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组成。
- 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 微观: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
-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溶液等。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铁(Fe)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氯化钠(NaCl)等。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铜(CuO)、水(H_2O)等。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化学式。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2H_2 +O_2{longrightarrow}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二、化学基本理论。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无中子)。
-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核外电子排布。
- 分层排布,离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 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包括周期数、族数、原子序数等。
2. 化学键:了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及它们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 化学反应: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了解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等概念。
4. 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平衡浓度等概念,掌握利用Le Chatelier原理分析平衡的移动方向。
5.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的概念,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氧化态的表示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和计算方法。
7. 化学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原子价态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8. 离子反应: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掌握溶液中离子反应的离子平衡。
9. 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常数和速率
方程,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0. 高中化学实验技术:具备基本的实验技术操作能力,包括称量、分液、过滤、蒸馏、干燥等常用操作。
这些是高中化学必背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的,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例如氧、氢、铜等。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分类。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氨(NH3)、二氧化碳(CO2)等。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常见的离子和分子式。
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质燃烧反应、置换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了解其特点和示例,并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和解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强力联系,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2)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位。
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需要掌握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角度等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常用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反应的变化。
5. 酸碱理论和溶液平衡(1)酸碱理论:酸碱理论包括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等,用于描述和解释酸碱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了解酸碱指示剂、pH值等相关知识对于理解溶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溶液平衡:溶液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状态,包括饱和溶解度、离子平衡等内容。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俗名(一)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二)有机部分: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代表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给予者,碱是质子的接受者。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二、元素化学1. 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不导电。
- 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硅和锗。
3.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氢、碳、氮、硫、磷、氯、钠、钾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几何形状的理论。
3. 晶体结构-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和固定熔点的固体。
- 晶格: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与物质的量3. 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浓度的计算- 气体定律(波义耳、查理、盖-吕萨克定律)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反应热与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与族- 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趋势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卤素- 氧族元素- 过渡金属3. 酸碱与盐-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酸碱与盐的性质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碳的杂化-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 - 有机官能团2. 烃类- 烷烃、烯烃、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合物- 醇、酚、醚- 醛、酮- 羧酸、酯、酰胺四、物理化学1. 化学平衡- 反应动力学-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常数与反应自发性2. 溶液与胶体- 溶液的性质- 溶解度与沉淀平衡- 胶体与表面活性剂3. 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伏打电堆与电解- 电化学系列五、实验技能与安全1. 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的使用- 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紧急情况的处理请注意,这个总结是为了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概览,并不包含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具体的化学知识点。
如果需要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文档,您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分类(有机物、无机物、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表示法3.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量的关系4.化学计量问题5.化学反应的条件6.常见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7.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8.离子化合物的特征二、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元素的发现历史2.元素的命名和符号3.元素的分类及其特征4.元素的周期表排列及规律5.元素的周期表应用三、化学键1.原子的电子排布和结合规律2.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及其特点3.价键理论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四、化学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2.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3.水的性质及其应用4.盐的性质及其应用五、溶液1.溶解度、溶解热、溶解度曲线2.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3.溶液的制备及其特点4.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六、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3.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七、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定律3.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4.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八、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1.化学能的种类及其转化2.化学反应热力学3.化学反应速率与动力学九、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1.主要元素的化合物及其环境影响2.元素的生产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元素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十、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常规操作及其规范2.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其维护3.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及其应用4.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及其原理和方法总结:以上374个必须掌握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和周期表、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以及化学实验等方面。
