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需要具有的四大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干教师需要具有的四大素养

一、教育思想

它是根本方向,如同方向盘一样,要求教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就是说,作为骨干教师应当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判断,因为“人的全疗尊严全在人的思想”。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应是一位研究者并非是经验者,应是一位改革者并非是为保守者。二、教育智慧

智慧比能力、知识的层次要高。作为骨干教师应尽量向“名师”努力。能够启迪智慧。用教师的灵性来启迪学生的悟性,点燃智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把课堂上发生了教师始料不及的事件当成教育学生的最好机会。

三、专业精神

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人本精神

科学精神:好奇心、理智感、创新精神

敬业精神:乐业、创业、献业精神

四、专业品格

作为骨干教师应具备坦诚、公正、民主、宽容、严格专业品质。

问题十二、校本研究

一、校本研究的含义与定位

(一)校本研究是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本校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本校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

研究水平,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为归宿的研究。

1、就课题讲。其来源于对学校发展直接起制约作用的问题,其直接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相关。那些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出来的与学校自身关系不大的问题不能称为校本课题。

2、研究的主体。校本研究的主体应是学校中的教师。校本研究在校内进行,利用教师的力量,教师既是研究工作者也是受益者。如果研究者是由专业研究者进行,学校教师只是“配角”甚至是傍观者,那么,这种研究虽然也可能得出一定的研究成果,说明一定问题,但是没有能够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没有的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不能带动师资建设水平的提高,这不是校本研究。

3、校本研究应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研究过程。研究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用日常的实践活动和行政决策代替研究,作为研究就应尽量体现出研究的具体要求。

4、校本研究的结果应直接用于学校的实践改进。校本研究的出发点是学校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的落脚点应直接体现学校面貌的改进。将研究的结果用于学校的发展规划或问题的解决上,用研究的结论规范指导学校的实践活动。

上述四点,校本研究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整体。缺少任何一点都不是校本研究。非校本研究对学校的发展意义不大,甚至是徒劳无益,得不偿失。

(二)校本研究的类型

校本研究不同于纯理论研究,也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它属于实践者的研究,属于解决问题的研究,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基础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校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旨在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对基础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解决教育实际某些典型的、涉及面广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或是直接解决个别实际问题,更具操作性,主要关心的是成果。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学校的教学工作存在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而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主要靠教师,教师处在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次,应用性研究可行性强,也就是说学校能够办到。一方面表现为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教师容易接受并运用于实践。另外应用性研究能直接派上用场,能直接产生效果,因而教师在时间上,研究能力上都有具有可行性。

例如:教师对“先学后教,先做后讲”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有所作为,但他们对“先学后教,先做后讲”原理的研究却是困难的。

2、中观与微观研究

按照教育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来分,教育研究有宏观研究及中观、微观研究。

宏观研究。把教育看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体系而又溶入社会体系之

中,它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社会大体系对教育的影响,作为我们的教师研究不了,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中观研究。对于校本研究来说就是有关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活动。问题涉及整所学校的某一方面。如: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微观研究。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就是微观研究。如:学生的需要研究、问题学生研究、班级管理研究、学生干部研究、班主任工作艺术研究。

3、现场研究。现场研究就是在学校现场情境中进行的,也就是教师在现场去研究现场,试图揭开教育现场的问题、规律的研究。

4、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运用创造性的思考,得出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检讨学校措施,使学校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

二、校本研究实施的前提

(一)确立科研兴校的方针。校本研究是以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最终指向的,其目的在于改革学校的实际状况,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而一个有远见的校长,常把自己的决策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向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拿来主义”。可以说,科研兴校方向的确立,是学校研究实施的前提。

现代的学校需要校本研究。1、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促成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通过研究来解决。如:人们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就使主流价值观变得模糊。而学校往往只认同某一种价值观而抵制另一种价值观,这必然遭到被打入“另类”价值观的拒斥,会在一定程度削弱前

种价值观的力量,这就是当前德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这些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不会有完成的答案;不得不面对现实,又要求给出解答,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就成为惟一的选择。

2、文化多元,使得学校陷入两难的境地,需要我们去研究分析,去把握。文化多元的成因:

(1)社会经济领域出现多层次结构,使得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合理化,建立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上的不同思想观念的存在,也由此获得了合理的价值。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既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社会日益开放。文化交流增多,各种各样的文化行为都可能与原有的文化互相接触,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

(3)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的不断前进,社会环境具备了一定的包容和宽容性,在不违反国家法律与地方法规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的文化形式存在,为文化的多元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4)大众传媒的普遍化带来了文化的大众化,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接受内化,转为新的文化形式,作为学校应当整合不同文化,使学生建立独立批判性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文化多元的社会,又能使社会的文化起着引导作用,对于这样的一个难题,同样没有现成的经验供学校借鉴。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校本研究寻求答案。

3、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要求学校去寻找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