课前做好准备的话,上课就好多了,所以老师应该对收集有关黄河流域文明资料的学生给予表扬。

还有一节好课课堂气氛也非常重要,所以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小组分工和学生间合作态度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由于黄河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没有亲眼看到过黄河,也没有感受过黄河的恢弘气魄,所以,这部分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图片、歌曲等较为形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还有“地上悬河”的内容比较难,可以结合河南开封铁塔和黄河剖面的比较土来帮助学生理解。

由于比较难,学生知道就可以,并不要求深刻理解和记忆《黄河东流水》教学建议阜沙中心小学梁荣佳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北师大版本五年级上册《黄河东流水》091130

北师大版本五年级上册《黄河东流水》091130

北师大版本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二“沿着江河走下来”课题1.《黄河东流水》教学设计执教:西关实验小学林秋茹一、教材分析从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切入,引领学生探寻我们国家和民族之源,从大江大河的源远流长,体验和感悟伟大祖国的空间分布概况和时间沿革,体验和感悟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日益走向繁荣富强,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产生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背景分析广州处于珠江流域的下游,学生对河流的发源地和流程的概念很模糊,认识很少,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内容“三级阶梯上的国土”与地图来认识黄河流域的情况。

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知道中华儿女在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增强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了解黄河流域地区的概况,感受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

提高认识地图、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2、教学难点:从对黄河流域的认识,上升到对母亲河的热爱。

五、教学课时:4课时,本设计为第2课时六、课程资源整合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等相关图片;歌曲《黄水谣》《黄河颂》;黄河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预设一、激情导入1、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请听来自黄河的声音。

【黄河奔流视频】果真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形象地描述了【画卷翻开】,黄河蜿蜒曲折,翻卷黄沙的壮观景象。

2、回顾我们上节课了解的内容,一起告诉老师【指图说:黄河景观图】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雪山上的泉眼渗出泉水,汇合成无数道溪流,这就是最初的黄河水,她轻快、温柔,孕育广阔的草原,使这里水草丰美。

《黄河东流水(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东流水(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东流水(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1.播放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朗读教科书第54页的课文―――“凝聚民族精神的黄河”。

3.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凝聚民族精神”活动的成果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

其要点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亡的时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战,革命圣地延安就在黄河流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和力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浴血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列强宰割的屈辱历史。

4.播放抗日革命歌曲,如《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太行山上》等。

5.朗读教科书第55页的课文―――“民族英雄马本斋”。

6.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教科书第55页的讨论内容:“你明白马本斋在病重期间对儿子语重心长的话语的含义吗?读了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故事,你有哪些感受?你还知道哪些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英雄事迹?”
7.教师总结。

北师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黄河东流水》说课稿

北师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黄河东流水》说课稿

北师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黄河东流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黄河东流水》是北师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可爱的祖国》里面的第二个主题《沿着江河走下来》的第一个小课题。

从编者的编排不难看出,编者是在让学生对祖国地理、自然概况有了大致了解以后,再让学生从最能体现我国地理、自然和历史特点的两条河流,同时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来探寻我们国家和民族之源。

因而编者又安排了“九曲黄河天上来”、“造就华夏文明的黄河”、“凝聚民族精神的黄河”“黄河的功与过”“为了明天的黄河”这5个内容。

让学生在了解黄河的逐步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顽强拼搏,不惧困难的精神。

了解现在母亲河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人类对母亲河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而我要讲的正好是《黄河东流水》的第一课时。

这个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要对黄河的概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重点是要激发学生想要了解母亲河——黄河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在这个单元里面,学生主要需要了解到许多母亲河的地理、人文以及历史知识。

这对于5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尤其是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学生。

他们大多没有外出旅游机会。

对于黄河的认识只来源于电视上一些琐碎的片段和老师一些不成系统的讲解。

因此,我认为在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概况,激发学生想探索黄河的欲望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黄河,以此激发学生探索黄河的欲望。

2、在初步感知黄河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最想了解黄河哪方面的内容。

并制定出可行的资料查阅计划。

四、教学重难点:1、在初步感知黄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梳理自己对黄河的认知空白,找出自己兴趣所在,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资料查阅计划。

五、教学过程:为了落实目标,突破重难点。

我将用三个步骤来实现我的目标。

步骤一:初步感知黄河地理位置一、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直接导入新课。

《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案(含5篇)

《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案(含5篇)

《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案(含5篇)第一篇:《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案《黄河东流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刘玉辉一、视频导入,明确本次探索之地。

二、探索黄河流程情况三、了解黄河三级阶梯情况四、总结一、视频导入,明确本次探索之地(6’)(一)导入黄河1、联想猜词师:同学们,玩过联想猜词游戏吗?就是根据四个词语提示,联想猜出一事物,敢挑战吗?请看出示词语:母亲黄色咆哮登鹳雀楼2、师:看来咱班同学思维分析能力GOOD,中央十套科教频道有一个《探索发现》栏目,老师挺喜欢,今天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沿着黄河走一走,去探寻黄河文明的渊源,领略黄河流域的风光,愿意吗?师:听黄河在奔腾,正欢迎我们呢,请看3、播放视频(二)整理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师:准备好了吗?探索之旅开始了。