而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应该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个人观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一、离子反应1. 氯化银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什么?答:沉淀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和氯化钠溶液。
AgCl(aq) + NaOH(aq) → AgOH(s) + NaCl(aq)2. 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什么?答:沉淀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水,该沉淀可以用过滤转化成Cu(OH)2,再干燥可得到CuO。
CuSO4(aq) + 2NaOH(aq) → Cu(OH)2(s) ↓ + Na2SO4(aq)3. 氧化亚铁加入氯化氢酸会发生什么?答: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FeO(s) + 2HCl(aq) → FeCl2(aq) + H2O(l)二、氧化还原反应1. 硫酸铜与铁末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答:硫酸铜是氧化剂,铁末是还原剂。
2. 酸性溶液中,硫代硫酸铵加入亚硝酸钠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答:氧化还原反应,硫代硫酸铵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亚硝酸钠被还原成氮气。
(NH4)2S2O3(aq) + 2HNO2 → H2S2O6(aq) + 2N2(g) + 4H2O(l)3. 亚硫酸钠和碘化钾溶液反应,若用淀粉试纸才能检测到红棕色复合体,则说明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反应?答:还原性反应。
三、功能团1. 如何确认一个物质中有没有羧基?答:用鱼碱试剂或苯酚酞试剂,羧基会和钠盐或氢氧化钠进行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2. 如何确认一个物质中有没有醇基?答: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进行氧化反应,醇基被氧化成酮或醛。
R-OH + [O] → R-CHO/R-C=O3. 如何确认一个物质中有没有酮基?答:用费林试剂或2,4-二硝基苯胺进行反应,酮基会被还原成相应的醇,产物会变成红色。
四、碳水化合物1. 油脂和糖类有什么区别?答:油脂是不溶于水的、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量,比如猪油、牛油等;而糖类是可溶于水的、能快速被人体吸收的能量来源,比如葡萄糖、果糖等。
高中化学:120个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正确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错误,比如水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COOH-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正确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正确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正确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正确,均为10-100nm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 -4e- = 2H2O + O2↑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22.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正确23.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乙烯不水解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29.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错误,胶体带有电荷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错误,没有说明体积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正确33.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错误,有12个38.用1L 1mol?L-1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错误,比如Ag和Ca有机化学知识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正确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错误,应该是10-4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错误,加上HCl 一共5种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正确,6种醚一种烯8.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正确9.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正确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11.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15.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正确,取代(卤代烃),加成(烯烃),还原(醛基),氧化(醛基到酸也是引入-OH)16.由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溴单质加成反应,有三种可能生成物正确, 1,2 1,4 3,4 三种加成方法17.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错误,苯和1,2-二溴乙烷可以互溶18.由2-丙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丙烯错误,会得到2-溴丙烷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适量氢溴酸除去正确,取代后分液20.应用干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错误,应当是分馏21.甘氨酸与谷氨酸、苯与萘、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错误,丙烯酸与油酸为同系物22.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正确,裂化汽油、裂解气、焦炉气(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碱反应)、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23.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硝酸反应正确24.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错误,苯酚常温难溶于水25.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错误,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是用酯化反应制得的26.分子式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生成两种不含支链的直链产物,则符合题意的X有7种正确,酸+醇的碳数等于酯的碳数27.1,2-二氯乙烷、1,1-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分别生成乙炔、丙炔、苯炔错误,没有苯炔这种东西28.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聚生成有机玻璃错误,乙二醇取代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生成有机玻璃29.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错误,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30.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q)褪色错误,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
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经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式。
分为分子式和结构式两种形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边,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三、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四、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与化学键的形成有关。
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分子,化学键的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五、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如相变、溶解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发生的变化,如氧化、还原等。
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七、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 + 碱→ 盐 + 水。
八、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还原剂能够捐赠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还原剂 + 氧化剂→ 氧化物 + 还原物。
九、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不能够导电的物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整理免费高中化学其实是文科性质特别深的一个科目,所以我们在复习高考的时候要加强知识点的记忆,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七、pH值的计算(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九、电化学(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考(集锦8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考(集锦8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考第1篇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1)形状: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阳离子:Na+、Mg2+、Al3+、NH4+、H3O+;阴离子:N3-、O2-、F-、OH-、NH2-;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阳离子:K+、Ca2+;阴离子:P3-、S2-、HS-、Cl-;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 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的概念
- 原子的电子层、壳层、轨道的结构
2. 化学键
- 离子键:金属和非金属的电子转移形成
- 共价键:非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
- 氢键:氢原子和较电负原子间的吸引力
3. 元素周期表
- 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主族、副族
-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4. 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 物质的生成与消失、物质守恒定律
- 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5. 溶液与溶解性
- 溶质、溶剂与溶液的概念
- 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区别
6. 酸碱中和反应
- 酸的定义与性质:酸味、蓝红花色变、金属活泼性测试
- 碱的定义与性质:苦味、碱性气体的溶液测试、金属氧化物和碱金属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 盐的定义与性质:酸与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7. 高分子化合物
-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缩聚聚合
- 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与应用:塑料、橡胶、纤维
8. 化学实验
- 实验室安全与常用实验器材
- 常用化学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
-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以上是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整理大全。
如有疑问,请随时向我咨询。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分为s、p、d、f区,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6. 化学计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6.022×10^23个粒子。
7.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常用单位有mol/L、g/L等。
8. 酸碱与盐- 酸: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9.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二、无机化学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硫、磷等。
- 常见非金属化合物包括水、氨、硫酸、硝酸等。
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铝、铁、铜等。
- 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卤化物等。
3. 配位化合物- 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 常见的配体有水、氨、乙二胺等。
4.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电离产生H+的物质,碱是电离产生OH-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给予者,碱是质子接受者。
5. 沉淀反应- 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全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原子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
- 电子云:围绕原子核的电子分布区域。
- 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于核中质子数。
3.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5. 化学计量- 摩尔: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等于6.022×10^23个粒子。
-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在同一列。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A至第8A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B至第2B族的元素。
2. 酸碱盐-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有机化学- 烃:仅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 醇、酚、醛、酮:含有氧的有机化合物。
- 羧酸、酯、胺、酰胺:含有羧基或氨基的有机化合物。
三、化学实验操作1. 实验器材- 常用仪器:试管、烧杯、滴定管、分液漏斗等。
- 使用与保养:正确使用和清洁实验器材,防止污染和损坏。
2. 实验安全- 个人防护:穿戴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等。
2. 分子结构:分子的组成、分子质量、化学式、化合价等。
3.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种类、性质、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等。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法则和操作等。
2. 化学反应的类型: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等。
3. 反应热和反应速率:反应热的计算和测定、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式和速率常数等。
三、化学平衡1. 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移动等。
2. 平衡浓度和平衡压强: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压强对平衡的影响、Le Chatelier原理等。
3. 平衡常数与反应热:平衡常数和反应热的关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等。
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性质:酸碱的定义、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等。
2. 盐的性质:盐的定义、盐的制备、盐的溶解度等。
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滴定等。
五、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度、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电离方程式等。
2. 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电解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等。
3. 电解和电镀:电解的化学方程式、电镀的原理和应用等。
六、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 化学能:化学能的定义、化学能的转化、化学能的测定等。
2.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燃烧热等。
3. 化学反应的速率:活化能、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催化剂的作用等。
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法、官能团的命名等。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取代基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酯化反应、醇的酸碱性等。
八、化学实验与安全1. 常用实验器材和仪器:烧杯、容量瓶、分液漏斗、PH计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一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等于12克纯碳-12中原子数的集合。
- 阿伏伽德罗常数(NA):1摩尔物质中所含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化学反应- 反应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通常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水溶液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按原子序数增加排列成行。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至第2族和第13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至第12族的元素。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配位化合物-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 中心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能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
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非金属元素与氧、氢、金属或其他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5.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合金的性质等。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烃:仅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 衍生物:烃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取代。
-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分子。
- 消除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一、化学元素和周期表1. 化学元素的定义和分类:化学元素是由原子构成,按照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进行分类,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等。
2. 周期表:周期表是按照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规律排列的表格。
周期表分为周期和族,周期表示元素的主能级数,族表示元素的电子配置相似。
3. 周期表的特点: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性质逐渐变化,呈现出周期性规律。
二、化学键和化学式1. 化学键的类型: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形成的。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电子云。