1、师:各位,你们认为了解一条河流,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老师相机整理要点并板书(1)流程情况(2)人文历史(3)作用及治理3、小结。

二、探索黄河流程情况(15’)1、出示中国地图师:出门旅行地图是必不可少的,找到黄河了吗?请一位同学上来用手走一程。

2、出示黄河流域图(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1页,看到黄河流域图,沿着黄河流经线路边找边描,边描边想:黄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流经哪些省区,最后注入到什么地方?(2)谁能告诉大家黄河的源头,最后又注入到哪?(3)黄河流经了哪些省区?(指名回答)师:老师对你有一个要求,依次指说行吗?(4)读歌谣师:书上有一首歌谣,可以帮助大家记忆。

读一读吧。

(5)明白九个省区对应的简称。

师:哎,歌谣中九个省区名称用的是简称,知道所对应的政区吗?(6)填一填:小组合作,将黄河流经省区填在相应处。

(待定)三、了解黄河在三级阶梯分布情况(15’)1、合作拼图师:黄河流经区域所处地形环境有何特点,书上有两幅黄河景观图,能帮助我们,怎样看比较方便?(拼起来)师:不论是旅行还是学习,会合作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东流水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品德与社会2、课时:第二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1、通过看黄河流域图、黄河景观图、标识两岸文物古迹所在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2、通过交流收集资料、整理老师提供资料的并完成任务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并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深入了解黄河,掌握认识河流的一般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黄河东流水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沿着江河走下来》中的话题。

本课由两个话题组成,前一个话题是黄河东流水,主要围绕黄河进行了介绍。

另外,还安排了抗洪英雄李向群的故事。

两个话题共同讲述了人类自古以来就憧得择水而居, 黄河、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此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和保护。

教学重点:通过识图,了解黄河流域和两岸文物古迹,认识黄河,激发热爱黄河的热情。

教学难点:能看憧景观地图,在上面找出黄河的相关特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五年级的孩了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对于祖国的地形地势,对于黄河的所知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

他们很容易被黄河的气势磅礴、源远流长所感染,只要引导得当,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情感的共鸣,是会自主学习好关于黄河东流水的这节品社课的在本课教学时为了突破难点,我搜索了许多有关黄河及两岸风景名胜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生动再现黄河的磅礴气势以及两岸的文物古迹,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独特魅力五、教学过程:(一)、交流收集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作为礼物, 大家想不想一起去欣赏一下?欣赏《保卫黄河》)2、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板书:黄河】今天老师想带着全班同学继续沿着这条先辈们保卫的黄河走下去,去探寻黄河文明的渊源,去领略黄河沿岸的风光,大家想去吗?那我们要先了解一些有关黄河的资料,昨天老师特意去收集了一些,我们来一•起分享好吗?3、(放课件,介绍资料)。

老师搜集的资料介绍完了,听说课前同学们也收集到了很多关于黄河的资料,谁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介绍?4、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知识。

5、刚才老师和儿位同学对黄河做了介绍,大家在听的时候,你又收获了关于黄河的那些知识?6、老师真高兴,我们班的同学不仅会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在听别人的发言时也能得到这么大的收获,你们真棒。

(二)、整理学习黄河的方法1、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深入地了解一下黄河。

那么你认为了解一条河流,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生1:了解它的地理位置。

【板书:流程情况】生2:了解河流的历史(文物古迹)。

【板书:文物古迹】生3:了解河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板书:河流的作用】生4:了解居住在黄河两岸的人。

【精神文明】2、大家说得真棒,看,了解一条河流就要从(引读)这几个方面去学习。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河,首先去了解他的流程情况以及灿烂的文明。

(三)、看图识黄河1、了解黄河的流程概况。

(1)、(出示黄河的流域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是黄河流域图,橙色的线圈出的范围就是黄河流经的整个区域。

那黄河在哪里?谁来说说看?(2)、(课件展示黄河)这就是黄河。

请同学们打开书到51页,拿出笔在黄河流域图上沿着黄河流经的路线描一描,一边描,一边想:黄河发源于什么地方?途径哪些省、自治区,最后注入到什么地方?全长多少?全班交流黄河的流程概况。

(3)、书上有一首歌谣,简明扼要介绍了黄河的流经情况,我们一起来读读。

歌谣中的“青” 指的是我国的哪个省或自治区?只要我们记住了这首歌谣,就记住了整个黄河流程概况。

来,再来读一读、记一记。

(4)、谁想到前面指一指,如果你指对了,老师就破格提升你为“我们四合小学黄河旅游团的团长”怎么样?2、了解黄河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情况(1)、为了让大家对黄河有更清晰的认识书上还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方•式,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52-53页的景观图,现在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拼出这幅图,然后看看你们在拼出的这幅图中能发现些什么?(2)、交流拼图发现。