2.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是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表示方法。
常见的有分子式、离子式和结构式等。
分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离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种类和数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的连接方式和空间结构。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置换反应是两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互换位置,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
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化学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四、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反应速率前后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等。
温度升高有利于吸热反应的进行,压力升高有利于气相反应的进行,浓度变化会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
五、酸碱和盐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酸是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呈酸性溶液。
碱是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呈碱性溶液。
高中化学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1.高中化学必修一1、混合物的分离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Na2CO3在BaCl2之后;盐酸放最后。
(3) 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 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3、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4、5个新的化学符号及关系5、分散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⑴ CnH2n+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
如CH3(CH2)3CH3、CH3CH(CH3)CH2CH3、C(CH3)4⑵ CnH2n:单烯烃、环烷烃。
如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⑶ CnH2n-2:炔烃、二烯烃。
如:CH≡CCH2CH3、CH3C≡CCH3、CH2=CHCH=CH2⑷ CnH2n-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如:、、⑸ CnH2n+2O:饱和脂肪醇、醚。
如:CH3CH2CH2OH、CH3CH(OH)CH3、CH3OCH2CH?3⑹ CnH2nO: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
如: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⑺ CnH2nO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
如:CH3CH2COOH、CH3COOCH3、HCOOCH2CH3、HOCH2CH2CHO、CH3CH(OH)CHO、CH3COCH2OH⑻ Cn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
如:CH3CH2NO2、H2NCH2COOH⑼ Cn(H2O)m:糖类。
如:C6H12O6:CH2OH(CHOH)4CHO,CH2OH(CHOH)3COCH2OHC12H22O11:蔗糖、麦芽糖。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⑴ 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 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
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⑴ 记忆法: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② 碳原子数目1~4的一价烷基:甲基一种(—CH3),乙基一种(—CH2CH3)、丙基两种(—CH2CH?2CH3、—CH(CH3)2)、丁基四种(—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③ 一价苯基一种、二价苯基三种(邻、间、对三种)。
⑵ 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如:丁基有四种,丁醇(看作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四种,戊醛、戊酸(分别看作丁基跟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分别有四种。
⑶ 等同转换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等同转换。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有多少种?假设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原子转换为H原子,而H原子转换为Cl原子,其情况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种结构。
同样,二氯乙烷有两种结构,四氯乙烷也有两种结构。
⑷ 等效氢法:等效氢指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氢原子。
等效氢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
其判断方法有:①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②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CH3中氢原子等效。
如:新戊烷中的四个甲基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故新戊烷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等效。
③ 同一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或轴对称)位置的氢原子等效。
如: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等效。
三、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⑴ 定主链:就长不就短。
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⑵ 找支链:就近不就远。
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 命名:① 就多不就少。
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② 就简不就繁。
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单的取代基优先编号(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哪一端编起)。
③ 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相隔,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以“—”相连。
⑷ 烷烃命名书写的格式:2、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
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
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
如:,叫作:2,3—二甲基—2—丁醇,叫作:2,3—二甲基—2—乙基丁醛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状态: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4、密度: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2、CH2:烯烃和环烷烃;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六、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2、无机物:⑴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⑵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⑶ + 2价的Fe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3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2FeI2 + 3Br2 = 2FeBr3 + 2I2⑷ Zn、Mg等单质如⑸ -1价的I(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⑹ NaOH等强碱、Na2CO3和AgNO3等盐Br2 + H2O = HBr + HBrO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七、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⑺ 苯的同系物2、无机物: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⑶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⑸ 双氧水(H2O2)【例题】例1 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是()A. C3H8 B. C4H10 C. C5H12 D. C8H18〖考点直击〗本题考查了判断同分异构体的等效氢法。
〖解题思路〗主要通过各种同分异构体分子的对称性来分析分子中的等效氢。
C3H8、C4H10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分子中都存在两种等效氢,所以其各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应该有两种。
从CH4、C2H6的结构看,其分子中H原子都等效。
因而它们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的衍生物分子中的氢原子也分别都是等效的。
故C5H12、C8H18的各一种同分异构体C(CH3)4、(CH3)3C—C(CH3)3一氯代物各有一种。
〖答案〗CD例2 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12C与13CB. O2和O3C. 与D. 与〖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对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掌握情况。
〖解题思路〗A选项的物质互为同位素。
B选项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C选项的一对物质为同一物质的不同写法。
D选项的一对物质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例3 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A. 3B. 4C. 5D. 6〖考点直击〗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苯的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又考查了根据式量求烃基的方法。