(生1:河水的颜色不一样.)同学们,用你的手指沿着这条河流走一走,应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答案。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其实,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流清澈。

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她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还有什么发现?(生3:黄河的形状弯弯曲曲的。

)是啊,所以有九曲黄河的说法,你们发现这个形状特别像咱们中国的汉字——(“几勺, 所以有人称之为“几字黄河”。

快速浏览一下,把你的发现读出来!(生4: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彦克拉山脉°)师点:就是高山积雪融化的雪水汇聚成黄河的源头。

(生5:黄河的第一级阶梯在这里。

)你说到了我国三种最主要的地形。

那么,透过这几种地形,你看到了什么?黄河的哪一段在我国第一级阶梯上,哪一段在第二、三级阶梯上?请同桌合作,借助52页的文字介绍在图上找一找。

(学生活动。

)黄河在哪里跃下第一级阶梯。

(课件出示书上的文字,生齐读后回答。

)……分别说一说各阶梯的特点。

读第二自然段提示: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黄河有多长?黄河的归宿是哪里?(3)、师小结:由于我国这种西高东低的地势,因此黄河流水自西而东,注入渤海,所以我们常说:黄河东流水。

【补充课题:东流水】通过刚才的指一指、描一描、再进行观察和对比,你们己经掌握了黄河流域的相关知识, 你们具有很强的识图能力,我们的瞬时记忆能力如何呢?谁能看大投影填空?填完齐读。

(4)、大家说得真不错,奖励给大家一段视频,我们亲自到黄河的发源地去看一看。

(四)、了解黄河两岸的文物古迹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清楚地知道了黄河的流程情况。

让我们再次走近黄河,透过两岸的文物古迹,去感受它的灿烂文明。

你知道黄河两岸有哪些文物古迹?2、老师也收集了黄河两岸的文物古迹,接下来,请仔细听老师的介绍,一边听一边想:这是哪一处文物古迹?它在什么地方?你能把它的序号写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吗?活动开始。

3、交流活动情况。

%1检查第一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将某组完成的填图投影出来,全班共同判断填图情况。

%1你们课前也有同学收集了黄河两岸的文物古迹,可以像老师这样来让同学猜一猜吗?(五)、总结提升1、了解了这么多的文物古迹后,你对黄河有了什么样的认识?(生回答)对,透过古迹,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沉淀。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也陶醉于此,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课件)这是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2、古往今来,黄河不但受到了诗人的关爱,还备受歌唱家的青睐。

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课件《黄河颂》)3、这就是我们的黄河,一条拥有着灿烂文明的河流。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4、小结:你们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也想亲日去看一看,可是,我们准备的还不够充分, (指黑板)不过没有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走进黄河人、了解黄河精神,以及黄河的功与过,你会对这条河流有更全面的了解。

也预祝我们的旅行能早•日启程,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板书设计:黄河东流水流程情况文物古迹精神义明发挥作用《黄河东流水》的教学反思黄河东流水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一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沿肴江河走下来》中的话题。

木课由两个话题组成,前一个话题是黄河东流水,主要围绕黄河进行了介绍。

后一个话题是长江的诉说。

两个话题共同讲述了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此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和保护。

在认真阅读教材后,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看黄河流域图、黄河景观图、标识两岸文物古迹所在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2、通过交流收集资料、整理老师提供的资料并完成任务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并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深入了解黄河,掌握认识河流的一般方法,为学生口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图片、视频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我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首先在导入阶段,我从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保卫黄河》的歌曲入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师生共同介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同时用“在倾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用心倾听能力和快速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接下来我带领学生整理了学习黄河的方法,这样以后无论学习哪一条河流学生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去了解,对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在进行第三部分看图识黄河时,我通过黄河的流域图、景观图、歌谣、文字资料一步步引领学生发现黄河的奥秘。

并引导学生学习读图,让他们自己发现地图中表达的与木主题相关的信息。

既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又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读图能力,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造就华夏文明的黄河”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看黄河流域的风景、文物古迹图片、视频,旨在给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表象,让学生知道黄河与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同时拉近课本内容与我们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也开阔学生的视野。

接下来我设计了看资料在黄河流域图中的恰当位置填风景、古迹的名称,这样的设计意在巩固学生对地图的使用情况,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

总结提升时我通过一些诗词歌谣,激起学生亲自去看,去体验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最后教师的总结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再有,我从一开始就给学生设定了一个“老师和同学一起去游黄河的情境,并将这条线贯穿始终,如为旅游准备资料,从务个方面深入的去了解黄河,要想去旅游就先要会看并使用地图,要学会合作等。

这样一方面将木节课的知识点连接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认知, 同时也拉近了课本知识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就在我们身边,为学生能将知识学以至用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